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林黛玉为什么没有参加选秀?作为巡盐御史林如海的女儿,林家四代勋爵,以她的出身参加入宫选秀绝无问题,还应该是参加真正的嫔妃选秀,不是薛宝钗那种选出来只能服务公主郡主的附加赛。其实,林黛玉不参加选秀的原因一点不复杂。

【一】

《红楼梦》的时代背景毫无疑问借鉴了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可作者有意模糊了朝代,使得中国五千年的历史在其中都有涉及,很难说具体哪一个朝代。只能说明清作为主体朝代背景!对于这样一个题材,如果硬要套上清朝的选秀制度是不对的。

清朝从顺治时就规定,凡满族八旗人家年满十三岁至十六岁的女子,必须参加每三年一次的皇帝选秀女,选中者,留在宫里随侍皇帝成为妃嫔,或被赐给皇室子孙做福晋。未经参加选秀女者,不得嫁人。其后扩大到蒙古八旗和汉族八旗!

如果《红楼梦》明确写了就是清朝事。那林黛玉也要参加选秀,否则不能嫁人。没明确写清朝事,就自愿为主。元春进宫是贾家自愿,迎春、探春等就选秀也是自愿。至于薛宝钗选秀,你要相信一个商人女儿能过第一轮筛选,我也没办法,但如果真进宫被查出来商人出身,选秀主管的官帽子也别戴了,那是对皇家的侮辱!

【二】

林黛玉出自江南士族,如果不是在清朝,完全不用参加选秀。假设《红楼梦》说的就是清朝事,以林黛玉的遭遇,她也不用参加选秀。

首先,林黛玉五岁母丧,守孝三年,进京寄养在贾家,由贾家抚养长大。

其次,林黛玉十一岁父亲林如海去世,守孝三年,彻底被荣国府贾家收养,成了贾家的养女。守孝期满林黛玉十三四岁,按理正是选秀的年纪。

最后,父母双亡的孤女,命格不全,不会入选,也几乎不用参选!

林黛玉若在清朝,家族四世列侯,必然是汉八旗,父母俱在的话,必须参加选秀。可有一个原因注定不可能成功。甚至不用参选!

【三】

林黛玉身体有病,只这一点就足以将林黛玉阻挡在离选秀门槛十万八千里以外。清朝选秀也不是阿猫阿狗都让皇帝直接看。十三岁到十七岁的八旗女子参加三年一次的选秀女,出身不好的参加一年一次的宫女选秀。林黛玉能参加的是选秀女,薛宝钗却只能参加选宫女!和现在选秀一样都有初选,太监先过目,出身低,命不好,模样差,身体有病的,淘汰。林黛玉和薛宝钗基本这一关就再见了!除非一心想进宫,花银子买通!不想进宫可能连这一关都免了,花点钱,贾蓉都能买来五品龙禁尉的实职,何况一个选秀落选名额!

以林黛玉的身体,基本不存在选秀的可能,也完全不用担心她会被选中。这里的前提是《红楼梦》就是清朝事。架空历史,我们完全不用操心林黛玉选秀不选秀。曹雪芹没写,因为不存在。何必非要当清朝故事来阅读?


分割线出来是要转折……

林黛玉最终的结局还真被选上了,不过不是进宫,而是远嫁!

红楼梦中远嫁仿佛只与贾探春有关,她最终远嫁异国是共识。可八十回前太多线索指出林黛玉的远嫁命运,之前写了好多,这次只说一件。

七十回,林黛玉作了一首充满离情别绪的《桃花行》,又作了一首离别词《柳絮词》,然后潇湘馆众人放起了风筝,林黛玉和贾宝玉共放了二个美人风筝,却只有林黛玉的飞走了。随后贾探春取来凤凰风筝,不知为什么缠住了另一个凤凰风筝和双喜字裹挟着而去。

林黛玉的美人风筝是对贾宝玉来说自己去了。贾探春的两只凤凰一个双喜表明二女同嫁。联系林黛玉芙蓉花签“莫怨东风当自嗟”,以及贾探春杏花签“日边红杏倚云栽”的下两句“芙蓉开在秋江上,不向东风怨未开”。林黛玉的东风是效法王昭君出塞,贾探春的东风却证明杏花、芙蓉一起远嫁。贾探春判词图画是两个人放风筝也有影射。要知道封建时代,奴才是不能与主人同称二人,必然身份相同才可以。潇湘馆又名有凤来仪,两只凤凰飞走了。足见林黛玉被赐婚,与探春效法潇湘妃子娥皇女英共嫁一夫远嫁他乡。林黛玉提前死去,贾探春却独自留在异乡!林黛玉虽未选秀,却终究没逃过赐婚远嫁命运!

【文/君笺雅侃红楼】

欢迎关注:君笺雅侃红楼,每天为您带来更多红楼故事!

本文资料重点引自:

【脂砚斋重评石头记】80回本

【石头记】周汝昌校订批点本80回本

【红楼梦】通行本120回本

【清·孙温绘全本《红楼梦》】

最佳贡献者
2

林黛玉出身书香世家,身份比宝钗尊贵,为何一次都没进宫参与选妃?

  林黛玉是作者钦定的木石前盟中不可代替的人物,所以,她的归宿只可能是进入贾府,所有林家的人都必须让路,她也不会进宫。另一方面,书中选秀成功的已经有一个贾元春,还有一个待选后必须落选的薛宝钗,大神创造的人物,不会有同样的人生同样的悲剧命运,所以林黛玉也不会进宫的戏码,哪怕是选秀都不会有。

  再结合当时的选秀来看,林黛玉也不会进宫。

  首先咱们得肯定,林黛玉的身份是足够选秀的。林黛玉从祖父那辈往上数,都是侯爵身份,父亲林如海虽没有爵位在身,但是已是探花身份,兰台寺大夫、巡盐御史,是典型的钟鸣鼎食之族,书香之家,林黛玉正室嫡女,妥妥的够格。

  满清入关时,满族人口少,为了政治利益兼顾,顺治十年规定凡是满蒙汉军八旗官员,军士等人家中年满十四至十六岁的女子,都必须参选。有资格而不参选的,要从重处置,没有资格的也没什么机会入选,当然了,用尽一切办法,什么义女之类的,那就是另一回事了。选秀的制度很严,皇帝亲自阅选。没有选中的,可以自行婚配,第一次选中的五年内不准私自婚配,还得参加复选,落选后再作定夺。

  林黛玉有资格入选,为什么没参加?

  选秀的目的非常明确,就是绵延子嗣,为皇帝,也为皇子皇孙,至于什么公主郡主入学陪侍,不过也是做个备胎。因此,这就要求秀女除了门第合格,年龄合适,身体也一样要健康,万一被皇帝皇子们看中了,却是个病美人生不了孩子怎么办?其实在遴选之前,所有年龄段的姑娘,都会在册,但是身体不好或者素质太差的姑娘,直接就会给否了,只要族长往上层层证明申报后户部备案,情况属实基本就不用再备选了。林黛玉,恰巧就是个病美人。

  其次是年龄的关系,林黛玉进贾府时,大致不过是七八岁的样子,不够年龄,后来服母丧,再后来又服父丧,加上长年吃药,身体不好,何况作者写作的神秘性,不让人对号入座,选秀这事就必须有始无终,这么一来,林黛玉就根本不用参选了。(文/宛如清扬   图/网络)

3

谢谢邀请!

从身份的角度来说,林黛玉确实比薛宝钗高很多。林家五世列侯,父亲又是前科的探花,升职至兰台寺大夫。而薛家的身份是皇商。按照当时的地位排列士农工商来看,林家是位列第一等的,薛家却是位列末等的。可是,为什么出身一等的黛玉没有却参加选秀而出身末等的宝钗却参加了选秀呢?我们不妨从两个角度来看。

从出身的角度来看,黛玉属于汉人而宝钗不是。

书中作者一直在模糊朝代地域民族的概念,连都中都是写在长安,官名经常也是杜撰。但是,却又不甘心完全隐藏,时不时露出冰山一角。比如说,书中偶尔露出一笔写晴雯和尤三姐的小红鞋,可知她们是裹脚的,贾母让鸳鸯掀起尤二姐的裙子来看看,也是看究竟是大脚还是小脚。以曹公对他笔下主人公黛玉的喜爱,自然不会去写黛玉是裹小脚的,但是,我们从作者对黛玉的描述来看,黛玉应该是汉人出身无疑。

而清朝从帝王到满清贵族选秀,是先满族,次蒙古族,最后才是汉族。而且是在八旗贵族中的女子来选。从实际执行的情况来看,有记录的档案可见,汉族女子被选秀入宫的人数占的比例很少,或许在当时,汉族女子未必全部要参加选秀。或者说可参选可不参选。

从心志的角度来看,宝钗有追求而黛玉无追求。

宝钗的咏柳絮词里写道:“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这是宝钗的个人志向,她就是向往那更高更强的远方,何况眼前还现有大表姐元春入宫为妃的例子,非常的励志。从宝钗的整体志向来看,她不仅仅自己有追求,还希望将来的夫君有追求,所以她才一而再、再而三的要求宝玉去读书。在宝钗看来,那些吟诗作赋都是小玩意儿,是偶尔可以有的消遣,不能当作正经事来作的。

反观黛玉呢,她只要有人陪她吟诗作赋,一起读读《西厢记》、《牡丹亭》这样的书就可以了,她从来不要求宝玉去读什么圣贤书。若不是怕宝玉挨贾政打骂,恐怕连帮宝玉忙抄写这样的事黛玉也是不会做的。她偶尔说了句“你从此可都改了罢”不是真让宝玉改变性情,从此好好读经书去,而是实在是对宝玉挨打的心疼,这种心疼里满满的无奈,并不是她改变了初衷。

那些对此充满追求的人,在宝玉的眼里被称作为“禄蠹”,好好的女子不该追求这个。这也是宝玉喜黛玉而厌宝钗的最根本的原因。

都看到这儿了,点个赞再走呗。我是苏小妮,喜欢我的回答请点击关注并转发分享!

4

在古代女孩子最好的归宿是什么呢?嫁个良人终其一生。当时社会的普遍价值观会认为进宫为妃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所以元春、宝钗两个非常优秀的红楼女儿都走了这条路,也不并非她们主观的选择,但是她们都不得不服从。

可是黛玉却比较幸运,她也是出身世家大族,可是她从来都没有参与选妃,不仅过去不用,而且将来也不必担心选秀的问题。为什么黛玉可以这样呢?

第一,黛玉一直在服丧,也许会被视为不祥,不适合进宫

古代一直都把“孝”放在很重要的位置,天子因为重孝道而大开方便之门让妃子可以回家省亲,而在民间如果有亲人去世的话,孩子需要守孝三年。

守孝期间,守丧者不得嫁娶,不得有任何庆祝活动,不得在节日的时候去拜访亲友。

黛玉的父亲和母亲相继去世,黛玉自然要守孝。黛玉母亲去世时黛玉就差点因为守孝了放弃了学业,是林如海坚持才继续学习。黛玉的孝心很重,一直未母亲守孝,除了因为伤心大病了一场之外,还一直都穿着素以素服。因为黛玉守孝的缘故,她自然不符合参与选秀的资格。

宫中很迷信,大致会设置一个钦天监的部门,就是专门观天象或者算吉凶的地方,也许皇帝自称是君权神授、授命于天,所以他们很相信钦天监所说的话。宫里会挑选适宜生养的也会女子充实后宫,也许调训父母健在、福寿康宁的女子作为妃嫔,黛玉的父母相继离世,这样的姑娘即便参选也会被剔除的。

第二,黛玉的身体不好无法参加

为了扩充皇帝的后宫,按照正常的情况都会三年一选秀,从民间挑选符合条件的女孩子入宫为妃。其中对于选秀还有很多的规程。

此时虽然礼制未备,但顺治已定下了基本原则,即秀女必须在满蒙贵族中遴选。此后规定每隔三年由户部行文八旗满洲、蒙古、汉军二十四旗都统直隶各省驻防及外任旗员“将应阅女子”,除“有残疾不堪入选者”须事先声明外全部应该逐级具结呈报。

刚开始选秀的女子只从满蒙贵族中产生,可是后来汉族的女子也需参与选秀,而且年龄是十三到十七左右,黛玉一开不必参选的原因应该是年纪太小不用参加,后来的话肯定就是用了“身体不好”的理由。

黛玉从会吃饭开始就要吃药,所以初见就有先天不足的病态美,这不是说黛玉不好,只是看起来黛玉就弱不禁风,这样的身体状况只要稍作安排,黛玉就不必参与选秀。

第三,林父母舍不得,肯定从中做过某些事情来干预

林家世代书香根本不需要黛玉入宫为妃为家族命运操心,当年贾母都没有让贾敏入宫,如今贾敏也定然不会让黛玉去。而且林家只有黛玉一个孩子,本来黛玉还有一个弟弟可是早早就夭折了,林如海和贾敏把黛玉捧在手心里,当做男孩子教养,所以林家父母不会舍得黛玉入宫为妃。

林如海的官职是巡盐御史,这个位置不仅重要还是皇帝的心腹,所以林如海的官职很高,那么他想从中找到一些不让女儿参与选秀的方法还是很容易的。


作者:十一,欢迎关注:小说红楼,一起找寻红楼梦中的精彩!

5

《红楼梦》里经常出现“根基”一词。即使是朝廷新贵,掌握重权,没有根基也被人瞧不起。傅试是新贵,妹妹傅秋芳又是少有的才女加美人,可是没人求娶傅秋芳。原因是,他们家是暴发户,没有根基。

林家比薛家有根基。

黛玉和宝钗比,黛玉家更有根基。从黛玉往上数6代,是列侯。林家是候府。林家四代人有爵位,第五代林如海是探花出身,兰台寺大夫,兼任巡盐御史。林家既是钟鸣鼎食人家,又是书香之族。

宝钗家往上数四代是紫薇舍人。以后两代人都没有公职,只是有一个皇商的身份。薛家标榜自己是书香门第。薛家巨富,可以称为名族。

林家的根基比薛家深厚。

朝廷选秀,选择的是有根基的士家大族之女。黛玉必须参加选秀,否则无法结婚!

宝钗不必参加选秀。

为什么宝钗参加选秀,林黛玉没有选秀呢?

宝钗选秀是皇上的特殊恩典。

书中写到:

近因今上崇诗尚礼,征采才能,降不世出之隆恩,除聘选妃嫔外,凡世宦名家之女,皆亲名达部,以备选为公主、郡主入学陪侍,充为才人、赞善之职。

宝钗属于名家之女,由于皇帝额外加恩才能参加选秀。不过宝钗很快被淘汰,转而决定嫁给宝玉。

黛玉没参加选秀有客观原因,也有主观原因。

黛玉在宝钗参加选秀那年,是十一二岁,年龄小,不到选秀的年龄,因此没有参选。

三年以后,黛玉年龄到了。黛玉正在父亲林如海的孝期,因此不能参加选秀。

再过三年,林黛玉可以参加选秀了。林黛玉在资格审查阶段就被淘汰。第一,因为她父母双亡,命不好,所以没资格参加选秀。第二,林如海应该安排了女儿不选秀的操作办法。黛玉没有选秀。

林黛玉和薛宝钗选秀的方向不同。

以黛玉的身份,她选秀方向是妃嫔。皇帝选中者,留在宫里成为皇帝的妃嫔,答应。皇帝没相中者,赐给皇其他王爷做王妃或者侧妃。或者没有封王的皇室子孙做福晋。

薛宝钗的选秀方向是“备选为公主、郡主入学陪侍,充为才人、赞善之职”。

黛玉选秀是成为主子,宝钗选秀是成为女官,说白了是奴才。

我是润杨,欢迎关注:润杨的红楼笔记!

6

从书中来看,宝钗之所以入京,完全是为了入宫待选。后来因为种种原因落选了。因此就呆在贾府不走了,争取当贾府二奶奶。

而林黛玉确实从来没有进宫的意思,究其原因,应该是两方面吧。

一是黛玉自己不稀罕入宫。在她眼里,出了贾宝玉,其他男人都是臭男人(自己的长辈除外。)连北静王那种位高权重,风流倜傥,才华横溢的优质男,黛玉也毫不客气地斥之为臭男人。

林黛玉不同于世俗脂粉,她对功名利禄丝毫不感兴趣,所以宝玉才和她好,认她为知己。

她从来不劝宝玉用功读书,结交官场人,踏上仕途,自己也好跟着夫贵妻荣,当个诰命夫人。

所以她更不会入宫伺候皇帝,参与到宫斗中去。

二是家庭的原因。

我们都知道林黛玉很早就沦为孤儿,寄人篱下。林家已经提前衰落了,就算林黛玉想进宫,也没有根基,没人脉,没财力,入宫的结果会很凄惨。

以贾府之实力,元妃在宫中的日子都不好过,贾府时常受到太监地勒索。

想林黛玉一个孤苦伶仃的柔弱女子,又怎么可能在宮里活下去。

而且林黛玉身体不好,性格率真,在贾府都过得不快活,发出风刀霜剑严相逼的感叹。真的入了宫,那真是羊入虎口了。

别说没人送她入宫,就是真的入宫了,也没啥意思,只不过更加早入黄泉罢了。

7

说起来,似乎选妃很风光一样。

明代,禁止皇族与高级官员联姻。清代,则是八旗内部划圈子。

看书中,贾元春是怎么进宫的?

女史也。明代女史连女官都不算。

所以,女史也就是管事丫头。荣国府已堕落如斯,送嫡小姐给皇家做丫头~

再看薛宝钗,那是选妃嘛?

非也。

书中明确说,是参加公主侍读选拔,也就是给未来公主出嫁当陪嫁丫头!

这个,勉强能够算女官。

所以,别把明清时期女官女史宫女选拔看得那么的高大上。明代宫女女官是直隶、山东、山西、河南地区八品以下,无犯罪记录家庭女子自愿参加。清代宫女则是内务府每年在上三旗包衣、户下人等中选拔,每个女子出嫁前都必须参加。

8

最主要的原因是,古代皇帝的选妃准则。

历代皇帝选妃是选贵族、官员家的女儿,特别是《红楼梦》故事发生的朝代在明清之间,皇帝不可能选平民女子,孤儿也没资格参加。


林如海夫妇早逝,林黛玉成为孤儿

在原著中,林黛玉5岁丧母,林如海是在林黛玉大概10岁时死的,显然,这个年龄还未到可以入宫候选的年龄。

因此,不是林黛玉没入宫选妃,而是她从小就丧失了选妃的资格。

其实就算薛宝钗选妃也是读者的猜测,曹雪芹并没有很清楚的说法,因为作为一个没什么家族撑腰的孤儿寡母家庭,入宫的说法也是很勉强的。

9

林黛玉的确是书香门第,可是何以见得她的身份是比薛宝钗尊贵呢?她的父亲林如海是苏州盐客,地方小官;而薛宝钗是皇商之家的千金小姐,虽非官宦,好歹也是为宫廷办事;至于她们俩的母亲,黛玉之母贾敏是史老太君的掌上明珠,宝钗之母薛姨妈是金陵王家的大家闺秀,都是地位平等的名门望族之后,所以从社会地位来看,两人是平分秋色,基本算是打了个平手。至于为何宝钗能够参加选妃,而黛玉却没这个福分?其中自然另有一番耐人寻味的缘由?

贾史薛王四大家族的地位不用多说,大约是当时政治上处于中等,而且这还是在元春才选凤藻宫之后才发展出来的势头,可是这几家之中除了元春,可还听说有过任何一位娘娘宫嫔不成?是历代以来从来就没有,贾元春算是拔了头筹了,可是细细追究元春入宫的使末,她似乎也不是正儿八经作为秀女入宫竞选的,是女官奴婢而已,不过元春自己争气,利用秦可卿的秘密加上自己献媚取宠,这才有福气当了妃子娘娘,由此可见贾史薛王的家族地位还不够资格让女儿进宫选秀,那么林黛玉自然更加没有机会了。可是薛宝钗怎么就行呢?

一句话,有钱能使鬼推磨,薛家没有社会地位,可是钱却多得没处使,珍珠如土银如铁可不是吹出来的,所以以薛家的封建背景,连个官宦的影子都没有,宝钗却能入宫待选,出了拿钱走后门,大概也没别的解释了!

10

从《红楼梦》书中看,黛玉真的沒有参加选秀的动议,为什么黛玉不参加选秀呢?我认为原因有三。

一是,黛玉沒有选秀的政治需要。黛玉不是满人,沒有参选资格。贾府是汉八旗的,元春才有参选资格。估计宝钗也是汉八旗后人,故有参选资格。加之黛玉是独女,沒兄弟要照顾,也沒有家族要扶持。林家到黛玉这一代,已无男丁,林氏家族也无法延续下去了,成了真正的“末世儿女”。宝钗参与选秀,是希望保住薛家皇商地位,政治目的是十分明确的。

二是,贾敏临终前已作了决定,黛玉进贾府,没做其他安排,从贾母派人去接的情节看,黛玉进贾府,是早有安排的。林如海送走黛玉时,给了贾政一封信,应该是有安排黛玉的计划,说明双方男主人是有一个约定的。

三是,黛玉性格决定的。黛玉蔑视皇宫。宝玉送黛玉一串念珠,这可是当今皇上恩赐北静王的,何等尊贵之物,黛玉却说:“什么臭男人碰过的,我不要。”这话斩钉截铁,连皇上也不放眼里。有人说,黛玉后来嫁了贾雨村,这是对黛玉的侮辱,贾雨村算哪根葱?黛玉从沒提及贾雨村,黛玉只属于宝玉,如果这点都怀疑,《红楼梦》是白读了。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