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问题只对了一半,实际上“八九式”掷弹筒在太平洋战争初期也发挥了很大作用,尤其让美菲军印象深刻,在日军横扫菲律宾和马来半岛的战役中,掷弹筒曾经让盟军大吃苦头,毫无作战经验的盟军机枪手,由于不善于转移阵地,被掷弹筒攻击的首发命中率依然高达85%,在武器装备上一向比较“壕”的美军对它的评价是:“日本陆军唯一值得评价的武器”。


(这军装明显就是南方军的)


由于“八九式”掷弹筒小巧玲珑,全长608毫米,全重4700克,完全是按照日本士兵的身高体重设计的,所以人高马大的美军士兵缴获后,用标准的跪式射击姿势非常难受,遂命其名为“膝盖迫击炮”,也就是架在大腿上开炮。结果纷纷大呼上当,因为这玩意后坐力极大,如果错误地用大腿作为射击支撑的话,肯定伤筋动骨,不养几个月都走不了路。


为什么在太平洋战争前期,掷弹筒还有用武之地呢?因为日军掌握了空中优势和炮火优势,所以盟军地面部队完全处于被动挨打的局面,其实与我们抗战初期的淞沪会战情况类似,在陆空火力的掩护下,日军步兵有条件抵近射击,九二步炮、迫击炮和掷弹筒一起招呼,一旦机枪阵地被全部或大部摧毁,盟军士兵的抵抗意志也就崩溃了,1941年的美菲军,用的许多还是一战时的武器,远不是我们想像那般装备精良。


(脚下的姿势不正确)


换句话说,如果太平洋战争初期美军的装备能够达到后来一半的水准,日本人也不可能那么快就逼降10万美菲军队,后者的作战经验、战斗意志和武器装备,没有一项能超过日军,因此被数量少于自己的日军击败,也就不足为奇了。所以日军掷弹筒的威力发挥,基本跟中国战场没有什么区别,机枪一响,炮弹就到,美国人当然闻风丧胆。


但是到了1943年美军大反攻以后,掷弹筒就不灵了,首先是美国人已经了解这种武器的优缺点,尤其是对其500到620米的有效射程有所警惕,轻易不会跟鬼子进行近距离阵地战,掷弹筒的杀伤力也就有限了。“八九式”掷弹筒日本人生产了12万具,装备数量还是非常大的,盟军也缴获了不少,战争后期它的战场效果不佳,还有以下几个因素:


(太平洋日军的掷弹筒)


1、美军地面部队的综合火力已处绝对优势

其实从1942年瓜岛反攻开始,美军的火力优势即已逐渐占据上风,美军的舰炮火力、B17空中打击和谢尔曼坦克的三位一体火力,彻底压制了日军的抵抗,海军陆战队和陆军的步枪、机枪、81毫米迫击炮、榴弹炮和37毫米反坦克炮的直接霰弹射击对日军“带来了可怕的大屠杀”。美军步兵只是在火力扫荡后才发起冲锋,基本就是扫尾工作,此时日军表面阵地的各种轻重武器被摧毁殆尽,不光掷弹筒,连机枪都基本哑了。


2、日军南方军已经大量装备九七式迫击炮

掷弹筒这东西经常被称为“轻型迫击炮”,尽管射击原理跟迫击炮有一定区别,但是战场应用方式基本相同。而掷弹筒的射程和精准度远远不如迫击炮,就算加装膛线的“八九式”掷弹筒,有效射程也不过620米,也就是一里地的样子,抗战初期鬼子的步兵伴随火力之所以特别依赖掷弹筒,那是因为迫击炮质量和数量都不满足需要,“有骆驼谁愿意使牛啊”?


(澳军士兵缴获的掷弹筒)


但是日本1937年研发的“九七式”迫击炮性能非常优良,该炮口径90.5毫米,有效射程高达2850米,最大射程可达3800米,与美军大量装备的81毫米迫击炮性能相当,1938年定型,1939年开始批量列装,并且大多优先配备了南方军的“重装备师团”,中国战场只有“甲级师团”得以换装。由于“九七式”的硝烟以及炮声比九二步炮小,重量也比轻于原“九四式”迫击炮,射速亦高,所以评价非常良好,因此在太平洋战场上,掷弹筒被逐渐边缘化了。


3、能够熟练操纵掷弹筒的老鬼子越来越少

“八九式”掷弹筒虽然有膛线,却仍然没有瞄准具,也就是能够打准完全凭借训练有素和操作经验,这是需要长时间的训练和大量的炮弹才能“喂”出来的,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之初,日军现役士兵当中能够熟练操纵掷弹筒的不在少数,首发命中率高打85-95%,自然杀伤力很强。然而在美军的陆海空火力优势下,太平洋战场那是日军的“绞肉机”,仅阵亡就超过了150万人,经常是一个大队甚至一个联队被团灭。


所以自1943年以后,南方军部队中也充斥大量的后备役、第一补充兵和第二补充兵,他们对于掷弹筒的操纵水平大大下降,而如果首发不中,必遭美军火力反击,连人带炮就都得上了西天。这也是“八九式”掷弹筒在太平洋战争后期表现不佳的重要原因,武器和人的结合是才是关键。



4、南方军战术的窘迫使掷弹筒使用条件受限

1944年6月的塞班岛战役,5000多日军在机枪、迫击炮和掷弹筒的火力掩护下进行“板载冲锋”,结果在美军的火力“犁杀”下当场阵亡4000余人,这基本就是一边倒的大屠杀。日本人再傻也知道这么打下去就是送死,所以其后的守岛战斗,开始改变战术进行“坑道防守”,从硫磺岛到冲绳岛莫不如此,这种洞穴式打法最有效的武器是机枪和直射的步兵炮,而迫击炮和掷弹筒就非常的不方便,需要从洞里拽出来发射,必然极大影响其战场使用。


谁能告诉我,在藏兵洞和坑道口里面,曲射的迫击炮和掷弹筒怎么有效射击?


(盟军测试九二重机和掷弹筒的性能)

最佳贡献者
2

题目值得商榷。

在二战期间,日军的武器装备相对我军来讲更加现代化,一说起日军武器装备,我们首先想到的就是“三八”大盖,武士刀,歪把子机枪。

但是今天我们要说的这个,相信各位肯定不会陌生,它可是日军攻城掠地的神器, 那就是日军的掷弹筒。


这个武器非常特殊,虽然它射程近,威力也不大,但是它结构简单,只需要一个炮筒,一个固定支架和几发炮弹就可以。

而且这款89式掷弹筒重量仅有三公斤,配上弹药箱也超不过八公斤。相比笨重的大型迫击炮,89式掷弹筒更加灵活方便,受到广大日本兵的青睐。

在进攻我方阵地时,因为掷弹筒的射程大约在400米左右,正好弥补了机枪射击和炮弹之间的距离间隙,作为单兵火力支援的武器——超轻型迫击炮就发挥了最大的威力。

一般的老兵操作这款89式掷弹筒基本上是一打一个准,我方阵地的机枪声一响,日军的炮弹就噼里啪啦的往机枪阵地上砸,分分钟报销一个暴露的机枪阵地。

一个熟练的老兵一分钟可以发射二十发左右的炮弹,为日军提供了强大的火力支援,因此,这个掷弹筒又被称之为机枪杀手。

当然这种武器用来欺负我国实属一等一,谁让我们的武器装备相对日本来说实在太过落后呢?

在我国因为主要都是阵地战,而掷弹筒这样具有抛物线弹道的武器在壕沟战中尤为吃香,加上我军重武器的缺乏,所以我国军队遇到日本的投弹筒基本上只有被动挨打的份了。

如此厉害的武器到了太平洋战场就没用了?

虽然面对的是美国大兵,且战场换成了太平洋,但是日军还是没有抛弃掷弹筒。

在塞班岛伤亡美军1.4万人,在佩里硫岛击杀击伤美军8000余人,在塔拉瓦陆伤亡美军4300余人。真的靠三八式步枪和歪把子这种破烂机枪,是很难达到这种战果的,也就是说,它仍然还是有一定用处的。

美军武器装备十分豪华,到处都是M4坦克和装甲车辆,海上有巡洋舰的火力打击,天上有飞机的空中支援,只要日军稍微露出一点动静便会招来一顿狂轰滥炸。

像什么重机枪,只要开枪,就会被立刻定位,因为武器沉重且不容易转移阵地,一旦日军开火就会引来美军坦克和飞机的无情打击。

到了后期,日军只好利用复杂的防空洞,用夜袭战和坑道战杀敌。

面对这种打法美军十分无奈,坦克飞机和炮弹威力被消减,只能靠步兵一个个的清剿日军据点。

这个时候日军的掷弹筒就充分发挥灵活的优势,和日军的机枪手组成火力网,由先由日军机枪手,利用丛林和山地的优势地形,将美军士兵压制,掷弹筒因为不受地形限制,所以可以从日军隐蔽的防御工事中发出,利用曲线弹道轻松击杀美军士兵。

这种机枪扫射迫使美军士兵隐蔽再利用掷弹筒的协作击杀方式令美军十分头痛,由于美军缺乏近距离的类似武器,他们只能利用各种方式让掷弹手暴露于火力之下。

可是谈何容易,由于日军早起修建的防御工事,想就此轻易压制日军火力并不轻松。加上日军地道四通八达,一个掷弹筒往往打几发就会转移阵地,这也使得美军无法轻易定位,尽管倾斜了大量炮弹,可是造成的伤害却并不高。

这样看来,你还会觉得掷弹筒在太平洋战场毫无作用吗?

3

淞沪会战中,我军80万对阵日军30万,最终,以我军失败而告结束;此役,我军死伤30万人,日军死伤4万余人,失败的原因除了战术组织等原因以外,最关键的还是器不如人,武器装备远逊于日军,特别是缺乏空军战机和重型火炮的支援,而日军不仅有战机和坦克,还得到了停在江面上大口径舰炮远程火力的有力援助。

在具体战斗过程中,我某旅的36挺轻重机枪中,战后仅剩下3挺,其中33挺轻重机枪,基本上都被日军随步兵进攻的50毫米掷弹筒所敲掉

日军的掷弹筒,战时装备到分队,也即我军的步兵班,事实上就是一门一人操控的轻型迫击炮,单兵携带,不占编制,且作战非常灵活和机动。

特别是其中的89式掷弹筒,全重只有不到3公斤,居然比一把步枪的重量还要轻,非常适合单兵携带;弹头重0.8公斤,有效射程500米,射速30发/分,杀伤半径约为5-10米。

其实,在太平洋战争中初期,日军步兵分队的轻机枪和掷弹筒等,同样给美军带来了巨大的麻烦,有许多美军前沿部署的轻重机枪,也是被89式掷弹筒50毫米高爆弹给炸毁的成了美军机枪火力的噩梦,美军确实也受到过其困扰,并给予了89式掷弹筒很高的评价。

太平洋战场,毕竟不同于大陆战场,所有的补给都得经过海洋,因此不同于常规陆战,日军装备的89式掷弹筒毫无疑问起到了对美军很强的压制作用

瓜岛战役后,美军开始大换装,淘汰了M-1903春田5发栓动步枪,全都换上了8发漏夹供弹的M-1加兰德半自动步枪,以及部分M-1卡宾枪,包括班长原先就配备的那把M-1汤姆逊冲锋枪,导致日美军步兵枪械火力拉开了非常大的距离

因此,日军配备的89式掷弹筒作战时间窗口被压缩很短,且白天得赶在美国飞机起飞前撤离,包括美军获得了舰炮火力的支撑,因此日军步兵很难从容使用掷弹筒进行瞄准射击

到了太平洋战争中后期的防御战,日军常规阵地里以平射武器为主,曲射武器的用途就非常小了;如果是依托山洞和堡垒作战,89式掷弹筒这种曲射的轻型迫击炮,基本上就没有了用武之地

4

谢谢邀请!兔哥回答:我们对掷弹筒的了解更多的是从一些影视资料中看到。掷弹筒是日军二战时期的步兵主要的武器装备,二战中日军使用非常广泛,掷弹筒其实就是一个小型的迫击炮,只不过击发方式和迫击炮不同,口径,威力,射速,射程也不及迫击炮。日军只所以装备掷弹筒其实和日军的资源有关系,日本是一个岛国,属于外向型的经济,资源匮乏。另外一个原因也不能不考虑,就是日本的陆军武器装备都普遍不好,没有一门像样的火炮,坦克等重武器装备,就连步兵使用的轻武器也都是三八大盖,九九,歪把子,南部十四手枪(王八盒子),九二式重机枪之类的武器,这些武器没有一个好用的。二战时期日军陆军武器装备是所有的轴心国中最差的,它也就是欺负我们比它还落后而已。虽然掷弹筒无法和欧美等国家的武器比,但和日军其它陆军武器比,掷弹筒可以算是唯一的一个亮点了。

尽管日军掷弹筒口径小,射程近,杀伤力弱,精度差,对于射手的经验依赖严重,然而就是这样一样破东西在当时的抗日军民眼里就仿佛是先进的东西,当时咱们真的是太落后了,所以小日本才敢来欺负咱们。掷弹筒由抛射筒、炮筒支柱(也叫炮筒脚)、底座(也叫脚板)三大块组成,另外还有简单的机械面准具、支架、背带、方便使用。二战时期日军掷弹筒的口径约50毫米以下,通常抛射筒长260厘米左右,炮筒脚长17厘米左右,整个的重量约2.7公斤,还是很轻便的。掷弹筒能够使用专用弹,也可以使用日本的九一式和九七式手榴弹,不过使用手榴弹时由于手榴弹上的弹槽导致气密性不好,射程近。日军掷弹筒的射程约300米~500米左右,最大700米,不过这个距离实战中基本没什么用,打不准,通常都是三四百米以内的干活,炮弹重1.3公斤,有效杀伤半径约5米。



至于掷弹筒一发榴弹就报销一个机枪阵地,这个需要怎么说了,一个机枪阵地也就是一个机枪组,轻机枪也是两个人一组,正负手,重机枪二战时期需要几个人伺候着,但作战时通常也是两个人,其它人不会扎堆等着挨打去。如果掷弹筒能够精准命中一发榴弹,打掉一个机枪阵地没问题,毕竟有5米的杀伤半径,问题是能不能打中。掷弹筒实战中的射程也就是三四百米的距离,如果是游击队,通常都是伏击日军,这时日军掷弹筒基本都是身处一线,距离不会超过300米,而机枪那个时候都金贵,基本都隐蔽很好,所以用掷弹筒打机枪阵地并不好使,其实日本的掷弹筒准头很差,属于概略瞄准武器,并做不到精准命中,而如果是趴地上射击,掷弹筒除非是砸人身上,否则并不会有多大威力,日军通常是进攻作战时使用掷弹筒。


掷弹筒装弹前需要先拉下弹筒脚杆里面的发射机,发射机(击发杆)由弹簧支撑,顶部有一个撞针,有一个扳机,用一段小绳子栓着,装弹后,一个手抓住炮筒,一个手拉扳机的绳子,利用机械瞄准具简单的概略瞄准,击发时弹簧推动发射机前进,顶部击针尖撞击炮弹底火,引燃发射药,发射药爆燃的火焰膨胀气体通过泄压孔进入发射筒,形成高压,使炮弹沿炮筒加速前进,这样就完成了发射。日军通常是两人小组携带一具掷弹筒,备弹16枚,4枚一个弹袋,一人8枚。

二战时期亚洲战场上日军所面对的都是装备远比日军落后的国家,所以掷弹筒还是有作用的,然而,太平洋战争中和美军对抗就不好使了,主要是美军的轻重火力都远超日军。美军火炮之类的武器很多,弹药也充足,口径也大的多,掷弹筒的射程根本就够不着火炮阵地,而美军的冲锋枪,自动步枪射速密集的多,哪有掷弹筒发威的份。掷弹筒的射速也比迫击炮慢很多,迫击炮可是连续射击,掷弹筒属于类似栓动步枪式的发射方式,必须要打一发就再次拉动击发机,因此,速度慢的多。掷弹筒的优点是重量轻,携带方便,缺点是,射程、精准度、杀伤力都有所不足,对付弱国可以,对付美军这样的强国就使不上劲了,正是这个原因,使掷弹筒没有走下去,随着步兵轻武器自动化程度的提高,火箭筒等武器的普及,掷弹筒逐步的退出历史舞台。

以上是兔哥个人观点,欢迎探讨指正,欢迎你的关注,图片来源网络。

5

有句话说落后就要挨打,这句话真没说假。日本要不是比中国武器先进,吓死它也不敢侵略中国。日军侵华的时候,基本都是三八加歪把,还有各种火炮外加掷弹筒,而中国抗战的中流砥柱八路军、新四军则是小米加步枪,国民党军队的武器也是参差不齐,五花八门。

总之,日军的武器跟中国军队比优势明显,简直就不是一个时代,不能同日而语。因此,日本侵略者在中国才那么不可一世,肆无忌惮。

日军手里的先进武器有很多,掷弹筒就是其中比较厉害的一种战场利器。日军正是仗着它在中国战场横行霸道、无恶不作,相信关注中国抗战史的朋友对它都不陌生。

掷弹筒之所以非常有名,是因为它有很多优点,比如结构结单,操作方便、使用快捷,杀伤力大。掷弹筒说白了就是一个“筒”,加上一个支架来固定,筒里面填充炮弹,再简单不过了。

掷弹筒最大的优点就是体积小,(400毫米左右。)重量轻(3千克左右,加上弹药箱也不过九公斤左右。一个人提拉着就到处跑。

比较起山炮、重炮,掷弹筒使用方便、携带方便、机动灵活、效率高,发射频率高,杀伤效力高,可以说是个短平快的宝贝,因此深受日本士兵的欢迎。

在进攻我方阵地时,因为发射准备时间短,还被广泛用作指挥部自卫火器。弹头重800克左右,射程300米,射速30发/分,杀伤半径5米左右,掷弹筒重量相对德国的要轻一些。

日本掷弹筒除了发射专用榴弹外,还可以发射制式手榴弹----此时要加装发射药盂,且因为手榴弹作为炮弹使用闭气性不好,此时的射程大约在200米左右。


日军的掷弹筒从本质上来说是一门轻迫击炮,它的主要特点是射角大,弹道弯曲,射程不远。主要用来杀伤躲藏在工事和隐蔽物后的敌人或者在远距离杀伤敌人有生力量,它的杀伤效果好,操作方便,可以伴随由单兵携带随一线步兵移动,对一线步兵进行支援。由于单兵携带且可以隐蔽在障碍物后发射,它的隐蔽性很强。掷弹筒由特制的弹药袋携带,一个弹药袋可以携带8枚榴弹,一个二人掷弹筒小组可以携带16枚。

在实战中,日军多次违背海牙公约往往把毒气弹和榴弹混合使用,给中国抗日军民造成很大的杀伤。

中国军队缴获掷弹筒后加以仿制,因根据地条件限制,无法给抛射筒刻上膛线,因此采用滑膛结构,为了不影响射程,抛射筒加长至400毫米。

掷弹筒的射程大约在300到400米之间,正好贴补了机枪和大炮射程的真空地带,同时它是个单兵武器,隐蔽性强、突然性强、毁灭性大,给我抗日军民造成很大的伤亡。

因为掷弹筒结构不复杂,也不是什么高科技武器,一般的士兵都能熟练掌握。在两军对峙的时候,只要我方阵地出现机枪一类的火力,日军的掷弹筒就会及时出现,掷弹筒的杀伤半径非常大,一炮打来,能把五六张方桌大小的范围夷为平地,一个机枪阵地就片甲不留了。

一个新兵蛋子在一分钟之内可以发射十来发炮弹,一个老兵油子则可以发射二十来发,一个人的火力盖过一个班,所以掷弹筒在那时候有机枪终结者的称号。

可是日本这种武器也只能用来欺负中国军队,因为我军的武器实在太落后,只能跟敌人打阵地战,日军的武器才有了用武之地,换了地方他们就不一定那么猖狂了。

比如到了太平洋战场上,面对更现代化的美军的时候,日军的掷弹筒就没有了能耐,一点也不嚣张了。

战争初期,日军的掷弹筒还凑合能用,因为美军还不熟悉日军的套路,所以日军的掷弹筒还屡屡得手,给美军造成了很大的伤亡;仅仅是塞班岛一战,美军就伤亡1万多人,掷弹筒就是罪魁祸首。


但时间一长,美军就看出了日军的套路,美军就因地制宜,用优势火力来对付它。美军装备更先进,坦克一般打不透,装甲车一般打不穿,火力是空中海上和陆地立体交叉的,日军一有动静就是一阵劈头盖脑狂轰滥炸,把日军打得没有脾气。

美军的自动步枪,轻机枪、重机枪、炸弹和和火焰喷射器一齐怒吼,日军一听见声音头就都大了。遇到了日军摆开阵势打阵地战的时候,美军步兵不按照套路出牌,不跟日军打贴身战,反而拿出步话机呼叫空军过来。要不了多久美军飞机就呼啸而来,对日军阵地进行地毯式的狂轰滥炸。

空袭过后日军阵地的地面上连个活物都都难以找到,更不用说掷弹筒了。美军对日本进行坑道战中,坑道的空间极其狭窄,自然也就用不上掷弹筒了。

6

不是没用了,是没那么大用了。

日军的掷弹筒是二战时期日军轻武器中唯一一个不会被人诟病的武器,相反,评价还挺高,美军对这个武器评价也是非常高,毕竟打的挺疼的,吃过不少亏啊。

掷弹筒一炮干掉一个机枪阵地,这种事情在中国战场上挺常见。这个主要原因其实是国军缺少强有力的支援性武器,才会被这东西压着打。另外,这东西干掉一个机枪阵地,主要是攻坚时用的。

日军的八九式掷弹筒非常不错,打个五六百米不成问题,就是个轻型迫击炮。在战斗中作为一个火力延伸还是非常出色的。可以打到迫击炮的死角,可以高于手榴弹的射程,是迫击炮和手榴弹中间火力空白区域的一个补充。

而在太平洋上,美军可不是像国军那样缺枪少炮的,美军的60迫击炮81迫击炮M2迫击炮,距离上可以覆盖很多位置,就跑炮弹足够充足的情况下,美军还嫌打的不够爽。

太平洋战争中的那些岛屿争夺战中,美军攻击日本占领的岛屿时,火力支援其实是靠海上的舰炮覆盖日军阵地,等把日军阵地打残了,掷弹筒还剩几个真就不一定了。

对于掷弹筒,美军的评价也是非常高,毕竟被日军的掷弹筒打的挺蒙圈的。美军对这东西是又爱又恨,毕竟好用啊,自己被打的也挺疼。

掷弹筒这东西没任何瞄具,也就一个瞄准线和标尺,大多数情况下全凭借经验来,后期日军有经验的射手死的差不离了,剩下那些小孩子能把榴弹打出去就不错了。

日军的掷弹筒,并不是不好用了,只不过就是没在中国那样效果那么好了。毕竟美军机枪打掉一个,可能换来的就是十几发炮弹。

7

说起掷弹筒,大家想必都不会太陌生,乃是日军最得意的武器杰作之一,与九二式,歪把子,并称日本三大杀器。



掷弹筒又叫超轻型迫击炮,西方将这款武器称之为“膝盖迫击炮”。从它的名字我们就能够看出来,这种武器装备非常便于携带。除了便于携带之外,掷弹筒还有发射时间短、杀伤力效果大等优点。它也有缺点,就是射程短。



更为重要的是,掷弹筒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廉,非常适合大规模、快速装备。日本是个小国,资源匮乏,军工能力相对较弱,掷弹筒这种生产成本低、生产速度快的便携式武器自然受到了日本人的青睐。

当年,掷弹筒作为日军制式武器,在日本的侵华战争中被广泛的使用,当时的掷弹筒可以说是在中国的土地上残害了无数中国人。



在侵略中国时,这种武器显得非常无敌,给中国军队造成了巨大的威胁和杀伤,中国军队吃尽了日军掷弹筒的亏。没办法,当时的中国没有什么很像样的武器装备,所以掷弹筒就能压制得住中国军队。日军还把生化武器和榴弹放在掷弹筒里一起发射,造成了无数中国人死伤。



但是后来在太平洋战场上,面对装备更加优良的美军的时候,掷弹筒可就没那么风光了!

美国当时使用了一种叫做火焰喷射器的武器。在岛屿上作战时,火焰喷射器能够对日军修筑的防御工事完成威胁。这种武器被命名为M2-2型火焰喷射器。喷火器的射程很远,可以达到45米。士兵们可以在安全范围内使用它而不会收到日军的射击。日军对这种武器可以说是“闻风丧胆”,因为喷火器的火柱能够沿着日军修建的坑道飞溅,并且很难灭火。

所以日军一旦身上被溅了火柱就只能等着活活被烤死。在这种武器创造出来以后,原本易守难攻的小岛被美军逐一突破。并且美国有强大的国力作为保障,战备物资非常充分,可以源源不断的运过来。当时的日军普遍缺乏重武器,美军则一个排一台M2式60mm迫击炮和M1917机枪。



使用M2型-60毫米口径迫击炮对目标轰击的美军炮兵。

这些“豪华”的重武器对日军进行了强势的火力压制。掷弹筒再远,也只不过能扔个几百米。而M2式迫击炮射程可以达到一千多米,远远大于掷弹筒的射程。即使日军的掷弹筒投手再优秀,美军的机枪手强有力的火力压制,谁敢出来扔个掷弹筒?



刚探个头怕是不会被美军打成筛子!

所以说啊,这个人比人气死人!

8

这个问题老梁来回答。

没有用?您这说法只说对了一半,太平洋上的那场战争,日本人刚刚怼上美国人的时候,还是有一定用处的,只是后期哑巴了。

咱先了解一下这掷弹筒,咋就在日本人手里玩出花活,打个底,然后再来回答题主的问题。

话说这掷弹筒您可以看成是一种超轻型的迫击炮,他之所以能够出现,完全是因为那场在咱中国土地上发生的日俄战争。

说不好听到的这就是一场狗咬狗尾巴的战争,日本人虽然获得了最后的胜利,但死伤也不少。

打旅顺要塞就被弄死弄伤了一万六,这把个日本人心痛的好悬没把自己个剖腹了,毕竟总攻才六万,这一家伙就弄掉了快三分之一的兵力了。

那么这场战斗能够让日本人肉痛的主要原因是,俄国人装备了马克西姆重机枪,这家伙割麦子一样,把个头比步枪高不了多少的日本人给穿趴下不少。

八嘎喊的再多都没用,只是送人头而已!

当然,后来日本人还是利用人数优势,天天没事干,喊板载,这就是著名的板载冲锋,最终拿下了不少俄国人的阵地。

而这些个阵地就有不少隐蔽工事,俄国人的机枪拿他没有办法。

咋说呢?人被逼急眼了这都是发明家,于是俄国人把海军用的47毫米大炮给装到带轱辘的炮架上,发射那种长尾巴的炮弹,于是世界上第一个迫击炮就这么诞生了。

这玩意的弹道是弯曲的,打日本人那工事,一怼一个准,炸的日本人一窝一窝的搁天上飞。

所以这东西给日本人的心里伤害太大了,事后日本人出于对着玩意的恐惧,就喜欢上这东西了,军队就要求制作这种炮。

那么接下来各种型号的迫击炮就出现在了日本人的装备当中,这掷弹筒就其中之一。

后来他们对这掷弹筒又进行了改进,这就是后来的八九式掷弹筒。

所以这也算是搁新奇物件,是日本人所特有的一个东西。

题主的问题

那么这玩意到了抗战的时候,因为咱手里边啥都缺,没法子还拿盒子炮充当持续火力输出的物件来使唤,而日本人掌握这空军,炮火,基本上都快怼到咱阵地前边进行射击。

什么九二式步兵炮,什么掷弹筒啊,一通招呼,所以对咱的机枪阵地威胁是很大。尤其是他们的士兵那都是三年期或者五年期的老兵,对手里的家伙式摸的那叫个透彻。

掷弹筒这玩意连个瞄具都没有,准确度完全都是炮弹怼出来的,所以就能够做到一发一个机枪阵地。

同理,在太平洋战争初期,美国人的军队可没有中后期那么牛掰,他们的装备啥的都停留在一战的时候,尤其是陆军在这方面特别的突出。

也就是说美国初期陆军的装备水平,在日本人的眼里和咱也差不多。

同样去的都是日本手里的老兵,美国人面对大量的被摧毁防御阵地,信心也就跨掉了,他们很绅士的选择了投降。参考麦克阿瑟吼的震天响的菲律宾战役,最后做了缩头乌龟带着老婆坐着潜艇悄悄的跑了,接收烂摊子的温莱特最终投降的例子。

结果让美国人错愕的是,日本人压根就禽兽。绅士投降?那么你就是绅士了?日本人可不惯他们这个,直接给他们来了个死亡行军,美国人怒了!

所以开始的时候,日本人的那掷弹筒确实不错,开头还能捞点便宜啥的。

美国人把自己家的兵工厂可就开动了,这把个蹲在欧洲的希特勒都快气疯了。

而日本人也尝到了苦果。

知道这是啥不?重机枪!知道那是啥不?火炮,而且是大口径的!还有那个是啥?榴弹炮!天上还有小飞机!

得咧,日本人还抵近射击,想多了吧!直接就被美国人给打到了地底下去了。而且老兵啥的死亡得也多,后期补充兵,什么第一补充兵,第二补充兵啥的,掷弹筒的准确率水的就厉害了。

再说,日本人都躲到了山洞里头,地道里头,他也只有抽冷子出来放个冷枪冷炮啥的,掷弹筒?拉倒吧,这东西面对没有了空中火力,重火力的支持,偷袭还成,其他的还是算了吧!

俺到是挺喜欢日本人这个时候的板载冲锋,扎成人堆,就跟那蝗虫一样一窝一窝的冲击美国人的阵地。

“啪啪啪!啪啪啪!”

这顿射击,全躺下了!瞅到这里咱的呱唧呱唧!

不过可惜的是,这种事后来就少了,毕竟都躲到山洞里头,地道里头。

也就是说他们那掷弹筒,啥都瞅不见,打啥打!

好了,今天就写到这里,喜欢的朋友加个关注,顺手点个赞呦!

9

掷弹筒报销机枪阵地?——扯淡!

题主以为机枪阵地是神剧的样子吗?

还真心不是!

战场上的机枪阵地基本上都在对方步兵火力范围之外,有的会远在前沿阵地800米以外。观察手需要使用望远镜进行观察。

机枪阵地发挥的作用是火力支援。优势是我打的到你而你打不到我。

对付机枪阵地的方法实际上是需要呼叫火炮火力支援,或者采用重机枪压制。

军事和电视是有很大差别的。

再说说掷弹筒:这玩意被过度神话了,被说做是二战战场上日军无所不能的一个神器。

但是这个东西还真的不能打击机枪阵地。

二战中日本主要装备的掷弹筒是八九式掷弹筒和十式掷弹筒。八九式比较强,这是一种有效射程260米,最大射程700米的曲射武器,主要用于填补手榴弹和迫击炮之间的火力空袭,对“扎堆”的步兵进行打击。

而刚刚所说的掷弹筒射程是使用八九式掷榴弹的时候才可以达到的,如果使用十式手榴弹的话掷弹筒才有70米的有效射程。

但要注意的一点是——掷弹筒并没有瞄准具,需要使用者凭借经验进行射击。这就导致了掷弹筒命中距离稍远的目标命中率奇低。





射手如果真想打击机枪阵地的话则需要突入到机枪阵地100-150米的距离上开火。刚刚说了机枪阵地在离前沿800米左右的位置上。这就需要射手突破敌军防线后再向前行进650米左右。这在战争中是做不到的!

又有人会想掷弹筒的最大射程是700米吗?可以接近对方阵地发射命中敌方机枪阵地。这就扯淡了!

这是一门迫击炮,士兵正在利用瞄准器瞄准。说个数据大家或许就清楚了:60mm迫击炮在500米距离上攻击并摧毁一个排级目标大约需要消耗60枚炮弹。这是在有瞄准器的情况下。

而掷弹筒是没有瞄准器的,一个掷弹筒小组两个人,一共才携带18枚掷榴弹。打光了都摸不着远处的机枪阵地的!

太平洋战场上日军在使用掷弹筒,并不比我回战场少,但是面对的美军作战素质较高。对这种武器认识深刻,听到了发射声就会立刻卧倒,因此掷弹筒伤人并不多。同时,作战环境不同,太平洋战争热带地区的战斗相当的多,大多数是丛林作战。

而日军的掷榴弹又是碰炸引信,因此射出去的榴弹撞在树上提前引爆也进一步的削弱了掷弹筒的效能。

10

日军的掷弹筒是一种非常实用的武器,同样是发射炮弹,它只不过五六斤重,但是如果使用坦克,那就是几百斤、超过千斤重。不过因为太小,所以它的威力有限,仅仅在近距离的时候,才能使用。

如果是在远距离轰炸阵地的话,还是需要借助大炮。这种武器的射程一般在两百米左右,炮弹不过一斤重,但是别看个头小,如果命中的话,能给敌人带来很多的伤害。一旦离得够近,就能用这种武器来做比较精确的轰炸。所以我们就能看到,在抗战时期,往往日军的一发炮弹,就能炸开我军阵地的一个口子。

当然这种武器在中国战场上好使也是有原因的,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我们的装备太差了。即便是一百米的距离,我们的武器都不好打中。而这种掷弹筒的射程却能达到两百米,即便是我们想冲锋击毙投掷手,也会被敌人猛烈的火力压制。掷弹筒的造价很低,关键是非常轻,一个人就能扛起来,而且炮弹也只有一斤左右的重量,所以非常便于携带。如果有敌人的据点不能攻下,就可以近距离使用这种武器来轰炸。别看炮弹很轻,威力有限,但是在进攻途中突然遇到对方死守,是很难突破的,这时候用掷弹筒炸几次,就能很快瓦解敌人的守势。在抗战中,日军经常俩人一组,最多可以携带12枚炮弹,这对于我方来说,显然造成了巨大的威胁。他们甚至还会用这种武器来投掷毒气弹,这种装备在当时造成的伤亡,占总人数的两成。

这样厉害的装备,我国的军队也在后来加以学习,制造了不少这类武器,但是这种掷弹筒真的到了太平洋战场上就没用了?其实不是这样的,这种武器既适合近距离打击工事里面的敌人,也能在掩体后面来攻击敌人。因为它的弹道圆滑,所以很适合登岛作战,面对美国人的工事,这种武器能够发挥极大的作用。

虽然日本经过很长时间的发展,军备相当不错,但是美国那时候的武器已经极为先进,他们的机枪可以有效阻挡日军的进攻。但是为何美军还是在那里出现了重大的伤亡?一个是日本人发起的夜战,一个就是这种掷弹筒的运用。虽然拼枪不好拼,但是掷弹筒一出,美国人就傻眼了。手雷虽然更加轻便,可是人们扔个一百米就算不错了,根本威胁不到掷弹筒的投弹兵。

当时美军的空军就已经很厉害了,但是日军面对这个情况,却选择了挖地道,在掩体地下避开飞机的轰炸,然后再拿掷弹筒来攻击美军,伤害很客观。当时岛上的丛林很多,美军用飞机大炮对他们构不成威胁,但是他们却能背着几斤重的掷弹筒,再拿上几个炮弹,来到阵前就能轰炸美军,这样的优势是美国人实现想不到的。就因为他们缺少这种武器,所以他们最后很害怕和日军交战,为了避免损失,他们就使用了核弹,这才平息了战事。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