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将军,古代领兵之最高统帅。始于战国,是将军的最高封号,汉代沿置,职掌统兵征战。事实上多由贵戚担任,掌握政权,职位甚高。
汉之前,最高军事武官称为上将军,如秦之白起,燕之乐毅,秦末之宋义,项羽,为一国之最高军事统帅。陈胜,吴广起义时,赵王武臣任命陈余为大将军。
西汉时,刘邦在汉中拜韩信为大将军,位在诸将上总理军事,韩信被处死后即不常置。仅战时临时受封,战毕即除。如汉景帝三年(前154),吴、楚等七国反叛,刘启任命窦婴为大将军。[1] 而后刘彻,以卫青为大将军,并规定大将军作为将军的最高称谓,位在三公上,卿以下皆拜。后又设大司马,为将军的加官。
因之前丞相的权力过大,自汉武帝起,权力逐步转入中朝。武帝时天子的宾客,大都是挂著侍中头衔与政的。但武帝时的将军都是领兵出征,并不参与朝廷政治。甚至卫青和霍去病并为将军,加大司马,亲信无人可以比拟,但他们也都从来不过问国家的大计[2] 。到霍光才用大司马大将军的名义当政,权力在宰相以上[3] 。从此,大将军实为中朝官领袖,后王凤等皆以大司马、大将军预闻政事。汉成帝后期,改大司马由加官转为本官,设金印紫绶,去将军之号。
东汉时多由贵戚充任。亦有在大将军之上冠以称号者,具体名号有建威大将军、骠骑大将军、中军大将军、镇东大将军、抚军大将军等。
东汉的大将军原位在三公下,到汉和帝时窦宪出任大将军,由于权势太大,朝廷震动,联合奏请以大将军位列三公之上。(《后汉书·窦宪传》)。东汉末年,大将军同样位在三公之上,(曹操为大将军,袁绍为太尉,绍耻班在下,魏武乃固以大将军让绍)。
三国时大都继承了东汉的体制,但曹魏青龙元年司马懿曾由大将军转职为太尉,并非升迁。后来司马师任大将军时由于其叔父司马孚是太尉,曾改大将军在太尉下(《三国志·曹爽传》)。孙吴有上大将军与大将军并设。四征、四镇、四平、四安等将军资深者也在将军前加大字,如征西大将军、安东大将军,但位次不变。三国时,大臣秉政,多加以“大将军”之号,最高军职,三军最高统帅,夏侯惇、姜维、朱然都曾任此职。也有给劳苦功高的功臣追封大将军的,如曹魏车骑将军、都督雍凉州诸军事、雍州刺史郭淮,在关右的雍、凉二州带兵和从政三十余年,为曹魏西部边陲的建设发展和稳定做出了极大贡献,在他去世后,魏朝廷追赠他为大将军。
到东晋十六国以及南北朝时期,大将军除授甚滥,又增置柱国大将军、镇军大将军等号,逐渐失去过去总领军政的性质和意义。
北周时行府兵制,编24军,每军设开府1人以统领、二开府则由一大将军统领。24军共有12大将军,两大将军由一柱国统之。南北朝时侯景自称“宇宙大将军”。
隋代左右武卫、左右武侯等各置大将军,为统率禁军之高级将领。
唐代,大将军为十六卫长官之一,位居上将军下。唐代之府兵12卫,每卫有上大将军1人,大将军1人,将军2人,为职事官,统领军队。随着府兵制日渐破坏,十六卫实际已经没有军队,诸卫大将军成为虚衔。禁军之左右羽林军、左右龙武军等亦设大将军,往往以宦官任之。
宋代之16卫大将军已属空衔,无统兵实权。唐至元,定大将军为武散官之首阶。
明初,明朝初年设置大将军,徐达、冯胜、蓝玉等都担任过大将军。
明清两代于战争时由皇帝特派大将军统兵,或于大将军上再加称号,如清代,肃亲王豪格为靖远大将军,惠亲王绵愉为奉命大将军,皆统兵作战,战后即废。明·孙承宗《答袁节寰(袁可立)登抚》:“然乎,以大将军旗鼓仅三千余,自是难责。”
古代拜大将军的步骤太详细的细节我也不知道!不过大致如下,即----第一择吉,你要选一个黄道吉日;第二斋戒,你要把什么酒、肉、女人先放到一边去,先吃三天素再说;第三筑坛,你要专门建一个拜将坛;第四具礼,大致就是举行仪式时的穿着呀,排场呀,祭祀时的牺牲呀,相应的诏书呀,印玺呀,授带呀等等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