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张良的能力自然是毋庸置疑的,刘邦也说过自己夺天下靠的就是萧何、韩信、张良三人。

这三个人里,韩信是王爵,自不必多说,萧何被评为功臣第一,也是实至名归。唯独张良却位列功臣榜第六十二位,陈平、周勃、樊哙甚至连外戚张敖在犯了刺杀皇帝的大罪被夺掉王爵后,他的排名还在张良前面,这是为什么呢。

其实主要还是张良自己不愿意,刘邦也乐得做个顺水人情。

刘邦不是不想抬张良,当年封侯的时候刘邦对张良说:“自择齐地三万户”。齐国是当时汉朝除中央外最富庶的地方,而且以汉初的人口水平,三万户基本上就等于一个小国家了。这一句话引来台下无数的羡慕和嫉妒,可见刘邦对张良那是没话说。

但是张良明白,功高震主,荣高妒人。张良要真答应了,以后不仅要面对刘邦的猜忌,还得时刻提防其他大臣的陷害。刘邦就算再信任张良,可是三人成虎这句话也不是没道理。

不仅如此,国家安定之后需要的是治世能臣,张良是个谋主,和平之后的事情他就插不上手了,没有人比萧何更合适了,别看后来曹参、周勃、陈平等人都当过宰相,但是他们所执行的其实都是萧何定下的制度,萧何开创的政治局面一直到汉武帝时期才被打破。张良深知以后自己的作用将远远不如萧何,甚至连叔孙通都比不上,所以选择主动引退。

最后一点,张良就不想当官,张良平生所愿其实只有复韩,他多次离开刘邦就是为了恢复韩国,但是项羽毁了他这个梦想,所以张良又以灭项为志愿,刘邦帮他达成了愿望,张良当然也不愿意再和这帮人勾心斗角了,纵情山水岂不快哉!

最佳贡献者
2

刘邦当皇帝后,论功行赏张良的名次排到确实是不高的,甚至是在很多人的后面,仅仅是排了62位。

为何会是这个样子呢?

我们都知道刘邦建立汉朝三个人最为关键,他们就是韩信、萧何和张良。正是刘邦说他们是汉初三杰的,没有他们三个也就没有刘邦的大汉天下的。

可是,在分封的时候,为何他们三个没有按照一、二、三的名次来呢?

我们看看刘邦当皇帝的时候,是怎么给他们分封的?

第一个权利最大的肯定是韩信,因为韩信是被封王的。

张良和萧何都是侯爵,他们是没有办法给王比的。

不过韩信这个王是他给刘邦讨要的,当时刘邦正在和项羽打仗,若是刘邦不封韩信为齐王,他就不出兵。

不出兵刘邦就打不过项羽,为了彻底打败项羽,刘邦就给韩信封了齐王。

齐国有七十二座城池,非常的富庶,刘邦当了皇帝之后,就把自己的儿子刘肥封为了齐王,让韩信去当楚王去了。

不过,这个时候韩信的身份依然比萧何和张良高的。

所以说张良、韩信、萧何三个当中,韩信的地盘最大,权利也是最高的一个,毕竟他是一方诸侯王,拥有调兵打仗的权利。

除了韩信之外,刘邦最为器重的人就是张良。

一开始刘邦给张良的分封,是让他在齐国自选三万户,当作自己的食邑。

这个三万户是什么意思呢?

一般分一万户的侯就是了不得的了,我们所说的万户侯就是一万户,刘邦给张良三万户,还是最富裕的齐国。

可见,刘邦对他的重视。

要知道刘邦第一次给萧何的分封也就是8000户,最后给他涨了2000户,才达到万户侯。

对比张良,萧何的侯简直就是太小了。

但是,张良没有接受。

因为张良太了解刘邦了,若是想要保命还是不要那么贪婪。张良假如真的在齐国选三万户,刘邦恐怕就睡不着觉了吧。

但是,最终刘邦还是要封他呀。

张良自告奋勇在比较贫困的留县要了一万户,他也被称为留侯。

刘邦对他的选择很满意。

分封完之后,刘邦又要让张良到朝中当官,但是,张良拒绝了刘邦,他要归隐山林,说白了江湖上的事情,他不想管了。

这个时候刘邦只能退而求其次,来重用萧何了。以后就是治理天下的时候了,萧何治理国家肯定是没有问题的。

要如何调动萧何的积极性呢?

给他分封排名第一,让其它人给予萧何应该有的尊重。我们都知道宰相就被萧何给当了,萧何的第一就是这么来的,事实上萧何的食邑不但比张良低,也比曹参和周勃低。

他只是口号上排名第一,帮助刘邦管理天下大事而已!

我们在说回张良!

张良连最实质的土地都不要,虚名他肯定就更不要了,这个名次刘邦看着给他排就可以了。最后,张良来了一个62名。

所以说这个名次排的并没有什么规律可循的,在当时是有很多现实情况造成的。

事实上给张良一个不好的名次,倒是他很喜欢的,因为这样不至于让他锋芒毕露,也不至于引起其它人的猜疑和惦记。

所以62名对于张良来说,是在好不过的了。

3

很多人对这个排名是有误解的,以为这个排名是刘邦搞出来的,实际上,这是刘邦死后很多年,在吕后时期才出现的。

刘邦在世时只有“十八侯”的说法,也就是说虽然受封侯的有143人,但是真正有排名的只有18人,也就是后来这个排名中的前十八位,而刘邦排这十八人的时候也已经到了他统治的末期(公元前195年),也就是把异姓诸侯王清除个七七八八之后。所以,张敖可以排在第三位。

至于说后来韩信排第21,陈平排47,张良排62这个排名是吕后称制时期(公元前186年),才由陈平弄出来的。

之所以张良会排那么靠后,主要是这个排名主要还是看军功的,像张良这样“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的大牛,功劳是很难量化的。所以,刘邦虽然没把张良列到“十八侯”里面,但是却给了张良“自择齐三万户”的权力。

“三万户”是什么概念?

汉初的人口照比战国混战时期的人口都是大大不如的,按照《汉书》的说法,当时的户数与人口只有原来的十分之二三了,逃难和死于战争的人比比皆是。汉初的“万户侯”经过汉初几十年的发展,都发展成为“三四万户侯”了。如果按这个比例来算,如果张良在汉初有三万户,那他的后人如果不犯错,就将是拥有十万户的超级大侯国了。

只不过,张良自知何时该收敛光芒,所以才只要了个留侯的爵位,适时的低调才是生存的根本,张良深谙此道。


所以,永远不要拿那个排名来评价韩信、张良这种大牛,政治很多时候是没法进行排名的。

4

刘邦建立汉朝,论功行赏张良排第六十二位,其实已经很好了。

汉初封侯的一百多人,张良好歹也算是个中上了,还是全国范围内的选出来的第六十二位,这样一想,是不是就特别厉害。

但是,张良是刘邦钦点的汉初三杰之一,这个身份再配上第六十二位,就感觉有点过于低估张良了?

实际上不是的!张良其实在很长一段时间,压根没有进入刘邦集团的核心圈,所以有这样的封赏排名也不奇怪。

秦末大乱至汉朝建立,张良其实经历了两个阶段。一是复韩,二是帮汉!

张良最初跟随刘邦,觉得自己这位老大听劝还听谏,有明君风范,是一个值得投靠的人。

刘邦前期也大多采纳张良的计谋,要是一直这样发展下去,张良咋看都是刘邦绝对的核心成员之一。

但是,事实不是这样,张良的心可不在刘邦身边。

张良原本是韩国人,而且家中父辈当了韩国五代丞相,深受韩国王室恩情,所以张良也一直想帮助韩国复国。

项梁同意重立韩王,给了张良希望,而张良也成了韩国司徒。也就是说,在项梁立韩王之后,张良已经不再是刘邦的手下,而是韩国司徒。

虽然之后,刘邦进关、鸿门宴,张良都起到很大的作用。甚至可以说是张良救了刘邦性命,功劳非常大!

但是很可惜,无论是帮助刘邦进关中,还是鸿门宴事情,张良和刘邦都是合作关系。张良是代表韩成王,与刘邦进行合作的,说是帮助刘邦,实际上张良的一切出发点都是以韩王成(或者说韩国)为中心。

并不是效忠刘邦的,这也是为何说张良并不是刘邦的核心圈子成员。张良帮助刘邦强大,刘邦成为韩成王的靠山,张良就是韩王成的使者,两人更像是互惠互利(相互利用)。

秦朝覆灭,项羽分封诸侯之后,刘邦带人去往蜀中。这时候的张良又离开了刘邦,前去寻找韩王成。

只是最后韩王成被项羽杀死,张良失去了“复韩”的希望,无奈投靠刘邦,这时候的张良才是真正的跟随刘邦。

楚汉之争时,张良效忠的对象才是刘邦。而之后张良帮助刘邦出谋划策,一次次的化解危机,这才算是真正进入刘邦的核心圈子。

但是,无论后面张良的功劳再大,覆灭秦朝的时候张良毕竟不算刘邦的亲信,相比较一直跟随刘邦的众多将领,张良就只能往后排了。

虽然最后张良挣了个汉初三杰的名头,坐实了张良的能力(功劳),然而真正封赏只是六十二位。

而且张良虽然献策良多,但是下命令的毕竟是刘邦。

5

张良是汉初三杰,也是刘邦重要的智囊。可是在论功行赏的时候,张良排名却仅仅在开国功臣中排第62位,这是为什么呢?

刘邦离不开张良,但是却给了这么低的排名,实在是让人觉得不公平。不过刘邦这么做,肯定是有他的原因,让樊哙、周勃这些排在张良前面,自然是有道理的。


一、张良长期吃两家聘礼,逼不得已的情况下,才投奔了刘邦。

张良是韩国的贵族,他的爷爷和父亲连续在韩国做了五代君主的相国,这是什么概念?如果韩国依旧存在的话,那么张良铁定也要继承祖业,成为韩国的相国。

因此在秦始皇灭了韩国以后,张良一直想着要复国。他曾经带着一个大力士,前去刺杀秦始皇,结果计划失败了,只好浪迹天涯。

  1. 在下邳,张良认识了项梁和项羽,等到项梁将楚怀王熊心扶上王位恢复楚国的时候,张良也提议将韩王成扶上王位,恢复韩国。
  2. 此后韩王成称王后,张良便成为了韩国的相国,实现了他继承祖业的愿望。但问题来了,要想复国,不仅要有国王,还得要夺回曾经的土地。
  3. 张良和韩王成努力了很长时间,都没能成功,这个时候张良遇到了刘邦。刘邦的军队为韩王成解决了眼前的矛盾,因此张良和刘邦之间结下了不解之缘。

鸿门宴上,张良也想了不少办法保住刘邦,如果不是他韩国丞相的身份,还真不能说这种偏心话。此后项羽分封天下,刘邦被分到了蜀中。


张良让项伯给刘邦求情,最终项羽将汉中之地也给了刘邦。但是张良并没有跟着刘邦入蜀,他转而就投奔了韩王成。而且他在没有想出出蜀计谋前,就让刘邦将栈道烧了。

说实话,如果后来韩信想不出暗度陈仓的计谋,那大军还真的出不了蜀。因此张良只是为了让刘邦保住自己的实力,并没有计划后续的事情。

一直等到项羽在彭城将韩王成给杀了,心灰意冷无所去处的张良,这才彻底投靠了刘邦。而当时刘邦已经有了韩信作为大将军,有了陈平、郦食其等人作为重要谋士。

张良来了可不是雪中送炭,而是锦上添花。从这个角度来看,其实张良并不是真心愿意跟着刘邦混的,他是没地方去了,才会选择刘邦。

良乃说项梁曰:“君已立楚後,而韩诸公子横阳君成贤,可立为王,益树党。”项梁使良求韩成,立以为韩王。以良为韩申徒,与韩王将千馀人西略韩地,得数城,秦辄复取之,往来为游兵颍川。---《史记,留侯世家》

尽管两人都是互相欣赏对方,可是不到关键时刻,两个人就是不能聚在一起。刘邦也深知这一点,所以给张良这个排名,也是合情合理的,毕竟他长期吃两家聘礼,有些不厚道。


二、张良在刘邦强大以后才来投奔,给太高名位,手下人不服气。

刘邦身边有一帮忠心耿耿的文臣武将,这些人很多都是从一而终的。比如说著名的大汉丞相萧何,他就是从刘邦沛县起义的时候就跟着刘邦的。

还有什么樊哙、周勃、曹参、夏侯婴等等,全都是从刘邦刚起兵的时候,就已经把全部的身家性命都押在了刘邦身上。

这就好比是一场豪赌,孤注一掷之下,要么满盘皆输,要么就是可以赢个大满贯。人家属于原始股股东,创业的时候又那么卖力,凭什么要比你张良低?为什么阿里最早的前台,都要比后来的著名工程师更有地位?一样的道理。

张良属于半路出家,虽然智谋过人,可是一直处于游走的状态,又想着帮助韩王成,又想着给刘邦出两个主意,这种人很难在职场上走红,因为忠诚度是有问题的。


而且当时刘邦凭借韩信的帮助,从蜀中走出来,相继征服了各路诸侯,实力已经相当强大了。张良这个时候才出现,这相当于已经错过了长征阶段,直接进入百万雄师过大江的阶段了,你还能捞得着什么呢?

那些跟随刘邦出生入死,进入蜀中的将帅们,哪一个不比张良要更加值得珍惜的呢?因此就算刘邦想要给张良更高的名分,那些手下人也都不会服气。

项王竟不肯遣韩王,乃以为侯,又杀之彭城。良亡,间行归汉王,汉王亦已还定三秦矣。复以良为成信侯,从东击楚。---《史记,留侯世家》

张良一没有为刘邦卖命,二入伙时间太晚。凭什么让他排名靠前呢?你可以说他有多么多么重要,给足他面子,可是真正到了谈里子的时候,那可没有相让的余地了。


三、张良自己也不愿意排名太靠前,他懂得飞鸟尽良弓藏的道理。

张良当年也是有机会排名靠前的,刘邦甚至想要给他一块封地,让他自己做当地的国王,而且是非常富饶的一块地盘,可是张良给拒绝了。

为什么?因为张良知道,这都是面子工程。就算他值得被封为王,可是他也不敢接受。因为于情于理他都不能接受。

再说了,张良明白飞鸟尽良弓藏的道理,他很不希望看到自己也有那一天。与其享受着这种提心吊胆的荣华富贵,倒不如学习范蠡,浪迹江湖好了。

毕竟闻仲的例子摆在那里,而范蠡是最好的学习对象。张良放弃靠前的排名,一来是不想惹众怒,二来是不愿功高盖主。

因此张良只做了个留侯,这个留地,也是他和刘邦初次相遇的地方,这是为了让刘邦记住他们之间的交情,别痛下杀手。


总结:想通了也就释然了。

这天底下有什么是无法放下的呢?名声与利益?其实百年以后,所有人都是一抔黄土。因此如果你是为了名声和利益去奋斗,可能方向首先就搞错了。

这些东西是带不走的,真正想要奋斗的人,是享受那个奋斗的过程而已。在这个过程里,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这就已经很让人满足了。当然不是每个阶段的人都能想得通。

张良正是这样的人,前期他还执念于给韩国复国,自己做韩国丞相的事情。可是后期他就释然了,一切都想通了以后,也就不会去追名逐利了。

参考资料:《史记,留侯世家》

6

西汉

张良对西汉立国有很大的功劳,他不重功名,只重生命,在刘邦论功赐赏的時侯,张良早已不告而别归阴修道,不知去响了。六十二位太后,封他一百位也无所谓,智者为君子,愚者为死鬼。

。助王改朝换代是天意,能否同甘共苦是人为,立国英雄今何在。

7

张良、萧何、韩信被后世誉为“汉初三杰”,对大汉的建立起到至关重要的三人,但是在《史记.高祖功臣年表》中记载,萧何排名第一、曹参次之,张良却排名六十二。

汉初三杰

难道张良的功劳真的不大?非也!

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张良

运筹策帷帐中,决胜千里外,子房功也

这是高祖对张良的评价,既没否认张良的功劳,又肯定了张良的才华,为何在汉高祖论功行赏之际却排名仅仅第62位?

看似复杂的问题,其实对比现代企业管理潜规则来说,又很简单。你们回顾下你们现在的企业,是不是身居的人无非两种,一种是老板的亲信,一种是掌握稀缺资源的人?虽然人才很重要,老板也重视才华,但是核心成员并不会是仅仅只有才华。

刘邦

功臣也是一样,功臣大概分为三种。

一种是跟皇帝起家的亲信。这类人,从起步开始追随于你,冒着最大的风险,又最忠诚,这批人不能寒心,比如萧何,萧何虽然功劳大,但真正使他排名第一的原因,还是因为他是丰沛集团的领军人物有很大关系。

萧何

再比如李善长、徐达在朱元论功行赏排名靠前的原因一样

一种是兼并其他山头,或者策反敌军骨干,并且保留了自己势力的人。这类人,因为本身掌握着势力资源,哪怕作为老大,对这类人也是很忌惮的,论功行赏排名肯定靠最前,但是结局往往也很凄惨,比如韩信、彭越、英布。

最后一种,就是人才。

固然有才华,但是是半路入伙,又没稀缺资源,往往没有资格跟老板叫板。老板也不会给太多实质性的东西,最常见的一种补充方法就是带高帽子。

比如在所有人面前表现对你的尊敬,对你言听计从。张良就属于这类人。

张良

不过这类人,往往懂得明哲保身,张良排名靠后,其中原因肯定也是有张良自身的想法

汉六年正月,封功臣。良未尝有战斗功,高帝曰:“运筹策帷帐中,决胜千里外,子房功也。自择齐三万户。”良曰:“始臣起下邳,与上会留,此天以臣授陛下。陛下用臣计,幸而时中,臣愿封留足矣,不敢当三万户。”乃封张良为留侯,与萧何等俱封。

我们可以看到,刘邦对其封赏,张良屡次推脱,知进退,才有后来的善终。张良功高震主,也信奉道家,不愿意沾染这个。

张良虽然排序较低,虽然张良推辞不受,不过最后也是仅有的三个万户侯之一。

8

我的答案:张良功成身退、急流勇退、不重名利。

分析:1.张良与韩信、萧何共称汉初三杰。刘邦大封功臣的时候,因为张良没有战功,刘邦说:“运筹于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是张良的功劳,自己选择齐国内部三万户。”张良回复说:“我从下邳起,与您刘邦在留地相会,这是上天把我授予陛下。陛下用我的计谋,幸好能有时候用对,我只希望能把我封在留地就好了,不敢要齐国的万户,不敢当万户侯!”。于是刘邦封张良为留侯。

2.张良晚年时间多数称病不出,他曾自己说:“家人世代为韩国的国相,韩国灭亡时,没有要几万金子的家庭资产,在博浪沙和大力士扔大铁锤为了韩国去和残暴的秦国抗争,使天下震动。现在靠自己的三寸长舌头,给帝王出主意、被封万户侯、位列侯位,这已经是布衣的极限,对于我张良来说,足够了!我愿意放弃人间的事情,跟从赤松子四海游荡!”于是张良学道,不问政事。张良学道,相当于出世,不重名利。

3.刘邦去世后,吕后感激张良在立太子汉惠帝刘盈的过程中给出的主意,张良曾经协助刘盈去请汉高祖刘邦很想招揽但是一直没请到的四位有名望的贤人—商山四皓,吕后让张良必须去他的封地靠租税生活。张良急流勇退,免受了兔死狗烹、鸟尽弓藏的命运!

笼鸡有食汤锅近,野鹤无粮天地宽!利近则失,利远则赢。仰望星空,觉知天地之大;积水成渊,以至星辰大海!张良,做到啦!

9

很高兴回答这个问题,张良与萧何、韩信被称为“汉初三杰”,为汉高祖刘邦打天下立下了汗马功劳,但是为何论功行赏是张良只排在六十二位?我认为主要存在以下原因:

1、高风亮节,不看重虚名。张良在帮助刘邦建立汉朝的过程中立有大功,刘邦评价他: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论功行封时,按级班爵,汉高祖刘邦令张良自择齐国三万户为食邑,张良辞让,谦请封始与刘邦相遇的留地(今江苏沛县),刘邦同意了,故称张良为留侯。张良辞封的理由是:他韩灭家败后沦为布衣,布衣得封万户、位列侯,应该满足。所以对于所谓的功臣排名,张良更是不在乎了。

2、排名只是一个形式,并不完全代表功劳大小。刘邦对张良的封赏是重户数轻位次,同样立下大功的陈平也只排在了四十七位。他的食邑是五千户,排在他前面的绛阳侯华无害只有七百四十户。萧何排名第一,但是刘邦只给了萧何八千多户的食邑。萧何的八千户,和张良的三万户,比起来差的真不是一星半点吧。为什么要给张良三万户呢?还不是因为张良的功劳大。不过当初张良拒绝了刘邦,他说自己没有那么大的功劳,不应该要那么多的食邑,最终,他是在留地,选了一万户,来作为自己的食邑的。

3、急流勇退,防止被清算。汉朝建立后,张良“为韩报仇”的政治目的和“封万户、位列侯”的个人目标都已达到,一生的宿愿基本满足。再加上身缠病魔,体弱多疾,又目睹彭越、韩信等有功之臣的悲惨结局,联想范蠡、文种兴越后的或逃或死,深悟“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的哲理,害怕韩信等人的命运落到自己身上,张良于是自请告老还乡。再说,张良之所以拒绝刘邦,是因为他明白刘邦这个人,若是他真选了齐地的三万户,刘邦肯定会对他不放心,早晚要收拾他的。

4、谋士的地位不如文臣武将高。在刘邦看来,打天下谋士固然重要,但治理天下,谋士的价值就要大打折扣了,这样来看,张良的作用就远远不及治国安邦的萧何了,尽管张良有着“一代谋圣”之称,但也逃脱不了一个亘古不变的历史规律,那就是坐江山远比打江山要重要。此外,在刘邦眼里,张良“运筹帷幄,决胜千里”,而在其他功臣宿将眼里,张良只不过是个军师而已,让这样一个文弱书生排在众人之前,恐怕很多人都会不服。

《资治通鉴》记载:张良素多病,从上入关,不食谷,杜门不出,曰:“家世相韩,及韩灭,不爱万金之资,为韩报仇强秦,天下震动。今以三寸舌为帝者师,封万户侯,此布衣之极,于良足矣。愿弃人间事,欲从赤松子游耳。”张良懂得明哲保身,不图虚名,始得善终。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