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江山难,守江山更难。毛主席在82岁重病期间写给周总理的诗,担心国家的前途和命运。
我对毛主席的《诉衷情》的看法①毛泽东老人为了救民于水火,总在思考不能让最广大的劳动人民群众再走资本主义人吃人的老路而操碎了心,怕自已亲手创建劳动人民当家做主的社会复辟变质而老泪纵横。②伟人就是伟,也想借此告诉后人要坚持社会主义道路,要无产阶级专政。
民生社会主义和共同富裕是金光大道。公为主,私为辅,少贪腐,有信仰,有动力。人人为我,我为人人。风清气正创大业,万众一心谋发展,钢铁长城守家园。两极分化是祸患,极端自私是地雷,掠民贪腐招灾难。
一生操劳,为国为民,暮年白发,国事挂心,国家未来,何去何存?
伟人放心,国民诚忠,恩情不忘,谨记心中,今日中华,繁荣昌盛。
伟人思想,如日光明,耀我中华,万年长青。您是国魂,天地永存!
所忧成真。
伟大领袖毛主席一生为了人民,年迈忧国忧民。
迟暮之年的毛主席忧心忡忡,毛主席的这首诗表达出自己复杂的心情。
诉衷情
毛主席
当年忠贞为国愁,何曾怕断头?
如今天下红遍,江山靠谁守?
业未就,身躯倦,
鬓已秋;你我之辈,
忍将夙愿,付与东流?
翻译:
当年忠衷为了国家而发愁,什么时候会害怕掉了脑袋?如今国家都是社会主义了,江山靠谁来守?事业还未完成 身体却疲倦了,头发也已经白;你我之辈,怎能忍心将夙愿付之东流。
1975年,82岁高龄的毛泽东主席,写下了这首极富感情的诗词。此时,中国革命已然发生曲折,毛主席身体状况极其不好,疾病缠身,周总理也身患癌症,领导核心面临巨大挑战。毛主席深感他和朱老总、周总理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几十年的夙愿将要“付与东流”。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毛主席是领袖,也是诗人,情到心头,下笔成诗,细读起来,完全能够体会到主席心思的忧虑和迫切,“十年的浩荡”还未结束,共产主义还未实现,他们却都成了时间的“手下败将”,可恨、可惜!
四十五年后的今天,我们坚守着老一辈革命家们辛辛苦苦打下的江山,经济、军事、文化实力越居世界前列,更多更大的发展成果正在普及十四亿中华儿女,我们没有辜负先辈们。
今天的我们,可以无比自豪的跟革命先辈们、跟毛主席和周总理说一声,这江山我们一定守好,这盛世正如你所愿!
有人说是伪作,但是也没有具体的证据。
我倒觉得很符合晚年毛泽东的心境的。
晚年的毛泽东是孤独的,他曾因看到《念奴娇?登多景楼》的那句“六朝何事,只成门户私计”而号啕大哭。
我读毛主席的《诉衷肠.赠周恩来》的诗句后,心绪难以平静,敬仰感激的泪水润湿满面。
“当年忠贞为国酬,何曾怕断头?如今天下红遍,江山靠谁守?业未就,身躯倦,鬓已秋。你我之辈,忍将夙愿,付予东流。”
我的眼前浮现着一位年迈病重的慈善老人,不久将要离开这个世界,离开这个大家庭之后,这个大家庭的孩子们以后的生活能感到幸福吗?他真是放心不下这个家。但是,人老了病也重了,怎能奈何水东流?
这位老人,为了大多数中国人民能过上好的生活,将自己的生命置之度外。他敢与再强大之敌战斗、与雪山草地斗、与叛徒内奸斗、与欺压百姓的权贵斗、与世界上的恶霸斗。他斗掉了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建立了人民的新家。
可是,家有内贼难防,外有强盗虎视眈眈。这位老人为了这个新家,呕心沥血一生,积劳成疾。人有生、老、病、弱、死,是不可违逆的自然规律。老人内心的忧虑,也是无可奈何。
家中父母离世前,最放心不下的是儿女们未来的生存与生活。
毛主席的诗句,每一字,每一词,每一句都是对人民未来担忧之情的尽露。是一个慈父临终前的《诉衷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