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娜丽萨》的艺术魅力
油画是西洋画中的一个主要画种,它是用快干油(例如亚麻油、核桃油、罂粟油等)调和颜料,在帆布、亚麻布、画板或硬纸板上画成的。在油画发明之前,欧洲的绘画主要用水、胶、蛋白、蜂蜜等调和颜料,用这种颜料画出的画容易龟裂、变色,效果不理想。油画避免了这些缺点,有很强的表现力,它能充分表现物体的体积感、空间感、质感,而且色彩鲜明,能表现丰富、微妙的色彩效果。据说油画是十五世纪时尼德兰(现在的比利时、荷兰、卢森堡和法兰西的一部分)画家凡?爱克兄弟(即胡伯特?凡?爱克和其弟扬?凡?爱克)发明的,他们首先采用这种快干油作画,大概在他们之前,已有不少画家实验过油画,他们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革新了油画技法。凡?爱克兄弟两人创作的《根特祭坛画》被认为是欧洲油画史上第一件重要作品。扬?凡?爱克还是个肖像画家,他的《阿诺弗尼夫妇像》,被认为是“欧洲艺术中第一幅心理肖像画”。凡?爱克兄弟在世界油画史上是很有功绩的。他们的先进的油画技术,很快传到意大利,在意大利得到繁荣发展。到了十六世纪,达到鼎盛期,出现了三位大师,史称文艺复兴三杰,即达?芬奇、拉斐尔、米开朗琪罗。《莫娜丽萨》这幅世界名画,代表那个时期的最高成就,这幅画即出自三杰之一的达?芬奇之手。
《莫娜丽萨》在世界艺术史上有着极大的影响,从这幅画诞生至今四百多年来,“莫娜丽萨”在绘画史上一直是一个活着的人物。他的“神秘的微笑”一直是评论家、学者们讨论的话题。一幅画为什么会有这样大的魅力呢?应当怎样理解她的微笑呢?艺术家又是运用了怎样的艺术手法创造了这艺术的魅力呢?
据记载,达?芬奇从1503年在佛罗伦萨(意大利名城)开始画这幅画,画了四年未画完,这是一幅佛罗伦萨商人佐贡多的妻子莫娜丽萨的肖像画,并因而得名。
这件作品产生于意大利文艺复兴的盛期。所谓文艺复兴实质上是新兴资产阶级与人民群众一道在思想文化领域开展的反封建主义的斗争。它是人类历史上一个文化蓬勃发展的时代,也是一个思想大解放的时代。欧洲曾经经历过漫长的、黑暗的封建统治时期,历史上称作中世纪。那时宗教禁欲主义盛行,其教义是“不要爱世界和世界上的事”,要人们忍受苦难、禁欲修行,把幸福寄托在来世。在那时,追求人生幸福、人生快乐乃至过分的哭、笑都算是违反上帝旨意的行为,人们丧失了思想自由和幸福生活的权利。
十四世纪以后,特别是十五、十六世纪,意大利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发展,新兴资产阶级反对封建制度、要求解放,这在一定程度上和人民的要求是一致的。在这场斗争中,人文主义就是他们手中的一件思想武器。人文主义和宗教禁欲主义针锋相对,人文主义者肯定现实生活,赞美人性的崇高,主张追求精神与物质的幸福快乐。达?芬奇的《莫娜丽萨》就是人文主义思想在绘画艺术中的反映。一些资产阶级唯心主义学者们把莫娜丽萨的微笑神秘化,有的说成是“魅惑的微笑”,是“迷一般的微笑”,甚至有人说莫娜丽萨是不男不女的“中性人”,把达?芬奇说成是神秘主义者。其实,莫娜丽萨的形象是对中世纪宗教禁欲主义的一种反映。她的微笑是对人性的赞美,是精神解放的表现,她反映了经过一千来年中世纪黑暗统治之后,人民的情感和愿望。
美学家莱辛曾经说过,画家要善于选择“最富于孕育性的顷刻”,也就是在描写动作时不要选择顶点,才最有发挥联想的余地。达?芬奇所选择的可以说正是“最富于孕育性的顷刻”,他不是选择大笑,而是微笑刚刚开始的顷刻,正好似一池春水,被微风吹起了涟漪,在嫣然一笑中巧妙地展现了人物的思想、性格,画家抓住了这稍纵即逝而却令人百看不厌的美,表现出人物的娴雅、温柔、端庄,人们不能不惊异画家技艺的高超。
对于绘画来说,手可以说是第二语言。手是有表情的。在这幅画中达?芬奇非常注意手的刻划,他把放在椅靠上的手,描画得非常自然,使手和面部表情相呼应,有力地展示了人物的个性特征,非常微妙而细腻地反映出主人翁那难以捉摸的、心满意足的精神状态。
达?芬奇是长于“明暗转移法”(即明暗渐次递减)的,他以这种手法描绘脸、胸、手部,非常柔和协调,富有立体感,使人物象浮雕一样美。画家又把人物放在一种好象临近黄昏时的柔和、多层次的光影中,使画面产生一种特有的朦胧的美感。他又用“空气透视法”(也就是近处的景物清晰,近景渐次模糊;近处色暖,远处渐次变成冷色)把起伏的山峰、婉蜓的道路、河流等景物笼罩在迷蒙薄雾中,渐渐隐沒于天边。这样处理使情与景交相辉映、融合,构成了诗的意境。
有人说世界上有几幅肖像画,看了之后使人永生难忘,这是确实的。《莫娜丽萨》就有这种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