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活中我们总会遇到这样一些人,他们并没有很高的本事,但常会通过不同常人的手段和言辞来获取人们对他们关注。人越多,他们越是能表现自己,说白了就是“人来疯”。
在“粉丝”遍天下的今天,他们就有了一个别样的名称,“吸粉高手”。但这类人都有一个通病,爱慕虚荣、哗众取宠,蛮横顽固是他们最大的诟病。
二战中,美国名将麦克阿瑟就是一个“吸粉高手”。当然,他也有“吸粉”的资本,他风度翩翩,相貌不凡;他出身名门,是典型的“官二代”;他也曾是西点军校的高材生,屡立战功。这些资本让他在美国军界可谓一帆风顺。
他的人生经历,就是一个追究关注的一生,以至于成为美军历史上唯一拥有元帅军衔的人。可美军没有元帅衔,这是怎么回事呢?
这要从他和菲律宾的不解之缘说起。
麦克阿瑟以总分第一的成绩从西点军校毕业后,被分到一个工程兵部队,整天和水泥、铁锹和工程机械打交道,这和他踌躇满志准备戎马一生的理想差距甚远。为了离开这个“鬼地方”,他想到了自己的将军(三星中将)老爹了。
哪个老爹不护儿子?真巧,老麦克阿瑟被任命为驻菲美军总指挥,即将走马上任。于是,“亲点”自己的中尉儿子作为副官。这个命令,明眼人都知道他要干什么,但又不能说什么。
看来“拼爹”到处有。
第一次来到马尼拉的经历,让他长了不少见识,而且让他官运亨通。首先,他跟着担任日俄战争观摩团团长的老爹,在日本待了大半年,研究日军的建军思想和战术特点,迅速成为一个“日本通”。
日俄战争结束后,他的这个经历,让时任总统的罗斯福(富兰克林.罗斯福总统的叔叔)看中,担任总统的副官。这个身份,让他迅速在军界成为知名人物,晋升之快,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他的父亲去世后,对他打击很大。因为,从小他的父亲就是他的偶像,也正是父亲的影响,让他对职业军人有一种特殊的感情。随后,他参加了一战,很快就晋升为准将,并担任西点军校有史以来最年轻的校长。
1922年,他被任命为马尼拉军区司令。这其中的原因,一是其父亲在军界的影响,派他去有“安抚”的意思;二是他有两年在马尼拉的参谋经历,更能胜任这项工作。
当然更为重要的是,他是个不安于现状的人。西点军校的校长职务,说白了就是如何教学生?与实际的管理军队和实践指挥艺术差距甚远。当然,与惯于“吆五喝六”的性格比,他更喜欢去军队。
于是,带着他新婚不久的妻子,第二次来到了马尼拉。他还是有战略眼光的,作为美国在远东的重要基地,为了可以事半功倍地扩大在远东的影响力。他积极向上级建议,由美方来掌控该国的军事管理权。
三年后,他被调回国内,晋升为少将。这些“体制”内猫腻,想必不少人都清楚,每一次的调任就是一次晋升。看来,麦克阿瑟的老爹给他留下深厚的“仕途”遗产,说的再直白点,那就是“朝中”有人关照。
这不,当他第三次来到马尼拉时,已然是驻菲美军总指挥了。这可是他第一次成为“土皇帝”,是他梦寐以求的位置。可以统辖一个独立战区的所有力量,他开始构建属于自己的军事“帝国”。
然而,不幸的是,因夫妻不和,他离婚了。因为他的妻子一点也不喜欢这个又热,又没有商场可逛的“蛮荒之地”,死活不来这个“糟糕的地方”。
又是三年后,胡佛总统决定让他出任陆军参谋长。他成为当时唯一的四星上将,实现了其父亲终其一生也未能实现的愿望。
按理说,他已经达到了人生巅峰,可以安分守己了,可他不。参谋长毕竟不是三军总司令,受人管是他最不愿意做的事情。
于是卸任后,他索性辞去军职,第四次来到马尼拉,专心的为这个国家组建一支有战斗力的军队,说白了,也就是“自己的”部队。当然,菲律宾总统没有亏待他,授予他元帅军衔,全权指挥该国军队。
他也便成了美军历史上唯一正式的元帅。
然而这一次,成为他一生中挥之不去的“阴影”。
二战爆发后,日美关系日趋紧张。出于防御上的考虑,罗斯福决定重新起用已经退役的“菲律宾通”麦克阿瑟,授予他驻菲美军总司令一职,加强该地区的军事力量。同时,统领远东地区所有的陆海空部队。
爱出风头的麦克阿瑟信心十足,向全世界宣称:我就留在这里,要让日军“死50万人、花50亿美元也上不了岛”。问题是,从世局的发展来看,是日本人要赶他走。
牛皮吹过了头,自取其辱是必然下场。
首先,当他得知日军偷袭珍珠港,袭击关岛、马来半岛等地后,明明知道对手准备空袭的下一个目标就是自己,而他却无动于衷。甚至狂妄的认为,日本人也就会欺负欺负手无寸铁的中国人,怎么可能是美军的对手?
其次,当空军指挥官要求先下手为强,先轰炸被日本占领的台湾机场,以绝后患时,被他一口回绝。问:为什么?
“没有为什么,服从是你唯一正确的选择。”
现实是,仅半个小时,日本便几乎全歼美驻菲空军,取得了制空权,打得美国人毫无还手之力。不对,是他们压根儿就没有还手过。
更有甚者,当手下质问他的时候,他不但没有愧疚感,火气反而比他还大:“我的计划是陆上防御,天上的事情你负责。”
两天后,美亚洲舰队也撤走了,他要用擅长的陆军来抵抗了。可还是两天后,日军把美、菲联军打得七零八落。直到现在,他才意识到日军不像他之前预计的那样好对付,无论是空军、海军还是陆军,接二连三地遭到惨败。
他为自己的固执己见、好大喜功,屡犯大错又死不悔改付出惨痛代价。撤离前,说的那句豪言:“我一定会回来的”,成为当时最振奋士气的一句话。
但按麦克阿瑟的一贯表现来看,就是临走了,也要拉拉粉丝,作作秀。至于能不能回来?他也不知道。
大家觉得他是一个“吸粉高手”吗?欢迎大家留言和讨论。
欢迎搜索关注“白杨树下谈历史”//学习历史,传播文化正能量//未经授权,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