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鬼子六和慈禧,民间有很多花样说法,我还是讲真实的历史吧。
鬼子六的悲剧,恐怕一开始就注定了,因为他是道光所有儿子中最具有才能的一人,也真的是最有近代眼光的一人,但没办法,道光选择的接班人,终究不是他,而是老四咸丰帝。
当然咸丰帝的最初几年,对这个弟弟其实还算不错,即位第二年就把乾隆年间权臣和珅的府邸赐给了鬼子六做王府,还和他互相写诗答和,当然那种诗很烂,咱就不提了。
而到了第三年,鬼子六便被授权军机处行走,从此打破清代皇子不得干预政务的祖制。咸丰帝这么干,确实是给了弟弟展现自己才能的最好环境。
而在此后近两年的光阴中,弟兄俩其实处得还不错,鬼子六先后获得了镶黄旗、正黄旗满洲都统与奉旨总理行营事务、赏穿黄马褂等权力和待遇。但到了第五年,矛盾便露出水面,鬼子六的母亲病重之际,他向咸丰请求晋封皇太后,咸丰却心里不乐意,但是表面上又不好意思拒绝,含糊应和了几句,结果鬼子六马上传旨册封——按理说这也不是什么大事,却引起了咸丰一直一来情绪的总爆发。鬼子六老娘下葬第二天,就被撤去一切职务,直到两年后才重新启用,奉旨补授镶红旗蒙古都统。
也就是这个时候,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鬼子六当时是强硬派的代表人物,甚至提出了派兵直捣香港的建议。但是随后,英法联军便出现在北京城下,咸丰帝跑路,鬼子六被留下来做了议和大臣。此时他才认识到西方的威力,在《北京条约》的谈判和签订过程中,鬼子六开始与洋人打交道,也开始培植自己的势力。这一年开始,鬼子六提出了联合英国对付太平天国的策略,即所谓借师助剿,而事实证明,这确实是当时清朝自保的最佳方案。同时,他主张大清国自己也要图强,学习西方的长处,以补自己的不足,而这便是所谓洋务运动。
咸丰帝同意了鬼子六的请求,随后便成立了总理各国事务衙门,这个衙门,貌似只是一个处理外交事务的部门,实际上却是大清国后期的政务中枢,鬼子六做总理衙门的头,事实上便成了大清国的国务卿。
但是,鬼子六搞洋务,随即便引发了他与保守派的权力之争。而咸丰帝的左右摇摆,终于在最后关头变成了支持保守派,即遗诏令载垣、端华、肃顺等8人为赞襄政务王大臣,顾命辅政。
这个时候,鬼子六几乎就要下野了,但是没想到的是:慈禧在此时向他伸手了。因为顾命大臣夺去的,不仅是鬼子六的洋务大权,更遏制了后宫女人的干政。所以在这一刻,慈禧便与鬼子六联手,发动政变,干掉了八个顾命大臣。
这个事件,在演义中编得绘声绘色,但无非就是年轻漂亮的小寡妇和年轻有为的小叔子之间的坊间传闻而已,中国人乐衷于编造和传播此类故事,老实说如果真有,我也不介意渲染一番以增加点阅读,但其实并没有。
应该说,对于大清国而言,这是一件好事,因为这样一个乐于接受西方近代理念的亲王来主政,显然比那些骄横无知的家伙好太多。而对于中国而言,自强求富的洋务运动虽然不彻底,但总归有胜于无。
另一方面,鬼子六的得势,也招致了很多反对派的仇视。头一个是顽固守旧派,这也就罢了。但曾国藩、李鸿章为代表的湘淮系,逐渐也和他面和心不和,因为他主张削藩,而削藩的主要目标就是曾李。而更致命的一枪则来自后宫,慈禧既然没有和鬼子六发生过什么爱情,自然也就对这样一个手握大权的王爷很不放心,于是在后期,不断寻找机会,对他连续不断地施以打击。
大家所不知道的是:同治四年,仅仅是一个小小的编修,写了一份弹劾奏章,说鬼子六揽权纳贿,也没有什么确定的证据,慈禧就借力出招,免去了鬼子六的议政王头衔。
本来,同治帝和慈禧太后的帝后之争,鬼子六完全可以借势同治帝,以达到压制慈禧的目的。但鬼子六在此时却犯糊涂了,同治帝当时大修园子(即颐和园),就是为了让慈禧早日退休养老,鬼子六却不明情况,就带队十重臣,当面劝皇帝,说国家没钱了,园子别修了。搞得同治当场暴怒,说了“此位让尔,何如?”这样的狠话。
也就是从这个时候起,鬼子六的干劲逐渐消退,尤其是在光绪七年慈安太后去世后,反复的浮沉磨平了奕?往日的棱角,挫败了他的锐气,日益消沉——到了光绪十三年,终于被慈禧一脚踹出了总理衙门。
而到了戊戌变法期间,光绪皇帝一心打算变法,遭遇慈禧反对之际,其实也想向鬼子六借力,为此特意让翁同龢将新政诏书带到鬼子六府上,想争取他对变法的支持,殊料竟遭奕?的坚决反对。随后,康有为请开制度局,定国是,奕?更是火力全开,表示反对。
当然这个时候,已经到了鬼子六油尽灯灭之际,没看到百日新政的结局,这个曾经被视为大清国最有世界眼光的亲王,便呜呼哀哉。
那么你说为什么呢?实际上真的不能怪鬼子六,他虽然号称总理大臣,实际上手里却啥权没有,兵权没有,政权没有,只是张嘴和洋人交涉的权力,如此而已。打个比方,如果鬼子六是水龙头,那么这水龙头的开关,就一直掌握在慈禧手里——所以他的晚年消沉,一方面固然是个人的因素,另一方面更重要的,其实还是无可奈何,权力不在手里,说啥都得看老女人的,要不然就连退休金都没得拿,还谈啥国家抱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