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南宋和南明的情况非常相似,都是汉人王朝被北方少数民族占去了半壁江山,同样是在皇帝遭遇不测以后,由藩王在一帮文武大臣拥戴下建立的政权。那么为什么南宋能稳定地撑150年,南明最终不过20年呢?我觉得有以下一些原因。

(南宋地图)

第一,北宋末年只有北方少数民族入侵,但没有强大的农民起义。北宋末年也有农民起义,比如方腊起义、宋江起义、张迪高托山起义等等,但是,这些起义的规模都不是很大,而且北宋统治者有效地化解了矛盾,并没有让这些农民起义酿成大气候。甚至农民起义者,后来还参与了抗金行动。

而明朝末年却不一样,农民起义的规模十分庞大,而且当时,李自成已经在西安登基,建立了大顺国,占据了淮河以北原明朝故地。张献忠也在成都登基,建立了大西国,控制了四川一代。可以说,农民起义让明朝分出了很大的精力来应付,南明顾此失彼,没办法集中精力对付北方少数民族。

第二,宋朝上至大臣下至百姓抗击外族入侵的坚强决心很足。北宋末年金国入侵,掳走徽钦二帝以后,全国上下,表现出了高度的团结一心,誓死抵抗的决心,积极参与了抗击金兵的行列中,最终也涌现除了岳飞、韩世忠、吴玠吴璘等著名的靠抗金将领。也正是因为有这些将领的存在,以及包括八字军在内的游击队,有效地遏制了金国灭亡南宋的脚步,让南宋不至于灭亡。

(南明地图)

而宋朝军民之所以团结一心,我觉得又有这些原因。一是北方给南方带来的耻辱一直存在,从澶渊之盟开始,北方少数民族就给南方汉民族带来耻辱。南方汉民族的心中已经形成一种情节。所以金国南侵以后,不用宣传,大家的决心和精神力量就有了。明朝却没有这种背景。明朝一直比较强悍,缺少对北方的恐怖感和压力。二是宋朝对老百姓对大臣都比较厚待,宋朝给官员的工资是历朝最高的,宋朝的百姓比较富有,安居乐业,所以大家会誓死捍卫。而明朝赋税非常重,给官员的工资又非常少,很多人甚至欢迎农民军代替明朝,所以军民的心都是散的。

第三,不得不说宋高宗。宋高宗其实是个被忽视的皇帝,正因为他的存在,才整合了各方力量,形成一个向心力。而南明则没有这样的君王,而且大臣们勾心斗角非常厉害,谁都想控制皇帝,谁都想增强自己的势力,自然做不好事。

(宋高宗)

所以最终南明很快失败了,南宋则坚挺了一个半世纪。

最佳贡献者
2

南明比不过南宋是多种原因所造成的,当然耐打可能也是一方面,因为南宋在上下一心上虽然也不太行,单比南明还是好太多,因此像南明那样望风而降的情况少了很多。

简单的提了下,这里我们再来详细谈谈。确实与题主所说的那般,与南宋政权享国百年不同,南明政权存在时间太短了。这似乎令人大惑不解:为何这次,南明政权不能同它前辈一样能够再挺住个一百多年呢?

这个问题,如果要问得更加详细一点还可以增加一些细节在里面,比如说,同样的,大明灭亡之前由于天灾人祸,吏治腐败,农民起义此起彼伏,最为突出的闯王李自成和大西张献忠,而北宋徽宗年间也不太平,同样是民不聊生,吏治腐败,尤其是在徽宗花石纲之后的方腊农民起义更是轰轰烈烈,既然帝国崩塌之前如此相似,为何结果却大相径庭呢?

从这方面来看,似乎南明政权的覆灭和南宋政权的延续一对比,南明是与南宋差不多,应该没有立刻覆灭的理由,可事实上南明政权确实是立刻就覆灭了,而且几乎不存在有力的抵抗与对峙。

这到底是哪里出毛病了呢?让我们从多角度出发来分析下。

一、我们先从时间角度出发,从北宋灭亡时候的时间与大明帝国灭亡的时间在进行对比的基础上进行分析。

众所周知,北宋以靖康耻为界限,靖康耻之后北宋就名存实亡了,北方贼寇蜂起、义军遍地,北宋享国祚共计一百六十六年;而大明朝就不太一样了,到它被农民起义军攻破首都,君王自杀后,共计享国祚二百七十六年。

从这方面可以看出来大明帝国比北宋多活了整整一百一十年。换句话说,当大明朝活到北宋死亡的年纪的时候,才是大明的中期,也就是大概大明孝宗和武宗那会儿,那个时候的大明正是春秋鼎盛之时,值得一提的是那个时候的大明甚至在成化年间派遣过大军前往东北进行镇压女真部族,史书上记载为“成化梨庭”——对于稍稍复苏拥有反叛之意的女真部族进行了毁灭性打击。

从这个时间点这么一看,事情就变得似乎明朗了起来,也就是说,北宋灭亡那会儿,大明正是春秋鼎盛之际,经济还算可以,人民生活水平也还可以,国力一点不弱。

反之,北宋灭亡的那一年,其实也只能算是一个封建王朝的中期,它并没有到一个封建王朝被彻底终结的时候,封建王朝的弊端性要通过很长时间才会彻底暴露,而显然北宋当时还没有明朝那么明显,毕竟时间更为短暂。我们从宋徽宗年间,北宋还能够通过持续挤压西夏王朝的生存空间的这种战略进行开疆拓土就可以看出北宋实在也不像明末的末世。

明末的末世那可完全是大面积的灾荒加上完全失控的基层,别说什么布置战略了,人都要吃人了,大明那极度腐朽僵化的体制可以说完全是走到了生命尽头,王朝末世该有的问题也都激化了——由于异常严峻的土地兼并导致农民起来造反,又由于农民起义军发展迅速使得“大明良心”士绅们也纷纷打定了主意改换门庭——大顺起义军本来气势汹汹的去找山西明军的麻烦,结果被大明官军一触即溃、一路降到京师城下。

换句话来说,大明帝国死亡之时已经是典型的王朝末期,各方面统治已然失灵,而北宋覆灭之时,一般情况下,作为一个相对大一统的王朝,此时一般正在春秋鼎盛之际。我们从王朝的灭亡时间这个角度分析似乎可以看出来南宋能够延续,而南明必然灭亡的一些原因。

二、接着,我们还可以从北宋的“金”对于灭亡南宋、一统天下的决心和“后金”对于一统天下的决心这个角度来进行分析。

首先是灭亡北宋的“金”,彼时的女真刚刚从白山黑水间走出,属于第一次来到历史舞台,对于“金”来说,很多事情和东西都是极为新鲜的,在金第一次进入中原不久,为了活捉所谓的天下兵马大元帅赵构,它完全没有对刚刚崩溃的北方政权进行任何接管,在后来更是弄出来了个傀儡政权(即张邦昌的伪齐)来代为掌管这种怪事情。

可以讲,在当时,金这个政权,对于自己取得如此大的领土还没有完全适应并建立有效统治。短时间内,金对于南方的南宋政权兴趣缺缺,而金兴辽灭宋短短数年,兵马不过三五万,面对辽宋超级多的人口,自己又刚刚才从部族氏族社会走出来,显然是吃多了消化不了。

而后金时代就大不一样了,首先不可否认的是,建州女真属于熟女真,他们有自己的满文,虽说后来这个文字没有会读了,可这至少证明了建州女真社会相当的成熟了。同时在入关之前皇太极恩威并施的拿下了蒙古草原,皇太极取代了黄金家族,成了新的蒙古大汗,再往后,与大明帝国在辽东的交战,反反复复的谈判议和,完全拥有了所谓“大清国”的国家的概念,等到女真因为吴三桂帮助入关之后,面对的是一个已经被农民起义军打烂的北方以及一马平川的通天大道。


而女真自身已经有了许多国家概念和完善的扩张经验了,入关之前就已经有了足够大的野心和准备——与后来的农民起义军政权和南明政权,其实满洲女真更接近一个完整的国家政权形象。

三、最后,我们还可以从其统治者角度出发,拿南明的统治者与南宋的统治者进行一下对比然后分析。

有人会说,赵构难道就比弘光帝优秀很多吗?不可否认两人似乎都不太行,但我们这个对比不比能力,比的是统治者的其他方面。我们先从南宋开国皇帝赵构开始,首先从赵构的血统分析,他是正宗的先帝子嗣,正统性是毫无疑问的;其二,赵构拥有他爹给他的“天下兵马大元帅”的称呼。这就促使他从法理就占据了高地,从情理上立于不败之地,并且还因为北宋太宗一脉几乎被“金”打包全部带走了,理论上讲,赵构就是唯一,当然不存在什么争议。

可是南明就大不一样了,由于崇祯在北京城带着子嗣一波被闯王李自成带走,又因为朱明宗室实在太多,大家都觉得自己都可以做领导,别人能号召遗民继续抗争,那我也可以,于是内讧不已。

更要命的是大家不要忘了,北宋是直接亡于“金”,因此南宋的敌人非常明确——俘获君父的贼子就是我们的敌人。但是大明呢?别忘了大清入关时候的口号是什么:为大明先帝报仇!也就是说南明的优先级对手是农民起义军,细心点就会发现在南明历史上其实多次有过联虏平寇的操作。

而因为统治者的所谓合法性,导致两者对敌人态度不一样,一个是全心全意众志成城对抗金,一个则是把更多心思放在内斗之上。这也就导致了当时南宋还有想着光复山河的中兴四将,而南明则是只图自保的江北四镇,一个是可以被金牌召回中兴的南宋,另一个是三个军镇不战而降的南明。而这就是两者之间差别的最明显的体现。

而也就是在以上如此之多的因素之下,南明只能是承受自己被一鼓而下的命运,无法重复南宋稳住了一百多年的历史轨迹,即便面对的敌人还是曾经的那个敌人。

3

这个问题其实很好回答,就是因为南宋尚且有宋高宗在也就是说有一个政治中心在,而且当时的宋高宗还是全国兵马大元帅,因此很好将剩余力量重新聚集在一起。而反观明朝末期,崇祯皇帝宁死不南迁,自缢在煤山的老歪脖子树上,他这一死影响就很大了。今天猥员长就来说说这个问题。

我们先来分析南宋。北宋末年金兵南下,攻入汴京城,活捉徽钦二帝及一大帮皇室宗亲。然而宋高宗赵构却没有遇难,宋高宗可不简单。首先他曾经只身去金营谈判过,他的形象在百姓心中是很高大的,同时他的政治地位除了是徽宗的直系儿子还是钦宗的弟弟,又是全国兵马大元帅。无论是从合法继承的角度上来看还是从政治军事上来看,以及个人能力上来看高宗赵构绝对是继承皇位最合适的人选。国家有了新的政治中心,那么力量就好聚集在一起。这个国家也就松散不了。

再来说说明朝。明朝末年,崇祯皇帝自缢于煤山的老歪脖子树上。要知道明朝此时的情况是比宋朝时期要好很多的,起码明朝的陪都南京应天府还有一整套政治核心班子在,也就是说如果崇祯皇帝南撤到南京的话,是所有一切一应俱全的。然而崇祯皇帝选择了自缢,南明慌忙选出了一位继承人,这位继承人上不能服众,同时自身能力还糟糕透顶。一手好牌打的细碎,不是说南明 的实力不行也不是说满清的实力太强大,就是因为明朝在崇祯帝驾崩后再找不到一个合法且服众的政治中心,导致力量发散得不到集中,最终被敌人消灭。

4

南宋与南明,都是少数民族政权占据了半壁河山,汉人政权在南方抵抗。南宋与南明至少有以下两点不同,导致了南明不像南宋那样延续了一百多年的国运,而是十八年便亡了。


一、皇帝不同

南宋的第一位皇帝,是宋高宗赵构,他是宋徽宗的亲儿子,宋钦宗的亲兄弟。

靖康之耻后,宋徽宗、宋钦宗与诸多皇族宗室被金人一网打尽,皇子只剩下赵构一人在外,所以赵构这个皇帝当的是名正言顺,顺理成章,水到渠成。

然而南明却不一样。当年李自成攻陷北京城,崇祯皇帝自缢煤山,太子失踪。虽然南方的大臣、将领们继续以南京为首都抵抗李自成,但是他们找不到崇祯的儿子继承大统,只能另找其他藩王来当皇帝。

南明的第一位皇帝是福王朱由崧,他是万历皇帝的孙子,在当时的情况下虽然是第一顺位继承人,但毕竟不像崇祯儿子那样理所当然。福王朱由崧的名声不大好,所以钱谦益等人以立贤的名义提出立隆庆皇帝的孙子、万历皇帝的侄子——潞王朱常淓,史可法提出立万历皇帝第七子桂王朱常瀛。

现在出现了两位继承人,就给了一些野心家以机会。比如江边四镇总兵高杰、黄得功、刘良佐、刘泽清起兵拥立福王继位,便是弘光皇帝。

这件事的后果是南明的将领们拥兵自重,甚至同室操戈。弘光元年又发生了三大疑案,严重削弱弘光朝的凝聚力,为其快速灭亡埋下伏笔。弘光在位不到一年,满清便攻下了南京,俘虏了弘光。

南京失陷后,南明从此四分五裂,再无统一的核心领导机构。各地藩王纷纷自立,但是大部分都很快就灭亡了。

弘光政权灭亡后,有唐王朱聿键称帝(隆武皇帝)、鲁王朱以海监国,两人不仅不能共御外侮,反而相互争权,势同水火,被满清各个击破。

隆武政权灭亡后,桂王朱由榔(永历皇帝)、唐王朱聿鐭(绍武皇帝)分别自立为帝,两个政权也是相互争斗,大动干戈,最后双双灭亡。

可见,南明灭亡的一大原因就是缺少一位名正言顺的皇帝,因此存在多个不同的政权,不能团结一心对抗满清。


二、敌人不同

南宋的敌人是金国。北宋亡于金人之手,靖康之耻中徽钦二帝被金人掳去。所以南宋上下基本能同仇敌忾。宋朝虽然也有农民起义,但是规模并不大,不足以动摇国本。所以南宋可以招安农民军对抗金人。

然而明朝气数已尽,亡于李自成等农民起义军之手。满清则是打着为崇祯报仇的名义入关对抗李自成的大顺政权。所以南明君臣曾以李自成的大顺为主要敌人,甚至幻想着联合满清对抗大顺。他们没有想到自己真正的敌人是满清,而李自成的大顺政权才应该是盟友。

当年弘光皇帝派出使臣去北京同多尔衮议和,使臣提出要去拜祭崇祯皇帝,结果多尔衮理直气壮地说,你们南方的大臣不能北上勤王,导致崇祯殉国,我们已经替你们哭过了祭过了,你们还哭什么祭什么?

等到南明发现满清才是最大的敌人时,为时已晚,已经回天乏术了。

综上所述,南明迅速灭亡有其必然性。事实上如果不是满清自己作死搞剃发易服引起很多汉人的反抗,恐怕南明根本撑不了十八年。

相反,如果崇祯南迁,或者派太子到南京监国,南明未必不能像南宋那样撑一百多年。


欢迎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梦露居士”,阅读更多有趣文章。

5

南宋与南明经常被拿来作比较,这两个政权虽然是不同的朝代,但是他们都有一个相同的对手,这个对手就是东北的女真族。同样是受到东北女真的侵害,为何南宋政权延续了150年,而南明都撑不过20年?

金国和后金的战略方针不同

公元1127年,北宋宋徽宗、宋钦宗年间,金朝军队在完颜宗翰、完颜宗望的率领下,攻破了北宋的都城卞京,活捉了宋徽宗和宋钦宗,连同两帝的后宫、皇亲大臣一起共3000余人,全部被押送北上,北宋政权宣告灭亡。

此时的金朝内部并不太平,完颜宗翰功高盖主,攻灭北宋时功劳最大,势力膨胀到可威胁到金朝,受到金太宗猜忌。

这个时候,宋徽宗第九子迅速建立了南宋政权,金朝也曾想趁南宋根基未稳时南下,一鼓作气灭了南宋的。在这里要说一下西夏,灭北宋之前,金朝曾经邀请西夏联合灭宋,西夏不答应。于是,金朝内部在“继续南下灭南宋”与“先教训西夏”之间,产生了分岐,最后争论的结果是,留下完颜宗弼、拔离速、马五等金朝将领继续南下捉赵构,完颜宗翰北返。

金朝女真军队的连战连捷,也有些不将南宋放在眼里的味道,要不完颜宗翰也不会北返。另外,打了胜仗自然是论功行赏,也是宗翰急着北返的原因之一。北返后金太宗因为忌惮宗翰,开始大力打压宗翰的势力,受打压包括有很多金朝的元勋宿将,像完颜希尹这种灭宋猛将也被解除了军职。

可以看见的是,金朝有南下攻打南宋的野心,但是金朝内部并没有团结一致,延误了战机。也就是说,此时南下攻打南宋的女真军队,不能和灭亡北宋的军队相提并论,战斗力逊了一些。



我们来看看南明的情况。说南明的灭亡,不得不说明朝的灭亡,基本上如出一辙,换汤不换药。南明虽然国号不同,也只是明朝最后苟延残喘的缩影而己。

灭了南明的是后金。后金是金的一个分支,一样都属于女真族。因为考虑到女真族和汉族之间的民族仇恨,所以后金人才将国号改为 “清”。从这里可以看出,后金并不是想捞一把就跑,而是一早就有彻底地入主中原,取明朝而代之的野心。

后金对明朝的策略是招降纳叛,重视明朝降官降将的作用,诸如李永芳、洪承畴、祖大寿、尚可喜、孔有德、耿仲明等人都先后投靠了清廷,对这些投靠的明军将领,后金对他们一律厚礼相待。

除此之外,后金军队的八旗制度,每一旗都有一位旗主,旗主由统治者直接任命,军权集中在统治者身上。后金利用八旗这个军政合一的制度,不断收编汉八旗军,在壮大自己的同时,不断削弱、蚕食明军的有生力量。努尔哈赤创立的八旗军队,虽然和南宋时期的同属女真族,在团结、凝聚力上来说,是不同一个层次的。

所以,南宋面对的女真军队是各立山头、不团结一心的女真。而明朝军队也好,李自成起义军也好,南明也好,面对的则是团结一心的女真,结果自然不同。李自成攻破北京,崇祯帝自缢媒山,明朝亡。随后后金军队入关,收拾了李自成,偏安一隅的南明,面对一鼓作气的后金军队,又怎么能不快速灭亡呢?

6

这个问题本来有问题。与南宋相比,当时南明的国内“国际”形势并不比南宋有优势。

先说说国内

南宋自靖康之变后,赵构即位,曾定都南京,建炎三年迁都临安(杭州),一直到南宋灭亡。赵构年轻力壮,有意抗金收复国土,又任用李纲(不久罢免)、岳飞等一大批文武之才,曾一度在战场上取得胜利。正政府政治尚算清明,在民间,民心没有尽失,人人渴望失复国土,出现一致“抗战”的局面。

明朝后期,经过几代昏庸的皇帝经营,政治已经腐败不堪,万历怠政,熹宗昏聩,宦官掌权,党争不断,民不聊生。明思宗在位时虽然铲除魏忠贤等宦官集团,有意励精图治,但明朝已经腐朽不堪,党争依旧,窝里争斗不断,民变四起,加之思宗善变多疑,诛杀能臣良将,内无一个清明有力的政府,内无民众支持,最终被农民军迅速推翻。

为什么要说明末情状?因为后来的南明政权不但继承了明末这种混乱的政治局面,而且得到发扬光大。当时南明主要势力有四系王,福王弘光帝朱由崧、鲁王监国朱以海、唐王隆武帝朱聿键、绍武帝朱聿??、桂王永历帝朱由榔等。弘光帝死后,鲁王朱以海于浙江绍兴监国;而唐王朱聿键在郑芝龙等人的拥立下,于福建福州称帝,即隆武帝。然而这两个南明主要势力不但不一致对外,互不承认彼此地位,而互相攻打。南明本就岌岌可危,但各政权只知窝里斗,岂不灭亡?

再说“国际”形势。

南宋时与金朝、西辽、大理国、西夏、吐蕃及13世纪初兴起的蒙古帝国为并存,国际形势得杂,也没有一个国家能单独消灭另一个国家,所以南宋得以有喘息的机会。而当时尚有能力与对峙的金朝一战。岳飞被害后,宋高宗与金国签订《绍兴和议》,以向金朝纳贡称臣为代价,换取到暂时的安宁。1164年12月,张浚隆兴北伐失败后,签订《隆兴和议》金宋成为叔侄关系,金为叔,宋为侄,金改诏表为国书,岁贡改为岁币,减少贡献,但割让秦州及商州,条约虽然屈辱,但仍能维持原疆界使南宋依然可以苟安一域。

此时强大的蒙古帝国正忙于向西方扩张,在中原地区,它的死敌还是金朝,无暇顾及南宋,这也是南宋得以长久的原因。

再说南明。清朝在努尔哈赤、皇太极的经营下,已统一建真各部,力量已十分强大,又降服蒙古各部及朝鲜,对外扩张也无后顾之忧。在明朝内乱之际,清军乘虚而入,迅速消灭农民起义,转而攻击残存的南明政权。而南明,自身已经很腐朽,加之内斗不断,不能团结抗敌。后来虽然有农民军转而加入抗清队伍,却也无法改变局势。南明军与清军作战中,败多胜少,大批南明的军队先后降清。先后丢失了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两广、两湖等等领地,地盘尽失。

两相比较,南明之所以迅速灭亡,我认为主要还是内部问题,如果南明某个皇帝能奋发图强,使政治清明,大臣将领团结,一致对外,清朝若想入主中原,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你们认为呢?

7

南宋和南明很是相似,南宋是金军攻克汴京,掳走钦、徽二宗,并将汴京城洗劫一空,康王赵构在南京应天府(今河南商丘)即位称帝,开启了南宋统治。而南明则是崇祯帝煤山自缢,李自成攻克北京,福王朱由崧在南京城即位,史称南明。这样看,他们都是亡国之后新开的朝廷,但其实二者还是有很大的差距。


皇位的继承不同

“靖康之难”后,赵构作为钦宗的第九个儿子,同时他还是徽宗的弟弟,可以说他继承皇位名正言顺,并没有人和他争夺这个皇位。因此他顺利即位,尽管后面多次流亡,甚至漂流海上,但最终他把皇位坐稳了。


但南明则不同,尽管福王朱由崧是是朱常洵的长子,但他却无德无能,文官集团都希望素有贤名的潞王朱常淓能继承皇位,主持大局。但按照大明的律法,嫡长子继承制以及兄终弟及、父死子继的制度,福王朱由崧便是第一继承人。


外面还没有打过来,自己人的内部就开始了“国本之争”。最终,福王朱由崧在江北三镇总兵的支持下,继承了皇位。而江北三镇的总兵自持有功,对皇帝的话也不放在心上,因此为南明的灭亡埋下了祸端。


外部环境不同

赵构继位时,尽管南宋只有半壁天下,但北方却并不是只有金国一个国家,还有西夏以及慢慢崛起的蒙古部落,而且金国刚刚吞下辽国,还没有完全消化,并不能全部精力对抗南宋朝廷,因此后来同意了南宋的求和。


朱由崧继位时,掌握的地方和南宋差不多,甚至更多,但为什么还是很快灭亡了。当然朱由崧昏庸无能,沉迷酒色占了很大一部分原因,但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李自成攻占北京,吴三桂投降放清兵入关。


关外生活自然是贫寒艰苦,因此面对关内的地盘,清军当然想占领。而且李自成面对清军自然是不太行,而且夹在中间,两面受敌,很快就被灭掉。


这样造成的直接后果就是清朝和明朝直接接壤,而且,此时的清朝就是一头恶狼,南明则是一群羊,没错,就是一群。因为南明内部自己搞分裂,基本上算是各自为政

军队实力不同

如果比人数的话,明军确实比较多,甚至数量超过的清军,但为何还是落得失败呢?前面说过,江北三镇的总兵自持有功,因此并不听从朱由崧的调遣。


而当清军打来时,史可法固守扬州,但江北四镇的兵马他调不动,最终兵败被杀,扬州也被屠城,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扬州十日”。


此时,南明小朝廷还在干嘛,没错,一直在争权,从未变过,敌军马上打来了,还在争那虚无缥缈的权利,而不是想办法迎敌,只能说,南明灭亡真的不冤。


而宋朝呢,尽管赵构一直流亡,甚至流亡到海上,并没有发生争权的事情。之后,在岳飞等人的带领下,还一路收复失地,大有一统全国的迹象。但这时候,赵构却选择停止战争,选择议和。虽然很是屈辱,但也不否认这样做确实为南宋赢得了一些时间吧。


【结语】

南宋比南明坚持了更长的时间,并不是南宋的军队耐打,而是结合了以上诸多原因,而形成了一种结果,从这些原因看,南明短命自然是有它的道理。

8

同样的失去半壁江山,对手都是女真人,为何南宋坚持了150多年,南明20来年就被灭了呢?

一,南宋建立只初,政权的合法性是毋庸置疑的,赵构作为徽宗唯一漏网的子嗣,继承大统,这是南宋军民都承认的。反观南明,崇祯子嗣稀少,城破身死后,他剩下的诸如太子朱慈烺都不知所踪,这就导致南明只能从地方诸王上遴选,导致了各个势力内斗不止,又是弘光又是隆武又是邵武……让南明不能像南宋一样形成一个有力的团结核心,各个势力一盘散沙,被清军各个击破。

二,明朝亡于内忧外患,宋朝则是亡于外患。南宋,君臣自上而下,只有一个敌人,那就是女真,南宋可以联合北方的各种反金势力和义军。而南明不同,让自己君王身死的首敌是李自成的农民起义军,与起义军已经没有合作余地。而且南明君臣甚至幻想借清军平义军,这就为清军队义军和明军各个击破创造了有利条件。

三,金国与清朝,前期对南下进取的目标或者态度不一样,也可以说汉化程度不一样。宋时金人,前期往往都是以掠夺为目的,都是南下杀伐一番就北返,当年“搜山检海”抓赵构,失败后还是北返了,可以说金人对经营天下没有多大的兴趣和觉悟。反观清朝,入关后即迁都到北京,就证明它有吞并和经营天下的野心,入关前就对中元统治那套学得很用心了。金国和清朝对南方的态度,决定了南宋和南明的命运。


四,南宋时有赖于“重文轻武”的国策,基本上扼杀了军阀割据的温床,得益于赵构的手腕,南宋军政大权基本上是在他手里(苗刘兵变就是个意外哈),武将诸如韩世忠之流都是服服帖帖的,牛掰的岳飞还不是被一个“莫须有”罪名说杀就杀了。反观南明,左良玉等军阀飞扬跋扈,甚至有割据自立之心,自私自利,已经严重阻碍南明的军事部署和军政大权,南明就没有一个军政统一的大环境。

五,北宋在都城被破时,北方尚有精锐的西军,这是一支长期与西夏征战中磨练出来的队伍,西军在金人南侵的过程中,在一定程度上牵制了金人的步伐,北方的各路义军也发挥了这个作用,他们都为南方赢得喘息机会贡献了自己的力量。西军后来虽然消失了,但也给金人造成了不小的损失,西军剩下的将领和兵马陆陆续续加入了岳飞韩世忠等人队伍,充实了南方抵抗力量。而,南明则不同,北方最后的精锐之师随着吴三桂投降了清朝,各路义军又都是仇敌,南明在北方没有自己的牵制力量。

六,南宋和南明在大政方针上高下立见。南宋知道在河南河北到处联络收编抗金力量,骚扰金国腹地,还知道主动出击,派岳飞收复襄阳,以成侧后威胁金军之势。反观南明,在李自成与清军激战之时,若能遣军向河南山东一带运动,还是可以有所作为的,史可法就曾上书弘光出击,无奈南明惧怕清军而且又不愿放弃对义军成见,所以坐视义军灭亡(坐视李自成灭亡没话说,但是也该有所行动,而不是坐以待毙)。清军把北方收拾妥当后,回过头啦,果然把南明收拾了。

七,北宋亡时,民心尚在,所以军民同心,同仇敌忾。哪怕是南宋亡后,想崖山之败,虽国灭,但君臣军民依然能慷慨悲歌集体殉国。反光明朝,民心早已失去大半,臣民叛降者不计其数,而慷慨殉国者与宋比,相差甚远,这就足见明朝早已失去民心。

(手打,累死了)

9

南宋的对手是没有想着统一中国的金国。

南明的对手是入关以后想一鼓作气统一中国的满清多尔衮。

南宋初,靖康之耻时徽钦二帝被虏走,宋徽宗诸子除康王赵构外也都被虏走,赵构成为血统最正之人。

南明始,弘光帝身为崇祯堂弟,血缘算近,可同样的崇祯堂弟还有不少,四帝一监国始终面对血统之问题,甚至因为这个问题内斗,外敌当前,竟然内斗,何其扯淡。

北宋立国一百年多后靖康之耻,突然亡国,远远没有到了王朝末世那种腐败,当时贵族阶层与老百姓都是人心所向宋朝,刚开始稳住脚跟以后,面对金朝及其后来蒙古这些异族侵略,南宋当然上下一心坚持如此之久。

明末,朝廷腐败,崇祯帝空有中兴之心,下面已经被特权阶层压榨的天怒人怨,李自成大顺已是众望所归,可惜如流星一般,不堪一击,满清打着为崇祯报仇的旗号入关,趁南明没有站稳脚跟之际南下,风卷残云般先将统一中国的大局定了。

一个对手没有统一天下之心,站稳脚跟以后抵抗150多年。

一个对手有逐鹿中原的野心,趁其根基不稳之际火速南下,不给稳住的机会,最后草草收场。

个人见解,谢谢观看~

10

南宋、南明这两个偏安政权,内部情况以及外部形势都不太一样,这也就导致南宋能够撑到150年,而南明只存在20年就被清朝彻底消灭。

南明的君主面临着合法性的争议,无法有效地组织起南部中国的抗清势力,而南宋则能团结在宋高宗身边,一致应对金朝的威逼。

南明的第一个政权是福王的弘光政权,弘光帝是万历帝朱由崧的孙子,他的即位过程本身就经过了各方的博弈,这里暂且不表。

值得一提的是,弘光帝甫经即位,就出现了南、北两太子案。崇祯帝自缢、李自成败走后,太子朱慈烺不知所终;谁料在弘光元年(1645),有一个自称是太子的人出现在南京。弘光政权当即宣称这个太子是假的,将他下狱收监,但此举却引起轩然大波,南京士民皆哗然不平,左良玉甚至从武昌发兵,打着“救太子、诛士英”的名义,清除政敌。

偏安政权是经不起内讧的,但南明偏偏就发生了这种事。此时,也正是豫亲王多铎率清军南下的时候。

除此以外,南明面临的外部形势也比南宋要困难、复杂得多,这使南明的有志之士很难力挽狂澜于大厦将倾。

北宋亡于金朝女真,但明朝却不是直接亡于清朝,而是直接亡于闯王。因此,南明初期的敌人,不只是发源于东北的清朝,还包括直接让他们国破的农民起义军,这也导致南明对清朝的态度是较为复杂的。

例如,史可法、马士英等人,都曾经抱有和清朝划江而治,并且联手剿灭农民起义军,这也就是所谓的“联虏平寇”政策,这种幻想迅速导致了弘光政权的崩溃。

总而言之,南明的灭亡是无法改变的,甚至连撑满50年都做不到。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