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削藩”,是一把威慑诸侯的利剑,但什么时候举起、什么时候落下,要看天下形势,也要看当朝决策者的能力和眼光。
明朝的“靖难之役”,完全是来自于三个读书人纸上谈兵的“削藩”闹剧。
(方孝孺、齐泰、黄子橙)
一:“分封”有弊也有利,得看形势。朱元璋分封诸子并没有错,可参考西汉刘邦分封。
刘邦分封诸子,在汉景帝时代爆发了“七国之乱”,但西汉最后还是成功地“削藩”了。
从刘邦分封开始,到汉文帝的“无为而治”和汉景帝的“厚积薄发”,再到汉武帝的北击匈奴,成功地集权于中央之后,西汉“削藩”大计才算是完美收官,但这一个时间段就跨越了上百百的时光。
不能只说刘邦分封诸子有危害,也要看“分封诸子”在当时带来的好处。汉朝初建,由于中央的统治力还不能遍及全国,这才有了分封,才有了“七国”。但“七国”长存了上百年,这让七国之地、七国之民也承认了刘氏江山的统治,这就是它的益处。
(民族认同)
天下一统,以前的什么“秦赵世仇”、“燕赵世仇”,“楚虽三户,亡秦必楚”,也慢慢地被时间所消融瓦解。楚人、齐人、赵人,也不再自称楚人、齐人、赵人了,经过了百年时间的同化,他们也自称“汉人”了,这就是汉朝初建时分封同姓诸侯的好处。
所以说,朱元璋分封诸子判断他有没有错是要根据历史背景来看。朱元璋到底还是平民出身的皇帝,这一个出身,导致了他和“地主”这一个阶层,不会那么快地就能融合到一起。
因此他分封诸子,也是考虑到明朝初建,中枢统治力不足于驾驭整个国家的原因。再加上朱元璋一系的治理贪腐行为,更是加速了“官僚”和“地主”这些精英阶层与他的离心离德。
分封了诸子,也就能大大的把控了整个天下,再加上有“锦衣卫”这个强力部门,所以朱元璋虽有诸多残暴,但也稳稳地坐上帝王之位。
(明初分封)
二:朱元璋的这个“分封”所衍生出来的权力,没有秦汉时期“分封”来的那么大。
燕王朱棣坐镇北平是个特例。他不仅要起到镇慑地方、加速地方与中央融合的作用,并且还要起到防卫边疆的作用,因此他的军权也特别大。
所以,方孝孺等人的“削藩”看是无差别攻击,但最终还是朝着燕王朱棣砍去的。但没有军权,朱棣就没办法保卫边疆,一旦北方异族入侵,那么最终损害的还是大明朝的利益。
依我看来,一旦防御战争失败,那么最终的责任应该还得由明朝中枢来承担,因为历来都是由中枢制定决策,而大将征战四方的,或许朱允文就没有看到这一点。
所以,朱允文和朱棣之间,这就需要一个“合作”。谁破坏了合作,国家就遭难,谁就有错。
(朱允文削藩)
三:至于明初的削藩为什么失败了,个人认为,这和黄子澄、齐泰、方孝孺三位帝师有关。
朱玩璋临走之前,给朱允文高配了黄子澄、齐泰、方孝孺三位帝师。但很可惜,朱元璋一死,三位帝师就急吼吼地提出了“削藩”,要破坏朱元璋“分封诸子”的政治格局,这不知道是“居心叵测”,还是一厢情愿了。
中国历史上,名臣贤相不计其数,但是每一任能者上位把控实权之后,他们都不甘心做棋子,这也是历代朝令夕改,动荡衰亡的原因。上位者不是清算前任,就是提出各种各样的新法令来证明自己的能力,恨不得要做出一番大事业来,读书人往往就会抱着这样的一个心态。
(靖难之役)
谁都想当“萧何”,谁都不想当“曹参”,这是个大问题。但大国执政,往往就在一个“稳”字,以稳定来推进和平,以稳定来谋求发展,应该就要像“萧规曹随”一样。
见于《史记曹相国世家》:惠帝二年,萧何卒。。。参代何为汉相国,举事无所变更,一遵萧何约束。。。百姓歌之日:萧何为法,显若画一;曹参代之,守而无失。载其清净,民以宁一。
“稳定”,是大国执政的最高要求,也是曹参位列名相的原因。曹参为相他没有急吼吼地要搞这搞那,因此西汉能平稳过渡了,而明朝却乱了。
(方孝孺)
从此看出,朱元璋分封诸子并没有错,但黄子澄、齐泰、方孝孺等人,都犯下了古代读书人的通病,他们一上位就急吼吼地推翻了朱元璋的晚年布局,要用“削藩”来证明自己的能力。
“靖难之役”,南京满朝公卿最终却被一将军幕府所代替,这能力问题真是让人很难想象。但怎么说,朱允文身死,这一切都是因为“急功近利”所惹出来的灾祸啊!
文——千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