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春秋和战国是两个不同的历史时期。自公元前770年至公元前476年这段历史时期,史称“春秋时期”。周朝灭亡前,周朝之后秦灭六国完成之前,这段时间称之为“战国时期”。
春秋时期,天子衰,诸侯兴:周王室势力衰微,权威不再,已经无法有效控制天下诸侯。一些强大的诸侯国为了争夺天下,开启了激烈的争霸战争,相互之间合纵连横、东征西讨,前后共有数位诸侯依次成为霸。
“春秋五霸”是春秋时期特定阶段的历史产物,此时的诸侯争霸战争,为之后的战国时期的兼并统一战争做了先期准备。春秋五霸有两种说法: 《史记索隐》—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荀子·王霸》—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和越王勾践。
而“战国七雄”则是另一种情况。经过春秋时期旷日持久的争霸战争,周王朝境内的诸侯国数量大大减少,周王室名义上为天下共主,实际上已形同灭亡,诸侯国互相攻伐,战争不断。 三家分晋后,赵国、魏国、韩国跻身强国之列,又有田氏代齐,战国七雄的格局正式形成,七国分别是:齐国、楚国、燕国、韩国、赵国、魏国、秦国。
那么为何要把“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分开说呢?
实际上,春秋五霸是对君主个人魅力的名义尊奉,战国七雄则是对于三百年局势的实际分析。五是君主列举,七是国力评估。春秋五霸,无论“五”的概数,还是“霸”的名分,都是有名实关系中“名”方面寓意的,代表了很浓厚的儒家思维色彩。
春秋时期的周天下,大致可以分为五个分区:中原、关中、晋国、齐鲁、楚。以上五区是当时天下棋盘的东南西北中五大板块,各方诸侯凭依这五大板块中的1~2个,逐渐成为地区性强国,到了春秋末年,实际上形成了晋、楚、齐、秦、燕的五强格局;晋国三分,田氏代齐,新的政治格局形成。
战国七雄自始便是春秋末年天下诸国实力发展的结果,吴越冲击的催化、三家与田氏的上位以及由此刺激启动的变法浪潮,都是天下实势所致春秋名五霸,战国实七雄。
正如春秋取自史书名,而战国却取自战争频率实际,五霸与七雄的得名实在是名实关系的一处妙解。五君者,君名也;七国者,国实也。正是因为如此,“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才要分开说,这样分开说有其必然原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