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八百年楚国是我国历史上南方的霸主,在我国春秋战国时代曾经具有重要影响。楚国的版图、灿烂的文明、筚路蓝缕的艰难创业史以及“楚虽三户、亡秦必楚”的誓言都让人难忘。而生活在欧洲大陆北部的盎格鲁萨克森人来到英伦三岛后,同样经历了自立自强的过程。他们的后裔甚至成为纵横四大洋的霸主、工业革命的先驱、三千多万平方公里的殖民帝国建立者。二者无论是在时间还是在空间上都没有联系,但是二者确实有几个方面还是非常相似的。下面我们我们来阐述一下:
两国的相同点如下:都是经过长途跋涉,在远离祖地的异地建国并发展壮大;对于周边强大的帝国文明而言,都曾经被斥之为蛮夷并被征伐;但是都曾经经过自力更生建立起庞大的帝国:楚国除了南越外占据了整个南方,而鼎盛时期的大英殖民帝国号称日不落帝国。楚国留下了筚路蓝缕的创业史以及“楚虽三户、亡秦必楚”的悲壮,而盎格鲁萨克森后裔孵化出了超级大国美国。
楚国先民和盎格鲁萨克森后裔都因为各自的原因远离故土,背井离乡来到陌生的土地生存繁衍
如果说到盎格鲁萨克森人其实属于日耳曼人的分支,也就是罗马帝国眼中的蛮族。由于战力强大,盎格鲁人早在罗马帝国时代就曾作为雇佣兵走出家乡征战不列颠。这是盎格鲁人最早在不列颠留下足迹,到西罗马帝国灭亡后日耳曼人各支纷纷在曾经西罗马的版图内建立自己的国家:在西班牙建立的西哥特王国、在意大利建立的伦巴德王国等等。而来自欧洲大陆西北部以及北欧的又一批盎格鲁萨克森部落的人,从西欧跨越英吉利海峡来到不列颠。因为欧洲大陆各部族竞争也很激烈,而且英格兰又有盎格鲁雇佣兵先民这样的亲戚在;所以老乡聚集地就想当然成为他们聚集地。
相传楚国先民是火神祝融的后裔,祖地在河南新郑。我们都知道黄河流域是开发最早的地区,所以相对富庶。到商朝时期,贵族为了获得这块富庶的土地就有意识驱赶楚国先民。在商朝的不断驱使下,楚国先民被迫走走停停不断南下。所以楚国先民迁徙是被迫的,这点和盎格鲁萨克森主动寻找更适宜的繁衍之地不同。楚国先民直到湖北荆山才完成初步定居,但是也是谋生。要想翻身还是借助了武王伐纣,通过加入讨伐商朝军队才初步获得地位。
二者都曾被强大文明排斥,但是都在新家稳定下来并且生存繁衍
楚国人参与讨伐商朝的目的就是为了返回祖地,但是周朝建立后似乎忘记了这个小部落并没有进行册封。到了周成王时才册封楚部落的酋长熊绎为子爵,作为最小的爵位封地只有五十里。而且没有把富庶的中原祖地封给他们,还是在当时处于蛮荒的南方册封了五十里。虽然楚作为诸侯虽然接受了中原的册封,也获得了封地和名正言顺的扩张;但是对于中原王朝已经不在热衷。与其年年进贡不如把精力都放在发展上,但是很快祸事来了。对于周王室来说进贡的诸侯太多他不一定记得,但是谁没有进贡那就是大不敬。所以才有了周昭王亲率领六军对楚国进行征伐,楚国自然不会束手就擒进行迎战。结果居然是周昭王落水,周朝大败。所以干脆自称蛮夷的楚国,就在南方的新家中 蓬勃发展起来。
对于移居英伦的盎格鲁萨克森来说同样面临维京人的入侵,甚至出现过维京人占据英格兰几十年才被赶走的事实。所以即便不在富庶的欧洲大陆,英格兰也被擅长航海更野蛮的维京人觊觎。但是最后盎格鲁萨克森人还是在英伦这个新家,顺利的生息繁衍下来。
经过筚路蓝缕的创业二者都走向强大,在史书中书写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早期的楚国以五十里子爵的封号,要想扩张必须进行残酷的战斗。更何况楚国周边本身就是蛮荒之地,充满彪悍的土著人。要想赢得生存和发展楚国必须能打,否则根据丛林法则就被被灭族。此时的楚国已经摒弃了对中原的认同和幻想,从楚王熊通开始自称蛮夷开始毫无理由的扩张。毫无理由就是在春秋时期不找什么大义的借口,只要对楚国有利就是动手的理由。所以楚国也是政变、弑君比较频繁的国家,熊通就是通过政变上台的。因为年迈的楚王熊通垂涎邻国随国的铜录山(青铜矿),就以白发高龄亲征随国。这段非常有意思:随国说我无罪;楚王熊通说我是蛮夷不用找借口,因为当年周王征伐我们也没有借口。
楚国先王都是彪悍尚武的,犹如湖北湖南人一样性格火辣。这和战国后期楚国的婉约、阴柔的楚风截然不同,也许这就是性格决定命运吧。习惯彪悍扩张的楚国在获取青铜资源以后,无论是装备还是财富都大大增加。因此到楚怀王时期国力达到顶峰,不但占据了整个南方;而且在东北国土已经推进到山东半岛的齐国境内。楚国在灭越国后正式成为方圆五千里、带甲百万的大国,从筚路蓝缕的五十里的子爵开始楚国付出了太多太多。
再看化名英格兰的盎格鲁萨克森后裔更是了得,通过大航海时代击败西班牙无敌舰队赢得海上霸权。盎格鲁萨克森的后裔开始随着军舰向全球殖民,由于率先进入工业革命强大的大英帝国曾经建立起遍布全球五大洲超过3000多万平方公里的殖民大帝国。时至今日盎格鲁萨克森的后裔还根据血缘关系和利益,组建的利益共同体-五眼联盟:美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和新西兰。
一家之言,欢迎评论
我是历史纵横帝,欢迎您的关注;如有瑕疵,劳烦斧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