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雍正帝在清朝诸帝中间算是被丑化较多的一人。他的刻薄在当时挽救了即将崩溃的清朝,康熙后期其实天下已经现出乱象,他充足了国库,清理了吏治,平定了内忧, 用年羹尧平定了外患,因为动了利益阶级的蛋糕,后人抹黑他血滴子,杀兄弟等恶名。

汉太祖高皇帝刘邦就是被污名化的一个帝王。提到刘邦,你脑海中会冒出哪些词汇?流氓?无赖?好色?绝情?不孝?没礼数?没本事?但是对于刘邦的评价,被刘邦称为人杰之一的韩信,曾有过三个字的评价,即「善将将」,这是很高的评价了。

苻坚,十六国时期的前秦皇帝,“一雌复一雄,双飞入紫宫”的主人公。但说到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淝水之战的话很多人都听过,再说由淝水之战而来的成语“风声鹤唳”“草木皆兵”“投鞭断流”大家就非常熟悉了,而这几个成语都和苻坚有关。实际上呢,苻坚其实是个很有能力的皇帝。其一,苻坚发动政变推翻了臭名远扬的暴君苻生的统治。其二,苻坚继位后推行休养生息的政策,大行改革,推崇礼治,实现富国强兵。其三,苻坚攻克前燕,灭平凉、平代,在分裂之中统一了北方。




最佳贡献者
2

谢邀!

个人感觉有一个皇帝一千多年都被污名弱化了。

这个皇帝爱民如子

这个皇帝有些懦弱

这个皇帝言听计从

这个皇帝非常孝顺

这个皇帝他有点憨

这个皇帝他是长子

这个皇帝差点夭折

这个皇帝知人善用

这个皇帝没有野心

这个皇帝也不贪淫

大家知道我谁的是谁了吧?

对,他是蜀国后主刘禅。

下面,我来介绍一下这个皇帝。

刘禅(207年-271年)字公嗣,小名阿斗, 荆州江陵人。蜀汉怀帝(223年—263年在位),是蜀汉第二位皇帝。

阿斗,提起这个名字,人们都会联想到懦弱无能,联想到一事无成,联想到昏庸,联想到刘禅。"扶不起的阿斗"说的就是他。

有人说后主就是个窝囊废,要不是有诸葛亮,早就做了亡国之君,刀下之鬼了。

有人说后主软弱无能,被诸葛亮操纵于股掌之中。

更有人说后主不战而降,断送祖宗基业,还"乐不思蜀",真是不孝不耻!

这里,我要为刘后主正一下名。

阿斗不阿斗,刘后主虽然拱手让了蜀国,但他可不是一无是处的"阿斗"。

为什么这么说呢?

首先,后主被刘备托孤,他的"相父"是名垂青史的蜀相诸葛亮,这就是典型的君弱臣强。历史有许多这样的例子,如汉宣帝之与霍光,万历之于张居正,顺治之于多尔衮。

面对这样的大臣,后主自始自终都是把自己放在一个学生的位置,尊相父,做名君,这表现了后主的"礼"。当然,诸葛亮恪守臣道,并无篡位之心,而且以臣礼侍主,不象多尔衮、敖拜那样恃强欺君,这一点,刘禅很放心。所以,后主的君权并未被排挤,自己也并未被诸葛亮操控。

其次,后主知孔明有能,故将国事皆托付于相国,自己乐得清闲,这表现了后主的"信"

最后,后主不战而降,避免了川蜀生灵涂炭,这是体现一个"仁"字。当然,和曹魏硬抗到底也不是不行,但明知会玉碎,硬拼到最后也是一个亡,还让更多百姓遭殃,于是,后主选择了瓦全,所以,说其贪生怕死,也未免言之过重。

至于"乐不思蜀",这点便是体现在一个"智"上。心计很深的刘禅岂不知亡国之恨,但复国希望渺茫,又何必徒劳,即使拼上身家性命,拼上妻儿老小的前途,又能如何?刘禅不象李后主,李后主怀国悲故,最后落得身死异国下场。所以,聪明的刘禅选择了彻底"臣服"。之所以臣服二字打引号,是因为谁也不知道后主是不是有勾践之想?于是,有了这个"智",后主得以善终。

总之,后世误解了刘禅,或许,他才是隐藏得最深的"智者"。

3

不知道,爱谁谁。从古至今喜欢给别人泼脏水的人很多,谁能顾得上在乎。

4

我相信历史会对每一个历史人物作出客观公正的评价,不存在扭曲抹黑一个历史人物。认为存在抹黑历史人物的,要么是无知,要么是以偏概全,要么就是别有用心。那些妄图为历史上臭名昭著的人物翻案的,都是一群跳梁小丑!

5

大体上有以下这些:商纣王 周幽王 齐襄公 宋襄公 魏惠王 楚怀王 秦始皇 隋炀帝 唐高宗 后唐庄宗李存勖 明武宗正德帝 明神宗万历帝 清世宗雍正帝

详情请关注我的头条号文章 扒扒中国历史上那些被黑的君王 系列

6

千古暴君秦始皇。

不像刘邦,朱元璋,秦始皇好像没有杀过什么开国功臣,大将王翦在灭亡楚国之后自觉交出兵权当富家翁,他也就睁只眼闭只眼,让王翦善终了。而秦国的将领世家却是不少的,比如王翦和他的儿子王贲,王贲的儿子王离,都是统军大将,蒙武和他的儿子蒙恬、蒙毅,在秦始皇一朝也得到了重用。

秦始皇在巩固中国作为大一统的多民族国家过程中,是发挥了很大作用的。他统一六国,设立郡县制,推行的“车同轨,书同文”,使得原先争战不休互为敌国的七国建立了文化认同,只要是说同一种语言,写同一种文字,那么大家至少是一个国家的人。要知道,抗日战争时期日本帝国主义在中国推行奴化教育,就是教小孩子日文,企图抹杀汉字和中国历史,这是真正让中华民族亡国灭种的狠招。

秦始皇派兵南征百越,北逐匈奴,修筑长城,力图实现边疆稳定与和平,这对老百姓而言造成沉重的负担,但反过来说,如果边疆和平,战争不再发生,老百姓能够安居乐业,也不能不说是一件泽被后世的好事。

说起来,秦始皇招黑的主要是四件事。

前两件事被合在了一起,就是焚书坑儒。秦始皇三十四年,由于六国旧人借古非今,为了加强集权统治,秦始皇下令将全国的《尚书》、《诗经》等文书和六国历史集中焚毁,除《秦纪》、医药、卜筮、农家经典外,诸子和其他历史古籍,一律限期交官府销毁。秦始皇三十五年,由于一些江湖术士坑蒙拐骗之余诽谤皇帝,他捉拿了460余名方士,儒生一并坑杀。这两件事合在一起,成为了秦始皇毁灭文化,摧残儒家的罪状。

然而,“焚书”并不彻底,秦灭之后仍然有大量的古籍流传下来,《尚书》、《诗经》也并未因此失传,“坑儒”坑的绝大多数是江湖骗子,也不是儒生,后世的读书人一听“坑儒”就认为坑了自己的祖师爷,自觉站到了秦始皇的对立面,开始不遗余力地黑嬴政。例如章碣的《焚书坑》就调侃说:

竹帛烟销帝业虚,关河空锁祖龙居。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元来不读书。

第二件事,是滥用民力。秦始皇二十七年开始,发六国囚徒与俘虏大规模修骊山陵墓,三十五年,修阿房宫,结果三十八年秦始皇就病死了,阿房宫修了一半也没有再修,继位的秦二世为了加快骊山陵墓完工大肆征用劳力,最终激发了大规模农民起义,其他诸如修驰道,修长城,修灵渠,都有其重要意义,而修陵墓这件事,则是后来每代帝王继位之后就开始干的事,不是秦始皇的独创。

第四件事,是严刑峻法。秦朝采用法家思想,制定的《秦律》处置罪行过于严苛,导致后世留下了“暴政”的印象,西汉的贾谊在《过秦论》中就说“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几乎成了两千多年来的定论。然而,严刑峻法是秦朝消灭六国之后,为了巩固其统治,压制六国遗民反抗的需要,在秦始皇统治六国的十三年中,也真的并没有发生什么大规模的起义。

从后世的历史来看,秦始皇之所以被黑,主要是得罪了两帮人,第一帮就是齐鲁故地的读书人,他们带着灭国的仇恨大量收集以至自己创作了关于秦国的黑材料;第二帮是西汉初年汉高祖刘邦手下的知识分子,为了加强自己政权的正当性,带着政治目的对秦国的历史进行修改删减,特别突出秦始皇暴虐的一面。而对中国封建社会统治逻辑有深刻研究的毛主席就写道:

劝君少骂秦始皇,焚坑事业要商量。祖龙魂死秦犹在,孔学名高实秕糠。百代都行秦政法,《十批》不是好文章。熟读唐人《封建论》,莫从子厚返文王。

7

很高兴回答您的问题,历史上的皇帝很多,但是有一些皇帝生前可能没有做那么多坏事,但是后来的朝代为了显示自己朝代取代前朝的争议性,可能存在刻意抹黑的情况。比如千古一帝秦始皇,是一个开创第一个封建王朝的帝王,设置郡县制,统一度量衡,文字,他的一些制度影响了之后的两千多年。然而,秦朝二世而亡,汉刘邦继位后,民间出现了很多污蔑秦始皇的事件,比如好大喜功,奢侈无度,不顾百姓死活,大兴土木。其实这些还是有待商榷的。

第二个就是魏武帝曹操,虽然曹操生前没有真正做皇帝,但是做到了无冕之王,曹丕代汉后,追封为魏武帝,也许是人们对于汉朝的根深蒂固,也可能是其他国家的恶意中伤,总之出现了很多对曹操不利语言。说他是汉贼,乱臣贼子,就连后代的戏曲中,曹操一直都是白脸。然而,曹操统一北方后,做了很多有利于民生的事情,并且让百姓少受战乱之苦。

第三个就是隋炀帝了,这个是黑的最惨的皇帝,没有之一。隋朝跟秦朝很像,都是短命王朝,历二世而亡,隋文帝是个好皇帝,开创了开皇之治。然而炀帝杨广,则被唐朝传为,鸩兄弑父,欺娘戏妹,穷兵黩武,好大喜功,贪图享受的禽兽皇帝。这样的原因主要是唐朝作为后来王朝,要显示自己的正义性,隋朝让炀帝折腾的民不聊生,唐朝才拯救百姓于水火,才黑化炀帝的。而事实上的炀帝还是做了很多事情的,由于征高丽,开通运河等几件大事一起做,导致王朝经济崩溃,百姓负担加重,导致农民起义,导致隋朝灭亡的。

其实在古代任何皇帝都是有功过是非的,即使是千古一帝,都是有过失的,这是封建思想的局限性,不可避免。有些皇帝被黑化,主要也是后代王朝为了标榜自己王朝的一种政治手段。我的回答完毕,希望对您有所帮助,谢谢!

8

谢邀。信息量太大,没法写吖,您不如问中国历史上哪位皇帝没被泼过脏水?嗯......这好像更难。

仔细想了想,作为皇帝,谁还没被黑过呢,都写出来那就是整整一套书,部头不比《明实录》小。

比如秦始皇的“焚书坑儒”,比如隋炀帝这个“昏君”,比如《史记》中的黑料专题人物刘邦,比如乐不思蜀的刘禅,比如“能力低下”“被逼才造反”的李渊,比如杀人如麻、嗜杀如命炮轰功臣楼的朱元璋,比如“诛人十族”的朱棣,比如明武宗朱厚照的“豹房”是动物园+美女园?皇太极的反间计,背锅大侠雍正帝,连赵匡胤都被送入怀一个花蕊夫人,“君王城上树降旗,妾在深宫哪得知?十四万人齐解甲,更无一个是男儿”,这是招谁惹谁了,您是男人就直接自己吼出来,托到一个虚构的弱女子身上干啥,烘托反比?

有时候想不看都不行,流行于网络上的“传位于四皇子”、“吕四娘杀人事件”等等,其实无非是雍正帝政策制定和执行方面忒刚猛了些,造成了很多利益“集团”受损,所以从雍正登基到哪怕业已“仙逝”,很多谣言还在以最原始的方法不断传播着,酒肆茶楼,街头巷尾,民间艺人都没少宣传,反正大概意思就是胤禛就不该生下来,不该活着,更不该做皇帝,自然还不该死的那么痛快,侠客就侠客吧,封建社会中女子的地位普遍很低,所以还非得找个女性侠客干掉雍正,您说割头就割头吧,还非得用血滴子割头,多大仇多大怨多大工夫。谁传的?无非是某些掌握话语权的人,比如胡乱摊派,损公肥私的贪官污吏,全国的地方土豪,全国满人(因为重用汉人)等等,反正谁倒霉了,谁就会骂,明着骂不行,那就编排点“历史剧”黑他到永久。

朱厚照,人奇葩,被黑得也很奇葩,《明史》、《武宗实录》双重黑料,清修《明史》黑他,那很正常,但是《武宗实录》也就是自己人也黑他,这就不正常了。

喜欢美女,就抢美女,还喜欢帅哥??,尤其喜欢童年小帅哥,其他黑料大家也都耳熟能详了,其实豹房就是为了摆脱文官集团的掣肘,单独建立的行政、军事事务处理中心,那这些黑料都是谁授意的呢?自然是嘉靖大仙,初登大宝的他出于两方面利益,果断黑了“先皇”,嘉靖要一展抱负,一改“弊政”,做个比“先皇”更英明的皇帝,那么前任被踩的越低,自己的成就就越高,还有一点就是拉拢曾经出离愤怒群臣,他们的愤怒来源是整个朝堂、行政中心被架空,所以没把豹房写成酒池肉林般的存在就不错了。

愤怒还来源于武宗忧心于土木之变后武勋集团的覆灭,打算重新打造武将集团,当然,这个计划因为武宗的早逝而搁浅了,如果他成功了......对于文官集团来说,就好比被别人狠狠削了两刀,自己虽然勉强躲过了,但是那种劫后余生的后怕和羞恼变得一发不可收拾。能把武宗写好就怪了,他们的要求是,皇帝的一切都要听他们的,但武宗做不到,而且性格上确实叛逆了些。所以各种黑料铺天盖地而来。补充一点,还有就是把武宗成功的打造成为反面教材------帝师:“你想成为武宗一样的皇帝么?!”这话出现过好多次......好多次......

纵观历史,无论是谁在做皇帝,也不论他做的好还是不好,都会被黑,原因很简单,皇帝做不到兼顾所有人的利益,而很多人就会有无数个足够的理由来黑他不喜欢的皇帝,正史上出现这些抹黑资料都不新鲜,更何况野史了。

9

大部分被黑的皇帝都集中于一个朝代的末代皇帝。

他们一般被认为是所有政策的,决策人,有可能作为那个时代的替罪羔羊。当然,末代皇帝糟糕,也是基本上有他的自身问题的。因为改朝换代了,新朝代需要表达自己的天授皇权的正当性,对上个朝代的末代统治者肯定有黑,末代皇帝被黑,他也根本无法反驳(前朝已死,死的就没有话语权了)。历史本来就是胜利者来书写的。所以说朱元璋和雍正并没有被怎么黑,因为他们的皇帝子孙在那里里站着,没有多少人真的有勇气承担满门抄斩的风险,

秦始皇、隋炀帝都有历经秦隨两朝的兴衰过程。这两个朝代均对后世影响至深。这两个朝代的大一统皇朝建立之前,都出现几百年乱世,这两个朝代,虽然都是十几年的历史,由此推测他们的皇权危机感会更强。他们的建国皇帝心胸(或讲雄心)都可能是急切希望,在他们这些能够看穿世事的开国皇帝,在世的有限时间内,彻底规划和建立好:结束乱世,建立好规避前几朝的共同弊端的硬件与软件基础,目标直指----开创千秋万载的基业。所以采取的都是影响后世千年的宏大手笔(措施),但这严重透支了当时百废待兴,苦难的劳苦大众的心理和生活承受能力;秦、隨两朝的皇帝的长远决策眼光,千百年后,人们才真正的完全看清楚明白。人人佩服他们时,他们开创的基业已消失几百年了、也被老百姓骂了几百年了!他们二人都是中国古代封建社会制度的极其重要转折奠基人、为华夏的大一统王朝,破除各个地域的分裂隐患,做出巨大的贡献。他们若是真的天上有知的话,明白了拥有几百年江山的朝代,其开国初期,都是采用休养生息的制度。肯定会后悔死,那么累,还都不讨好。用现代常常讲的话就是:再好的政策也不能脱离实际国情!稳定了,才可能谈发展!

人非完人。这个答案不打算为这二人歌功颂德,并不否认上述二人给当时百姓造成了巨大的苦难。让久逢战乱的人们,好不容易盼到的和平日子,又变成泡影。只是作为2000年后的后人,对他们影响整个民族的利弊,发表一下后人的客观个人看法。

10

感谢问题

中国历史上自我感觉被黑的最过的就是始皇帝嬴政。也许就是历史是由胜利者编写的。

很多评价,对于大秦帝国和嬴政来说,总是被扣以暴秦,说嬴政血腥、残暴、无人性,最主要的就是很有名的历史事件:焚书坑儒。




焚书坑儒是两件事情,焚书发生在秦朝统一华夏的第八年,当时的丞相李斯提议,华夏初统,民心不定,急需统一文化思想,加强管理。秦朝之前,百家争鸣,中华文化繁荣,出现了孔子、孟子为代表的儒家学说。以老子、庄子为代表的道家学说,以韩非子为代表的法家,百家争鸣,各国都有各自所推崇的思想学说。

但是在嬴政统一六国以后,文官不肯善罢甘休,想要得到他们之前的待遇,密谋复辟。


李斯作为学习法家学说的学生,提议烧毁百家学说,烧毁各类文字

但是为了统一政权,排除不同的政治见解。但是世人只是看到了这些,称作为暴秦。和之前说的一样,历史是由胜利者编写的,都是在说暴秦,美化自己。


但是秦始皇做到了统一华夏民族,统一了文字,度量衡,车同轨,书同文,修长城抵御外敌,修了世界第一条高速公路:秦直道。修建水渠,抗击匈奴,南守南中国,为华夏没有四分五裂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这样的君王,是有多么远大的心胸,他告诉将军,秦国有难,不可北上勤王,守好祖国的南北,守好华夏民族的土地,要是有这百万秦军回来,我想历史也不会被汉朝取代,也不会有刘邦的大汉王朝。


历史是用来评价的,但是不是用来被污蔑的。真实的历史,才会得到更多的真实评价。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