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一句话,得不偿失

虽然美国在1945年造成了原子弹并且还扔给了日本,可当年作为刚刚出现的新型武器,原子弹的技术其实还很落后。美国当年为曼哈顿工程投入巨大的人力物力财力,从1942年开始先后动员了10万多人参加,耗资20亿美元(可生产3万辆谢尔曼坦克),结果也就只造了几枚原子弹(大约5到7枚),然后1颗用于试验,2颗“援助”给了关岛和长崎。再之后,日本投降了。

美国橡树岭工厂,当年有36000多人参与了原子弹的制造


美国人虽然有了原子弹,可在当时还未进行核武器的小型化发展,同时也没有弹道导弹可用。而一枚原子弹重达数吨,想攻击苏联只能使用改装过的B29重型轰炸机携带进行临空轰炸。要知道,当年的苏联在世界上虽然不是一支战略空军,但却是一支数一数二的战术空军,要轰炸苏联本土,那得先想想如何对付苏军庞大的空军战斗机群。另外,美国当年轰炸日本时只使用了一架轰炸机,而要攻击苏联那就必须保证有大量的战机执行护航任务,先不说战术执行的难度成倍增加,光如何保持机组乘员的士气就是一个大问题。

携带原子蛋的B29轰炸机在执行任务前经过了特殊改装,所有自卫武器及非必需品被拆除,以保证能投掷高度超过9000米。要是这样去轰炸苏联,毫无自卫能力的B29将成为空中的活靶子。


另外,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各主要参战国人员伤亡惨重、基础设施毁坏严重、经济几乎崩溃,已经没有能力再发动一场席卷世界的大规模战争了。美国虽然损失最小,但经济也同样受到严重影响,二战一结束便立即开始了大规模的军队复员工作。再加上二战结束后各国均侧重于国内经济的恢复和地缘政治的争夺,因此也不愿主动挑起战争。即使后来也有剑拔弩张的“柏林危机”,但整体上并没有影响双方高层的意愿。直到60年代,有了底气和能力的苏联开始主动出击,频频和美国角力,比如说“古巴导弹危机”。

美国在一艘开向古巴的苏联货船上拍摄到的情况


最后,是苏联本身给美国人带来的意外“惊喜”。因为根据当时美国的推测,苏联要研制出第一颗原子弹至少也要50年代中后期,这将给西方世界带来长达十余年的核武器垄断优势,在谈判桌上也会更有底气。所以,得意忘形的美国人在新型核武器的开发上不仅没加快速度,反而减小了投资。于此相反,当时苏联的情报工作十分到位,在积极开发原子弹的同时,又从美国获取了有关原子弹的资料,同时保密工作也很成功,没有让美国人获得什么有价值的线索。因此,在1949年爆炸第一颗原子弹时,震惊了整个西方世界。苏联仅用了几年时间就追上了让美国人自认为领先的核武器技术。这个时候,美国人再想全面开战,可就得想想后果是什么了。也是因此,东西方两大强国开启了恐怖的核武器时代。

苏联展示的核武器

最佳贡献者
2

也许美国真想这样干,但几个具体原因决定,美国做不到。

首先是当时核弹威力还不大,美国生产还不能满足对苏战争的需要。

在苏联研发出核弹前,美国一定又造出了几枚弹头了。但毕竟是新的军工,要有多大规模,虽然查不到具体的信息,但足以推想得知不会太强的。面对苏联上千万军队,近十万辆坦克八万架飞机的军队,以及战胜德国激发出的士气。美国不能一举打残苏联的军力,就一定会破苏联的怒火毁灭。

其次,是当时的运载工具根本不具备打击苏联的能力。

当年还没有洲际导弹,只能用轰炸机投送。美国轰炸机能打击苏联吗?朝鲜战场上,美国投入上万架军机,被少量参战的苏空军缔造出著名的米格走廊。由此可知在空中攻防上,美军还真不是苏军对手。

其三,美国已有对付苏联的战略,就是逼其军备竞赛,从而拖垮。

二战,苏联受到了最严重的损失,战后重建任重道远。只要卷进与美国的军备竞赛,美国凭借战时积累的财富足以让苏联耗尽国力,从而出现社会建设的巨大欠债。而美苏争雄,是两种体制、两种模式的比竞,不是凭一时的军事胜负能决定的。

第四,则是美国还没有接受英法的殖民资产与世界地位,还不是真正名正言顺的西方老大。不仅要忙于东亚的存在,还要与英法角力。苏联的强大也是美国降服英法的工具与理由。

3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原因如下:

第一,当时的原子弹不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当时原子弹最多也就是具有战略轰击能力,也就是一次摧毁一个城市的核心部分。

但苏联是个非常大的国家,拥有众多城市。

以当时美国的能力,不可能将苏联几千个城市都炸掉。

那么,炸毁几个城市,对于苏联来说是可以忍受的。

实际上,二战期间苏联的欧洲部分丢失了大半,战死了1000万青年,仍然能够持续作战,击败了德军。



第二,苏联也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

苏联虽然暂时没有核武器,却有大量化学武器和生物武器。

如果被核爆以后,苏联很可能利用生化武器进行反击,一样会杀死北约大量人员。

一战的化学毒气战的可怕景象,北约是记忆犹新的,不可能冒着这种危险。



第三,美国和整个北约不愿意打仗。

在1949年,欧洲刚刚从二战的废墟中开始复苏。

二战整个欧洲几乎都被拉入战火,只有西班牙、瑞士等少数国家得以幸免。

这种情况下,无论北约还是美国的平民,都非常厌恶战争,更别说核战争。



第四,对于核战的后果难以预料。

当时有核冬天理论,认为使用大量的核武器,特别是对像城市这样的易燃目标使用核武器,会让大量的烟和煤烟进入地球的大气层,这将可能导致非常寒冷的天气。

这会导致地球上人类和动植物大量死亡。

一说当年恐龙灭绝,就是因为类似于核弹爆炸的陨石撞击地球,出现了核冬天现象。

谁愿意大家一起死?


至于日本投降,是因为本来常规战争就已经打不过,濒于投降。再被炸了两颗原子弹以后,穷途末路的日本只能投降。

4

众所周知,美国在二战结束前就试爆了原子弹,并且成功在战争中使用了原子弹。

1945年8月上旬,美国在日本的广岛和长崎投下两颗原子弹,原子弹巨大的威力把日本高层吓破了胆,促使日本天皇宣布投降。

有人问,苏联是1949年8月才试爆成功原子弹的,时间比美国晚了四年。

那么美国作为唯一核大国,为什么在这段时间内,不趁机用原子弹入侵苏联呢?

问这话的朋友,似乎把战争看得像孩子过家家那么简单,要知道核弹是威力巨大的,扔一颗核弹一个城市就没有了,会造成几十万人的伤亡。


而且随着时间推移,美国的原子弹技术会日新月异,原子弹威力也只会更大,如果使用原子弹威力一定大过广岛和长崎投下的原子弹。

原子弹最大好处是威力大,最大的缺点也是威力大,使用之后不分平民和军人玉石俱焚。

假设美国总统昏了头,或者是间歇性精神病发作,可以产生对苏联使用原子弹的想法,但他没有办法实施,没有使用原子弹的权力。

首先美国法律限制了总统发动战争的权力,不像伊拉克总统萨达姆一样总统想打谁就打谁。

美国总统有时候可以绕过国会进行小规模的军事行动,但是想将战争扩大进行下去,想对一个国家宣战,总统是无能为力的,必须要国会通过。

因为国会不通过,法理上战争就是非法的,而且国会不点头没有预算。


在没有跟一个国家开战前,就使用核武器,那是根本行不通的。

不可能杜鲁门总统无缘无故,一觉醒来心血来潮,直接下令对苏联实行核打击。真的这样,下面的人也绝对不会向下传达这个命令。

由此可见,美国总统个人即使想对外使用核武器,比登天还难,是万万不可行的。

有人说,会不会美国总统昏头了,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和国防部长也昏头了,国会参众两院也是一群疯子,他们集体疯狂了。

可是古今中外,这样的事情没有出现过。

这样的情景只见于科幻小说中,如果美国一个领导人发疯,马上会被送到精神病院去,哪怕他贵为总统。

事实上,美国国会议员在神经正常的情况下,行为是受民意左右的,要不然他们就无法在下届选举议员的时候当选。



而美国人民不是好战的,他们对美国发动的对外战争,除了打击法西斯的战争以外,对其它每场战争都是反对的。

而美国对日本宣战,也是在美国受到攻击的前提下进行的。

所以说,对于对外使用原子弹这样会造成大量平民伤亡的行为,美国人民是坚决反对的,美国国会议员也不会赞成。

事实上,自从原子弹诞生后,美国没有一个领导人试图进行使用原子弹的法律操作,美国国会也没有一个议员提出过这样的提案。

美国制造原子弹除了对付穷凶极恶的法西斯,只是把核武器当做保卫和平的武器,而不是征服世界的武器。

世界各主要强国拥有核武器,包括苏联,都是将核武器作为威慑力量,而不是现实的进攻性手段,美国也不例外。

众所周知,从二战结束后冷战就不幸开始了,从1946年开始到1949年苏联爆炸第一颗原子弹之前,苏联和美国在欧洲的对抗已经白热化,双方剑拔弩张,战争一触即发,但美国都克制了。


1946年3月,英国首相发表了著名的铁幕演说,揭开了冷战序幕。1947年3月,杜鲁门在美国国会发表演说,提出要以遏制东方阵营作为国家政治意识和国际战略的指导思想,这就是著名的“杜鲁门主义”。

这是美国在二战后要建立世界霸权的一个明确信号,标志着冷战的开始进入一个新阶段。

于是美国取代英国直接介入希腊内战,支持希腊右翼对左翼武装力量进行镇压,成立了美希联合作战司令部,参与镇压希腊人民武装!有近千人死于内战,最终在希腊成立了一个亲西方的政府。

1948年6月24日,苏联和西方国家发生军事对峙,苏联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不惜封锁西柏林,切断了西占区和柏林之间的所有水陆交通,要把几百万西柏林人活活饿死。

当时的形势非常危急,战争一触即发,但是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选择了克制。

当时二战刚刚结束,欧洲满目疮痍,人民迫切希望休养生息、医治战争创伤,发动战争不得人心。


民意难违,各国政府谁也不想打仗,可见西方政客还是理性的。

于是美国和盟友选择了忍让,用另一种办法让苏联屈服。

在一年时间内,美国和欧洲盟友硬是靠空运维持了西柏林200多万市民的生存,一天3000架次飞机降落在西柏林,250万西柏林人不但得到了食物、煤,甚至得到了生日蛋糕。

在一年间内,美国飞机飞行次数277,728次,空运货物211万吨,同时对苏占区所缺的钢、焦煤及电力等实行反封锁。

美国展示的巨大力量让斯大林惶恐,苏联终于做出了让步,局势得到缓和。

美国不用原子弹就能达到目的,为什么要动用原子弹,伤害无辜平民呢?

经过了残酷的二战,美国和欧洲人民心有余悸,美国也不想和苏联爆发全面战争,因为师出无名。

而且二战后,斯大林的个人威望达到顶峰,牢牢控制了苏联党政军大权,成为事实上的独裁者。苏联军队进入最鼎盛时期,500万军队主要都部署在东欧各国,跟西方国家进行对峙。

一旦打起来,投鼠忌器,美国是万万不能轻启战端的。

斯大林对此心知肚明,所以即使在苏联没有原子弹的时候也主动出击,咄咄逼人,扩张势力范围,积极与美国对抗。


如果美国举国都是疯子,都是好战分子,在苏联没有拥有原子弹的时候,对苏联使用,是能够让斯大林服软的。

据有关资料记载,到1947年为止,美国已经拥有25颗原子弹。有人说,如果美国真的对苏联首都和重要战略目标进行核打击,苏联统治集团会土崩瓦解,冷战可能会结束,但美国根本就没有考虑使用。

不过话又说回来,即使斯大林和苏联高层消失,苏联人民也不会屈服,在东欧各国的苏联军队也会奋起反抗。

消灭苏联高层是一回事,想让苏联人民屈服是另一回事。

如果从另一个角度论述,美国对苏联进行核打击难度很大。

对日本投放原子弹的时候,日本已经基本上失去了制空权,可是在二战后苏联的空中力量还是比较彪悍的,美国即使真的想对苏联进行核打击,难度还是不小的。

不过美国能不能对苏联进行核打击是一回事,想不想是另一回事。如果美国真的想,能不能就不是他们考虑的问题了。

5

谢邀,原因有三点:

第一核弹并没有那么大的威力

现在基本上大家是谈核色变,从而过大的夸大的核武器的威力。

动则一颗核弹毁灭一个城市的说法。但是从实际意义上来说,美国在广岛和长崎所投下的核弹并没有真正的将广岛和长崎彻底毁灭掉。

它打击的仅仅是一个人口相对密集的城市而已。

这个东西如果用在战场上,那么——能够取得的战果就相对有限了,毕竟一条十几公里长的战线,核弹也只能撕开一个1-2公里的口子。对真正的战局还起不到特别大的作用。

第二就是——地主家也没有余粮啊,1945年美国实际上手里有5枚原子弹,在墨西哥爆了一枚试验弹,在广岛和长崎投了2枚。实际上还有一枚弄丢了,辗转到苏联人手里。最后一枚在1946年十字路口行动中实验用掉了。而十字路口行动的时候,美国一共用将近一年的时间里生产了不到10枚核弹。虽然已经是量产状态了,但是依旧数量很少很难取得战略上的优势。



最后一个原因是——在1947年才渐渐开始美苏冷战的。

而且冷战的起源并不是苏联和美国互相下战书这么简单的事情,而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一般历史学者会认为1947年9月那几件事是冷战的开端。但是,如果在1947年的国际形势上看“冷战的开端”和普通的外交冲突并没有什么特别不一样的地方。

因此“冷战”是在一个不断逐步升级的对抗中循序渐进的打起来的。而苏联真正拥有核武器的时间是1949年,这时候,冷战双方的对抗还真的没有那么强烈。还没有到政治手段完全无法解决的状态下。当然了即便是1962年古巴导弹危机也最终是用政治手段解决的。

甚至说现在咱们说的铁幕,其实大多都是苏联有了原子弹之后慢慢建立起来。

这种隔离带的建立实际上要晚于苏联原子弹的诞生。


所以说,那个时候忙于重建欧洲的美国即便有核武器,也还真的没真正的以苏联作为下一个要进攻的目标。

6

美国从45年开始,就没有跟一个主流国家打过仗,都是打一些三流国家,就像成年人打小孩子,而且,还要叫一群小弟一起群殴,你认为他敢跟苏联这种国家打?即便就是当时的中国,美国也是也不敢打的。

核武器是战略武器,何为战略武器?基本就是威慑对方,战时对敌纵深打击的武器,是让对方不会打你,而不是主动进攻别人,当然,现在核武器战术化了,有小型核弹头,但是一般也不会用的。

美苏是当时的两巨头,从来都是分庭抗礼的,怎么可能互相打热战呢?这跟有没有核武器没有毛关系。

如果当时打了,苏联打不赢美国,还打不赢欧洲?你打我,我打小弟,当苏联踏平欧洲了,美国怎么办?

当时的美国海空军是很厉害,陆军呢?陆军苏联世界第二,谁敢称第一?就像今天没有国家敢跟中国打陆地战一样。

7

在世界追求和平的主旋律下,核大国也不是想打谁就能打赢的。从1961年到1975年越南也没有核弹,40多万美军浴血奋战热带丛林14年之久,不也一样没有打赢越南战争吗!最后只能抛下自己的盟友撤离,眼睁睁的看着北越统一全国。

ChaoXian战争期间美军也占据核垄断优势,但也一直不敢将战争扩大化,麦克阿瑟将军提出对我们动用原子弹后不久就被撤换,在李奇微将军指挥多国部队期间,甚至还出现了兵变,足见美军在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的厌战心里。参照对比可知,即便1945年美军拥有核垄断的优势,也不存在迅速击败苏联的可能,因为后者通过苏德战争的残酷锻炼,成长为欧洲乃至世界第一劲旅,相比之下,美军只是在后勤和装备上占据部分优势罢了。

(苏军摧枯拉朽的战斗力是英美不敢动他的关键因素)

苏联红军在1949年拥有身经百战的1000余万大军,当然了,这里边真正的精锐战斗部队约600万上下,但地面部队数量绝对在英美联军之上,它们配备的T-34坦克不比美军的谢尔曼差,炮兵和机械化步兵的装备水平也相差不多,但战斗素质和作战经验绝对占据上风!

最要命的是,苏联空军配备超过8000架战斗机,数量略低于英美联军,但苏联飞行员的战斗意志绝对占据优势,庞大的截击机作战部队可有效确保本土领空的安全,再加上易北河以东的整个东欧都被苏联控制,这个巨大的战略纵深让美英的重型战略轰炸机难以发挥作用,而中型战术轰炸机反倒是苏联人占优势,由此可见,在战争发起初期的空中较量中,英美没有把握取胜。

没有空中优势不仅不利于地面部队推进,对原子弹的使用也提出了苛刻要求,我们都知道,1945年美军是没有战略导弹的,它想把原子弹投到苏联的关键城市,只能依靠轰炸机来完成,在没有夺取制空权的前提下,这是不可能做到的,因此美军的原子弹形同虚设,能发挥的作用并不大。

上文提到的另一个不能忽视的原因,就是美英国内和军队的厌战心理。

美军名将巴顿是个战争狂人,他确实有过趁势击垮苏联的打算,但这只是他个人的狂热思想,美英两国的绝大部分将领都明白,他们的部队极度厌战,比如美军艾森豪威尔将军就选择放慢进攻德国的速度,把柏林让给苏联红军去攻克,为的就是减轻部队的作战压力,缓解厌战情绪。

(美军高级将领)

说美国人怕死不想打仗,估计很多人表示怀疑,但看过美国战争大片的人都会明白,美军虽然装备精良、后勤充足,但部队的厌战现象远超我们的想象,这在战争片《兄弟连》、《巴顿将军》和《拯救大兵》等都有体现,在击败纳粹德国之前士兵们还有支撑下去的信念,在德国投降后士兵们都盼着尽快回家,如果突然对苏联宣战,肯定得不到部队的支持。

英国社会和部队的厌战情绪更高,毕竟他们从1939年就开始生活在战争的高压之下,英伦三岛的社会生活受到严格的计划安排,自由经济市场无法正常运转,也肯定会影响到社会生活,英国人民不想打仗最直接的体现就是丘吉尔首相下台。

1945年大选后,丘吉尔被工党领袖艾德礼取代,他自己都感到莫名其妙,明明自己是带领英国打赢二战的英雄,怎么就被在野党给取代了呢?这其实就是英国民众普遍厌战心理导致的结果,保守党的战时经济管制举措虽然很成功,但这远远不是大家想要的富裕和自由,反而是工党给出的一系列重建计划让民众看到了希望,换言之他们不想打仗。

(英国与斯大林谈判)

英国工党的宣传口号里有这么几句:战争的胜利必须伴随着繁荣与和平、一个进步与和平的世界。可见,工党明白英国人不想打仗了。丘吉尔的竞选口号也有一句:安排战场上回来的人,可见他也明白选民的心理,大家都没有继续打仗的意思了。在英国人普遍希望尽快重建经济的大背景下,美国一家对苏联动武会有什么后果呢?

1945年美国在欧洲的兵力不过300多万,就算装备先进还拥有原子弹,如何去死磕控制着东欧2亿多人口的苏联呢?当时的匈牙利、保加利亚、罗马尼亚、捷克斯洛伐克等都被苏联控制,仅仅这些国家就拥有230万武装力量,300万美军是不敢轻易动刀的。

8

不要拿你的思维去衡量美国,不要说49年,就是现在美国要拿下世界上哪个国家都是轻而易举的事情,美国只是反对世界上一切独裁者,只想全世界上人民都活得有人权,活得自由,你的思维应该回去封建社会

9

既然你诚心诚意的问了,我便认认真真的回答你。

苏联掌握核武器的时间比美国晚了五年,直到1949年8月,苏联才首次爆炸了自己的第一颗原子弹,而在这之前到二战胜利的5年间,苏联并没有核武器。很多人于是有了疑问,当时全世界只有美国拥有核武器,为何美国没有使用核武器对苏联发动战争,而是选择了与苏联进行冷战。


实际上,核武器是保卫和平的武器,并不是征服世界的武器。二战结束以后,世界各主要强国,尤其是美国和苏联,都是将核武器作为威慑力量,而不是现实的进攻性手段。

从1946年开始到1949年苏联爆炸第一颗原子弹之前,苏联和美国在欧洲进行了一番激烈的对抗。


先是希腊内战,希腊共产党组织武装斗争,在解放区建立临时政府。接着1947年3月,杜鲁门在美国国会发表演说,提出要以遏制东方阵营作为国家政治意识和对外政策的指导思想,即所谓的“杜鲁门主义”。这是二战后美国建立世界霸权的重大步骤,标志着冷战的全面开始。于是美国取代英国直接参与镇压希腊人民武装,到1949年临时政府被颠覆。

1948年6月,由于军事对峙升级,苏联切断了东柏林至西柏林的铁路和公路,由此发生了柏林空运事件。美国在一年时间内,靠空运维持了西柏林200万市民生存,一天3000架次飞机降落在西柏林,200万西柏林人不但得到了食物、煤,甚至得到了生日蛋糕。

斯大林认为1941年德国经东欧入侵苏联,因这些东欧国家都存在敌视苏联的政府,所以在1948年,有苏联占领军的东欧五国社民党和社会党变魔术一样纷纷与共产党合并。苏联把持各国党政要员任免权,匈牙利的拉科西等亲苏派均任要职。最令吃惊的,1949年苏联元帅罗科索夫斯基被派到波兰任国防部长,成为波太上皇。

美国也不可能和苏联打全面战争,因为师出无名,而且刚经过残酷的二战,美国国内也没有继续再打仗的民意。而且那时候苏联红军是最鼎盛的时期,500万军队主要都压在欧洲,这给了西欧和美国很大的威慑,也是美国没有迅速武装德国然后对苏开战的主要原因。斯大林早就明白了这一点,所以在没有原子弹的时候也多次扩张势力范围,与美国对抗。


目前,有观点认为,核武器能够创造出更安全的世界,在这个充满冲突与纠纷的世界,这样的观点明显是政治不正确的,很少有政治家或决策者们会公开这样讲,但是现实就是如此。

从武器本身的角度来说,核武器是为了战争需求而发展的,但是由于这个武器本身的威力过于强大而导致没人敢首先使用,所以核武器的存反而会带来和平,这就是“恐怖平衡”下的和平。


美国当时与苏联常规力量相当,如果发生常规战争后果肯定是两败俱伤。但是用原子弹效果就不一样了,到1947年,美国已经拥有25颗原子弹,在当时的原子弹恐怖下,如果真的扔向苏联,苏联很可能会屈服,但美国错过了最佳时机。


不过话又说回来,在全面战争中依靠25枚核弹就想征服一个拥有五百万军队,二千万平方公里的庞大国家,似乎有些开玩笑了。

10

美国没有借着苏联没有原子弹的机会发动进攻的原因,存在的多方因素,不是一两个因素决定的。

在二战结束之后,英国人曾经一度主张对苏联发动战争,继续打第三次战争大战,因美国反对阻止,在当时的情况下,美国不愿意再打了,不是精疲力尽了,而是厌倦战争,主张对苏联作战的丘吉尔在选举当中失利的原因也是英国反战了。

无论是苏联,还是英美都对打仗没有兴趣,更不要说,双方在对德作战中结成同盟,想一下子从盟友变成敌人,这个转化过程还是相当的过程的,在二战结束的最初几年以内,双方的关系还不错,也许看不顺眼,但还没有非打一架的想法,

冷战的形成也有一个形成过程,美国没有理由,也没有必要性,突然对苏联发动战争,再说原子弹不是人们想象的大白菜想用多少就用多少。

二战之后,美国是花了相当时长的时间才建立起核武器储备库的,在没有足够的数量之前,美怎么可能有条件打一场核战争呢?各方面条件都不允许美国马上开战,等到苏联拥有了核武器,更加犹豫了,最终没能发动这场战争。现在许多人拿今天的事去推导过去,下结论,装个事后聪明,其实对历史一无所知。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