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历朝历代的皇帝登基都是光明正大的一件事情,昭告天下。可是唯独雍正皇帝,康熙皇帝死了,他继位当皇帝这个过程到现在还有人议论纷纷,说这里面有事,说雍正不是合法的继承帝位,这是清朝留下来的诸多疑案当中最为扑朔迷离的。

今天咱们就说说这雍正登基之谜。这个事情的非议就是,康熙皇帝传位给了十四王子,雍正叫胤帧,他是四皇子,说把十四皇子“的”十字上添一横,底下添一勾就变成传位于四皇子了,所以说雍正是假冒他爹的遗诏上来的,还有的说他给自己爹喝了一碗参汤,结果康熙喝了就死了,是雍正把他爹毒死的,是篡位。对雍正获得皇位的合法性提出很多质疑,那么说这些质疑只要它存在就多多少少都能找出点根据来,那么说它的根据何在呢?咱们就把历史简单还原一下。

它的根据首先就在于证权更替的合法性上,就是你符不符合程序。清朝的程序是,康熙在位时他在诸多的皇子当中选一个,然后写下遗诏,就是感觉我活的日子不多了,我得留个遗嘱,写完以后把它放在一个小匣子里头,大臣手上一份,正大光明匾后面一份,他一死大臣们拿下来一看,和手上的一份一对两份一样,上面写的谁的名字,就传位给谁。那么康熙临终那天很有意思,把身边所有的人都赶出去,在康熙身边的只有太监,所以康熙龙御归天的时候,太监一看吓坏了,赶紧找人,离得最近的就是康熙的护卫,步兵统领隆科多,隆科多赶紧把这件接管下来了,但是很奇怪的是密不发丧,然后让人找四皇子胤帧,就是后来的雍正皇帝,找他秘密进宫,然后隔了七天以后,才拿出皇帝的诏书说,康熙爷遗诏传位给四皇子。所以,这个过程程序不对,有漏洞不合程序,这样别人就可以质疑这一点,主要猜疑点在传位给谁,诏书上写传位十四皇子,上面加一横,下面加一勾,这不就成顶替了十四皇子篡位了。

咱们分析一下,这个说法完全站不住脚,有以下几个根据,就是按照清朝的行文惯例,不是传位于十四皇子,是传位于皇十四子,不叫十四皇子,是皇十四子,那这样要是把“十”改成“于”就不对了,变成了皇于四子,就读不通了,这和当时的行文惯例不符。另外,繁体字“于”是“於”这样写的,所以说这两点就决定了这种说法不合理。再说,前面说了,诏书是一式两份,并且一份诏书是用三种文字写成的,有汉文、满文还有蒙古文字,这汉文能改,蒙文、满文根本就没法改。所以说诏书是没有问题的。

那为什么康熙怎么突然就死了,有种说法是雍正进了一碗参汤表孝心,喝完参汤中毒而亡。这也不合历史规矩,首先就是无论是谁进参汤,皇上都不会直接喝,都是太监先尝,尝了没事了皇上才喝。再有就是康熙对药学很有研究,他在生前不止一次说过,说这个参虽然大补,但不适合北方人,所以康熙一生基本上不喝参汤,怎么到这岁数糊涂了,接一碗参汤就喝呢?这不大可能。说雍正献一碗参汤就把自己亲爹害死了,这事不靠谱。

那为什么会有这么多人说雍正害死康熙篡位呢?这里有个历史背景,当初雍正年间有个读书人叫曾静,他仕途没的走了,科举也没考上,就中了个秀才,他自己心里头不舒服,心理就会不平衡,他听有传闻说雍正登基不合法,他就在底下宣传这种传闻,而且还想把雍正乃至整个清朝给推翻,“雍正六年秋天,曾静给当时的川陕总督清军名将岳钟琪送了一封策反信,这封信的内容充斥着大量的反清思想,信中还列举了一些关于雍正皇帝弑父篡位杀兄屠弟的种种罪行,鼓动身为岳飞后人的岳钟琪为了民族大义趁势起兵推翻满人的统治,恢复汉人的天下。”雍正这时候也听说民间包括朝堂之上有人传他篡改诏书,害死亲爹。他心里也窝着火。这曾静给雍正罗列了十大罪状,雍正气得把这个曾静找来,让他和自己一块办公,给他好吃好喝,给曾静辩论,逐一驳倒他的十大罪状,说他这十条全不成立,驳倒了还不算。雍正很勤奋,每天晚上就睡四个小时,批折子到四五点,然后就上朝。自己动手把驳曾静的十大罪状都写下来,出来一本书叫《大义觉迷录》,意思在我这种大义感召之下,你们应该迷途知返,其实这本书就是雍正自辩,对大家说没那回事。可是没想到的是,结果适得其反,影响更坏了。后来乾隆皇帝对这事认识的很清楚,下令谁家有这本书满门抄宰,把这本书列为禁书。这事雍正方法有问题,弄巧成拙了。

那他到底会不会弑父篡位,咱们在历史中找找根据,先说康熙晚年立谁当太子,经历了多种波折,一开始立的是正宫皇后索额图的女人赫舍里生的儿子,二阿哥胤礽,大阿哥是明珠的妹妹纳兰明慧生的儿子。立胤礽为太子,可是他自己能耐大就总觉得孩子不争气,所以立了胤礽,把他又废了一次,又一次立为太子,然后又废,经历很多波折。康熙自己身体好儿子也多,他总共有35个儿子,去掉没能力的和年纪小的真正能继承皇权的就九个儿子,康熙二次废了胤礽之后,起码是四阿哥、十四阿哥还有八阿哥都有能力。八阿哥很会笼络人脉,也确实有能耐有资源,但是他是庶出,不是皇后生的,没有资格竞争太子。四阿哥和十四阿哥是一奶同胞,皇后生的,他们两个在康熙心里位置最重。在这种情况下,雍正表现得很出色,治理天下能力很强,他完全可以通过正当方式竞争,用不着去篡改诏书。

那么通过这些推理,雍正他不会篡改诏书,他也不会毒死他爹,那为什么天下还会有那么多人说他弑父篡位呢?主要原因在于,他得罪了不该得罪的人,他不该得罪读书人,雍正对知识分子下手非常狠,现在历史研究都说雍正年间文字狱是最多的,其实不光是这样,那只是个表象,雍正年间是整个对读书人这些贵族下狠手了。有个外号叫“抄家皇帝”,康熙晚年贪官太多,雍正上来要整肃吏治,让他们把钱吐出来,充实国库。所以雍正年间抄家特别多,曹雪芹家就是因为雍正抄家而败落,要不是雍正抄家就不会有《红楼梦》,这都有因果关系。雍正抄家表面上是肃清吏治了,可是他抄家的官员往往是读书人,当时都有门第关系,抄一个官员家,得罪他背后一帮读书人,读书有骨气,动了他们的利用,他们就会站出来说这个说那个,他们不光说还能写呢。所以天下到处都是骂雍正的,说他坏话。所以,骂雍正的那么多人,跟他得罪读书人有很多关系,读书人净给他做负面宣传了。但是,如果没有雍正执政的13年也不可能有康乾盛世,应该叫康雍乾盛世。康熙到晚年,大清国库基本上 都空了,他一辈子净折腾事了,而且呢,前面说了贪污的官僚特别多,雍正上来的这13年,充盈了大清的国库,而且休养生息加强水利建设,康熙年间最重视兵部,雍正年间最重视的是工部,大兴土木修建各种水利工程,让老百姓得到实惠,而且有摊丁入亩、火耗归公这些充盈国家财政的积极政策,所雍正在这点来说他的老百姓要比康熙年间的老百姓日子好过的多,即使他的皇位是篡位得的,他也是一个不错的皇帝,也是对老百姓有好处。中国历史上那么多皇帝,即使不是 篡位上来的,又有几个好皇帝呢?

最佳贡献者
2

雍正帝胤禛是康熙六十一年十一月十三日(1722年)在畅春园奉康熙帝遗诏登基的!

自雍正帝登基后,关于他继位的合法性就一直有传言,流传最广的一种说法就是矫诏篡位:“传位十四皇子,改十为于,成为传位于四皇子”。这种说法在很多电视剧里也有演义,但究竟是不是真的呢?我们分析来看。

1.古代的“于”写法是“於”,和今日大不相同,将“十”改为“於”是根本不可能实现的,所以肯定是谣言。

2."康熙遗诏“现存于辽宁省档案馆,遗诏用汉、满、蒙三种文字写就,记载到”从来帝王之治天下,未尝不以敬天法祖为首务。敬天法祖之实在柔远能迩、休养苍生,共四海之利为利、一天下之心为心,保邦于未危、致治于未乱,夙夜孜孜,寤寐不遑,为久远之国计,庶乎近之。 今朕年届七旬,在位六十一年,实赖天地宗社之默佑,非朕凉德之所至也。历观史册,自黄帝甲子迄今四千三百五十余年共三百一帝,如朕在位之久者甚少。朕临御至二十年时,不敢逆料至三十年,三十年时不敢逆料至四十年,今已六十一年矣。。。。。。雍亲王皇四子胤禛,人品贵重,深肖朕躬,必能克承大统。著继朕登基,即皇帝位,即遵典制持服,二十七日释服。布告中外,咸使闻知。

可以看出胤禛的确是奉遗诏继承大统的!《清史稿》、《清世宗实录》也都有记载。

那么关于他的传言从哪里来的呢?康熙帝末年“九子夺嫡”,雍正登基后,“八爷党”人遭到清算:廉亲王胤禩被改名“阿其那”,削其王爵,削宗籍,圈禁而死;皇九子胤禟改名“塞思黑”,削宗籍,圈禁而死;其他八爷党人包括门人不少被流放,在流放路途当中就有谣言不断传出。另外雍正帝即位后励精图治,改革朝政中触及了不少人利益,后来谣言愈演愈烈,以致雍正帝下令编写《大义觉迷录》以证清白。

3

提及雍正,似乎无论是严肃历史研究还是野史小说杂谈,都不可避免地要牵扯到康熙晚年的夺嫡之争,而我所了解的多数读者对雍正一朝的兴趣也多起自戏剧化的九龙夺嫡故事。

事实上,九龙夺嫡始终都在老皇帝康熙的掌控之中,康熙从来没有放松过对权力的控制,任何一个皇子都没有犯上作乱的能力。与其说“雍正如何做的皇帝”,不如来讨论一下“康熙为什么选择了雍正”。

我们首先来看康熙为什么要立太子。

如果基于太子胤礽的最终悲剧而说康熙过早地确立太子是既无必要也不应该的举措,那么显然孤立地站在上帝视角唯结果论了。

康熙确立太子地位,绝不仅仅是出于选择接班人的考量,必须要考虑到那个时候的清帝国正站在一个关键的转折点上。

最为直接也最为表面的一点则在于,三藩之乱导致局势动荡,立太子意味着以正国本,无论是稳定民心还是权力延续都起到了非常关键且及时的作用。

而深层次的原因在于,清帝国从东北地区的区域政权转型为全国政权,政治体制也面临着早期旗权与日益强大的君权之间的矛盾。由皇帝确立接班人的做法,是对八旗实力派的重要打击,直接剥夺了太祖太宗时期八旗推举接班人的权力。

此外,皇帝这一向汉族政权常规做法的效仿也为他赢得了汉族民众的拥戴,让他看起来更像一个改朝换代后的皇帝而不是外来的异族征服者。

当然,作为君权在这场博弈中胜出的最直接的受益者,在太子胤礽后来的种种悲剧中,八旗权贵的反攻倒算也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他们要试图通过胤礽的失败来证明这一体制是失败的。或许胤礽的确不具备君王的品质,但作为一种博弈的牺牲品,也可为之叹惋。

但康熙不能容忍自己在博弈中失败,最起码不能承认,那么君权就必须继续与传统的旗权展开抗衡。

什么样的皇帝能够与旗权相抗衡呢?

那就要看皇帝权力的来源。

像夺嫡的热门人选八阿哥,他就很注重拉拢官僚集团的人心,大家都叫他“八贤王”,他以为有了官僚的支持,康熙就要顺从民意选他接班。实际上他算盘打错了,他越是在官僚里得人心,越是说明他的权力是官僚们推戴上去的,他一定要跟这些官僚君臣共治,而做不了独裁君主,君权面临衰落。

再看雍正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即位前的雍正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孤臣”,朝廷里没有多少人脉,对官僚群体也不常搞关系,甚至在几次政治事件中还把他们都得罪了,相比于人人爱戴的“八贤王”,他只获得了一个“冷面王”的诨名,这可不是什么好称呼。

但这种局面却正中康熙下怀,一个不受官僚待见的皇帝,他的权力就只能来自于死去上一任独裁君主,那么他的权力就能够不受官僚群体的制约和分割,使君权得到进一步加强。

当时不会有多少人想得到,在康熙晚年的夺嫡之争中,胜出者会是富贵闲人雍正,这或许是道家“不争是争”的哲学的最佳注脚。反观积极的八阿哥,在权力的诱惑中逐渐迷失了,每走一步都会触犯老皇帝的逆鳞,最终失去一切。

4

1722年11月13日,康熙在弥留之际,选择将皇位传给胤禛,结束了十几年的夺嫡之争。然而关于雍正即位是否合法,始终有争议。雍正成为皇上这件事也成为了一件清朝疑案。

随着时间的流逝,雍正帝,篡位的故事在民间流传开来。野史中关于雍正帝篡位的传说。归纳起来就有四五种之多。

雍正改诏说

康熙皇帝本来是要把皇位传给十四皇子,可是雍正将背后的“十”字改成了“于”字,这样的诏书“传位十四子”,就变成了“传位于四子”。 在一些小说和电视剧中就是这样描述的。2004年,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文物陈列馆展示了大量清朝内阁文物,当中便包括这份康熙的遗诏。这份遗诏完全推翻了改字的说法,康熙的诏书中他觉得用亲王皇四子胤禛品行端重,深得他心,肯定能够继承大业,继承皇位登基皇帝。这可以作为证据推翻传位十四子的说法。雍正即位,继承大统,是出于康熙皇帝的旨意,雍正的清白来之不易,因为诏书是混杂在了清朝内阁档案中的,曾经遭遇过大火的侵蚀,所幸台湾大学的前校长傅斯年从火中救出。

康熙剧照

隆科多改诏说

隆科多作为当时步军统领。传说康熙病重的时候,本来有一封谕旨让远在西宁的十四皇子胤禵 紧急回京,说要传位给他。可是隆科多把遗诏放在自己这里没有发出,等到康熙皇帝驾崩时,隆科多假传圣旨,立了四皇子胤禛 为皇。但是这个传说也有着明显的错误,根据清代制度,如果康熙颁布圣旨,应该是内阁书写,然后由兵部所管的驿站发送出京城。隆科多只是步军统领,没有担任内阁的职务,也没有兵部官衔,不可能调用这两个部门。

另一个版本是康熙刚刚去世,隆科多悄悄将诏书从光正大光明的牌匾之后的取出,把“传位十四子”改成了“传位于四子”,这个说法更加的荒谬。将传位诏书放在正大光明的牌匾之后的秘密建储制一直到雍正本人即位之后才发明,康熙那个时候这种制度并没有建立。

雍正投毒说

康熙在畅春园病重的时候,皇四子胤禛进人参汤给康熙,康熙喝了之后就归天了。在《大义觉迷录中》,雍正也提到了这种流言,他为自己辩解说:“从小就受父皇的慈爱教育,这四十多年以来,朕一直至诚至敬,并多次受到先皇的考验,这些兄弟之中,只有我是最孝顺的。”他的孝顺之情对于父皇超过众多兄弟是大臣们都知道的,岂能有孝子毒杀父亲的道理?

畅春园

年羹尧改诏说

还有人说年羹尧他的官位很高,因此雍正的母亲便与他私通,入宫不到八个月便生下了雍正。所以,雍正是年羹尧所生,是他私自改动了诏书。这种说法更是荒诞,雍正年龄貌似比年羹尧还要大,怎么可能是他的私生子呢?更何况康熙去世时,年羹尧并没有在京城,根本没有机会能拿到诏书,又怎么有机会将诏书改动呢?

真相其实是,康熙皇帝晚年时已经认定了继承人就在四皇子与十四皇子两人之间,和皇太子等人的不孝行为相比,康熙帝对胤禛的诚挚是很欣赏的,同时也很欣赏他的办事能力,而对于十四皇子,他的年纪太小,需要进一步历练,所以才将他派到了青海去历练。康熙帝真不愧是老练的政治家,两手准备,确保皇位继承万无一失,一方面十四子胤禵建立军功凯旋而归,自然能够承接皇位;另一方面,自己若是在此期间遭遇不测,四皇子尚在京城,也可以完成皇权交接,避免朝廷出现动乱的局面。因此,雍正王完全是根据先皇的旨意才成为皇帝的,不存在他篡位一说。

5

雍正年间时,对雍正继位的谈论便不绝于耳。历史记载雍正在康熙驾崩当晚连续觐见两次之多,后康熙便身亡。主张篡位说的学者中,有的认为康熙去世过于突然,未来得及留下任何传位遗诏,而雍正和隆科多等合谋抢占了先机;有的认为康熙生前两立两废太子,对立储君一事劳心伤神,直到临终前才属意皇十四子为储君。

民间多年来有“十改于”和“十改第”的说法,指因为“于”字和“第”字在构做上均含有“十”字,所以雍正把遗诏上“传位十四子”一句改为“传位于四子”或“传位第四子”,进而把皇位继承权从身为康熙帝第十四个儿子的允禵手上夺去。


“十改于”和“十改第”这两个说法已被台湾中央研究院的人员加以否定。他们说清朝时代的官方文书里如果提及皇族和皇帝的子嗣,文书里一定会把那人的正式爵位、皇室兄弟之间的排名与名字完整列出。根据中央研究院现在保存的康熙遗诏,雍正在遗诏上被称为“雍亲王皇四子胤禛”。如此类推,如果康熙原本是属意让允禵继位的话,那文书里则会把允禵写成“贝勒皇十四子胤禵”,写法与“雍亲王皇四子胤禛”完全不同。

康熙遗诏亦以满文和蒙文书写与中文一同的内容。满文里,“于”和“十”两字的写法完全不同,并没有矫饰可能。亦有人说“于”字是简体字,等于繁体字里的“於”字。因为“於”和“十”写法差别甚大,所以在更改方面会有难度。


储位斗争,不是某一个朝代所特有的现象,而是封建时期的必然产物。封建皇帝有至高无上的权力,是任何人不能比拟的。很自然的,皇位是人们的争夺目标,封建国家实行所谓“家天下”的政体,皇位传递在同一个家族内进行,皇帝的儿子们,都有继承权。


在未确定继承人之前,皇子之间本是兄弟,只有长幼之分,一但有人被立为太子,成为皇帝,则兄弟之间分为君臣,地位之差别遂如天壤,是以多数皇子垂涎皇权,追求为太子,做皇帝。正是这个缘故,争夺储位,在历史上屡见不鲜。这种争斗,往往使皇帝难于确定太子,就是那些叱咤一世的君王也常常为此而苦恼。

如唐太宗立李承乾为太子,但偏爱魏王李泰,有废立之意,李承乾不安,欲刺杀李泰,并谋反,事情败露后,被废为庶人。唐太宗面许立李泰为太子,李泰又威胁晋王李治,致使唐太宗看出他的不肖。那时唐太宗因诸子相争,非常痛苦,以至拔佩刀欲自刎,后来谋于妻舅长孙无忌,决意立李治为太子,囚禁李泰,始得相安无事。


唐太宗因偏爱而招祸,昝由自取,但立李治,使诸子得终天年。康熙曾讥唐太宗“定備位于长孙无忌,朕每览此,深为耻之”。事实上他的识见并不比唐太宗高明。康熙也是英容之主,立太子的家事亦料理不妥。这些英主尚且如此,足见这是难于措处的棘手问题。

指定储君,是皇帝的无所不包的权力的一个内容,它还是皇帝的家事,大臣亦不得干预,即使皇帝征询朝臣意见,最后决定权亦在皇帝自身。储君的确定,是皇帝一人说了算,立储制度就是皇帝制度的一个组成部分。皇太子选择的恰当与否,因由皇帝一人所决定,常常发生问题,而皇权神圣不可动摇,皇帝发生的错误,如果他自己不来纠正,很难改过来,即使纠正了,也要付出相当代价。

6

清世宗爱新觉罗·胤禛(1678年12月13日—1735年10月8日),清朝第五位皇帝(1722年—1735年在位),定都北京后第三位皇帝,年号雍正。蒙古尊称为“纳伊拉尔图托布汗”,西藏称呼为“文殊皇帝”。

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夏,康熙帝第一次罢黜了太子胤礽。在推选新太子的过程中,胤禛支持复立胤礽,同时与皇八子胤禩也保持良好的关系。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复立胤礽为太子。同年封胤禛为和硕雍亲王,此间诸皇子为谋求储位,各结私党,勾心斗角极为激烈。

胤礽再立后,为巩固储位又进行了一些非法活动,引起康熙帝的不快,于康熙五十年(1711年)再次将他废黜。以后不断有朝臣为他复位奔忙,均遭康熙帝处罚。胤礽被遗弃了,但他留下的皇太子的空位,康熙帝却未令人替补,惹得诸皇子为之大动心机。胤禩有资本,继续活动,又一次受到父皇斥责。他的同伙胤禵“虚贤下士”,联络各方人士,“颇有所图”。 十四皇子胤禵于康熙五十七年(1718年)受命为抚远大将军,出征西北,指挥两路清军入藏,送达赖六世至拉萨,驱逐了一度盘踞在西藏的准噶尔人的势力,稳定了西藏局势。他的声誉日高,有可能成为储君。三皇子诚亲王胤祉受命开蒙养斋馆,身边聚集着一群学人。他也“希冀储位”,以至胤礽再废后竟“以储君自命” 。

胤禛善于治国、懂得韬光养晦。他尊释教道学,自称“天下第一闲人”,与诸兄弟维持和气,与年羹尧和隆科多交往密切,同时向父亲康熙帝表现诚孝,画西藏于版图,赢得康熙帝的信赖。康熙六十年(1721年),雍正四十四岁这年,正是康熙帝登基六十周年大庆,他奉命往盛京祭告祖陵,回京参加贡士会试试卷复查事务,冬至时遵命代康熙帝南郊祭天。次年,清查京、通两仓,又秉命冬至祭天。胤禛的这些活动,对他来说有两重意义,一是由于他多次随从巡幸、外出代办政务,足迹遍于中国主要地区,使他有机会了解各地经济物产,山川水利,民间风俗,宗教信仰,历史问题,取得了关于民事的第一手资料;二是观察了康熙帝处理政事,考查了地方行政和吏治,锻炼了处理某些政事的能力,获得了从政的一些经验。这两个方面的因素,对胤禛日后治理国事都有很大的实践意义。

青年胤禛读书像雍正帝在储位斗争中的胜利,有其必然性,这就是:第一,他的才能和务实精神会取得一些人的支持,他的属人戴铎曾向大学士李光地称道其主子:“才德兼全,且恩威并施,大有作为。”事实上,在争夺皇储的斗争中,雍正帝提出整顿积习的振作有为的政治方针,与八皇子胤禩的仁义方针相对立,以争取人心。第二,他善于耍两面派手法,从而欺骗了对手和康熙帝,使政敌不以他为意,没有集中力量对付他,从而轻巧地取得成功。第三,他有一个集团,在关键时刻用上了力,如通过隆科多稳定京中局势,通过年羹尧控制胤禵和稳定西北地区。




7

康熙六十一年十一月十三日(公元1722年12月20日),69岁的康熙皇帝玄烨,做了六十一年大清皇帝之后,在京西的畅春园去世。七天后,皇四子胤禛继承了皇位,第二年改年号为雍正。 有关雍正篡位继承皇位有几种传说: 一是“雍正改诏说”。康熙皇帝本来是把皇位传给十四子允禵的,可是雍正却暗地里把诏书中的“十”字改成“于”字,这样诏书就成了“传位于四子”。 二是“隆科多改诏说”。隆科多是当时的步军统领。在康熙病重时,本来发了一道谕旨,叫远在西宁的十四子允禵紧急回京,要传位给他,可是隆科多把遗诏捏在手里,没有发出去。等到康熙皇帝驾崩,隆科多假传圣旨立了四子胤禛。 三是“隆科多改诏说”的另一版本。认为康熙刚咽气,隆科多赶紧从“正大光明”匾的后面,取出康熙密藏在那里的诏书,把“传位十四子”改成“传位于四子”。 四是“雍正投毒说”。康熙在畅春园病重时,皇四子胤禛进了一碗人参汤,康熙喝了就归天了。 五是“年羹尧改诏说”。年羹尧是当年的川陕总督,传说雍正的母亲曾与他私通,入宫八个月就生下了雍正。所以雍正是年羹尧的私生子,改诏的事是年羹尧干的。



8

皇帝这个位置,对于任何男人来说,诱惑都是太大了,但是毕竟天子只有一个啊,这就必然引发一个争斗的局面。当时在位的皇帝,最怕的就是民间的起义,因为一旦起义规模扩大起来,起义军就有可能夺去自己的江山,因此历朝历代的皇帝,对于这方面都是相当防备的。这是其中的一个方面,在另一个地方的争斗更是激烈,这就是在皇子之中的争斗,不乏杀害自己兄弟登上皇位的例子,比较李世民就是杀了他的哥哥,才坐拥大唐的江山的。就清朝这个朝代来说,在康熙去世之后,对于皇位的竞争也是相当激烈的。大家都知道,最后是雍正胜出,但是大家对于其胜出的方式是相当看不起的,因为有很多的说法,都是表明是他篡改了先帝的遗旨才当上皇帝的。

在一些影视作品里面,其实这样的情景已经出现过了。尤其在前三位的皇子之间,一和二以及三,这三个数字经过涂改是看不出痕迹的。关于雍正改圣旨的说法有很多种,但是每一种都是指向一个做法,就是把“十”字改成了“于”字。为何要这样修改?还是要说说当时康熙圣旨的内容,从圣旨上的内容,就可以看出端倪。当时康熙的圣旨里面,关于接班人的表述是这样的,“传位十四子”,被雍正改成了“传位于四字”,这下是不是一目了然了。

当时的十四子是谁?不是别人,就是皇子允禵。在康熙生前,他是非常的喜欢自己的第十四个儿子,允禵相当的聪明,有很高的天赋,在当时的阿哥们中表现得相当的突出,在很多事情上的处理都显得很成熟,超过了自己的哥哥们。加上他的母亲相当的受到皇上的宠爱,因此当时就有很多大臣看好他来接康熙的江上。因为康熙一直没有立太子,在那些大臣看来,就是等待允禵的长大,那样他立他为太子,就会非常的有说服力,减少兄弟之间的争斗,也让他当皇帝的路更加的平坦。

如果果真如此,那么大清的江山就是允禵,跟他雍正没有一点的关系。也就是基于这样的背景,一直在觊觎皇位的雍正,通过修改圣旨,让自己成功的上位,挤掉了允禵。在他上位之后,就悄悄的把允禵给控制起来了,之后秘密的处死了他。从这点来看,似乎坐实了雍正的篡改行为。但是在真实的诏书面前,还了雍正皇帝一个清白。

大清对于圣旨是有很好的保存制度的,以免之后进行一个核查的工作。当时作为宣布接班人的圣旨,雍正自然会非常好的去珍藏那副圣旨。这也是为何即使过了几百年,我们仍旧可以看到这幅圣旨,并且字迹还是相当的清晰的。这幅圣旨目前在台北的博物馆,从上面的内容来看,根本不存在所谓的篡改行为,雍正就是康熙指定的接班人。你可以很清楚的看到,圣旨上的“于”字,相当的清楚,没有任何修改的痕迹,就是一笔写成的。

还有一个重要的证据因素不得不提,当时康熙关于传位的诏书,是用两种语言写的,汉文和满文。从字的角度来说,也不存在修改的可能性。现在社会的“于”字,是经过很多年进化过来的,而在中国古代,这个字的写法是繁体字,要复杂的多,根本不是一笔两笔就可以改好的。而从满文的角度来看,没有任何的涂改痕迹,依然显示大清的江山,就是交给雍正去管理的。之前对于雍正的谣言,自然也不攻自破了。

关于为何会出现这样的谣言,其实还是多个因素造成的。第一个因素,就是直接来自允禵阵营的势力,因为从当时康熙的角度来说,是存在可能性把江山交给允禵的,在雍正即位之后,允禵的势力自然是不甘心的,想从中搞破坏,质疑雍正登基的合法性。这也解释了为何雍正在登基之后,对于允禵及其势力进行了严厉的打击。一开始仅仅是把允禵给软禁起来,作为哥哥其实他是不愿意杀害自己的弟弟的。但是到了后期,他不得不动了杀机,因为允禵的部下,散布了他篡改圣旨的谣言,传到了他的耳朵里,在这样的情况下,为了避免任何有可能性的威胁,他都是不得不杀掉自己的弟弟的。

雍正是不费吹灰之力就夺得了皇位,当几位皇子还在明争暗斗的时候,雍正不参与,也不过问,不表明自己的立场,让大家都以为雍正对皇位没有多大的兴趣,其实雍正早就一步一步的运筹帷幄,最后夺得了皇位。

第一点,雍正多次外出巡视,又是替康熙祭天,又替康熙微服私访,外出办理政务,了解民事,考察了不少的地方行政和吏治,使雍正的治国能力不断的上涨,康熙也因此对雍正有了好感。

第二点,在众多皇子都在费尽心思得争夺皇位时,只有雍正一个人懂得韬光养晦,每天闲云野鹤的生活,没事参参佛道,和众位皇子的关系都保持很好,见到自己的儿子一个一个都明争暗斗,不顾及一点手足之情,非常的生气,当然对雍正有好感了。

第三点,当康熙第一次废太子的时候,只有雍正每天都去看望太子,其他皇子都避之不及,雍正上演了一出手足情深的好戏,这些康熙都看在了眼里。

第四点,懂得养精蓄锐,与年羹尧和隆科多来往密切慢慢的培养自己的势力。

第五点,也是雍正下手最猛的一点,就是打亲情牌,在康熙晚年的时候,雍正每天都去康熙床前尽孝,康熙实际上非常害怕他的儿子们为了皇位不折手段,杀兄弑父,康熙在这时的心灵是非常的脆弱的,这时,雍正就向康熙展现了他的孝道,当众位皇子都忙着夺皇位时,只有雍正照顾康熙。

雍正的计划一步一步的进行,最终夺得了皇位。#历史杂谈# #历史故事# #历史回眸#










9

在电视剧雍正王朝中,九王夺嫡最终的胜出者是四阿哥胤禛,也就是后来的雍正皇帝。但是,胤禛真的是不二人选吗?是康熙皇帝心中默认的皇位继承人吗?

要解开这个疑惑,需要我们仔细琢磨胤禛本人、康熙皇帝和朝中大臣的立场这等各方面因素,剥茧抽丝,解开真相。

胤禛本人确实是一个公忠体国、任劳任怨的阿哥,这一点应该是得到了康熙帝认可的。但是胤禛本人也有很大的缺陷。最致命的有两点。

一是他心狠手辣。这一点,邬思道看得最清楚。胤禛夺嫡成功后,邬思道百般推辞,无论如何不再呆在胤禛身边。因为他明白,以胤禛的个性,自己如果再不急流勇退,最终很可能难逃一死。胤禛对自己人下手是毫不客气的,比如说高福,自幼在雍王府长大,跟了自己十几年,就因为酒后犯错,被毫不留情地杀掉了。

另外,邬思道临别之时,曾对十三阿哥传达过一个信息:府里专一为四爷办秘密差事的人,恐怕就要被杀了。为了自己的利益,杀掉无辜之人,真的是心狠手辣。

二是他性格急躁,做事操切,不留情面。对于君王来讲,这样的性格缺陷是致命的,因为这很容易造成皇帝和大臣形成对立关系,如果问题严重,甚至可能引发政治动荡。

在追比国库欠款案中,他缺乏刚柔并济的驭人手段,只是任用田文镜一味催逼,导致魏东亭自杀。兔死狐悲,满朝文武反对声一浪高过一浪。

胤禛在朝中号称“冷面王”,可见,满朝文武对他是并不拥护的。

反观康熙本人,既有严的一面,又有人宽仁的一面,处事较为平缓,与胤禛大相径庭。在追比国库欠款案中,康熙与胤禛做法相反,他对欠款的大臣们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做出妥协,让大家心服口服。

胤禛虽然能够实心办事、一心为公,但是作为皇帝来讲,这显然是不够的。对于一个皇帝来讲,最重要的是有远大的眼光,能够驾驭群臣,而这些正是胤禛的短板。

知子莫若父,康熙皇帝对胤禛这些缺陷是心知肚明的。可以肯定,四阿哥胤禛并不是康熙心目中最优人选。康熙遗诏中说:“雍亲王皇四子胤禛,人品贵重,深肖朕躬”也就很值得怀疑了。

那么,既然四阿哥不是最优人选,那谁是呢?

从种种迹象来看,康熙心中默认的即位人应该是十四阿哥胤禵。

胤禵聪明过人,有胆有识,在众位皇子中是首屈一指的。

一废太子时,胤禵模仿太子手谕调兵,是最为致命的一步棋。虽然被更为老到的张廷玉识破,但仍不失为釜底抽薪的妙计。

另外,胤禵略施反间计,就策反了鄂伦岱,能够说明十四阿哥胤禵是个足智多谋之人。

康熙六十八岁大寿, 众阿哥为康熙拜寿献礼,胤禵别出心裁地送来寿石。康熙听后龙颜大悦,认为是上天的赐福。可见胤禵善于逢迎,情商也是超高的。

出任大将军王,让胤禵带兵,足以体现康熙对他的信任,甚至可以说是传位之前的最后铺垫。

带兵,就意味着让他掌握一部分兵权。试想假如康熙不打算传位给胤禵,那么让他去带兵,不是正好给了他兴兵作乱的机会吗?一向持重的康熙绝不会留下这么大的隐患。

因此,我们可以断定,康熙是有意将皇位传给十四阿哥胤禵的。

那么,为什么最终是四阿哥做了皇帝呢?

有这么三种可能。

一是八阿哥胤祀告密。胤禵出任大将军王之后,即位的态势愈发明显。此时的胤祀便将他当成了最大的竞争对手,并派鄂伦岱监视。胤禵策反了鄂伦岱之后,两人彻底决裂。一向自私的胤祀很可能将胤禵模仿太子手谕调兵的事情捅出去。而康熙一旦知道胤禵曾经做过如此大逆不道的事情,那他就基本与皇位无缘了。

二是康熙迫不得已。康熙六十八岁大寿之后,身体状况急转直下。而胤禵此时远在西北,如果明确胤禵为皇位继承人,那么一旦康熙去世,胤禵还在回京的路上,皇位虚悬,肯定会引发诸皇子争夺皇位的宫廷政变。康熙绝不允许发生这样的事情。于是,在自知时日无多的情况下,他不得不重新考虑储君人选。

此时,大阿哥已经被圈禁,根本没有希望。三阿哥是个学术型人才,缺乏办理国事的能力。八阿哥因屡次陷害废太子和十四阿哥,已经被康熙拉入黑名单。九阿哥、十阿哥是八爷党,亦没有可能即位。十三阿哥与四阿哥一党。由此看来,四阿哥胤禛几乎成了唯一的选择。

三是父以子贵。胤禛的儿子弘历聪明伶俐,深得康熙皇帝喜爱。为了能够与孙子朝夕相处,又把他接到皇宫亲自调教。康熙是皇帝,同时也是一位普通老人,他也渴望儿孙满堂的天伦之乐。但是,诸皇子为了皇位互相倾轧,已毫无亲情可言,康熙早已伤透了心,他将一个老人的慈爱,全部倾注到了弘历身上。为了让他最疼爱的孙子能够登上皇位,他最终选择将皇位传给胤禛。

10

历经两次废立之事后,晚年的康熙帝决意不再明立太子;而是放鹿中原,让诸皇子去争。诸皇子施展浑身解数,明争暗抢,结果一个个跌落马下;四皇胤禛独辟蹊径,不争不抢,终登大宝!

我认为,胤禛(雍正)凭着精通佛法而取得皇位的。清世宗雍正皇帝,法号圆明居士。他龙潜藩邸时,即潜心佛典,勇猛精进,达到无上菩提之境界。在诸皇子争夺嫡位的过程中,胤禛(雍正)从佛法中悟出“争是不争、不争是争”的道理,并以此为行动准则,最终成功。

清承明制,但建储制度却跟明朝不同。明朝一般立嫡长子为太子,其余皇子分封藩王,非奉召不得进京。在清朝,康熙帝也曾立嫡长子为太子,后来发现这种方法弊端太多。皇帝强势,则太子会懦弱无为;太子强势,则皇帝有大权旁落之虞。等到第二次废太子后,康熙帝决定不再立太子,而是让诸皇子凭本事去争取,自己则站在高处仔细品查,以确定最终的继承人。

这犹如放鹿于中原,让众人去竞逐,方法新颖独特、有弊有利。其弊在于势必导致诸皇子之间的恶性竞争,过程会非常残酷;其利在于从竞争中脱颖而出者,必能担负起治理江山的大任!

为争得皇位继承权,众皇子也是拼了。争权夺位、拉帮结派,施尽手段;相互之间倾轧、设陷,也频频发生。唯独四皇子胤禛淡泊宁静,一副置身事外的样子。是他不热衷于大位吗?非也,他内心对大位的渴望如火炭一般炙热。他看似淡然的态度,其实是他释放的烟幕弹,为遮人耳目而已!

他一方面尽心尽力地办差,不避烦劳、不计怨嫌、秉公处事;一方面展现仁孝之心,对老皇帝极为关心,对兄弟们恭谦友爱。康熙晚年倦政,导致法制废弛、吏制败坏。他身后,需要一位仁爱孝悌、刚直不阿、雷厉风行的新皇帝。

胤禛所做的一切,康熙帝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渐渐地就默定了他继承人的地位。其他兄弟施尽手段,未得大位;胤禛不争不抢,大位自己落入囊中。可见,“不争”才是夺嫡的最高境界!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