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夏商与西周,东周分两段,春秋和战国,一统秦两汉。

春秋和战国合起来史称“东周”,是为了区别西周。

东周(前770年-前256年),中国历史上继西周之后的朝代,诸侯拥立原先被废的太子宜臼为王,史称周平王,建立东周,定都洛邑(今河南洛阳),史称“东周”,以别于西周。
东周的前半期,诸侯争相称霸,称为“春秋时代”;东周的后半期,周天子名存实亡,各诸侯相互征伐,称为“战国时代”。

区别主要就在:首先在先后上,春秋在前,战国在后。

其次,随着周王室逐渐衰弱,春秋时各路诸侯还在争霸,霸就是霸占一方,就像英雄排座次,争个一二三四五,争谁是天子之下的老大的问题,还遵从在周天子的名下与所谓号令下,比如最先称霸的齐桓公在管仲改革内政的情况下,国力强盛了,管仲一看可以了,时机到了,打出个口号吧,曰“尊王攘夷”,这么着一来,就出师有名吗,谁不服,一个是理上说不过去,二个是又比人家实力不过,这样第一霸就树立起来了。后来几霸也都差不多此套路,“尊王”的大旗到手,再加上实力够强,就OK了,就像现在的联合国了,美国说了要遵从什么什么国际宪章。联合国总部咋不开到中国呀,还是老美人家霸权在握呀。总之春秋时是有个名存实亡的天子的存在,最有名的有春秋五霸;

到了后期,众多的小诸侯国渐渐归并为了几个大诸侯国,已经完全脱离了周天子的辖制,实打实的各占山头各自为王称雄,已经不是争座次,谁是老大老二的问题,而是有你没我,兼并消灭,最有名的战国七雄便是。

可见,春秋与战国的根本区别,其实就是争霸与争雄的区别,争霸还可以相互间彼此相互妥协互存,有一个道统无形中在维护着平衡,到了战国争雄,势必要分出个高下雌雄,一山不容二虎,最后结束于秦国一统天下,从而建立了新的帝制制度。

其实,原则上,东周时基本上都是战乱的时代,理应都可以叫战国时代,毕竟都是战事连绵,战乱频繁,民不聊生的时代特征,但是,之所以分出个春秋的叫法,主要就是因为,历来又有一说法,说春秋时代是由于鲁国孔子修编了鲁国史官记载的年史《春秋》一书而闻名天下。

《春秋》记事从公元前722年开始,至公元前481年结束。历史上通常将周平正东迁至公元前476年之间的历史时期称之为“春秋”时代,这段时间基本上和《春秋》一书记事所跨时间差不多。

这个说的也有其道理,既然《春秋》记事的时期是春秋时代,那么东周后半时期没有《春秋》记事的也就叫做战国时代,这么说,二者的区别就是有没有《春秋》记事也是一个主要区别嘛。

而另外一个,战国名称的由来是这样的,春秋以后形成了七个较大的诸侯国:齐、楚、燕、韩、赵、魏、秦,彼此间连年战争,当时人们就称呼这七大诸侯国为战国。

《战国策·燕策·一》载苏秦的弟弟苏代说:

"凡天下之战国七,而燕处弱焉。"

可见,当时七大诸侯国都有“战国”的称呼。到西汉初年,"战国"这个名词的含义还没有变化。到西汉末年刘向编辑《战国策》一书时,才开始把"战国"作为特定的历史时期的名称。这也就是史料称的“战国时代”的来源处。主要就是公元前475年,即《史记》的《六国年表》开始的一年,止于公元前221年(秦王政二十六年)秦灭齐统一六国的一年,共255年。

最佳贡献者
2

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长河里,有三个比较典型的"大乱世"。一个是春秋战国时期,一个是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一个是唐末五代十国时期。

今天,我们一起走近春秋战国时期,来看一看明明同属于东周,为何会一分为二,这二者又有什么区别?

关于春秋战国的分界,主流的有以下两种。

首先是以左丘明的《春秋左氏传》记载的终年为春秋战国的分界线,也就是公元前468年。

还有一种是以"三家分晋"这一事件作为春秋战国的分界线。即韩、赵、魏三家于公元前376年废晋国的晋景公并瓜分其土地这件事。现在学者为了方便,一般将平王东迁至公元前476年划为春秋,公元前475年到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六国划为战国。

关于二者的区别,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简单描述:

二者名称的由来不同。"春秋"之名,得于孔子编撰的《春秋》,因书的记事与春秋时期历史阶段基本吻合,故名"春秋"。"战国"之名,因其时代特征——各诸侯纷争战乱不休而得。

二者的主力构成不完全相同。春秋是春秋五霸(齐、晋、楚、吴、越;一说:齐、晋、宋、秦、楚),战国是战国七雄(齐、楚、燕、韩、赵、魏、秦)。

二者战争的性质不同。春秋时期的战争,主要需求是领土扩张,掠夺称霸,是奴隶主大国争霸战争。战国时期的战争,则升级为封国间的相互兼并战争,以灭亡对方为目的,并最终导致一个统一国家形成。

二者周王室所处地位不同。春秋时期,"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向"礼乐征伐自诸侯出"过渡,周王室虽然已经在衰微,但依然是各诸侯国名义上的共主,诸侯依旧需要履行义务。譬如定期朝见、上供、协从作战等,周王室依然具有一定的号召力。战国时期,由"礼乐征伐自诸侯出"转向"礼乐征伐自卿大夫出",周王室彻底衰微,不仅表现在其统治的地域的缩小,不过局促于一个小地方苟延残喘,更表现在各国势力的坐大,不再听命服从于周王室,也不再主动履行义务,以至于周王室穷困衰微,为了生存甚至违反"天子不可向诸侯索要供物"的规矩。

二者所展现出的时代潮流不同。春秋时期,所展现的更多是从诸侯在周王室统一管辖下治理地方到分裂为数个小国家,彼此混战,这时天下是分裂的。战国时期,由于长期战乱,一方面加速着民族融合,一方面也使人民逐渐厌战,渴望出现一个强大势力统一全国。因而已经由分裂开始转向统一,国与国之间的战争,兼并性质更浓,为秦统一六国,建立中央集权国家铺垫。

二者中"礼"的地位不同。虽然提起春秋战国,我们常常会笼统的概括为"礼崩乐坏",但二者崩坏的程度其实是不同的。春秋时期,以周王室为天下共主的意识有所动摇,但尚未完全摧毁,两军交战,一定程度还遵循着合乎礼法的作战方式——双方都需列好阵势才可作战,不可对失败者赶尽杀绝,不可以杀老者和小孩。譬如最后因作战而死的宋襄公就是一例(当然这个人物如何本身存在争议,这里暂且不论)。到了战国时期,双方交战讲究"兵不厌诈"、"出其不意",譬如鬼谷子的出现,《孙子兵法》的流传于世,就是很好的证明,这个时候"礼"基本已经破坏的很严重了,双方交战也不再点到为止,演变成"不是你死,就是我亡"。大规模坑杀俘虏的情况也不少见。

二者所展现的社会风貌不尽相同。从经济方面来看,相较春秋时期,战国时新兴地主阶级势力更大,对经济的控制权逐渐从旧贵族转移到他们手中;从文化方面来看,相较春秋时期,战国时文化的"地区化"更加明显,譬如就出现了"东方齐系"、"东北燕系"、"南方楚系"、"北方晋系"、"西方秦系"这五大文字系统。

综上看来,将东周划分为春秋和战国,是有其必要性的。

透过春秋与战国时期的这些不同,我们也能感受到历史发展的趋势与潮流。可以说正是这一动乱的时代,才使周王室一些陈腐的东西被打破,社会出现积极革新的风气,新的思想与新的发展交叠出现,这无疑为古代中国走向更广阔的未来奠下坚定基础。

3

春秋时期是中国历史奴隶社会的瓦解时期。关于这一时期的起讫,一般有三种说法:一种说法认为是公元前770-公元前476年;一种说法认为是公元前770-公元前453年韩赵魏三家灭智氏;另外一种说法认为是公元前770-公元前403年韩赵魏三家分晋。鲁国史官把当时各国报导的重大事件,按年、季、月、日记录下来,一年分春、夏、秋、冬四季记录,简括起来就把这部编年史名为“春秋”。

战国时期(公元前475年,一说公元前403年—公元前221年)是中国历史上继春秋时期之后的大变革时期。战国时期包括二周灭亡前和二周之后秦灭六国完成之前。二周于公元前256被秦国所灭,次年起史家以秦王纪年。周朝在秦朝建立之前就灭亡了。

经过春秋时期(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一说公元前404年)的旷日之久的争霸战争,周王朝境内的诸侯国数量大大减少,三家分晋后,韩、赵、魏跻身强国之列,战国七雄格局正式形成,这七国分别是:燕、赵、魏、韩、楚、秦、齐。除最为强大七雄外,周王朝境内还存在着一些小国,但其影响力远远不及战国七雄,只能在它们的夹缝中生存,且最终为七雄所灭。周王室名义上为天下共主,实际上已形同灭亡。诸侯国互相攻伐,战争不断。

春秋战国分为春秋时期和战国时期,其分水岭是在公元前453年,韩、赵、魏三家灭掉智氏,瓜分晋国为标志。

春秋时期,简称春秋,指前770年-前476年,是属于东周的一个时期。春秋时代周王的势力减弱,诸侯群雄纷争,齐桓公、晋文公、宋襄公、秦穆公、楚庄王相继称霸,史称春秋五霸(另一说认为春秋五霸是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

战国时期简称战国,指公元前475年~前221年,是中国历史上东周后期至秦统一中原前,各国混战不休,故被后世称之为“战国”。“战国”一名取自于西汉刘向所编注的《战国策》。

春秋源于春秋一书,战国源于战国策。时间划分,春秋始于平王东迁,战国始于田氏代齐,三家分晋,止于秦统一六国。

周平王东迁到晋国三分为春秋,晋国三分到始皇一统为战国。

4

只要是个中国人,应该从小都知道春秋、战国两个概念,但对其实质意思则不甚了解,总体模模糊糊。

其实春秋和战国原本是两本著作,两部历史著作。

《春秋》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本编年体史书,就是按照年代发展更替记载历史。记载的是从鲁隐公元年(公元前722年)到鲁哀公14年(公元前481年)共计242年的历史。

《战国》又称《战国策》,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国别体史书,也就是按照各个国家分别来写,作者是各国策士,也就是替国君重臣出谋划策者。记载的是从公元前403年到公元前221年的历史。

这就是春秋、战国的真实意思。

春秋和战国都属于王权衰落、天下混乱的东周(公元前772年-公元前221年),春秋开始于东周开始50年后,战国则更迟。

总体来说,在春秋的时候,是礼崩乐坏的时代,也就是说还有些制度,各国之间还讲些礼仪,但到战国的时候,这些基本都没啥可讲了,直接就是吞并灭国的大混战,连东周本身都在被灭之列,当然最后就是大整合,秦国统一了天下。

细心的读者应该发现,春秋与战国之间有一个时间段是空白的(公元前481年—公元前403年),事实上,由于没有史料记载,这段时间到现在都是一个谜。

5

历史上,都将春秋与战国合二为一,称之为春秋战国时期,大家经常将这个词挂在嘴边,可是二者的区别并没有多少人能搞清楚。看了看其他人的答案,都是从学术角度出发,太专业了,我力求通俗一些,让大家能够轻松理解二者区别

最最最主要的区别——战争性质!

春秋与战国最主要的区别,其实就是战争性质!看客们肯定得问了,春秋和战国不都是各个诸侯国之间打来打去,哪有什么战争性质的区别啊!

春秋时期的战争性质,其实就是看春秋五霸的打仗状态,春秋时期的五位大佬们被冠以“霸”名号,霸就是倚强凌弱,欺负别人。春秋时期的战争主要就是以倚强凌弱为主,战争目的在于使别国归顺自己,成为自己的附庸,并不以消灭他国为目的!


春秋与战国的分水岭就是韩赵魏三家分晋和田氏代齐,这两个标志性的事件直接表明部分诸侯和士大夫不仅喝汤,还要开始吃肉了,要把其他国家都吞进肚子里。

战国时期各诸侯国的状态与春秋时期截然不同,战国七雄相互征战,他们打仗的主要目的已经从欺负别人变成了杀人,不满足于使别国臣服自己,而要开始吞并国家了。


当然战争形态是最主要最明显的区别,其他在经济、社会、宗法方面的区别也很多,但是都不是最主要和最明显的区别。


最后教题主一句话,可以简单区别春秋与战国——春秋大佬争老大,战国大佬争天下。其中奥妙一眼便知!

6

我们先从最浅显的地方理解春秋和战国的区别,对于当时的人来说日子还是那样的日子,但是对于后人则不同。

春秋和战国的分界线

在《春秋事纬》中有一句话:“智伯灭三晋之事成,三晋分而七国之行立,读《春秋》之终,而战国之始也”。

意思很简单,也很明了,也就是说在三家分晋之后,《春秋》这部书也结束了,欲知后事如何,请君阅读《战国策》。最初人们形成的这个观念原因很简单,就是《春秋》读完了,该读《战国策》了。就像《汉书》和《后汉书》读完就该读《三国志》了,那汉之后的历史就叫三国,就这么简单。

《春秋》三传分别为《左氏春秋传》(左传),《春秋公羊传》(公羊传),《春秋谷梁传》(谷梁传)。

《春秋》其实是孔子对鲁国史书的修编,他对各国发生的大事都进行了褒贬。孟子说:孔子作《春秋》而乱臣贼子惧。很显然孔子作《春秋》的目的就在于对一个人的评价,它将影响一个人在后世心目中的形象。

而以国人的观念来看,唯一能制约一个人行为就是后世人对他的看法,帝王最看重的也是这个。就连千古一帝李世民都不惜和褚遂良吵起来,也要看《起居注》。中国人是现实的,你如果告诉一个中国人什么下地狱,上天堂之类的鬼话,人家都觉得你脑子是不是有问题了。

可以说是孔子第一次给国人书立了这种观念,意思就是注意你的行为,天下人和后人都在看着呢。所以孔子会说:“后世知丘以《春秋》,后世罪丘亦《春秋》”。

孔子认为他这一生所做的最大的事情就是修《春秋》了,后世的人知道他是因为《春秋》这部书,而怪罪他也一定因为《春秋》。事实证明,他想多了。大部分人都没看过《春秋》,但是几乎所有中国人都知道孔子。而大多数怪罪他的人事实上也没读过《春秋》。

那么《春秋》到底记载了哪些东西呢?《春秋》实际上记载了鲁隐公元年到鲁哀公十四年各国之间发生的大事。而《左传》增加26年,到了三家分晋结束。

《春秋》最后一句话是:“哀公,十有四年,春,西狩获麟”。到了这里戛然而止,很多人可能感觉很突然。其实孔子也做出了解释,在《史记》中记载:“及西狩获见麟,曰:吾道穷矣”。所以《春秋》又叫《麟经》。

颜回死的时候,孔子说道:“这是上天要亡我吗?”,子路死的时候,孔子说道:“这是上天在诅咒我吗?”但是显然颜回和子路的死对孔子打击仍然没有这件事大。孔子因为这件事停止了修编《春秋》,甚至连《诗》,《书》,《礼》,《易》,《乐》的整理都结束了。

因为孔子认为麒麟是瑞兽,不应该在这样的乱世出现:“麒麟仁兽也,含仁怀义……今非其时也,折辱于奴隶人之手”。

同年,田恒杀齐简公,田氏代齐之势已成,孔子曾斋戒三日,请求鲁哀公发兵讨伐田氏,鲁哀公说道:“你去问季孙肥吧!”,鲁国的事哀公说了也不算了。而智氏将要灭晋也已经是路人皆知的事情了。

在这种乱世,出现麒麟,看来是天道都抛弃他,所以他才会说:“吾道穷矣”,对于孔子来说,这无疑是最大的打击,甚至超过了死亡。所以孔子病了,病的很重,子路来看他的时候。孔子拄着拐杖在门前对子路说:“赐(端木赐)啊,你来晚了啊!太山坏乎,梁柱摧乎,哲人萎乎”。


孔子又对子路说道:“天下失道已经很久了,没有人认同我的主张。夏人停棺在西厢的台阶上,周人停棺在东厢的台阶上,殷人停棺在两柱之间。昨天我梦到我在两柱中间接受祭奠。我是商人啊!”七天后,孔子就去世了。

孔子生前曾把弟子召集起来,对他们说:“西狩获麟,吾道穷矣!我所修《春秋》也就到此为止了,以后为天下记述的责任就落在你们肩上了”。于是他让弟子们都传抄一部《春秋》。

从史学上来说,这是一个断代规矩。一部史书记载一段时期的历史,所以《春秋》所记载的历史就是《春秋》时期,《战国策》所记载的历史就是《战国》时期。每一个朝代在建立起来以后,都热衷于为前朝修史,意思就是确立自己的合法性,代表前朝已经成为历史。

而春秋和战国真的没有区别吗?

其实也是有的,只是这种改变是潜移默化的。量的积累引起质的飞跃。平王东迁,周王室衰落,春秋小三霸和春秋五霸的崛起,标志着礼制的崩溃。

从人们的观念上来说,礼乐制度彻底崩坏。春秋小三霸之首郑庄公还打着仁义的旗号,郑伯克段于鄢。而“周郑互质”,让人们看清了周王室确实已经衰落了。齐桓公打着“尊王攘夷”的旗号称霸诸侯,说明周天子也已经只是被利用的工具了。

到了三家分晋和田氏代齐之后,周天子承认了韩,赵,魏,和田氏的地位。那就代表着礼制的彻底崩溃。意思就是周天子的旗号也没用了,谁有实力谁说了算。在齐桓公的时代,如果以下犯上,谋夺君位,一定会被群起而攻之。

晋献公杀太子申生,立奚齐为太子,被齐桓公讨伐。夏徵舒杀陈灵公,被楚庄王讨伐。他们还都是打着周天子的旗号,但是周天子亲自毁了这个旗号,就是以周天子承认了弑君篡位的田氏和瓜分晋国的韩赵魏。

从战争形式来说,也发生了质的飞跃。最早的时候,战争一般在秋天进行,祭祀在春天进行。《左传》说:“国之大事,在戎与祀”。所以《春秋》所记载的大事多发生于春秋两季。

而春秋时期战争规模最大的城濮之战是从三月开始,到了四月六日也就结束了。也就仅仅一个月时间,而且晋文公首次把诡计用到了战场,开创了“兵者诡道也”的先河。在宋襄公时期就算半渡而击都是不仁道的,但是到了智伯瑶围赵襄子的时候,晋阳城被围了三年之久。

可见春秋时期和战国时期的战争形式早已经发生了质的飞跃。春秋到战国实际上是奴隶主阶级和新兴的地主阶级之间的矛盾。在奴隶主的时期,他们占领的土地再多,都需要分封诸侯来控制,他们需要的是威望来统治。

但是地主却不用,他不用控制农民,只要控制了土地,就控制了一切。所以新兴的地主阶级对土地的渴望,远远超过了奴隶主。于是战争规模变得越来越大,而战争形式也变得越来越残酷。这种改变从废除井田制以后就逐渐开始了。允许私人拥有田地,地主阶级就开始兴起了。

晋国的智氏,鲁国的三桓,齐国的田氏,都是在这种背景下壮大起来的,他们慢慢的从君主手中窃取权利。田氏就是控制了齐国的财税收入,在公田收赋税用小斗,但是灾荒时候用大斗,来收买人心。庄子评价这种行为就是:“窃钩者诛,窃国者侯”。

7

历史上,春秋战国其实都是指东周时期礼崩乐坏的重大时期。但是两者之间还是存在一些明显的差别。

一、名称的差别

春秋时期的名称来源于孔子的经书《春秋》。《春秋》其本身就是一部记述当代历史的史书。战国的由来则是从另一部《战国策》的史书中来的。同为东周时期,却因为两部史书变为了两个时代。

二、周天子的地位不同

春秋时期,周天子虽然丧失了天下共主的实际地位。各个诸侯国依旧奉其为主,并不敢有所逾越。所以才出现了“尊王攘夷”的口号的春秋五霸。战国时期则不然。此时周天子甚至连一个诸侯国的地位也不如。七雄也是相继称王,彻底抛弃了周朝的名义统治,成为了独立的国家。

三、战争的目的不同

春秋时代的战争主要为争霸战争。大国之间只是为了把对方打服气。只要你认可我的霸主地位,听从我的号令即可。战国时期的战争则变了味道,成为了吞并战争。国与国之间的目的是土地、人口与统一。

四、民族出现分化

春秋时代,一般的平民无论你生活在哪个诸侯国。统统都认可自己是周朝人。但是,战国时期,七雄国家的百姓已经认为自己的是秦人、楚人或者齐人。这也算是最早的地缘主义。

结语

两个时期虽然同处于东周朝代。但是其他差别是非常大的。春秋更像是关起门来争老大。战国却是分家后抢家产。

8

历史上的春秋和战国的区别:

春秋,鲁国编年史《春秋》一书,起于鲁隐公元年(前722年),终于鲁哀公十四年(前481年),计242年,后世称这个时代为“春秋”。现以周平王元年(前770年)至周敬王四十四年(前476年)为春秋时代(见中国古代社会历史分期表)。

战国,这个名称因春秋一百多个诸侯国不断兼并后所形成的魏、赵、韩、齐、楚、秦、燕七大强国之间战争激烈而得名。战国时代开始的年代有四种说法:①周敬王三十九年(前481年),见宋吕祖谦《大事记》。②周元王元年(前475年),见司马迁《史记·六国年表》。③周贞定王元年(前468年),见清林春溥《战国纪年》、黄式三《周季编略》。④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前403年),见宋司马光《资治通鉴》。现一般指始于周元王元年(前475年),迄于秦灭齐(前221年),统一六国。

在中国古代社会历史分期问题上,春秋封建说主张春秋初期开始确立领主土地所有制,到春秋、战国之交,领主制才变为地主制;战国封建说主张春秋、战国之交是中国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变的时期。

以上就是历史上的春秋和战国的区别,谢谢送来邀请!

9

华夏历史悠久,上下五千年,源远流长。如果把中国历史是灿烂的星空,春秋战国无疑是最夺目的两颗星。

为什么说它是两颗星呢?因为春秋和战国好比我们说的春夏秋冬一样,虽然四季连在一起说,但并非是同一个时空概念。

春秋战国同属于周朝,但周朝又分为东周和西周两个不同时期。如果把周朝比作两个大树,春秋战国则是东周这颗大树的两个分支,春秋是上边分出的枝杈,战国则是后来分出的枝杈,跟西周无关。

东周西周的分水岭人物就是烽火戏诸侯那个二货皇帝周幽王。周幽王是个胸无大志、碌碌无为的懒皇帝,看到奏折就头疼,见了大臣就皱眉,所以他很少上朝。把行政、司法、立法、外交方面的大权一股脑都交给了大臣虢石父。

其实说周幽王懒那是冤枉人家,周幽王在女人跟前勤奋的很,对美女有着超常的偏爱。老天也眷顾他为他送上了美女褒姒,演出了一段烽火戏诸侯的大片,最后死于非命,为西周画上句号。

所幸周幽王还有个争气的儿子(周平王),把京都从宗周迁都洛邑,开始了东周的新篇章。而东周又分为春秋和战国两部分。

春秋时期,周天子虽然失去了对诸侯的绝对领导权,但各路诸侯还是把周天子当老板看。东周的时候,皇帝实行的是仁政,对大臣和同姓家族非常厚道。同族的人和有功的人不但可以得到官职和土地封赏,而且被封赏的官员在自己的属地有高度的自治权;可以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里随心所欲分封自己的手下。这样大国分成中等国,中等国再分成小国。真是国中有国,“遍地”都是国。

根据《左传》记载,春秋时大大小小的国家最多时候达到100多个,经过兼并后一段时间还有几十个。这是东周前期,即春秋时期。

春秋时期社会等级分明,整个社会也是一个金字塔结构。站在塔顶的是王公贵族和士大夫,中间的阶层是商人和工匠,下层是奴隶和野人。春秋的时候东周就出现乱象,诸侯争霸,战乱频仍,“礼崩乐坏”。诸侯国之间弱肉强食,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经过很多会合的较量,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和楚庄王崭露头角,春秋五霸形成。(也有人把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越王勾践和吴王阖闾成为春秋五霸。)这个时期属于春秋初期,也是中国文化最自由、最奔放、最充满活力的时期,百家争鸣是那个时期精神文化自由的最好写照。

春秋和战国的分界不像24节气那么鲜明,史上也没有一个统一的说法。但春秋在政治上有一个明显的标尺,那就是虽然大家都不买周天子的账了,但无论哪个诸侯国,去做什么事情,都是打着周天子的旗号,周天子就是春秋诸侯打鬼的钟馗;或者就是说在诸侯国心中,周天子仍然是大家的合法代表,“名誉主席”。齐襄公出师还要说得好听点“尊王攘夷”。

春秋时期,也有大国有不臣之心,楚国、晋国就蠢蠢欲动,想问鼎中原,但因为名不正言不顺,师出无名而作罢。春秋在军事上有个特点,就是诸侯之间虽然开始用拳头说话,但都是小打小闹,战争规模局限在一个较小的范围内,因为大家都是周室后裔,还不好撕破脸皮。

一般来说,春秋是以东周的建立为起点(公元前770),到公元前476年周元王元年为终点。那个时期,因为孔圣人刚好写了本【春秋】,后人就把东周前期的那段历史叫“春秋”。

到了战国时期,周天子的大旗已经破败,被扔到了一边。诸侯国之间的争斗开始升温,达到了白热化的地步,可谓“军阀混战、天下大乱”。最轰动的是曾经坚固无比的晋国堡垒,在公元前376年被自己人从内部攻破,分成了韩、赵、魏三国。而不久前的公元前379田陈取代齐也是轰动一时的政治事件。

如果说以前的诸侯国争斗因为大家都沾亲带故,碍于一点情面的话,战国时期这仅有的情分都没人顾及了。以前讨伐别国诸侯就像寓言中那头想吃小羊羔的狼,还要找借口说在下游中喝水小羊弄脏了水源。战国时期连个借口都懒得找了,变得赤裸裸,直奔主题而去——瞅我干哈?就是要瞅你,你能咋地?

春秋时期诸侯国都在养精蓄锐,富国强兵,军火制造技术也突飞猛进。战国时的铁器制造不仅对兵器制造有了革命性的改变,也让农具制造有了质的飞跃,而牛在耕地上的大量使用,也让生产力更上一层楼。

饱暖思淫欲,强大想称雄。如果说春秋时期的诸侯国有贼心没贼胆的话,到了战国时期,随着实力大大膨胀,贼胆也胆大包天了,都想大干一场,称王称霸,四海为尊了。

战国的模式就是经过优胜劣汰、弱肉强食,无数次触目惊心、扣人心弦的较量,战国擂台上,齐、楚、燕、赵、魏、韩和秦国七雄胜出,大国崛起。

春秋时期,各国的军力有限,周王室的军队不到十万,诸侯国的军队也不过几万。到战国时期,战国七雄成了气候,战争规模空前,蔚为壮观。秦赵长平之战,双方都投入几十万兵力;秦国灭楚的时候,王翦率领60万秦军出征;楚国这边,项燕迎战的楚军也有几十万。七雄逐鹿中原这台大戏,最终是秦王嬴政笑到了最后,以秦国的一统天下拉上了帷幕。

春秋战国虽然是中国五千年历史中短暂的一页,但却给中华民族留下了宝贵的财富。儒家、墨家、法家,诸子百家,万类霜天竞自由;苏秦、孙膑、商鞅合纵连横,英雄辈出竞风流。

如果从中国社会发展的角度来说,秦朝的统一不但标志着战国时代的结束,也标志着奴隶社会的结束,中国进入了漫长的封建社会。

10

首先,春秋战国又被称为历史上的东周时期,既然都属于东周时期,又为何分春秋和战国呢,小编认为首先要搞清楚东周,也就是周为何分为西周和东周了。

武王伐纣取得的天下,建立周朝,可延续了几百年后周朝王室愈加腐朽,周朝最后一个天子周幽王烽火戏诸侯,犬戎攻破镐京,自己身亡,周朝灭亡。后来各地的诸侯王拥立太子宜臼为王,他就是周平王。周平王即位的第二年就迁都洛邑,史称“东周”。

此时的周王室威严已经和西周相差甚远,王室所能管辖的范围也大减,形同一个小国。与之相反东周的诸侯国却大增并且权利极大,根据《左传》记载,春秋时期共有140多个诸侯国。正是基于这种原因,东周已经不是周朝的天下,而是一个诸侯混战的乱世。

因此后世把东周这个诸侯混论的时期分为春秋战国两个时期,其分界线便是三家分晋。

战争形式、规模、目的不同:

春秋时期,各个诸侯国之间经常爆发为了抢地盘进行的战争,最终出现了五个大的诸侯国,后称之为春秋五霸,但是大家都还算信奉礼法,战争规模比较小,造成的影响也少,而随着春秋末期,三国分晋以后,各诸侯国之间都开始为了各自利益进行攻伐吞并,小国一个个大国攻灭并吞并,战争的规模也越来越大,逐渐的只剩下七个较大的国家,也就是我们所熟知的战国七雄。这种现象一直持续到秦始皇灭六国统一天下。春秋时期在五大诸侯国之下,还有百余个小的诸侯国并存,但是到战国时期,除了战国七雄外,剩下的诸侯国寥寥无几。

政治体系不同:

春秋时期,郡县之间没有隶属关系,其长官由国君直接任命,各国内部,卿大夫势力强大,动乱时有发生。而战国时期各诸侯国陆续形成国君之下将相分职、文武分权的中央官僚体制,侧面看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的权利从分散发展到集权。

经济体系变化:春秋时期还是奴隶制社会,土地大部分掌握在贵族手中,而到了战国时期贵族势力没落土地逐渐分散到了平民手中。

小编认为春秋到战国可以说是一个从奴隶社会到封建社会的过渡期,一直到秦始皇统一六国才算封建社会的正式开始。

所以,小编认为春秋时期可以说是奴隶社会末期,消亡时期,而战国时期是封建社会的萌芽期。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