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以为占据了道德制高点,常常被自己感动得一塌糊涂,实际上头脑简单,没有独立思考能力,容易被人牵着鼻子走的一群人。假以时日,随着阅历增加和视野变宽,有一部分会转化为正常人。
回想我们年少时候,不也是感动的流泪吗?就像朝鲜的少年见到他们伟大领袖金时,不过随着社会经历增多,见过很多事,会独立思考问题,就不会被他人左右了。
把爱国的年轻人,称为小粉红,污蔑他们是收钱办事、年轻不懂事、没有独立思考能力……你们这些人也太可怜了,来个自问自答,说什么过几年就会由红变黑,说什么除非是拿钱办事,不然怎么会这么爱国。在你们这些人眼中爱国就是原罪。我也曾经年轻过,也愤青过,也被你们这些公知荼毒过,好在是出社会后,看得更清楚、更明白,人也更理智后,我是越来越觉得你们恶心,起码这次疫情就正正把你们这些公知的嘴脸告诉了世人,你们有多么双标,多么险恶。你们歇歇吧,只要全国人民团结一致,国家只会越来越好。
“小粉红”这一称谓常见于“油管”、推特、脸书等国外自媒体平台。
它大概指那些在互联网上充满爱国情绪,以维护中国大陆形象、推崇中华文明为主要观点立场,但有时言语偏激的中国大陆网民。
而使用“小粉红”这一称谓的主要是国内体制内专家所称的“公知”。在“公知”的眼中,“小粉红”这一称谓包含了不屑与嘲讽的涵义。但是在“小粉红”的眼中,“公知”是崇洋媚外的带路党。
“小粉红”是“公知”的死敌。“小粉红”虽然在经验阅历、知识储备和语言组织等方面上总体不及“公知”。但这一群体人数众多,广泛的分布于互联网的各个角落,常常用人海战术和各种“问候”与“公知”论战。目前二者呈“僵持态势。”
总体上,“小粉红”与“公知”的论战是必要的,有意义的。海外有几千万华人,这一群体与国家血脉相连,是国家的宝贵资源与财富。“小粉红”们自发的维护祖国形象,对于祖国在海外自媒体占领舆论话语权具有实际意义,一定程度上维护了海外华人的统战工作。
谁都当过小粉红,年轻人有些盲目冲动是正常的,但不要偏执要学会多方位自我思考。
有些人把所谓“小粉红”当大口袋,先给它下一个含含混混的模糊定义,然后把所有与他们在爱国问题上立场不同的人统统归于其中。不甄别“真假爱国”,不管是否理性思考,只要不跟着他们走的就是“小粉红”。
逻辑的阀值之低,令人恶心。这些人眼中,只有立场没有是非,在舆论场上不是朋友那就给你冠个“小粉红”的名号扔到这个可笑的大口袋中,以此获取莫名其妙的“心理优越感”,好像他们不爱国还不爱的特有优越感。
“我不爱国,但我是在更高层面为国家好,是高级版的爱国。”拜托!能再虚伪一点儿不?又当又立。
“爱国”确实有高级低级之分,也确实有“爱国者”和“爱国之贼”的区别,也确实有真假爱国的人。但是,做出判别的仲裁者必须不能是这些随意给别人划线的这些个玩意儿,因为他们的屁股已经歪的不能再歪了。有资格、有能力做出判别的只能是真正的“爱国之人”,只有自我感情的朴素和真挚,再辅以智慧,才能甄别真假与是非。
一句话,真假爱国有时确实难以区分,但汉奸嘴脸却一眼可以看穿。我不想评价“小粉红”这个生造的定位模糊的名词,我觉得提问者要么心不正,要么脑子不灵光,俗称非蠢即坏。
小粉红是公知和他们的拥簇对爱国人士的蔑称,类似的还有五毛、粉蛆、蛆块链、爱国贼、义和团等,因为公知和他们的拥簇文化水平低、见识少,所以素质也普遍不高,以前还能靠信息封闭来忽悠人,但是现在网络这么发达,什么消息都能自己搜到,只要智商正常的上个外网也没有任何难度,所以公知们再用谣言污蔑中国就会被人指出来,恼羞成怒的公知又没有别的办法,只能用人身攻击来出气,我觉得小粉红以及类似的蔑称词语在网上的存在,就是公知们不光没知识还没素质的实证,可以说就是他们的耻辱柱。
台湾网名,1450的污名化操作,如在台湾“韩粉”
我知道自己的国家不好,但我也知道没有其他任何一个国家会为了我的国家好替我们操心,他们所做的一切无一例外都是从自己的利益出发,绝不可能为了我们牺牲他自己的利益,凡是指望别的国家会为了我们的民主自由殚精竭虑的,都是脑子有病
这个事物由来已久,可能年轻人不知道红卫兵红小兵这些事物。确切的说,他们就是小粉红的前身。
当年由于极左思潮泛滥,年轻人冲动又没有阅历文化知识,他们就是热情。然而岁月的沉淀让今天的他们反思。
文革结束后出现了伤痕文学,作为对一个极左时代的反思。曾经的红小兵红卫兵也从冲动走向茫然再走向反思。他们到底为什么?最高领袖的一句话,就让他们失去了理性耽误了大好年华。这到底咋回事?
改革开放拨乱反正,不要说他们,全中国人都像是从一场噩梦中苏醒,懵逼的睁开眼睛,看着他们这个似曾相识的世界。
终极的问题出现了,我们在干什么?是什么让我们耗费了青春年华?其后就要八十年代的各种思潮出现,萨特的存在主义,尼采的超人哲学,康德的三大批判,叔本华的悲观主义,客观上,八十年代是个思想大解放的时代,百家争鸣百花齐放。
今天的小粉红同红卫兵红小兵如出一辙,都是极端思潮的产物。这也不能全怪他们,他们视野有限岁数偏小,没有阅历,接触到的都是学校里的那些事物。他们的经历就是当年红卫兵和红小兵的经历。让他们改变,没有阅历没有见识是不容易的。
不要说他们,我自己年轻时也是如此,对着日本美国英国有着发自内心的仇恨,只知道他们祸害中国,什么鸦片战争抗日战争朝鲜战争等等,他们侵我国土杀我同胞,在这种充满仇恨的文化历史课中,怎么不让人生出仇恨来。
但是我本人是个文史爱护者,喜欢阅读历史典籍。大量的历史资料让我重新审视自己。鸦片战争的由来不是教课书中的那样,抗战也不算是日本政府蓄意发动的,历史有许多的阴差阳错。仇恨消除了。我也不再是那个热血青年。
今天的小粉红就是认知的问题。他们局限在他们的知识来源,他们自己的阅历以及他们受到的教育。如果他们岁数再大一些,阅历再多一点,那就不会再是什么小粉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