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艺术 > 如何才能让宝宝不怕陌生人?

如何才能让宝宝不怕陌生人?

2020-08-11 20:38阅读(77)

如何才能让宝宝不怕陌生人?:怎样教育孩子胆子大一点,不怯陌生人?这有点儿难,因为这在一定程度上是去改变一个人的性格,这是一个漫长而艰巨又收效甚微的事:-

1

怎样教育孩子胆子大一点,不怯陌生人?这有点儿难,因为这在一定程度上是去改变一个人的性格,这是一个漫长而艰巨又收效甚微的事情,要有持久战的心理准备。但又并不是说不行。

首先要知道胆小有哪些表现,分析胆小产生的原因,然后对症下药去指导,还是有一定改善的。

胆小的孩子的表现:

胆小的孩子,一般说话声音小,甚至一说话就口吃、说话脸就红,怕见陌生人,不敢独自去完成什么,动不动就哭,一般比较内向、比较自卑。给人的印象是身体弱弱的,差那么一点儿生气。

胆小形成的原因:

1.遗传的原因。遗传的原因一般难改变,只要孩子心态积极,也没多大关系。

2.身体的原因。

如果孩子胆小的同时,还伴有食欲不振、便秘、小便粘便槽、面黄肌瘦、夜惊等症状中的一种,那就要考虑身体的问题了。就像大人气血不足一样的道理,调理下脾胃功能就可以改善。

3.见的世面太少。

这种情况在现代社会,5年级以下的孩子应该不多见,5年级及以下的孩子是喜欢与家长一起出门的。这一年龄段的孩子活泼可爱,家长降得住,家长也乐于带孩子出门去长见识。但是,6年级以上的学生,好像不愿与家长在一起,家长一般带不出门了,就另当别论了。

4.锻炼的机会少。

比如,在家总是在熟人圈活动;孩子能做的事情,大人包办代替;上学后由于胆小被老师忽视,上课时给的发言机会不多;班外的活动,因为要争名次,老师更不会让胆小的孩子参加。

5.性格原因。

性格的内向外向并无优劣之分,只要孩子心态积极就行,但是因为内向而变得胆小,是要引起重视加强引导了。

6.家长教育理念和方法不当的原因。

一般情况下,家长发现自己孩子胆小,总是有意无意地为孩子解围,说是因为孩子胆小。长期下去还,孩子真就收到一种心理暗示:他真的以为自己胆小了。还有一种情况就是,家长总是抓住他的胆小不放,不去发现和发掘孩子的优点。时间一长,孩子的潜意识里,也是认为自己真胆小了。

改变胆小的措施:

1.观察孩子的身体状况。

身体是本钱,是成长和发展的基础。如果孩子有上述原因之二的一种表现,就要从改善孩子的饮食结构着手,或者请医生帮助调理。孩子的脾胃功能好了,他们的生命才充满活力。如果还得不到改善,就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2.增加孩子自信。

增加孩子自信的办法,是让他多实践,在实践中多增加成功的体验。

在家里,如:自己的大家庭聚会时,事先给亲人们沟通下,让胆小的孩子端茶倒水,亲人们给予一点自然而适当的鼓励。也可让孩子给大家唱歌、背诗、讲故事等。还比如,让孩子独自到楼下超市或者小店买油盐酱醋等。

在学校,如:鼓励孩子上课时大胆发言;鼓励孩子主动和同学玩耍;有问题主动向老师去请教;先鼓励孩子参加参与人数较多的活动等等。也可以与老师私下沟通下,给孩子创造一点儿表现的机会。

3.丰富孩子的见识。

家长在工作之余可以多带孩子走亲访友或者去游山玩水,或者到外去旅游,不段增加孩子的见识。

平时没有时间外出的时候就多陪孩子读书,通过书籍来获得见识是一举多得的事情。

4.做学习型的家长。

家长要从学习做饮食开始,学习怎样的饮食让孩子吃得更健康。然后学习管理孩子教育孩子的方法和理念。不要凭自己的意气用事,在言语上伤害孩子,在行动上忽略孩子。

结语:

观念改变,阳光一片。家长只要有耐心,只要爱学习,坚持个一年半载,孩子的胆小是一定能够得到改善的;再坚持个一年半载,胆小的孩子就会走出固有的泥潭,大方得体地生活、学习和成长了。

2

谢邀!教育观察号为你解答!


关于孩子的性格,虽然跟遗传有关系,但也取决于后天的成长环境,比如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对于孩子的胆小问题,除了孩子的天性使然,一般家庭教育影响较大,作为家长,看看是否存在下面的问题,再着手解决。

问题一:父母的教育方式

有时家长对孩子的要求过于严格,而孩子可能由于年龄的原因并不能理解家长的要求;小孩子对很多事物好奇是天性,家长担心孩子把玩具或家里的东西弄坏,什么也不让孩子动,久而久之,就对所有的东西都不敢碰;还有的家长不能控制自己的脾气,经常对孩子吼来吼去,孩子担心犯错,做任何事都非常小心;另外环境的变化也可能导致孩子短期内出现性格的变化,比如最开始是由爷爷奶奶抚养,后来回到爸爸妈妈身边,环境的变化和培养孩子方式的差异可能导致孩子变得内向。

问题二:对孩子过于溺爱

虽然二胎已经放开,但目前家庭还是独生子女居多,长辈的溺爱、家长的关怀,不论是生活还是学习,出现的任何问题都被家长承包了,孩子没有机会去面对问题或解决问题,因此,当孩子遇到困难时,就会出现害怕的情况。举个例子,孩子想和小朋友一起玩,家长不要代劳,应该让孩子自己的去和小朋友交流,但有的家长早就按捺不住了,替孩子去和小朋友或小朋友的家长沟通了,让孩子失去了一次次锻炼的机会。

问题三:批评多鼓励少

孩子的点滴进步都应该得到家长的赞许和鼓励,而对于孩子出现的胆小的行为,比如不敢玩滑板车、说话声音小等等,家长的反应不要过激,通过鼓励让孩子一点点的进步,而不要去训斥孩子,跟不要拿“别人家”的孩子去打击自己的孩子,不仅会损害孩子自尊心,还会让孩子变得更自卑,因此我们要鼓励多于批评。

在我们的身边,胆小的孩子也不少,家长要改变传统的教育方法,注意孩子学习生活中的细节,让孩子变得更加开朗。

方法一:宠爱要适度

其实仔细观察会发现,大多数“胆小”孩子只是在外面变得胆小,如果在家里或者比较熟悉的环境,孩子还是比较自信的,一旦到了陌生的环境,就变成了另外一个人,主要就是家长过度的包办让孩子失去了尝试的机会,因此学会适当放手,多让孩子接触新环境,逐渐提高“胆量”。

方法二:鼓励要增加

有的孩子家里来了客人,就躲到自己的房间去了,家长多以“害羞”来解释,但实际这正是锻炼孩子的好机会,鼓励他和叔叔阿姨问好,主动和小朋友打招呼,并对孩子的行为予以鼓励,这样才会增长孩子的自信心。另外对于孩子性格的转变,家长要给孩子一些时间,不要操之过急。

方法三:做自己喜欢的事

这个方法是我亲自尝试过的,当初孩子虽然不像其他孩子那样“胆小”,但有胆小孩子存在的问题,就是不善于表达,为了锻炼孩子的表达能力,我们找到了一家课外培训机构,学习表演和主持,主要通过诗歌朗诵,教授基本的表达交流技巧,培养孩子的自信心,提高孩子的表达能力。通过一年的学习,孩子的变化特别大,面对很多人时候,可以流畅自信的表达,没有了之前怯场的情况,同时,孩子变得积极主动,更愿意发表自己的看法,这是最可喜的变化。所以,如果周边有少年宫之类的课外培训机构,口碑不错,也可考虑让孩子去接受一下系统的培训。

我们常说见多才能识广,这里面的“识”不仅仅指知识,也有胆识的含义,因此,要让孩子多和同龄小朋友接触、玩耍,提高他的交往能力,通过不断的鼓励,让孩子不断的进步,摘掉“胆小”的帽子。


您的关注与点赞,是观察号最大的收获和感动,也是观察号进步最大的动力!

3

我那天在商场吃饭,看到一位妈妈,让自己七岁的女儿找服务员要一双筷子,这小姑娘扭捏来扭捏去就是不肯去,一直小声嘟囔:我害怕,我不敢。后来妈妈发火了,非逼着去,这小女孩对着一个服务员说:阿姨,要一双筷子。当时餐厅里人挺多,服务员忙的飞起,根本就没听见就走了,小姑娘又回到座位上。这下惹怒了妈妈:你怎么这么没出息,要一双筷子有什么好怕的?猫一样的声音谁能听见啊?妈妈越说越生气,饭也没吃好就拉着孩子走了。

碰到自己孩子这个样子妈妈们多数都是恨铁不成钢,所以,作为幼儿园老师,我要说一句,看过来啦,家长们:

不要只说胆子大,说是没有用的,要和孩子练习,教孩子技能和方法。

我举例:很多女孩子都比较羞涩、胆怯、不好意思。家长们完全可以在家里练啊!妈妈当服务员,让孩子练习怎么说。练习是很好的方式,练习了,再到这个情境中,孩子会有底气,不会手足无措不知道怎么办。家长可以在家进行各种场景的练习,包括怎么说,怎么做,都可以教孩子 。掌握了方法,才能有勇气。

另外,如果问题里的胆子大是指考验人性方面的,那我真不会了。我到现在也不敢走那种透明的桥、不敢动蛇,看一眼都害怕。这种估计练也不行的。

4

怎样教育孩子胆子大一点,不怯陌生人?其实,孩子胆小谨慎一些,并不是坏事,这也是一种自我保护。如果孩子遇见陌生人表现的过分胆小怕生,甚至紧张的躲在大人的身后,就真的需要干预了,让孩子不至于畏惧陌生人。

孩子胆小怕生,可能是孩子缺乏安全感的表现。有的时候只需大人鼓励一下,或者给宝宝做个榜样,有了家人的陪同,孩子的胆子可能就会大一些。

有些剖腹产的孩子比顺产的孩子要胆小敏感一些,需要经过后天的干预和足够的爱护才会产生一定的安全感。比如多给孩子肢体接触的机会,小时候每天的抚触训练和游泳都有利于改善孩子的敏感。

也有的宝宝是因为家庭环境造成的胆小怕生,家里人比较少,又居住的比较安静,很少有接触外人的机会。世外桃源般的生活可能是对宝宝交往技能的毁灭,因此一定要给宝宝多多的户外活动的机会,见的多了也就不会害怕了。

养育孩子远不限于吃饱穿暖,人都具有社会的属性。孩子虽小,也是一个独立的社会人。并不是所有陌生人都是坏人哦!一定不要荒芜了孩子的社会交往技能。

以上是我的回答,如有意见欢迎留言!




5

多接触

孩子如果胆子不大,非常害怕陌生人的话,家长们不要因为这样就尽量不带孩子出去了,相反,我们要尽可能的多带宝宝出去,只要他接触的人和事多了,就会把胆子来拿出来了。

拿我身边的一个例子来说,比我小15岁的小侄子,在挺小的时候,就非常害怕陌生人,我记得当时我嫂子就没有刻意的让孩子不出门,就算孩子会哭,还是会把他抱出来,过来一段时间,自然就好了,现在的胆子很大,而且很喜欢和人说话,已经是非常我们家里的“交际花”了。

正确引导

很多时候,孩子的性格是受家长的影响的。所以我们在教育孩子的时候,要注意方式方法,当孩子犯错误时,家长要做一个正确引导,一定不要过度处罚和打骂孩子,让孩子因怕犯错误而胆小怕事,让孩子没有了勇气。

第一,生活过于单调:这孩子的生活基本两点一线,不爱出门玩。除了在学校就是在家里!除了母亲,很少和别人交流,遇到问题只知道逃避(也就是哭),完全没有主动去解决问题的想法!

第二,父亲不作为:父亲本身是家庭教育最重要的一个环节,这孩子的父亲基本不会参与孩子的教育过程,但一旦孩子犯错,在家里影响到他,父亲就会当孩子面责怪母亲。所以这孩子很少言语,每次犯错也无所谓的状态!

第三,缺乏鼓励:孩子的热情来源于家长的鼓励,很多家长看到孩子犯错,首要表现就是大声责骂,并没有先了解事情的起因经过!所以孩子会有畏惧心理,他非常害怕被批评,会认为自己弱势方,而大人是强势方,与之交流都是自己错,所以干脆就不交流!

第四,在朋友面前,老是批评孩子:孩子也是有“面子”的,家长经常在孩子面前,和其他孩子作比较,而且在有其他大人的情况下,也喜欢批评孩子,所以孩子也就越来越自卑,连自己父母都对自己没信心,自己对自己就更不会有信心了!

针对这样的情况,我建议家长这样做:

(1)常带孩子出门转转:不要让孩子常常待在家里,如果孩子害羞,就带着孩子一起常出门转转,增加孩子交流的机会!孩子还小,词汇量非常少,他们大多不会如何介绍自己,所以家长需要帮助孩子梳理如何介绍自己,遇到什么人该说什么话,时常带着孩子出去“实战练习”

(2)父亲的角色非常重要:大多孩子对父亲是带有一些畏惧和崇拜的,父亲作为教育不可或缺的一员,是需要发挥自己的作用的。孩子犯错,父亲一定要站出来去指正,并帮助孩子去意识哪些地方做得好,哪些地方需要再改进!同时,每一周,父亲和孩子都应该有一天单独的交流日,父亲可以对孩子一周的表现作出总结! 这样做的目的,是帮助孩子树立一种“威严”的形象,让孩子在外有底气(这样会让孩子认为,自己的父亲是非常厉害的)

(3)别在其他人面前批评孩子:我带过一个孩子,他的母亲从不在外人面前批评孩子!尽量给孩子留有面子,该鼓励孩子的地方,他们也不会吝啬赞美!这个孩子也比其他孩子更自信,不怕生! 当然,在孩子每一次鼓起勇气和陌生人交流的时候,家长都要及时的给予孩子赞美,让孩子感觉自己在进步,自己是父母的骄傲!

6

说起这个我真是深有感触,因为我儿子以前就是一个胆小内向的孩子。经过一年多的有意培养,他现在已经是一个活泼开朗调皮捣蛋的男孩了。我来分享一下自己的方法。

孩子一岁到三岁期间,我和爱人因为工作忙,孩子就交给姥姥姥爷带了。他们带的很尽心,孩子身体健康白白胖胖的很可爱。后来他到了上幼儿园的年龄,我们就把他带回来了。

这时候问题来了,我发现他看见陌生人就会往我身后躲,不和老师同学打招呼,总是低着头匆匆过去,带他去人多的地方他也很放不开,从来不大声笑,话也少。 他太胆小了。

我们知道孩子的性格特点不是无缘无故形成的,可能遗传会有点影响,但不是不可逆的。我们先是分析了一下孩子胆小怕生的原因,再结合别人提供的经验,总结出一套针对自己孩子的办法。

一是让爸爸充分参与进来。我们猜想,因为前两年他跟在老人身边,虽然备受宠爱,但是对“权威”和“力量”接触少,感觉模糊,所以才会面对陌生人时觉得被“压制”了,他没有经验去应对。

于是爸爸经常会带孩子出入各种场合,比如朋友聚会、公司团建活动,甚至在工作时也会在情况允许的时候带着他,让他慢慢了解大人、陌生人之间是如何相处的,并且在一点点的接触中,通过爸爸作为父亲、男人的言传身教,让他明白陌生人并不“可怕”,他可以在人际交往中表现自己,释放自己。

经过几个月的时间,孩子明显“自来熟”了不少,身边朋友都说他变化特别大。

二是妈妈带他体会与陌生人打交道的乐趣。其实说是陌生人只是相对而言,对于内向的人来说,即便天天见面也可能不熟。

我们猜想,打招呼或者攀谈几句话对孩子来说可能是种很大的压力。为此,妈妈经常在孩子在身边的时候刻意表现给他看,碰见老师、同学都主动问好,有时候看情景还会交谈两句,全程都会笑呵呵的,让孩子觉得这是一件开心的事情。但是妈妈不会强迫孩子去打招呼,以免适得其反。不过有时候也会鼓励孩子去加入同龄人的游戏里面,没有什么比玩游戏更能让孩子打开心扉的了。现在孩子像变了个人,不仅会主动交朋友,还喜欢主动聊天,很合群了。

7

孩子之所以胆小,多数都是跟家庭教育模式有关的。

我儿子小时候就胆小,做什么时候都不敢自己去,我也很闹心,有时候甚至会想,怎么这么胆小,男孩子应该胆大才好呀。就因为这种想法,导致总是莫名其妙的给孩子发脾气。

所以结合自己的育儿经验,跟大家分享几个方法:

1、不要用既定俗称的套路约束孩子。

“男孩子不许哭!”、“你是个小男孩,怎么这么胆小?”、“男子汉大丈夫,怎么这点事儿都办不好?”——这些语言对于男孩来说,非常非常的恶劣,不建议爸爸妈妈经常使用这样的语言。

2、千万不要当众批评孩子。应该多鼓励孩子去做,孩子刚开始不敢,妈妈可以带着孩子一起,让她勇敢的表达需求。

3、及时赞美孩子,赞美孩子的行为,和这个行为引发的结果。

4、给孩子创造足够的安全感,不要总是对孩子大吼大叫。

5、多带着孩子参与户外活动,和各种亲子活动。让孩子接触不同的人,表达不同的情绪。

如果您觉得有用,就点个关注吧~~坚信以身作则,才能让孩子成为最好的自己。生活就是一面镜子,你对着它笑,它会回复你以笑容!大家可以关注我@晨儿妈Tina 也可以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家家安宁——育儿路上一起成长!

8

在一次直播课上,有一位妈妈问我,她的孩子3岁,有次在楼下小区玩的时候,别的小朋友跟他打招呼,他不理人家,碰他的手他又缩回来,自个儿跑开了,他是不是太害羞?还是说太高冷呢?

其实这里边很简单,他既不是害羞也不是高冷,而是跟陌生人相处这件事情,让他有一种焦虑的感觉,他没办法表达出来,于是就呈现出一种回避的状态。

这个小孩子内心缺乏安全感,可能是因为平时爸爸妈妈给到他的感觉并不是稳定一致的。如果爸妈一会儿非常的和蔼可亲,一会儿又特别的严厉,这样孩子就会很迷惑,以至于在跟别人交往的时候,会觉得对方可能也是不稳定的,甚至是危险的,那么他的就有可能倾向于回避社交了

在孩子跟别人交往的过程中,一开始他可能会有一些担心或者害怕,但是同时他会有好奇,当他融入进去了以后,如果能够得到一种成就的体验的话,他就会对这个事情特别的热衷,也就会很愿意去交朋友了。他也能够从人际关系里加深对自我的认知,在同伴中间,他能够逐渐地理解“我是谁”,比如我是幼儿园的,我是大班的,我是什么样的,这能让他有一种特别强烈的归属的感觉。


那么,如果孩子在交朋友方面有一些回避或者困难,我们作为爸妈可以怎样帮助他呢?主要有四个方面:

首先,我们需要鼓励孩子迈出第一步,走出自己的舒适圈。当孩子遇到一个陌生的环境或者陌生人的时候,他自然而然会有一些焦虑的感觉,这时候我们需要去支持他。比如你的孩子对另一个孩子很好奇,想去跟他玩,但是同时他又回过头来看你的时候,我们可以在眼神里给他一个鼓励,说“去吧没事的,爸爸妈妈也很愿意看到你们一起玩”,这就是我们所说的鼓励。

在这里,有些妈妈可能会问:“如果我的孩子还是很害羞,很回避社交,那该怎么办呢?”这里我们重点讲一下,在这个时候,我们需要去“推一把”。怎么推?

举一个例子,我自己的亲弟弟,从小经常生病,出生的时候是一个早产儿,然后有小儿惊厥和癫痫,也生了肺炎,几乎每个星期都要到医院挂急诊,甚至有几次下了病危通知单;总之,他在14岁之前,真的是很多灾多难。由于他身体非常弱,所以父母从小就把他保护得非常好,给他创造了一个“屏障”,比如当他要去到一个有人感冒的环境的时候,就会给他戴个口罩,不让他去。因此,他也很少能够有机会去跟其他的孩子一起玩,以至于当他要去上幼儿园的时候,他很害怕,死活不肯去。

后来我记得我父亲跟老师反映了这个问题,然后老师非常好,他说要不这样,我跟其他的小朋友说一下,主动去找他玩,并且爱护他。然后就让我的弟弟拿着糖果,跟老师一起派给每一位小朋友,同时老师告诉大家说:“这是你们的同学,但是因为他有的时候会生病,身体不是很好,所以如果大家能够在平时玩的时候,保护他一下,那就更好了”。

后来那些孩子下课后就主动去围着他,我弟弟慢慢的就跟他们建立了一个关系。不管是怎样的关系,最起码他是有人际关系的,这很重要的。

孩子只有从真实的互动中间,才能体验到与人建立关系的感觉,而不是父母跟他说就够了。所以如果我们能够做好支持和鼓励,给他推一把的话,孩子一定能找到他自己的朋友的。

那么第二方面,在孩子去跟别人交朋友的过程中,我们给予他一些正面的反馈和回应。孩子出去跟别人玩,有时候他会跑回来看看爸爸妈妈。在这个时候,我们的态度、表情,包括我们的反馈以及跟孩子的互动,都很重要。有些妈妈做得非常好,当自己的孩子跟其他的小朋友玩得很开心,然后回来满头大汗的时候,她会帮孩子擦一下汗,然后鼓励他继续。在这里孩子会有一种被支持的感觉,他会知道我跟其他人玩是被妈妈允许的,这非常有助于让孩子更多地去和别人交往。

第三方面,我们需要注意一点,在孩子建立人际关系的时候,不要喧宾夺主,过度地替代孩子去交朋友。

比方说,妈妈带着孩子去跟其他的孩子交朋友,在这个过程中间可能会问对方:“你几岁啦?我们家谁谁要跟你交个朋友”,这是没有问题的,但是如果我们替代得太多的话,就会像是妈妈在跟其他的小朋友建立关系,而不是她的孩子去跟别人建立关系了。

在这个时候,妈妈就不再是一个引荐人或者中间人,而是变成了一个主体,隔在两个孩子中间。如果孩子没办法亲自接触到其他人,而是全部通过妈妈来完成的话,这就不是一种支持,而是一种阻碍。

第四方面,当孩子交朋友遇到挫折的时候,我们尽量不要去评价或者指责他。孩子交朋友的过程不一定都是一帆风顺的,有可能他会跟另一个孩子有一些冲突,比如两个人在玩的时候有一些打闹,或者互相攻击的行为。

在这个时候,有些父母可能会抱怨指责对方,或者自己的孩子,比如说“你怎么跟他玩的”,“你为什么一个球都抢不过他”,“你以后就不要跟他玩了”。如果父母经常这样评价和指责孩子的话,有可能会给他留下“人为的挫折”。小孩子之间的一些打闹冲突,本来并不是一个很大的挫折,而只是他们学习如何跟别人相处的一个过程。

但是如果说父母过度紧张,或者用一些成年人的经验去要求他的话,反倒会给他制造一些额外的挫折。那么孩子在以后建立关系的时候,内心可能就会很害怕,不知道怎么去应对跟别人之间的矛盾。

因此,在孩子交朋友遇到挫折的时候,我们更多的可以给他一些鼓励和理解,让他感觉到自己是被支持和保护的,这能让孩子更好地再一次走出去,并且应对一些人际关系中间的冲突。


——by 胡慎之

9

怎么教育孩子胆子大一点,不怯陌生人?

我举两个小朋友,一个是我儿子,一个是我小外甥,都是切身体会的。


我儿子在一周岁左右,看到陌生人,他会绕一圈走开,绝对要避开跟陌生人接触的机会,所有人看到都会说:男孩子,胆子怎么能这么小。

相反,我姐姐的孩子,也就是我小外甥,在一两岁的时候,那是小霸王,不让他做爬高高,压住他也没用,他必须要爬起来,见到人就喜欢过去笑笑、拍拍手之类的,非常可爱。


然而现在这个小孩都5岁多了,我儿子在小区里面能够很好的、很主动的跟小朋友一起跑步、滑滑梯之类,没有小朋友在楼下,他就不爱在小区里玩。

而我小外甥,现在要去滑滑梯的话,如果有一个小朋友在玩,他就不肯过去一起玩,在幼儿园里,老师的反应是小孩注意力不集中,不太合群。


为什么年纪相仿的小孩,短短几年,差距这么大呢?


第一,不要轻易给孩子贴标签。

我儿子一开始大家都说他胆小,但我不觉得,我也没有焦虑的情绪影响到他,我觉得他是慢热型,我看他玩玩具之类的,都是先观察别的小朋友玩一段时间,然后自己再摸一摸,接着再玩。因此我也不强迫他必须要跟不熟的打招呼,但是我会做示范, 遇到谁都是教他说叫谁睡好,刚开始他就抬抬眼看着,后来渐渐他就主动会说了。

而我小外甥在两三岁的时候,他爷爷带出门玩,一旦出现小外甥有一点点不爱跟别的小朋友玩之类的,他爷爷回来就会说,哎呀,胆子什么那么小,都不敢跟其他小孩玩。渐渐的,有时小外甥自己也会说,我胆小,我不要跟别的小朋友玩。

因此,家长的态度、情绪很重要,不要看孩子小,就轻易贴上胆小、畏缩之类的标签。


第二,爸爸的陪伴很重要。

同时,在我儿子两三岁的时候,爸爸的陪伴多了,经常带出门一起去买菜,爸爸会教他买菜问阿姨好、爷爷奶奶好、叔叔伯伯好,买完了要说再见、拜拜。农村的小路遇到一些散养的鸡鸭之类也会带他一起跑步一起追,不得不说,爸爸的功劳非常大,同时很多以前我觉得危险不敢让小孩做的,爸爸都会示范做好,运动量也增加了,我发现儿子在爸爸的带领下,越来越大胆,越来越独立。

我小外甥的爸爸不爱带娃,经常回家就是电脑、手机,很多时候小孩没人带,给爸爸带的时候,爸爸就把他交给动画片、儿歌、手机游戏这些电子产品,现在每次要关电脑的时候都是一场大战,导致他们父母最终解决办法就是拔网线、拔插头,这样孩子没法看了,自然离开。


以上是我个人的经历,当然有些小孩确实天生是胆小,不爱跟人接近、打招呼的,都需要家长引导和配合,不是一蹴而就。

10

这个真心跟孩子本身的性格有关系,我跟孩子爸都是销售出身,本身来讲社交什么的完全不在话下。

可是我儿子就是害羞,就算路上有人跟他打个招呼都会躲大人身后去。我们从他几个月大就带他各处旅行,大酒店,大饭店也是经常出入的,要说世面不少见了,可就是害羞。

后来开始改变也是因为妹妹,妹妹是个小人精,话特别多,不管认识不认识她都不怕,都能跟人打招呼聊天。后来哥哥也慢慢开始大方起来,见了人也会打招呼了,人家问他也会回答了。可是如果妹妹不在,他还是那么害羞。

但是在幼儿园,他能参加各种活动,讲故事比赛什么的都表现的很好。这时候又看不出害羞孩子的本质。最近我们给他报了故事班,希望他能尽情展现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