汉朝没有追封祖宗为“皇帝”的制度,只有追封祖宗为“皇”的制度。
“皇帝”和“皇”是两码事。
前者指的是追封某某为皇帝,这是一种实实在在的追封。被追封者不仅可以享受皇帝规制的陵寝,还可以有谥号,能进太庙;后者指的是追封某某为皇帝的生父,相当于是一种身份认证。被追封者也可以建陵,但是没有谥号,也不能进太庙。并且,“皇”只能追封父辈,隔了辈的不能追封。
戾太子刘据是汉宣帝的爷爷,因此宣帝无法追封他为“皇”。并且由于西汉也没有追封祖宗为“皇帝”的制度,所以汉宣帝也无法追封他为皇帝。
这里顺带说说中国历史上的追封皇帝。
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位追封皇帝,是秦始皇的父亲赢子楚。他被追尊之前,他的谥号是秦庄襄王 ,追尊之后,改为“太上皇帝”。
秦朝之后的西汉没有追封过皇帝,只是追封了七个人为“皇”,其中就包括了汉宣帝的生父刘进。(刘邦的父亲刘太公是活着的时候册封的太上皇,所以他不是追封皇帝)
两汉之间的新莽政权追封了九个人,但都不是皇帝。王莽这个人的思想比较“奇特”,他把黄帝和舜帝都追封为自己的祖宗,也算是开启了中国历史“怪异”追封的先河。
东汉灭亡后,曹丕追封了三个皇帝,分别是魏武帝曹操、魏太帝曹嵩、魏高帝曹腾。所以曹操、曹嵩、曹腾分别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二、第三、第四位追封皇帝。(同时曹腾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以太监身份被追封为皇帝的人)
公元229年,孙权称帝,他追封父亲孙坚为吴武烈帝,于是孙坚便成为了中国历史上的第五位追封皇帝。
公元266年,司马炎称帝,他继位后也仿效曹丕,一口气追封了三位皇帝。分别是晋宣帝司马懿、晋景帝司马师、文帝司马昭,这三位便分别是中国历史上的第六、第七、第八位追封皇帝。
西晋之后,追封皇帝逐渐开始多了起来。到了南北朝时,那都不能用多来形容了,完全可以用泛滥来形容。
比如北魏就追封了34人为皇帝,几乎占了中国历史上追封皇帝总数的五分之一左右。仅次于北魏的,是后来的金朝,一共有14人被追封皇帝。
唐朝建立的时候,李渊追封老子李耳为玄元皇帝。于是李耳便成为了历史上第一个跟皇帝没有实际关系,但被追封为皇帝的人。
武则天建立武周政权后,综合了王莽和李渊的套路,追封夏朝第二任君主姒启、西周文王姬昌、武王姬发、平王姬武为自己的老祖宗。仿佛是在向天下人告示,自己的家族也是有祖宗的哟。
西夏的时候,夏仁宗李仁孝出于对儒家的崇敬心理,便追封了孔子为“文宣皇帝”。不过后来的元明清三代都不承认,清朝时,改封孔子为“大成至圣文宣先师”。
有了“文皇帝”,自然就要有“武皇帝”。宋朝的时候,宋徽宗追封关羽为王,到了清朝顺治皇帝在位时,他追封关羽为“忠义神武关圣大帝”。这也是关羽自南宋以后,在中国民间影响力为什么那么大的原因。
扯远了,说回汉宣帝和他爷爷刘据。宣帝不追封爷爷为皇帝的制度原因前面说了,下面说说现实原因和刘据的谥号为什么是“戾”。
公元前91年,太子刘据起兵反抗江充,经过一番战斗后,刘据兵败身亡。
刘据死后,汉武帝不立太子,并且在私下里表示了对儿子身亡的哀思。但是,武帝仅仅只是哀思,并没有给儿子平反。
公元前87年,武帝病重,临死前,他将年仅八岁的刘弗陵立为皇太子,是为汉昭帝。十三年后,昭帝病故,死前没有子嗣。
权臣霍光和张安世在昭帝病死后,经过私下商议,决定立太子刘据之孙,史皇孙刘进之子刘病已为帝,是为汉宣帝。
关于宣帝继位的法统,当时是有争议的。霍光认为,武帝没有给刘据平反,这就意味着刘据仍然是罪人,而罪人之孙怎么能当皇帝呢?并且出于继续担任辅佐大臣的需要,霍光也不能让宣帝以刘据之孙的身份继位,否则他凭什么还担任辅臣?于是最后,汉宣帝便以汉昭帝儿子的身份即位为帝。(这就意味宣帝的即位合法性和权力来源于汉昭帝和霍光,霍光可以继续辅政)
汉宣帝是个政治天才,他很清楚霍光心里的小九九,知道自己想坐稳皇位,就必须要跟霍光搞好关系,必须要积极拥护武帝晚年的所有政策。如若不然,昌邑王刘贺就是他的榜样。所以宣帝继位后,也就不敢给爷爷刘据翻案,只追封了父亲刘进为“皇”,爷爷刘据为太子,谥号“戾”。
那么,这个“戾”是什么意思呢?
表面上看,这是个贬义字,实际上,却是个有歧义的中性字。
先说贬义的意思。戾——不悔前过曰戾;不思顺受曰戾;知过不改曰戾。
刘据起兵反抗的行为,属于第二条解释:即不思顺受,在蒙冤后,没有“顺受”,而是发兵反抗,杀老爹的臣子,有造反事实。虽然情有可原,但造反就是造反。
宣帝以“戾”为谥号,用“不思顺受”来评价爷爷刘据,霍光是挑不出毛病的。
再说中性的含义。根据东汉著作《说文》的字面解释:“戾。曲也,从犬出户下。戾者身曲戾也。”
按这一层解释的意思,谥“戾”者,有蒙冤受屈之意。宣帝借“戾”字,可能也暗自表达了对爷爷蒙冤受屈的哀悼。
不过总体来说,“戾”是恶谥。过分拔高爷爷刘据,对宣帝也没有好处(毕竟他的法统来自汉昭帝),所以不管汉宣帝心里是怎么想的,他也不能承认他爷爷做的是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