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感谢问答官方邀请!岳飞死前的职务是枢密副使,但由于很快被宋高宗罢去兵权,因此并没有多大权力。

下面大致介绍一下岳飞各年龄阶段的职务情况:

二十岁时 应募从军

二十二岁 升偏校

二十五岁 初升统领,后升统制

二十九岁 任神武副军都统制

三十一岁 任江南西路、舒、蕲州制置使、神武后军统制;

三十二岁 授从二品清远军节度使,任荆湖北路、荆、襄、潭州制置

三十三岁 授镇宁、崇信军节度使,升神武后军都统制,改荆湖南、北、襄阳府路制置使

加检校少保

升荆湖北路、襄阳府路招讨使

三十四岁 升荆湖北路、京西南路宣抚副使,定国军节度使

三十五岁 加正二品太尉,升宣抚使;节制行营左护军(刘光世部队)等军。

三十七岁 加从一品开府仪同三司

三十八岁 加正一品少保

三十九岁 授枢密副使,随后被罢兵权,于当年十二月二十九日被害于狱中

最佳贡献者
2

《满江红》——岳飞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岳飞死的时候若是有权利,就不会死得那么憋屈。

岳飞(1103—1142),字鹏举,宋相州汤阴县人,南宋抗金名将,位列南宋中兴四大名将之首,可惜军事才能极高的岳飞碰上了满朝软骨头的南宋朝廷。关于他死时的权力、官职几何,慢慢来看吧。

绍兴十年(1140年),完颜兀术突然发动政变夺取金国权力,大军南下准备一举荡平南宋。宋高宗命岳飞出战,在鄂州训练了军队三年的岳飞终于等到朝廷起用自己,当即挥师北上,果然撼山易,憾岳家军难,岳飞的军队在得到各地官军和被金国占领地区起义武装的支持后,完颜兀术吃尽了苦头,在接连战败后,完颜兀术退出开封,并准备派使者向岳飞请和。

岳家军全面包围开封,再度追击金军,这样的军事打击,让不可一世的金军军心涣散。完颜兀术以十万大军驻扎在开封西南五十宋里的朱仙镇,准备做困兽之斗,岳家军则驻扎在距朱仙镇四十五宋里的尉氏县。此时双方再度开战,完颜兀术再度溃败,准备渡过黄河,向北逃走。

结果完颜兀术买通秦桧等投降派大臣,宋高宗也怕打痛了金国,也采取了投降政策。唉,自古未有权臣在内,而大将能立功于外者。秦桧、张俊、杨沂中、罗汝楫等大臣,劝谏高宗不要支持岳飞“孤军深入”,避免“国库空虚、民不聊生”。高宗本就是软骨头,当即就下达了班师诏。

岳飞此时已然处于完胜态势,此时班师回朝无异于放虎归山,岳飞当即上书争辩,战机稍纵即逝,请高宗三思。但是高宗这个软骨头,让岳飞一天之内受到了十二道用金字牌刻下的班师诏。而此时,岳飞已经收复了西京河南府。无奈,只得放弃一切战果。

高宗的软弱,无奈岳飞只有含泪回朝。绍兴十一年,完颜兀术再度率领大军南下,高宗再度请出岳飞为将。金军面对岳飞的顽抗,料到无力一举攻灭南宋,准备与南宋议和,南宋小朝廷一听到金国准备议和,可乐坏了宋高宗,当即就把岳飞调回来了,并趁机打击岳飞、韩世忠等抗金名将。以表示南宋议和之决心,其中秦桧功不可没。

将张俊、岳飞、韩世忠等将领调到临安枢密院任职,此时岳飞的官职是枢密副使,正二品官职,按道理不是小官,但是宰相就是秦桧,面对权倾朝野的秦桧,岳飞这离开了军队的枢密副使就是一个虚衔,并没有什么权利。

岳飞一直为保国安民而奋斗,梦想就是攻灭金国,一雪靖康之耻,让其离开抗金前线已然是对他最大的惩罚,但是面对软骨头宋高宗和奸人秦桧,做一个庶民都难,还谈什么权力大小。

秦桧指使党徒诬陷岳飞在增援淮西时逗留不进、主张弃守楚州,革岳飞枢密副使之职,任命岳飞为万寿观使,这个官职就是有官衔无实权,岳飞就回到了江州庐山旧居赋闲。

此时的岳飞已然是庶民了,但是秦桧还是不放弃,秦桧诬陷岳飞部将张宪谋反,并威逼都统制王贵、副都统制王俊控告张宪谋反。此时,张宪“谋反”的罪名已然坐实,岳飞“谋反”的罪名就不远了。

张俊企图用重刑逼迫张宪诬告岳飞,但是张宪拒绝。张俊就捏造张宪口供言岳飞有谋反之心。此时,南宋朝廷立即将岳飞父子下狱。

面对秦桧严刑逼供,岳飞父子仍然不承认“谋反”这莫须有的罪名。此时宋金和议达成,南宋向金国称臣,将淮河以北的土地全部割让给金国,并每年向金国进贡银二十五万两、绢二十五万匹。

秦桧见逼供不成,就搜罗了大量岳飞的“罪状”,面对大量的“证据”。岳飞父子和张宪被判死罪。大理寺丞李若朴等官员上书言明岳飞无罪,但是都被南宋朝廷罢官处分。

绍兴十一年(公元1142年1月27日),宋高宗赵构下令,将岳飞赐死,张宪、岳云处斩。岳飞终年三十九岁。

浮人语

岳飞一生忠君报国,是金国惧怕的将领,但是宋高宗赵高和大部分的大臣都是软骨头,都怕得罪金国。按照宋高宗和秦桧的思想就是,金国大军来袭,南宋派大军意思一下就是,真打的人要受处罚。岳飞就这样不明不白带着“万寿观使”的官职死去。

所以,补一句,让铸成秦桧雕像的白铁继续受点委屈,安份跪着。

3

什么权力都没有,岳飞戎马一生,从最底层的敢战士一路晋升到正一品的少保,公爵,官爵已经位极人臣,他担任过的职务很多,其中比较重要的职务如节度使,太尉,少保,开府仪同三司都是荣誉官职,是用来参照级别和工资待遇的,他实际履行职责和最有权力的职务是“神武后军(岳家军)都统制”“荆湖北路,京西南路宣抚使”,“枢密院副使”,绍兴十一年议和成功,朝廷“罢宣抚司”收诸大将兵权,岳飞担任“枢密副使”,此职务类似于后来的副总参谋长,宋朝常以文官担任枢密使,职务级别跟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丞相),参知政事(副丞相)相当。因为岳飞“妄言弃楚州防御”,被御史弹劾罢免枢密副使,被任命为“武胜定国军节度使,充万寿观使,奉朝请”,宋朝以前的节度使权力很大,算得上是一方诸侯,宋朝开始,中央收回兵权,带兵打仗的以临时任命的“招讨使”“制置使”“兵马总管”“经略使”为主,战事结束即解除职务,节度使成为虚衔,不再实际履行职责,万寿观使则是纯粹的虚职,连在哪里上班都不知道,也根本不需要上班,仅仅是一个代表级别的虚职。按现在的说法就是“免去领导职务,退居二线,享受节度使和万寿观使的级别工资和相应的福利待遇”。此时的岳飞,基本上就算得上是一个“退居二线的老干部”了,不需要管具体工作,不需要按时上班打卡,只需要每月入朝一次即可,相当于每月一次的打卡,签到,领工资。实际上岳飞自罢枢密副使后即回庐山“服余丧”,根本就没有按时到朝廷打卡签到,朝廷也没有人过问,说明他此时上不上班根本就没有人过问。至于所谓的岳家军(以前的神武后军,罢宣抚司后改为驻鄂州御前诸军),虽然岳飞安排了自己的心腹张宪跟王贵共同管理,但是岳飞对部队并没有多大的影响力,张宪自称受岳飞书信指使“欲举兵襄阳”,“为岳飞索还兵权”的举动受到岳家军上下诸将的一致抵制,并且在审理岳飞案的时候,岳家军的十二营主将有九营主将都证明岳飞的“不臣之举”,说明岳飞根本就控制不了部队。这样一个人还能有什么权力呢?

4

岳飞死的时候权力究竟有多大?

岳飞死前,只有万寿观使这个闲职了,在此之前是枢密副使,相当于国防部副部长。



当时,高宗皇帝为了加强对军队的控制,将主要军队都纳入枢密院的直接管理,张浚、韩世忠,岳飞都被调到中央,担任国防部长或副部长,离开自己的战区和部队,并且要求不能私自联系自己原来的军队。

岳飞的权力当然来源于战区和军队,岳飞、韩世忠、张俊、刘光世号称中兴四将,就是因为他们在南宋建立过程中,在抵抗金军、镇压各地割据反抗力量,剿灭盗贼过程中,立下了功劳。在宋金对抗的前线,自东向西包括淮西、荆襄、秦岭三大战区,其中岳飞所在的荆州襄阳地区,岳飞收复了荆襄六郡,被授予清远军节度使、湖北路荆、襄、潭州制置使,成为有宋一代最年轻的建节者,当时岳飞才三十岁。后岳飞平定了洞庭湖杨幺钟相起义,招降了大批将士,岳飞被授予荆湖北路、京西南路宣抚使兼营田大使,开府仪同三司。岳飞拥有兵力约10万,约占南宋总兵力的三分之一,有段时间高宗还拟把淮西刘光世的军队交给岳飞管辖,这样岳飞兵力将近50%,有其他将领提醒皇帝不可让一军独大,此事才不了了之。



可以说在中部战区,岳飞主要面对的是伪齐政权,战斗力较差,南宋主要的军事压力在江淮防线和秦岭汉中一带,面对金国主力部队的压力较大。而中部不在金兵的进攻线路上,再加上从北方迁来大量人员,岳飞又治军严格,岳飞的实力增长迅速,成为一个耀眼的后起之秀。

岳飞对宋金议和是反对的,一心要收复失地,为国家雪耻,至今读满江红仍能感受到岳飞的壮怀激烈。岳飞时刻在训练部队,伺机北伐,最后一次北伐是瞒着皇帝的。当时,岳飞带兵救援淮西,快到时金兵已撤,高宗要求岳飞兵不可轻动,宜且班师。但岳飞主张趁机北伐,还说动了高宗派来传令的官员李若虚。岳飞于是进军中原,收复了一些州县。但这次进攻不在朝廷的计划之内,后勤等准备等无法支持岳飞北伐,于是强令要求岳飞退兵,岳飞非常失望,认为十年之功毁于一旦,此次撤军后中原难再收复。

岳飞死后20年,宋孝宗为岳飞平反,安葬于西湖边上,谥号“武穆”,宋宁宗时追封为鄂王,宋理宗时改谥忠武。

5

岳飞的悲剧是整个中华民族的悲剧,一个精忠报国的人却因为当权者为了自己的私利而以莫须有的罪名而处死。可是这段历史过去,很多人并不能从中吸取正面教训,反而吸取了负面教训,当再次出现这样事件的时候,很多人并不能去明辨忠奸,而是屈从当权者的淫威去指鹿为马,成为邪恶势力的帮凶,最后落得悲惨的下场。因此,此文就十分具有教育启示意义,欢迎大家细细品味。

岳飞(1103年3月24日-1142年1月27日),字鹏举,宋相州汤阴县(今河南汤阴县)人,抗金名将,中国历史上著名军事家、战略家、书法家、诗人、民族英雄,位列南宋中兴四将之首。岳飞的代表词作《满江红·写怀》,是千古传诵的爱国名篇。

时光过了近千年,人们对岳飞之死的元凶不断提出质疑。人们不再把观念停留在忠奸之争上。在《国史概要》和许多普及的书里,都明确提出来,宋高宗才是杀害岳飞的真实凶手。秦桧只是迎合高宗的意思,代高宗承罪而已。宋史对此也有所描写:审问岳飞的大理寺的官员何铸,向秦桧辩白,说岳飞实在无辜,为什么一定要杀。秦桧讲:此上意耳。

岳飞到死也没有叛乱,精忠报国

那么,为什么宋高宗一定要杀害岳飞呢?我们知道一个事件的发生往往是受到人们的性格观念等内因和外在形势等外因互相作用而产生的。宋高宗杀岳飞,是和宋高宗,秦桧,岳飞这三个人的性格为人密切相关的。

我们先看宋高宗赵构,秦桧,岳飞这三个人的为人。

赵构

宋高宗赵构虽然具有一定才能,守住宋朝半壁江山,但是从他的行为来看,从靖康之耻,不通知百官逃亡海上种种表现来看,这个人为了自己的性命,父母,百官,姐妹,体面都是可以不要的。所谓窜身而不耻,屈膝而不惭,是这么一种厚颜无耻,心狠手辣之人,深得宋太宗的真传的狠心皇帝。宋太宗的为人参看《长篇历史解密之烛光斧影里到底发生了什么事件》

秦桧跪在岳飞坟前千年

至于秦桧,元朝宰相脱脱对于他的评价是这样的:桧两据相位者,凡十九年,劫制君父,包藏祸心,倡和误国,忘仇斁伦。桧立久任之说,士淹滞失职,有十年不解者。附己者立与擢用。自其独相,至死之日,易执政二十八人,皆世无一誉。桧阴险如崖阱,深阻竟叵测。晚年残忍尤甚,数兴大狱,而又喜谀佞,不避形迹。可见,秦桧实在是一个大奸大恶之奸臣。

岳飞庙

那么岳飞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

第一是好学。他本是安阳韩家的佃客,(宋稗类钞)幼年并未得多读书。因他天性好学,其后贵为大将,仍然治学不倦,所以在学问方面竟能有颇深的造诣。他遗留下来的作品如满江红词之类,至今还为人传诵,他的书法也很美观,他在宋代武臣中,可说是第一个好学的,也可说是第一个学问好的,狄青尚不及他。正因为他好学,正因为他学问好,便触了宋廷的忌。在宋代,典型的武臣通常连字也不识,越是没有知识,越得朝廷的信任。像宋太祖时的党进,目不识丁,言语举动,非常粗鲁可笑,(事实类苑玉壶清话)太祖却很优容他,重用他,原因就在他没有知识。文武分途,是宋代消除内乱因素的办法。文臣有知识而不能打仗,武臣能打仗而没有知识,以文臣治民,武臣带兵,又以文臣节制武臣,武臣协助文臣,不仅分工合作,用得其宜,而且可以互相牵制,无论文臣武臣都不敢造反,不能造反了。一旦有一个武臣居然有与文臣一样的知识,这岂不使文武分途的办法失去效用?此文武双全的武臣,当然要被目为危险分子。岳飞就是这样为宋高宗疑心他在联络士大夫作羽翼了。王船山先生在宋论里说岳飞接近士大夫为他死因是很有理由的。

岳飞第二是不贪财,宋代的将领,很少不贪财的,特别是南宋初年的大将,差不多个个都贪财,只有岳飞是例外。宋高宗,常纵容诸将都贪财,奖励诸将贪财,用意在使诸将腐化而丧失上进的志趣,一个守财奴自不会有什麽野心的。

(在前面讲长平血战的文章里,说赵括为了自保,主动贪财买地,很多人以此认为赵括没啥本事,其实看了这篇文章,就知道赵括这人很聪明,不光会打仗,还会玩政治。)

从前梁武帝听说他的兄弟临川王宏家里库房很多,疑心藏的是武器,非常注意,及至打开库房一看,则,见一库一库满装着钱,於是梁武帝大为高兴,知道临川王宏是个没出息的东西,也就不追究这些钱的来源了。

宋高宗对诸将的心理,和梁武帝对临川王宏是差不多的。高宗时诸将以张俊为最贪污,他的田产每年可收租米六十万斛。他家里藏的银子很多,每千两铸成一毬,号称没奈何。(坚瓠集)他会派人到海外做生意。(鹤林玉露)他曾役使他部下的花腿军(腿上剌花的)替他修房子,在临安盖了一座酒楼,,名太平楼。众军作歌讥剌他说:“张家寨?没来由,使他花腿抬石头,二圣犹自救不得,行在盖起太平楼”。(鸡肪编)他的贪财於此可见。所以军中戏称“张太尉铁脸”,意谓他无廉耻,不要脸,脸皮好像铁打的一样。(鸡肪编)优人在宫里做戏,也曾取笑他说:“只见张郡王在钱眼里坐”。(坚瓠集)他如何会有许多钱?还不是克扣军粮和与民争利来的。而这样一个贪鄙的人,却蒙宋高宗的垂青,南宋初年诸将以他为最享福。宋高宗何尝不知张俊很坏,取其无远志,所以重用他,厚待他。

贪财成为风气,就是名将韩世忠也未能免俗。他曾议买新淦官田,宋高宗闻之大喜,特赐御札,就把这田赐给他。当时高宗颇疑诸将有野心,及知韩世忠也是一个求田问舍的人,所以喜欢起来。(鹤林玉露)韩世忠也许是效昔人买田宅以自污的故智,但岳飞却是绝对不肯自污的。

岳飞的廉洁,从他的家产可以证明。他死后被抄家,家里仅有现金一百馀千,其他布帛粟麦等项,合计不过值钱九千馀串。(宋稗类钞南宋杂事诗注)带兵多年,家产只有这一点,以视同时诸将,莫不宝玩充堂寝,田园占几县,真有天渊之别。而诸将皆享乐寿考,妻儿满前,岳飞则身死囹圄,家人远戍,实令人有不平之感。岳飞之得祸,正为他太廉洁了。诸将皆贪财,他偏不贪财,可见他志不在小,志不在小,便是高宗所疑忌的。不能污之以利,自不免要临之以刑了。

岳飞画像

第三是不好色。南宋初年诸将,少有不贪财的,更少有不好色的,宋高宗不仅以诸将贪财为可喜,他觉得诸将好色也是可喜的。贪财的人已不足畏,贪财而又好色,更不足畏了。当时诸将无不姬侍众多,韩世忠到部将家中宴会时,更常令部将的妻女出来侑酒;以致几为部将呼延通所杀。(三朝北盟会编)

惟有岳飞与众不同,他家里并无姬待侍。有次吴玠特送美女给他,他说:“主上宵旰,岂大将安乐时?”拒却不受。(宋史岳飞传)这两句话充分表现出他人格的伟大。他的不好色正和他的不贪财一样,可说是独违流俗。宋高宗曾为他营建私第,他辞谢说:“敌未灭,何以家为!”(宋史岳飞传)这和他拒却吴玠的话,精神是一致的。美人金屋,丝毫不在他的念中,志趣之高远,可以想见。一个不贪财而且不好色的人,越发使宋高宗感觉到难以驾驭了,这当然又构成岳飞的死因。

第四是不扰民。他治军非常严厉,他的军队纪律好极了。录如果路过某地不得已借住民房,第二天一定要先替房主把门宇打扫乾净,盆盎洗滁停当才动身走。(齐东野语)有次他部下一上兵士取民间一缕麻来束马革,他立刻把这兵士斩首示众,毫不姑息。他军中有“冻死不拆屋,饿死不虏掠。”的口号,真可谓秋毫无犯了。(宋史岳飞传)所以在他死后,金使刘陶来聘,还向宋这边的接伴人员称赞他的军队的纪律。(宋稗类钞)岳飞无论到何地,决不愿地方官为他办差。他道经庐陵时,当地地方官特别在郊外欢宴,那知他已杂在一些偏裨将领中走了。周密称他为中兴第一,(齐东野语)可见别军的纪律是决不及他的。他不扰民,自能得民心,这又不免引起宋高宗的猜忌。武臣而受人民爱戴,岂不是很危险的一件事吗?岳飞之死与他之得民心,很有关系。他若是一个纵兵殃民的人,也许还不会屈死呢。

第五是得军心。他虽然治军很严,但他所严者为军纪,对一般将士的生活他仍是很关切的。他常亲自为兵士之患病者调药。他部下的将领到远地驻防时,他常遣自己的夫人到将领家中慰问。他部下有战死的,他不仅为之痛哭,并抚育死者的遗孤,有时便为自己的儿子娶死者的女儿。每逢颁给赏犒,他总是公平分配给他的部下,丝毫不以为私有。(宋史岳飞传)因此,他和他的部下关?亲密得像一家人一样。他这一军有岳家军之称,打起仗来,真是万众一心,绝无兵不顾将,将不知兵,胜不相让,败不相救的毛病。他这一军,随便在哪都屹然不可动摇,比山还要坚定。金人常说:“撼山易,撼岳家军难”。(宋史岳飞传)的确是中心悦服的赞美,并非夸大的称述。但岳家军这个名称,却不是宋高宗所愿听的。岳飞越得军心,越令宋高宗害怕。军以统将之姓为称,岂不成为统将私人的军队?这个统将岂不随时有被他的部下拥立的可能?宋高宗这样想,岳飞还能不遭祸吗?

由上所列岳飞的五个为人特点,我们已看得出他是一个如何好学,不贪财,不好色,不扰民,得军心的伟大人物。正因如此,便与宋代猜忌武臣的传统政策抵触。在宋代猜忌武臣的传统政策下,只容得住贪财好色糊涂虫似的将领,可决不许任何将领有知识有志趣得民心得军心。像岳飞这样的人,无论是宋代那一个君主在位,均必不能相容。宋高宗处南宋草创之际,顾虑危疑,对岳飞更是不能相容的。一般人以为岳飞之死由於反对和议,其实岳飞纵赞成和议,又何尝能够免祸?

以上人物分析已经奠定了岳飞被杀的基础,但是如果没有以下事情的诱发,岳飞还不会死。

1、淮西事变是岳飞被害的重大伏笔。朝廷采用宰相张浚的意见,让文官吕祉接管了中兴四将之一的刘光世的部队。他的部将后来在要求归岳飞节制而不得的情况下,发生哗变,杀了吕祉,率领全军五万多人集体叛变,投降了伪齐。

淮西事变,不但搅乱了北伐大计,而且改变了敌我态势和力量对比,北伐收复中原在赵构看来是不行了,急令岳飞转入防御,保住长江防线。淮西事变,使赵构认识到这些军队和他们的首脑是不可靠的,名义上是国家的军队,但实质上,在很大的程度上还是私家军队。要不,老百姓为什么叫他们作岳家军,韩家军,张家军,刘家军?没有一支皇家军?四大主力军全是这些首领们自已拉扯出来拚杀出来的部队,这些兵将只认多少年来带领他们出生入死的首领,而不怎么认朝廷的。如果再来一次“淮西事变”,甚至回过头来打朝廷,该如何是好呀?现在的当务之急,不是北伐,而是整顿军制,把这些军队变成真正的皇家军队!但要整军,就不能打仗;要不打仗,就只有和谈。

赵构不是个无能的皇帝,他马上开始行动了。第一步是和谈。第二步是剥夺韩世忠,岳飞和张俊三将(刘光世早已交过军权了)的带兵权,让他们离开自已的部队。第三步是把管兵、调兵两权分开,由两个部门管辖。淮西事变,是南宋时期的一个极其重要的事件,它促使主战派张浚离开了政坛、议和派秦桧当上了宰相,使岳飞由信任到受猜忌并一步一步地走向了被害。难怪岳飞死后有悼诗曰:“自古忠臣帝主疑,全忠全义不全 尸。

2、据说当时还有两个小道消息促成了皇帝杀岳的决心。

第一是说,岳飞三十出头就当上了节度使,岳飞有一句话,说在我朝这些大将里面,能三十出头当节度使的,除了太祖,只有我岳飞一个人;

第二是说,岳飞解了兵权之后,有人揭发岳云和张宪在湖北襄阳举兵要拥岳飞回来掌管岳家军,武力要挟朝廷恢复岳飞的兵权,结果就偏偏在这个时候,岳飞不合时宜的上表,言词激烈,要求恢复自己的兵权。

这个时候在宋高宗来看,他并不怕金,只要和金议和,与金朝在淮河划江而治,他还能继续当他的皇帝。而能威胁到宋高宗帝位的,正是岳飞。

据史料记载,当时为了北伐抗金,岳飞已经掌握了全国5/7的兵力了,要是岳飞想要造反,那宋朝试问还有谁打得过岳飞呢?虽然岳飞是一代忠臣,宋高宗还给他赐了精忠岳飞四个字。可是忠臣也会造反啊,宋朝的皇帝赵匡胤就是一个例子,他原本也是北周的一个忠臣啊,后来在陈桥这个地方他的部下就给他黄袍加身了。弟兄们跟着你岳飞出生入死,到时你不想反,你底下的将领也想反,他们也想当官封侯的呀。

所以啊,在心狠手辣的宋高宗的眼里,再加上奸臣秦桧在里面的挑唆,即使没有确证,莫须有,为了保自己,岳飞必须死。宁可错杀一千,不可放过一个,就是信奉厚黑学的宋高宗的想法,至于谋杀忠臣的大黑锅可以让大奸臣秦桧去背,至于抗金大业,除了岳飞还有其他将领可以抗金,所以从宋高宗的角度考虑,这个决策是可以执行的。可是,他这么做造成的影响太恶劣了,上行下效,以至于岳飞以后再无大将可以为大宋北伐中原出力了,最终南宋的灭亡也就是以悲剧收场了。

当然,如果宋高宗是一个明智的君主也可以考虑别的方案,比如让岳飞去广西台湾等边远地区开疆拓土,至于岳家军可以拆分成十个部队分到四面八方去,但是宋高宗和秦桧都没有这么做,因为这两个人就是坏,就是毒,就是会害人。让他们不害人,他们做不到,所以就有了这出历史悲剧。

6



岳飞是在靖康之变发生后成长起来的宋朝将领,在1127年北宋灭亡前,岳飞是谁没人知道。岳飞是河南汤阴人,北宋灭亡前,他真的没有什么事迹可以记载。

北宋灭亡后,岳飞加入宋朝军队,迅速成长为一方面的大员,成为北宋灭亡后南宋的一支重要生力军,成为南宋中兴四大将领之一,顶峰时期,岳飞手下有10万大军,其中约3万骑兵。这支重要力量,是宋高宗赵构的抵御金朝侵略的钢铁长城。

但是,在当时情形下,南宋无论是从后勤还是前线部队的力量上来说,只能防守,没有能力采取武力的办法收复北宋失地。



岳飞是坚决的主战派,但是当时形势和南宋实力不允许,如果一直打下去,南宋会灭亡。宋高宗认识到这一点,所以采取防守战略,守住江淮一线,稳住局势再说。

后来岳飞被宋高宗赵构调离一线,担任军委副秘书长和国防部副部长,算是二品官员,这个职务基本是参谋权,不带兵,没有指挥权和决策权。这个权力不大,要想造反不可能。

7

绍兴十一年(1141年)阴历十月,岳飞被捕之时,还有一个奉朝请的官职在,大理寺审了二个多月,十二月二十九日伏法,供词只有天日昭昭。

8

近来网络平台不知是受到外来势力的挑梭?还是自身的无知?竟出现了为历史巨奸鸣冤叫屈、但却对历史上英勇捐躯的民族英雄却百般抵毁!南宋时的岳飞和秦桧就是被颠倒的典型一例。

历史上的是是非非是经过正确的历史观且经得起百年沉淀后所确定的。否则,一切无从谈起。

岳飞做为南宋收复中原、北讨金兵五路兵马元帅之一,从他的词作《满江红》中可知他远大的报负: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收复两京,迎还二帝还朝是他追求的目标!

正当他筹儲满志,与诸君痛饮耳,却被高宗十二道金牌召回。直捣黄龙从此无望。

秦桧貌似帮凶,实为元凶,他早已是降了金国的卖国贼!而高宗本为九哥,与皇位无缘,皆因父王及众皇兄被掳北国,他才有幸做了皇帝。

若二帝迎还,可能存在帝位不保的问题,为一人之私,竟冤杀岳飞。

所以岳飞入狱当时已引起百姓不满和质疑。他们只能以"莫须有"(或许有)来搪塞。韩世忠朝堂之上就质疑:"莫须有"三字何以服人?

把岳飞召回京先授枢密院副使(国防部副职)是假,并不会以实权授之,名为升官,其实调虎离山,陷害他是真。宋高宗有悔吗?当然有!他五十多岁及辞去皇位,当了三十年的太上皇。

为岳飞平反昭雪就是他的继任者孝宗皇帝所为,高宗当时还活在世上,并未反对,只能说明他心中有愧!

9

岳飞死时,已经完全没有权力了,军权早已被剥夺,成了粘板上的鱼,任人宰割,在当时的情况下,宋高宗与奸相秦桧的目的是一致的,那就是以岳飞的死来换取与金朝的苟安求和。


(南宋中兴四将图)

民族英雄岳飞,位列南宋“中兴四将”之首,但在这四人当中,岳飞的官职并不是最高的,韩世忠、张浚生前都做到了枢密使的高位,岳飞的“鄂王”爵位是在他死后被南宋朝廷追封的。

岳飞从二十岁起,先后四次从军,他力主抗金,所率领的岳家军让金人胆寒,金人曾感叹“撼山易撼岳家军难”。岳飞一生战绩辉煌,四次北伐曾尽收河南旧地,在郾城、颍昌大败金军,朱仙镇一战让金人胆寒。在北伐形势大好的情况下,宋高宗赵构和奸相秦桧却一意求和,以十二道“金字牌”催令班师。为了迎合金朝的要求,受秦桧、张俊等人竟然诬陷岳飞入狱。,最后以莫须有的罪名,将岳飞及长子岳云,部将张宪杀害。直到宋孝宗即位,岳飞才得以沉冤得雪,并改葬于西湖畔栖霞岭,追谥武穆,后又追谥忠武,封鄂王。



十几年来岳飞不遗余力的率领岳家军在前线坚决抗金,成为金朝欲除之而后快的心头大患。绍兴十一年(1141年)自知无力攻灭南宋的金朝又心生恶念,决定以杀害岳飞为条件,来迫使南宋与金朝媾和。完颜兀术在给秦桧的书信中说“必杀岳飞,而后和可成”。 同年四月,抗金主将张俊、韩世忠、岳飞被调离军队,回到临安枢密院任职,岳飞任枢密副使。

张俊虽与岳飞、韩世忠、刘光世同为“南宋中兴四将”,但他本人却极为嫉妒岳飞,不惜与秦桧合作构陷岳飞。绍兴十一年(1141年)五月,张俊借和岳飞同巡视楚州韩世忠军营之机,暗中挑唆岳飞欲分解韩世忠的军队,遭到岳飞的严词拒绝。秦桧又欲陷害韩世忠,又是岳飞再一次保全了韩世忠。见岳飞如此不听话,秦桧又指使党羽万俟卨、罗汝楫在岳飞回朝后对他进行弹劾,诬蔑无非援淮西“逗留不进”,主张“弃守山阳(楚州)”,同年八月,罢岳飞枢密副使职,充“万寿观使”的闲职。



枢密副使是岳飞当的最高级别的官职,正二品,但这不过是宋高宗为了掩人耳目,将岳飞调离军队的权宜之策,毕竟岳飞在前线抗金的时候,其军中影响力是巨大的,高宗如果没有将岳飞调回临安,与金朝的和谈必然无从谈起,以牺牲岳飞一人换来南宋与金朝所谓的和平,对于高宗和秦桧来说,又算的了什么?

“万寿观使”是一个典型的虚职,挂名而已。也就是说,直到岳飞下狱之前,他已经被剥夺了所有的军权,成了无兵无权之人,犹如粘板上的鱼,任人宰割。秦桧指使张浚诬陷岳飞部将张宪“谋反”,进而牵连到岳飞,被安置在江州的岳飞最后被召回“行在”临安府并投入监狱,在秦桧一伙的步步紧逼下,岳飞被诬成罪,与其子岳云、部将张宪同遇害。一代抗金名将就此含冤而死。

10

岳飞是中国南宋时期的抗金名将,他一生的志愿,就是收复中原故土,然后将金国人从中原大地上赶出去。只可惜岳飞一生戎马,零到头却被32枚金牌连夜召回,以莫须有的罪名除死。那么岳飞在死之前,权力究竟有多大?

岳飞死去时的官职

岳飞在临死之前的官衔是枢密副使,相当于朝廷当中的正二品,在现在来说也就是军委副主席。正二品的话专管军国机务,士兵的防御,边塞的防备,还有发动调令等等。同时岳飞还有侍卫诸班直外禁兵,招募阅试迁补屯戍赏罚之事。对岳飞的权利还是很大的。

岳飞的实力

在战火年代当中,岳飞能够带领自己手下的军队脱颖而出,并且凭借自己的能力组建军队,并为之发展壮大。这些自己闯出来的将领近似军法,他们的军队更像是自己家的军队一样,而不是官府的军队。其中最有名的极致力量,当时被称为岳家军,韩家军,张家军,刘家军,吴家军。

家军的色彩已然浓厚,但是皇帝为了当时的大局面,不得不容忍这些近似于军阀的领兵存在。在外面的敌对势力大于内部的敌对势力过程当中,皇帝还是允许了家军存在。岳飞拥有极其强大的实力,当时的岳家军又有10万兵马,湛南送全部兵力的1/4。而且这些军队的作战能力极强,但民间的声望很高。

岳飞权利带来的灾难

岳飞当时在民间的声望很高,还有就是当时岳飞带领的岳家军似乎已经成为了类似于现在类似于张学良这一类军阀的存在。所以当岳飞的权利越来越大,在朝廷当中能够有足够多的话语权,有可能还会威胁到当时皇帝赵构的皇位。所以在权衡利弊之下,岳飞终于被秦桧和赵构这两个人所陷害。

总结评价

岳飞是一个铁骨铮铮的英雄,在收复故土上一直努力不懈。打仗上面有勤勤恳恳,权力在当时已算已经做到了军队当中的顶级。但是古代有一句话叫功高震主,不管是谁立了军功之后,最后一定会被猜忌,所以也就会有杀身之祸。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