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中国和日本两个亚洲国家爆发一场关乎国运的战争,也是检验洋务运动和明治维新成果的战争。战争爆发之前,中日双方的实力差不多,北洋舰队也堪称是亚洲最强的舰队之一。日本为了打败中国,做了长期准备,举全国之力发动甲午战争。最终日本在战争中击败了中国,逼迫清政府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

如果当时清政府坚决不和日本谈判,和日本死磕到底,那么日本能把清政府灭了吗?

如果清政府不签约,和日本死磕到底,日本绝对不能灭掉清政府!

甲午战争爆发之时,日本进行了二十多年的明治维新,清政府进行了三十多年的洋务运动。洋务运动的涉及面没有明治维新广,成果也比不上明治维新。但是清政府的综合国力还是强于日本,清政府的GDP总量超过日本,财政收入也超过日本。清政府的整体军事实力、军队人数、单兵装备并不比日本差。甲午战争,清政府败下阵来的主要原因是清政府腐败,政治制度落后等原因。当然也有其他一些原因,比如淮军、湘军之间协调不当等原因。

日本为了打赢清政府也是倾其所有,不到两年的甲午战争,几乎花掉了近二十年的积累。日本军费多达2亿日元,而当时日本的财政收入也只有8804万日元。一场战争消耗了日本两年半的财政收入,日本军队消耗也非常大。日本急需战争赔款,发展国内经济。当时清政府打不下去了,日本也急需从战争中抽身。如果战争再打下去的话,日本别说获得利益,甚至有可能之前的努力也付诸流水。对于当时的日本来说,逼迫清政府签订《马关条约》,见好就收是最佳选择。

甲午战争前,日本陆军总兵力也就是7个师团。甲午战争时,日本用于战争的总兵力为17万。如果日本想灭掉清政府的话,海军已经起不到关键作用,日本的“武功”等于废掉了一大半。日本陆军的实力,没有比清军好多少。当时清军陆军总人数达到了90万,其中70%完成了武器装备革新。这些军队虽然在前线败给了日军,但是如果日本抱着灭亡清政府的态度,这些军队势必会拧成一股绳和日本人对抗。日本军队军队人数处于劣势,当时中日双方的国力差距并不大,日本很难灭掉清政府。

清政府愿意签订《马关条约》,因为看到了活下去的希望。如果日本对清政府下死手,那么清政府必将会发动一切可以发动的力量对抗日本。如果清政府动员一切力量和日本对抗,日本未必能打赢清政府。关键要看清政府有没有壮士断腕,奋力一搏的勇气。如果清政府面临灭亡的威胁,应该会尽全力和日本抗衡。甲午战争时,双方实力整体上在一个档次上,日本想灭亡清政府简直就是天方夜谭。

当时清政府在国内还有一定支持率。甲午战争期间,入京赶考的学子曾经建议清政府迁都再战。如果清政府真得迁都到西安,和日本死战到底。以当时日本那一点兵力,想打到西安几乎不可能。台湾人民进行反割台之时,台湾军民在没有政府的支持下尚且坚持了半年之久。如果清政府发动全国力量和日本死磕,日本肯定灭不了清政府。国内老百姓反对清政府是一回事,抗击日本侵略者又是另一回事。如果清政府和日本死磕,国内老百姓也会以各种方式打击日本侵略者。日本想灭掉清政府更加不可能。

日本发动甲午战争的原因之一是帝国主义的默许纵容。当时西方列强希望中日之间出现战争,他们可以从中渔翁得利。西方列强能容忍日本打赢战争,并且获得一定利益。但是西方列强不允许日本在中国的实力过于膨胀,更不允许日本灭掉清政府,独占中国。当时所有列强中,日本的综合实力最差。英国、美国、德国、法国、俄罗斯的实力都强于日本,他们都不敢奢望灭掉清政府,更何况日本。如果日本灭掉清政府一定会影响其他列强的利益,其他列强也一定不会坐视不理。

日本在《马关条约》中抢占了辽东半岛,触动了俄国的利益。俄国便联合德国、法国,干涉日本归还辽东半岛。日本无力抗衡三国,便吐出了辽东半岛。一个辽东半岛都引起了三国干涉,如果日本想灭掉清政府的话,将会引起更多列强记恨,遭致更多干涉。到时候,日本想全身而退都非常困难,更不用说灭掉清政府。

可惜的是清政府没有拼死一战的决心,而是选择屈膝投降,与日本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马关条约》是继《南京条约》之后,对中国影响最大的一个条约。《马关条约》签订之后,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程度大大加深,随后西方列强又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民族危机大大加深。

最佳贡献者
2

导语:甲午战争后期,清朝政府如果坚决不与日本和谈,把战争继续下去的话,日本不但不能灭了清朝,反而会被清朝拖垮的。

其实,在甲午中日战争的后期,日本已经承受不住战争的巨大压力。

虽然日本军队在海上、陆上战场连战连捷,清军望风而逃,但是,战争对财力物力的庞大消耗,压得日本政府和日本民众喘不过气来。

战前,日本天皇一天少吃一顿饭,带头号召日本民众简衣缩食,积攒财力物资,来应对即将到来的侵华战争。而这些好不容易集聚起来的财物,在甲午战争的进行过程中,很快就消耗完毕;为了把战争进行下去,日本政府迫不得已,只能加重赋税,压榨日本国民,掠夺日本人民的血汗钱,来维持战争的开支。

日本人民已经无法承受战争带来的灾难,当时日本各地纷纷爆发农民暴动,给日本政府的统治造成了很大的威胁。日本的社会陷入一片混乱之中。因此,日本首相伊藤博文代表日本政府,首先开口,要求与清朝政府进行和谈。

此时,清政府如果洞察日本的国情,采取强硬的态度,必然能够在谈判桌上取得优势,签订不那么丧权辱国的和谈条约。

可惜的是,清朝政府腐败无能,主要统治者都是井底之蛙,毫无政治远见。战前,他们盲目自大,认为日本不过是弹丸小国,一定是不堪一击;而在甲午战争开始、日本军队连连获胜之后,他们又惊慌失措,吓破了胆;一味想着赶紧割地赔款,结束中日之间的战争,以便自己继续去享受骄奢淫逸的寄生生活。

因此,当日本政府一提出和谈,清政府立刻受宠若惊,喜不自胜;当日本在谈判桌上提出了讹诈条件之后,清政府也满口答应,随即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

结语:就本题来讲,甲午战争时候的日本,实力远远不及二战时期的日本。如果清政府坚持不谈判,它一定会寻找借口,讹诈清政府一些赔款,然后就坡下驴,主动结束战争的。它根本就没有进攻中国腹地,消灭清政府的军事实力!

3

不可能。因为甲午战争的本质是中日争夺英国在远东代理人的战争,英国才是战争的幕后玩家。灭亡清朝,既不在英国的计划范围内,也不在日本的计划范围内。而且当时的日本其实也没有蛇吞象的实力。

1870年代,英国和沙俄的矛盾激化。在亚洲寻求代理人遏制沙俄,成为英国当时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起初,英国找到的代理人是侵略新疆的中亚军阀阿古柏。但由于阿古柏在英俄之间玩墙头草策略,不愿意当这个代理人,使英国希望新疆成为英俄缓冲地的计划破灭,于是英国就把遏制沙俄的希望转移到了清朝身上。



为什么是清朝呢?两方面原因。一是清朝相对听话,二是清朝实力也相对更强。毕竟清朝是一个拥有四亿人口的大国。

所以当慈禧拍板,批准左宗棠出征收复新疆之后,英国不仅坐山观虎斗,而且还筹集商业贷款借给左宗棠用于军费开支。(慈禧拨付给左宗棠的军费不够)

当时的英国人就是想看看,清朝到底能不能堪当大任,做他们的远东代理人。

1876年,左宗棠在甘肃酒泉誓师,清军三路并进,打响收复新疆的战争。两年后,除了伊犁外,新疆基本被收复。后来左宗棠在伊犁问题上的态度非常坚决,扬言不收复就开战,而且清政府内部的态度也比较坚决,一定要收复伊犁,这让英国对清政府是高看了一眼,于是自此之后,英国也就把清朝列为了扶持对象,其扶持的力度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

1878~1888年期间,英国支持清政府大搞洋务运动,除了帮忙培养留学生外,像是船政、邮政、军工、钢铁、筹划海军等方面也是倾力扶持,可谓是敞开怀抱,就像培养亲儿子一样。也正是在这种基础上,清朝建立了自己的近代化海军——北洋水师。



说到北洋水师,我们常有个误区:北洋海军究竟是防谁的?英国人花大力气帮助清政府打造旅顺和威海卫这两大海军基地,究竟是用来干嘛的

防日本吗?当时的日本算个屁,英国人犯得着帮清朝防一个小小的日本?

1886年,北洋水师在日本长崎闹出“长崎事件”时,担任北洋总教习的英国人琅威理就直接建议趁机消灭日本舰队拉倒。从这就可以看出,英国人当时压根就没把日本放在眼里。(琅威理的建议被李鸿章拒绝)

不是日本,那又是谁呢?显然,就是沙俄。

英国人协助筹建北洋水师,打造旅顺、威海卫两大基地,就是希望通过扶持清政府,以贯彻他们“联清制俄”的计划。

▲1850~1890年代,英国通过扶持奥斯曼帝国和清政府,在亚洲遏制沙俄的扩张。

好,既然英国这如此支持清朝,为什么后来甲午战争开打后,英国突然就不支持了呢?

这个事情还要从日本方面说起。

清朝在搞洋务运动时,日本也掀起了轰轰烈烈的西化运动,也就是明治维新。

日本在搞明治维新期间,把国际局势看的很透彻。日本作为一个小国,闭起门来发展是如论如何都不可能发展为列强的。所以日本维新派认为:日本要发展壮大,只有一条路可走,那就是赌国运!与清政府开战,取代清政府,成为英国在亚洲的新代理人

赢了,日本可以得到英国的承认,并获得英国的扶持。

输了,日本万劫不复,明治维新的所有成果付之一炬。



▲电视剧《坂上之云》截图。剧中的台词把日本发动甲午战争的原因和失败的后果,解释的非常清楚。

英国人很精明,日本蠢蠢欲动,他们不会看不到。所以当北洋水师成军,慈禧太后认为没必要再花钱添补战舰,自得意满,近十年不更新装备、不抓兵员素质后,英国人也就决定两面同时下注,既扶持清政府,也支持日本。(日本的近代海军也是当时在英国扶持下组建的)

英国人如此种种,就是想看看,日本人到底行不行。如果行,那日本就是新代理人,如果不行,那就还是清朝。这种试探心态,与十多年前试探清政府是一样的。

1894年,甲午战争开打,这一打,清朝的虚实被完全揭穿。让英国非常失望。

其实,甲午战争爆发之初,英国人还是比较支持清政府的,无论是卖军火,还是帮助清政府往前线运兵(著名的高升号事件,被日军打沉的高升号就是英国商船),英国都在暗中提供扶持。

然而可惜的是,清军在战争中被打得毫无还手之力,从朝鲜一路被逆推到山海关,实在是烂泥扶不上墙。英国人于是也就抛弃了清朝,转而把扶持目标定格在了日本身上。

PS:甲午战争后期,李鸿章用尽解数都买不到新军舰,其原因就是列强认为清政府已经没有扶持必要了,不想再做无用功,所以也就不想卖了。



▲《马关条约》签署场景

1895年,中日签署《马关条约》,日本在得到他们想要的后,迅速停战,把清政府赔偿白银中的80%都用来发展军工业。他们这么做的目的很明确,就是要抓紧时间,积蓄与沙俄对抗的力量。

日本人很清楚,如果它不能遏制沙俄,英国要它有何用?最终英国也会抛弃日本。

1900年,沙俄入侵中国东北,威胁到了日本在朝鲜的利益。当时日本还惹不起沙俄,就主动派人与沙俄谈判,表示只要沙俄承认日本在朝鲜的统治权,日本也承认沙俄在中国东北的统治权。

但是沙皇尼古拉二世嚣张至极,断然拒绝了日本的请求。于是日本转而备战,并在1902年与英国签订针对俄国的《英日同盟》,获得了英美大量的技术、资金扶持。

在这种背景下,日俄战争已无法避免。



▲日俄战争漫画,日本只是棋子而已,真正在背后充当操盘手的是英美。

1904年,日俄战争爆发,一年后,日本以惨胜的姿态击败沙俄,为英爹除去沙俄这个远东第一大劲敌。

而在这之后,特别是德国在一战投降后,由于日本已没有利用价值。所以到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当美国召开华盛顿会议时,日本就被美国削的很惨,这也最终导致日本政客在国内丧失话语权,狂热军国主义分子成为日本的实际统治力量。

把1870~1920年这五十年历史捋一遍,其实就能发现,无论是清朝还是日本,实际上都只是西方列强的棋子,而甲午战争也只不过是中日争夺英国在远东的代理人身份而已

当甲午战争进入尾声时,如果清政府就是不想投降,坚决得抗住压力,或许日本会继续增兵施加压力,逼迫清政府投降,也或许会打入北京城,威慑慈禧。但是要说灭了整个中国,别说日本当时没这个实力,就算日本真有这个实力,英国也不会坐视不理。

因为英国允许日本挑战清朝,其目的只是为了通过战争筛选更合适的代理人,并不是想看到日本吞并中国。如果中日因为战争打得两败俱伤,一个半死不活的清朝,一个元气大伤的日本,,那最终受益的国家岂不是沙俄了?



另一方面,列强在中国有巨大的利益,没有一个列强想看到日本独霸中国。

1914~1919年期间,日本趁着西方列强打世界大战,曾经想独霸中国,著名的《二十一条》就是在这期间产生的。可是,最终的结果也看到了——当世界大战结束,列强重回中国后,日本独霸中国的美梦迅速破灭,其在华的利益也被英美顺手牵羊。中国这块蛋糕太大了,没有列强想看到这么一块蛋糕被一个国家独占

4

如果清政府拒绝投降,并且迁都到西安或者成都,那么日本可以攻占北京及周边地区,但是无法彻底灭掉清朝。

在马关谈判的同事,日本也做好了谈判不成功的准备。3月7日,日本大本营正式执行直隶大决战计划,组建征清大总督府,参谋总长小松宫出任征清大总督,为进攻北京做准备。

按照日本大本营制订的计划,日军首先在旅顺集结部队,其中包括7个师团下属的80个步兵大队,14个骑兵中队,40个野战炮兵中队,13个工兵中队,总计大约10万部队。然后这些部队将在杨河口一线登陆,经山海关向北京发起进攻。

由于此时近卫师团和第4师团还驻守在日本本土。因此征清大总督府首先征调了70多艘轮船,开始将征清大总督府和这两个师团运往旅顺。而在辽东等地的日军也开始向旅顺集中。

4月18日,征清大总督府的成员在旅顺登陆,才知道前一天中日双方签署了《马关条约》,清政府已经承认战败,于是直隶大决战停止执行。

在4月的时候,由于此前战斗主要是在辽阳一带,因此清政府把直隶防军、湘军等主力部队都抽调去了辽阳等地。直隶一带只有后来从各地抽调来的部分练军、防军,还有原来驻守北京的一些部队,总兵力不过4、5万。其中很大一部分还是八旗部队,战斗力堪忧。

从之前清军和日军战斗的结果,结合北京附近双方的兵力对比看,如果日军真的继续执行直隶大决战计划,清军没有任何可能打赢,日军攻占北京毫无悬念。但是攻占北京不等于清朝灭亡。

在庚子事变时,八国联军照样攻占了北京,慈禧和光绪跑到了西安。如果甲午战争日本攻打北京,慈禧和光绪肯定也不会死守,一样会逃跑。而日本虽然可以集结起10万大军攻打北京,但是加上其他地方的占领军,这也是能动用部队的上限了。

实际上在近卫师团和第4师团投入战斗以后,日本国内只有一个新组建的第7师团驻守,兵力不到1万,可以说是倾巢出动。而日军要在维持对北京附近地区占领的情况下,很难集结起足够的兵力远征西安,因此慈禧和光绪躲在西安并不危险,更谈不上灭亡了。

当然,日本可以利用海上优势袭扰江浙沿海,迫使清政府投降,不过灭亡清政府真的做不到。

5

发生在1894年的甲午战争,经过半年多的激战,中日双方终于在谈判桌前坐了下来。1895年3月,李鸿章抵达日本马关,双方开始了和平谈判。在此前,清军在海陆战场上都遭到了惨败。清陆军在朝鲜战场上一溃千里,一直败逃到了关内。而清政府最为骄傲的北洋水师则全军覆没。在日本军队威胁到京畿重地的情况下,满清政府被迫和日本开始了谈判。

一、中日谈判时的现状。

那么,当时的情况究竟是怎么样的呢?如果满清政府根本就不理睬日本的军事威胁,而是坚持和日本保持战争状态,那么,日本是否能够把清朝给灭了吗?

当时,日本国内也有一种声音,那就是一群狂热的军国主义分子叫嚣的,“日军不占领北京城,是日本的耻辱。同中国讲和现在为时尚早。”为了破坏和谈,日本的暴徒小宫丰太郎向李鸿章行刺你,打伤了李鸿章。

而中国国内也有类似的声音,那就是要求不与日本和谈,坚持和日本打到底。中国地大物博,完全可以耗死国小民贫的日本。

所以,我们可以看到,中日双方都存在着反对和平谈判的意见。但是,最后双方政府代表还是坐在了一起,举行了和平谈判。这就只能说明一件事,那就是双方都打不下去了,只有和平谈判才能给双方带来最大的利益。

二、中国被迫谈判的原因。

中国虽然地大物博,可是当时在军事上确实难以支持下去了。中日甲午战争,明着是中国政府与日本政府之间的战争,实际上是李鸿章和日本政府之间的战争。在战场上冲锋陷阵的陆海军都是李鸿章多年培养起来的精锐。而在李鸿章的兵力与日本军交战的时候,清政府的其他势力都袖手旁观。一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态度。

不但如此,在清政府内部,那些嫉恨李鸿章的势力,还在不断的推波助澜,不断破坏李鸿章的作战部署,逼迫李鸿章在不利的条件下作战,使得李鸿章不断失败,这些人在一旁拍手称快。

就这样,当李鸿章的军事实力被消耗一空后,清政府也就面临着日军直接侵入内地的局面。在这种情况下,清政府只得紧急请美国政府出面斡旋,提出议和。

三、日本被迫谈判的原因。

日本政府在军事上取得胜利的情况下,不顾国内反对议和的呼声,同意和清政府议和的原因有两个,一个是要将胜利果实以条约的形式确定下来,另一个是防止西方列强的干涉。

日本虽然在和清政府的战争中取得了胜利,但是,一日战争不止,它的战果就不能得到确认。日本在战争中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为了获得最佳的战争性价比,在谈判桌上将战果确认下来是最佳选择。这也能够使得战争不能无限制的蔓延下去,超出日本政府的控制。

更重要的原因是日本政府惧怕西方列强的干涉。这场甲午战争幕后的主要推手就是英国。英国为了对抗沙俄,维护自己在远东的利益,便扶植日本作为自己的打手。在这场甲午战争中,英国就是利用日本作为打开中国大门的敲门砖。

在甲午战争前,不但在军事、经济等方面,英国对日本进行扶植。它还带头修改了与日本在1858年签订的不平等条约。1894年7月16日,日英签订新条约。当晚,接到电报的日本外相就连夜进宫向天皇报告。19日,日本政府就决定开始甲午战争军事行动。

我们可以看到,没有英国的支持,日本是不敢发动战争的。而西方列强在远东都有自己的利益。日本的军事行动,可以为列强打开瓜分中国的大门。但是,它的行动一旦超越了列强的利益界限,那么肯定会遭到列强的反对。进而遭到列强的干涉,这是军事上已经使用达到极限的日本所承担不起的。因此,日本也急于议和,防止这种现象的发生。

四、如果继续战争的后果。

如果清政府不议和,继续和日本将战争继续下去,那么,对日本和清政府都没有什么好处。双方会付出更大的代价,而且会两败俱伤。

日本将会骑虎难下,它只能按照原定的计划向北京进攻。但是,它的军队能够打到北京,可是它没有灭亡清政府的能力。而且随着日本向中国内地的推进,遭到西方列强干涉的可能性也会越来越大。

在战争还在进行之中,西方列强就已经开始了行动。其中英国首先向其他列强呼吁,共同行动,联合干涉,结束这场战争。而其他的国家虽然各自的利益关系不同,步调不一致。可是到最后,列强的步调慢慢统一,开始了干涉行动。

美国出面斡旋,促使双方议和。英国通过它的公使敦促日本议和。俄国、法国和德国三国也参加进来,三国干涉还辽。日本在国际上陷入空前的孤立。在谈判的时候,为了防止西方列强借李鸿章被刺受伤事件干涉战争,日本不惜将赔偿金降低一亿两白银。从这里就可以看出日本当时的窘境了。因此,继续战争,对日本是无法进行的。

而中国是军事实力损失过大,西方列强干涉属于未知数,国内又缺乏懂外交、熟知国际法的人才。所以,即便有西方列强干涉的可能,也没有利用的可能。所以,只能被动应付。如果战争继续,清政府只有迁都撤逃一条路了。这样一来,引起的政局的动荡,后果也是清政府不愿意看到的。

结语。

由于甲午战争的失败,中国和日本签订了屈辱的《马关条约》。当时中日双方都有人提出不签订这个条约,不议和,继续战争的观点。但是,双方一起坐下来谈判,这只说明一件事,那就是双方认为通过谈判能够避免更大的损失。

满清政府如果能够继续将战争打下去,它肯定会打下去的。但是,正是在政治、军事、经济上难以为继,它才主动求和。

而日本也是一样,如果战争继续下去,随着自己的损失越来越大,西方列强干涉的风险也越来越大。日本可能不但自己的战果保不住,反倒可能会象“三国干涉还辽”一样倒吐出去一部分。因此到最后,双方只有签订《马关条约》结束了战争。

我是历史笑春风,欢迎大家关注我,多提宝贵意见,谢谢。

6

如果其他列强不干涉,真的能,而且还是非常轻松愉快的那种。

通过对比一鸦、二鸦,以及后面的八国联军侵华,非常容易就能得出这个结果。甲午战争中的日军,可以把十个清朝加一起灭了。

比如说一鸦,英军7000人在江浙登陆,清朝想尽了一切办法,各省联军,地方部队,八旗全都不要命的往上填,愣是拿对面一点办法没有。最后英军一路打到南京,不说灭掉清朝吧,起码肢解没问题。

后面的二鸦就更不得了了,英法联军两万人,直接打到了北京。八里桥之战,法军撇下英军单独击溃了僧格林沁的满蒙联军。哪有什么还手之力?

后面的八国联军侵华,联军真正参战打入北京的部队也就16000人,其中8000人是日本人。直接把首都都占了,慈禧和光绪伪装成苦力从东华门出逃。

甲午战争的时候,清朝还没学习德、日进行陆军改革(所以说袁世凯真的很厉害,近中国近代陆军之父),陆军的战斗力说是“东亚病夫”都是在夸他。和列强的军队交战,哪怕人数是对面的十倍,战争局势依然是一边倒。不,那都不能算是战争,可以形容为单方面的屠杀。可以去看一下清法战争,冯子材三万多人的部队,依托着防御工事,在两千多法军面前照样只能被动挨打。

封建军队,哪怕拿着火枪他依旧是封建军队,在近代军队面前不具备任何抵抗能力。可以了解一下一鸦中英国人的刺刀战,清军可以冒着火炮冲锋,但只要英军拿出刺刀前进,清军立刻崩溃。

甲午战争中的日本陆军,足足有二十多万。武器就不说了,各有千秋。但日军战术、机动能力、作战意志都远远超过清军。所以当时清朝最精锐的淮军在朝鲜一路溃退,跑到了鸭绿江边上才算完。中间光绪还派了他舅舅带兵去救援,刚到山海关,就集体开溜了。

北洋舰队覆灭后,日军完全可以走当初英法联军走过的老路。带上两万人从北塘登陆,进攻大沽炮台,拿下天津。天津没了,还想守北京?开玩笑呢?事实上,日本当年也是这么威胁清政府的。

清政府不是傻子,两亿两白银做点啥不香?好端端的能赔给昔日看不上的小国,完全是因为不赔的后果承担不起。政权在,钱迟早能再从底下捞回来。政权没了,那真的是什么都没了。

至于说列强的态度,甲午战争的时候光绪低三下四的召见在北京的各国使节,没用。清朝狂妄自大惯了,临时抱佛脚,想什么呢?但是呢,列强可以允许日本从清朝身上割肉,却绝不会允许他覆灭清朝。沙俄的三国还辽态度已经很明确了。

还有,不要以为日本在二战时是轴心国国就很厉害。在当时资本主义的主要强国里,日本依旧是弟中弟,意大利的国民生产总值都领先他一大截。真正坐庄的还是英法美俄德,都有各自的小心思,清朝站队自保还是很容易的。比如说左宗棠收复新疆、清法战争,清朝都是站英国这边,损失都是微乎其微。甲午战争之后又站队沙俄(这个保护伞明显不靠谱,居然想黑吃黑)......永远有队伍站,无非就是割肉而已。

欢迎下方讨论,如有不足之处,还望指正

7

不能!既不能,也不会!

鞑清虽然堕落,但体量尤在。鞑清虽然是一头病入膏肓的大象,日本就算是一匹狼,一只虎,吃掉死象也会被撑死!

8

日本不能灭了大清。但再打下去,大清会提前灭亡。

大清的战争潜力:只能以单纯的军事战力和财政能力来衡量

大清,是一个古代政权。

彼时,民族意识尚未完全觉醒。即使是陈独秀这样的人物,也是在甲午后,才开始认识到有“国家”这个概念。

十年以前···哪知道国家是个什么东西,与我有什么关系呢?到了甲午年,才听见人说有个什么日本国,把我们中国打败了···此时我才晓得,原来世界上的人,原来是分作一国一国的。——陈独秀《说中国》。

时人眼中:大清的天下,不过就是大清天子的天下。

因此,大清不可能做到“地无分南北,人无分老幼,皆有抗战守土之责”。

相反,以古代历史的逻辑看:一旦大清的力量虚弱,更可能出现“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的局面。

因此:大清对外战争的承受能力,不可能以“全民动员潜力”来衡量,而只能以军队的战斗力和单纯的财政角度来衡量。

晚清的军事战力就不说了,丢人丢到家了。

拼财政呢?

拼财政,大清已拼不过日本

就经济总量而言,大清远胜日本。

但由于日本已完成经济转型,战前两国财政收入旗鼓相当。

1893年,日本财政年收入折合白银7585万两。而大清,是8867万两白银。

总体差距不大。

虽然大清财政收入多一些,但别忘了,大清开销的地方多呀,比如:修园子。

所以,开战后,大清先没钱了。

战事不利后,大清开始四处筹钱。

通过搜集各库存款、捐举人、富商借款、向汇丰银行借款等各种途径,筹得6000多万两白银!

日本呢?

光在1894年10月(黄海大战已结束),就通过了2.5亿日元(折合1.78亿两白银)的预算方案。

此时,日本尚未借外债(《货币战争3》中所说借英国1.2亿两白银并不存在,相反,是大清为了赔款找英国借钱)。

换句话说,日本通过国内所筹得的款项,已接近大清通过各种手段筹措费用的3倍。

更重要的是:日本还没有借钱,而大清已经借不到钱了。

由于各国不再看好大清的战争前景,大清贷款已十分困难。

因此,再打下去,拼财政,先扛不住的是大清!

无外援可依

抗战时,国民政府在外交上做得相当不错。

1937年的德国、1939年的苏联、1940年以后的美国,各曾以大量物资支援国民政府支撑下去。

至于1941年珍珠港事件后,反法西斯同盟的支持就更多了。

但是彼时的大清,却得不到外来支持。

大清先找俄国。俄国只说:战后如果日本对朝鲜有野心,我们帮你管。

其实,无非是指望清日两败俱伤,他收渔翁之利而已。(后遂有日俄战争)

英国,在得到日本“不将战火烧到上海附近海面”的承诺后,已不再支持大清(明治时期日本外交人员比二战时要厉害得多)。

其他美德法俄诸国,当时在远东影响力有限,利益关联不强,更没心思插手了。

如此,大清“以夷治夷”之策已不可能奏效了。

战场上打不过人家,国内不敢动员群众,国际上又无外援可依。

大清是真没辙了!

动员能力,是胜负的关键。

无论对手是外敌还是病毒,看一个国家承受力的不仅仅是经济总量。

更重要的是:动员能力。

大清经济总量不小,但其动员能力却与近代国家相去甚远。故无论面对英法舰队,还是面对东夷,均无力抵抗!

幸运的是:我们今天,生活在一个好时代。

今天,无论对手是病毒,还是外敌,我们都能充分动员,众志成城,赢得胜利!

9

完全不能。日本没有任何能力灭亡中国。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日本就曾经叫嚣过“三个月灭亡中国”——当然,据说这也是美化过的说法,原话更狂妄。

按照网络上的说法,原本的情况是这样的。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时,裕仁天皇询问陆军大臣杉山元:

“解决中国事变,需要多长时间?”

“只需要一个月!”

无论是三个月还是一个月,日本军队的狂妄都体现的淋漓尽致。最终的结果大家也都看到了,在独自应对的情况下,中国成功将战争拖到相持阶段,为日后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没有哪个国家,能够轻易灭亡中国。

特别是晚清那样的背景下,中国当时的国力衰弱,但仍然是统一的国家,能够应对突发情况。

八国联军在1900年的行动中,领悟到灭亡中国是很困难的事,就是这样的道理。中国太过庞大,人民是难以被征服的。

除了内在原因外,影响中日格局的势力在甲午战争后尚存。

这就是为什么会发生三国干涉还辽的事件,列强也要追逐在华利益,也不会坐视不管。

总之,这是根本不可能的事。

10

首先,如果战争继续,日本不可能打得过大清国。

要明确一点,战争打的是钱。

战争是十分消耗钱财的政治行为,而1894年的甲午中日战争更是如此。日本为了这场关乎国运的豪赌,几乎动用了所有的人力物力。

1887年,天皇更是更是每年从内库拨款三十万元给海军,这已经超过了皇室整个开支的十分之一,甚至不惜每天只吃两顿饭。此举带动了日本政府议员主动献出四分之一的薪俸用于海军。

而且日本的大陆侵略政策也是深得底层平民之心。市井商人纷纷捐款,就连艺伎,酒馆等风俗店,居然也为日本海军捐款扩军。

大清国虽然已经落寞,但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每年的财政收入依然是日本这个弹丸小国无法比拟的。

甲午战争时期,日本举国上下勒紧裤腰带,节约资源供奉前线,到马关谈判之前,日本虽然军事前线占优,但是国内经济残败,人民生活困苦。

甚至已经出现当街抢劫米店的行为了!

如果此时,伊藤博文与李鸿章的谈判破裂,战争继续,日本必败无疑 。但是他们会执行第二方略,退守本州岛,依岛血战,清政府也很难占便宜。

但是历史没有假设,清政府已经腐朽到根了!

可能也是天意如此,甲午战败,加速了中国封建势力的灭亡,也让日本在错误的军国主义道路上,越走越远。。。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