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清朝洋务运动未能实现自救,失败的原因应该从以下几方面来理解。

首先,洋务运动所采取的办法是“换汤不换药”的做法。本来洋务派试图利用西方资本主义的某些长处来维护封建专制统治,这就是错误的想法。当时病根本身是专制统治,要除掉病根必须从当时的制度入手,那么改革制度就是换新药,而西方资本主义的某些长处只能起辅助作用,也就是一种药汤的作用。人们都知道:有人得了病,大夫给开了一种药,让喝5次,每次抓回来熬了喝,可是病人没有好转,如果不重新换药,病人的病能治得了吗?所以,就像这种道理,洋务运动注定是不可能成功的。

其次,洋务派代表人物李鸿章、张之洞、曾国藩、左宗棠等人,他们既是近代工业的创办者和经营者,也是其摧残者和破坏者。当然,他们主张引进的西方资本主义现代工业对他们原来自己管理创办的工业也有一种很大的冲击力,所以这种封建衙门和官僚式的体制,必然导致洋务企业的失败。

第三,洋务运动指导思想是“师夷制夷”“中体西用”八个字,就是学习西方的长技用以抵制西方的侵略,想以中学为主体、西学为辅用的文化交流为基本原则。但洋务派在主持外交活动中,坚持“外须和戎”,对外妥协投降。这样一来,使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地位仍然不能改变。

第四,当时的大多数中国人对洋务知之甚少,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缺少专业技术人员。当时人们的思想还处于被愚昧迷信和封建礼教束缚的阶段,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思想观念陈旧。

最佳贡献者
2

洋务运动作为清末最为重大的一次改革,身上带着非常鲜明的标签,即“守旧与革新”。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洋务运动,就其主观动机而言,他们未必有真心打破旧轨,但他们的主张却历史地包含着逸出旧轨的趋向。”

正如上述所言,洋务运动只是封建地主阶级自发的一场自救运动,洋务运动一系列的措施都只是为了维护清王朝的封建统治



洋务运动缺乏一个健全、有力的领导核心,太平天国运动之后清政府的威信大大下降,仅凭地方上热心洋务的总督、巡抚去搞,力量太过分散。



洋务派奉行“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指导思想,企图靠单纯引进西方先进技术和设备,而不彻底改变封建制度就让国家富强起来,这相当于把封建体制作为容器强行灌入西方先进技术,根本没有意识到要现代化就必须在发展生产力的同时进行生产关系方面的改革,封建衙门和官僚式的体制,必定会遏制工厂企业的发展。



洋务运动是为了维护封建统治者以及得利者们的自救运动,其本身就具有极大的局限性

随着甲午战争的失败,洋务运动也宣告破产。洋务运动虽然失败了,但是在它开展过程中却客观的、意外的、间接的对整个中国社会起到了社会转型的促进作用。这也是很多人把洋务运动作为中国近代化的开端。

3

洋务运动并不算失败,其进步意义明显,使清朝紧跟国际潮流,向近代化转型,其开矿、架设电报线、建枪炮局、建水师船政局、建水师学堂、办近代工厂、建四大水师、设同文馆等,均属于划时代之举,壮大了清朝国力。

1861年,慈禧在万般无奈下开启洋务运动,没想到效果十分显著,1865年剿灭太平天国,随后剿灭捻军及西北回乱,1875年剿灭阿古柏,逼退沙俄,收复新疆。1885年,战平法兰西。若是没有洋务运动,就不可能有这些成绩。

洋务派通过兴办一系列的近代企业,除了军事领域的效果外,民用领域也收到了明显的成效。

在洋务运动期间,伴随着一系列新式企业的设立,使中国不再单一依靠国外的商品和服务,为中国资本主义经济逐步走上近代化的道路,迈出了可喜的一步。

洋务运动是封建统治阶级进行的一场自救运动,尽管存在着相当的局限性和滞后性。但是,它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近代中国生产力的发展,促使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并抑制了国外势力的入侵,加速了中国向近代化的过渡。

但是,清朝不允许民办,要么官办,要么官督商办,民营资本不愿进入,且企业效率低,盈利能力有限,始终未能引爆工业革命。从这点来看,洋务运动确实失败。

4

一个衰老的身躯,指望换个四肢就能长生不老?

洋务运动,其实就是西方化运动。

当时清朝的想法是:中国的制度不变,然后办西式工厂,大清也能造坚船利炮。于是,洋务派如曾国藩、李鸿章、沈葆桢等人就在地方搞工厂、矿山,开始造轮船、造西式武器。

但是,西方表现出的坚船利炮,其背后不仅仅是几座兵工厂、几座采矿厂而已,而是一整套政治制度、工商企业制度、责任权利、法律体系、金融体系等等,这是一个系统。

而中国传统的制度是什么?是尊卑有序、上下有别,是敷衍塞责、瞒上欺下,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是任人唯亲、党同伐异,等等。在这种情况下,能生产出合格的产品都是奇迹。

而且,洋务派要想做事,必须做“全产业链”,想造步枪,就得从采矿炼钢开始,没有社会协同、没有配套社会商业互相促进。而在中国传统制度下,全产业链就意味着全盘皆黑,负面因素被一级级放大,最终成品合格率极低。

说到底,工业化最讲究效率,而当时中国体制讲究的是平稳中庸;工业化需要准确,中国传统则讲究差不多。

在中国传统体制下,无法完成工业化,必须把体制和产业同步改动才能见效。这一点也是洋务运动失败的教训。

因此,后来就从体制到产业,慢慢地全都改变,西方化即工业化才获得成功。

这就是从基因层面动手术了,效果明显。

5

晚清试图通过学习西方先进技术以求自救,曾国藩、李鸿章为首的重臣为此开展洋务运动。

同时期进行的类似改革,可以参照日本明治维新,洋务运动发起时间还要早一些。

为何洋务运动失败而明治维新成功了?

洋务运动更重于形,明治维新形神兼备

晚清洋务派一方面羡慕西方科技带来的强大,但思想深处仍然瞧不起洋人,认为他们只是强在那些奇技淫巧的坚船大炮上,而不愿意承认其制度上的先进性。因此提出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口号,学这些洋玩意儿只是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骨子里还是要把祖宗们留下的东西放在第一位的。

这造成了什么后果?西方的先进性在于工业,与之相匹配的只有资本主义制度。而满清洋务派既想保留封建王朝,又想发展工业,孰不知工业发展到一定规模后,原有封建制度就会成为阻碍,这两者存在着天然矛盾。

反观日本,采取了适合的君主立宪政体,虽然天皇地位仍尊宠无比,但在体制上已是相当接近西方的内阁制度,与发展资本主义相辅相成。

洋务派与保守派的内耗

在清廷内部存在两股力量,一是以李鸿章、张之洞为首的改良派,希望模仿西方振兴实业,虽然效果有限但终究对国家有利。另一派是慈禧、翁同龢为首的保守派,他们顽固守旧,认为遵循祖制才是天经地义,即便是有限的变化也不愿接受。对于洋务派的“折腾”,不仅不支持还百般阻挠。

据说慈禧觉得洋人的汽车不错,便设法搞到一台,但她看到司机竟然和自己平起平坐,认为是大不敬,便命令其跪着开。司机:“奴才做不到。”一怒之下杀掉司机了事。

日本是什么情况?因为购买舰船资金紧张,明治天皇不仅缩减皇室开支,为以身作则竟然每日一餐:“国防之事,苟患一日,或将遗百年之悔。”

如此令日本百姓感动涕零,全国上下积极响应大笔捐款,甲午海战前,日本海军力量已超过清国,成为亚洲第一。

精英教育与大众教育

不知是财力困难,还是怕老百姓读书太多会添乱子,清朝通过选拔尖子生留学海外的方式,打造自己的人才库。这样做确实能培养出一些精英,然而占绝大多数的民众们,依然如故浑浑噩噩,继续当着麻木顺从的良民。

这种教育方式是舍本逐末之举,只有当广大民众觉醒,才会凝聚焕发出巨大的能量,但这恰恰是清政权所担忧的。数千年来,统治者以愚民弱民为目标,来巩固自身统治。

这又是日本的成功之处,他们实行了全民教育,全国共建立起五万多所小学,这极大提高了日本国民素质。更重要的是,日本将一些有利于国家的元素,都通过教育灌输到学生们的头脑中,让他们忠君爱国,不惧生死为国效命。

由此日本不仅建立起适合资本主义发展的体制架构,从物质上超越清朝,而且对国民精神层面也成功进行改造。

结果就是甲午战争中,日本战胜清朝,同时宣告了洋务运动的失败和明治维新的成功。

6

清朝洋务运动又称自强运动、自1861年—1895年,先后持续35年之久;最后以北洋水师在甲午战争中全军覆没为标志,洋务运动黯然收场。洋务运动的失败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在一下几点。

第一 、封建专制的皇权制度和开放创新的现代经济制度之间的根本矛盾。

洋务运动是在清政府第二次鸦片战争失败,以及借助洋人火器平定太平天国以后,痛定思痛采取的改革措施。以奕欣,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等汉族人为主要代表的洋务派认为国家软弱的主要原因是“技不如人”,需要在军队、工业、教育、以及外交方面学习西方的先进经验。但是,这些措施受到了另外一方以满清贵族为主的保守派的反对。洋务运动的阻力非常大,根本不能集中力量实现强国、富国的目标。

第二 、洋务运动缺乏完整的战略和计划。

作为一项庞大而且重要的国家战略,洋务运动在一开始就具有其先天性的不足。作为最高统治者的慈溪太后只是把“富国、强兵”作为巩固其皇权专制统治的手段,没有从振兴国家的高度做长远的战略规划。在开展洋务运动的过程中更是缺乏计划性和协调性,即便是洋务派之间也缺乏相互的配合,相反为私利、为各方势力却相互拆台,致使许多项目不能发挥其应有作用,劳民伤财。

第三 、洋务派本身的阶级局限性,特别是见识不足和官僚作风的影响。

西方的教育、工业企业管理以及外交等事务都需要具有相应知识能力的人员来执行和管理。作为洋务运动的倡导者本身在这一方面就有很大的缺陷,他们在用清朝封建官场管理的一套方法在处理这些洋务的事情,造成了效率的极度低下。

第四 、政治上专制导致的市场垄断,企业缺乏活力。

由于资本和政治的原因,洋务运动期间的企业大多为官办、官商合办,基本都是通过国家行政权力来实现其垄断地位。继而,这些企业大多出现了浪费、贪腐的现象最后需要国家补贴才能生存,反而成了国家的负担。

第五、在军事上的失利是导致洋务运动失败的最后一根稻草。

甲午海战的失败也并非仅仅是北洋水师的无能,同样涉及朝廷严重的党争、军队的军费、战术等多方面的原因。可以说,朝内的保守势力一直希望北洋水师战败,这样他们就可以获得朝政大权。这些从甲午海战失败后满清贵族开始的一系列行动可以看出来。

总之,洋务的失败是一个历史的必然。是清王朝统治者自己发起的,也是自己毁灭的一场运动,落后的封建专制制度是主要原因。当然,洋务运动也有许多积极的一面。它给国家引进了一些先进的设备,开阔了人们的眼界,培养了一批优秀的人才;同时,也使许多人看到了政治制度改革的必要性。

7

洋务运动时期,有一个著名的口号: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以自强求富为主要目标的洋务运动,其本质上还是封建地主阶级自发的,自上而下进行的一场对于自己统治地位的自救巩固运动。

说白了:就是腐朽的清政府妄图利用先进的科技服务于稳固自己的统治。

福州船政学堂,北洋舰队,江南制造局,开平矿物所。。。。

这一个个新事物的诞生,虽然让清政府的实力增强不少,但是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旧势力的顽固抵抗注定无法抵挡更适合时代背景的新事物登上历史舞台。

腐朽的封建政治体系这座小庙,已经装不下近代经济发展大趋势这尊大佛了!

落后的政治体制也必然成为先进经济发展趋势的绊脚石。

这样也就导致清政府以自强求富为主要目标的洋务运动,只能在甲午战争的隆隆炮声里宣告最终的破产。

8

第一是阶级原因,封建制度已经达到顶峰,高度的中央集权,平民阶级与统治矛盾尖锐,统治阶级矛盾尖锐。统治阶级腐败严重。

第二是小农经济逐渐解体,资本主义开始萌芽,封建制度已经不适应社会发展。

第三是受到西方资本主义的冲击。各项措施受到西方列强打压,本就刚刚起步,想要得到发展就更加艰难。

第四是受到保守封建阶级的反对和抵制,激进,触及到大部分保守封建阶级的利益。

第五不符合当时的国情,生产技术,管理等相对落后,加上内忧外患。

第六慈禧太后掌权,目光短浅,军费经常被挪用。资金得不到有效的支持。








9

清朝的洋务运动是十九世纪满清政府的一场半心半意的“改革开放”。

说它是半心半意主要是指满清试图在不改变祖宗制度的前提下实现救亡图存,即“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换句话说只想在器物层面进行变革,引进近代军事工业,学会制造坚船利炮,解决长矛大刀对付洋枪洋炮的现实问题,实现富国强兵,而不愿在制度层面学习西方,认为大清国的精神,道德,典章制度早已领先世界,帝国面临的主要是就技不如人的问题,对症下药,只学技术就行。

满清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和日本明治维新成功的必然可以从发生在中日近代的两件事的影响和两个人的命运就能说明问题。

1840年的中英鸦片战争和1853年的美日“黑船事件”,同样都是面对西方的坚船利炮的入侵,大清帝国感觉到的是耻辱,应对的方法就是修高抵御的壁垒,顶多引进点洋枪洋炮,解决“器不如人”的问题;

蕞尔小国日本感受到的却是机遇,摆脱中日朝贡体系,向欧美学习,然后并驾齐驱。因为解读的信息不同,决定了中日两国从此走上不同的发展道路;同为留学英国学习海军的中国公派留学生严复和日本公派留学生伊藤博文,

严复学成归来后被满清政府束之高阁,就当了一名坐冷板凳的教习,归入臭老九之列,而伊藤博文回国后却成为明治维新政府的首相,成为推动日本近代化的操盘手,这冰火两重天的际遇道出了中日两国国运的逆转。

国与国之间的的竞争说穿了还是人才间的竞争,体现到国家层面就是理念的竞争,思想的竞争。当湖广总督张之洞提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洋务运动方针时,日本近代思想家福泽谕吉则提出“脱亚入欧”,他认为东亚各国只有进行改革旧体制的革命,才有可能摆脱被西洋国家殖民的宿命。和明治维新相比,洋务运动从开始就输了,它的最大误区是盲目自大,作为农耕社会的中国拒绝向西方工业文明学习,因此没法实现社会的转型,即从以血缘、出身为纽带的古代社会转型到以金钱、个人奋斗为动因的近代社会;从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转型到以商品交换为目的社会协作分工的市场经济。结果是满清帝国的洋务运动白白浪费了命运女神所给的战略机遇期,在世界弱肉强食丛林原则的竞技中沦为别人的口中餐,甲午战争以前自我感觉良好,洋务运动至少引进来西方近代军事工业,以及与国计民生有关的产业,大清帝国的综合国力有一定的增长,甚至还打赢了中法战争,被史学家称之为“同光中兴”。

1895年甲午一战方知洋务运动图有光鲜外表,和日本的明治维新相比何止十万八千里!天朝上国的迷梦再也做不下去,从来没有入法眼的蕞尔小国居然咸鱼翻身,对自己一千年来的老师居然要求割地赔款。

洋务运动的亲力亲为者李鸿章晚年只能感叹当了一辈子裱糊匠,面对千疮百孔的大清巨船无力回天,

从他的诗“一万年来谁著史? 八千里外欲封侯”时的意气风发到“秋风宝剑孤臣泪,落日旌旗大将坛”的落寞背影,生动描写了洋务运动满怀期待的兴起与最后悲凉无奈的落幕,令每一个读史的人都在这里沉思…

10

一场轰轰烈烈的以“求富”、“求强”为目的的洋务运动为什么没能挽救清王朝?

因为“洋务运动”从一开始提出的“指导思想”——“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就是错误的,从而决定了洋务运动的弊端和局限性,其效果至多是延缓清王朝几十年的寿命而已,最终却无法挽救清王朝。

为什么这样说?

敢问路在何方——师夷制夷

经历了两次鸦片战争以后,外国资本主义对清政府加紧了经济上、政治上的控制,中国的半殖民化程度日益加深,国家命运日益堪忧。

清政府接受了沉痛的教训。他们深知: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确实厉害,于是,在中央以总理衙门大臣奕诉(右边本为“斤”,非为“斥”,但我的手机上打不出来,特此告知。致歉)、侍郎文祥为代表,地方上以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为代表的有识之士,为清王朝的“出路”而“上下求索”。

他们主张学习西方的先进科学技术,以挽救和维护清王朝的封建统治。对内,镇压民众的反抗;对外,抵御列强的侵略势力。

这就是洋务运动的目的——师夷制夷(“夷”者,“洋”也)。

洋务运动都干了些啥——求强求富

①兴办企业——洋务派以“求强”为口号,依照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方法,研制新式枪炮和舰船,兴办了一批军工企业。其中,规模较大的军工厂主要有:江南制造总局、江南机器局,天津机器局等。

以上军工企业都是“官办”,但遇到了资金奇缺、原材料供给不足以及运输落后等问题,加上经办人员极度的挥霍浪费,致使企业难以为继。

这使他们意识到:“必先求富而后能强”。意思就是:必须先通过发展民用工业企业,来积累资金,打下了雄厚的经济基础,才能辅助军工企业的发展。

所以,清政府在先前提出“求强”的口号后,又打击“求富”的招牌,大量鼓励兴办民用企业。从19世纪70年代~90年代,洋务派创办了20多个民营企业,涉及交通运输、采矿、纺织和冶炼等多个行业。

规模较大的有:上海轮船招商局,开平矿务局,上海机器织布局、铁路交通运输业、台湾基隆煤矿、黑龙江漠河金矿等。

②加强海军,倡导西学——在兴办军工、民用企业的同时,洋务派还筹建海军,加强海防建设,设立外文学馆,派遣留学生到国外学习先进科技。

至光绪十年(1884年),三洋海军(北洋、南洋、粤洋)已经初步建成。

为了培养精通外语和熟谙洋务的人才,洋务派积极筹划设立各级以及各类学馆、学堂。1862年,京师同文馆正式成立。此后,上海、广州等地纷纷效仿。1880年,设立天津水师学堂。1885牟,创办天津武备学堂。

1872年,中国第一批学生从上海出发赴美留学。此后,赴国外留学人数逐年增加。洋务派选派年轻的中下级军官赴国外学习先进的军事技术。学成归国后,依照国外操练军队,大大提高了将士们的军事技术。

不可一棍子打死——洋务运动的积极意义

在世界资本主义势力频繁入侵,商战、兵战蜂拥而至,民族危机日益加深的情况下,洋务运动具有重大的进步意义。

洋务派引进西方的生产技术和设备,并且引进了先进的生产力,创办了许多近代工业企业,这一系列的活动都不自觉地促进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生产和发展。

这就使得古老的中国的生产方式发生了一些深刻变革,开始用大机器生产,逐渐取代家庭手工业和小作坊生产。改变了几千年以来一直沿袭的封建经济结构。

同时,洋务运动所带来的新潮思想,还冲击了封建思想文化的堤坝,使其产生一个缺口,为西学的进一步传入创造了良好条件。

既想马儿跑,又想马儿不吃草——“中体西用”

现在就谈到问题的实质了。我们来分析洋务运动虽然有这么巨大的积极作用,却为什么没能挽救清王朝?

由于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世界的NO.1,在洋务派看来,西方的政治制度比不上中国,只是中国的火器比不上西方列强而已。所以,他们认为:只要清王朝掌握了西方的近代军事技术和装备,便可以重振国威,扬名于世。

这样,洋务运动就制定了明确的“指导思想”——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什么意思?就是中国制度的根本——封建制度不能改变,只是对西方的军工、科技进行学习,为我所用而已。

由于洋务运动兴办的军工企业,都属于“官办”,严格控制在清政府和湘、淮等军阀集团手中,绝对不允许商民插手和效办。这就决定了这些企业的性质和特点。

具有浓厚的封建性——这些企业完全采用官办的方式,由官款拨充各局、厂的创办经费和巨额的常年开支。企业的管理机构按照封建衙门的方式组建管理机构。

企业生产出来的产品,不在市场上出售,直接调拨给军队。企业既不计算成本、不负盈亏,更没有从利润转化而来的资本积累。

所以,它是由官府控制、垄断下的具有浓厚封建气息的近代企业。

②依赖性和买办性的特色很明显——这些军工企业从设计施工、购置机器设备、生产技术,直到原料供应,没有一样不依赖外国。

当然,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这些确实是无法避免的,但是,关键在于这些企业长期都是在外国人的操控之下。外国资本家还通过洋务派推销国内早已落后的或者淘汰的设备和器材。

这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核心技术是买不来的”。

其中也包含着一定的资本主义因素——这些企业采用了在当时的中国还算比较先进的大机机器生产,集中了一大批出卖劳动力的工人,形成了资本主义形式的阶级关系。

由于民营企业与外国资本主义势力的利益存在着冲突,甚至有尖锐矛盾。这在一定程度上就会制约着民族企业的发展。

做个“总结”吧!

①由于洋务运动最初提出的口号是“求强”,企业全部是“官办”,这就使得一些洋务派官僚在采办经营过过程中,乘机贪污受贿或扩充个人势力。名为“自强”,实为封建军阀趁机扩充本派的实力提供便利。

后来,由于“纯官办”遇到了一些实际性的困难,便提出“求富”,希望通过民用企业,抑制洋商倾销洋货以及列强的经济掠夺。这些民用企业大致上分为三种经营方式——官办、官督商办、官商合办。

但不管是哪一种经营方式,这些民用企业都处于官方的严格控制之下,由官府决定一切,而亏损却总是由商股承担。官府还经常向企业进行勒索,商人被迫向封建统治者“报效”。

同时,这些企业的经营在管理上也存在着许多腐败现象,因而成为官僚买办营私舞弊的场所,最终由于官吏中饱私囊,而使大多数企业亏损非常严重。

②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这就决定了它的本质——在封建主义思想的指导下,在维持上层建筑、经济基础的条件下,发展近代企业。这就决定了它的目的——企图以吸取西方近代生产技术为手段,从而达到维护和巩固中国封建统治的目的。

这样,就决定了洋务派的想法太天真——他们既要发展近代企业,却又采取垄断经营、侵吞商股等手段压制民族企业;既想培养洋务人才,又不愿改变科举制度。这就产生了不可调和的矛盾。

“政治经济学”告诉我们:上层建筑必须与经济基础相适应。

洋务运动,新的生产力同封建主义的生产关系及其上层建筑是不相容的,它不可能在封建主义的桎梏下充分地发展起来。

因此,洋务运动虽然有一定的积极进步作用,虽然也延缓了清王朝几十年的寿命,却最终难逃失败的命运,想要挽救清王朝是不可能的。

除非,清政府放弃统治中国的封建制度。但是,这可能吗?统治者愿意吗?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