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吴三桂不想反。

想反的话,清军入关之初,趁天下大乱,他完全可以浑水摸鱼,打下一块地盘,自己关起门来做土皇帝。何必等清朝坐稳江山,天下已定多年后再突然造反?

想反的话,他完全可以留着永历帝不杀,等到起兵后请其出山,正大光明的打出反清复明旗帜,与清朝一较高下。他何必要杀了永历,自己断了自己的退路?

想反的话,朝廷的撤藩令一下达,他完全可以马上起兵造反,何必要联络耿精忠先上奏试探康熙态度,前后拖了八个月之久,让康熙已经有所准备了再造反?

想反的话,拿下湖南后,吴三桂后何必要在湖南盘桓不进?派人去跟康熙谈判?以致完全坐视先机,被康熙后发制人?



吴三桂又不是傻蛋,他哪能干出这么多反智的行为?

所以,就撤藩这个问题上。吴三桂打心眼里是不想造反的。他配合清军绞杀起义军,绞杀南明,杀皇帝,坏事做尽,恶人做尽。

无非就是想让朝廷承认他在云南的地位,就像明朝沐王府那样的地位,世镇云南。

他没想过造反,更没想过推翻清朝。朝廷给他的特权不用太大,地位也不用太高,只要保证一点——吴氏在云南世袭罔替。

吴三桂就满足了。

然而,对于这点要求,康熙不肯给,这让吴三桂骨子里很难接受。如此卸磨杀驴,他岂能忍下这口恶气?

另一方面,对吴三桂手下的亲信而言,假如吴三桂忍下这口恶气,一点脸也不要了,心甘情愿遵从朝廷旨意,同意撤藩。这帮人也不会答应。因为撤藩令的意思很明确。

吴三桂以及追随他的五十三个佐领(佐领军事单位,全部加起来大概两三万人),要全部调往辽东。

朝廷说是“调”,其实就是流放。吴氏一干人马若真的去到辽东,岂能有好果子吃?

这说白了就等于是无补偿裁员,朝廷安置也只安置吴家人。这不是笑话,即便吴三桂能答应撤藩,他下面几万部众也不答应。

因此,当朝廷命陕西总督鄂善、宁夏总兵官桑额赴云南接管军务之始。吴三桂的手下就没得选择了,只能是造反。

造反,起码还可以博一把。

不造反,那就真的是砧板上的肉,任凭康熙宰割了。

而手下们造反,必然要打吴三桂旗号,这个时候的吴三桂也没得选。他如果不跟着手下们造反,他立马就得死。即便不死,也会被手下软禁起来。就像同意撤藩,然后马上被儿子、部将软禁起来的平南王尚可喜一样。

一代枭雄被手下控制,这对吴三桂而言,还不如去死呢。

其实三藩之乱之所以能爆发,关键就在于康熙对三藩部将的处理太潦草。如果朝廷肯给三藩麾下几万人以满八旗的待遇,这些人拿了好处不闹腾。哪怕吴三桂、耿精忠之流想造反,下面的人也不会跟着他了。

后面也不会有什么三藩之乱了。

最佳贡献者
2

吴三桂看了这个问题之后,非常痛苦的表示:“大哥,你不要这样说,我真的不想反清,纯粹是被康熙给逼的。”言归正传,吴三桂造反前并不在意平西王一个虚衔,他真正在乎的就是仿沐英之事,世守云南,所谓“时三桂冀朝廷慰留,如明沐英世守云南故事”,要不是清廷逼得太紧,他是真不想造反的。至于,康熙皇帝后来说什么吴三桂“以枭獍之资,怀狙诈之计”,这都是在吴三桂叛后找的借口罢了。

其实清廷对吴三桂的态度就是一边重用,一边打压提防,打压吴三桂的行动早在康熙皇帝亲政前就已经开始了,毕竟索尼、鳌拜、遏必隆、苏克萨哈四辅政对吴三桂也不能信任,亦是各种动作频频。就比如在康熙二年(1663),就以西南局势稳定为借口,收缴吴三桂的“大将军印”,吴三桂真是百般不情愿下被迫上缴。

《庭闻录·卷四》:二年,奏缴大将军印。有内大臣谕三桂子额驸应熊曰:“他日永历在缅,边方多故,故予若父将印,重事权也。今天下大定矣,据之不还,何为者?”三桂不得已,具疏上之,怏怏不怿。

不仅如此,四辅政时代还将吴三桂的党羽、部将逐一调离云南,如顺治十八年将云贵总督赵廷臣调任浙江总督。康熙四年(1665)还逼着吴三桂裁军5400人,总而言之,四辅政在兵权上和人事权上全面削弱吴三桂,而吴三桂虽然也心有不快,但是由于四辅政还没完全动摇他在云、贵的实权,也就打落牙齿和血吞,忍了。

直至康熙皇帝亲政,对吴三桂来说形势就急转直下了。康熙皇帝可以说是清前四朝汉化水平最高的皇帝,对国家大一统和权力集中空前重视,他不止一次展现了对国家一统的积极态度,这种态度从他的话语里就淋漓尽致的体现出来。

《清圣祖实录·卷二百五十九》:天下大权,惟一人操之,不可旁落。


《清圣祖实录·卷二百七十五》:死生常理,朕所不讳,惟是天下大权,当统于一。

而他继位之初,清廷的情况就是只能维持表面上的统一,实际上从北部的蒙古到广大江南存在着大量独立、半独立的势力,除了大家所熟悉的如雷贯耳的三藩,还有广西将军孙延龄(孔有德的女婿)、广西提督马雄、广东提督严自明、高廉雷总兵祖泽清(祖大寿之子)、陕甘提督王辅臣、察哈尔亲王布尔尼(林丹汗孙子)等等,康熙皇帝面对这种情况自然是要将这些大大小小的“藩镇”去除,解决历史遗留问题,从这个角度上说康熙皇帝不仅是要削“三藩”,而是纯粹的削“藩”,如下图所示。

而三藩的实力远远强于各个割据势力,把他们一揽子解决了,何愁其他藩镇不除,而吴三桂的实力乃是“三藩”之冠,自然是重点清除对象。康熙六年(1667),年轻气盛的康熙皇帝直接剥夺了吴三桂的云、贵总管的权力,剥夺了吴三桂在云、贵的人事任命权和行政权。

《清圣祖实录·卷二十二》:应将该藩所管各项事务,照各省例,责令该督抚管理,其大小文官,亦照各省例,臣部题授。

所以,清廷的削藩措施触动了吴三桂世守云南的底线,吴三桂被逼反也是必然情况。当然康熙也低估了吴三桂胆略,毕竟康熙认为吴应熊在清廷手里,再加上只是把只是把吴三桂所部调防至锦州,分配田地、住宅,并不剥夺爵位,吴三桂尽管会有不情愿的情况,但也应该会答应,事后看来,康熙确实没有料到吴三桂割据云、贵的野心会这么强烈。

而从吴三桂的角度看,深刻分析其心理因素和其集团情况,他的造反也是可以预计的,如果各位站在吴三桂的角度上,估计也会像吴三桂一样举起反旗。

第一、正如我在前面所说,吴三桂希望清廷能以明初沐英故事待他,让他世守云南,这是他的唯一愿望,他在云南军政大权全面掌控,就是云南的土皇帝,让他去锦州,重新被清廷控制,自然是一万个不愿意。

而且在吴三桂眼里看来,他乖乖就范去锦州同样不能保证其生命安全,因为他在云南干了那些个破事,这一件件的完全够的上杀头之罪,就比如他的平西王府完全仿照帝王之居,这就完全是僭越之罪;还有他手下的藩兵杀人越货,所为不法,有司都是因为鉴于其威势不予以追究。附图。

一旦吴三桂迁徙锦州,虽然短时间内可以保住其生命和爵位。但是如果这些事被重新翻旧账呢?那时候在清廷的控制下,他的命运不可预测性就大了,这就是“人为刀俎,我为鱼肉”的局面,正如其麾下谋士方光琛所说:“王欲不失富家翁乎?一居笼中,烹饪由人矣!”,吴三桂不会不明白,不然也不会心领神会的“默默不言而散”了对吧!

第二、清廷撤藩这件事,对吴三桂构成了严重的心理冲击,甚至可以说对吴三桂是一种心理羞辱。

想当年,他打开山海关放清军入关,随后又为清廷南征北战,从北京到云南打了众多硬仗、恶仗,甚至上蹿下跳的对永历政权斩尽杀绝,追到缅甸俘获永历帝并将其绞死,做尽了背叛名教纲常,为天下唾骂的恶事,在吴三桂眼里看来没有他对过去的背叛并全心全意为清廷服务,你清廷得天下哪会这么容易。在吴三桂的角度看来,“世镇云贵”不是你清廷赏赐给我的,而是对我轼杀永历皇帝对等的交换。而清廷削藩意味着自己半生的鹰犬生涯将是一个天大的笑话,这是他不能忍受的。所以,吴三桂面对撤藩令再也难以忍受,暴跳如雷,大骂:“老子把天下都给了你,你居然连云南都不封给我!”表面上这句话是骂朱国治,实际上就是骂给清廷听的,属于反前吐真言。

《平吴录》:桂赧颊大詈曰:“咄咄,朱国治!吾挈天下以与人,只此云南是吾自己血挣,今汝贪污小奴,不容我治耶!”

第三、即便这事吴三桂同意了,他手下的集团也不会同意,吴氏集团凭借吴三桂的权力,捞取了这么多好处,享受特权,在云南势大根深,到锦州不过是经营田地罢了,哪有云南过的这么滋润,当然不愿意离开云南。撤藩令一下,“藩下数十万家无不愁苦”。而吴三桂手下不少人之前在张献忠、李自成手下干过农民起义军,很大一部分都有和清廷交锋,他们更害怕清廷对他们秋后算账,就比如说马宝反了半辈子清,如今要撤藩,他怎么可能不慌,所以情绪最为激动,高呼“事势至此,必宜亟反”,是力劝吴三桂反清的主力干将之一。

所以,吴三桂造反既有对现实的全面考量,也受到了愤怒之情的极大推动,而撤藩伤害了吴三桂集团的利益,给吴三桂的反叛提供了“群众基础”。

引用文献:《清圣祖实录》、《圣武记》、《滇云历年传》、《庭闻录》、《平吴录》

3

吴三桂其实也想安安稳稳做个平西王,但是他的利益跟清廷的利益完全相反。如果当时南明还在,那么清廷还需要他来做白手套。然而南明迅速被吴三桂剿灭了,吴三桂这样的良弓自然就要被雪藏了。但是吴三桂不仅仅是一个人,在平西王这个名头之下还有着一群人要养,所以面对大清撤藩,他除了谋反无路可走。


(1)搬石砸脚的撤藩

清廷刚坐稳天下之时,南方还有着三藩,这些人一开始是清廷的利器,用来屠杀南明宗室不可谓不快,但是到了后期,这些人就成了肿瘤。在经济上,大清每年要拿出2000万两供养三大藩王,在其他地区花的钱也不过1700万两。另外这些藩王还大肆收税,走私贸易,生意做得很大,这在一定意义上严重损害了大清的利益。


在政治上,三个藩王所在的地区简直成了独立王国,人马几乎都是三个藩王自己的,朝廷很难伸手。这使得皇权不下省,几乎就是天高皇帝远,没人在乎北京的朝廷。在军事上,三大藩王拥兵自重,造反前的大小军力加起来大概30万,严重威胁了满清的统治。

随着清廷跟三个藩王的矛盾越来越突出,突然平南王尚可喜上书说要回东北老家。这一下震动了全国,毕竟藩王自己把自己的权力让出来是很难得的。这其实是尚可喜自己的想法,因为他觉得自己的实力不足以对抗清廷,但是自己又位极人臣,朝廷早早晚晚会收拾自己的,容易落得个满门抄斩的下场。自己在位还好,自己的儿子根本没那个水平,早晚会被清廷收拾了,所以主动申请撤藩。结果大清一下子就准了,让他带着一家老小,早点回东北老家养老,国家发给路费,不过兵就别带了。


见到尚可喜这么玩,其他两家就懵了,毕竟其他两家和尚可喜都是一条船上的,如果自己不跟着做,很容易让清廷找到理由。吴三桂跟尚可喜可不一样,因为吴三桂的家业比尚可喜多得多,很多人都要跟着吴三桂吃饭,就算吴三桂肯老老实实撤藩,手下的军人们未必肯。


这个时候吴三桂的内心很纠结,撤吧,自己和自己的老部下都得要饭去;不撤,清廷搞完其他两家早晚收拾他。这个时候谋士劝他装聋作哑算了,结果吴三桂直接上书要撤藩,信里还说自己为大清立下多少汗马功劳,如何如何辛苦。

(2)不得不反

本来以为小皇帝会玩招缓兵之计,结果小皇帝给点阳光就灿烂,说平西王辛苦了,那就好好撤藩吧。吴三桂这个气啊,直接搬石砸脚。这个时候吴三桂的心态变化了,毕竟一天不撤藩,他就是云南王和大将军,皇室见了他都得恭恭敬敬。一撤藩的话,他要是说出话,衙门里的捕快就能把他下狱。另外,吴三桂要是倒台了,跟着他出生入死多年的部众,几乎都要一无所有了。所以支持他撤藩的人不多。吴三桂的部下甚至发出了“王功高,今又夺滇!”


此外,年轻的皇帝在发出撤藩许可之后,又立即派了撤藩钦差,这一下子就逼急了吴三桂一脉,就差派了囚车来接了。就像做生意,先是出尔反尔,然后又要人贱卖资产,还要人立刻出让,有点欺人太甚。在部下的怒火中,清廷的逼迫中,吴三桂最终选择了起兵造反。

(3)结语

吴三桂的造反,完完全全是处于自身的利益打算。不过清廷不留一点余地的无情,也是逼他谋反的一大要素。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这也是世间常理。不知道吴三桂诛杀朱明皇室后人的时候,有没有想到自己会有这么一天呢?


本文由蓝白旗帜原创,如果喜欢,欢迎关注!

4

吴三桂叛乱是为了做皇帝吗?

康熙十二年(1673年),吴三桂联合其他藩王,发动了三藩之乱,并于五年后在衡州(今湖南衡阳)称帝,建立了与清朝分庭抗礼的政权。表面看来,吴三桂起兵叛乱似乎是为了当皇帝、分天下,其实不然。

康熙元年,吴三桂在取得云南、贵州之后,权势与地位已经达到顶峰。这时的他并没有想过要当皇帝,而是想在云南做自己的山大王,拥有像明代镇守云南的沐英家族那样的地位与荣耀。沐英是明太祖的爱将,在平定云南之后留滇镇守,成绩显著,使得沐氏子孙世代承袭,沐英家族直至明末都始终是明代著名的大家族。吴三桂在征战半生之后,一直想获得与明代沐英同等的地位,在云贵地区做清朝的沐英,享受世代镇守云南的待遇。后来,康熙下令撤藩,让吴三桂丧失了世代镇守云南的可能,吴三桂愕然失望,这才铤而走险,发动了叛乱。

而且,吴三桂也不具备争夺皇位的动机。

一是吴三桂曾经亲自引清军入关,绞杀了南明永历皇帝,成为明朝的死敌和清朝的鹰犬,受到很多人的唾骂,如果他为了当皇帝再次出兵反清,在舆论上显然会落下风。身为一代藩王的吴三桂显然没有必要将自己陷于这种不利的境地中。

二是吴三桂的核心地盘是云南和贵州,虽然与其他藩王相比,他的实力最强,但与清廷政权相比,他处于以一隅敌全国的境地,显然前景非常渺茫。

三是康熙年輕有为,能力不可小觑,他在不声不响中消灭了权势熏天的鳌拜,给了有不臣之心的人极大震慑。对于这些,吴三桂不可能不知道。

由此可见,吴三桂叛乱并非为了当皇帝、争天下,主要原因在于,他学明代沐英世代镇守云南的梦破碎后、为捍卫自己既得利益的一种铤而走险的举动。

吴三桂起兵后自封为天下兵马大元帅,发布檄文,讨伐清朝,战事起初进展的十分顺利,不仅有很多人归附,而且清朝抵抗吴三桂的部队也是节节败退,眼看着吴三桂就要成功了,然而历史走向并非如此,吴三桂在有半壁江山的时候却最终失败了。

究其原因主要有几点:

一是吴三桂先归降清朝,之后又打着光复大明的旗号反清,这时候中国的汉人也看清楚了吴三桂的面目,吴三桂本来就是个反复无常的人,他反清复明只是为了自己;

二是吴三桂在占得长江以南大片领土的时候,却停滞不前,没有乘胜追击,一路北山,也没有顺长江而下,把长江以南地区全部占领,给了清朝以喘息的机会。

最终吴三桂在称帝仅仅5个多月就病逝,部下也被之后清政府反击一举消灭。

5

吴三桂反清,表面上的口号是“兴明讨虏”,但谁信谁是傻子,朱家宗室被他杀了多少,这会出来装忠臣义士了?骗鬼呢。真正的原因只有一个:欲做奴才而不得。

但凡满清对他容忍度高一点,他都愿意跪在地上当奴才。然而,康熙视他们这些手握重兵的藩王为眼中钉、肉中刺,必除之而后快,还没亲政就筹划着撤三藩。

站在康熙的角度,这三藩不能不撤。

首先,平西王吴三桂、平南王尚可喜、靖南王耿精忠这三人,是汉人并非满州自己人,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的道理,不但汉人懂,康熙也是很懂的。而且汉人多,满州人少,康熙怎么可能对他们放心?

其次,吴三桂据云南,尚可喜据广东,耿精忠据福建,朝廷的政令在这三个地方实施不畅,有点国中之国的意味,不利于中央集权制,是一种极大的隐患。略有眼光的君主,都不会容许这种状况长久存在。

对于有着雄心壮志的康熙来说,他们就如同三座大山,制造出了很大的阴影,若不铲除,睡觉都不安稳。

说到这里,也真是奇怪吴三桂等人哪来那么大的自信,竟认为满清会让他们在封地当土皇帝?满州老牌王公贵族都没这权力,难道他们能比这些人更得清朝皇帝信任?这叫没有自知之明。

“兔死狗烹、鸟尽弓藏”是功臣最常见的结局,像吴三桂这种处境尴尬的背叛者更是如此。几乎从一开始,就注定了被满清用完就丢的命运,倘若他谨小慎微,也许还能保住性命。但他投向满清,本就是为了满门富贵,不可能放弃权位甘于平淡。

如此,也就怪不得康熙举起屠刀。

吴三桂杀死南明永历帝后,清朝就对他采取了行动。康熙二年(1663年),满清以云贵军事行动已经停止为理由,收缴了吴三桂的平西大将军印信,抑制他的军权。

政治方面,则“截其用人题补之权,迁除悉归部选”,啥意思呢?意思是以前云南的官员任命、升迁等,吴三桂自己就能做主。现在不行了,得由朝廷说了算。

按理来说,这是正常且应该的,作为大一统王朝,哪有地方官员负责本地人事的道理?那是吏部的活儿。

但具体到吴三桂这里,其实是削藩的前兆。如果这个时候吴三桂举起反清大旗,满清立足不稳,人心尚未归顺,说不定真能成事。可吴三桂没有,这就说明,他还是想当满清的奴才。

当然啦,当奴才不是终极目标,通过“当奴才”这种方式,从满清那里得到更多的利益才是根本。因而,利益受损时,奴才也会向主子表达自己的不满。

康熙六年(1667年),吴三桂为了试探满清对自己的态度,假意上疏辞云南、贵州两省事务总管之职,清廷半点没犹豫,立刻同意了,下令两省督抚听命于中央,同时还剥夺了他的司法特权。

以前,平西王下辖的人犯了罪,由吴三桂处理,清廷不干涉,现在没这特权了,通通由朝廷相关部门负责。

这也是应当的。人事特权、司法特权什么的,那都是战时的权宜之策,不可能成为常态。吴三桂既然选择了投降满清,就该对这一点心中有数。他却似乎不懂,既想当奴才,又想要特殊待遇。

满清这么对他,他似乎感到难以置信,以“构衅苗蛮,借事用兵”作为报复。说白了,就是故意挑衅苗蛮,制造出兵的借口,向朝廷索要粮饷。这是某种程度上的拥兵自重,在此时用来,显得极其幼稚,除了让满清下定决心削藩之外,没有任何作用。

康熙十二年(1673年),康熙遇到了一个极好的削藩机会。平南王尚可喜以年老为由,请求归老辽东,康熙皇帝趁机作出了令其移藩的决定。耿精忠见事不妙,试探性的上疏自请撤藩,康熙也同意了。吴三桂迫不得已,也假惺惺地请求撤藩。

吴三桂以为,跟尚可喜、耿精忠比起来,自己在康熙那里的份量是不同的,毕竟他的功劳大得多,康熙定然挽留他。结果,康熙不但不挽留,还即刻派人去云南办理撤藩事宜。

康熙是这样想的,“撤亦反,不撤亦反。不若及今先发,犹可制也”。从这句话里,咱们就能看出康熙从没信过吴三桂,在他看来吴三桂迟早要反,那就先下手为强,占个先机。

不得不说,康熙比吴三桂有魄力多了。

直到此时,吴三桂才确定他的尊荣、权力甚至性命都保不住了,再忍下去,要么毒酒赐死,要么抄家灭族,难以善终,所以他反了。

【我是一粒沙,喜欢就关注我吧!】

6

吴三桂的一生可以用传奇来形容,少年时期深受大明皇恩,镇守辽东,李自成攻入北京,迫于无奈之下吴三桂值得降了李自成,但是为了一个女人,“冲冠一怒为红颜”,又反了李自成,开关降清,之后做到了平西王的位子,镇守云南,十几年之后竟然又反了大清,自立为王。所以吴三桂一生与其说是不停的反清,不如说是逼不得已,形势所迫。

吴三桂反清的理由有三点:

第一,康熙逼得太紧

康熙皇帝上任之后,朝政大权被鳌拜等顾命大臣把持,在其十六岁那年,先是通过霹雳手段擒拿鳌拜,肃清了朝野,然后顺势亲政,正式开启了康熙时代。

康熙亲政之后的第一件大事就是削藩,历来削藩都会引起一番震动,因为藩王在外,不仅拥兵自重,而且钱粮赋税等藩王可以自行定量,严重影响了,中央朝廷的威严和中央集权的加强。所以,康熙要像坐稳皇位,就必须要做出一件大事,而这件大事非削藩莫属。

可是,吴三桂早就和多尔衮杀马为盟,剿灭明朝残余势力之后,吴氏后人永镇云南,这时小皇帝康熙要立威,拿吴三桂开刀,先是扣留了吴三桂的儿子吴应熊,然后派遣心腹控制贵州广西军务,如果吴三桂不立刻北上,马上就要对他动手,而且,即便是到了北京,在康熙的地盘上,吴三桂树大根深也不会让他活着,随便安个什么罪名,就处死了。左右是个死,还不如奋起一搏。

第二,吴三桂降清非其所愿

众所周知,在崇祯后期,因为袁崇焕擅杀毛文龙一事,辽东几乎无将可守,年轻的吴三桂一家三代都驻守辽东,其父亲吴襄和其舅舅祖大寿都是辽东名将,而吴三桂也是从小就沐受皇恩,所以在吴三桂心里,大明才是他的真正主人,无论是攻入北京的李自成,还是后来入关的满清,都只能是他的敌人,而非主子。

在云南昆明,吴三桂含着泪水亲自用弓弦绞死了明永历帝朱由榔那一刻开始,就意味着吴三桂已经将大明抛弃,而准备为自己而发展了。

所以在之后和满清的相处中,吴三桂从没有真正臣服过满清,他们之间只是互相利用的关系,满清需要吴三桂的勇武来为他们统一全国扫清障碍,而吴三桂则需要来自满清朝廷的支持和粮饷兵马,以供未来起义之用。所以吴三桂自打从降清的那一刻起就已经准备反叛了。

第三,吴三桂早有野心

自从吴三桂要求世镇云南的时候,恐怕吴三桂就打好了心思,将来时机成熟,趁着满清立足不稳,以云南为根基,挥师北上,驱逐满清,到时候不但可以过过当皇帝瘾,而且还能落个青史留名!

所以吴三桂一入云南,就始终以匪患未平而不肯出来,常年向朝廷索要大量的“剿匪物资”其实是装备自己的部队。

其次,到了康熙年间,吴三桂已经把手伸到了四川,陕西一带,几乎大半个西南都姓了吴,所以吴三桂早有野心,反叛大清只是时间问题。


我是@铁琴书生 ,关注我,带你了解更多历史趣闻和武侠秘史

7

明末清初的历史上,吴三桂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历史人物,他原是明朝总兵级别的高级将领,却因陈圆圆而“冲冠一怒为红颜”,带头投降大清,打开山海关,尔后合力围殴李自成起义军,让对方一败涂地。

可以设想的是,如果当年吴三桂被李自成所用,李自成又不急于贪图享受的话,历史的走向或许是另外一个局面。而吴三桂降清后,被封为平西王,镇守云贵两地。

要知道吴三桂的这个王爵,可是实打实的王位待遇,拥有开府建衙的实权,史载他的一切行动“假以便宜,不复中制,用人,吏、兵二部不得掣肘,用财,户部不得稽迟”。总而言之一句话,只要不出格,随意你折腾。

当然,清廷对吴三桂等为首的“三藩”如此信任,也不过是假借他们之手,以平定明朝的残余势力,等到基本面差不多稳定了,坐稳了皇位的康熙,开始着手“削藩”。

“削藩”这个词,翻阅中国历史,屡见不鲜。汉景帝搞过,引发“七王之乱”;汉武帝实施过“推恩令”;建文帝也曾对叔叔们下手过,不过没玩好,被朱棣给“摘了桃子”。这次轮到异性王吴三桂的头上了,历史的宿命像一张无形的大手,就看吴三桂如何应对了。

吴三桂的应对策略很简单,说造反就造反,因为在他看来,反了或许还有一线生机,说不定借助“反清复明”的口号咸鱼翻身,打败大清登基称帝,过一把皇帝瘾。而不反,等待他的只能是死路一条。

再来看大清的反应。大清入关后,对待前朝的旧臣以及降将,其实一直还是不错的。早期投降皇太极的那批不用说了,基本上结局都可以,后期比如李永芳、洪承畴等人,清朝对他们并没有鸟尽弓藏,兔死狗烹,如果换作是吴三桂主动交出兵权,会不会也能够像康熙所许诺的那样,成为一个逍遥自在的富家翁呢?

显然不能,对这一点,吴三桂心里非常清楚。因为当时的吴三桂,是带着自己的一干手下整建制地投降大清,后来在云贵坐镇,也笼络了一大批手下,这些人眼中只有吴三桂,而没有康熙帝。

一旦吴三桂屈从康熙交出兵权,康熙必须想方设法除掉吴三桂,找借口扣帽子也好,暗中谋害也好,换谁也不能容忍,吴三桂的结局只有一个:必须死。

原因刚才说了,彼时的吴三桂,并不代表他自己,他的背后是一个利益攸关的群体,大家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如果不杀吴三桂,吴三桂的那些手下就很难控制,说不定什么时候蛊惑吴三桂再有什么动作。所以他这个带头人是难逃活命的。

因此康熙对吴三桂说“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如果吴三桂相信,那么他的智商也就只是三岁小孩的水平了。即使他不想造反,他背后的那批人也不会答应,一起造反,用命相搏,或许还有一线生机。

参考资料:

【《清史稿》《吴三桂全传》《清圣祖实录》】

8

吴三桂当上了平西王,后来又反清。

首先是吴三桂本人品质决定的。这人没有什么气节,喜好女色,重利轻义。这样的人一到关键时候,不是投降就是反叛。吴三桂本是明朝大将,被派往关外抵抗清军的。李自成进京后,打算劝降吴三桂。吴三桂也有意投降李自成。但听说自己家父被抓,他最宠爱的歌姬陈圆圆也被起义军抓走,他又拒绝投降。当起义军攻打他时,他投靠清军,带领清军入关。

第二,康熙亲政后,要统一政令,三藩有很大障碍,所谓“三藩”,指平西王吴三桂,平南王尚可喜,靖南王耿仲明。三藩中吴三桂最强。不但掌握地方兵权,还控制财政,自派官吏,不把清庭放在眼里。康熙便找机会削弱他们的势力,随后有了撤藩的风波。引起吴三桂反叛。

第三,吴三桂认为清庭能征善战的多尔衮、鳌拜不在了,康熙又年轻,他觉得反清有一定的胜算。这也他反清的一个重要原因。

9

实际上,吴三桂很大程度上是被“逼反”的。

按照吴三桂的人生规划,他极可能并没有反清称帝的野心,他的目标是世守云贵,让他吴家的子孙后代一代代承袭“平西王”,这并非没有先例,吴三桂一心想要仿效的就是他在剿杀南明时打过交道的云南沐王府。

顺治和多尔衮多次表示永不撤藩,使藩王与清朝相始终的决心,这些还都写入了赐封的金册之中,而康熙的撤藩决定有点“背信弃义”的意思,且操之过急,如果待吴三桂等老一辈去世,趁第二代年轻,威望不重,再行撤藩,可能也就没有“三藩之乱”了,吴三桂的罪名也就不会再加上一条“反复无常”了。

吴三桂起兵前,头戴方巾,身穿素服,在永历陵前亲自酹酒,三呼再拜,恸哭不止。熟悉内情者自然会觉得吴三桂过于虚伪,但按照《吴三桂大传》一书的解释,吴三桂的眼泪并非全然不真诚,“三桂的这番举动,是对他降清后所作所为的自我否定。人往往在遭到重大挫折或失败时,才反躬自省,发现自己的不足或错误。三桂的前程由于撤藩而毁弃,实为他一生中重大挫折,这才‘觉今是而昨非’,否定自己的过去,重新缔造未来”。

但试想,如果当初永历不是死于吴三桂之手,吴三桂此次起兵无论在道义上,还是在借助反清复明力量上,将会更加得心应手,更不会背上“虚伪”之名,而这也是他自作自受了。

如果说吴三桂起兵前的梦想只是让“平西王”世代相传的话,起兵后他的政治野心显然大大膨胀,开始有了当皇帝建立新朝的想法。

很多人建议吴三桂,应奉大明朝为正统,寻访明朝宗室,明确打出反清复明的旗号,将会更充分地发动台湾郑经等“复明势力”,形成更强大的统一战线,但这一建议却被吴三桂以及他身边那些渴望做开国功臣的近臣所否决。

假使吴三桂反清成功,开创新朝,多半会摇身一变成为汉族英雄,像“驱逐胡虏,恢复中华”的朱元璋那样名垂青史也说不定。

毕竟,天下人的“思明”之心很大程度上也是“思汉”之心。按照帝制时代的一贯套路,还会阐发出很多诸如吴三桂深入敌营三十年,泣血隐忍苦心孤诣卧薪尝胆密图恢复的感人故事。

综上,假如回到吴三桂生活的明亡清兴之际,我们可能会发现,吴三桂以这样的形象在历史中定格,实在是由于他始终立于时代潮头,过深地介入了明亡清兴时代几乎所有重大的历史事件,以至于无所遁形,被迫要为许多并非他个人所能承担的时代之恶负责。

唉,吴三桂声名狼藉,一部分是自作自受,但更多的还是时事所逼迫呀。


以上内容出自《搜历史》(易小荷 曲飞 主编)。

10

历史是胜利者书写的,康熙撤三藩是大势所趋,要么选择被裁撤,要么奋起一搏。恰逢清朝开国戎马英雄摄政王多尔衮、鳌拜相继离世,带兵心将领经验尚未纯熟,所以奋起一搏成为吴三桂的优选,没有人愿意主动造反,时局所迫而已。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