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这是鲁迅先生对《史记》的评价。就是说《史记》不仅仅是史学名著也是文学名著。

《史记》,在中国史学上有着崇高的地位,它开创了纪传体的史学先例并一直为后世史家效仿。在尊重历史的前提下,在枯燥乏味的故纸堆中爬行、探索,司马迁作出了大胆的“合理虚构”,即人物对话,战争场景的还原,综合各方面细致入微的考证,立求将真实发生的一幕幕战争场景呈现出来,犹如身临其境也。

这就是《史记》不同于虚构的文学作品的地方。

不敢说《史记》百分百真实,但历经两千年来,经受住了时间的检验,至今仍拥有不可替代的价值,拥有崇高的史学地位,没有其二!也充分说明了《史记》是一部伟大的史学名著也是一部伟大的文学名著。

最佳贡献者
2

虽说“一千个人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但“司马迁写的《史记》绝对可信”,这话一千人有九百九十九个人否定,余一人就是作者自己,由于已经作古,所以未为可知。

《史记》记载上古黄帝时代至汉武帝太初四年间共3000多年的历史,取材于《世本》、《国语》、《秦记》、《楚汉春秋》、诸子百家等著作和国家的文书档案,以及实地调查获取材料,甚至摒弃没有实据的三皇,以五帝作为本纪开篇,对一些不能弄清楚的问题,或者采用阙疑的态度,或者记载各种不同的说法,历时14年,记事翔实,内容丰富的《史记》横空出世。

然史书都是人写的,人无完人,史官对专权统治者也不可能一一按实记录,大都是抑过扬功的,另外由于时间跨度3000多年,传世的史料几经易手和更新,到司马迁手里的史书典籍还是最初版本的可能性尚有疑惑。

所以,古人早就有言:以史为镜,以史为鉴。后代从以往的历史中吸取教训,汲取经验,取长补短,这才是更重要的。

3

未必!

4

不完全对。

司马迁确实是个正人君子,而且在写史记过程中忍辱负重。但要知道,每个朝代的历史都是胜利者书写的,不管史官如何记录,都是要皇上等审核过,可以写,就写上去,太过影响不好的肯定无法写上去。

不过司马迁可以说是尽其可能把历史完整的记录下来。不过司马迁也有憎恶的人,那些统治者或者说对他施刑的人,他是憎恶的,所以写的东西里面,也是带有个人感情色彩的。

5

没有谁写的历史是“绝对可信”的,包括司马迁的《史记》;鲁迅先生赞《史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也只是赞它的“文彩斐然”。

“绝对可信”的记录,首先就过不了统治者的“审核”,统治者要的决不是“绝对可信”的东西。既使司马迁有心写一部“信史”,客观上他也做不到;现场描摹,都难免走样,更何况跨度三千多年的《史记》,哪来的“绝对可信”。

6

1.关于司马迁是正人君子,这一论断,目前从史料可见,只能说其人完成史书的决心和勇气超乎常人;其对史学的追求在历史上很少有人能及。至于其他方面,没有确切史料能够证明。

2.关于《史记》,在真实性方面的价值,是可以肯定的。一方面,目前出土的简牍史料能够对其中的部分内容予以互证。另一方面,基于史实的推演,史记是可信的。

3.个人人品如何其实不能和他的作品质量如何不能挂钩,在一定程度上,二者没有必然的联系。

个人人品有很多因素。而作品质量取决于作者掌握的材料,史学功底,书写方式等。

这一观点,也同样适合于这个时代,人品不能和作品质量挂钩,就像人品不能和学历挂钩一样。

7

孔子曾说过:“所信着目也,而目犹不可信”。意思是说:“人都是眼见为实,但是事实上眼睛看到的也不可以完全相信”。圈重点,老祖宗说啦!“眼见不一定为实”。

既然“眼见不一定为实”,那么司马迁将他所见到的、所听到的、所收集到史实汇聚成《史记》,您觉得绝对可信吗?

作为现代人的您,网络这么发达,获取信息这么方便,给您一个机会,让您写一段从1920年到2020年的历史,您觉得您能写出绝对可信的史书吗?

您自己都不能百分百求真务实,您还希望司马迁老前辈写的从上古黄帝时代到汉武帝年间,前后跨度3000多年的《史记》绝对可信,这不是搞笑吗?

当然啦!也不能说《史记》这本书不可信,凭着对司马迁老前辈的信任,我敢肯定《史记》记载的历史绝对大部分都是真实可靠的。毕竟司马迁老前辈为了说真话,都被汉武帝这个好大喜功的帝王,处以宫刑了哦!


总结:

无论是中国的史书,乃至全世界的史书,初衷都是想真实的展示当时的历史面貌,然而在记录过程中,或掺杂了个人感情、或因材料收集不全、或碍于统治者的权威、或因时间久远史料无法考证等等原因,最终的成书都是打了折扣的。

8

不存在绝对的客观

况且《史记》已经有几处明显矛盾的地方


1.张仪,苏秦的出现年代


张仪和苏秦的出生年月皆是不详,但死亡年份是确定的。

张仪死于公元前309年,苏秦死于公元前284年。

据太史公记载,苏秦资助张仪前往秦国。

而根据考古发现,张仪出生在苏秦之前,入仕时间也早于苏秦,所以说这一段基本上可以说是错误的。

而与张仪处于同一时期合纵连横的人,极有可能就是公孙衍。



2.《离骚》的创作时间


关于屈原作《离骚》,司马迁在《史记 太史公自序》中说道「屈原放逐,乃作《离骚》」。

而后又在《史记 屈原列传》中引用刘安的《离骚传》说「屈平疾王之听之不聪也,馋馅之敝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故忧愁幽思而作《离骚》」。

那么问题来了,屈原被流放是处于楚顷襄王时期,而后面一段写的则是屈原伤痛楚怀王听不到正确的意见,《离骚》到底是作于楚怀王时期还是楚顷襄王时期哪?

这是太史公自我矛盾的一个地方。



3.博浪沙刺秦

张良是我第一个认识以刺客登场,最后却当了谋士的奇人。

良东见沧海君,得力士,以铁锥重百二十斤。秦皇帝东游,良与客狙击秦皇帝于博浪沙中,误中副车。

秦始皇作为被刺专业户,前有荆轲,高渐离,有所防范也是很正常的。

但是这个力士真的不是一般人,秦时的一百二十斤相当于现在的三十公斤,能把这么重的东西抛出去,虽然没有砸中正车,但把副车砸的粉碎也是可以了。

另外这一段的疑点还在于太史公对于前两段荆轲和高渐离这种社会底层人员的刺杀大书特书,而为何到了张良这种贵族又缄默不言了。



总的来说,太史公人品没话说,但古籍在流传的过程中难免丢失,被人更改等等意外。

所以《史记》不绝对可信,还要参考其他史籍与自己的思考才能了解真相。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