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即使孪生兄弟,也可能会因为不同的追求而出现分歧,甚至成为敌人。三国时期,魏蜀吴三分天下,诸葛氏三兄弟分别出仕三国,诸葛谨在吴国担任大将军,诸葛亮在蜀汉担任丞相,诸葛诞在魏国任征东大将军,史书称“一门三方为冠盖,天下荣之”。

需要体现说明的一点是诸葛三兄弟中,诸葛瑾、诸葛亮是亲兄弟,诸葛诞是两人的同族兄弟。当时人认为“蜀得其龙,吴得其虎,魏得其狗”,龙虎狗有着怎么的命运与人生结局呢?

1.诸葛瑾

字子瑜,174年出生。诸葛瑾在早年间曾游学洛阳,后来天下大乱,率家人避居江东。后来孙权的姐婿弘咨遇到诸葛瑾,对其才华非常欣赏,就向孙权推荐,与鲁肃等一起担任宾待,后又成为孙权长史、中司马等职。215年,孙权遣诸葛瑾出使刘备,与诸葛亮在公馆见面,未尝谈及私事,最后双方重新划分边界。

诸葛瑾人如其名,为人非常谨慎,他同孙权谈话时,从不急迫直言,只是稍微表示出自己的倾向,点到为止;如有与孙权心意不合时,他便放弃正在进行的内容而转向其他的话题,渐渐地再借其他事情从头开始,以对同类事情的看法求得孙权的赞同。

219年,诸葛瑾跟从吕蒙讨伐关羽,因功被封为宣城侯、绥南将军、南郡太守,代替吕蒙驻守公安。221年,刘备亲率大军伐吴,诸葛瑾曾给刘备写信劝和,但被刘备断然拒绝。当时有人对孙权说诸葛瑾私下派人与刘备联络。孙权说道:“孤与子瑜有死生不易之誓,子瑜之不负孤,犹孤之不负子瑜也。”

229年,孙权称帝,封诸葛瑾为大将军、左都护,领豫州牧。诸葛瑾虽然被封为武官,但其军事才能与其弟诸葛亮不可同日而语,几次出兵作战,均无建树。241年,诸葛瑾病死,时年68岁。

诸葛瑾有三子,长子诸葛恪,次子诸葛乔,三子诸葛融。252年,孙权死后,诸葛恪曾执掌东吴军国大权。253年,诸葛恪被宗室孙峻所杀,被诛灭三族。留在蜀国的诸葛乔一脉认祖归宗,延续诸葛瑾的香火。

2.诸葛亮

字孔明,181年出生。关于诸葛亮的人生经历,不再过详细介绍,主要说下诸葛亮鲜为人知的一面。诸葛亮除了是位优秀的政治家、军事家外,他在书法、绘画、音乐上的成就同样不低。

诸葛亮“善画,亦喜作草字,虽不以书称,世得其遗迹,必珍玩之”,宋徽宗就曾收藏诸葛亮的草书《远涉帖》。唐朝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中写道:“诸葛武侯父子皆长于画。”,“今分为三古以定贵贱,以汉、魏三国为上古,则蔡邕、张衡、曹髦、杨修、桓范、徐邈、曹不兴、诸葛亮之流是也。”;在音乐方面,诸葛亮制作七弦琴、石琴,还写有一部音乐理论专著——《琴经》。

234年8月,诸葛亮病死于五丈原军中,时年54岁。诸葛亮早年无子,曾过继诸葛瑾次子诸葛乔为己子,之后诸葛瞻出生。263年10月,诸葛瞻、诸葛尚父子在绵竹战死,此时诸葛亮直系血缘关系的仅存诸葛京(诸葛瞻次子)一脉。

3.诸葛诞

字公休,生年不详。诸葛诞早年的仕途生涯并不顺畅,曾担任尚书郎、荥阳令等小官,后来好不容易当上御史中丞、尚书等官,又因为与散骑侍郎夏侯玄等人交好,而魏明帝非常厌恶夏侯玄、诸葛诞等人,将他们免官。

239年,魏明帝病死,其子曹芳继位,大将军曹爽辅政,曹爽重新启用夏侯玄等人,诸葛诞出任扬州刺史、昭武将军。251年,太尉王凌计划起兵讨伐司马懿,并另立楚王曹彪为帝。司马懿领兵讨伐,任命诸葛诞为镇东将军,假节都督扬州诸军事。

255年,毌丘俭、文钦在寿春起兵,反抗司马师的专权。诸葛诞拒绝了毌丘俭劝诱,并最先率兵讨伐,随后率先进占叛军的据点寿春。诸葛诞不仅平定了叛乱,还击退了东吴的军队。战后诸葛诞因长期在淮南驻守,于是被任命为镇东大将军、仪同三司、都督扬州诸军事,成为魏国在东南地区的封疆大吏。

256年,刚刚执掌朝政的司马昭派长史贾充试探诸葛诞的口风。贾充说道:“洛中的诸位贤达之人,都希望实行禅让,您认为如何?”诸葛诞厉声说道:“你不是贾豫州的儿子吗?你们家世代受到魏朝的恩惠,怎能想把国家转送他人?如果洛中发生危难,我愿为国家而死。”贾充默然无语。

回到洛阳后,贾充建议司马昭征调诸葛诞入朝,257年,司马昭以皇帝的名义,升诸葛诞为司空,入朝任职。诸葛诞接得诏命后十分清楚,于是杀死支持司马氏的扬州刺史乐綝(乐进之子),并派自己的儿子诸葛靓到东吴求援,然后征集淮南将士正式叛乱。

司马昭则亲率大军征伐诸葛诞,并派王基、陈骞领兵围困寿春。258年)正月,寿春城中粮食枯竭,军心不稳。2月,寿春城被攻克,诸葛诞在出逃时,被魏将胡奋手下士兵杀死,诸葛诞被诛灭三族,但有一子诸葛靓留在吴国。

战后,诸葛诞麾下数百名亲兵于被俘,但他们坚决不降,还说:“为诸葛公死,不恨。”行刑时排成一列,每斩一人便招降下一人,但始终无一人投降,可见诸葛诞善于治军,爱兵如子,士兵肯为其效死。

吴国灭亡后,诸葛靓因父仇终身不仕,时人称他至孝。晋武帝司马炎与其有旧交,想与他一会,但诸葛靓知晋武帝来,竟逃到厕所中,晋武帝追去与他相见,并说:“你还记得我们幼年的交情吗?”诸葛靓流泪涕泣:“我没能作到往身上涂漆,把脸上的皮刮下来,又见到了圣上您的面容,我实在是又愧又恨。”

关于诸葛三兄弟,清代大词人纳兰容若有诗云:“诸葛垂名各古今,三分鼎足势浸淫。蜀龙吴虎真无愧,谁解公休(诸葛诞字公休)事魏心。”

转载自纵横五千年

最佳贡献者
2

诸葛亮事蜀汉,诸葛瑾事吴,诸葛诞事魏,三人并称诸葛家龙虎狗,这句话最初是来自于『世说新语』:

诸葛瑾弟亮及从弟诞,并有盛名,各在一国。于时以为“蜀得其龙,吴得其虎,魏得其狗”。诞在魏与夏侯玄齐名;瑾在吴,吴朝服其弘量。

龙虎都是褒义词,可能大家会好奇为什么诸葛诞是狗,其实狗也是褒义词。根据『尔雅.释兽』的说法:

熊,虎丑。其子狗,绝有力麙

丑是类的意思,这就是说,熊虎之类猛兽的幼子也称之为『狗』,大约就是我们现在说的『崽』的意思。郭璞说:

律曰:捕虎一,购钱三千,其狗半之。

一只老虎可以卖3000钱,而老虎的“狗”只有1500,这足以说明这里的狗其实是幼虎的意思。

诸葛亮没什么好说的,卧龙的鼎鼎大名,自古以来都广为认知。

而诸葛瑾性格雍容大度,弘缓不失。孙权亦非常敬重他,每有大事都会咨询。而诸葛谨对孙权的劝谏也非常有艺术,每次都是恰到好处,从来不犯颜直谏,点到为止。比如:

孙权要降罪校尉殷模,很多人都为他求情,但是孙权更生气了,只有诸葛瑾不说话,孙权就奇怪,问诸葛瑾为什么不说话,诸葛瑾说:”我和殷模一样是逃难来到江东,全靠大王成全。现在我们不能互相监督,砥砺自己,来报答大王的恩德,致使殷模辜负了大王的恩惠,自己犯下这样的罪过。我认罪还来不及,实在不敢说什么。“

这一席话,反而让孙权非常的感慨,就赦免了殷模。

诸葛瑾的做事风格,大抵如此,让人如春风拂面。后来诸葛瑾在吴国也是位极人臣,做到了太傅和大将军,称为诸葛家之虎也是实至名归。

而诸葛诞,则是和夏侯玄相提并论的『四聪八达』之一,而夏侯玄可是『朗朗如日月之入怀』,风采令人神往的大名士,故而诸葛诞风度和气质必然也是一时之选。

后来因为司马氏架空了皇帝,派贾充来探诸葛诞的口风:

贾充与诞相见,谈说时事,因谓诞曰:“洛中诸贤,皆愿禅代,君所知也。君以为云何?”诞厉色曰:“卿非贾豫州子?世受魏恩,如何负国,欲以魏室输人乎?非吾所忍闻。若洛中有难,吾当死之。”充默然。

诸葛诞慨然说:难道你不是贾逵的儿子吗?世代都受魏国恩典,怎么能背叛国家呢?这不是我能听到的。如果洛阳有难,我必当以死赴难!

贾充被顶的说不出话来。后来,司马昭召他入朝,他知道去无好事,于是在淮南奋然起兵反抗司马昭,后来虽然失败了,但是忠义之气依然千古让人敬仰。称之为诸葛家之幼熊、幼虎,也是非常合适的。

以上就是诸葛家龙虎狗的来历。无独有偶,在千年之后的中国,北洋军阀政权也有三位将领,也是一时之雄,被称为北洋龙虎狗,王士珍为北洋之龙,段祺瑞为北洋之虎,而冯国璋为北洋之狗。当然,那就是另外一个故事了。

3

诸葛家族,前无古人,后无再续,如流星耀世,。

诸葛家族可以说是三国时期唯一的在三方都极其有影响力的家族。可以说是唯一,没有之一。本来诸葛家族只是普通的官宦之后,在诸葛亮和诸葛瑾之后才成为全国最有影响力的家族.到了诸葛诞掌控淮南,在地域上,诸葛家族几乎可以说是影响半个中国的家族。在三国历史上,三家都吃得开的家族只此一家,没有第二。

一提到三国时期的家族,历史学家总提及当时的一些豪门大族乃至巨族,比如袁绍袁术兄弟所在的“四世五公”的袁氏家族、杨彪杨修父子所在的弘农“四世四太尉”的杨氏家族、荀彧荀攸叔侄所在的颖川荀子之后的“荀氏家族”等等。比之这些豪族,诸葛家族在当时不是非主流,而是“不入流”。但经过诸葛三兄弟一代人的努力,诸葛家族天下人无不感佩,即便是对手和敌人也要肃然起敬。

虽然同一时期的江东也涌现出了“四大家族”,但只是一地,影响力不出江东。诸葛瑾虽没有跻身江东四大家族,但与身在蜀汉和曹魏的两个兄弟一起构建起了诸葛家族全国体系网。诸葛亮家喻户晓名垂千古。诸葛瑾和诸葛诞在当时那也是名重一时。

历史上功大于过的人少之又少,能不受后世指责的更是少之又少。诸葛家亮差不多就属于这一类。

以往对诸葛亮的介绍太多了,且诸葛虽未如关羽一样位列神列,但至少已经在“半仙”了。

江东诸葛瑾,虽然在历史上不算突出,但在三国史上,尤其是江东东吴政权中几乎无人能及。这么说可能一般人觉得有些严重化。孙权多疑是肯定的,从目前的资料来看,只有诸葛瑾一人最为孙权信任,孙权也只跟他说心里话,甚至让他帮着处理家事,且即使战败,孙权也不追究其责任还不断升官。可惜被子所累。

诸葛诞虽然名气不及前两者,但其仁德之名,尤其是善于养士且得其忠心之能,大概可以与田横相媲美。

诸葛家族三兄弟,直系亲属指的是诸葛瑾、诸葛亮和诸葛均。但进入龙虎狗排行榜的是诸葛亮与其兄诸葛瑾,以及同属一族的诸葛诞。

这三个亲兄弟中,诸葛影响最大,官居丞相。虽然是丞相,但基本可以说是代行天子事。属于历史上少数的位高权重而兢兢业业的人之一。龙一样的存在,却如水一样的上善。

诸葛瑾为江东孙权的心腹中的心腹,是少数的孙权说心里话的人,可谓神交。经常帮孙权化解家族内部矛盾以及孙权与老臣的矛盾。也是历史上少数的打了败仗还不被追究责任反倒升迁的人。为人儒雅,从不插手分外之事,才华出众,且与避乱江东的一些名士关系亲密。后来官居大将军、豫州牧。诸葛瑾虽为文人却跻身左将军等高位,可谓颇具“虎”威。

诸葛均,比较平淡。孔明出山后仍留在隆中种田度日。后来入蜀做了校尉。蜀国灭亡后,他被迁移到洛阳,途中去世。

诸葛诞是诸葛亮的同族兄弟,名士。与曹魏名臣杜畿有过命之交。后来与大名士兼夏侯渊侄孙夏侯玄交往深厚。曹爽党政,重用夏侯玄。诸葛诞得以升任扬州刺史。文钦和毋丘俭反叛期间,诸葛诞向国内宣布这俩人的密谋并积极配合司马师镇压淮南叛乱。击败江东支援文钦的部队。此后诸葛诞平步青云。高平陵之变后,曹爽和夏侯玄都被杀,王凌也被灭三族。诸葛诞很担心。司马昭派贾充试探诸葛诞是否支持司马氏取代曹魏禅让,诸葛诞反对。贾充建议司马昭将诸葛诞掉入中央夺其兵权,升为司空。诸葛诞感到形势不对便发动叛乱,后被司马昭和钟会的攻心计挖走很多手下。加之军事不顺,弹尽粮绝,最终失败被杀,灭三族,但淮南人怀念其恩义,手下人也有不少跟他一起赴死。

由于,诸葛亮、诸葛瑾、诸葛诞三兄弟在三国三家都是功成名就的人生赢家,因此时人根据他们的影响力将其喻为龙虎狗。

龙虎狗在当时都含有夸赞的意思。龙虎大家都好理解,狗,一般人以为是谩骂。其实狗在此无恶意。走狗一词最初并不是现在的意思,而是猎犬的意思,就像爪牙,现在很贬义,可原来却是得力助手的意思。诸葛家族三兄弟被誉为龙虎狗是按照当时的影响力来定的。诸葛亮影响最大,诸葛瑾在江东也是心腹之臣且屡次战败都不被追究责任还是孙权最常交流心理的人,也算影响不小。诸葛诞在诸葛兄弟中只是地方大员其影响力不及之前的两位,因此级别低一点。狗也是有战斗力的哈。且狗在当时也是日常家畜之一,没有恶意。。。。据研究当时人们的肉食来源便是狗。。。张飞屠户出身据说就是屠狗的


4

三国时期,诸葛氏中有三兄弟被史家称为“龙虎狗”。那么诸葛三兄弟是谁呢?


诸葛亮

诸葛亮(公元181——公元234年),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字孔明,祖籍琅邪阳都(今山诸葛亮东沂南)。曾隐居于襄阳隆中(今襄阳县之西二十里),并读了大量的书籍,结交名士,品评时事,后称其为“卧龙”。207年,在徐庶推荐下,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帮助自己,实现统一。诸葛亮为刘备提出了一个切实可行的计划,即著名的“隆中对策”,刘备的迅速崛起,都是与他的规劝和具体帮助分不开的。221年,刘备称帝,建立蜀汉政权,诸葛亮任丞相。223年,刘备死,刘禅即位,诸葛亮被加封为武乡侯,领益州牧,辅佐刘禅,治理蜀国,死后追谥忠武侯,后来东晋政权推崇诸葛亮军事才能,特追封他为武兴王。


诸葛瑾

诸葛瑾(174年-241年),字子瑜,祖籍琅琊阳都(今山东省沂南县)。东汉末年三国时期东吴重臣,官至大将军。诸葛瑾是蜀汉丞相诸葛亮的胞兄,其子诸葛恪也在东吴官至太傅。生于经学世家的诸葛瑾,治《毛诗》、《尚书》及《左氏春秋》。诸葛诞


诸葛诞,字公休,琅邪阳都(今山东沂南)人。三国时期魏国将领,汉司隶校尉诸葛丰之后,蜀汉丞相诸葛亮的族弟。在魏官至征东大将军。曾与司马师一同平定毌丘俭、文钦的叛乱。之后因与被诛的夏侯玄、邓飏交厚,且见到王淩、毌丘俭等人的覆灭而心不自安,于甘露二年(257)起兵,并得到东吴的支援,但于次年被镇压,诸葛诞被大将军司马胡奋所斩,夷三族。诸葛诞麾下数百人,全部拒绝投降而被杀。

三国时期,诸葛氏中有三兄弟被史家称为“龙虎狗”。《太平御览·人事部·品藻中》记载:“诸葛瑾弟亮及从弟诞,并有盛名,各在一国。于时以为蜀得其龙,吴得其虎,魏得其狗。诞在魏,与夏侯玄齐名。瑾在吴,吴朝服其弘雅。”

这三兄弟分别是弟弟诸葛亮、哥哥诸葛瑾以及从弟诸葛诞。三人虽同出一氏,却分投三国:其中诸葛亮被刘备重用,为蜀汉丞相,是龙;诸葛瑾报效东吴,被孙权信任重用,为东吴大将军,是虎;诸葛诞投奔了曹丕,拜曹魏大将军,是狗。其中称诸葛诞为狗并非讽刺,狗意指“功狗”,为有功的战将。


蜀国的龙

诸葛亮,三国时期的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文学家、书法家、发明家。早年在隆中耕种,被刘备三顾茅庐请出山,辅佐刘备建立蜀汉政权。之后赤壁之战联合孙权打败曹操,之后刘备东征东吴被陆逊火烧连营,又在白帝城接受刘备的托孤之任,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之后七擒七纵收服孟获,多次被伐中原,但都失败了最终病死在五丈原。诸葛亮为匡扶蜀汉政权,呕心沥血、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吴国的虎

早年诸葛瑾因中原战乱而避乱江东。孙权的姊婿曲阿弘咨遇见诸葛瑾,对其才华感到惊奇,向孙权推荐,与鲁肃等一起为宾待。诸葛瑾同孙权无论谈话、劝谏,从不急迫直言,只是稍微表示出自己的倾向,大略道出自己的意图,点到为止。如有与孙权心意不合时,他便放弃正在进行的内容而转向其他的话题,渐渐地再借其他事情从头开始,以对同类事情的看法求得孙权的赞同,于是孙权的思想也往往得到开通。赤乌四年(241年) 四月,孙权分兵四路攻魏:卫将军全琮率军数万出淮南决芍陂(今安徽寿县南)之水,威北将军诸葛恪攻六安(今安徽六安东北),前将军朱然攻樊城(今湖北襄阳),大将军诸葛瑾攻祖中(今湖北南漳蛮河流域)。 五月,全琮入侵芍陂,朱然、孙伦围攻樊城,诸葛瑾、步骘侵掠柤中,司马懿自请出兵往讨。同年,诸葛瑾去世,享年68岁,死前嘱咐买棺服,办丧事要简约。


魏国的狗

诸葛诞,三国时期魏国将领,汉司隶校尉诸葛丰之后,蜀汉丞相诸葛亮的族弟。在魏官至征东大将军。曾与司马师一同平定毌丘俭、文钦的叛乱。之后因与被诛的夏侯玄、邓飏交厚,且见到王淩、毌丘俭等人的覆灭而心不自安,于甘露二年(257)起兵,并得到东吴的支援,但于次年被镇压,诸葛诞被大将军司马胡奋所斩,夷三族。诸葛诞麾下数百人,全部拒绝投降而被杀。

5


这也是罗贯中老先生的一个贡献吧?

在罗老先生眼里,凡是没有和刘皇叔站在一起的,就是那么的不堪!

于是他骂起人来也就有点儿那么失态了。


是的,就算诸葛亮是一代明相,人中飞龙,他智慧过人,神机妙算,鞠躬尽瘁死而后已……那么,对于身在东吴的诸葛瑾因为是刘皇叔的同盟军,也就客气了一些,称之为虎,也算是说得过去……但是我认为即使是在曹魏的诸葛诞也不失为一个才智过人的英雄!更何况诸葛诞和诸葛亮,诸葛瑾并不是亲兄弟,只是因为姓了诸葛之姓就遭此污名,也真冤枉了!

借用一首诗吧:“诸葛垂名各古今,三足鼎立势浸淫。蜀龙吴虎真无愧,谁解公休事魏心?!”

不必为了夸赞牡丹的雍容华贵,就嘲笑菊花的闲静淡雅,桃花的娇艳妩媚
吧……

6

《世说新语》里面认为诸葛诞是诸葛瑾与诸葛亮的叔伯兄弟,这个说法不见得靠谱。


如果去看一下《三国志·魏书》的诸葛诞本传,里面提到诸葛诞是诸葛丰之后。诸葛瑾、诸葛亮也是诸葛丰之后,双方都有同一个祖先,但是没有证据证明双方的关系就是叔伯兄弟。但是大概在吴时就已经有类似的传言,《三国志·吴书·诸葛瑾传》裴注引《吴书》称“瑾为大将军,而弟亮为蜀丞相……族弟诞又显名于魏”。但是这样传言的一个基础是,诸葛诞当时在魏与夏侯玄齐名,是当时非常被看重的人物,并不排除诸葛恪一系要去跟人家拉一下关系。

如果不是陈寿在《诸葛亮传》里面明确记载了诸葛亮和诸葛瑾的关系的话,其实诸葛亮和诸葛瑾之间也挺怪的。比如《诸葛亮传》里面提到了诸葛亮很小的时候就丧父,由叔叔诸葛玄把他和弟弟诸葛均带到豫章抚养,这里面没有诸葛瑾什么事。而且古人兄弟之间名与字往往有点相关性,但是诸葛瑾字子瑜,诸葛亮字孔明,看不出什么联系。当然,我们不知道诸葛均的字是什么,所以也不好说他们家名、字都是怎么起的。大概就是诸葛瑾的年岁跟诸葛亮有点差距,所以两个人很长时间都没有在一起生活。幸好陈寿明确记载了诸葛亮早先无子,从诸葛瑾那边过继来了诸葛乔,诸葛乔又生诸葛攀,在诸葛亮生诸葛瞻之后,以诸葛攀继诸葛恪之后。这也就充分证明了诸葛亮和诸葛瑾的确是亲兄弟的关系。

至于龙虎狗,别理解的太实。狗不是一个看不起人的说法,并不能认为就远不及龙虎。这方面余嘉锡先生在《世说新语笺疏》里面辨析很充分,在这就不用赘述了。

7

一句“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骗了世人几千年。《三国演义》的读者大多以为诸葛亮年轻时真的是“草民”,其实人家家底不要太好——这么说吧,比起“四世五公”的汝南袁氏(袁绍他们家)和弘农杨氏(杨修他们家),诸葛亮家可能要略逊一筹,但比起一般的世家大族,诸葛家可以分分钟做到秒杀。

诸葛亮名门之后,到了诸葛亮之父诸葛珪这一辈只做了一个郡丞,看似没什么背景,但之后精彩的来了:诸葛亮跟着叔父诸葛玄去荆州,那是因为诸葛玄素与荆州牧刘表“有旧”。荆州牧相当于如今的“荆州省”的一把手,你“有旧”一个看看?

到了荆州,诸葛家的背景显示出来了。当时荆州一共几大望族:蒯、蔡、黄、庞,而诸葛亮两个姐姐分别嫁到了蒯家与庞家,黄老爷子甚至直接找诸葛亮提亲:我女儿月英(当然历史上不叫这个名字)嫁给你可好?要知道,三国时期门阀政治色彩极浓,士大夫结姻是要门当户对的。诸葛亮的姐姐能嫁谁,诸葛亮能娶谁,就意味他们本就是谁。

诸葛亮的哥哥没去荆州,一个人到了江东,很快就被孙权的姐夫弘咨引荐给了孙权。孙权在事实上也相当于江东一把手,就算你有才华,有本身让省一把手的姐夫介绍一下认识?这背后都是身份。

诸葛诞与前十个诸葛亮关系略远,只是同族,他的发迹自成一派,只是恰好与两诸葛同时代了。这里要说的是,诸葛诞看似不如两诸葛,而且最后因为反司马懿而被诛三族,但他的曾外孙最终成为了东晋的开国君主——没错就是晋元帝司马睿,他身上流着诸葛家的血。

所以为什么诸葛家族三兄弟能被称为“龙虎狗”(注意“狗”也是尊称)?因为诸葛家有这个家底。出了三个人才,分仕于当时的三家“公司”,太正常了。“臣本布衣”?如果诸葛亮是布衣,那天下草民真要低到地心了。

8


三国时期,诸葛家族有三位出类拔萃的同辈兄弟,后世称之为诸葛三杰“龙虎狗”。他们各为其主,分别为蜀汉诸葛亮、东吴诸葛瑾、曹魏诸葛诞。那么诸葛家族三兄弟,被称为“龙虎狗”,最早出自哪里?有什么寓意?下面依据相关史料,分析如下。

“龙虎狗”出处:

诸葛家族“龙虎狗”的称谓,最早记载于《世说新语》之中,如下:

诸葛瑾弟亮及从弟诞,并有盛名,各在一国。于时以为蜀得其龙,吴得其虎,魏得其狗。诞在魏,与夏侯玄齐名。瑾在吴,吴朝服其弘雅。


龙—诸葛亮

诸葛亮,字孔明,又称“卧龙先生”,未出茅庐而知三分天下,辅佐根基最差的刘备,建立蜀汉,居功至伟。演义中,他出世以来,新官上任三把火,即火烧博望坡、火烧新野、火烧赤壁。赤壁之战中,诸葛亮草船借箭、借东风。

尤其是刘备病逝后,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将大厦将倾的蜀汉朝廷治理得井井有条。他七擒孟获、六出祁山、上书前后出师表,于五丈原耗尽了最后一滴心血。为蜀汉开创基业立下了如此之多的功劳,配得上“龙”这个称谓。


虎—诸葛瑾

诸葛瑾,字子瑜,是诸葛亮的胞兄。他早年间曾游学洛阳,后来黄巾军大乱,率家人避居江东。后来,经弘咨推荐,诸葛瑾在东吴出仕,成为孙权的幕僚。诸葛瑾一生谨言慎行,兢兢业业,成为孙权的股肱之臣。他的胞弟诸葛亮为蜀汉丞相,这大大地拉近了东吴和蜀汉的关系,巩固了双方联盟。


221年,刘备亲率七十五万大军伐吴,诸葛瑾为缓和双方矛盾,曾给刘备写信劝和,但遭到刘备严词拒绝。当时,蜀汉势大,有人对孙权说诸葛瑾暗中联系刘备,可能叛变。孙权不为所动,对其非常信任,有一句非常经典的名言。《三国志》中记载:

时或言瑾别遣亲人与备相闻,权曰:“孤与子瑜有死生不易之誓,子瑜之不负孤,犹孤之不负子瑜也。”

229年,孙权称帝,封诸葛瑾为大将军。这时,诸葛瑾做官达到了巅峰时期。只因由于东吴周瑜、鲁肃、吕蒙、陆逊四大都督人才济济,诸葛瑾的功绩才不如诸葛亮成就大。其实,诸葛瑾在东吴的几十年,所立功劳,完全配得上“虎”这个称号。


狗—诸葛诞

在这里,“狗”,并不是贬义,是褒义词,指的是“功狗”,即功劳很大的战将,就像打猎时追杀兔子的猎狗,而萧何是指挥猎狗的主帅,即“功人”。这个典故出自《史记》卷五十三《萧相国世家》。原文如下:

高帝曰:“夫猎,追杀兽兔者狗也,而发踪指示兽处者人也。今诸君徒能得走兽耳,功狗也。至如萧何,发踪指示,功人也。”


诸葛诞,字公休,为曹魏重要将领,从御史中丞、尚书,一直升迁到扬州刺史。他常年和东吴交战,屡立战功,后揭发毌丘俭与文钦叛乱,辅助司马师讨伐毌丘俭与文钦,因功受封高平侯,邑三千五百户,转任征东大将军。诸葛诞是曹魏独当一面的封疆大吏,战功颇多,完全配得上“功狗”的称号。

众所周知,“狗”是人类最忠诚的朋友,代表着忠义,如二郎神杨戬的哮天犬。诸葛诞看着司马师架空曹魏皇帝,权势涛天,独断专行。曹魏官员都知道要变天了,要想高官得坐,只能投身司马家族门下。

诸葛诞在平定毌丘俭与文钦之乱后,看到好友邓飏、夏侯玄先后被杀,有一很形象的话“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使其看清楚了谁才是真正的权臣。他为了曹魏的江山,不顾自己兵微将寡,毫不犹豫地在寿春举兵。这份忠义之心,自然配得上“忠狗”的称谓。


除了被称为“龙虎狗”的诸葛三杰外,三国后期还有第四位琅琊诸葛名将,他是诸葛绪。他的功绩一点也不比诸葛诞差,曾击败吴国大将军孙峻,公元263年伐蜀三位主将之一。只是由于钟会诬陷,将其军队收为己有,否则灭蜀必然有诸葛绪的一份功劳。演义中是这样记载的:

会乃将诸葛绪用槛车载赴洛阳,任晋公发落;随将绪所领之兵,收在部下调遣。

你们是如何看待诸“龙虎狗”的?

欢迎关注,讲述三国故事,了解那段鲜为人知的历史。

9

三国时期有个奇怪的现象,就是诸葛亮、诸葛瑾、诸葛诞三兄弟,分别辅佐蜀国、吴国、魏国三个君主,至于为什么不在同一个国家当官,也是众说纷纭,因为他们都有不同的才能,所以有人称他们三兄弟为“龙虎狗”。龙当然是卧龙诸葛亮;虎就是指诸葛瑾;狗指的是诸葛诞,这个说法最原先是《世说新语》里记载的。

《太平御览·人事部·品藻中》记载:诸葛瑾弟亮及从弟诞,并有盛名,各在一国。于时以为蜀得其龙,吴得其虎,魏得其狗。诞在魏,与夏侯玄齐名。瑾在吴,吴朝服其弘雅。

一:诸葛亮——卧龙(蜀)

一直隐居在襄阳隆中,因为喜欢结交名士,品评当今国家趋势,当时就已经有了卧龙的称号,“卧龙”,意思就是卧着的龙,蓄势待发的意思,之所以会被称为“卧龙”主要有两个方面。

一是诸葛亮饱读经典,晓天文知地理,精通兵法和治国之道,在当地一带也小有名气,所以当时的很多名士以及百姓认为诸葛亮像卧着的龙一样,只等腾飞的那一天。

二是他住的地方就是叫“南阳卧龙岗”,所以也有可能是自己自称卧龙先生。

二:诸葛瑾——虎(吴)

诸葛瑾是诸葛亮的胞兄,为了避难,带着继母和妻子到了江东,后经过鲁肃推荐,一直为东吴效力,为什么诸葛瑾能得到孙权的信任?主要是因为诸葛瑾每每与孙权谈话、劝谏,从来没有急急燥燥过,即使想表达自己的意见,那也是在话里掺和一些敏感的词语,不会明目张胆的表明自己的意图,却又可以让孙权猜到,可谓是点到为止,如果突然有件事孙权听了不高兴,诸葛瑾就会马上转移话题。他在吴蜀联盟中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三国志》里记载诸葛瑾的性格,他是个不急不躁,遇事冷静应对,又有着很好的判断力,也很有耐心,像老虎捕猎一样,瞄准一个猎物等待时机,加上在东吴的地位,所以就称他为虎。

三:诸葛诞——功狗(魏)

诸葛诞是诸葛亮的族弟,也就是堂弟,她是魏国后期重要将军,称征东大将军,与夏侯玄、邓飏、田畴齐声,称为“四聪”。但是很多人纠结为什么他是“狗”?其实在古代狗的意思并不是贬低人,尤其是当时很多人称老虎、熊的幼崽为狗,抓到一只幼狗可以卖到老虎和熊的一半价格,而诸葛诞的“功狗”指的是诸葛诞为魏国建功立业,加上狗对人的忠臣,取了双层意思,并不是说他不如两个哥哥。

虽说理想是好的,三弟兄也没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可是最后诸葛家族却没有得到好下场。

【羽评历史,欢迎关注】

10

诸葛家族的亲兄弟诸葛瑾、诸葛亮与他俩的堂弟诸葛诞,并称“龙虎狗”,此事最早见于《世说新语·品藻》:

诸葛瑾弟亮及从弟诞,并有盛名,各在一国。于时以为“蜀得其龙,吴得其虎,魏得其狗”。诞在魏与夏侯玄齐名;瑾在吴,吴朝服其弘量。

看来诸葛家族很懂得分散投资的道理,三兄弟分别在魏蜀吴三国任职,无论哪一国统一天下,诸葛家都是赢家。不过没想到三国最终统一于晋,这叫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当然这些都是玩笑,诸葛三兄弟分事三国,完全是一种巧合,并不是故意这么做的。


很多人可能不理解为什么把诸葛诞比作狗,这不是骂人吗?

其实在古代,狗并不是骂人的话。古人养的狗属于细犬,是猎犬的一种,也是一种很有力量的动物,比如《穆天子传》中说:“天子之狗走百里 ,执虎豹。”意思是天子养的狗能胜过虎豹。

北魏贾岱宗曾写过一篇《大狗赋》,其中写道:“兀然高八九尺,形体如翦削,象貌如刻画,毛翰紫艳光,双肩如白璧。时频伸而振迅,若应龙之腾掷。爪类刀戈,牙如交戟。”简直把狗描绘成了一种猛兽。

所以当时的人把诸葛诞比作狗,正是对他的赞扬。汉高祖刘邦曾将自己的将领们比作“功狗”,意思是比喻杀敌立功的人。当然狗的地位比不上龙和虎,在当时的人眼中,诸葛三兄弟的排名是:诸葛亮、诸葛瑾、诸葛诞,所以将他们分别比作龙、虎、狗。


诸葛家的龙虎狗可谓各有特色。

诸葛亮:早年躬耕于南阳邓县隆中,也就是现在的襄阳市城西。他辅佐无立足之地的刘备,最终三分天下。蜀国在三国之中国力最弱,在诸葛亮的领导下蜀国军队却能和魏国刚正面,打得司马懿不敢应战。而司马懿只要不是跟诸葛亮打,都是百战百胜。将诸葛亮比作龙,确实很合适,要知道晋人十分推崇诸葛亮,尤其是晋武帝司马炎。

诸葛瑾:二十六岁时因逃难和家人走散,孤身一人来到江东,毫无人脉背景却受到孙权的重用,官至太傅和大将军,足以说明他的能力。诸葛瑾这个人德才兼备,虽然没有什么过人的功绩,但是善于协调各方面关系,德行纯笃谨慎。孙权这个人对待大臣很刻薄,但是诸葛瑾始终能得到孙权的信任,说明了他的忠厚。

诸葛诞:当时魏国有“四聪八达”之说,即四个特别聪明的人和八个特别通达的人,诸葛诞位列八达之首,也是一时英杰。诸葛诞在“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时,毅然联络吴国,起兵造反,最终败亡。他对魏国的忠诚可见一斑,很符合狗对人忠心不二这一特点。


欢迎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士常斋”,阅读更多有趣文章。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