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如厕,不滞於物,草木竹石,皆可擦腚。
首先是一种叫做厕筹的东西。
但厕筹这东西,你要明白,在民间,他不叫厕筹,叫“干屎橛”。
干,干预,冒犯。
橛,就是橛子,厕简。
屎橛子长啥样呢?
这样:
拉完屎,用橛子一擦,然后把橛子头洗一下,下次再用。无噪音,无污染,利用缝隙求发展。有的则是将竹条断成小短片,擦完就扔,竹子又宽又大的地方,就用这种方法。
我画的示意图:
然而,事实上,并不是所有人都用厕筹。
很多地区的多数百姓,没有用厕筹的习惯,也没有用纸擦腚的家庭条件。说用不起纸,不是开玩笑,是真的。
所以夏秋的时候,在野外拉屎,通常就用树叶或者卵石一擦了事,免去诸多烦恼。也有用秸秆或棒子的,刮起来要小心翼翼。你不能说,我这个纯天然、无污染,你就用力。那样是不行的,是会把菊花弄烂的。
平时在家,用的是鸡蛋到鹅蛋大小的土块。用土块擦腚这种方式,我最熟悉不过。主要原因就是当年卫生纸在乡间还不流行,而且贫困人家的纸张是很紧俏的。就算纸张流行了,也颇有一段时间,是没有卫生纸的,只有写完不用的作业本,和卫生纸相比,咯腚。
擦腚用土坷垃,更咯腚。然而即便是土坷垃,也是有讲究的。你不能用平常的土块,平常的土块不成型,达不到擦拭的效果。用的都是碎裂的土坯房的土坯,这样的土集结成形,不会导致擦腚忽然碎,手指抠到屎的惨剧。
其制作是这样的:
成型是这样的:
擦腚用的是这样的:
我们知道,土坯做的茅子,多半用久了要塌,因为里头的土砖被人撅下来,撅多了,就空了,没了支撑,就往里偏,往里沉,时间久了,就塌给你看。
说个题外话,茅房这种东西,都是木棍子架坑上,石板放在棍子上,人工打造做成的。时间久了,他沤,沤了,棍子就要断。
我镇,光我听说的就有三个,都是因为拉屎时木棍忽断,整个人掉进了茅坑,挂着屎就从茅房里出来了,这种事,总要轰动一时,传为笑谈。虽然怨不着掉坑里的那个,但掉屎里这件事,他就是很搞笑,也有往女茅房的粪坑里扔雷子炸屎的,雷子迟迟不响,伸头去看,结果崩了自己一脸。
好,我们言归正传。乡镇上,稍微有点生活质量的,就会觉得土坷垃不堪用。会用祭祀用的黄纸当擦腚纸,因为那种黄纸比较便宜,是用草杆、秫秸、芦苇制成的。纸张上还夹杂这这些东西,能很明显地看见。
这东西,我也用过:
那时候多数人还是惜纸如金的,尤其是在学校,一到早晨,去茅房蹲茅坑的屁呲狼烟。学生穷得,都跟孙少平似的。没纸擦腚,也没坷垃,干脆不擦。拉完屎,提起裤子就走。
所以你也别觉得奇葩,那年头拉屎不擦腚的很多,所以有改编的歌曲是这样唱的:“我是一个兵,拉屎不擦腚。”
这在民间是有传唱的,说明的是一种普遍的现象。那个屎,它在腚沟屁眼儿间的毛上停留,时间久了,就结痂,你去抠,它就带着毛一起下来。很多人有抠腚的习惯,抠了腚,手指会很臭,这你知道。你不知道的是,他还故意去闻闻,然后再洗手。
古代说逐臭之夫,听起来不可信,实际上常有。最神奇的擦腚方式,其实是养一条狗。狗是吃屎的,狗吃屎这回事,是因为狗总感觉屎和炖肉拥有同样诱人的味道。小孩拉完屎,唤一声狗,狗就颠儿颠儿过来。对狗来说,屎的气息,可能仅次于肉。因此,它不仅会把你的屁股舔干净,还能把地上的屎都吃了。
这不是个例,许多回忆录中都有(如《纸项链》和《“手纸”的记忆》)。
所以,说起古代,能用上纸的,那都是贵族了。你是贵族,你就能用绢,能用布,能用绸,能用纸,但就怕你不是。所以你不是,你就得学会怎样优雅地擦腚,保证最基本的生活质量。这也许能当作非贵族同学们的穿越后擦腚指南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