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军史学家卡雷尔对苏德战争两大阶段的评语是:“德国(可能)的胜利提前结束于斯大林格勒,而德国的失败始与库尔斯克”,这是无限接近精准的诠释。那么,德军在库尔斯克会战中并没有像斯大林格勒那样遭到惨败,也没有集团军甚至军级建制被苏军全歼,怎么就从此一蹶不振进而发展到整个东线战场崩盘呢?最专业的军事术语解答是:德军战略预备力量的彻底丧失。
其实这也是从前线将领曼施坦因、克鲁格到后方的德国陆军总参谋部,都不支持希特勒发起“堡垒行动”的主要原因,这些与苏军交手将近两年的身经百战之帅,对东线战场的局势看得非常清楚:德军若想重创苏军迫其退出战争或者谈和,唯一正确的战术,是把好不容易积攒出来的战略预备队掌握在手中,在某个苏军可能发动进攻的战略方向,以后发制人的方式迎头痛击。
而若想理解曼施坦因之流的战术理论,你必须首先了解库尔斯克战前的苏德战场形势,在1943年初结束的斯大林格勒会战中德军损失惨重,但是曼施坦因用第三次哈尔科夫战役的胜利,遏止了苏军乘胜前进的步伐。随着苏联大地泥泞期的到来,双方跟1942年春季一样,再次形成了战线对峙。这条纵贯南北的战线,从列宁格勒延伸到克里木,两侧是人类历史上最庞大的交战军队,总数量突破1200万兵力。
这一年德国开始进行战争总动员,再次征召了200万新兵入伍,因此尽管在斯大林格勒损兵折将,东线德军仍然达到了330万人的野战陆军兵力峰值,数量甚至超过了1941年“巴巴罗萨计划”开始实施时的人数(320万),同时由于芬兰尚未退出战争,配合德军作战的仆从国军队还有150万人。而苏军经过不断的动员和补充,在战场上则已经拥有660万野战陆军。
可以用最简单最直白的方式,来说明东线战场当时的军事形势,我们知道,在武器和人的结合方面、训练和意志层面综合考量的结果,平均下来德军的质量优势应该在2比1左右,也就是一个德国兵差不多可以对付两个苏军。如果德军战场兵力比大于这个值,则德军有能力取得战略主动权,如果小于这个值,那么德军将被苏军的数量优势所碾压,这一点毫无争议。
粗略计算,苏军在不得不分出100万兵力应付素质更差的仆从国军队之外,能够拿出来与德国人对垒的大约是560万人。如果是维持战线的均势和稳定,按照1比2的质量差距,德军只需要在前线保持280万的野战陆军即可,这样就可以腾出50万左右的战略预备队,尤其是会把大部分快速师(装甲师、装甲掷弹兵师和摩托化师)囊括其中,从而成为德军最精锐的打击力量。
所以曼施坦因的战术理论,就是充分利用这50万精锐部队,在苏军可能的进攻方向上,实施猛烈的反突击和反包围,从而在机动作战中尽量歼灭苏军有生力量。遗憾的是(原谅笔者这么说),希特勒“我们总是先动手”的理念坑杀了德国陆军,这位陆军总司令只要手上有一点点赌本,就一定要先发制人,而这所谓的“赌本”不是新征几十万人、不是生产几千辆战车也不是制造几千架飞机,是可以集结调动起来的这50万战略预备队,东线德军的核心突击力量。在他赌徒心理的作祟下,最终否决了前线将领的提案,一意孤行发起了库尔斯克会战。
为什么在库尔斯克德军必败?还是套回前面的质量和数量问题,由于泄密等种种原因,苏军对希特勒试图削平库尔斯克突出部的战役构想完全掌握,因此在这一地段预先集中了中央方面军、布良斯克方面军和沃罗涅日方面军的250万大军,德国人哪怕想打个平手也必须调集125万以上的兵力。而事实是,对苏军严阵以待还蒙在鼓里的希特勒,仅仅能够集中南方集团军群大部、中央集团军群一部共90万兵力,结果还不清晰吗?注定会头破血流。
为什么德军从此彻底失去了战略主动权?因为库尔斯克会战中德军损失了50多万人马,并且都是最精锐的快速部队,莫德尔和霍特的十几个装甲师和装甲掷弹兵师(机械化师)被基本打残,东线德军至1943年底被全歼56个师、重创162个师,无可挽回地损失了大量有经验的官兵,总兵力下降到280余万人。而这个损失是德国无论如何不能弥补的,它的动员能力已经到了极限。
按照朱可夫的记录,在库尔斯克会战中德军损失了1500辆战车,其中包括为数不少的虎式和豹式,另外损失了3700架作战飞机和3000门火炮,不过1943到1944年度德国的军工生产也逆天地达到了峰值,还是有能力补充这些技术兵器战损的。东线国防军和党卫军的精锐装甲军,之所以在库尔斯克战后难以恢复元气,所缺少的是能够熟练掌握武器的士兵和士官,而不是那些新出厂的兵器,大批“战斗群”的存在,正是因为德国人在兵力补充上黔驴技穷了。
同时希特勒又抽调了部分东线兵力增援意大利战场,德军在东线的野战陆军连280万的规模都不复存在了,而苏军尽管在库尔斯克会战中也损失了80万兵力,但却很快就完成了补充,至1943年秋仍然恢复到660万人的规模,并且从将军、军官到士兵的作战经验和自信心都大幅度提升,远非1941年可比。看懂了吧?库尔斯克会战之后,德军的兵力仅仅能够维持四面漏风的战线,再也无力组织有效的反突击,更别提组织大规模进攻了,战场主动权已经拱手相让。
现在就轮到苏军可以在任一方向上集结机动兵力,实施大规模的进攻战役了,每每都是以绝对优势的兵力合围当面德军,而德国人却一点办法也没有,因为战场上一个萝卜一个坑,再无精锐预备队可用,只能被动挨打眼睁睁被苏军各个击破。从第聂伯河防线被突破开始,德军已经事实上进入崩溃期,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个别或者局部的战术小胜,都无法扭转整个战争大势,希特勒唯一能做的就是“挖疮补肉”,极力拖延苏军的推进速度。
在其后苏军的“十次打击”中,随着更多德军建制部队被全歼,东线战场的兵力差距呈几何式被放大,到这个时候,别说什么“救火队长”莫德尔,就是神仙也救不了德国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