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关于鬼子六和慈禧,民间有很多花样说法,我还是讲真实的历史吧。

鬼子六的悲剧,恐怕一开始就注定了,因为他是道光所有儿子中最具有才能的一人,也真的是最有近代眼光的一人,但没办法,道光选择的接班人,终究不是他,而是老四咸丰帝。

当然咸丰帝的最初几年,对这个弟弟其实还算不错,即位第二年就把乾隆年间权臣和珅的府邸赐给了鬼子六做王府,还和他互相写诗答和,当然那种诗很烂,咱就不提了。

而到了第三年,鬼子六便被授权军机处行走,从此打破清代皇子不得干预政务的祖制。咸丰帝这么干,确实是给了弟弟展现自己才能的最好环境。

而在此后近两年的光阴中,弟兄俩其实处得还不错,鬼子六先后获得了镶黄旗、正黄旗满洲都统与奉旨总理行营事务、赏穿黄马褂等权力和待遇。但到了第五年,矛盾便露出水面,鬼子六的母亲病重之际,他向咸丰请求晋封皇太后,咸丰却心里不乐意,但是表面上又不好意思拒绝,含糊应和了几句,结果鬼子六马上传旨册封——按理说这也不是什么大事,却引起了咸丰一直一来情绪的总爆发。鬼子六老娘下葬第二天,就被撤去一切职务,直到两年后才重新启用,奉旨补授镶红旗蒙古都统。

也就是这个时候,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鬼子六当时是强硬派的代表人物,甚至提出了派兵直捣香港的建议。但是随后,英法联军便出现在北京城下,咸丰帝跑路,鬼子六被留下来做了议和大臣。此时他才认识到西方的威力,在《北京条约》的谈判和签订过程中,鬼子六开始与洋人打交道,也开始培植自己的势力。这一年开始,鬼子六提出了联合英国对付太平天国的策略,即所谓借师助剿,而事实证明,这确实是当时清朝自保的最佳方案。同时,他主张大清国自己也要图强,学习西方的长处,以补自己的不足,而这便是所谓洋务运动。

咸丰帝同意了鬼子六的请求,随后便成立了总理各国事务衙门,这个衙门,貌似只是一个处理外交事务的部门,实际上却是大清国后期的政务中枢,鬼子六做总理衙门的头,事实上便成了大清国的国务卿。

但是,鬼子六搞洋务,随即便引发了他与保守派的权力之争。而咸丰帝的左右摇摆,终于在最后关头变成了支持保守派,即遗诏令载垣、端华、肃顺等8人为赞襄政务王大臣,顾命辅政。

这个时候,鬼子六几乎就要下野了,但是没想到的是:慈禧在此时向他伸手了。因为顾命大臣夺去的,不仅是鬼子六的洋务大权,更遏制了后宫女人的干政。所以在这一刻,慈禧便与鬼子六联手,发动政变,干掉了八个顾命大臣。

这个事件,在演义中编得绘声绘色,但无非就是年轻漂亮的小寡妇和年轻有为的小叔子之间的坊间传闻而已,中国人乐衷于编造和传播此类故事,老实说如果真有,我也不介意渲染一番以增加点阅读,但其实并没有。

应该说,对于大清国而言,这是一件好事,因为这样一个乐于接受西方近代理念的亲王来主政,显然比那些骄横无知的家伙好太多。而对于中国而言,自强求富的洋务运动虽然不彻底,但总归有胜于无。

另一方面,鬼子六的得势,也招致了很多反对派的仇视。头一个是顽固守旧派,这也就罢了。但曾国藩、李鸿章为代表的湘淮系,逐渐也和他面和心不和,因为他主张削藩,而削藩的主要目标就是曾李。而更致命的一枪则来自后宫,慈禧既然没有和鬼子六发生过什么爱情,自然也就对这样一个手握大权的王爷很不放心,于是在后期,不断寻找机会,对他连续不断地施以打击。

大家所不知道的是:同治四年,仅仅是一个小小的编修,写了一份弹劾奏章,说鬼子六揽权纳贿,也没有什么确定的证据,慈禧就借力出招,免去了鬼子六的议政王头衔。

本来,同治帝和慈禧太后的帝后之争,鬼子六完全可以借势同治帝,以达到压制慈禧的目的。但鬼子六在此时却犯糊涂了,同治帝当时大修园子(即颐和园),就是为了让慈禧早日退休养老,鬼子六却不明情况,就带队十重臣,当面劝皇帝,说国家没钱了,园子别修了。搞得同治当场暴怒,说了“此位让尔,何如?”这样的狠话。

也就是从这个时候起,鬼子六的干劲逐渐消退,尤其是在光绪七年慈安太后去世后,反复的浮沉磨平了奕?往日的棱角,挫败了他的锐气,日益消沉——到了光绪十三年,终于被慈禧一脚踹出了总理衙门。

而到了戊戌变法期间,光绪皇帝一心打算变法,遭遇慈禧反对之际,其实也想向鬼子六借力,为此特意让翁同龢将新政诏书带到鬼子六府上,想争取他对变法的支持,殊料竟遭奕?的坚决反对。随后,康有为请开制度局,定国是,奕?更是火力全开,表示反对。

当然这个时候,已经到了鬼子六油尽灯灭之际,没看到百日新政的结局,这个曾经被视为大清国最有世界眼光的亲王,便呜呼哀哉。

那么你说为什么呢?实际上真的不能怪鬼子六,他虽然号称总理大臣,实际上手里却啥权没有,兵权没有,政权没有,只是张嘴和洋人交涉的权力,如此而已。打个比方,如果鬼子六是水龙头,那么这水龙头的开关,就一直掌握在慈禧手里——所以他的晚年消沉,一方面固然是个人的因素,另一方面更重要的,其实还是无可奈何,权力不在手里,说啥都得看老女人的,要不然就连退休金都没得拿,还谈啥国家抱负呢?

最佳贡献者
2

恭亲王奕訢是一个相当有才能的人,从1861年开始到1884年的“甲申易枢”奕訢被撤职,在这二十多年中,恭亲王奕訢执掌的清政府,恢复了太平天国运动与鸦片战争后所留下的经济创伤。并且,在恭亲王的推动下洋务运动也得以积极发展,从而取得了“同治中兴”的政绩,但是也因为亲近列强,学习西方技术,被朝廷中的清流派文人鄙视,“鬼子六”这个称号就是这些文人起的。

那为啥这样一个有才干且有权势的亲王,却被慈禧给玩弄于股掌之中?

慈禧的权力在恭亲王之上

恭亲王奕訢的权势最高的时候,就是在“辛酉政变”后,因为恭亲王帮助两宫太后夺得权力,而被封为“议政王”。虽然这个时候的奕訢集国家大权与一身,但是他的这个“议政王”称号,却和多尔衮、载沣的“摄政王”有着明显的区别,虽然表面上只是一字之差,但实际差的可不是一星半点。

议政王的“议”也就是只有讨论、商议的份,没有拍板的权力,拍板还是要经过两宫太后,这可比行使皇权的监国摄政王权力差多了。

而慈禧与慈安两宫太后是垂帘听政,本身这两位没什么权力,但是因为同治皇帝太小,需要两宫太后暂时理政,这两宫太后也就拥有了至高无上的皇权。有了这样的权利,那议政王也就不算什么了。

结果在1865年,一个七品翰林院编修蔡寿祺为了升官,弹劾起了恭亲王,就是这么一个小官的弹劾,就让慈禧轻松革除了恭亲王议政王的称号。可见,官大一级压死人,恭亲王权力再大,再有能耐,也只能是慈禧的一个臣子,只能被慈禧摆布。

恭亲王在朝中没有太多人的支持

原本咸丰帝的遗诏是八大臣与两宫太后共同辅政,但是恭亲王却帮助慈禧政变,击败了八大臣,夺取了国家大权。这是有驳咸丰遗旨的,也可以说是谋逆。这样恭亲王就不仅得罪了在政变失利的怡亲王、郑亲王等人,也同样得罪了满清宗室贵族。这样一来,在宗室中就没有太多人支持恭亲王。

还有清朝后期因太平天国崛起的汉族官僚如左宗棠、曾国藩、李鸿章等人,虽然恭亲王与这些人走得很近, 但是这些人的功劳都是自己打下来的,因此若是在拥有皇权的慈禧与被打压的恭亲王之间做出选择,那肯定是会支持慈禧。

没有众人的支持,恭亲王想翻身,那是孤掌难鸣。总的来说,恭亲王与慈禧相比,还是慈禧的权谋之术更胜一筹,别看慈禧治国不咋地,但要说勾心斗角、玩弄权术她绝对是一把好手。

3

我们先来看看两人的出身。奕訢是在道光二十年出生的,他是众多皇子中的一员,而且在年少时,才华过人,深受道光帝的器重。但后来在帝位之争中,因为种种原因输给了奕詝。慈禧叶赫那拉氏,她出生在一个中级阶层的满洲贵族家庭,她从小就接受良好的教育,后来通过选秀进入了宫中。

刚进入皇宫的慈禧,身份并不是很高。后来爆发了太平天国起义,大清政权摇摇欲坠,咸丰帝破例任命奕訢为军机大臣。奕訢殚精竭虑,包住了大清政权。奕訢在这次危机中不俗的表现,传到了经常关心国家大事的慈禧耳中。

慈禧真正了解奕訢的政治能力是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当时外国人攻占了北京城,当时朝廷上下一片惊慌,根本没人知道洋人到底想干什么,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奕訢绞尽脑汁,稳住了来者不善的洋人。

后来咸丰帝在临死前立了自己的儿子为大清继承人,但因为年龄小的缘故,于是任命八位顾命大臣辅佐年少的皇帝掌控朝局。在这样的情况,慈禧想到是,她们母子的小命在顾命八大臣的手里,肯定是死路一条。所以,她以生死厉害关系,说服了慈安太后,接着就是找支持自己的同盟,慈禧立即想到了奕訢。

当时在北京主持工作的奕訢也是不甘心,他对皇兄的后事安排非常不满。在这种情况下,慈禧和奕訢为了共同的利益走到了一起,后来两人联合发动了“辛酉政变”,解除了八位顾命大臣的一切权利。

政变之后,慈禧和慈安共同垂帘听政,奕訢是议政王把持朝政。时间一长,慈禧和奕訢在政治权利上产生了分歧。同治四年,慈禧率先发难,她借一名叫蔡寿祺的人弹劾奕訢,当时奕訢并没有把慈禧的发难当回事。这就让慈禧抓住了轻视太后的把柄,于是慈禧召集大臣讨论奕訢的罪过。于是这些大臣匿了一些莫须有的奏章,奕訢被迫停职。

奕訢也知道弹劾他的罪名都是胡编乱造,但是在慈禧的操作下,因为之前奕訢轻视她的缘故,他又被按了忤逆之罪。这下大清朝野上下一片混乱,慈禧见状,下了一道秘旨,意思是奕訢犯的是忤逆罪名,要罢免他的军机议政。就这样奕訢被挤出了核心政治圈。

虽然后来,奕訢、慈安和同治帝合谋杀了慈禧太后的亲信安德海,但当时的慈禧权利已是非常大,对慈禧来说已无大碍。慈禧掌握大权之后奕訢再也没有进入过大清的政治核心圈。

4

恭亲王奕?是晚清著名政治家,在辛酉政变之后的二十多年时间里担任枢机重臣,广受中外赞许。但是这样一位才智卓绝的出色政治家,却长期受制于慈禧,被其玩弄于股掌之间,我认为有下面几个原因:

1、慈禧直接控制皇帝

奕?秉政的时代先后有两位皇帝,同治帝和光绪帝。其中同治帝是慈禧的亲儿子,光绪帝是慈禧力排众议、乾纲独断推举登基的。这两位皇帝继位之时,只有几岁,完全在慈禧的掌控之中。

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慈禧通过直接控制皇帝,以皇帝的名义发号司令,成为皇权的代言人。

奕?虽然位高权重,但毕竟身为臣子,他在面对慈禧时实际上面对的是至高无上的皇权,自然不具备和慈禧分庭抗礼的能力。慈禧在几次与奕?的冲突中,巧妙的借用皇帝的名义敲打、整肃奕?,而奕?几乎没有还手之力。

2、慈禧拥有最高决策权

辛酉政变之后,慈禧和奕?对清廷的最高统治权进行了划分。奕?虽然获得了议政王、首席军机大臣的头衔,但是真正的赢家是慈禧——慈禧通过垂帘听政体制,在法理上获得了对朝政的最高决策权。

同治元年的一份上谕说明了慈禧的这种地位:

“现在一切政务,均蒙两宫皇太后躬亲裁决,谕令议政王军机大臣遵行。”——《咸丰同治两朝上谕档》

根据规定,各类奏折需要先交由慈禧、慈安审阅,之后再召见议政王、军机大臣听取两宫指示,最终做出处理。

所以,奕?并没有独断专行、处理政务的权力,必须得到慈禧、慈安的认可。清廷的决策权,掌握在慈禧手中(慈安后去世)。

在权力分配和排位上,奕?根本无法与事实上的最高统治者慈禧对抗。

3、奕?政敌太多

奕?长期主政枢机,树敌颇多。

恭王的敌人主要有两派,一伙是奕?的弟弟醇亲王奕譞,此人颟顸保守,盲目排外,对引领洋务风潮的奕?颇多不满。

“请摒除一切奇技淫巧,洋人器用。”——《翁同龢日记》

奕譞的这种敌视态度受到了慈禧的重视,先是在天津教案中利用奕譞的提议训斥了奕?,甲申易枢中直接用奕譞替换了奕?。

另一伙是清流党,成员有盛昱、文廷式等人。这些人同样攻讦奕?的洋务政策,慈禧对此大加利用。1884年,慈禧以盛昱参奏军机大臣为契机,一举扳倒总领中枢20余年的奕?集团,取得了空前的胜利。

慈禧充分利用了奕?的各路政敌攻讦奕?,让本就被慈禧反复打压的恭亲王更加顾此失彼,手忙脚乱。

结论

总之,慈禧掌握着清廷的最高决策权、控制着皇帝,又可以利用奕?的诸多政敌,面对这样的对手,身为臣子的奕?几乎毫无还手之力,只能任由慈禧宰割。

参考资料:

《清史稿》、《翁同龢日记》、《咸丰同治两朝上谕档》

5

鬼子六,玩不过慈禧,是他压根没想与慈禧斗,后世对于恭亲王的评价曾经用一个词来概括,那就是“一生为奴”,那么事实上恭亲王奕有没有一生为奴呢?换句话说就是,奕和慈禧之间有没有过斗争。

他是咸丰、同治、光绪三朝名王重臣,洋务运动的首领,为中国近代工业创始和中国教育的进步做出了贡献。

他是晚清新式外交的开拓者,他出谋划策镇压太平天国起义,挽救清朝危机,迎来同治中兴。在政治舞台上经历几番大起大落,在家庭生活中更是让他经历了很多不幸,儿女多早殇,侥幸活下来的则难堪造就。

事实是肯定的,如果恭亲王和慈禧太后之间没有斗争的话,那么在1884年,慈禧太后就不会拿掉恭亲王的职权了。咸丰帝在位的时候对于恭亲王一直不是很信任,也担心奕在自己驾崩后篡权夺政,所以,在咸丰帝临终前任命的辅政大臣名单中,并没有恭亲王。咸丰帝死后,八大臣辅政,八大臣在内外政策上面与慈禧太后有很大的差异,因此矛盾日增。最后是慈禧太后联合慈安太后和恭亲王一同把八大臣拿下,从而开始了长达二十年的叔嫂共治的局面。

恭亲王之所以斗不过慈禧太后,首先当然与慈禧太后处于上面,恭亲王再怎么说只是一个臣僚,而且慈禧太后还不是一个普通的上面,她是掌握实权的,所以只要一个随便的理由,就可以置恭亲王于死地。而清朝的时候,正统观念已经根深蒂固,不会再像明朝或者元朝那样,皇室内部经常发生叛乱,所以恭亲王根本没有实力反击。其次,慈禧太后的权谋之术也绝非恭亲王所能比,虽然恭亲王点子多,但充其量也就是鬼点子,所以有外号“鬼子六”,而慈禧太后则是多少年在政坛中摸爬滚打出来的,谙熟政治斗争,其性格也是阴险狡诈型的,所以,恭亲王根本不是老太后的对手。

不过,在1895年后,清廷又面临巨大的危机,慈禧太后在情急之下还是决定让恭亲王出来主持政局,一直到戊戌变法前期,恭亲王去世。

6

你是太后也会玩的地流转。慈禧老公犯了个错误,当皇帝接班人不如六弟,死了不让老六当顾命大臣。慈禧为了夺权拉拢老六杀肃顺八大顾命大臣。所以 慈禧有权,有知遇之恩。所以玩的他地流转

7

奕?和咸丰,和慈禧,这兄弟、叔嫂一辈子纠缠的恩恩怨怨,是无法化解的。不光是在政治上还是感情上,还是争夺权力上,奕?这个干将,一辈子就栽在兄嫂的手上,被耍的团团转,可惜了他这一身的本事,满腔的抱负。

还有人说奕?和慈禧有暧昧,就像百年前张居正和李贵妃的暧昧一样,其实在森严的后宫里,完全不可能发生这样的事情,奕?自己长得比较苦瓜脸,虽然有点小帅,但是脸上还是有点破相了,慈禧更不用说了,照片上除了老太婆的模样,年轻长什么模样还不知道呢!也许应该漂亮一点吧,但倾国倾城是不可能的,奕?自己小老婆无数,犯不着冒险与嫂私通,毁了自己的一生。

奕?从小就会舞刀弄枪,四书五经,对政务和军事上颇有心得,比咸丰强太多,最后咸丰学千百年前的曹叡同志,在曹丕面前装可怜巴巴的模样,舍不得杀死失去母亲的小鹿,还假惺惺的掉下了眼泪,这种举动,曹丕终于把帝位给了他,这种套路,千百年后,被咸丰赤裸裸的照搬过去了,奕?也是有心计的,但和他的哥哥比起来,还是有点差距的。最后胜利的还是他哥哥咸丰。

咸丰上位了,就撕下了温情脉脉的面目,杀伐果断,唯我独尊,奕?在他的手下,大多数的时候,郁郁不得志。一眨眼,十几年过去了,被酒色掏空的咸丰,膝下只有一个撒尿不懂自理的儿子载淳,皇位只有给他了。但面对一个类似多尔衮的虎狼叔叔,咸丰总不能放心撒手而去,苦思冥想,做了他认为最妥善的安排。他挑选了八位顾命大臣,辅佐年仅6岁的小皇帝;同时赐予慈禧慈安,一人一枚印章,八位大臣草拟旨意,两宫太后同时加盖印章,才能够最终生效。咸丰皇帝希望他们之间相互牵制,任何人都不至于独揽政权。

咸丰最喜欢就是肃顺,既严肃又顺从,但咸丰忘了他还有另一面,专横跋扈,咸丰在的时候,肃顺还是挺干练的,有一个鹰视狼顾,心计深远的主子,肃顺不敢放肆,现在咸丰已经驾崩了,肃顺一下子鱼跃龙门,潜龙在天,纵横天下, 谁与争锋?

然而,母凭子贵的懿贵妃虽然荣升为慈禧皇太后,但是,当时她只有27岁,孤儿寡母,在朝中并无亲信,也没有支持者,处于孤立无援的状态。

咸丰死后,肃顺不顾礼制,常常穿着便服,在热河行宫大殿上肆无忌惮。遇到太后,肃顺一点也不避讳,还常常趾高气扬地许诺,回京后,我会好好奉养两宫皇太后的。听肃顺的口气,仿佛他己经大权独揽,想怎么对两宫太后,全凭他一句话。慈禧变得胆颤心惊,照这样发展下去,肃顺等人架空小皇帝、独揽朝政只是时间问题。该怎样抗衡八大臣的强权,又该怎样保证她们孤儿寡母的安全,慈禧急切地想找到能帮助自己的人。

又是自己的亲戚,又有手段和权谋,望来望去,只有奕?最合适了,潜伏爪牙忍受了很久的病虎,的的确确是在自己的身边,前面被打压这么久,只要一个密诏,病虎会成猛虎,嫂嫂求助,叔叔岂能不帮?但奕?没想到的是,他最大展手脚的时候,就是和慈禧短暂的合作蜜月期,一旦过去以后,奕?又被慈禧彻彻底底的封杀,重新贴上了降魔的封条。

慈禧派亲信偷偷送出密诏,联系在北京驻守的奕訢,请求他的帮助,铲除肃顺等八大权臣。奕訢与慈禧虽然是叔嫂关系,在此之前,二人只是在家宴上见过几面,并不熟识。奕?接到了密诏以后,屁颠屁颠火速赶到热河,与慈禧秘密商议铲除八大臣计划。

1861年11月1日,两宫皇太后跟随咸丰皇帝的灵柩回到北京,刚一到北京,慈禧和慈安利用手中的两方印章,颁布懿旨,除去八位顾命大臣的职位,同时下旨,颁布肃顺等人专横跋扈的罪名,下令奕訢将肃顺等八大臣抓捕归案。很快,八大臣就被赐死或流放。慈禧和奕訢叔嫂二人以最快的速度,上演了一出惊心动魄的夺权大战。从此开启了慈禧“垂帘听政”的时代。

不动则已,一动致命,奕?给慈禧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怪不得咸丰不敢重用他,这是一个杀人不眨眼的政治高手啊!奕?胆寒的目光,手下刚刚留下的鲜血,让慈禧不寒而栗,在帮助慈禧铲除肃顺集团后,奕訢从以前不被重用的亲王,一下子成为了朝廷的重臣,成了一言九鼎的议政王兼首席军机大臣。在不到四年的时间里,奕訢平步青云,只要奕訢上的折子,慈禧都会批上“依议”两个字,表示全都同意。

奕?大权在握,就开始办事了,办的事哪些事呢?一门心思的学国外。

因为咸丰十年英法联军兵进北京,咸丰携皇后妃嫔及少数近臣以及皇子爱新觉罗·载淳逃奔热河,留下奕?帮咸丰擦屁股,也不排除咸丰借刀杀人的意愿在里面。

咸丰十年九月十五日、十六日,奕?强忍悲愤与英国、法国分别签订《中英北京条约》和《中法北京条约》。这种惨痛的教训,让奕?懂得,自己的大清朝,除了繁文缛节,装腔作势以外,都是垃圾。

只有打破闭关锁国的禁锢,才能发展。

于是洋务运动正式开始。

奕?思想逐步开化,对于先进的西方事务接受能力相对于其他清室皇族较强,开始注意西方动向,开始逐步推进革故鼎新的新政,意图强国。

随着年号改为同治,恭亲王做上了议政王大臣共享皇权,直到甲申易枢。期间他兴办洋务,命李鸿章、张之洞、刘坤一、沈葆桢等办报纸立书馆(同文书馆),以及编练新军等。

恭亲王奕?外号“鬼子六”,一是因为他排行老六,二是因为他跟洋鬼子打交道很六六六,为保守的清流派所不喜。

奕訢与英法等国分别签订了《天津条约》,在这种紧要关头他清晰地判断出英法等国目的并非要推翻满清王朝的统治,在安抚列强完毕后,使得清廷有精力专注于镇压太平天国运动。

在这个位置上,奕?开创了近代正常的外交模式,促进洋务运动,客观上为所谓的“同治中兴”贡献了自己的力量,给大清王朝续命,也有奕?的一份功劳和苦劳。

而同时,一些流言蜚语也传开了。清同治年间,恭亲王奕訢上了一道折子,请奏设立同文馆,也就是要开办一所外国语学校,聘请外国人作为老师,不仅学习英语、法语、俄语等外国语言文字,还增设天文、算学等西方自然科学。慈禧看了奏章,照样批复“依议、钦此”。一时间舆论哗然,朝中以“天朝大国”自诩的王公大臣们,认为奕訢离经叛道,他们上了一道又一道奏折,弹劾奕訢。

面对弹劾,奕訢理直气壮,他和大臣们展开激烈辩论。他说:洋人坚船利炮,先进之处,我们必须了解,知其虚实,才能自强。莫不如此,近年尚可苟安,数十年后,大清将无可御敌之力。奕訢侃侃而谈,老臣们虽然说不过他,但是人多势众,又都是朝中重臣,双方争执不下,都请慈禧太后定夺。

慈禧呢,最终将主要的反对大臣倭仁的折子,交给总理衙门动议。总理衙门的负责人是奕訢,等于是将此事的处理权交给了奕訢,第二天,奕訢在总理衙门恭候倭仁,寒暄之后,奕訢不提弹劾之事,反倒给倭仁派了一个差事,让倭仁举荐能教天文算学的中国人,以便免聘洋人。奕訢还说,以后朝廷与洋人交涉,尽由你酌办。倭仁一听傻了眼,果真如此,对固执的倭仁而言,简直生不如死。于是,倭仁以年老为名,请求辞官回乡。没想到,慈禧听了倭仁的请求,说了两个字“不准”。倭仁没有办法,去总理衙门上班的头一天,倭仁就故意坠马,摔伤了足踝,以此向总理衙门告了长假,此事才算是最终解决。同治初年,慈禧对奕訢的信任和倚重都在任何人之上,叔嫂配合默契,让大清朝有了同文馆,有了安庆军械所。虽然规模不大,洋枪洋炮数量有限,但清末也出现了短暂兴旺的局面。

天下是自己撑起来的,奕?有点头脑发热,因为郁闷太久了,终于一吐为快,说话形态开始有点不恭不敬了,慢慢的有点前任肃顺跋扈的样子了,但有一双眼睛,始终在他背后冷冷的注视着。

同治初年的慈禧,初入政坛,还无法完全真正掌控政局,她必须依赖奕訢的帮助。然而,垂帘听政几年后,慈禧地位稳定了,精明的奕訢就成为慈禧的眼中钉。

在当时的洋人眼中,大清朝有两位当权者,一位是慈禧太后,另一位就是议政王奕訢。对于外界这样的评判,慈禧是无法容忍的。她绝对不能容许,有人与自己平起平坐。

这段期间,奕訢还没忘与慈禧对抗的本能,设计让丁宝桢诛杀了慈禧宠信的大太监安德海,等到同治大婚亲政后,奕訢也敢直面劝谏同治帝不要大修圆明园,把小皇帝气得肝儿颤,质问他:“要不皇位你来做好了!”把他的铁帽子王都撸了。

这也是同治不成熟的一个典型证据,他六叔奕訢固然矫情,那也是真心实意给大清扛活的,手下的班底早已打造起来,运行也算比较顺畅,你撸了他,权力真空由谁填补?

所以两宫干涉下,两天之后,铁帽子又回到了奕訢的脑袋上。

奕訢与慈禧的明争暗斗持续了多年,慈禧对他也是又用又防,好在慈安在世一天,就算是一个比较稳定的三角关系。但到了1881年,慈安一死,三角关系解体,奕訢的地位就开始微妙起来。

1884年,慈禧借中法战争失利的由头拿下了奕訢那套班子,换上了更听话的奕劻和奕譞。

1894年,即中日甲午战争那一年,慈禧再度启用奕訢为总理大臣,想利用他再去与强硬的敌手谈判周旋,可此时的奕訢已退出政坛多年,声望与能力均不复当年,挽救不了大清一泄如注的颓势。

奕?算是废了,但他留下的一些框架,被慈禧照搬过去,他留下的政绩被慈禧发扬光大,他只能搬个小板凳,坐在一边凉快去了,恭亲王这个大名,恭王府这个豪宅,奕?只能面对着它,过其一生,享年66岁。

后世评价奕訢“一生为奴”,是奕訢一生的真实写照,曾就职于大清皇家海关总税务司的美国人马士对他的评价是“恭亲王若是不死,可能将挽救这个国家的很多不幸。”算是国际友人对他最高的褒扬了。

8

说实话,要是认真的研究一下中国近代史和世界近代史,你就会发现根本就不存在鬼子六和慈禧宫斗的事情。大家有没有想过,当时的中国,曾国藩为何不自立为王,同治和光绪为何能幼年上位。难道几十万湘军是吃素的,难道爱新觉罗氏的亲王们都死绝了?非也,是谁也不想接这个烂摊子,谁接谁头疼,鬼子六也一样。慈禧和李鸿章一样,都知道大清要完了,无力回天,只能用心裱糊了。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