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王翦是战国时期秦国的名将,杰出的军事家。他身为四朝元老,秦国历任的多位相国,都对他十分尊重。他与儿子王贲是秦始皇统一六国的最大功臣。王翦与白起、李牧、廉颇并称“战国四大名将”。

李信也是战国时期秦国著名的将领,与王翦同朝为官。他在灭燕国时立下了大功,后来领兵20万攻打楚国,被楚将项燕打败。后来才换成王翦带兵出征。那么,当初的情况到底是怎样的呢?秦始皇又是如何处置的?

关于灭楚,李信与王翦的意见不同,秦王采纳了李信的意见,王翦告老还乡。

在秦始皇灭六国的过程当中,楚国是他第五个攻打的国家。

虽然楚国在之前与秦国的对峙中,丢失了大片的土地,但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楚国以前“家大业大”,在当时仍然是东方的一个大国,具有相当强的军事实力。

秦王嬴政很重视这场战争,为此,他将秦国的著名将领全部召集起来商讨作战方案。秦王嬴政问道:“消灭楚国,需要多少人马?”李信抢先回答:“最多不过20万人。”

嬴政又向王翦询问看法,王翦说:“需要60万,否则不可轻言灭楚。”

60万人几乎达到秦国可以动员的全部兵力。秦王嬴政认为楚国早已没落,不需要这么多的兵力就可拿下。王翦见自己的建议没有得到采纳,便请求告老还乡。秦王嬴政批准了他的请求。

李信带兵大败,秦王嬴政非常愤怒,感觉自己之前的决策存在失误。

公元前226年,李信被任命为伐楚总司令,蒙武为副将,领兵20万,大举进攻楚国。

楚王派将军项燕率军抵抗。项燕见秦军气势正盛,便避免与秦军正面交锋,而是把战线拉长,分散秦军的兵力。李信只好左右突击,补给线也拉得很长。李信担心这样下去,迟早要被拖垮。

慎重考虑之后,李信决定后撤。而此时,却遭到楚军的大举反击。项燕所率的楚军占领秦军的两座营垒,斩杀秦国的7名都尉,秦军大败。

李信的大败使得秦王嬴政大为震怒,同时也让秦王认识到楚国虽然已经衰弱,但毕竟地广人多,仍具有一定的实力,并非轻易可灭。

嬴政屈驾去请王翦复出,担起灭楚的大任。王翦出色地完成了任务。

惨痛的教训使得嬴政明白,看来灭楚一事,还得要王翦出来才行。为了统一大业,秦王嬴政亲自到王翦的家乡请他复出。王翦见秦王嬴政屈尊前来,心里早已明白前线的战况。

秦王嬴政又一次赔礼,诚恳的请他复出,并说“寡人以不用将军计,李信果辱秦军”。

意思是李信干得不漂亮,让秦军蒙受耻辱;我也要负主要责任,因为是我不听老将军你的话,才导致了这样的后果。

不料,王翦还是推托有病,不愿意重出江湖。王翦其实也有自己的担心。自统一六国以来,王翦与儿子王贲参与了伐赵、攻燕、破魏,功勋远在他人之上。

该有的名誉都有了,功劳越大,权力越大,功高震主,就会令君王猜忌。

这时候秦王斩钉截铁地说:“这事我决定了,将军不必多说。”王翦见嬴政这样说,只好答应,并再次提出:“要想让老将出马,非60万人马不可。”嬴政答应了王翦。

王翦与秦王嬴政同车回到咸阳。出征那天,嬴政送王翦到咸阳城外,辞别时,王翦再次向嬴政提出请求:“请大王多多赏赐田地和财宝,老将想趁现在还能打仗的时候为子孙多求点资产。”秦王听后哈哈大笑,也答应了他。

王翦率大军东进,在出关之时,先后五次派出使者请秦王落实封赏的事情。有的人很不理解,便问他:“将军如此要求封赏,不是有些太过分了吗?”

王翦回答说:“秦王生性多疑,如今秦国全部的兵力都交到我的手上,他心里肯定很不安,怕我拥兵造反。我讨取一些田宅作为子孙的家业,是表明我就这点志向,而没有其他野心。这样秦王才能放心啊!”

公元前224年,王翦率大军抵达前线,取代李信获得指挥全部秦军的大权。

楚王听说以后,下令调动楚国的全部军队交给项燕,抵御秦军。楚国多次向秦军挑战,秦军始终不肯出战。

王翦想的是,秦军远道而来立足未稳,而不久前又在楚国吃了败仗,挫伤了士气,所以不易轻易出击。现在最重要的是养精蓄锐,然后伺机而动。

项燕自然也有他的考虑。他深知秦军战斗力强,数量又远超楚军。王翦又是名将,极会用兵,打持久战对楚军并不是件好事,应该趁秦军立足未稳,速战速决,才是上策。

在王翦与项燕的智斗中,王翦以“以逸待劳”把握了主动权,并渐渐形成优势。楚军求战不得,时间一久,斗志松懈。项燕打算率军东撤。王翦见项燕转移部队,抓住时机,乘其不备,下令千军以排山倒海之势全线出击,穷追不舍,大破楚军主力。

项燕被王翦大军围困,没办法突围,无奈自杀。秦军乘胜追击,在不到半年的时间里攻取了楚国大部分领土。

公元前223年,王翦率军攻入楚国的都城寿春,俘虏楚王,楚国灭亡。楚成了秦国的一个郡县。

我们又怎么看待这件事呢?

一是说明嬴政的英明。

李信带兵打了败仗,虽然嬴政很生气,但是却没有降罪于他,后来还重用他。果然在之后灭齐的战役中,李信不负重望,立下了赫赫战功。这说明秦王不以一时的成败论英雄,有着帝王的胸襟与远见。

开始灭楚吃了败仗,嬴政没有妄自菲薄,而是正确估计形势,果断采取应对策略,重新启用王翦带兵。他对王翦说的话,表明他有担当,属下犯了错误,他不是一味怪罪,而是善于从自身找原因。再者,他知错就改的自觉性,是作为一代君王非常可贵的品质。

而且为了完成统一大业,嬴政屈尊亲自去王翦的家乡请他复出,并诚恳地说出自己的过失。这种礼贤下士的作风,也是十分难得的。

嬴政作为一个管理者,能够正确识人、用人,而且出现错误时能诚恳地检讨自己,并及时改正。对于有识之士,能够放下身段,礼贤下士。嬴政能够成为千古一帝,也就不足为奇了。

二是说明王翦深谙“职场潜规则”,知进退,避锋芒,保全了自己与家人。

王翦深知自己已经功高震主,于是借故告老还乡。在不得已复出时,他深知自己是带着秦王的全部家底,秦王生性多疑,自己一定要让他放下心结。因此他故意强调自己出征为的是多得些田产、财富,让秦王认为自己志向格局只不过如此,再也没有更大的野心,不会对秦王的江山社稷造成威胁。因此秦王才不会忌惮自己,这样,才能护自己及家人周全。

其实有的时候,我们积极进取,并不是前面的风景有多精彩,而是我们已没有退路!

其实现实中也有多少人,不懂得要适时得体地退出。

“激流勇退”“见好就收”何尝不是一种人生智慧。人的每个阶段都有其相应的使命。

或许,一个华丽的转身,一个旖旎的背影,更让人怀念与珍惜!

有书君语:一直倡导终生学习的有书君今天给大家送福利了啦。2019年最值的读的52本高分畅销好书,免费领取。从认知思维、情感故事、工具方法,人文社科,多维度承包你一整年的阅读计划。

活动参与方式:私信回复“福利”或点击阅读原文即可免费领取。限时福利,先到先得哦~

最佳贡献者
2

李信是秦国后期有名的将领,年纪轻轻,作战勇敢,深得秦始皇的信任。

公元前228年,秦王政派王翦率领主力数十万人进攻漳水、邺城,派李信出兵太原、云中,配合王翦共同包围赵军,一举攻破赵国。

公元前225年,李信率军在易水击破燕国太子丹军队,与王贲一起灭了燕国。一系列的军事胜利,李信在秦王政心中的份量越来越重,李信也越来越自信。再加上秦国在灭亡韩、赵、魏三国的战争中,进行得都很顺利,秦始皇也有轻敌的情绪,所谓骄兵必败。

所以,当秦始皇准备派兵攻打楚国,征求李信的意见时,李信说最多只要二十万人,而问老将王翦时,王翦坚持要六十万人不可。正由于李信的自信,再加上秦始皇赢政的轻敌,才造成了这一次错误的决策,让李信领二十万人攻打楚国。王翦因意见没有被采信,就借口身体有病,回到家乡频阳休养。

公元前225年,李信率军攻打平舆(今河南平舆北),秦将蒙恬率军攻打寝丘(今安徽临泉),大败楚军。胜利之后,李信更加自信,轻敌冒进,被楚国将领项燕打败,李信率军大败而逃。

秦始皇得知秦军兵败的消息,虽然非常震怒,但还是马上意识到自己的轻敌情绪才是这次失败的主因,于是亲自前往频阳,向老将王翦道歉,请求王翦复出领兵伐楚。公元前224年,王翦率大军大败楚军,斩杀楚国将军项燕。公元前223年,王翦和蒙武俘获楚王,楚国灭亡。

秦始皇在李信攻楚大败后,重新启用王翦,并答应了他要六十万军队的要求,最终灭了楚国。从这件事上可以看出:

其一,秦始皇做决策的思路还是非常清晰的。李信攻楚的失败,本质问题不是李信作战的失败,而是自己轻敌决策的失败,找到了失败的原因,马上改正错误,制定正确的作战方案,请王翦复出,给六十万人部队攻楚。

其二,秦始皇还是有识人之明。李信攻楚兵败,秦始皇并没有就此斩杀李信,而是继续让他带兵,后来在平定齐国的战争中发挥了重大作用。李信年轻,作战勇敢,适合局部攻坚,王翦老稳持重,适合统领全局,对此秦始皇看得很清楚,所以很快调整用人方略,用王翦换李信。

其三,秦始皇还是很虚心地接受部下的意见建议的。王翦提出攻楚非要六十万人不可,秦始皇很快就答应了,并不是因为李信败了,必须用王翦才答应他的条件,而是客观分析了王翦的建议,认为王翦的分析很有道理:楚国土地广阔、人口众多,如果军队人数不够,就会被淹没在楚国的汪洋大海里,所以才同意派兵六十万军队。

其四,秦始皇还是勇于承认错误。攻楚失败,秦始皇没有将错误归咎于李信的作战不利,也没有将失败的责任怪罪于老将王翦的称病隐退,而是自己承担责任,虽然没有明说,但从他并没有处罚李信,重新启用王翦来看,他其实已经自己承担了攻楚失败的责任。


其五,从这件事也可以看出,国家的重大行动,特别军事行动,高层的决策是最关键的因素,是成攻或失败的根本原因;其次才是战争本身的指挥和兵略。

3

李信是秦灭六国时期的秦国的将领,他在伐燕、伐楚、伐齐的战争中都有表现。

秦始皇统一六国的过程中先是灭亡韩国、魏国、赵国,此后秦军陈兵在燕国边境,燕王喜害怕了,而太子丹更是担忧亡国的命运,于是太子丹千方百计的寻找救国的方法,最终他觉得联合匈奴什么的这些方法都太慢,于是他选择让荆轲刺秦,当然结果大家都知道,荆轲身死,刺秦失败。此后秦军大兵压境,把燕国关内的土地全部拿下,燕王喜跑到辽东,最终燕王喜把自己的儿子太子丹的人头献给秦王嬴政,最后暂时获得苟安于辽东的机会,此后秦军开始全力对付楚国。

秦灭六国形势

楚国曾是春秋战国时期的第一强国,本来是具备统一天下的底蕴的,但是在商鞅变法之后,在各国实力此消彼长之间,秦国开始超越楚国,并将楚国远远的甩在身后,特别是秦昭襄王时期,白起攻楚,攻破楚国的郢都,并火烧楚国王陵之后,楚国便开始一蹶不振,虽然后来向东发展灭亡了鲁国、越国,但是楚国已经没有统一天下的本钱了,但是即使如此,楚国仍是一等强国,是秦国最大的敌人。

战国后期的形势图

秦王嬴政还是很重视楚国的,于是他征求老成持重的老将王翦的意见,王翦提出要出动60万秦军才能灭亡楚国,但是60万已经是当时秦国的举国之兵,所以秦王嬴政当然是有顾虑的,嬴政又征求在进攻燕国时变现不错李信的意见,李信表示只需要20万军队即可,由于此前李信的战绩不错,深得嬴政信任,于是嬴政觉得王翦可能是真的老了,于是命令李信带领20万秦军进攻楚国,李信进攻楚国时,开局还是不错的,可是后来碰见了项羽的亲爷爷项燕,被楚军打得大败。丧师辱国,而此后嬴政不得不重新启用王翦带领60万秦军,最终击败项燕灭亡了楚国。

秦王嬴政应该没有严苛对待李信的失败,因为《史记》中记载李信后来参加了对灭亡燕国和齐国的战争。不过对于李信的结局没有交代。

《史记》记载到西汉时期以后,汉武帝手下的名将李广、其儿子李敢、孙子李陵都是李信的后人,可见李信在秦始皇时期应该结局还是不错的,而李家在西汉时期仍旧是武将世家就是一个例证。

4

秦始皇能统一六国,除了继承老祖宗的政治遗产之外,其个人的能力也不容否认。应该说,秦始皇很明智的,就算犯了错误,也是知错能改,这点是很难得的。在伐楚之战中,先是李信称二十万人可以摆平楚国,结果却是大败而回。面对这种局面,秦始皇是如何处理呢?

第一,李信的牛皮吹破了

在发动伐楚战争前,秦王询问灭掉楚国需要多少兵力。少壮派将领李信说:“只需二十万就够了。”老成持重的王翦却答说:“非得六十万不可。”

当时秦国已灭了韩国、赵国,重创燕国,秦王被胜利冲昏了头脑,以致于认为楚国同样不堪一击。在秦王看来,王翦已经老矣,应该退出历史舞台了。于是他把伐楚重任,交给年轻气盛的李信。

王翦意识到秦王对自己不信任,便急流勇退,以疾病缠身为由,申求退休。秦王接受王翦的辞呈,解除其兵权。李信被任命为伐楚兵团总司令,蒙武为副将,领兵二十万,大举进攻楚国。

然而,面对国土广阔的楚国,秦军二十万根本不够用。随着秦军深入楚境,战线越拉越长,补给线越来越长,李信开始觉得不妙,这样打下去,迟早要被拖垮。慎重思考后,李信决定后撤。而此时,楚军开始大举反击。楚军连破李信与蒙武的营垒,秦军死伤无数,仅是都尉级的高级军官便被杀七人。

李信以为区区二十万之众可以踏平楚国,最后只得自取其辱,灰头土脸地败退回国了。

第二,秦王知错能改,请王翦出山

惨痛的失败终于令秦王嬴政清醒了。他还是知错能改的,看来灭楚一事,还得请老将军王翦出来才行。秦王亲自跑到频阳王翦家中拜访,希望他担负起灭楚的重任。

不料,王翦推托身体有病,不愿意重出江湖。王翦有自己的担心。自统一六国之战拉开帷幕以来,王翦、王贲父子伐赵、攻燕、破魏,功勋远在他人之上。该有的名誉都有了,功劳越大,权力越大,只会令君王猜忌心、防患心更强罢了。

秦王嬴政斩钉截铁、以不容反驳的语气说:“这事我决定了,将军不必多说。”这种说话的口吻,就如同当年秦昭王对白起的最后通谍。白起的下场,王翦是晓得的,因此他除了接受任命,别无办法。

逃是逃不开的,王翦便说:“若定要用老臣,非六十万人不可。”

没问题,就算是死六十万人,秦王也不会放在心上。

就这样,王翦重披战袍。临出征前,王翦提了一个特别的请求:他看中了一些良田大宅,希望秦王赏赐给他。秦王不禁大笑,你若灭了楚国,还怕没有豪宅可住么?军队出发后,王翦竟不死心,先后派五人,到秦王那儿落实封田赏地的事。当时很多人不了解王翦为何这样做,王翦解释说:秦王多疑,又把举国之兵交给我,岂能不猜疑、提防我?我讨取田宅,作为子孙的家业,是表明我志止于此,没有野心。

正是由于秦王知错能改,主动请王翦出山,最后王翦不负重托,灭了楚国。

第三,李信仍然受到秦王的重用

李信在伐楚之战中大败,狼狈回到秦国。秦王当然很愤怒,但是他还是有自知之明的,把责任归之于自己。他对王翦这样说:““寡人以不用将军计,李信果辱秦军。”这句话有两层意思:其一,李信干得不漂亮,让秦军蒙羞受辱;其二,主要责任是寡人,因为寡人不听老将军的话。

从这点看,秦始皇不愧为英明的领袖。

大家可以对比一下三国时的袁绍与诸葛亮。袁绍官渡之战吃了败仗,回来后不是像秦始皇那样主动认错,而是认为自己没听谋士田丰的意见吃了败仗,田丰会笑话我的,于是把田丰给杀了。

再比如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派马谡去守街亭,大家都说马谡不行,没实战经验啊,诸葛亮不听。结果马谡吃了败仗,回来后,诸葛亮把他给杀了。从这点看,诸葛亮的胸襟比起秦始皇差远了。他没有像秦始皇那样,把用错人的主要责任归于自己,而是让马谡背黑锅。这种胸襟,决定了诸葛亮的北伐事业注定一事无成。

秦始皇不仅没杀李信,仍然重用他。后来,李信作为王贲的副手,参与灭燕、灭齐之战中,也算为自己挣回点面子。

5

秦灭六国,最简单的是韩国,最难的是楚国:灭韩国甚至一仗没打,内史腾率军在新郑城下喊“战或降”,韩国就降了;灭楚国,先后两次出兵,第一次大败而归,第二次倾全国之力才完成灭楚大业。为什么楚国这么难打呢?原因有三点:其一、楚国地大人多,一个楚国相当于当时三分之一的中国;其二、楚国位居江南,水多林深,不利于秦军作战;其三、楚国的项氏家族崛起,其军事能力不在秦国王氏、蒙氏之下。

《史记.白起王翦列传》中记载:始皇问李信:"吾欲攻取荆,於将军度用几何人而足?"李信曰:"不过用二十万人。"始皇问王翦,王翦曰:"非六十万人不可。"始皇曰:"王将军老矣,何怯也!李将军果势壮勇,其言是也。李信率二十万秦军直入楚国腹地,一日行军千里,秦国接收土地的速度都赶不上秦军追击楚军的速度。李信大军与蒙恬大军会师后,被楚军层层包围,原来楚将项燕采用了诱敌深入之计!秦军突围而出,一日败退千里,楚军穷追不舍三昼夜,击杀大秦七万锐士,将秦军全部赶出楚境。

按照秦国《军功法》的规定:大将无端战败,丧土辱军者,其罪当诛,有功之士卒无赏。秦始皇面临一个严竣的问题,那就是按秦法规定,李信、蒙恬等将当斩;但是李信、蒙恬二将是秦始皇重点培养的年轻大将,一旦杀了他俩,秦军中就没有几个能独挡一面的猛将了。王翦七十多岁了,杀了李信、蒙恬诸将,王翦一旦早死,秦军何人带领?如果打了败仗就杀将,久而久之大秦何将可用?

最终秦始皇下了《罪已诏》,将第一次伐楚失败的责任归于自己,认为伐楚失败的主要责任在于朝廷决策失误,过于急功近利。秦始皇又表示,赦免李信、蒙恬诸将,有功将士依法赏赐,是自己在学习先祖秦穆公赦免孟西白三将的故事,希望留李信、蒙恬诸将留有用之身,再建功业。最终秦始皇亲自出马请王翦挂帅出征,举全国六十万精锐二次灭楚,通过持久战逼楚军出现破绽,一举攻灭了楚国。

6

秦第一次灭楚大败之后,史料记载秦始皇的反应是比较简单的,主要是六个字:“始皇闻之大怒”。怒归怒,秦始皇并没有因此而气急败坏,而是保持了高度的清醒,并立即开始了纠错行动,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个行动是,秦王亲自赶赴频阳,会见已经归隐的名将王翦。这里值得注意的是,以当时秦国大败后的紧迫形势,以秦国的法度,以君主制时代的基本礼仪,秦王完全可以紧急下令,召见王翦入咸阳会商。可是,秦王并没有直接下令召见,而是立即亲自赶赴王翦的家乡。这一非凡举动,在整个君主制时代是极其少见的。这一行动也透露出另外一个实际内涵,就是秦王明确地向王翦认错,以实际作为检讨自己。纵观整个古典历史时代,让一个君王自己认错,何其难也?而秦王嬴政以实际行动,实实在在的做到了,相比之下,秦王嬴政无疑是伟大的。

第二个行动是,与王翦坦诚会商。这次会商谈话,历史记载很清楚,主要是三个方面:

  • 一则,明确检讨自己。史料的原话是:“寡人以不用将军计,李信果辱秦军。”——我没有采纳将军的谋划,任用李信,果然使秦军遭受了辱没。

  • 二则,动员王翦出山担任灭楚统帅。秦王从当时的实际情势开始,史料的原话是:“今闻荆兵(楚军)日进而西,将军虽病,独忍弃寡人乎?”——楚军已经步步进逼了,将军纵然有病,能忍心丢下我不管吗?

  • 三则,秦王答应了王翦出山的一切条件。王翦的原话是:“大王必不得已用老臣,非六十万人不可。”秦王嬴政立即回答:“为听将军计耳”——我来,为的就是听你的谋划啊。需要注意的是,李信大败之后,秦军减员还是比较严重的,短期内再度集中六十万大军,纵然有兵可调,也是一件十分艰巨的事情,此事,足见秦王的魄力。

显然,秦王嬴政的反省与决策,此时已经十分明确了。

第三个行动是,对于李信的战败,秦王嬴政对领军统帅并没有苛责,而是自己一力承担了决策失当的罪责。按照秦国的耕战传统,有功必赏,有罪必罚,对于遭受重大失败的统帅几乎都会面临斩刑。而从历史事实来看,秦王嬴政并没有这么做,第一次灭楚之战的副统帅蒙武,仍然在第二次灭楚之战中担任副统帅,戴罪立功。而第一次灭楚之战的主帅李信,也没有遭到严厉处罚,之后在秦帝国反击匈奴之战中,李信仍然统帅陇西大军,向西反击羌人、戎狄与西匈奴之联合势力。

总而言之,第一次灭楚之战大败后,秦王嬴政仍能保持高度清醒,不仅反躬自身,一力承担战败罪责,而且以非凡的魄力,果断重新调整战略部署,以王翦为统帅,再次集结六十万大军南下,在第二年春天发动了第二次灭楚之战,最终大获全胜。在这一过程中,秦王嬴政一系列作为所表现出的宽宏大量、非凡勇气和惊人魄力,令人钦佩。

7

公元前224年,秦始皇召集群臣商讨攻楚大计,年老稳重的老将王翦认为要六十万人才可以攻楚,而年轻气盛倍受恩宠的李信认为二十万人就够了,一来是对李信的喜爱与信任,二来也是考虑到六十万人马的交接对于自己政权的威胁,于是始皇帝就同意的李信的请求,还借此调侃了下王翦,史记记载如下:

《史记·卷七十三·白起王翦列传第十三》:“於是始皇问李信:「吾欲攻取荆,於将军度用几何人而足?」李信曰:「不过用二十万人。」始皇问王翦,王翦曰:「非六十万人不可。」始皇曰:「王将军老矣,何怯也!李将军果势壮勇,其言是也。」遂使李信及蒙恬将二十万南伐荆。王翦言不用,因谢病,归老於频阳。”

李信战败,处置后果不详

对于李信这个人,历史上对于他的记载还是非常少的,都是只言片语的作为附庸一笔带过,很少有大量的篇幅来记载他,所以后世对于李信的了解也是很少的,我们能知道的也就是李信是一名秦国将领,通过伐燕一役中率先达到易水,打败燕太子丹,最后带回了这个让秦始皇失了面子的人的首级,从而一举得到秦始皇的赏识恩宠与信任,但成也始皇,败也始皇,灭楚之战中由于年轻气盛,考虑不全,直言二十万可灭楚,最后却大败而归,虽然说其中有昌平君的叛乱导致后路被堵,被两者前后夹击导致的失败,但结果就是大败而归,而且这还是秦军作战之中少有的败绩之一,让秦始皇在列国失了面子,在群臣中失了面子,更是在王翦面前丢了大面子,让他不得不亲自去请王翦挂帅出征,虽然对于李信的战败处理不详,但是从之后的只言片语的记录来看,即便没受什么大的处罚,也基本大大的失了恩宠,后续战役基本作为陪衬,辅助,再不复曾经辉煌。

帝王之心难测,姜还是老的辣

对于李信的遭遇,其实还是那句话“姜还是老的辣”,李信的崛起在于他拿回了燕太子丹的首级,一来立了军功,二来帮助秦始皇找回了面子,让秦始皇喜欢上了这个敢打敢冲的年轻猛将,就如同后世汉武帝喜欢霍去病类似,但是在灭楚大计上,李信表现得太过于急切的证明自己,缺乏稳重性,成了自然被捧上云端,但失败的代价也是非常高昂的,而相对于同样面临选择的王翦就不同了,即便说王翦身经百战,经验丰富,都选择稳扎稳打的方式,不求有功但求无过,走的是一个绝对求稳求胜的路子,一开始就做好了打国力,打资源,打耐心的战法,就是要凭借强大的实力碾压对手,不给对手一点机会,另外对于自己的出征,秦始皇亲自来请,还押上了秦国绝大部分的兵力,王翦就知道进退,索良田美宅以消帝王猜疑,最终安稳退休,可谓是非常的知进退,懂帝心了。

《史记·卷七十三·白起王翦列传第十三》:“王翦曰:「不然。夫秦王怚而不信人。今空秦国甲士而专委於我,我不多请田宅为子孙业以自坚,顾令秦王坐而疑我邪?」”


其实对于秦始皇,作为一代帝王来说,无疑是优秀的了,历史上少有的不杀功臣的帝王,即便是对于大败而归,让自己失了面子,让秦国损失了实力的李信,也没有说处死什么的,可能是有处罚,但后面也还是也用了他,虽不是说什么独当一面的重用,面对一开口就是要秦国举国之兵的王翦,在面临可能的选择失败之后,也是大方的交出军权,让王翦出征,当然这里王翦的一些做法也是安定了帝王之心,所以说秦始皇作为一代帝王,人主还是十分优秀的,御下有道,赏罚分明。

8

说起王翦来,大家应该都知道他是谁。

他是战国四大名将之一,在秦国比王翦有名的将领,恐怕也就是白起了吧。说实话王翦对秦国的功劳,比起白起来,是丝毫都不差的。

毕竟秦始皇统一六国的时候,基本上都是王翦的功劳。

但是,说起李信来,大家可能有点陌生。

不过,若是说李信的一个后人,可能大家多少就对李信有一个定位了。

李信的后人之中,有一个叫李广的名将。李广正是汉景帝和汉武帝时期的飞将军。

只要说起李广来,恐怕是没有人不知道他的吧。

李广的祖上,正是题目里所说的这个李信。

李信也是秦始皇时期,一个年轻有为的将领。在秦始皇统一全国的时候,李信也打了很多胜仗。

秦始皇统一六国的时候,先是灭掉的韩国,魏国和赵国。

本来灭掉这三个国家之后,秦始皇是想灭燕国的。

燕王喜很害怕,但是,燕王喜是个无能的主,对于秦始皇的统一战争,他是丝毫没有办法。反倒是他的儿子太子丹,是个有勇有谋的人。

太子丹想了一个办法,假装投降,刺杀秦始皇。

这个故事就是荆轲刺秦的故事,想必大家都已经都知晓了,最终荆轲失败了,燕国也将遭受灭顶之灾。

但是,就在秦始皇的大军要碾压燕国的时候,燕王喜秘密的把自己的儿子太子丹给杀了,然后,把太子丹的人头献给了秦始皇。

秦始皇暂时放了燕国一马,燕国毕竟是个弹丸之国,秦始皇看在燕王比较听话的份上,就先饶恕了他。

这时候秦始皇把眼光放在了强大的楚国身上。

因为当时秦国最著名的将领是王翦。

所以,秦始皇想让王翦去灭楚国。王翦说我要去灭楚,是没有问题的,但是,必须要给我六十万大军。

否则,是没有办法打败楚国的,,当然了重要的是,没有六十万大军,自己也是不会出兵的。

要知道当时秦始皇的总兵力,也就是六十万,若是都给了王翦,谁来护卫秦国的安全呢?

秦始皇不想给王翦这么多士兵。

就在秦始皇举棋不定的时候,李信站出来了,他说王翦将军老了,灭掉一个楚国,何须六十万大军,给我李信二十万,我就能灭掉出国。

秦始皇大喜过望,他夸李信真是英雄出少年呀。

于是,秦始皇就给了李信二十万大军,让他去灭楚。

要知道能令王翦忌惮的楚军,那可不是李信吹吹牛就能搞定的。李信太过于自信了,他并不知道面对的楚国有多么的强大。

楚军之所以强悍,是因为楚军里有名将项燕。

李信刚开始进攻楚国的时候,确实很顺利,只不过他不知道的是,他中了项燕的计,最终,李信当然是大败而归了。

李信因为失败了,所以不得不逃走,他还是全身而退了。

至于李信回去后,秦始皇有没有处罚他,我们就不得而知了,因为《史记》里没有记录。

不过通过之后李信参与的灭燕和灭齐之战,我们可以看出,李信应该是没有受到处罚的。毕竟胜败乃兵家常事,不能因为人家失败一次,就处罚人家。

要么谁还肯为秦始皇卖命呢?你说对不对?

李信失败之后,秦始皇赶紧去王翦那里道歉,然后给了王翦六十万人马,最终是王翦把楚国给灭掉的。

不过,通过这件事,也可以看出秦始皇的胸襟来。

你看他知道错用李信之后,去给王翦登门道歉,这样的秦始皇,肯定可以成就一番霸业的了。你说对不对?

9

秦王想攻灭楚国,问李信需要多少部队?李信说20万足够了。问王翦需要多少部队?王翦却说需要60万。于是秦王认为王翦老了,派李信率20万军队前往攻打秦国,结果李信败逃回来。于是秦王前往给王翦道歉,并给了王翦60万军队。最终,王翦带着60万军队灭了楚国。

(李信剧照)

那么,这里就出现一个问题,王翦打楚国,真的需要60万大军吗?

实际上,在秦灭六国的过程中,攻打赵国的时候,虽然出兵最多,也只用了30万。楚国在当时其实并不是最强大的,为什么王翦却认为要用60万呢?

说起来,李信的判断应该是不错的。灭赵国用了30万,楚国当时并不比赵国强,因此李信认为20万足够了。而且,李信在进攻楚国的过程中,其实一开始一直在打胜仗,他先是拿下平舆,接着又攻克鄢郢,连打了两次胜仗。同时,蒙恬带领的另一支军队也攻下寝丘。后来,当李信准备去城父与蒙恬会合的时候,被项燕尾随,追了三天三夜,最后,项燕打了李信一个措手不及。李信因此败逃回国内。

从这里可以看出,实际上,李信之所以失败,明显是轻敌所致。如果他足够重视楚国的军队,足够重视项燕,他就不会输。

而项燕也不是没有弱点。后来王翦率军攻打项燕的时候,王翦不轻易出战,而项燕则多次挑战不成。最后,项燕的军队松懈下来,王翦才发动反击。由此可见,项燕虽说是楚国的名将,但是他在对付王翦的军队上,其实办法不多。而且他本人治军也不严格,士兵松懈就是一个证明。

因此,如果当初李信引起高度重视,讲一点战略战术,他未必就灭不了楚国。

既然李信20万军队就可能灭掉楚国,为何王翦还向秦王要60万大军呢?

(项燕剧照 )

我觉得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一、王翦不想带兵打仗。

秦王听说王翦要60万大军,就说王翦老了。其实,秦王说的话一点儿也没错,王翦确实老了。当王翦打完与楚国的战争后,他就再也没有带过兵了。

王翦因为老了,所以他其实并不想出兵打仗。为什么这么说呢?

并不是王翦不愿意打仗,而是他知道,秦王这个人有猜忌之心。王翦在灭韩、赵、魏的过程中,已经立下了很大的功劳。再灭掉楚国,他的功劳会更大。功劳大,对王翦来说,并不是一件好事,这会让秦王的猜忌之心更重。秦王猜忌心变重,那么王翦就会有生命威胁。白起就是一个实实在在的例子。

后来王翦率领60万大军出征的时候,一定要秦王多封一些土地给他,甚至走到半途,还派人回去让秦王把这件事落实到位,就是他想打消秦王猜忌心的表现。

因为秦王有猜忌之心,因此,对于王翦来说,最好就是不带兵出战。不带兵出战,他就会很安全。所以,他要秦王给他60万大军,其实就是知道秦王不会给他那么多。这样,他就不用出战了。

(王翦剧照 )

二、王翦爱惜自己的羽毛。

王翦一生基本上打的都是胜仗。对于和楚国的战争来说,差不多算是他最后的带兵打仗。如果这最后一次带兵打仗,他打败了,可以说一生的名誉将毁于一旦,他可不愿意做这样的事情。

所以,对于这次带兵,他十分谨慎。想尽量多带一些人去,以此保证绝对打败楚国。

后来,当王翦率军打楚国的时候,他在边境上屯兵一年之久,就此便可以看出,他有多么的小心谨慎。

三、王翦过于高估楚国。

王翦之所以一定要那么多人马打仗,与他过于高估楚国有一定关系。

秦国在灭楚国之前,虽然也和楚国发生过不少战争,对楚国有很大的削弱。但要知道,楚国毕竟是东方六国中,国土面积最大的国家,曾经一直和中原国家对抗,又曾经称霸一时,其基础在那里。

虽然实际上到那时候,楚国完全是一副空架子了,但是,王翦依然不敢小瞧。所以,他认为必须要60万军队,要有超过对付其它所有五国的军队,才有胜算。

(参考资料:《史记》)

10

秦始皇并没有因此处置李信,只是撸掉他的主帅,重新回去当升职前的那个军团任军团长。秦始皇认为,提案方是李信但是最终拍板决策的人是自己,所以自己应该承担主要责任。这不得不说秦始皇真的是一个很英明的君主,任何人碰到这种君主都想要为他赴汤蹈火,也只有他才配得上千古一帝。

实际上李信称的20万灭楚并没有吹牛,当时的楚军上下也不过20万人,以20万秦军打20万楚军并不吃亏,因为当时的秦军战力远胜于楚军。而且李信也确实是做到了,李信与蒙恬各领兵10万呈南北夹击楚军,三战三捷,攻入楚国腹地。不过呢,这时候出现了一场意外,当时的秦相昌平君叛变了(楚国公子熊启),这是导致李信兵败的主因。

昌平君念及故国旧情,不忍楚国被灭,便与楚军项燕取得联系,里应外合夹击李信。由于昌平君的叛变,李信粮草被断退路被切,还被包围(楚军得知昌平君叛变并截住李信后路便回身杀来),这时候李信不得不放弃继续攻楚,先选择突围逃走,李信伐楚失败了。

不过呢,我们实际上可以看出李信确实并没有责任。昌平君本来就是李信的顶头上司,李信总不能去怀疑自己的上司通敌吧;其次,李信部队的粮草也由昌平君负责督办供给。昌平君叛变不仅截住了他的退路还切断了他的粮草供应,军无粮草无法打仗。在这件事上面李信并没有做错事,一切错错在秦始皇用错了人(误把昌平君当心腹)。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