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挖个坑 埋点土

  在古代处理因战争死亡的士兵的尸体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面对成千上万腐臭的尸骸如何打扫战场是一个令人头疼的问题。如果不能及时处理,除了会长期弥漫腐臭的气味,更可怕的是稍有不慎就会形成大规模的瘟疫、传染病,进而造成更多的伤亡。好不容易打下来的地盘变成了瘟疫肆虐的无人区,这恐怕是获胜方最不愿意看到的事情。所以打扫战场往往都是获胜方的活,对于如何处理战后战场上堆积如山的尸体,古人最为普遍的做法就是——埋。

  一般担任打扫战场掩埋任务的多是战败一方的俘虏,挖一个超大的深坑,把所有的尸体全部扔进去,然后拿土一盖,万事大吉。这个方法后来演变成了连活人都一起埋了,就是所谓的坑杀,这种情形在历史上并不鲜见,战国时期秦军坑杀40万赵军,秦末秦军又被项羽坑杀了20万,都是著名的例子。这个方法应用之广,从全国各地出土的各种白骨坑、万人坑就能看得出来。比较著名的有长平之战遗址(现山西高平市),河南义马白骨坑。军败,卒四十万人降武安君。武安君计曰:‘前秦已拔上党,上党民不乐为秦而归赵。赵卒反覆。非尽杀之,恐为乱。’乃挟诈而尽阬杀之。 ——《史记·白起王翦列传》

 2.耀武扬威筑京观

  在掩埋的基础上,古人还发展出了一种独特的处理尸体的方法——筑京观,它还有一个形象的名字“骷髅台”。具体做法就是把战败的敌军尸体全部堆积在道路的两旁,然后用土把这些尸体夯实,筑成巨大的金字塔形的土堆,以表军功。最早关于筑京观的记载是在《左传》中,公元前597年,楚军大胜晋军,大臣潘党建议把晋军阵亡者筑成“京观”,却遭到了楚庄王的反对,说是古代的圣王都是讨伐不敬者、将罪大恶极之人筑为京观,而这些阵亡的将士都是为国尽忠才死的,不能给他们筑成京观。可见在古代是习惯将战败一方筑为京观的。

  各种史籍中关于京观的记载并不在少数,最不露脸的当属隋炀帝。隋炀帝在位期间曾命大军进军高丽,企图一举拿下棒子国,扩大自己的领土。没成想,高丽军民一条心成功杀退了隋朝入侵者,为了以示军威,震慑中原,便用这些倒霉的隋军将士的尸骨筑起了京观,偷鸡不成蚀把米。反倒是让后来灭了自己的唐太宗出面,派出使臣与高丽国交涉才把京观拆除,收拾隋军将士骸骨,使其得以安葬。筑京观直到清朝才被彻底废除,满族统治者对待尸体都是就地掩埋,不分敌我公平对待。

 3.让火焰净化你的灵魂

  火葬也普遍存在于古代的战场上,能够很好的避免尸体腐烂变质带来的瘟疫,在《伊利亚特》对于特洛伊战争的记载中,就有关于双方协定休战各自焚烧己方士兵的描述,可见火葬也是古代一种处理战后尸体的方法。火葬在古代多带有宗教色彩,人们相信火焰的力量能够净化人的灵魂,帮助死去的人早生极乐,或是上天堂。

 据史料记载,早在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就有了火葬,但当时的火葬被人们认为是一种耻辱和刑罚,战后用火焚烧的也大多是敌人的尸体,以示对敌人的一种侮辱。284年,燕军围攻齐国即墨,掘城外墓地,大烧死尸,即墨人从城上望见,皆涕泣,俱欲出战,怒目十倍。可以看出来烈火焚尸对敌人的嘲讽效果是多么的大。东汉后,随着佛教传入中国,印度僧人习惯火葬的习俗也随之传入。民间信奉佛教的信徒也逐渐采取火葬的入殓形式。

 4.古来白骨无人收

  打扫战场这种事情一般都是获胜的一方才会去做的,失败的一方跑路还来不及,更不用说妥善处理同伴的尸体了。胜利一方的尸体自然会被好好安葬,甚至会被同伴带回家中交予亲属处理,魂归故里,马革裹尸是古代将士最理想的死法,但条件是你是胜利者。而失败一方的尸体怎么处理就要看胜利者的心情了。赶上好的给你挖个大坑都埋了,也算是入土为安,一旦遇上那种不以占领地盘为目的的军队,失败者的尸体就只能弃之荒野,任由野兽分食。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杜甫的《兵车行》所描写的真就是那种尸横遍野的凄惨景象。

  还有更惨的一种处理尸体的方法,敌军的尸体直接就变成了获胜方的军粮,这种极其残忍灭绝人性的做法纵观历史也并不多见,但确实存在过。《三国志·魏书·程昱传》中就有过这么一段记载:“初,太祖(曹操)乏食,昱略其本县,供三日粮,颇杂以人脯”曹军军粮断了,便把人肉作为军粮,吃了三日。

最佳贡献者
2

除非是对方投城、和平解决战争,否则,其他任何一场刀兵相见的战争,都有可能出现死亡,有时死亡较少,损失不大,但有时死亡人数众多,境况惨烈。战争结束后对死亡士兵尸体处理,是考量一支部队是否有战斗力的表现,往往有五种处理方式:

第一种是随打随收。这是在局部战争初期和小范围战争时发生少量人员伤亡情况下,交战双方一般都会安排一队专门人员,负责向下抬伤员和战死的士兵尸体,这些被抬下的尸体或就地掩埋,或就地火化,或运输至后方交给亲人处理,这是一种比较理想的处理方式。

第二种是胜方收集。当战争呈一边倒势态时,一般败的一方会一去不复返,那打扫战场、清理死亡士兵的尸体事情就交由胜利一方或红十字会来具体负责,如果确实人数众多,就会采取垒积火烧或就地挖坑集体掩埋方式处理,很快将尸体处理干净,因为,如果处理不快,极易导致尸体腐烂,瘟疫流行,尤其是在夏天还有春雨季更甚,一旦发生这种情况,其危害将比一场毒气战及细菌战的杀伤力都大,会导致十分严重的后果。因此,战争结束后,胜方会在第一时间考虑收尸;当然,如果在一场战争结束后,另一场新的战争又要来临,在交战双方反复出现抢夺阵地的情况下,对方都有可能将这些死亡士兵的尸体作为掩体,这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

第三种是各自收集。收容战场上各自战士的尸体时,交战双方一般都很有默契,如果对方想要替战友收尸,那胜利一方出于人道考虑,一般会提供便利,让对方把自己战友尸体抬下去,这也是因为大部分胜方并不想替敌人处理这些大麻烦。第四种是弃之不管。如果参战双方或多方,均不以占领地盘为目的,各方均可能将士兵尸体弃之荒野,任由野兽分食。当然,战争地附近村民帮助出面处理尸体也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这种情况的不足。

第五种是作为军粮。这是一种最残忍的方法,因为天时、地利等原因,战胜方特别缺少粮食,无奈之下,只能将对方死亡士兵的尸体直接变成军粮,这种灭绝人性的做法,纵观历史上并不多见,但确实存在过。在《三国志·魏书·程昱传》中就曾有过描述:“初,太祖(曹操)乏食,昱略其本县,供三日粮,颇杂以人脯”,此情真假与否,只有历史知道!【大冰哥

3

战争是在原始社会后期出现的。据考古资料证明,最早的战争出现在中石器时代的初期。这说明,人类从原始人群到现在,在大约二三百万年的历史长河中,有战争的历史还不到一万年(一说上万多年)。原始社会的战争是由氏族部落之间或部落联盟之间,为了争夺赖以生存的土地、河流、山林等天然财富,甚至为了抢婚、血族复仇而发生冲突,进而演变成原始状态的战争。

那么战争过后就会有人伤亡,像历史上武安君白起在长平之战,坑杀赵军四十多万,还有近代的第二次世界大战,战场上死亡的士兵,不计其数,那么这些士兵的尸体一般都是如何处理的呢?一般来说,处理方法有三种!

一、将这些士兵的尸体集体埋葬

埋葬这个方法呢,一般是比较常用的,而且这种埋葬方法花样还比较多,比如说堆积成金字塔模式的,或者是埋葬在路的两边,外慑不臣,内安人心。这个方法对待死去的士兵还是比较文明的,能让逝者安息!

二、将尸体全部烧掉

也就是我们现在说的火化,古罗马曾经也有类似于把尸体堆在一起,堆完之后是一把火烧掉。这个处理方法可能在中国古代采用的较少,因为比较残忍吧,但是游牧民族以及兵匪对这个办法非常热衷,大多数是屠杀之后的简单处理。

三、弃之不理,暴尸荒野

这种弃之不理,暴尸荒野的做法还是比较残忍,但是毕竟“马革裹尸还”只属于胜利者,所以失败者的尸体胜利的一方也不会帮忙处理,也就只能弃之荒野,任由野兽分食。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杜甫的《兵车行》大约是对残酷战争最好的诠释了吧!

4

在近现代医疗条件下,每每战争过后,胜利者或是失败者必不可少的考虑因素,就是战后对于尸体的处理。

这不是对牺牲战士的抚恤,也不是给战士统计功绩的方式,比这些问题都更让双方统帅甚至是全体人类更加需要注意的,便是堆积成山的尸体去向。瘟疫等等灾难往往伴随着尸体的不妥善处理而出现,在近现代是如此,更不用说在古代了。

那么,古代战争之后,是如何处理的呢?



我们先来看的是一种不成文的惯例:战胜的一方会将战败者的尸体堆积在大路的两侧,用土覆盖给堆实了,形成一个又一个大金字塔形状的土堆,还恬不知耻地给它们取了个名字叫做“京观”或者是“武军”,这作用就是炫耀胜利者的武功。

这样的做法,是个例吗?


不,史籍中,有许许多多这样的“京观”,王莽篡汉之时,就将反对他的人以及亲属全部坑杀,《汉书》记载,王莽明确要求,要把这些死者的尸体,给筑成“方六丈,高六尺”的京观,上面还要竖起来一根六尺高的旗杆,飘扬的旗帜上写着“反虏逆贼鲸鲵”。这样的行为,在两晋南北朝以及隋唐时期的战争年代是经常可以见到的,可见,统治者为了己方的威严,是丝毫不在乎这些有违人和的事情的。

可是,作战后留下来的尸体,会对地面、空气、水源、环境造成极为严重的污染,尸体腐烂之后,发出来的臭味实在是难以忍受,不仅影响人的食欲,引发瘟疫等疾病的话,还会带来头晕、恶心的症状。不仅如此,由于尸体的腐烂,对于苍蝇这种会传播疾病的媒介来说是十分吸引的,苍蝇带着传染病四处招摇,远离兵营倒好,如果到了士兵的饭食中,或者就近取水的河流当中,那传染病对于士兵们以及周遭百姓来说几乎是灭顶之灾。所以,对战后尸体的处理,是具有很重要的安全意义的,随着多次瘟疫的发生,统治者也逐渐认识到了这个问题,并开始有所改观。

战争可以使胜利者取得不少的利益,可是究其本质,还是对人类的一种磨难啊!

5

其实早在原始社会后期战争就已经出现了,当然一开始的战争形势是原始氏族的部落与部落之间或着扩大到部落联盟之间的小规模战争。战争的目的多数是为争夺土地,山川,河流等,后来慢慢演变成抢夺物质,复仇和夺取政权等大规模的战争。随着战争频率的高发以及武器的应用和发展,战争造成的伤亡也就越来越大。那么,古人在双方战争结束之后,会如何处理那些战争“牺牲品”的尸体呢?

在古代,处理阵亡者的尸首是一件非常难令人头疼的事,因为一场战争下来,死亡人数没有上万也有几千,所以面多血流成河的惨烈场面以及腐朽的尸骸,做到及时巧妙的处理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是如果不及时处理,暴尸荒野的话,很容易就会造成大规模的瘟疫及传染病的暴发,从而会让这片好不容易打下来的地盘变成了瘟疫肆虐的无人区,这中结局是战争的胜利方最不愿看到的。当然,打扫战场的一般都是战胜的一方,因为战败的一方逃命都来不及,哪还顾得上同胞的尸首。面对堆积如山的尸体,最简单最常用的就是集体埋葬,而这项劳动的执行者一般都是战败一方的俘虏。

还有一种常用的方法就是火葬。火葬也能很好的避免疫情的传播,西方还认为火葬能够净化人的灵魂,帮助死去的人极乐升天,比较带有宗教色彩。

最独特的方法就是搭建“骷髅台”,一是可以用来震慑敌人,以示军威;二是表现战胜方的赫赫战功。当然以上方式处理的都是战败方的尸体,战胜一方也有尸体,可能相对较少。而且面对自己的同胞,都会选择带回故土埋葬或者将官职高的还会交由亲属处理,还有可能获得帝王封赏的“厚葬”等。最差的就是暴尸荒野,这种方法在古代也有,但是不会太多。

6

谢邀!

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


新鬼烦冤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





——一将功成万骨枯

两边势均力敌的时候一天打完了会各自派人打扫战场,带回己方战士的尸体。然后烧了或者埋了,瘟疫可不是闹着玩的。
假如一方打赢了,另一方丢盔弃甲跑了,那么战胜方打扫战场,己方尸体离得近的也许会带回去埋(其实我觉得可能还是很少见的吧)对面尸体交给乌鸦就行了。



1、收瘗遗骸,官给葬事


《通典》 :“凡行军,吏士有死亡者,给其丧具,使归邑墓”(周)


《吕氏春秋·孟冬》:立冬之日,天子亲率三公、九卿、大夫,以迎冬于北郊。还,乃赏死事,恤孤寡。(周)


《汉书·高纪》 :“十一月,令士卒从军死者,为槥归其县,县给衣衾棺葬具,祠以少牢,长吏视葬。春三月,行如雒阳。令吏卒从军至平城及守城邑者皆复终身勿事。爵非公乘以上毋得冠刘氏冠。贾人毋得衣锦、绣、绮、縠、絺、纻、罽,操兵,乘骑马。”(汉)


《明会要》 :“如洪武三年八月已酉,遣使瘗中原瘗。十七年四月庚寅,因云南平,收阵亡遗骸。十八年三月乙亥,命天下郡县瘗暴骨。”(明)


2、致祭哀悼祈福


《墨子·号令》 :“吏、卒民死者,辄召其人,与次司空葬之,勿令得坐泣......事已,守使吏身行死伤家,临户而悲哀之。寇去事已,塞祷。守以令益邑中豪杰力斗诸有功者,必身行死伤者家以吊哀之,身见死事之后。城围罢,主亟发使者往劳,举有功及死伤者数使爵禄,守身尊宠,明白贵之,令其怨结于敌。”(春秋战国)


《诸葛亮集·哀死》 :“古之善将者,养人如养己子,有难,则以身先之,有功,则以身后之,伤者,注而抚之,死者,哀而葬之,饥者,舍食而食之,寒者,解衣而衣之,智者,礼而禄之,勇者,赏而劝之。将能如此,所向必捷矣。”(三国· 蜀)


《续资治通鉴长编》 :“赐平贝州将士缗钱,阵殁者官为葬祭之”(宋)


《明会要》 :“如洪武三年太祖已大封功臣,思天下大定,皆诸将之力,存者得膺爵赏,没者乃不复见,遂设坛亲祭之,且抚其兄妻子孙,俾食其禄。又设坛祭战殁军士,优养其父母妻子。又有“永乐七年二月乙丑,遣官祭灵壁等处阵亡将士。”(明)


3、建祠立庙


《全唐文》 :“唐贞观三年,太宗颁诏曰:“虽复项籍方命,封树纪于邱坟;纪信捐生,丹青著于图史。犹恐九泉之下,尚沦鼎镬,八难之间,永缠冰炭。愀然疚怀,用忘兴寝,思所以树立其福田,济其营魂。可以建义以来交兵之处,为义士凶徒陨身戎阵者,各建寺刹,招延胜侣。”(唐)


《宋会要辑稿》 :“以知州事谢季成言:’神宗熙宁中,交趾围城,缄血战四十余日,粮尽,举族死之。缄竭节于国,有德在民,乞立祠赐额’。从之。” (宋)


4、赐谥号,追封官爵


《新唐书》 :颜真卿被叛军李元济所杀,“怀、蔡平,子頵、硕护丧还,帝废朝五日,赠司徒,谥文忠,赙布帛米粟加等。”(唐)


《旧唐书》 :李嗣业同郭子仪等将围相州,奋勇向前中流失而亡。“贼每出战,嗣业被坚冲突,履锋冒刃,”“可赠武威郡王。其赙赠及缘葬事,所司倍于常式,仍令官给灵舆,递还所在。以其子佐国袭其官爵,食实封二百户。”(唐)


5、直接经济补偿


《唐律疏议》 :“从行身死,折冲赙物三十段,果毅二十段,别将十段,并造灵轝,递送还府。队副以上,各给绢两疋,卫士给绢一疋,充殓衣,仍并给棺,令递送还家。(唐)


《宋史》 :“有死于矢石者,人给绢三匹,仍复其家三年”。(宋)


《续资治通鉴长编》 :“诸军小校以上,死者官给赙物,或嗣绝及孤幼不能申请者,令中使就赐之”。“丁未,诏自今阵亡军校无子孙者,赐其家钱,指挥使七万,副指挥使六万,军使、都头、副兵马使、副都头五万。” (宋)


《宋会要辑稿》熙宁七年(1074年),宋廷规定阵亡家属“欲归乡者”除孝赠外,并给路费钱,大使臣“钱一百五十 千”,“小使臣百千”、“差使、殿侍五十千”。(宋)


《明史》 :“阵亡病故军给丧费一石,在营病故者半之。”(明)


《弇山堂别集》 :“洪武元年,给阵亡将士四百十五人,百户、镇抚人给米二十石,麻布十匹;军士人给米五石,钱一千二百,麻布二匹;又指挥孙靖家米三十石,布十五匹,钞百锭,织金文绮及帛各十匹;千百户杨贵、俞清、严整家米二十石,布各十五匹,钞各百锭。又征南死事家属指挥米三十石,麻布十五匹,钞五锭;千户米二十五石,麻布一十二匹,钞四锭;百户米二十石,麻布十匹,钞三锭。”(明)


《光绪会典》 :八旗官员阵亡后,由礼部发给祭银、葬银,由兵部发给恤银,工部发给碑价银。祭银标准:公四十两,侯三十五两,伯三十两,子及一品官二十五两,男及二品官二十两,三品官十六两,四品官十二两,五品官十两,六品官八两,七品以下官员六两。


葬银标谁:公六百五十两,候六百两,伯五百五十两,子及一品官五百两,男及二品官四百两,三品官三百两,四品官二百两,五品以下百两。


碑价银标准:公、侯、伯四百两,子及一品官三百五十两。二品以下官员,除奉特旨予谧者外,不赐溢者,不给碑价银。


恤银标准:一品官按所任官职的不同,分为一千一百两、一千零五十两、一千两三个等次。二品官,按职别区分为九百五十两、九百两、八百五十两、八百两四个等次。三品官,按职别分为七百五十两七百两、六百五十两、六百两四个等次。四品官,按职别区分为五百五十两、五百两、四百五十两、四百两四个等次。五品官,按职别区分为三百五十两、三百两二个等次。六品官二百五十两。七品及以下官员二百二十两。(清)


《清会典事例》 :阵亡八旗兵丁的恤银标准是“前锋、护军、领催及执我人二百两,甲兵一百五两,炮手一百三十两,各部落通事一百两,满洲、蒙古随役并满洲家下汉人充绵甲兵者均一百两。”(清)


6、精神慰问


《吴子兵法·励士第六》 :“岁使使者劳赐其父母,著不忘于心。”(春秋)


《册府元龟》 :“隋文帝开皇元年九月诏战亡之家遣使赈给仍令使者就家劳问。”(隋)


《册府元龟》 :将士“蒙霜露冒锋镝,行有攻战之苦,居有徭戍之勤,而可不愍之者哉?是以历代帝王下蠲复之诏,降赈给之命,存者待以爵赏,没者敛以衣衾,故曰悦以使民,民忘其死。君子之于人,序其情而闵其劳。”


7、免赋役差科


《册府元龟》 :“高宗龙朔中左武卫大将军郑仁泰等讨铁勒无功遣右骁卫大将军契何力为铁勒道安抚使左卫将军姜恪为副以辑其馀众其兵士道死者令所在差军收瘗之仍蠲免其家。”“至德二载十二月戊午,肃宗下诏:瘗阵亡者,致祭之,给复(免除课役)其家二载。”(唐)


《续资治通鉴长编》 :“缘边士卒死于征戍者,先受廪给,勿复征(赠予阵亡家属粮食,免除他们的税收)”(宋)


《宋会要辑稿》 :“死亡义勇、保甲系本户正身,与免夏秋二税两料”(宋)


《明史》:“士卒战伤除其籍,赐复三年。将校阵亡,其子世袭,加一秩。”(明)


8、封叙女眷、荫补子嗣


《续资治通鉴长编》 :皇祐年间,侬智高叛宋,率军攻打广州,战斗中,广东都监张忠“马陷泞,不能奋,遂中标枪死”,宋廷封其母贾氏“为河内郡夫人”,其长女“为清河县君”。(宋)


《续资治通鉴长编》 :苏缄在阵亡后,宋廷特“官其亲族七人”。宝元二年阶、凤等州都巡检使、内殿崇班史继和与凤州巡检、左侍禁祖士龙因“与群盗格斗而死”,朝廷除厚赠其家外,各录其三子入仕为官。(宋)


《明太祖实录》 :“洪武四年三月,明太祖诏令:凡大小武官亡故,悉令嫡长子孙袭职,有故则次嫡承袭,无次嫡则庶长子孙,无庶长子孙则弟侄应袭者袭其职。”(明)


9、优给遗属


《新唐书》:德宗下诏,“禀死事家三岁。”(唐)


《全唐文》:宪宗平刘辟后下诏曰:“官军阵亡将士等,并委崇文监军审勘,具名衔事迹申奏,即与襃赠。家口等并委本军优赏,五年不停衣粮,并委所在州县速为收葬,仍量事致祭。(唐)


《续资治通鉴长编》 :定川寨之战后,宋廷将“阵亡将校妻女无依者养之禁中”。(宋)



《明会典》:洪武四年,规定阵亡将士“无子弟而有父母若妻者,给全俸。三年后给半俸。” 永乐元年令奉天征讨阵亡官员的幼男送锦衣卫优给,成年后“俱照祖职与全俸优给。”(明)


《清会典实例》:“乾隆三十九年定制,阵亡、伤亡八旗兵丁,子弟幼小不能顶补名粮者,发给半响银米至子弟十六岁成丁食粮时止。妻寡无子者或无妻而父母尚在无人养赡者,例给半晌养赡终身。”(清)

7

历史上战争中阵亡士兵的尸体怎么处理?除非是对方投城、和平解决战争,否则,其他任何一场刀兵相见的战争,都有可能出现死亡,有时死亡较少,损失不大,但有时死亡人数众多,境况惨烈。战争结束后对死亡士兵尸体处理,是考量一支部队是否有战斗力的表现,往往有九种处理方式:

在古代处理因战争死亡的士兵的尸体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面对成千上万腐臭的尸骸如何打扫战场是一个令人头疼的问题。如果不能及时处理,除了会长期弥漫腐臭的气味,更可怕的是稍有不慎就会形成大规模的瘟疫、传染病,进而造成更多的伤亡。

好不容易打下来的地盘变成了瘟疫肆虐的无人区,这恐怕是获胜方最不愿意看到的事情。针对士兵的尸体,一般有以下几种处理方法:

第一种是挖坑埋土万人坑

打扫战场往往都是获胜方的活,对于如何处理战后战场上堆积如山的尸体,古人最为普遍的做法就是埋。

一般担任打扫战场掩埋任务的多是战败一方的俘虏,挖一个超大的深坑,把所有的尸体全部扔进去,然后拿土一盖,万事大吉。

这个方法后来演变成了连活人都一起埋了,就是所谓的坑杀,这种情形在历史上并不鲜见,战国时期秦军坑杀40万赵军,秦末秦军又被项羽坑杀了20万,都是著名的例子。

这个方法应用之广,从全国各地出土的各种白骨坑、万人坑就能看得出来。

比较著名的有长平之战遗址(现山西高平市),河南义马白骨坑。军败,卒四十万人降武安君。武安君计曰:‘前秦已拔上党,上党民不乐为秦而归赵。赵卒反覆。非尽杀之,恐为乱。’乃挟诈而尽阬杀之。 《史记·白起王翦列传》

第二种是筑京观骷髅台

在掩埋的基础上,古人还发展出了一种独特的处理尸体的方法筑京观,它还有一个形象的名字“骷髅台”。

具体做法就是把战败的敌军尸体全部堆积在道路的两旁,然后用土把这些尸体夯实,筑成巨大的金字塔形的土堆,以表军功。

最早关于筑京观的记载是在《左传》中,公元前597年,楚军大胜晋军,大臣潘党建议把晋军阵亡者筑成“京观”,却遭到了楚庄王的反对,说是古代的圣王都是讨伐不敬者、将罪大恶极之人筑为京观,而这些阵亡的将士都是为国尽忠才死的,不能给他们筑成京观。可见在古代是习惯将战败一方筑为京观的。

各种史籍中关于京观的记载并不在少数,最不露脸的当属隋炀帝。

隋炀帝在位期间曾命大军进军高丽,企图一举拿下棒子国,扩大自己的领土。没成想,高丽军民一条心成功杀退了隋朝入侵者,为了以示军威,震慑中原,便用这些倒霉的隋军将士的尸骨筑起了京观,偷鸡不成蚀把米。反倒是让后来灭了自己的唐太宗出面,派出使臣与高丽国交涉才把京观拆除,收拾隋军将士骸骨,使其得以安葬。

筑京观直到清朝才被彻底废除,满族统治者对待尸体都是就地掩埋,不分敌我公平对待。

第三种是火葬净化灵魂

火葬也普遍存在于古代的战场上,能够很好的避免尸体腐烂变质带来的瘟疫。

在《伊利亚特》对于特洛伊战争的记载中,就有关于双方协定休战各自焚烧己方士兵的描述,可见火葬也是古代一种处理战后尸体的方法。

火葬在古代多带有宗教色彩,人们相信火焰的力量能够净化人的灵魂,帮助死去的人早生极乐,或是上天堂。

据史料记载,早在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就有了火葬,但当时的火葬被人们认为是一种耻辱和刑罚,战后用火焚烧的也大多是敌人的尸体,以示对敌人的一种侮辱。

可以看出来烈火焚尸对敌人的嘲讽效果是多么的大。

东汉后,随着佛教传入中国,印度僧人习惯火葬的习俗也随之传入。民间信奉佛教的信徒也逐渐采取火葬的入殓形式。

第四种是尸横遍野古来白骨无人收

打扫战场这种事情一般都是获胜的一方才会去做的,失败的一方跑路还来不及,更不用说妥善处理同伴的尸体了。

胜利一方的尸体自然会被好好安葬,甚至会被同伴带回家中交予亲属处理,魂归故里,马革裹尸是古代将士最理想的死法,但条件是你是胜利者。

而失败一方的尸体怎么处理就要看胜利者的心情了。赶上好的给你挖个大坑都埋了,也算是入土为安,一旦遇上那种不以占领地盘为目的的军队,失败者的尸体就只能弃之荒野,任由野兽分食。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

杜甫的《兵车行》所描写的真就是那种尸横遍野的凄惨景象。

第五种是物尽其用,充当军粮

还有更惨的一种处理尸体的方法,敌军的尸体直接就变成了获胜方的军粮,这种极其残忍灭绝人性的做法纵观历史也并不多见,但确实存在过。

《三国志·魏书·程昱传》中就有过这么一段记载:“初,太祖(曹操)乏食,昱略其本县,供三日粮,颇杂以人脯”曹军军粮断了,便把人肉作为军粮,吃了三日。

作战后留下来的尸体,会对地面、空气、水源、环境造成极为严重的污染,尸体腐烂之后,发出来的臭味实在是难以忍受,不仅影响人的食欲,引发瘟疫等疾病的话,还会带来头晕、恶心的症状。

不仅如此,由于尸体的腐烂,对于苍蝇这种会传播疾病的媒介来说是十分吸引的,苍蝇带着传染病四处招摇,远离兵营倒好,如果到了士兵的饭食中,或者就近取水的河流当中,那传染病对于士兵们以及周遭百姓来说几乎是灭顶之灾。

所以,对战后尸体的处理,是具有很重要的安全意义的,随着多次瘟疫的发生,统治者也逐渐认识到了这个问题,并开始有所改观。

第六种是随打随收

这是在局部战争初期和小范围战争时发生少量人员伤亡情况下,交战双方一般都会安排一队专门人员,负责向下抬伤员和战死的士兵尸体,这些被抬下的尸体或就地掩埋,或就地火化,或运输至后方交给亲人处理,这是一种比较理想的处理方式。

第七种是胜方收集

当战争呈一边倒势态时,一般败的一方会一去不复返,那打扫战场、清理死亡士兵的尸体事情就交由胜利一方或红十字会来具体负责,如果确实人数众多,就会采取垒积火烧或就地挖坑集体掩埋方式处理,很快将尸体处理干净,因为,如果处理不快,极易导致尸体腐烂,瘟疫流行,尤其是在夏天还有春雨季更甚,一旦发生这种情况,其危害将比一场毒气战及细菌战的杀伤力都大,会导致十分严重的后果。因此,战争结束后,胜方会在第一时间考虑收尸;当然,如果在一场战争结束后,另一场新的战争又要来临,在交战双方反复出现抢夺阵地的情况下,对方都有可能将这些死亡士兵的尸体作为掩体,这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

第八种是各自收集

收容战场上各自战士的尸体时,交战双方一般都很有默契,如果对方想要替战友收尸,那胜利一方出于人道考虑,一般会提供便利,让对方把自己战友尸体抬下去,这也是因为大部分胜方并不想替敌人处理这些大麻烦。第四种是弃之不管。如果参战双方或多方,均不以占领地盘为目的,各方均可能将士兵尸体弃之荒野,任由野兽分食。当然,战争地附近村民帮助出面处理尸体也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这种情况的不足。

第九种是作为军粮

这是一种最残忍的方法,因为天时、地利等原因,战胜方特别缺少粮食,无奈之下,只能将对方死亡士兵的尸体直接变成军粮,这种灭绝人性的做法,纵观历史上并不多见,但确实存在过。在《三国志·魏书·程昱传》中就曾有过描述:“初,太祖(曹操)乏食,昱略其本县,供三日粮,颇杂以人脯”,此情真假与否,只有历史知道!

在战场上,战死是正常的事儿,而出于对对方战死士兵的尊重,大部分战胜者都会帮助对方把尸体堆积起来,然后让对方前来处理,而日本是最不尊重敌方士兵遗体的国家,他们的士兵通常会掌这些敌人的尸体来取乐或直接焚烧并丢弃。

当然,这是事实,并不是对日本的个人成见,对于食腐动物,每个战场上都会发现这类东西,从昆虫到野狼、秃鹰都会来寻找食物,可惜,这些食物不会保存很久就会被处理掉,并且为了安全收容这些尸体,收尸者会直接将这些食腐动物一起消灭掉,以防被其伤害,也是为了对自己士兵的尊重。

8

〈一〉古人发展出了一种独特的处理尸体的方法——筑京观,它还有一个形象的名字“骷髅台”。具体做法就是把战败的敌军尸体全部堆积在道路的两旁,然后用土把这些尸体夯实,筑成巨大的金字塔形的土堆,以表军功。

〈二〉曝尸这很直观,没什么可说的。〈三〉充当军粮。

9

战争结束后,死亡士兵的尸体一般有四种处理方式:

深坑土埋

挖坑土埋是最常见的一种处理方式。

战争结束后,先挖一个超大的深坑,然后把所有的尸体全部扔进去,最后拿土一埋,万事大吉。

今天,许多出土的白骨坑都是古时打扫战场时遗留下来的。

火葬

火葬也是古代战场上比较常用的处理尸体的方式,而且它还有一个好处:避免尸体腐烂变质带来的疫病。

而且,火葬在古代带有一定的宗教色彩,那时人们都相信火焰的力量能够净化人的灵魂,可以帮助死去的人早生极乐。

不过,火葬在春秋战国时期却被人们认为是一种耻辱和刑罚。

而火葬也多用于战后敌人的尸体身上,以此表示对敌人的一种侮辱。

直到东汉后期佛教传入中国后,火葬的习俗也随之传入,人们才逐渐开始采取火葬的入殓方式。

筑京观

筑京观又叫“骷髅台”,就是在战后把敌军的尸体全部堆积在一个地方,筑成巨大的金字塔形的尸堆,以表军功。

隋炀帝曾下令大军进攻高丽,结果却惨遭失败,高丽为了以示军威、震慑中原,就用隋军将士的尸骨筑起了京观。

直到唐太宗时期,他派出使臣与高丽多次交涉,最终才把京观给拆除,这些隋军将士才得以安葬。

到了清朝时期,筑京观被彻底废除,不分敌我统统就地掩埋,十分公平!

无人收管

其实就是原地不动,任由其风化腐蚀。

古代冷兵器时代,一场战争往往要打上许久,几年、十几年那是常有的事,而这中间死去的士兵有些就会无人去处理,因为没有时间和精力,活下来的人还要去奔赴下一场战役呢。

特别是战败的一方,那只顾着逃命了,哪里还顾得上同伴的尸体。

如果碰上战胜一方的心情好了,也许他们在处理己方尸体的同时会顺手处理了,可万一他们不想管,就只有曝尸荒野了。

这是古代战场上较为常见的四种处理尸体的方式,也相信还有其他的处理方式,欢迎各位评论区留言补充!

10

谢邀!祝大家阅读愉快!

历史上最早处理战场上尸体的还是蚩尤,他对尸体的处理方法绝对是最匪夷所思的。据说在几千年以前,苗族的祖先,也就是蚩尤他率兵在黄河边与黄帝部落对阵,双方经过一番拼杀之后,尸横遍野,血流成河。蚩尤命人把伤员抬走后看着还有很多尸体,蚩尤转身对身边的军师说:“我们不能丢下战死的弟兄不管,你有什么办法可以让他们落叶归根,回归故里?”军事果然不负所托,他站在满地的尸首中间,默念咒语、祷告神灵,开始做法。军师做法后,惊奇的一幕出现了,原本躺在地上的尸体一下子全都站了起来,跟在蚩尤高举的“符节”后面规规矩矩向南走,直到回到家乡。


虽说这种记载不属实,但无疑透露着将领对士兵的仁义,事实上后面的几千年当中很多人都效仿蚩尤,无论如何都要让追随自己的士兵落叶归根,但是也有不得已的时候,因此处理战场上的尸体也有很多不同的方法。

一:通知伤亡的家属,前来认领;很多人说最主要的方式是埋掉,其实不是的,这些将领在打完战后会有专门的人清点名单,再通知他们的妻儿父母,让他们前来收尸体,这是最正常的做法,也是最常见的。

二:如果没有来认领的尸体,这些负责此事的士兵们会让当地的百姓去挖坑就地掩埋,其实士兵他们是很少有时间做这些的,他们如果赢了就会清理战场,当然也有边打边运的,因为他们也不希望自己的队友抛尸荒野。

三:焚烧,和掩埋一个意思,其实都是为了防止瘟疫,尸体处理不当很可能引发瘟疫,一场瘟疫远比战场上的人数死的要多,很多人认为古代战争动不动就死几万几十万,其实不要被表象迷惑了,真正死亡人数多是从近代战争开始的,古代大多是负伤,死亡的并不多,除非像白起、项羽那样的坑杀。



四:这是最可怜的一种处理方法了,就是不管不顾,抛尸荒野,让野兽百鸟食其肉,但是类似这样的处理方法并不多,也是局部小战争,双方对峙的情况下才有的情况,因为谁都不敢越雷池一步。其实诗词描写的尸骨遍野大多是流亡的百姓。

也有极个别会把战场上的尸体充当食物的,但是这种做法屈指可数,并不多,五胡时期有就有发生,最严重的其实是太平天国(不好说,会被屏蔽),还有就是胜利方不让败的一方收尸体的,就像邓艾灭蜀国后就“筑京观”,这种做法其实就是把敌人的尸体堆成金字塔的形状,用来彰显武功自己震慑敌人。隋朝时期攻打高句丽失败后,尸体被高句丽“筑京观”,直到唐朝太宗时期才去把这些人的尸体运回。


【羽评历史,欢迎右上角关注评论点赞】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