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948年11月17日上午,国军“参谋总长”顾祝同飞临碾庄圩上空,通过地空联络电台与第七兵团司令官黄百韬直接对话:“增援的邱清泉和李弥打得很苦,建议黄兵团主力向西突围,争取与邱李两兵团汇合”。下面的黄百韬登时就明白了,顾祝同的言外之意,就是援军已然无望。



救援黄百韬兵团的作战计划,是由徐州剿总副总司令、前进指挥所主任杜聿明亲自拟定的,即以孙元良第十六兵团守备徐州,第72军、第74军为总预备队,集中邱清泉第二兵团主力和李弥第十三兵团全力东援,要求黄百韬坚守7到10天待援。

从徐州东郊出发,到达碾庄约有50公里,配属给第二兵团的第二快速纵队如果撒了欢的前进,两小时用不了就可以开到。之间地势平缓几乎无险可守,而华东野战军能够抽出来的阻援部队只有三个纵队:成钧的7纵、宋时轮的10纵和胡炳云的11纵,满打满算不超过70000人。



而邱清泉的第二兵团除留在徐州的第72军和第74军之外,尚有第5军、第12军、第70军、第116军共四个军的人马,其中仅第5军的兵力就达到40000余人。同时展开的还有李弥兵团的第8和第9两个军(第39军未归建),两个兵团出动的兵力不低于13万人,天上有飞机,地上有坦克和重炮。

徐东阻击战打得其实比较艰苦,邱李两兵团光大口径炮弹就砸了12万发,粗看起来“邱疯子”应该很有作为了吧?其实谬也,邱清泉在战役中实际是消极进攻,并没有真正有所作为,用12万发炮弹只换来前进12公里,一半的路程都没有走到。



邱清泉为什么消极不作为呢?第一是对“凯申物流”心中有气,第二是按常理估计黄百韬最多坚持三到五天,第三点也是最重要的,国民党军队的顽疾:保存实力。顾祝同和郭汝瑰战役期间曾亲临徐州,见面第一句话就问杜聿明:共军打援不过两三个纵队,为什么我们两个兵团打不动?

具体分析下邱清泉的内心思想,当时风传南京比徐州还慌乱,各部院已经准备撤退,他非常愤怒的理由是:“我们在前方拼命,南京远隔千把里还互相惊扰,这种仗还有什么可打?老头子为什么不来徐州?就算徐州不安全,坐镇机场指挥也是可以的,那谁敢不卖命”?这就是国军将领奇怪的念头,完全搞不懂为谁而战。



第二条不消说了,在邱清泉看来,但凡被围的国军部队基本凶多吉少,几天后就会陷入崩溃,自己贸然冒进,界时很可能会被纠缠住搭进去,绝对的得不偿失。因此第二兵团在攻击时表现出令人奇怪的固执:一味的正面进攻。

第5军军长熊笑三和参谋长杨毓秀都提出建议,派出有力部队迂回华野阻援部队身后:“如果这样的正面打法,必然会遭到逐次抵抗,从而极大迟滞我们的前进。不仅救不了黄百韬,我兵团还会因此蒙受重大伤亡”,邱清泉不耐烦的回怼:“迂回不成,我们反被钳制住怎么办”?



只有兵团参谋长李汉萍看得明白,邱清泉手下的几个军中,第72军和第74军被留在后方,第12军的老底子是东北军根本不敢重用,搞不好就是第二次贾汪起义,第116军是临时拼凑部队,能够上阵的只有第70军和第5军,而邱清泉不愿意为了黄百韬损失自己的主力,正面进攻可打可撤,是最好的观望战法。

直到11月18日,南京的微操大师直接致电邱清泉,前面称呼吾弟,后面措辞严厉,邱清泉才有点发慌。而徐州的杜聿明也发觉邱清泉在耍滑头,直接命令预备队第74军出动迂回潘塘。




结果与增援而来的华野2纵迎头相撞,混战一夜后各自撤离,邱清泉开始吹嘘“潘塘大捷”,然后再无下文,还是正面推进。

1948年11月22日凌晨,华东野战军对碾庄发起了最后的总攻,战至下午四时,逃出兵团部的黄百韬身边只剩下第25军副军长杨廷宴,黄百韬对他留下了自己著名的“三不解”(杨廷宴逃脱),然后说自己跑不动了,最终毙命,尸体埋在小黄庄以西、碾庄圩车站以北几公里外的旷野上。

最佳贡献者
2

典型案例应该是诸葛亮挥泪斩马谡,输了整个战局。

3

《特赦1959》有很多改编的情节,但很多关于战史方面的都不太靠谱。

其中有一段是原国军整编二十六师师长马励武和蔡守元辩论,马励武责怪他在峄县固守待援,但蔡守元离他只有二十五公里,却不肯救援,导致他苦战四天,伤亡惨重。之后,他奉命率部突围,到达上级指定的地点,去和负责接应他撤退的蔡守元部会师,但他到达指定地点后,蔡守元部却已经撤退了,所以马励武认为是作为队友的蔡守元不作为,导致他被俘,成了解放军的俘虏。

蔡守元当然也不示弱,一开始还给马励武留了面子,辩解说他救援的时候也是全力攻击的,后来撤退是奉上级命令撤退,并不是他存心要坑马励武。但马励武依然不依不饶,指责蔡守元救援不积极,是为了保存实力,蔡守元情急之下,不得不反唇相讥,指责马励武在战役关键时刻,居然不在部队,反而和一个戏子去了枣庄,导致部队被包围在峄县的时候群龙无首,无人指挥,才导致整编二十六师的最后覆灭。两人由此发生了冲突,打了起来,被其他人拉开了。

在两人相互指责过程中,蔡守元指责说,马励武被包围是陈诚的责任,而马励武是陈诚的人,并不是他的主子,马励武也反唇相讥说,你的主子难道不是何应钦吗,华北战局恶化难道不是何应钦的责任吗?这里其实是个错误,不知道是编导有意模糊,还是无意识的,但马励武确实早年在陈诚系统的十八军供职,1935年后就转到汤恩伯系统了,抗战结束后调往东北,1946年才调往湖南,接替丁治磐留下的二十六军军长的职务。

1946年7月,二十六军被整编为整编二十六师,原来的三个师九个团,被改编为三个旅六个团,并奉命移防苏中地区,之后又逐步奉命北移,到粟裕率领华中野战军北上与山东野战军会师后,他又奉命北移,到了苏北地区。到1949年1哦月,马励武率整编二十六师参加了鲁南战役,并指挥了配属给他的国防部第一快速纵队的战车营,作战期间,曾于11月率部侧击解放军叶飞纵队,也就是华野一纵队,救援被包围的国军整编七十七师,造成叶飞纵队较大伤亡,被国军统帅部称为鲁南大捷。

不过马励武对战场形势的变化还是比较灵敏的。到当年十二月下旬,马励武就发现形势不对劲,解放军正在向临沂附近集结,他和附近的整编五十一师、整编五十二师都有被包围歼灭的可能,所以请求率部向苏北地区后撤,和在苏北的国军主力部队会合,但这个请求并未得到批准。转过年,元月二日开始,华东野战军部队开始攻击峄县,当时马励武确实不在部队中,部队无人指挥,只能固守待援,马励武赶回部队时,已经完全处于被包围状态,突围已经不可能了,只能固守待援。

但当时距离马励武最近的国军部队并不是似乎是融合了张淦、范汉杰等形象的蔡守元部,而是整编五十一师、整编五十九师和整编七十七师。其中整编五十一师驻枣庄,也遭到了解放军的攻击,其师部和两个团也和马励武部一样,于此战中被歼灭,整编五十一师师长周毓英也和马励武一样被俘,两人再次见面时,是在华东野战军的战俘管理所。也就是说,整编五十一师和马励武的整编二十六师都是此战华东野战军的围歼目标,根本没有能力救援马励武。

仅剩的两个离马励武最近的部队就只剩下整编五十九师和整编七十七师了,也就是原来的五十九军和七十七军,从番号就能看得出来,这是参加了七七抗战的西北军部队余部,这两个部队都归徐州绥靖公署七绥区司令长官冯治安指挥。但整编七十七师的师长大名鼎鼎,这个人叫何基沣。没错,就是后来在淮海战役时战场起义,导致徐州空虚,完全打乱了国军徐蚌会战计划的那个何基沣。一个多月以前,整编七十七师被华野包围,马励武还救援过,但这时候整编七十七师和整编五十九师一看风向不对,马上就后撤了,并没有救援马励武。

剧中马励武说,他坚守峄县四天,其实也不对。整编二十六师被包围的时候,并不在峄县县城,而是在外围的城镇,反而是在突围的时候,突围的方向是峄县和枣庄,最后只有快速纵队的七辆坦克冲出去,到达了峄县,其他部队和装备都被解放军歼灭了,整个过程只有两天。之所以突围突不出去,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当时正值天降大雪,道路泥泞,作为突围的前卫部队的快速纵队根本无法行动,无法发挥其优势。而且,原定突围时空军要配合,但因为天气原因,国军空军无法起飞,马励武只能自己突围。所以,马励武被俘后一直不太服气。

所以说,马励武如果真要怪,其实肯定怪不到蔡守元的头上,因为马励武被俘的时候,跟张淦和范汉杰都没什么关系,要怪只能怪到当时的整编七十七师师长何基沣头上,但何基沣因为在淮海战役起义有功,根本不在功德林,马励武也见不到。马励武在功德林,其实也没什么能够指责的人,因为鲁南会战的时候,其他在剧中戏份比较多的人,多数并没有参战,或者在其他战场作战,就是想救马励武,也救不了。

4

因为队友的不作为,导致自己战死的将军,在历史上还是有很多的。不说远的就说中国近现代史上发生的这样的事例,就有很多个。

我们都知道国民党有一个将领叫张灵甫。他本来是蒋介石很倚重的一个人,蒋介石更是把自己的最为嫡系的七十四师交给了他。

可见,他在蒋介石眼中还是有一定的分量的。

但是,就是这么一个被蒋介石倚重的将军,他的死正是因为和队友的不作为有关系。

我们都知道张灵甫死于孟良崮之战,这一次战役,是张灵甫和粟裕将军之间展开的。本来孟良崮之战打响前,张灵甫是打尽了各种算盘的。

说白了此次张灵甫孤军深入孟良崮,他就是想要全歼粟裕带领的华东野战军的。

他本以为,自己作为诱饵,把粟裕带领的华野军引诱出来,和自己作战。只要粟裕带领的大部队和他张灵甫开战了。

那么,附近的国民党军队,就会一起围过来,前后夹击,最终把粟裕的华野军,就此一举歼灭掉。

张灵甫为了打胜这一次战役,真可谓是做足了各种准备,最后,他还给蒋介石讨论了此次计划是否可行,蒋介石也觉得这是一个歼灭华野军的好机会。

所以,就答应了张灵甫请求。

在张灵甫看来,这就是一次毫无悬念必胜的战役。他带领的七十四师向孟良崮进发的时候,也是信心满满的。

粟裕也是很配合,他带领的全部华野军向孟良崮进军了。

粟裕当然知道张灵甫的小心思了,但是,他给张灵甫的看法不一样,他觉得自己只要速度够快,肯定是会歼灭张灵甫以及他的七十四师的。

因为国民党的组织协调力,粟裕还是知道的。最为重要的是,粟裕若是把张灵甫的七十四师给围住,对于国民党的打击,绝对是伤筋动骨的。

毕竟七十四师是国民党最为精锐的一个部队,连他们都打败了,对其他部队的震慑力当然是不言而喻的了。

粟裕到了孟良崮就把张灵甫的七十四师给围了起来。令张灵甫没有想到的是,华野军的战斗力竟然如此的了得,他们仅用了四天的时间,就把张灵甫带领的整个七十四师给歼灭了。

也就是说张灵甫根本就没有等到援军的到来。

这是张灵甫万万没有想到的,所以,张灵甫和他的七十四师,就这样全部都被歼灭了。本来张灵甫以及他的七十四师,是大不必阵亡的。

因为就在孟良崮不远的地方,就驻扎着国民党的军队,黄百韬和李天霞他们就在附近。可是,他们见张灵甫陷于危机之中,为了保存自己的实力,都是置张灵甫的死活而不顾。

正是因为如此,所以,张灵甫阵亡了。

不得不说他的死亡就是因为友军的不作为造成的。

见死不救,在国民党各派系之间,也是时有发生的事情,这大概也是他们打不了胜仗的一个原因吧。

5

杨业、卢象昇、张灵甫

6

初唐就有这么一位名将,他不是因为队友的不作为而死,而是直接被队友坑死

而且这个人的身份很特殊:他是李世民的弟弟,自小能征善战、武力超群,在战场上如同杀人狂魔,并且战死的时候只有19岁。

你以为我说的是李元霸?正史中,并没有李元霸这号人物,笔者说的是李世民的堂弟:李道玄。



作战勇猛、热衷于冲锋陷阵的少年猛将

公元618年6月,李渊正式称帝后,大肆分封宗族。其中,他的堂侄、年仅15岁的李道玄被封为淮阳王。

在接下来的打天下过程中,李家冒出了好几位名将,除了军事能力超群的领军人物李世民外,还有李神通、李孝恭、李道宗等,后三位都成了李氏宗室的军事顶梁柱。

但在当时,年纪轻轻的李道玄也毫不逊色,他跟随堂兄李世民四处征战,并且勇猛异常,时常身先士卒,丝毫没有贵族王爷的架子。

公元621年,李世民在虎牢关迎战窦建德的十余万大军。此战中,年仅18岁的李道玄大放异彩(《资治通鉴》卷第一百八十九):

窦抗引兵击之,战小不利。世民帅骑赴之,所向皆靡。淮阳王道玄挺身陷陈,直出其后,复突陈而归,再出再入,飞矢集其身如猬毛,勇气不衰,射人,皆应弦而倒。



当时,数量落后的唐军一度形势不利。形势危急,李世民率领他的精锐骑兵(应当是“玄甲军”)亲自上阵,瞬间改变了局势。其中,淮阳王李道玄表现得尤其生猛:

他一马当先,在敌军阵中来回冲杀,几进几出之后,全身上下的盔甲上扎满了敌军的箭,仿佛一个杵在马背上的大刺猬一样;但他毫无惧色,一边冲锋一边放箭,所到之处,敌人应弦而倒。

看到堂弟如此生猛,李世民不禁喜忧交加:年纪轻轻,就这么能征善战,自己当然高兴;但这么顾头不顾尾,就像二愣子一样,保不准啥时候就把命丢了。于是他把自己的备用马让给李道玄骑乘(他的马比较雄健),并让他跟着自己的节奏一起杀敌。

不久后,李道玄被任命为洛州总管,开始独当一面领军作战。然而就在第二年,他就因为队友的背叛而战死沙场。



被队友挖坑,李道玄英年早逝

窦建德兵败被杀后,他的部将刘黑闼等人再次起兵。公元622年,李世民亲自率军平叛,并且顺利的击溃刘黑闼主力。但就在他准备趁热打铁、斩草除根之际,李渊的一纸命令下来,将其召回了朝廷。

李世民回京后不久,刘黑闼在突厥人的支持下卷土重来,声势越来越大,甚至顺利杀到

定州。面对这一情况,李渊任命李道玄作为河北道行军总管负责讨伐。

十一月,李道玄率领三万兵马在下博迎战刘黑闼主力。两军摆好阵势后,李道玄对副将史万宝这样安排战术:“我先率轻骑冲击敌阵,当对方阵型移动后,你再率大军压上。”后者满口答应。

但史万宝其实却心怀鬼胎:自己作为老将,如今却要听从一个19岁的黄毛小子的指挥,他向来很不服气,一直想找个机会好好挫挫李道玄的锐气,而现在就是个好时机。



于是,当李道玄率少量骑兵冲向敌阵后,史万宝不仅按兵不动,反而得意洋洋的对自己的亲信说:“皇帝给过我手令,说淮阳王是乳臭未干的毛孩子,军队行动均由老夫决定。如今他却如此自作主张,如此冒失的出击;如果我和他一同进攻,必然全军覆没,不如用他当作诱饵,引诱敌人轻敌冒进;骄兵必败,那时我坚守以待,必胜无疑!”

然而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当眼睁睁的看着李道玄等人身陷重围、当场战死后,唐军将士毫无斗志斗志,瞬间溃不成军。

猛将李道玄战死、唐军大败的噩耗传来,各地深为震动,洺州总管庐江王李瑗、沧州刺史程大买先后弃城而逃,大量州县归附刘黑闼;仅仅十天之内,刘黑闼就收复了他的旧地;率领唐军主力的齐王李元吉,甚至也被吓得不敢进军。

李世民得知这一消息后,不禁痛哭流涕,他自责道:

"道玄常从吾征伐,见吾深入贼阵,心慕效之,以至于此。"



如果李道玄没死,也许他就是继李孝恭、李道宗之后,李氏宗室的又一位年轻名将。然而这样一位潜力新星,却因为同僚的嫉妒而白白死在沙场。因此有朋友这样形容李道玄之死:当你冲锋时们一定要保证身后的战友靠得住。

笔者甚至猜想,小说中李元霸的形象,也许就是借鉴了李道玄的经历,毕竟他们的作战风格、死亡年龄都出奇的相似。

7

在我所知道的人中,完全符合题主这个要求的,只有杨业(也叫杨继业),也就是《杨家将演义》中的杨老令公,不过我们今天说的不是演义,而是正史。

杨业本来是北汉的侍卫都虞候(侍卫亲军高级军官),后来宋灭北汉,杨业投降了宋朝,他虽然是个降将,但是因为其人确实很有本事,投降一年,屡立战功,很得宋太宗的赏识,官职也越来越高,而这引起了当时很多宋朝将领的不满,最著名的就是潘美(潘仁美的原型)。

公元986年,宋太宗伐辽,在岐沟关之战大败后,开始退守,然而辽将耶律斜轸率军乘胜追击,开始反攻宋朝的城池,这个时候的杨业,是宋西路军副帅,主帅是潘美。

潘美以杨业是降将的身份竟然能爬到和自己差不多的位置,对他早就心怀不满,导致杨业在西路军之中,虽有帅名,却无帅权,他的所有策略都无法实施,当时耶律斜轸带兵要进攻:云州,朔州,应州三个城池,杨业提出接应这三州,但是他提出来的策略却被主帅潘美,监军王侁(生)和刘文裕等齐声否决。

王侁提出了一个根本不可行的策略,杨业说如此必败无疑,惹得王侁恼怒,便说:

“君侯素号无敌,今见敌逗挠不战,得非有他志乎?”《宋史·杨业传》

你素来号称无敌,今天见到敌军骚扰你却不敢出战,难道你另有所图么?

杨业见王侁如此说,没办法,只得实施他的计划,但是他知道必败,便让潘美率军埋伏在口陈家谷口做接应,希望自己战败后将辽军引到陈家谷,能打辽军一个措手不及。

杨业率军出战,面对十万辽军,他的人马根本就不是对手,很快便落败,当他带着残部退至陈家谷口的时候,发现原来潘美根本就没有率军埋伏在这里,而杨业此时已然没有了退路,他哭着对将士们说:

“汝等各有父母妻子,与我俱死无益也,可走报天子。”《宋史·杨业传》

你们都有父母妻儿,没必要与我一起死在这里,你们逃回去,将此事报告给皇上。

然而士兵们都不肯离去,杨业随即带着残部百余人和辽军拼杀。

监军王侁本知道杨业已率军退至陈家谷口,但听说辽军人数众多,不敢前去接应,率兵逃走。

而无人接应的杨业在和辽军大战厮杀之后,被辽国大将萧挞凛射翻坐骑,随即被生擒,后在被押回辽国的途中,绝食而死。

在这一场战役中,如果潘美有埋伏军队在陈家谷,亦或者王侁能带兵接应,也许杨业就不会含恨被擒,最后绝食而死,就是因为他们都不作为,才导致了一代名将含恨而终。

而潘美本来是宋初名将,也因为这件事,而被演义刻画成一个尖酸刻薄,心机恶毒的人,遗臭万年。

8


“杨家将”里的杨令公,杨继业啊。

杨继业是真正的“不用死”,却被队友不作为更坑死了的。

在宋太宗雍熙北伐时,任命潘美为西路军主帅,杨继业为副帅,郭超、王侁、刘文裕为都监。

这里面潘美是北宋初年宿将,宋太祖亲信,而且在前一年才和宋太宗结为了儿女亲家。

杨继业,北汉降将,宋太宗很喜欢他,也愿意重用他,原因是宋太宗要慢慢建立属于自己的军队班子,杨继业这种在北宋没什么关系网的降将是最好的人选。

刘文裕、郭超都是宋太宗的亲信,只有王侁是后周宰相王朴的儿子。

一开始,西路军很顺利,山西的辽军不敢与宋军交战,宋军很轻易的就收复了云、应、寰、朔四州。

结果此时宋朝北伐东路军曹彬大败,中路军也退回定州,西路军其实也顺利退回了代州。


到此,虽然雍熙北伐失败了,但是杨继业对此没什么责任,大军也回到了代州。

结果这个时候传来了宋太宗的指令,宋太宗的命令是云、应、朔三州可以放弃(寰州当时已被辽军攻占了),但是西路军必须要掩护这三州老百姓顺利撤回宋境。

当然,宋太宗这个命令绝对不算过分,属于有难度但还是可以完成的命令。

接到命令后,西路军自然要拿出一个接应群众撤离的方案。

目前史料记载当时有两个方案:

杨继业的方案:大军进抵应州来吸引辽军主力注意,这个时候三州老百姓快速通过险要的石碣谷,宋军以强弩手和骑兵死守谷口掩护老百姓撤离,辽军多是骑兵,也不会不顾伤亡冲击宋军阵地。

王侁的方案:西路军主力直接出雁门北川,前往三州与辽军硬碰硬,堂堂正正击败辽军。

现在看,当然是杨继业方案最稳妥,因为西路军正面大概有十万辽国骑兵,而宋西路军不到五万人;但是王侁的方案也不是盲目乐观,因为当时宋军还承五代余风,军队野战能力相当强劲,反而讨厌攻城,而北宋与辽军几次交锋,辽军都避免与宋军正面作战,而且之前辽军也尽量避免与宋西路军作战,所以王侁方案一旦成功收益也是巨大的,在东路军惨败,中路军无功而返的局势下,西路军如果取得一场酣畅淋漓的大胜,那么不仅对王侁,对杨继业也很有好处的。

所以,刘文裕和郭超都支持王侁的方案,最后,作为主帅的潘美选择执行王侁方案。

这里要说明一下,杨继业的方案也不是他自己的方案,而是宋太宗的部署,杨继业只是在细节上丰富了一下。

也就是说王侁提议,刘文裕和郭超支持推翻宋太宗原来的部署,采用新方案,而潘美同意了。

虽然史料记载了王侁用“杨无敌”、“是不是别有用心”来挤兑杨继业,但归根结底,才不采纳新方案主要责任人是潘美,不是王侁,潘美如果不采纳,王侁也没办法。

之后按照王侁提出的新方案,杨继业负责主动诱敌,而潘美、王侁等人屯兵在陈家谷埋伏,等杨继业把辽军进入陈家谷,然后利用狭窄的地形与全骑兵的辽军决战。

结果当然是很不顺利。

杨继业诱敌不成,反中了辽军埋伏,陷入苦战,到了约定的时间依然不能顺利的撤到陈家谷。

而在陈家谷的潘美没能控制住王侁,王侁以为杨继业已经击败辽军,所以见杨继业在约定时间没有出现,居然擅自带兵出谷找辽军决战,结果才走了二十里遇到杨继业溃兵,知道杨继业兵败,王侁不但没有主动上前给杨继业解围,反而带着部队跑了,结果引发连锁反应,潘美也被部下裹挟着撤退了。


这边杨继业拼死拼活带着残军逃到了陈家谷,结果没想到潘美等人已经撤了,而辽军追兵已到,杨继业就这么兵败被俘了。

这就是史书上记载的“朔州之战”全过程。

如果一开始执行宋太宗的部署,杨继业是不用死的;即使推翻了宋太宗部署,如果潘美等人能率大军在陈家谷待命,杨继业逃回来也不用死。

可杨继业就这么被自己人给坑死了。

后续处理:

潘美其实责任最大,因为他是西路军主帅,结果因为他和宋太宗是亲家,结果也就罚酒三杯。

王侁是始作俑者,他一个人承担了全部责任,仕途完蛋了,后半辈子是在流放地金州渡过,最后虽然回到了开封,但是才回开封就病死了。

刘文裕虽然支持王侁,也有责任,但是因为他是宋太宗亲信,而且也没有率先撤退,所以也是罚酒三杯的处罚。

9

这当首推为大唐收复安西四镇、抗击吐蕃的名将王孝杰。

在史书上一露脸就“不同凡响”:被吐蕃俘虏、让吐蕃最高统治者流泪。

王孝杰主要生活在唐高宗和武则天时期。

678年9月,李敬玄为主帅、刘审礼为副帅,率领大唐十八万军队与吐蕃的论钦陵在青海打了一仗,但是失败了。当时王孝杰是刘审礼的副手。刘审礼和王孝杰被吐蕃俘虏了。

这个过程说起来的话,刘审礼其实也符合题主的问题。

当时刘审礼率前军深入敌境,驻扎在濠所,被吐蕃大军攻击。刘审礼力战,依然抵挡不住。可主帅李敬玄竟然畏惧吐蕃,不敢前去救援了。当李敬玄听说刘审礼战败被俘的消息,他赶忙后撤,利用地形筑泥沟防卫。吐蕃则屯兵高岗,居高临下向唐兵施加压力。

此时,另一位大将黑齿常之(降唐的高丽人)表现超群,使唐军反败为胜,也救了李敬玄一命。原来,在当天夜里,黑齿常之率领敢死队五百人袭击吐蕃军营,吐蕃军竟然被打的一举溃散,夜里也不知道唐兵虚实,吐蕃将领跋地设领兵逃走了。李敬玄也没有率军追赶,撤回了鄯州。

大唐初期和中期(安史之乱前)真的是人才济济、名将辈出,这一战里面就有好几个牛人。

说回王孝杰。

刘审礼被俘之后,不久病死了;作为吐蕃的高级俘虏,王孝杰被带到了吐蕃赞普(吐蕃最高统治者的称呼)面前。这吐蕃赞普一见王孝杰就忍不住流下眼泪说:“貌类吾父。”随即厚待王孝杰,待了一段时间后,把他放回大唐了。

击败吐蕃,收复安西四镇,扬威西域。

王孝杰回来后,因功累官升至右鹰扬卫将军。

692年,大唐西州都督唐休请求朝廷再收复龟兹、于阗、疏勒、碎叶四镇。这安西四镇是怎么丢的呢?是武则天主动放弃的。

684年,徐敬业叛乱,但很快被武则天平定了。在平定徐敬业以后,有朝臣认为西域边事耗费太大,牵扯国家精力甚多,建议撤回来。武则天竟然真在686年下令削减安西四镇防务,撤回安西的镇将和军队。

吐蕃觊觎西域很久了,因为那里掌握着东西贸易通道,有利可图。因此,吐蕃趁虚而入,在688年把安西四镇占了。

现在,王孝杰的经历发挥作用了。因为王孝杰长期在吐蕃,了解吐蕃的情况,因此武则天任命王孝杰为武威军总管,与武卫大将军阿史那忠节领兵进攻吐蕃。当年十月,唐军大败吐蕃,又把安史四镇攻下来了。大唐于是在龟兹重新设置安西都护府,常驻3万大军戍守。王孝杰因功拜左卫大将军。

再战吐蕃,攻打后突厥,有胜有负

公元694年2月,大唐与吐蕃又发生冲突。王孝杰领兵在冷泉及大岭(青海湖附近)打败吐蕃论赞刃、突厥可汗阿史那俀子等各三万多人。王孝杰因功官拜夏官尚书、同凤阁鸾台三品,封清源县男爵位。

同年6月,王孝杰为瀚海道行军总管,受朔方道行军大总管薛怀义的智慧,攻打后突厥,但是没有寻找到突厥大军。

公元695年7月,王孝杰任肃边道行军大总管,在临洮迎击吐蕃入侵的大军。

公元696年3月,王孝杰与娄师德在素罗汗山与吐蕃军交战,结果被吐蕃打败了。王孝杰被免官为平民。娄师德被贬为原州员外司马。

讨伐反叛的契丹,被队友所害,身死殉国

公元696年5月,营州契丹的首领李尽忠、归诚州刺史孙万荣起兵反唐,攻陷营州,杀了大唐都督赵文。李尽忠是孙万荣的妹夫,都居住在营州城边。契丹的反叛也因为赵文,契丹人发生饥荒,他不赈济,把契丹的首领也当奴仆看待,所以他们二人怨恨而造反。

契丹人势头挺猛,唐军不但无法消灭他们,还让他们进入河北了。

公元697年,武则天重新起用王孝杰,任命他为清边道行军总管,苏宏晖为副手,率领十七万大军讨击契丹。

三月十二,王孝杰和契丹人在硖石谷(今河北唐山附近)遭遇。因为峡谷比较窄,峡谷外的契丹军队军队又非常多,王孝杰便亲率少量精锐士卒为前锋,且战且进,奋勇冲杀。冲出谷外以后,又将士兵排成方阵与敌人交战。

但是,猪队友苏宏晖胆怯了!他看敌人太多而害怕逃走了!

王孝杰孤军深入,后方的主力不对没有跟进,失去了后援。最终寡不敌众,坠崖身亡,他所率领的少量先锋不对也全部战死。

管记张说(后来开元时期的宰相)迅速向朝廷反映了情况。张说对武则天汇报说:“王孝杰忠勇敢死,乃诚奉国,深入寇境,以少御众,但为后援不至,所以致败。”武则天于是追赠王孝杰为夏官尚书,封耿国公,拜其子王无择为朝散大夫。并立即派使者前去将苏宏晖斩首示众。

这位猪队友苏宏晖也深知自己的罪责,逃跑之后又赶快重新部署,在朝廷使者到达之前立下了军功。因此得以免死。

结语:武则天对王孝杰评价颇高,后世不忘其功劳

王孝杰是典型的、因为队友的不作为而战败身死的。

武则天对王孝杰评价很高,在收复安西四镇后,武则天对王孝杰大加赞赏:“孝杰建斯功效,竭此款诚,遂能裹足徒行,身与士卒齐力。如此忠肯,深是可嘉”。后又称赞说:“今故土尽复,孝杰功也。”

后世也没忘了王孝杰。

公元782年,颜真卿建议唐德宗,追封古代名将六十四人,并为他们设庙享奠,其中就包括王孝杰。 北宋代1123年设立了古代名将庙,纪念七十二位古代名将,其中也包括王孝杰。

(完)

以上是凌烟阁论史的回答,欢迎你点赞、转发、评论、关注,不同观点也欢迎交流。谢谢!

10

明末著名将领卢象升是一位主战不和的抗清先锋,然而这样一位忠烈在抗清道路上一路艰辛直至为国殉节马革裹尸,他的战死与身边的队友不无关系,加速了大明王朝的灭亡。对于明朝将领卢象升之死,《明季北略》中这样说:卢象升之死原因有六。一是与杨嗣昌政见相左,二是与高起潜战略不协,三是以弱抵强,四是以寡击众,五是无军饷,六是无后援。“然后五者,皆嗣昌奸谋所致”,后面五个原因都是杨嗣昌奸诈阴谋所致。下面详细分析一下失败原因:


一:与杨嗣昌政见相左 ,与高起潜战略不协

卢象升与杨嗣昌政见分歧主要是在与清战和上的政见不一致,卢象升主战,杨嗣昌主和。崇祯九年,清军大举来犯,卢象升带军反击,两人又在军营大起争执。崇祯十一年(1638年)十二月,卢象升在河北巨鹿被清军包围,不久,力战殉国,全军覆没。卢象升与清军作战时,杨嗣昌和高起潜拥兵不救。为什么不救?因为如果上前救援,援军大体也是送死,杨嗣昌当时只是想为崇祯皇帝保留将来镇压农民军的一点家当。

二:以弱抵强,以寡击众

卢象升所部在贾庄同清军遭遇,全军覆没,而贾庄距离巨鹿县城只有十里地。自己兵力既少,野战又不是清军对手,却没有选择据城坚守,反而是正面硬刚,在战事不利的时候,手下总兵虎大威想要带着他突围而出,被卢象升拒绝,反而带着亲兵跃马冲阵而出,这导致了他在第一次正面对决八旗兵的战斗中,就倒在了战场上。在当时卢象升领旨抗击清兵的时候,虽然当时是以全国的名义来统领军队,但实际上被朝廷中的一些主和派的影响,在实际上只领兵到了2万人,而且还再削减兵力,这样的情况下,最终剩在他手中的也只有5000名老弱病残了。

三:无军饷,无后援

杨嗣昌不去救援也不给军粮,导致失败的重要原因。可怜卢象升一心为国出力,身处绝境,力战而亡,而更惨的是其死后80天才入殓,直到杨嗣昌死后,崇祯才追赠卢象升为太子少师、兵部尚书。


卢象升的地位,更多地来自于战死沙场,舍身取义,因此被后世文人拔高,而不是由于他在战略和战术上的贡献。他的战功,同袁崇焕、孙承宗、洪承畴、孙传庭等相去甚远,比他的对头杨嗣昌也还差了不少,在明末领兵的文官里,排名靠后,存在感和功勋都不是特别高。战略上的不坚定是明末大败局的主要原因,崇祯皇帝成为亡国之君,责任主要在自己。卢象升死后没有引起崇祯皇帝对战略的反思,死的不值得,这是卢象升的悲哀,也是崇祯皇帝的悲哀。


一句话评价其人:故君子和而不流;强哉矫。中立而不倚;强哉矫。国有道,不变塞焉;强哉矫。国无道,至死不变;强哉矫。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