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这场战役最后证明,废物是廉颇而不是赵括。

有人总是说,廉颇是拖住秦军,以老秦军,最后反攻秦军取胜。其实这是长平之战中最大的谎言。先说军队。廉颇手下四十五万人,其中至少有一半是上党的难民残军。而他面对的是五十万精锐的秦军。请问,如果交给你,你能够打赢吗?就是给白起他也打不赢。廉颇为什么筑垒死守,那是打不过秦军才死守的。不是什么用计谋!

其二,再说粮食。秦军用漕运运粮,效率远胜过其他国家。如果你不同意,我就请你在历史上找找,什么时候秦军因为后勤缺过粮食。所以说,想消耗秦军,疲劳秦军,然后取胜是赤裸裸的谎言!

如果对峙下去,会出现什么情况。我请大家参看王翦灭楚,最后对峙到楚国撤退,王翦一举就灭了楚国,损失轻微,也没有象白起一样付出死亡过半的代价。

正是廉颇的无能,让赵国陷入了灭顶之灾。是赵括拼死一搏。把秦军拼掉大半,才造成了后来的合纵基础,合纵成,在邯郸城下打败秦军,再次夺回了上党和太原一带,胜利结束了上党战役。

最佳贡献者
2

赵括的确没什么本事,但是换做任何人前来,都很难打赢这一仗。赵国输在了国力上,而不是指挥能力。

赵括的指挥是没有问题的,只能说不是奇招。

说实话,像这种大规模的军团作战,最高统帅的指令是很难在短时间内,通告到每一位士兵的,所以说赵括本人的指令下达以后,需要一段时间赵国士兵才能反应过来,而这段时间可能就是胜负的关键所在。

当时所遇到的情况是,秦军被赵军一路追杀到了秦军的营垒,这个时候的赵军如果能够一举攻破秦军营垒的话,这场大战的胜负是真的很难预料的。

但是赵括就是没能拿下秦军营垒,主力人马已经全部出动,这个时候的白起,那真的是以逸待劳了。他先派出了2万5千人马,绕道前往赵军大后方,切断赵军的后路。随后又派5千骑兵冲入赵军阵营,将赵军主力一分为二。

这个时候考验赵括的时候到了,他现在一旦撤退,将会士气低沉,死伤无数。但是在原地待着,大军本身已经陷入了混乱之中。

其实赵括做得还是不错的,他就地扎营,转攻为守。这是当时赵军唯一能够保全实力的办法。赵括一直在心里告诉自己,决战还没开始。

白起早就已经把这场大战,当成了决战。

其实从赵军追击战败的秦军那一刻开始,赵括就已经掉入了白起的陷阱。但是这个陷阱是有风险的,首先要保证秦军的营垒不会被赵军攻破。一旦这个大前提不能保证的话,那秦军也会遭到灭顶之战。

所以这场战事在结束以后,我们觉得白起用兵如神,其实他这也是在刀口上舔血,风险非常高。赵括当时的心态我们是可以理解的,首先他已经意识到,这是白起的陷阱。为了不泥足深陷,赵括必须要做出自保的状态。

他转攻为守是为了保存实力,当时在赵军的大后方和军营内部,都出现了大量秦军,面前又面对秦军主力所在的营垒,那么你该如何自处呢?

稍有不慎就会导致全军覆没,因为这个时候赵军极有可能会骚乱,而白起就是希望赵军内部混乱,一旦军队不听从赵括的指挥,那事情就好办多了。头狼不见了,那群狼的气势也就没了。可惜显然赵括指挥能力还是比较强的,迅速稳定军心,转攻为守,不得不让白起再想办法。

秦昭襄王发动河内人马截断赵军粮道和援军,这对赵括来说是致命的。

这场大战的两军主帅都是顶尖的优秀军事将领,所以在指挥方面大家都有各自的优势。而直接导致这场大战结局的人,其实是秦昭襄王。

秦昭襄王本来是不打算参与进来的,但是他发现白起的那两万多人马截断了赵军的粮道。这可是千载难逢的好机会,当时的赵军主力全部出动,离开了自己的营垒,而营垒和赵军之间的通道被秦军给拦截了。

但是拦截的人数只有2万5千人马,这是远远不够的。赵军主力是45万人,所以秦昭襄王痛定思痛,亲自赶往河内郡,给当地百姓都提一个等级的爵位,发动当地所有15岁以上的男子,前往战场,加入到拦截赵军粮草和援军的队伍中去。

这就太疯狂了,对于全民皆兵的秦国来说,这算是倾国而出了。但是赵国那边有这个底气吗?赵国显然已经没有可用之兵,就算是有一时之间也很难调集。再说赵孝成王本人也没有秦昭襄王果断决绝,所以赵括的粮道被彻底截断,援兵也一个都没来。

赵括陷入了死局之中,他就地安营扎寨是不错的。因为他想着在统一部署之下,退回赵军营垒,可是没想到他现在回不去了。前有狼后有虎,手里虽然攥着45万大军,可是没有用武之地。

断粮以后的赵军,多次冲锋都无济于事。

赵军是前来追赶秦军的,所以压根就没带多少粮食。现在被困在半路上,断粮是最要命的一件事。

所以赵括立刻组织人员突围,希望能够找到突破口,但是连续冲锋了多次,都无法突围成功。这个时候赵军已经断粮46天,回天乏术之下的赵括,只好自己带着人前去冲锋,结果被乱箭射死。

作为一军主帅的赵括,在最后时刻确实还是表现出了些许男子气概,但是我认为这是不理智的。毕竟年轻气盛,但是他忘记了一点,他所肩负着的是45万大军所有人的前途和命运。一旦他死了,群龙无首之下,赵军哪里还有什么出路呢?

所以我认为赵括最大的失败,不是被秦军所围,而是不到最后关头就葬送了自己的性命。他死以后,赵军陷入一片恐慌之中,不久便全部投降了秦军,结果被白起全部坑杀。

总结:赵括不该完全背锅,赵孝成王责任不小。

赵括之所以能够成为大军主帅,最重要的一点是他赞成主动进攻秦军。所以他得到了赵孝成王的信任,从而将廉颇换下。但是赵括到了战场以后,确实发现了战事的艰难,不过赵孝成王给了他很大的期望,并且一直鼓励他主动进攻,所以赵括只能硬着头皮进攻。

除了原先的20万大军,赵孝成王又给了赵括25万大军,这是赵国的全部资本,怎么能都给赵括呢?留下哪怕5万人马,赵括也不至于后方被堵死吧?所以赵孝成王这件是做得不合理,导致后来没有人马能够突破切断粮道的秦军。

而且赵孝成王在关键时刻,只懂得等待,却不知道想办法营救赵括。秦昭襄王就跟他完全不同,他十分果断地出兵帮助白起,哪怕倾国而出都在所不惜,赵孝成王有这个魄力吗?在这种君王的领导下,谁来做这个统帅都打不赢这一战。

3

“起翦颇牧,用兵最精”。廉颇是和王翦,白起,李牧齐名的战国四大名将,那不是吹出来的,而是实实在在打出来的。可以这样说,长平之战如果廉颇不行,那么诸侯国任何一名将军都不行。当时形势是秦强赵弱,虽然赵国胡服骑射,但是无论单兵作战还是整体实力上依旧无法对抗秦军。这种情况下,硬拼就是死路一条,而且是很快就死,唯一的办法就是据险而守,苦撑待变。廉颇选择在长平依山傍水,深沟壁垒死守,完全是明智之举。秦军虽然强大,但是他们远离本土作战,巴蜀粮仓遥遥千里,远水不解近渴,这时候急于决战的应该是秦国,而不是赵国。退一万步讲,即便是赵国粮草不济,但是还有办法可想,而不是向秦军发动自杀式攻击。事实证明,坚守非常正确。长平惨败一年后,秦军再次攻打赵国,将邯郸里三层外三层团团包围,赵国在里无粮草,外无救兵的情况下坚守邯郸两年,把老鼠都吃光了,守长平再困难也比守邯郸容易吧?最后终于等来了信陵君窃符救赵。

再说赵括本人,他父亲对他的评价极差,认为他就是个夸夸其谈,自以为是的人,赵奢曾经对赵括母亲说,这孩子不适合当将军,因为他把带兵打仗看的太简单了,我一生谨小慎微,外加运气好,总算没有犯大错误!他要是带兵打仗非得闯大祸不可,轻则身首异处,重则全军覆没,遗害国家。知子莫若父。而且史记也记载了他母亲极力反对赵王认命赵括为大将军,并且有言在先,一旦出大事不要祸及全家。可见赵括这个人多么不靠谱。

东周列国志里面记载,赵括下令倾巢出动追击秦军,遭到了很多名将的反对和质疑,其中就有当年的名将乐毅。结果这家伙刚愎自用,最后走上了不归路,同时赔上了45万赵国生力军。长平惨败的后果极其严重,根本不是你说的什么重创秦军,当时要不是范睢嫉贤妒能进谗言,要是按照白起的意思乘胜追击,赵国肯定是万劫不复。

失败的赵国,国运已经进入了倒计时。本来人口不多的赵国,几乎家家带孝,户户哭声,这哭声完全是对赵括的控诉和诅咒。

战争结果就是有胜有败,实力不如对手,失败很正常,但是失败也分小败,大败和惨败,廉颇在长平几次小败只是皮外伤,赵括一次性葬送全部家当,用惨败都无法形容了。他要不是废物,天理难容啊。

4

长平之战,当时换谁谁死,廉颇不被换掉的话,可能最终结果是战国四大将中,就没有廉颇的地位了。

不换将由廉颇带领赵国军队,当时已经处于劣势,廉颇之所以采取守势,是没有与秦军决战的能力,一点胜算没有,不得已而为之,只能守。

换将赵括,赵括的确有空谈兵法之嫌,赵括的母亲最后没死就是证据。以前将军没把仗打好,家里的人要被治罪的,就是说赵括战败了,他母亲也要被杀死!很残酷是吧?那时候就是这样的。

赵王用赵括换廉颇的时候,赵括母亲求赵王不要用赵括,赵王坚持要用赵括。这时赵括母亲就向赵王提了一个请求,假如赵括不能胜任的话,请求赵王不要治她的罪就可以了。赵王当时答应了。

那么为什么赵括母亲要提这个事情呢,原来赵括父亲赵奢活着的时候,与儿子赵括谈论兵法,赵奢提出的问题难不倒赵括,结果赵奢却背地里摇头叹气。赵括母亲就纳闷了,为什么咱儿子这么聪明,你叹哪门子气呢?

赵奢说,真正的战争,生死存亡!哪能象赵括说的这么轻松,说说可以,真正干起来的话,会说的干不过会做的。赵国不用赵括就罢了,一旦用赵括,必然没有好结果。

正因为有了赵奢的话,赵括母亲才担心赵括会坏事。她劝不了赵王不用赵括,但是总得给自己留条路吧,于是就请求不要连坐自己。

赵括作为将军,当上将军就趾高气扬,买房买地,他母亲就把他和赵奢进行对比,赵奢当年当将军拿到赏赐都分给了部下,整天不着家,忙着部队的事。而赵括得到赏赐,首先就是摆谱不可一世,然后买地买房,还收礼什么的。这么一比较,赵括母亲觉得应该信自己老公,俗话说知子莫若父嘛。

所以说赵括的军事才能,基本上就是嘴上有功夫,本事肯定是有的,但根本就不可能匹敌秦国将军,何况秦国军队暗中换将,开始的将军就把廉颇打的不敢出头,最后换的是白起,赵括就更无胜算了。

当时赵国的将军,只有廉颇和李牧,廉颇大家都知道,在长平之战中先败了两次,才放弃主动出击的,明显不敌秦军。

李牧是个攻防兼备的将军,但是若换成李牧,以当时的情况来看,胜算还是非常小,能干个平手就算不错了。

5

长平之战央视军事频道以地图辅助,详细讲解过;赵括是败于国力,并没犯一丝错误。这场战役的关键点是截粮道包括水道;赵军发起攻击后,面对拼死一战的赵兵,秦军力不能持,不得不向后方退去,但这是死地,后面是个大湖,也是秦军的水源。赵括看到了这一点,于是亲率精锐骑兵追击,秦军不得不丢弃所有锱重爬上了山,赵军顺利截断了水源,控制了大湖;到这时如果双方都不增兵,赵军胜定了,三国时马SuO衔亭之战证明了这点;魏军断了水源,几天后蜀军就崩溃了。然秦王尽起倾国之兵,再发十万兵配合白起后备的三万骑兵硬生生截断了赵军粮道,而赵国国内已无法派兵打通,输在国力,至马杀尽,人相食时赵军才降,也是可怜。一断水,一断粮,都是高招,但还得看国力啊。

6

现在的人一提到赵括,脑海中就会浮现出“纸上谈兵”这四个字。

但是这“纸”是到了东汉才由蔡伦改善出来的,而战国时期流行的是“竹简”,根本就没有纸,那么“纸上谈兵”从何谈起呢?


(纸上谈兵的典故)

长平之战的结果证明了赵括废物,这是从结果推论出来的。

以果推因嘛,也有失偏颇,最主要的还是那个时代,哪个将军碰到“战神”白起不得跪?

跟白起对峙的将军,如果要想赢,不仅要在军事指挥上的能力要压过白起,而且还要本国的综合实力要压过秦国,如果压不过最起码也要旗鼓相当,最后还要取得朝堂之上君王一心一意的支持。

而赵国有名将廉颇都不能用,赵王还疑神疑鬼,最终换了“赵括”为将,才惨败长平,从此国家就江河日下了。

(廉颇去职剧照)

反观秦国,其实那个时候的秦国朝堂也不太平,从关东来的范雎正在进行他的“削枝固干”的大计,帮助昭王集权,白起其实也是在“削枝”的这个范围之内。

但是,秦昭王为了打赢这一场战争,不仅任用白起为长平之战的主帅,并且秘而不宣,还一心一意地支持白起。

秦闻马服子将,乃阴使武安君白起为上将军。。。赵战不利,因筑壁坚守,以待救至。秦王闻赵食道绝,王自之河内,赐民爵各一级,发年十五以上悉诣长平,遮绝赵救及粮食。”——《史记·白起王翦列传》

当秦昭王得知赵国运粮通道已被截断之后,他亲自去到河内,给当地的百姓封以爵位,各升一级,鼓励和征调十五岁以上的青壮年,全部集中到长平战场上听任派遣。

这些青壮年不是用来直接冲锋陷阵的,而是让他们去拦截赵国的救兵,使得赵国的粮食运送不到前线,前线的赵国兵士没有饭吃,当然只能突围。

这样一来,白起就能掌握战场的主动权,“以逸待劳”,把赵国的士兵拉入一场场的攻坚战当中。

结果,“至九月,赵卒不得食四十六日,皆内阴相杀食。来攻秦垒,欲出。为四队,四五复之,不能出。其将军赵括出锐卒自搏战,秦军射杀赵括。括军败,卒四十万人降武安君。”——《史记·白起王翦列传》

赵括也不是什么贪生怕死之人,他也是死在了冲锋的战场上,后人就把长平之败的罪过全部加于其头上。

(赵括冲阵、死于乱矢)

后人为什么把罪过加于赵括的头上呢?

这来自于蔺相如、赵奢对赵括的点评。

赵括在军事方面的理论,可以说是天下无双,就连他的父亲在军事理论方面都辩论不过他,后来赵奢也不得不说出了这句话。

兵,死地也,而括易言之。使赵不将括即已,若必将之,破赵军者必括也。”——赵奢

这说明了赵括可以做为一名军事理论家,他可以做军校或者讲武堂的一名导师,但是却不能上战场。

因为兵圣孙武说过,“水无常形,兵无常制”,赵括在理论是够了,但是在实际用兵方面,缺乏足够的实际经验。

但有才者必有傲气,或许是这样,赵括并不认可别人对他的评价,反而对能操控一支大军四处作战跃跃欲试,所以连名相蔺相如也看不下去了,“括徒能读其父书传,不知合变也。”

那问题来了,既然这样,赵王为何还用他来代替廉颇呢?

用人不当,这不就是赵王最大的过错吗?

都明知道他是这样的一个人了,为何还要让他去送死?

把四十万大军放在这种人手上,这不是在赌国运吗?

连赵括的母亲都在劝进赵王,“始妾事其父,父时为将,身所奉饭饮而进食者以十数,所友者以百数;大王及宗室所赏赐者,尽以予军吏,受命之日,不问家事;今括一旦为将,东向而朝,军吏无敢仰视之者,王所赐金帛,归藏于家;而日视便利田宅可买者买之。父子异志,愿王勿遣。”——《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赵母不看好赵括)

好个“父子异志,愿王勿遣!”,对于一个母亲来说,谁不望子成龙啊?

但是为了赵国的未来,一个母亲都要断绝自己儿子的仕途,可见当时所有人都不认可赵括啊!

但是赵王还是我行我素,坚决任用赵括为将,终于葬送了赵国的大好前途。

赵国和秦国在当时可是被称为“中土双雄”的啊!

赵括一到任之后,立即更改廉颇“坚守”的策略,在军中更将换佐,安插亲信,一时令军中大将离心离德,这也是赵括惨败的原因之一。

不管是国家治理,还是军队打仗,一般主将都会开会讨论,统一认识,任何一项策略,都要取得大多数人以上的认可,这样办事下来才会事半功倍,而那些搞一言堂的人往往都不会有什么好下场。

(众将劝赵括)

因为大家不认可的东西,主将偏要执行下去,其结果只会是阴奉阳违,一旦有这种事情发生,那么“劲不往一处使”,基本上整个的团队的力量就涣散了。

那么我们再来看看,赵括就算知道“坚守”策略是对的,他能继续推行廉颇的“坚守”策略吗?

答案是否定的。 明知道“坚守”是对的,却不能执行“坚守”策略,反而要主动出击,这不是自己向灭亡的道路飞奔而去吗?

可以说赵括也是身不由已的。

为什么说他是身不由已呢?我们来看看廉颇是怎么被换下来的?

“廉颇坚壁以待秦,秦数挑战,赵兵不出。

长平之初,廉颇率军与秦战作战,连战皆负,一次都没打胜过,所以后面他依托营盘不出,将秦赵两军拉入了相持阶段。

(廉颇坚守让秦军无力)

这样一来,秦国的粮道也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廉颇的这种“避秦军锋芒”的做法可以说是非常正确,并不在存在着用兵错误的问题。

战国名将也不是盖的啊,打不过就守呗,还能咋地? 但是,赵王不满意啊!

“赵王既怒廉颇军多失亡,军数败,又反坚壁不敢战,而又闻秦反间之言,因使赵括代廉颇将以击秦。”——《史记·白起王翦列传》

赵王之意非常明了,“弃攻为守”才是他想要的。

所谓的“廉颇”有反意,那是秦人的反间计,反不反不重要,但是秦人送给了他一个换下廉颇的借口,于是顺理成章的赵括就走马上任了。

而赵括的走马上任不得不说是一种悲哀,从邯郸出发的那一刻起,不管他的真实想法如何?

朝庭中枢给他所下的命令就是——“出击,出击,不要防守”。

(大王要你出击,你不出击也得出击)

兵书有“将在外,君令有所不受”的说法。

就是一个大将,他是应该能因时、因地来制定相应的策略,他不仅仅只是君王的一个应声虫,如果朝庭中枢对前线军干挠太多,往往都会造成前线的失利。

因为两地距离的遥远,朝庭所得到的信息不对称,反而会制定下不正确的策略导致兵败,这种事例在史书有太多的例子了。

两国相争、两军相争,往往考验的是对弈者坚定的意志力。

在最艰难的时刻,先倒下的往往是意志不够坚定的一方,古今亦然。

从长平之战可以看得出,赵王在关键时刻频出昏招,来自于他内心的不坚定,所以才会出现形势误判的情况,改“坚守”为“主动出击”。

所以,长平之战,赵国的惨败,不是任哪一位为统帅的问题,而是执行哪一种战略思想的问题。

歪眼小史工作室

文——千古

7

长平之战的失败,是因为赵国的决策层失误造成的。赵括、廉颇都是优秀的将才,谁做统帅都是合适的。

赵国决策者的失误。

1,没有发挥骑兵优势。

赵武灵王打造的赵国是农牧二元制的国家,骑兵之强,远不是秦国能比的。

赵武灵王的胡服骑射,有两个阶段。第一阶段,让赵国人模仿胡人的方式,训练了一支骑兵军队。第二阶段,是在占领了大片游牧民族的领土后,建立正确的民族政策,吸收消化大量胡人,直接打造了胡人组成的骑兵部队。

在赵国的主力骑兵部队中,核心将领是赵国原本的华夏人,而底层军官和士兵大多数是胡人。胡人是天生的马背民族,对骑兵战术的理解,骑射之精湛,都不是秦人能比的。

然而,在长平之战中,双方一直在用工事对峙。赵括被围后,也是立即挖工事固守,始终没有赵军骑兵的身影。如果赵国能及时投入骑兵主力,恐怕第一阶段的对峙都不会存在,廉颇直接就能碾压王龁军团了。

2,赵国犯了添油战术的大忌。

赵国接盘长平时,就预计到秦国必然的报复。奇怪的是,赵国接盘长平后,没有做战争准备。直到王龁攻赵,才派了擅长野战、进攻型的选手廉颇统兵(我们对廉颇善守的印象是错误的。)。很明显赵国决策层的目的,是要让廉颇主动出击,给来犯秦军来一下狠的。

赵国决策层这种思路是对的,但是给廉颇的兵力不足。以致于,王龁带着攻韩大军奉秦王令来攻长平时,廉颇被迫放弃了进攻的初衷,挖了几道工事固守。

如果,赵国一次性给廉颇足够的兵力,一战打退王龁,也就没有后来的消耗战了。

3,赵国的外交错误。

赵国派廉颇出兵时,应该同步启动外交工作,积极合纵。把其余五国尽可能拉到自己一边,共同抗秦。

然而,赵国的外交工作很不到位。齐国不愿出粮,魏、楚的配合也不到位。甚至,燕国还响应秦国,在北方蠢蠢欲动,帮秦国牵制赵国。

另外,赵国在大战中期 ,赵王居然在战与合之间犹豫不决。别国即使想来帮赵国一把,也有些无所适从。

廉颇、赵括的能力。

廉颇和赵括的能力 ,或许比不上赵奢和李牧,但是绝对是优秀至极的,打长平之战是没有问题的。

一,优秀的廉颇。

1,善攻的廉颇。

廉颇是赵武灵王一手带出来的骑兵将领,凭才能和军功一步步升到将军的。

廉颇是脾气暴躁,视死如归的硬汉。在战场上,廉颇擅长使用骑兵野战,不善防守。

赵惠文王十六年,燕国组织联军攻齐,廉颇带兵参加。廉颇以悍勇至极的风格,带兵恶战并攻取了阳晋,震惊了诸侯。战后,廉颇被封为上卿。

四年后,齐国与秦国眉来眼去,要联合攻赵。廉颇独自帅军攻齐,打破齐军新建的精锐部队,让齐国不敢再攻赵。

又四年后,廉颇带兵威震魏国,攻取魏地防陵和安阳。

赵惠文王三十年,赵奢大败秦军后。秦人大怒,派军再次攻赵。廉颇不满上次被赵奢出了风头,带兵前去,大败秦军。



2,廉颇在长平的无奈。

白发苍苍的廉颇,仍然杀气腾腾。可能是性格使然,也可能是廉颇看不起王龁,尽管王龁带的是秦军最精锐的部分。

四月,廉颇刚到长平,就急着杀敌立威。让手下的侦查骑兵去杀掉秦军的侦查兵,没有想到反被秦军打败。

六月,经过两个月血战,秦军夺取两城,杀了赵军四个校尉。廉颇只好取守势,修筑了工事据守。秦军强攻,杀了赵国的两个校尉。

廉颇见实在是打不过,就再不出战。一个脾气暴躁的进攻型选手,被迫防守应该是很无奈的,应该无比的渴望带着骑兵大军碾压秦军。

"四月,龁因攻赵,赵使廉颇将……秦斥兵斩赵裨将茄。六月,陷赵军,取二鄣四尉。七月,赵军筑壁垒而守之……秦数挑战,赵兵不出。

让廉颇苦恼的是,赵国没有足够的筹码打败秦军。更让廉颇苦恼的是,秦国远胜赵国的后勤补给能力。秦国的粮食走水路一船又一船源源不断运到前线,赵国的粮食却供不上了。赵国被迫与秦决战时,却把廉颇撸下去,换上了赵括。

这也是廉颇的幸运,否则廉颇被赵王命令进攻时。在不知秦军已经秘密换将的情况下,照样会栽倒在和赵括同样的地方。

二,赵括也很优秀。

赵括的优秀,其实不次于廉颇。

1,赵括去长平时,根本就不是初出茅庐的懵懂少年。

太史公是人不是神,他的资料也不完善,有许多是从 传说中整理出来的,难免有偏差。《史记》对赵括的描述,就有些错误之处的。在太史公看来,赵括只是个未经世事的毛头小子,便有些错误了。

赵括的父亲赵奢,与赵国王室同宗,本可富贵一生的。奇怪的是,赵奢早年却是在燕国度过的,还在燕国娶燕女为妻,生下了长子赵括。

赵奢回到赵国发达后,与同族的赵胜关系很好。有一次与赵胜聊起过往,赵奢得意的说自己少年时期曾经逃亡到燕国,以逃亡者的身份得到燕王信任,还做了上谷守。具体是因为什么,才使得赵奢这样出身富贵的人逃亡,因为家丑不可外扬,外人已经不能知道了。

从这里,我们可以印证赵奢是在少年时期到燕国成家立业,并生下赵括的。而长平之战,是在赵奢去世几年后才开打的。

据现有资料看,赵奢应该是活过了60岁。我们可以由此计算得知,赵奢少年时期生下的赵括在长平之战时,已经是个约50岁的中年人了。

在那个全民皆兵的年代,打仗和吃饭喝水一样是司空见惯的事情。赵括活到这个年纪,说没有实战经验有人信吗?

赵括之所以没有独自领兵的记录,是因为赵括一直跟赵奢在一起。赵奢的功劳,应该有很大一部分是赵括帮忙立下的。

另一个佐证是,秦国要引赵军出战时的间谍活动,之所以选择赵括做为对象,也是因为赵括有足够的份量。如果赵括真是个庸才,赵王能用他吗?

2,赵括的无奈。

(1)赵括是带着“进攻”的王命去的。

赵国决策层因为缺粮,实在耗不下去了。决定毕其功于一役,集结了一支军队,让赵括悄悄带去长平,要一口吞掉王龁。王命之下,赵括没有自主决断的余地,只有进攻了。

赵国决策层没有选择让廉颇主持最后的决定性进攻,我以为有这几点。

一是因为廉颇脾气暴躁。赵王害怕廉颇在暴躁之下影响到理智,做出错误的决定。

二是因为,廉颇已经在长平连败几个月。赵王害怕连续的失败,让廉颇失去了主动进攻的锐气。

(2),赵括的悲哀。

赵括自始至终,都因为他的作战对象是廉颇对战的王龁兵团。他的作战部署,都是以王龁兵团的特点对症下药的。

岂料,秦国在赵括出发的时候,派白起带着比赵括更多的援军也出发了。更可怕的是,白起通过秦国的间谍,知道了赵括即将发动进攻 ,而赵括却什么都不知道。

(3),悲情之下,方显英雄本色。

赵括在白起截断自己归路之后,多年的沙场经验告诉他,对手不是王龁。王龁没有这样的本事,也没有这么多的兵力。

赵括冷静的下令,就地稳住阵脚,与白起硬碰硬。没有资料显示赵括是怎么做到在后路断绝,粮草断绝的情况下,组织兵力硬撼白起的优势兵力的。

到后来,赵王拼尽最后的力气,组织兵力要解救赵括时。秦王也发了狠,带着更多的军队打败了赵王的援军。

赵括在绝境之中,仍然在尽力奋战。赵括的军队战力具体如何,现在不得而知。唯一可知的是,赵括带兵杀伤大量秦卒之后,自己也战死沙场。(下图,是赵括庙里的赵括夫妻塑像。)

此战,赵国一蹶不振,秦国也没有讨到便宜。白起说秦国“死者过半,国内空。”不同的是,秦国依靠雄厚的实力挺了过来,白起成了名将。

赵括因为失败,成了失败者的代名词。但是,我们要正视历史,还赵括一个公道。他在长平之战中,因为信息错误而中伏还能保持冷静,让断粮的军队一个多月内力战不休,到最后本人战死沙场。他已经做到了一个军人的本分,不应该再被指责。

战后,赵王鉴于赵括的战场表现没有惩罚他家属。后人为了纪念赵括,还在他战死的高平修了赵括庙。

结语:长平之战,让人遗憾的是。赵国的骑兵始终不见动静,没有参加。

廉颇初到长平时,发起的斥候遭遇战,被秦军的骑兵斥候打败,赵军骑兵不见踪影。后来,白起派出了5000骑兵去截断赵括后路,赵军的骑兵却仍然丝毫没有见到踪迹。

可见,赵军的骑兵主力军,压根就没有参与长平之战。

秦军的步兵强于赵军,而骑兵是弱于赵军的。秦军当时,对骑兵的重视程度还远远不够。白起围困赵括时,派出的是两万人的战车部队,骑兵部队仅5000人。而这仅有的5000骑兵,还是被当做步兵使用 ,去守壁垒的。

如果赵军骑兵及时参战,或许廉颇一个照面就能压制住王龁。白起那25000人的战车兵和骑兵, 如果遇到足够的赵军骑兵,大概率会被反杀的。

所以说,赵军的长平之败,是败在国力不如人,战略谋划失当。(本文原创,图片源于网络。)

8

“成者王侯败者寇”,长平之战赵国惨败,赵括、廉颇,包括赵孝成王只能接受这个结果,任何的指责都让他们无话可说,因为他们是败军之将。

第一个问题,廉颇被打的毫无还手之力吗?

公元前264年4月,秦将王龁开始进攻赵军。赵军初战不利,一员裨将被斩杀。6月,秦军攻陷了赵军的两个堡垒,4个尉官被斩杀,战斗对赵军越来越不利。7月,赵军根据廉颇的策略构筑了坚固的堡垒,但在秦军的猛攻下,赵军西边的堡垒被攻破,两个尉官又被杀。这几次的交锋秦军虽然没有给赵军毁灭性的打击,但赵军的士气受到了极大的影响。显然,硬碰硬赵军明显不是秦军对手,廉颇审时度势,认为秦军远离故土后勤补给困难,难以持久作战。

《史记》记载“廉颇坚壁以待秦”,就是说廉颇构筑了坚固的堡垒,等待秦军的不战自乱。这一守就是三年,秦军在廉颇的堡垒面前没有再前进一步,战争进入了相持阶段。

第二个问题,赵括是不是废物?

赵括自幼熟读兵书,深谙兵法之道,曾经多次帮助父亲赵奢取得战争的胜利,天下无人不知道赵括的名声。秦王得知赵括为将,为了做到万无一失,马上临时换将,起用了战国后期各国听到名字就胆寒的名将武安君白起,用白起换下王龁,可见赵括绝非纸上谈兵的泛泛之辈。

《史记》记载了赵括和赵王的对话:“夫兵久而国有利者,未之有也。故兵贵胜,不贵久”,就是说兵贵神速,速战速决。赵括的战略思想和赵王速战速决的思想高度吻合,于是,赵括替换廉颇,采取进攻的态势,只不过秦白起技高一筹,大败赵军,赵括死在了冲锋的路上,肯定的说赵括不是废物。

《史记。白起 王翦列传》记载白起说的话“今秦虽破长平军,而秦卒死者过半,国内空”。秦军长平战场前后投入兵力65万,赵国兵力超过50万。《史记》记载“秦死者过半”我们大概可以知道秦军伤亡在25万--30万之间,这绝对不是一个“纸上谈兵”的人可以做到的。

战争其实拼的是综合国力。赵国显然不是秦国的对手。三年的战争让赵国苦不堪言,马上到了崩溃的边缘,廉颇初战以后不能取胜,马上采取守势,也是当时最好的办法。速战速决是赵国摆脱战争泥潭唯一的选择,赵国为了挣脱这种困境,历史选择了赵括。

白起、王翦、廉颇、李牧师战国后期的四大名将,秦赵各有占一半,长平之战发生在赵孝成王执政期间,赵国的名将李牧是长平之战结束后二十多年以后赵倬襄王期间才兴起的名将。

赵括的父亲赵奢已经病故,也就是说廉颇和赵括是当时赵国最合适的统帅。

9

赵括的"纸上谈兵"(当时没有纸,只用竹简尺牍,是后人杜撰的)说法是后人的评语!长平之战最初秦军将领是王齕,对战赵国的廉颇三年,赵国国力有限,经不起常年战争,廉颇虽然是名将,当时擅长防守,不善于进攻!赵括是名将乐毅推荐的,绝不是啥纸上谈兵的庸才。只是秦王听闻善于进攻赵括取代廉颇后,怕王齕不是对手,密派在秦军中威望极高的白起取代王齕当主帅。应该不是赵括无能,实在是碰到了中国历史上最强大的带兵将军"战神白起",即使是乐毅,李牧,赵奢(已死)对阵白起,也不见得能取胜,结果好不了多少!!!

10

长平之战的结果证明赵括纸上谈兵都是假的,廉颇不是打的毫无还手之力,而是深谙兵法。但是他们俩都不是长平之战的统帅,真正的统帅是深居庙堂的赵孝成王。

01 为什么说赵括不懂兵法而廉颇才是精通兵法?

孙子兵法云:用兵之法,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分之,敌则能战之,少则能逃之,不若则能避之。

由此可见,敌我双方的兵力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作战的策略。兵力少于对方就赶紧撤退,不如敌人就选择回避,话句话说,就是坚守。

当时赵国兵力大概45万,而秦国最后投入了60万,很明显秦国略强于赵国。即如此,赵国应该选择死守,那么廉颇所为完全正确。相反,秦国在双方兵力并不是很悬殊的情况下贸然发动攻城实际上是下策,事实上,秦国进攻了那么久,并没有讨到什么便宜。


本来是赵国有利的情况下,由于赵括替代廉颇,两国的情势完全扭转了。


赵括二话不说,刚赴前线,便倾巢出动。试问这种作战方法哪里看得出来他精通行兵打仗之道?难不成倾巢出动就能打垮对手?而且第一次小胜便倾巢出动的理由是什么?对方有无埋伏?如何撤退?也许有人说赵括是背水一战,破釜沉舟,但是前提已知赵军的兵力不如秦军,仍坚持倾巢而出,除了说他是想带着赵军前去送死,还真想不到更好的理由。


02 缺粮问题

有人说,赵国缺粮。那是田齐世家里面的一段,但是那个年份也值得怀疑,既然提到楚、魏都去救赵,难道不是指后来的邯郸之战吗?

说到缺粮这个事情,毕竟长平之战前夕双方已经胶着了两年之久,如果说本地作战的赵国缺粮,难道远赴千里的秦国就能正常供应吗?看看白起的成长史,就知道秦国长年军耗过重。粮食运输从来就是个大问题,不管是陆运还是河运,长距离的运输使得粮食在送达前已被押送人员消耗过半,所以,秦昭王深知赵国坚守对秦国最为不利,才使出反间计,使得赵国换下廉颇而起用赵括。

如果说赵国缺粮,除了齐国,其他各国就不能借粮了吗?还有,如果真那么缺粮,邯郸之战又怎么能撑那么久?


03 年轻的赵孝成王

讲到此战,许多人关注的焦点便是战场上的将军,其实他们不过是整个棋局里的一颗棋子。而真正影响整个战局走向的恰恰是年轻气盛的赵孝成王。

赵孝成王因为不懂兵法而换下久经沙场的老将廉颇,又因为不懂合纵之术不听虞卿建议而自断外援之路。长平之战赵国之所以惨败,最大的问题就是背后的统帅赵孝成王,好好的一手牌都叫他给打烂了。


结语:

长平之战发生之时,赵国手上拥有差不多一半的十大战国名将:廉颇、李牧、乐毅、田单等,谋士有虞卿等,还有一个影响力较大的战国四公子平原君。秦国深深为之焦虑,所以紧急使出离间计,诱使赵孝成王起用“纸上谈兵”的赵括,导致40万将士被坑杀。如果赵军没有威胁,白起为何要如此血腥?赵国名将辈出,让秦昭王忧心忡忡,赵军身经百战,让白起不敢小觑。所以,如果要想赢得胜利或者是不败,那么赵孝成王请回避,让廉颇等将军真正统帅。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