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是陶渊明所处的时代局限以及陶渊明本人性格“缺陷”决定的。

作为时代局限,魏晋及南朝时期实行“门阀制度”,官二代、富二代普遍存在,社会阶层之间固化十分严重,底层人民想通过自身的努力,攀上更高一个层次,难上加难,基本是不可能的。出身破落家庭的陶渊明,对此十分不满。曾做了几次小官,比如参军、祭酒,都因不顺心而辞职。

作为个人性格的“缺陷”,陶渊明具有“叛逆”性格,看不惯“门阀”制度,看不惯官场作派,同时又刚正不阿,决不扭曲自己,同流和污,违心乞食。当了七品芝麻官以后,因不想正衣冠以迎接郡里派来的检查官——督邮,弃冠返乡,从此不再侍候朝廷。

我认为,两个原因中,社会的制度缺陷是主要的,是形成陶渊明性格“缺陷”的根由所在。“门阀制度”,基本阻断了社会由低向高发展的正常渠道,使整个社会处于僵化状态,自然要引起底层人民的强力反抗。陶渊明就是千千万万底层人民的典型代表。

至于陶渊明的性格,如果从当时统治阶级的角度来看,是有极大缺陷的,是很不合群的,是不可理喻的。若从底层人民的角度来看,则再正常不过。他代表了大批底层读书人的观点与情绪。宁可穷酸潦倒,也不为五斗米折腰。这也是正直读书人的骨气所在。所以,他的这一举动,一直被人们所传颂。

无独有偶,清朝时期的孙髯翁,才高八斗,学富五车,因撰昆明大观楼长联而闻名于世。此公也有铮铮硬骨,也不为五斗米折腰。年青时应试,因不满进考场要搜身,拂袖而去,从此不再应试。晚年穷酸潦倒,三餐难继。过世后葬于红河弥勒。他生前自撰挽联曰:

“这回来得忙,名心利心,毕竟糊涂到底;

此番去正好,诗债酒债,何曾亏欠着谁。”

令人肃然起敬。中国读书人的骨气是有传承性的。

最佳贡献者
2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深得世人钦佩。他是第一位被称作“田园诗人”的诗者,是“古今隐逸诗人之宗 ”。

大家都知道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可是,不知道他有这个天然的“不折腰”的资本,凭什么他可以“不折腰”呢?


第一、陶渊明祖上风光,留有一定家产。


陶渊明曾祖父陶侃,是东晋名将,官至两州刺史,封长沙公,死后获赠大司马。这是个接近省长级别的封疆大吏,官够大吧。

陶渊明外祖父孟嘉,是晋代名士。

陶渊明祖父做过太守,可以看作是一个地级市的市长。..

他的父亲有正妻,也有小妾,家资殷实。

所以你看,陶渊明可不是个苦命的孤儿,他的身世和家世都是相当可以的;换句话说,就是陶渊明真的一辈子不出来上班,不打工,他也饿不死。

这是他的物质底气。


第二、陶渊明出世做官的原因。

(一)、陶渊明的世家身份,保证了他有足够的物质支撑和良好的教育环境,有良好的教育和修养,

(二)、东晋有征擗和举孝廉这样的入仕途径,实际主要凭借的是世家身份。

(三)、陶渊明二十岁开始他的游宦生涯,他在生活所迫之下才去做了当时地方的低级官员,注意:陶渊明生活条件达不到了,不能满足他的游历游学所需的高昂代价了,他才去勉强出任地方官员,做官还有勉强的?他就感觉是勉为其难;按一般人,想都不敢想,做梦都想的事情,七品芝麻也是官,那个时代,谁拿县令不当干部了?轿子还是有得坐的。就这,他都觉得是被迫无奈的选择,人比人气死人啊!


第三、陶渊明辞官原因:他不是不想做官,而是嫌弃这个官位小,受气。

陶渊明去做县令,新官上任,干了才八十来天不到三个月,上面下来个不大的小官,正好可以压住老陶。这个官员就给陶渊明摆谱,摆起了上司的官架子,这下刺激到了大诗人陶渊明。

陶渊明什么人呢?出身世家,有良好的教育背景,有魏晋风骨的渲染,面对一个小小官僚的训斥,那真是对他的羞辱啊!读书人、世家子弟斯文扫地,羞辱之极,恼羞成怒,老子不干了,老陶我出来是真心想干点事,为君王、也为百姓做些实实在在的事情,真当我是要饭的了?咱老陶家真心不缺这几个臭钱,被这样的小官吏所羞辱,犯不上,不划算。得,”不为五斗米折腰“,辞官走人,拂袖而去。


所以啊,陶渊明家资殷实,品性高洁,他自然有这个实力去辞官,不为五斗米折腰。看官,你也不看看裸辞后的陶渊明住的是什么房子:五间大瓦房,顺带东西厢房,这样的四合院子,有妻妾,有儿女,有僮仆,门前还能载五棵大柳树。朋友来了不醉不归,醉了也不归,留宿的地方好几大间,都是上房。还有好几亩地。这是什么?妥妥的依山傍水的海景房大别墅啊!

住着大别墅,逗逗猫狗,约仨俩好友酩酊半宿,闲来东边篱笆下采朵小菊花,悠悠闲闲地溜达着就望到南山神仙居了。钟南山里有神仙,我在东篱赛神仙。犹在快活,好不惬意。五斗米?咱自己有呀!恁地又去求那个谁?

3

是五斗米

4

“不折腰”的深层原因,是统治阶级施行表儒里法的意识形态统治带来的矛盾,信奉脱胎于封建制的儒家意识形态的士人,无法适应郡县制的社会现实。



东晋末年实行门阀制度,寒门子弟很少有担任高官的机会,陶渊明只是陆陆续续担任过祭酒、参军、县丞之类的官职。

当时,在陶渊明担任彭泽令时,有一个手下提醒他说朝廷派来一个督邮官,“应束带见之”。据说,这个官员是一个品级较低、资历较浅的官差,理论上不是陶渊明的领导,陶渊明心想却要这样规规矩矩地去见一个比自己官阶还低的人,觉得心中万般不甘,由此,发出一声叹息“我岂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就这样,他就辞官不干了。

从此,陶渊明离开官场后就彻底放纵心态,成了一个“带月荷锄归”的快乐农民。也许是对“举世皆浊”的厌恶,归隐之后的生活陶渊明过的非常自在。

不为五斗米折腰是当代人都知道的一句名言,但当我们真的把这句话还原到历史语境里,就会感觉陶渊明的脾气来得莫名其妙。让他穿规矩一点见人,怎么就侮辱他了呢?有时候我们想,去和不熟的人家讨饭反而不丢脸,因为不至于饿死,而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要理解这个问题,首先要看督邮是个什么官?当时在郡县制里,顾名思义,有郡有县,一个郡下辖若干个县。皇帝会派特派员监察郡一级长官的工作,这些特派员称为刺史,后来刺史就演变为常驻的地方官了;郡一级的长官也会派特派员监察县里的工作,这些特派员就是督邮。县令如果为非作歹,督邮就会铁面无私一下。

从功利角度看,督邮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县令的职业前途,至少想刁难县令一下是很容易的,县令对他们就该连巴结带伺候。就算公事公办地说,督邮的权威来自后台老板的加持,县令就算想打狗也必须看看主人。

陶渊明当时可能就是没搞清“不为五斗米折腰”背后的制度和伦理逻辑,对谁都不折腰,我认为这就不对了,难道一点都不在乎自己的前途事业,不怕影响自己的生活吗?

也许陶渊明根本不在乎官场的那点事,因为从他小时候的教育来看,我们可以知道,他是一个厌恶世俗的人,不喜欢被人指手画脚,喜欢自做主张,向主导自己的人生,可是并不是每个人都能这样。



陶渊明之所离开官场归隐田园,可能有两个原因,一是对黑暗官场的唾弃,二是对自己本心的坚守,在宁静的乡村他尽情发挥自己的才情,书写人生的美好,也为我们留下了这许多“读之则心向往之”的田园诗。

5

因为陶渊明是个富商。不然哪里会有:“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心境。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