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应该说,李世民这个太子选的相当不错,李治21岁登基。在位34年。李治绝对是中国历史上最被低估的皇帝(没有之一),绝对可以称得上是雄才伟略睿智不凡。在李治在位期间,大唐无论在政治,军事等诸多方面都达到了他的巅峰。灭高句丽,平定西突厥,灭百济,唐朝版图达到极盛,铲除关陇门阀的势力。高宗永徽之治不亚于贞观和开元。

但李治这个太子来的却是有点天上掉馅饼,白得的。李治在李世民登基第二年出生。是长孙皇后的三个儿子里最小的一个,对这小儿子李世民根本最初根本没有考虑当太子的意图,当时的太子是长子李承乾,备胎是魏王李泰。一次李世民问李治:《孝经》中讲的是什么?”李治道:“孝道最为重要,小时候侍奉双亲,长大后侍奉君王,能够事奉好父兄,做好臣子。李世民道:“你如果按此行事,就是好臣子。可见李世民根本没有考虑李治当太子。

但李承乾与魏王李泰相互争斗,一直于到最后李承乾谋反,让李世民伤透了心。在李承乾与魏王李泰鹬蚌相争的时候,李治就是渔翁得利了。李治在这种情况下他就成为唯一的候选人了李治不战而胜不争而得,李世民与长孙无忌都认为李治懦弱。所以李世民不放心,想立吴王李恪。但长孙无忌觉得李治好控制。竭力让李治为君。以至于李世民责骂长孙无忌:你反对李恪是因为他不是你外甥吗(是气话)。长孙无忌却是说:晋王仁孝,必能保陛下子孙安全。但长孙无忌做梦都想不到,就是这个仁孝的李治,最终害的自己家败族灭。

李治的仁孝是外表,但里面有着一颗冷酷的心,他冷眼旁观与自己一母同胞的两个哥哥李承乾与魏王李泰争夺太子之位,因为他知道,只要两个哥哥在,他永远都没有机会,二人只有都完蛋他才有机会,所以他才袖手旁观。我们很难想象,一个懦弱的人会与庶母私通,一个懦弱的人会登基以后,彻底铲除对自己有拥立之功关陇门阀头领,自己的亲舅舅长孙家族彻底铲除。别人是霸气侧漏凶名在外。李治则是无声处定乾坤内敛低调,外表人畜无害,里面却是大老虎。敢娶自己庶母的人,抛开道德与否不谈,敢这么干的人绝非懦弱。

最后就是长孙皇后生了三个儿子,李世民的继承人只能从这仨人中产生,李承乾与魏王李泰既倒,也只能立李治。再就是关陇唯一认可的也是李治,李世民也立他人也坐不住。天时地利人和李治都占了。除他别无人选。

我是清水空流,历史的是守望者。期待你的关注点评。

最佳贡献者
2

李治虽然是唐太宗李世民的第三个嫡子,前边还有大哥李承乾和二哥李泰,为何最终李治成为太子并且登上皇位呢?主要原因就有三个,我分别为你分析如下。


一、两个哥哥不争气

李治的大哥李承乾,李世民登基之后就立即把他立为太子,并且找李纲、魏征等名师进行教导,希望他长大后能够治理国家。

可惜李承乾喜欢阳奉阴违,当面一套背面一套,经常老师在的时候,他就很安分,老师一离开就胡作非为,更严重的是有几个老师差点就被李承乾杀掉。

有这种学生,老师头疼,李世民也头疼,多次对他进行潜移默化的教育,李承乾依旧执迷不悟。

除了对老师不敬之外,李承乾还逐渐开始变成瘸子,因为他的足疾一天比一天严重,最终恶化成为瘸子。一个瘸子太子,大臣开始议论纷纷,觉得他的形象不适合做太子,只有李世民坚定不移,从来没有放弃这个太子。

有父亲的支持,李承乾不仅没有好好改变自己,而是变得越发放肆,开始公然养男宠“称心”,李世民发现后下令叫人将其处死,李承乾居然在东宫大搞祭祀活动。

搞完祭祀活动还模仿胡人习俗在宫中大开晚会,不仅穿胡服、跳胡舞、模仿胡人吃东西,更糟糕的是,李承乾居然模仿胡人打仗,与其余人马组成队伍相互厮杀,必须真刀上阵,打得头破血流方可。

如果有人不卖命,李承乾就会暴力对待,当时跟随李承乾的人对他十分惧怕。就在这些纸醉金迷的日子里,李承乾与侯君集、李元昌等人开始密谋造反,想要对李世民进行逼宫。

他们毕竟还是太嫩,李世民当年就是通过玄武门之变夺得的政权,对这种事情特别敏感,几人还未开始,就已经被李世民知晓,从而将侯君集与李元昌处决,李承乾废为庶民。

太子被废,接下里就是对太子之位的争夺,总共只有李治与李泰两人,当时李世民比较喜欢李泰,按照继承制度还是李世民的喜爱程度而言,都会让李泰继承。

可是李泰过于心急,早早去找到李世民大表忠心,说自己继位会杀死自己儿子以后传位给李治。李世民一听,这么暴力,自己儿子都舍得杀死,要是让他继位,天下苍生不是遭殃了,最主要的是李承乾以及李治的小命也会不保。

李世民对立李泰为太子一事开始迟疑,接下来李泰再去威胁李治,说李治参与李承乾谋反一事,把李治吓得连忙去找李世民告状。李世民得知李泰所作所为,彻底将李泰放弃。

接下来李世民在李治与李恪之间徘徊,他觉得李恪最像自己,可是李恪身世不好,他的母亲是隋朝时期隋炀帝的女儿,拥有前朝血统不适合当太子。而李治又太软弱,李世民也担心。


二、长孙无忌支持

在李世民拿不定主意的情况下,就去找到长孙无忌,问长孙无忌该选谁为太子。长孙无忌是李治的舅舅,毫无疑问会选择让李治成为太子,李世民一听长孙无忌的口气,觉得确实让李治成为太子才是目前明智之举。

因为长孙无忌当时可是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中排名第一的大臣,而且还是唐朝所谓的关陇贵族中的代表人物,权势滔天,李世民不得不对将来江山稳定着想。

经过三思之后,李世民最终决定立李治为太子,让他继承自己的皇位继续治理天下,要是李世民知道后来李治的表现,一定会气晕。


三、李治本身特点

李治是一个比较仁义而且孝顺的孩子,至少李世民是这样认为的,当初长孙皇后去世之时,李治能够一直哭个不停,最后李世民叫他停下来李治才停止,让李世民对他的孝心十分关注。

此外,当时在李世民的治理下,唐朝迎来前所未有的繁荣昌盛,贞观之治的富裕,让李世民觉得应该选择一个仁义君主来治理国家,不适合选择喜欢打战之人。

鉴于以上原因,李世民才最终选择李治成为太子,可惜最后李治却是一个怕老婆的家伙,对李世民的才人武则天百依百顺,还在李世民在世之时两人就开始眉来眼去,后来更是把整个江山都拱手相让,当然那都是后话了。


结语

综上所述,李治之所以成为太子就是因为两个哥哥不争气,并且有舅舅长孙无忌的支持和自身性格优势比较适合当时的政治环境!


备注:图片来源于网络,侵权必删,欢迎评论留下有趣思想。

3

“夫唯不争天下莫与之!”

争是不争,不争是争,李治就是以不争为争最典型代表!

长孙皇后生三子

长孙皇后是李世民最爱的人,她温柔美丽惹人怜爱,她知性大方善解人意,她直言劝谏忠君爱国。李世民虽为志刚至强的帝王,却也常有心中苦闷,长孙皇后就是他的慰藉之所,李世民每到长孙后处均能寻到安慰。

长孙皇后生有三子,长子李承乾为当朝太子,次子李泰被封魏王,幼子李治相对两个哥哥年幼被封为晋王。

兄弟相争形同水火

李渊生有三子李建成、李世民、李元吉,公元626年发生玄武门之变,手足相残,酿成人间悲剧。

二十年后,历史的故事似乎要再次上演,只不过这一次主人公由李渊变成了李世民。

李承乾为当朝太子,但是李世民却偏爱李泰,常常教诲李承乾而表扬李泰。

李世民的态度引起众大臣恐慌,众大臣生怕再次发生玄武门似的惨案,以长孙无忌、房玄龄、魏徵为首的众大臣立保太子而排斥魏王。

但太子却越来越不争气,反而魏王却越来越得宠,形势越来越不明朗。

小皇子晋王李治

就在两个哥哥明争暗斗形同水火,李世民为此绞尽脑汁头痛欲裂时,才十几岁的小皇子李治却一直充当一个为父皇排忧解难的孝顺儿子。

但是此时李世民被李治的两个哥哥弄的是心烦意乱,完全没有注意到李治,全当他是一个懦弱招人怜爱的小孩子罢了。

太子谋反

太子李承乾在与弟弟李泰的争斗中,逐渐处于下风,他的心愈发的感觉到不安定,愈发的感觉自己皇位不稳,直到贞观十七年,李承乾打算发动政变以谋取皇位。但是事情败露,李承乾被愤怒的李世民废为庶民,发配边疆。

李治横空出世

就在李世民以及众大臣感觉魏王李泰稳稳的能坐上皇位之时,小晋王李治横空出世。

以长孙无忌、褚遂良为首的众大臣齐声上奏称魏王李泰权欲熏天,一心夺权,间接的致使哥哥李承乾谋反,若立他为太子,阴谋得逞,后世必将争相效仿。晋王李治仁孝爱民,可立为国本。

长孙无忌为当朝首辅,由他牵头,朝中超过一半的大臣都声援李治,李治瞬间声势滔天,最后李世民权衡利弊立李治为太子。

李治成为太子的奥秘

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李治也不会无缘无故的被封为太子,那么李治是靠什么获得的太子之位呢?

一、父皇的信任

无论李治的声势有多么的滔天,最后李治能否成为太子,还是要父皇李世民拍板的。

李世民最后选择了李治而放弃了他看重的李泰,并不是因为李世民认为李治能做的比李泰好。

而原因只有一个,待自己百年之后,只有李治登基为帝,才能保证自己的儿子们不会手足相残。

若李泰登基为帝,必会迫害李承乾与李治,这是李世民不愿意看到的,群臣也正是看到了这一点,方才齐声声援。

二、群臣支持

朝中群臣起初都是一心支持李承乾而反对李泰,没想到李承乾出了昏招谋反叛乱,打了众人一个措手不及。

李泰是一个瑕疵必报的人,而众大臣早已与李泰交恶,若李世民百年之后李泰登基,众大臣必然会受到清算,这是众大臣不敢想象的事情。

所以众大臣冒险一搏,以保全皇室子孙为由推举李治。

这个利益胆小懦弱,若他成为了皇帝,众大臣必然也会过得更加轻松舒服。

三、李治韬光养晦

李治虽然胆小懦弱,却也仁德孝顺,况且他一心孝顺父亲,从不谈及他事,给李世民留下了一个好孩子的印象。

加之与他两个整日明争暗斗的哥哥相比,李治确实令人舒心,这为他以后能够登上皇位,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时刻录品历史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两虎相争必有一伤,李治的两个哥哥就是鹬蚌、两虎,而李治就是“渔翁”、“猎人”。

夫唯不争天下莫与之争,李治以不争而争得了皇位!

喜欢时刻录的朋友,可以点个关注呦!

4

这个问题其实有两个原因。一是李治是嫡子,在有嫡子的情况下李世民肯定会选择立嫡子。二是比他大的两个嫡子都被都被放弃了,这不就只有他了嘛。

李世民在共有子十四。其中嫡子三人,就是原太子李承乾,魏王李泰,和晋王李治。

其余儿子你会发现在历史上基本提也不太提。在古代比较严格的宗法制度下。尤其是李世民本身作为王朝的第二代。希望为子孙后代立下一个好的规矩,为王朝的长治久安定下一个好的开端的情况下。

李世民肯定会遵循有嫡立嫡的原则的。所以一开始就立嫡长子李承乾为太子。如果历史正常发展。肯定没有李治什么事的。就好像历史正常反正。他爹李世民应该也是富贵亲王的一生。

但他爹当年玄武门之变开的不好的头给儿子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嫡次子魏王李泰也想学父亲李世民谋夺哥哥李承乾的太子之位。而李承乾可是清楚的知道他伯伯李建成失败后的结局的。所以眼看李泰咄咄逼人。自己越来越处于劣势。果断背水一战,想通过军事政变提前接班。

李世民就是搞政变起家的祖宗,李承乾的失败是很自然的事情。既然谋反失败。那李承乾的太子之位显然不能再做了。能留下一命都算他爹法外开恩了。

现在李世民头疼的是立不立李泰。李承乾虽然失败,肯定要辩白自己的行动都是李泰逼的。如果就这样让李泰上位。那李世民不就被李泰玩弄于股掌之上。而且给后世留下了储君之位可以阴谋经营的坏印象。所以李泰也在李世民心目中被放弃了。

幸好嫡子除了这两,这不还有老九李治吗。所以李治被立为储君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千万不要相信史书上李世民说李恪英武类己这句话。就觉得李世民曾经想过立非嫡子的李恪。那样的取乱之道一代明君李世民是不是干的。

所以李治的上位在他两个亲哥出局之后。其实是顺理成章的。

5

李治为什么能登上皇位?简而言之,三分靠运气,七分靠打拼。

天上掉下个“馅饼”

李治是长孙皇后最小的儿子,头上还有两个亲哥哥,一个是李承乾(大他九岁,太子),一个是李泰(大他七岁,魏王)。

李治在四岁时就被封为晋王,不过由于大哥李承乾早被封为太子,所以也没多少人看好这个小王爷。在16岁以前,李治的生活都可以用无忧无虑来形容。而在16岁以后,他的日子可再不是风平浪静,而是如履薄冰了。

因为贞观十七年,一件大事发生了。

  • 李承乾式微

本来作为太子,只要李承乾本本分分,踏踏实实的,当上皇帝就没什么问题。可李承乾不一样,他非要搞出点变数来。

李承乾从小是聪明伶俐,不过长大后却迷上了声色犬马,整日与一些宵小之徒待在一起。而他又很会隐藏,导致太宗一直没有看透他的真面目。

不过纸包不火,太子荒淫无道的事很快传到了太宗的耳朵里。而且,这个二世祖还迷上了一个美男子,太宗知道后更生气,一连处死了好几人。太宗也是从这个时候,慢慢对太子失去信心的。

事情败露以后,李承乾当然很生气,因为这会直接影响他的太子地位。而当时唯一能与之匹敌的就属魏王李泰了,因此他怀疑是是李泰为了上位搞的鬼,二人也因此“不共戴天”。

  • 李承乾李泰斗法

李泰是嫡二子,不似大哥那么爱好武功,反而爱好诗词歌赋,也因此讨得了太宗的喜爱。随着年龄增大, 李泰也开始觊觎皇位。

为了达到目标,他开始培养自己的党羽,结交了许多朝堂上的大臣。因为太子太荒唐,李世民也渐渐起了废立之心,认为李泰才是太子最为合适的人选。

李承乾怎能不知父皇的意图?不过他没有选择去认真反思自己的过失,而是去疯狂地打击李泰。

  • 李治坐收“渔翁之利”

李承乾和李泰抖斗得难解难分之时,李治还很小,才16岁。谁也没有把这个乳臭未干的小孩放在眼里,李治也因此置身事外,没有遭到迫害。不得不说,他是幸运的。

后来,李承乾气急败坏,始终解决不了李泰的他走上了一条不归路——谋反。正当他野心勃勃,准备手刃其父之时,一份告密书已经送到了李世民的手中。

结果显而易见,太子被废,牵连人等一律处死。可是问题就来了,如国不可一日无君一样,储君之位也不能空虚。

毫无疑问,李泰是最李世民心中最合适的人选。不过,这个时候,一个多年来未曾“站出来”的身影出现了——长孙无忌。

作为李泰和李治的亲舅舅,长孙无忌的话无疑有很大的分量。

李泰这个人平时恃宠而骄,为了赢得政治地位不惜伤害手足,自然是讨不得舅舅的喜爱。相反,别看李治好像什么都不干, 但他好歹是个善良的皇子,对待自己的兄弟见不得有多好,却也从未做过任何伤害他们的事。

若是李泰日后当上皇帝,那李世民的其他儿子能好过吗?反之,若是李治当皇帝,就不会出现这样的状况。我们也知道,唐高宗李治没什么其他特点,就是仁厚。

两相比较,高下立判。因此,长孙无忌坚定地支持李治做储君。

  • 李治的努力

《资治通鉴》里这么说道:



李元昌,是李泰李治等人的叔叔,之前参与了太子谋反一事,因此被杀。由于年纪较轻,李元昌和自己的侄子如太子和李治都有很好的关系(当然除了李泰)。

李泰此时就想拿出这张牌来让李治难堪,而李治什么反应呢?他表现得很犹豫,非常紧张,直到太宗询问,他才告以实情。

如此一看,李治真可谓是不成熟,表现得如此慌张,唯唯诺诺。不过,正是他的这种做法,让太宗以为李治是想要保护手足,不让李泰的形象受损。他看似减分的紧张实则是一个加分项,不但让太宗觉得自己念手足之情,还把李泰置于险地。

最后,太宗选择放弃李泰,改立李治为太子。

历史有时候是很奇怪的,李治看起来似乎什么也没有做,但所有人都看好他。其实大家弄错了一点,李治不是什么都没干,反而是什么都干了。就比如说之前面对李泰的挑战,他就既没有选择与他争辩,也没有就此沉默,反而还把李泰坑了一把。可以说,李泰和李承乾的失败,完全就是自身的不成熟造成的,而年仅16岁的李治,却有着少年老成之势。他的成功,一点也不意外。

作为皇太子,几乎没有犯过什么错,大体上让太宗很满意

  • 善待兄弟

太宗选择李治当太子,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他的仁厚,若是他当上皇帝,就不会发生手足相争。

确实,李治当上太子以后,确实没有这种事发生了。他对兄弟很好,就连已经被贬为庶人的大哥李承乾,他都予以照顾。

甚至,他还上奏太宗,认为大哥和二哥的生活环境不是很好(二人皆被贬往外地),想给他们加些供给。

太宗听后很高兴,就依了太子给那两个“不孝子”补助。

  • 大智若愚,虚心好学

当了太子以后,李治更加好学,经常和自己的老师研究治国之道。而且,李治对自己的师父还很友好。

作为千古一帝,太宗当然要对自己的继承者言传身教。《贞观政要》里曾有这样的话:


我们不难发现,无论李世民问什么,李治都回答不知。这是什么意思,他真的什么都不知道吗?当然不是,李治说不知道是想让他父亲把治国之策都给他讲明白,这样既让他处理政事得心应手,又给唐太宗留下了一个虚心好学的印象,不可不谓之高!

  • 必杀技——沉默

前文说道,李治以“无为而无不为”成为储君。在这以后,他更是坚持了这种做法——以不变应万变。

每当有什么重大事件发生时,他就保持缄默,一言不发。因此,在并不是风平浪静的贞观后期,他也能明哲保身。

特别是在对自己老师刘洎的死上,李治竟然一言不发,为什么?表面上这似乎是有些不近人情,但若是他就此向太宗求情,还指不定会招来什么麻烦呢!

贞观二十三年,唐太宗李世民驾鹤西去,李治也终于从殿下变成陛下。

很多人对李治是有误解的,认为李治仅仅是靠着捡漏就登临皇位的。其实不然,李治也是凭借着自己的一番努力才成功的,尽管像是什么也没有做。

参考资料:

《唐高宗大传》

《唐太宗大传》

《资治通鉴》

《贞观政要》

《唐高宗的真相》

6

唐太宗李世民有不少儿子,而李治是其中并不太起眼的一位。不管是太子李承乾,还是魏王李泰,他们所拥有的政治能量,都不是李治可以比拟的。然而最终接替李世民登上皇位,成为大唐皇帝的,既不是太子李承乾,也不是魏王李泰,而是这位不起眼的李治。那么,强势的李世民为什么要选择李治作为自己的接班人呢?

李治的登基道路,其实与李世民极其相似。李世民是一位强势的君王,在“玄武门之变”当中,李世民杀了自己的兄弟,逼着自己的父亲,踏着亲人的尸体登上帝位。严格意义上来讲,李世民是通过篡位才得到帝位的,而篡位者最忌讳的,往往就是其他人篡位或结党营私,即使是自己的儿子也不例外。

李世民起初对李承乾和李泰很宠爱,李承乾被当做储君培养,魏王则屡获加封。可是李世民模棱两可的态度让李承乾十分不满,他本就心思敏感,再加上李泰的得宠,自然觉得李泰有一天会夺走自己的太子位置。没有人会提李世民杀兄夺权,但它却在李世民所有的儿子心中埋下了隐患。

李泰也想像父亲一样夺权,而李承乾则想先发制人,于是两人各自结党营私,培育党羽,最后竟演化为政变。李承乾的政变与李泰的夺权行径让李世民十分失望,一位是他倾注心血培养的储君,另一位是自己最宠爱的儿子,然而他们二人却为了皇位大打出手,不顾亲情。这深深刺痛了李世民的内心,同时,它也给了李治上位的机会。

李治与李承乾和李泰相比是普通乃至平庸的,但当李承乾与李泰争得你死我活的时候,李治的平庸,反而成了他的优势。李治为人宽厚,不结党营私,行事低调,素有美名。而且,李治对李世民与长孙皇后十分孝顺。

李治年少时就十分聪慧,端庄安详,与兄弟十分和睦。在李治学习《孝经》时,李世民问道:“这部《孝经》说的什么最重要?”李治答道:“孝,开始是事奉双亲,长大后是事奉君王,最终是修身。君子事奉皇上,进朝廷想着尽忠,退居在家想到弥补皇上的过错,将顺从其美,纠正其恶。”李治的回答让李世民大喜,而当李承乾造反以后,孝顺的李治,让李世民愈发顺眼。

而且,李治其实不简单,除了孝顺以外,他在宫中也有强大的政治能量。在李承乾被废,李泰被贬以后,长孙无忌、房玄龄等人都支持立李治为太子,正是他们的支持,才让李世民下定立李治为太子的决心。

李治能够当上皇帝,当然有运气的缘故,但他本身亦不简单。李治深得父亲李世民的真传,他明白“不争”才是“上争”,他低调行事,最终赢得诸位大臣和李世民的支持,从而登上皇位。

7

早在李治当太子的时候,他就和比他大四岁的唐太宗才子有武媚娘暧昧关系。唐太宗死后,虽然武则天进了感业寺出家当了尼姑,但是李治还是和他不清不楚。

永辉二年五月(公元651年),武则天再次入宫,获得了二品昭仪的地位。对王后是曲意奉迎讨好,王后也在李治面前不断的称赞很武则天。于是武则天越来越受宠,而王皇后和萧淑妃则遭遇冷遇。

长孙无极是高宗的叔父。他和褚遂良一起成为了顾命大臣。而唐高宗李治要改武则天为皇后,受到了这两位大臣的反对。毫无疑问,高宗要立皇后,必须采取果断措施。

高宗不再担心元朝老派的反对,颁布了废王废皇后的诏书。武则天就这样当上了皇后。

显庆三年(公元658年)褚遂良和长孙无忌先后死去。

显庆五年(公元660年)以后,高宗经常头晕,影响了政府事务的处理。武则天趁机插手政治,开始参政议政。武则天对皇后的地位并不满意。她想进一步控制权力。

因此,她一方面消除了异见分子,扫清了政治道路上的障碍;另一方面,她组织力量,培养了私人力量,为她进一步掌权做准备。

为了获得政权,武则天千方百计地展示自己的政治能力。

在唐高宗身体不好的情况下,武则天通晓文史,表现突出。唐高宗向武则天政权转移的趋势逐渐形成。

上元二年(公元675年),唐高宗李治病情更加厉害了,于是和大臣商议让武则天摄政。在李治统治的时期,朝政都是李治和武则天共同掌握的。

永淳二年(公元683年),唐高宗驾到奉天宫。最终安葬在乾陵。,而这个时候武则天就大权独揽了,成为实际意义上的女皇。

8

李治能被唐太宗看中,是各个方面综合的原因。历史造就某个人物,会给他天时地利人和,你顺应了潮流,得到了这些,你也许就可以成为历史人物,同样,李治作为唐太宗李世民的三儿子,能跨过太子和二哥当上皇帝,我认为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李治其他兄弟的明争暗斗,自己明哲保身。

李世民与长孙皇后的嫡长子李承乾,8岁时立为太子,长大后行为荒诞,办事荒淫,整的东宫乌烟瘴气,丑闻传遍长安。为争宠刺杀李泰失败,为早日登基,与李元昌、杜荷、侯君集造反,事敗被发配黔州,不久便郁郁而终。

李泰为与太子李承乾争夺太子位,大肆收买人心,身边围了一群大臣,野心膨胀,树立朋党。尤其是李泰心狠手辣,引起李世民警觉与不安,放弃立李泰为太子。

李世民只有三个嫡子,现在去掉了两个,剩下了李治就成了太子的不二人选。

李世民的个人感情因素,以及长孙无忌的力推

李治这个人心地善良、重感情,长孙皇后去世的时候,李治只有九岁,他哭的死去活来,在场的人无不动容,让李世民都潸然泪下,而且他表面不争皇位,即使当上了皇帝,也不会发生杀兄之事。同时有长孙无忌的大力举荐,李世民最后决定立李治为太子,并在李世民驾崩后顺利登上了皇位。

从上面两方面分析,李治当皇帝有自身的因素,也有幸运的原因。最终李世民选择了性格温和的李治。

我是古今博学,对历史充满好奇和探索。希望大家转发、评论、点赞。谢谢。你的关注是我创作的最大动力!

9

其实李治能够上位,有点带捡漏的意思,因为李世民先前是还是很看重李承乾这个嫡长子,宗法制度上他是太子,也必须是皇位的继承人,而魏王李泰的表现又让李世民的天平倒向了一边。

但李世民的宠爱,让李泰长生了可以竞争太子之位的错觉,再加上他天生聪明、门客众多。于是便找各种机会攻击太子,最后把李承乾逼得召集侯君集等人学父亲重演“玄武门之变”。而李世民是过来人,李承乾的一举一动都被他看在眼里,最后这场谋反才刚开始,就被镇压。

李治会被立为太子有三个优势,第一他是皇帝嫡子;第二长孙无忌是他舅舅;第三他一直表现的乖孩子形象。

古代传位传统就是优先给嫡长子,然后有嫡立嫡,无嫡立长,但李承乾太子被废,李泰也被李世民发现拉帮结派后不予理睬,这时候的李治就被李世民看中了。

因为李治生母的早逝,留下李治和妹妹,李世民对他们的疼爱更多一些,自古帝王家少的就是亲情,而李世民因为弑兄的行为,让他一生都在内疚中度过,因此看到李治没了母亲后,会对他更多的偏爱。

这样的长期接触,就让李世民对李治有更多的二人空间,而李治的从小表现就是个乖乖孩子,李世民在身上看到了骨肉亲情,这种亲情直逼他的心窝。至少可以说,如果不是当时李治太过年幼,他也有着跟李承乾争太子的本钱。

当然,除了李治外,还有个蜀王李恪也在李世民的太子名单中,但先前说过李治有个先天条件就是长孙无忌。蜀王李恪是前隋公主和李世民所生,也是前隋大臣萧瑀的外孙,而此刻的萧瑀虽然归附大唐,但并不被李世民重视,因此他无法与长孙无忌抗衡。

(蜀王李恪)

而长孙无忌是关陇集团的核心人物,当时的李世民能够治理天下,有一大部分原因就是因为关陇集团的助力。李世民害怕关陇集团做大,因此他是一边打压关陇集团,一边又要扶持,而长孙无忌的存在让李世民颇为忌惮。

权力中心的人物玩的就是政治,长孙无忌在投资魏王李泰失败后,他现在需要为了关陇集团而重新投资在李泰身上,因此长孙无忌在李世民面前是权力支持李治。在分析利益得失后,李世民只能无奈做出妥协,封李治为太子。

说妥协是因为此刻的关陇集团过于强大,自己身为帝王却无法安排谁为太子,但封李治为太子,本也是他心中所想,而长孙无忌的此次举动,让李世民对长孙无忌背后的势力更下定了除掉的决心。最后的结局就是,李治顺利登上了太子之位,而长孙无忌被逼死、褚遂良被逼死、吴王李恪被逼死。

自古以来最是无情帝王家,李世民的一生一直都是在兄弟和儿子们厮杀中过来的,在权力面前亲情就显得那么的脆弱,所以成为帝王后的李世民一直在尽力的维护儿子们的兄弟感情。但显然在作为父亲方面他做的不够好,因此经历的篡位、弑兄、儿子反目成仇后的李世民身心俱疲,不到51岁就与世长辞。

当然,至少他的眼光还是不错的,唐朝在李治的治理下也开始了新一轮的繁华强盛,史称“开元盛世”

10

只能说李治的运气太好,皇位才幸运地落到他头上。我们知道,古代立嫡立长,而唐太宗和长孙皇后,一共生了三个儿子,废太子李承乾、魏王李泰、晋王李治。在李承乾和李泰都被废的情况下,嫡子只剩下李治。在这种背景下,李世民和大臣商议后,立李治为太子,就是后来的唐高宗。

李承乾和李泰各自的结局

李承乾是唐太宗的嫡长子,因为在承乾殿出生,所以被命名李承乾。8岁的时候,就被唐太宗立为皇太子,“性聪敏,太宗甚爱之”。唐太宗每次出去的时候,都让李承乾留守,可以说十分信任他。等到李承乾慢慢长大,“好声色,漫游无度,然惧太宗知之”。李承乾长大之后,就学坏了。在唐太宗面前一副乖宝宝的样子,开口闭口都是谈的孝道,但私下里“与群小亵狎”。李承乾的脚有毛病,走路都困难。

而魏王泰有当时美誉,太宗渐爱重之。承乾恐有废立,甚忌之。泰亦负其材能,潜怀夺嫡之计。于是各树朋党,遂成衅隙。

有十几个太常乐人,人美舞好,李承乾非常宠幸她们,称她们为“称心”。唐太宗知道后非常生气,把这些人都杀掉了。李承乾认为这是李泰在唐太宗面前告他状了,于是更加怨恨李泰。当时齐王李佑在齐州谋反,李承乾对身边的大臣说:“我这里和皇上的住所只有二十步,如果我也像齐王那样(造反),是否会成功呢?”

身边这个大臣原本就和齐王勾结的,他害怕被发现后下狱致死,于是把李承乾想要谋反的想法告到了唐太宗那里,借此掩盖自己的罪行。最终,李承乾谋反的罪名属实,唐太宗废掉了他的太子之位,迁徙到黔州。贞观十九年,李承乾死在被流放的地方,唐太宗用国公的礼仪埋葬了他

当初李承乾和李泰结党争斗,李承乾担心李泰成功,于是派人诈称李泰府上的典签,到宣武门“为泰进封事”,太宗拿来一看,全是揭发李泰罪状的。唐太宗知道其中有诈,但是却找不到投书之人。等到李承乾被废,唐太宗当面责备他,李承乾为自己辩解道:“儿子已经是太子,还能有什么奢求呢?只是被李泰逼迫,我不得不谋划自保。手下不安分的人教唆我谋反,现在如果让李泰成为太子,岂不是正好遂了他的愿!”

唐太宗对此大为赞同,对自己的侍臣说:“承乾说的是,我如果立李泰为太子,那么便是储君的位置可以谋划得到(这对后世影响极为不好)。如果李泰被立为太子,李承乾、李治都会被他杀害。而如果立李治为太子,那么李承乾、李泰都会安然无事!”于是李泰也被幽禁,嫡三子李治被立为太子。所以,李治没有参与争夺,反倒把太子之位揽到怀里。这也是唐太宗想要保全三个儿子的办法。李泰在唐高宗三年去世,时年35岁。

李治为何能被立为太子

李治是唐太宗的嫡三子,在嫡长子、嫡次子都被废的情况下,太子之位自然落到了李治的头上。但除此之外,李治还有其他的优势,不然皇位也不一定是他的。李治从小就“宽仁孝友”,读书也非常聪明。等到长孙皇后去世的时候,李治只有9岁,但“哀慕感动左右”,李治哭得非常伤心,唐太宗多次安慰他,从此“特深宠异”

李承乾、李泰被废后,唐太宗召集长孙无忌(李治的亲舅舅)、房玄龄、李勣等,商议把李治立为太子。此时长孙无忌还有很大话语权,肯定会让皇位留在自己亲外甥手中

太宗每视朝,常令在侧,观决庶政,或令参议,太宗数称其善。

可见,李治在政治上也有非常有天赋的。等到李世民伐高丽的时候,李治哭了好几天(抒发了对唐太宗留恋不舍的感情),并恳请飞马传书,通告彼此的消息,唐太宗应允了。等到唐太宗回来后,“时太宗患痈,太子亲吮之(这在古代是大孝的表现),扶辇步从数日”。等到贞观二十三年,唐太宗驾崩之后,李治登基为帝,是为唐高宗。

综上所述,李承乾和李泰互相争斗,两败俱伤,白白便宜了李治。但李治也不是白给的,其自身的能力也是非常突出。在唐太宗面前表现出了读书的聪明、对父母的孝顺以及自己的政治智慧。这些综合能力的表现,使得唐太宗认为李治会是一个合格的皇帝,所以才最终选定李治来接班。运气和实力凑到了一起,使得原本与皇位无望的李治,最终登上了皇位。

参考资料:《旧唐书》。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