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神话小说,很少提到尧舜禹如何神通呢?尧舜禹这三个人物,现在的历史考据的话,主要是出现在春秋战国时期的古籍当中吧。在这个时期的儒家,希望将这些神话人物打造成历史上存在的圣王,因此不可能给他们编造太多的神通,甚至于说有些神通也会以信史的形式去解读,比如传说黄帝有四张面孔,而孔子的解释是:黄帝向四方派遣使者,来治理四方,将神话当中的说法改造为信史。
中国的王朝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夏朝时期,夏朝是中国史书上记载的第一个世袭制王朝,而在夏朝之前,就属于是传说时代了。所谓的传说时代,也就是三皇五帝时期,盘古开天辟地、女娲造人,而后便是三皇五帝等杰出的部落首领带领远古时期的先民走向文明时代。通常我们认为三皇是燧人、伏羲、神农,五帝是黄帝、颛顼、帝喾、尧、舜。而三皇五帝时期,也并非是连续的传承,而是有着数千年的时期。不过我们都知道,实际上夏朝以前的历史都没有太多的史料展示,而三皇五帝是传说中的神话人物,还是真实存在的历史人物呢?
古史辨学派创始人顾颉刚大师(已逝)曾经提出了这么一个观点,说到“古史是层累地造成”。认为很多古代记载的“史实”都是由“神话”转化来的,对的,不是神话是由史实转化来的,而是史实是由神话转化来的。这个观点大致可以归纳为三点:第一点是时间越往后,传说中的古史的时间也就越长;第二点是时间越往后,传说当中的中心人物的形象就越高大;第三点就是我们在历史事件上,即便说我们无法得知这件事情的真实情况,也要尽量去知道这件事情在传说当中最早的状况。这三点我们应该怎么去理解呢?
简单的说就是我们所接触到的先秦以上的史料,都是经过后人的多次删减加工后的结果。例如商周的历史,可能经过春秋战国时期的人的加工删减,而后唐宋时期的人拿着春秋战国时期的人的加工稿再次加工,而明清时期的人再拿着唐宋时期的人的加工稿再次加工。等到我们看到这份史料的时候,可能已经是经过了三四稿的易稿了。但是往往这种越到后期出现的稿子,其内容更加的详实,案例更加的丰富,可以说是掺杂了大量的伪造的史实在里面,这也就出现了上文的这种情况。
在诗经当中,只提到过大禹,周人心中最古老的的圣贤也就是大禹。而在论语当中,又提到了尧和舜,到了战国时期,才有了五帝的说法。秦皇之后,黄帝才成为了中华共祖,而伏羲与神农,直到汉朝才流行起来,盘古开天辟地的传说,也是这个时候才开始有记载的。而舜在《论语》当中,只是说是一个无为而治的圣君,到了《尧典》里面,就成为了齐家治国的圣人了。这个就是所谓的时期越往后,远古的历史就越漫长,而中心人物的形象也就越高大。因此我们如果想要了解当时的史实的话,如果能够找到当时的记载史料是最好的,即便是找不到当时的史料,也尽量要找与那个时期最接近的时期的记载,因为越到后面经过的加工就越多,我们想要溯源的难度也就越大。
以夏禹为例,我们都知道大禹是夏朝的开国之君,他曾经治理了滔天大水,划定了九州。天下也在他的手里由公天下走向了家天下,这个记载我记得是我初中历史学的课本当中也是有提到过的吧。但是大禹真的曾经治理洪水,又成为夏朝的开国之君吗?与大禹同时期出土文物当中没有记载,商朝甲骨文也没有记载。而我们找到的最早记载了大禹的文献资料,是在距离大禹一千多年以后的西周的遂公盨了。而大禹与夏朝的关系,在《诗经》当中没有提到过,在《论语》当中也没有提到过。直到战国中期以后的《左传》、《孟子》当中才提到过夏禹的说法。因此大禹与夏朝是否真的有关系,还得去找更早期的资料,甚至于大禹的存在与否都需要更多的资料去证实。
因此大禹治水的事情,要么是一个史实,但是在遥远的传承当中,被多方加工,添加了许多的传奇色彩,从而变成了神话故事。要么这就是一个神话传说,远古时期或许有类似的历史事件,但是在传说流传当中被拼凑在了一起,最后又被具现化成为了历史。而后者的话,早期的儒家也是常做,将神话改造成信史,将神话中天帝改造成上古圣王,根据实际的需要去修改神话。
比如《山海经》神系的最高神帝俊,在不断的改造之下,帝俊的妻子羲和还有常仪成为了黄帝的部下,还有一个妻子娥皇成为了舜的妻子,部下大羿也成为了尧的下属。甚至于说他自身也被改成为了黄帝的孙子,五帝之一的帝喾。在古籍当中记载的帝俊及帝俊子孙的功绩和奉献都被划归到其他的神灵手下,他的子孙也被重新划分了神系,帝俊走下了至高神的神坛,这个都是出于儒家和不同朝代的史学家对历史、对神话的修改,让我们无从溯源。
当然了,这个也并非说远古的神话或者历史都是假的,与发生时期相差越久远的典籍不能信。只是说不能全信,需要更严谨的去考证他们,需要更多的出土文物去佐证他们。一个民族早期文化历史与神话都是分不开的,但是我们得正确的去认识神话和历史,将其剥离出来研究,才能够更好的去还原真相。王国维曾经在古史研究当中提出了【二重证据法】,已有的文字资料和新发掘的考古资料相互结合验证去佐证历史,这个才是比较科学且历史的古代史研究方法。
三皇五帝到底是不是信史这个问题迄今为止在考古学上还没有定论,古史研究迄今为止也还是一个很重要的课题。在未来,考古学家们能否给我们带来一个惊喜呢?我们拭目以待了。
图:互联网
文:悠然布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