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论是中小学生,还是学龄前儿童,良好的读书习惯十分重要。

很多人直到成年都有阅读障碍,一句话不能连贯地一口气念出来,或者将一个句子读破。对于稍微有点思维难度的抽象文字,对于富有想象力诗歌,则难以理解,很难领会,一本书拿到手,很快就昏昏欲睡。这些问题都与早年的阅读习惯相关。

儿童阅读,重要的是大声朗读。最好选择一些经典性、浅显的适合儿童诵读的古典诗词。中国古典诗词讲究格律声韵,大量的诵读有助于培养孩子的语感。当然,优美的古典诗词也有助于培养孩子高雅的情趣与高尚的情操。

古代诗词属于韵文,一般情况下朗朗上口,可以选择一些让孩子在熟读基础上去背诵记忆。有时候,他们不一定理解其中含义,但是,随着时间推移,他们会慢慢体会其中无穷无尽的意蕴。

除了诵读古诗文外,儿童最重要的阅读应该是绘本,绘本可以培养孩子的想象力,更重要的是能够将图像与符号之间建立起链接,这是培养孩子思维能力的重要渠道。绘本阅读可以让孩子复述,复述的过程中,大人帮助其提炼一些关键词与关键句子。这一点非常重要,是一个不断强化孩子文字符号与图像之间联系的过程。

随着阅读能力的提升,图像越来越少,文字越来越多。于是,可以读一些叙事性文章。开始读的慢,慢慢的可以要求孩子快速阅读,读后合上书,复述书中关键词关键句子关键情节……

阅读,重要的是习惯的培养。至于重要性,无论怎么强调都不过分。你要想拥有一个学霸,就让他从阅读开始。

最佳贡献者
2

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

孩子刚刚上一年级,已经自己能够读书,而且读书的速度非常快,说明你的家庭教育非常成功!

你说的孩子读书的速度非常快,但读书不够细致,我觉得这也不能够说是缺点。速度和细致之间本身就是一对矛盾。

  • 要速度就不能够太细致,要太细致,就会影响阅读的速度。
  • 读书有多种方式有细读、略读、研读。一年级的孩子还没有必要分这么细,没有必要苛求他读多么仔细,他只要自己感兴趣,只要愿意读书,有求知欲最好。

如果家长想引导他读得仔细点儿,可以这样去引导:

  • 就是和孩子一块读书,当孩子读完一本书之后,或者读完一个篇章之后,家长和孩子共同探讨书的内容,当你问到孩子书的内容时,他还有很多没有知道的东西,说明他读的太粗略了,他就会到书中去找这些内容来回答你,等到读下一篇的时候,或许他就会更加仔细一点,通过这样慢慢的引导,他的读书习惯,或许会有改变。

千万不要批评他,那会严重挫伤他读书的兴趣,少年儿童时期兴趣最重要。

3

你好,我是一个老师,我来根据我的经验回答一下吧,希望对你有帮助!


首先,阅读分为泛读和精读,在孩子初涉阅读时,需要大量的泛读,也就是题目中说的”读的速度非常快,但读得不细致。“


泛读是非常有必要的,孩子通过大量阅读和输入,迅速开阔了视野。虽然不求甚解,但孩子拓宽了知识面,通过书本阅读到了更广阔的知识,看到了更大的世界,这是非常重要的。


精读就是就一本书的内容进行详细的阅读,通过阅读理解文章的意思。对于阅读来说也是非常必要的,经过不断的训练,孩子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提炼文本信息的能力都会大大提高。


总的来说,孩子刚开始阅读时是需要泛读的,如果一开始就精读,会花费非常多的时间,却只能阅读到很少的书本。


先泛读再精读,泛读和精读相结合。题主的孩子已经学会泛读了,如何让他精读呢?


和孩子一起阅读时,在他读完以后可以有意识地提问几个问题?封闭性问题和开放性问题都可以,可以针对图片和文章进行提问,如:


这个故事发生在什么时候?

里面的人物都有谁?

他们是在滑冰吗?

不是?那么他们在干什么?

为什么要这样做?


家长每提问一个问题,孩子都会针对这个问题进行辨别和思考,然后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回答,既达到了精读的目的,同时锻炼了孩子的思辨能力、阅读能力和表达能力。


所以总的来说,精读泛读结合,泛读时速度要快,不求甚解;精读时通过提问的方式促使孩子进行思考!


希望这一点对题主有参考价值!如果有用的话,点赞告诉我哦!欢迎评论区探讨!

4

孩子才上一年级,没必要非得要求他去精读文章,维持好他愿意读书的意愿和兴趣更重要,所以平时一定要多鼓励,多夸奖,让他读他自己喜欢的读物。阅读是一个积累的过程,小孩子的记忆力一般都很好,他感兴趣的东西他自然会记住,多阅读自然能多积累更广泛的知识,开拓眼界。

另外孩子读书快,家长要多注意观察和引导,在孩子读书的时候观察他读书的习惯,能每天读一次还是兴致来了读一会儿,每次阅读持续的时间有多长,一次阅读能持续20分钟左右就可以,时间也不宜太长,最好能每天能坚持阅读,这样就是一个很好的习惯,千万不要强求他一定要细读,这样反而容易打击他阅读的兴趣盎然。如果只是偶尔读一下,或者每次只能持续几分钟,家长就要引导他读书的习惯,同时也要注意孩子有没有注意力不足的问题。

孩子阅读时或读完后,家长要多与孩子讨论他阅读的东西,通过一些简单的问题引导他在阅读时更注意一些细节的点,比如,孩子读完一个故事后,家长可以问他:故事的主人公叫什么名字,故事发生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他和谁一起去的,做了什么事等等,经过一些时间的训练,孩子会在阅读时对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主要要素加强关注,抓住故事的重点,前提是家长要对阅读内容要了解,也千万不要强迫孩子回答问题。另外还可以跟孩子玩讲故事的游戏,让孩子把他阅读过的故事讲给你听。慢慢地,可以再增加一些思考性的问题,比如:故事里的人你喜欢谁,为什么?如果你遇到故事中的事你会怎样做?你认为故事里的这个人为什么要这样做?等等,通过一些简单的问题,让孩子慢慢学习思考。

家长在与孩子互动时一定要有耐心,千万不要因为孩子回答的不对或不好而失去耐心甚至发火,一定要多夸孩子。在夸孩子的时候也要注意,一定是对孩子某个具体的行为或答案,比如:这个问题回答的真快,你抓住了这个很小的细节,你通过这几天的努力终于这么长的故事,甚至孩子回答的问题完全偏离愿意,你也可以夸他思考问题的角度很特别,我完全想不到,等等,另外不要泛泛地用“你真棒”,“你真聪明”这样的话,这样会让孩子不知道他到底做对了什么,什么地方做的好,起不到夸奖的作用,孩子也会慢慢对这种夸奖唯有兴趣。有效的表扬才会带给孩子满足感、成就感,才会有持续的动力。

简单概括,就是参与讨论和互动,启发式提问和引导,表扬、表扬、再表扬。

以上观点,大家是否认同,欢迎关注、讨论。

5

一年级的学生对未知的东西充满了好奇,而读书是他们了解未知的一个重要途径。读书快,不求甚解,应该是孩子急于想知道后面未知,如果想要在保护孩子兴趣的同时鼓励孩子更细致地去读书,可以试试以下办法:


  • 家长扮演学生,让孩子当老师,讲一讲书中的内容。孩子扮演老师,既可以让孩子获得成就感,又能认真地去对待读书这件事。只有认真细致地读书了,才能很好地把其中的内容讲述给别人听,这样一来还能锻炼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概括能力和表达能力。这里要提醒注意的是,不要一味地指出孩子讲述过程中的错误,可以以疑惑和问题来代替,让孩子主动去书中重新查找相关内容,这样可以有效地保护孩子的兴趣和培养孩子认真细致的习惯。



  • 营造氛围,培养习惯。家庭教育永远是首位的,如果一个家庭有阅读的氛围,有认真读书的习惯,那么孩子慢慢就会有这样的习惯。如果一个家庭,家长每天都在做一些和学习、读书无关的事情,只是要求孩子自己去读书的话,那么久而久之,孩子也会失去阅读的兴趣,更别提认真细致地去阅读。

  • 激励让孩子动力越来越足。对于低龄孩子,激励和表扬是动力源。在能够孩子认真阅读或很好地讲述书中内容时,不要吝啬对孩子的表扬。当然表扬不是一味地夸奖“你真棒”之类的话语,而是要有针对性地引导,比如“宝贝,你今天读这个故事的时候非常专注,而且给妈妈讲的也非常明白,如果下一次你能……”,肯定的同时,还要有所期望,期望就是引导。如果这样做的话,孩子不仅会喜欢阅读,还会越来越认真。

最后,保护孩子的兴趣很重要,更重要的是家长的引导,好的引导不仅能保护孩子的兴趣,还可以让孩子兴趣越来越浓。

6

鼓励孩子背诵或者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

7

也许可以尝试家长先读,了解内容,并且提出几点问题。让孩子带着问题去阅读,这样也许会提高探索欲望,激发好奇心。在阅读的过程中寻找问题的答案。

8

支持孩子用自己的方式读书是最好的教育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