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丰帝是满人,僧格林沁是蒙古人,这两个人会用什么语言交流呢?
清朝皇帝都是语言天才,因为他们要统治一个多民族国家,所以才要掌握多民族的语言。
除了他们的母语满语之外,清朝皇帝应该会的语言还有汉语以及蒙语。
尤其蒙语,不仅是清朝皇帝,满清上层贵族基本都能熟练掌握。因为早在满清入关之前,他们就与一部分蒙古势力建立了比较稳固的联盟关系,并通过婚姻不断巩固和强化,清朝皇帝的妃嫔有不少都来自蒙古。而且到后来,蒙语基本已经成为清廷的官方语言之一,比如清帝的传位诏书,一般就是满、蒙、汉三种语言各一份。所以,清朝皇帝会说蒙语,是很正常的事情。
但是在清初,蒙古人一般都不太会说满语,更不会说汉语。比如康熙帝的祖母孝庄太皇太后就是蒙古族人,而康熙帝的第五子胤祺自小跟随孝庄长大,蒙语说得溜溜的,但满语就说得比较一般,汉语更是一塌糊涂。康熙也是考虑到这个,所以未传位给胤祺。
不过到了清中晚期,随着汉化日深,蒙古族的贵族和官员也大多掌握了汉语。比如僧格林沁的汉语水平就相当不错,我们今天还可以看到他的汉文奏折,字写的相当好,可见他是受过相当程度汉文化教育的。
所以,如果咸丰帝与僧格林沁交流,理论上他们用满、蒙、汉之中的任何一种语言交流。但是,僧格林沁作为臣子,应该不会用蒙语跟咸丰帝交流,毕竟那会显得不尊重皇帝。而考虑到晚清的汉化程度,咸丰帝与僧格林沁用汉语交流也不是不可能。当然,如果咸丰帝召见僧格林沁,觉得僧王是自己人,蹦几句满语,也属正常。
因为清朝皇帝在日常召见中说什么语言,并不是随随便便的,而是帝王心术的体现,要考虑对方的身份,考虑谈话的内容,考虑自己通过谈话想要达到什么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