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在秦汉朝大将军多为战事临时而设,战必而罢。例如韩信是在刘邦和项羽斗争的时候封的,《汉书韩信传》载王必欲拜之,择日斋戒,设坛场具礼。那时候刘邦还未称帝,所以拜大将军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

韩信


而在西汉时期,卫青拜大将军则有天子使使者持大将军印,即军中拜青为大将军。这个时期是处于汉武帝时期,这个时期拜将显得礼轻了。

霍去病


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拜将更加的随意了,魏国均是以迁大将军。魏国大将军多为驻守阵地,如夏侯惇、曹仁、曹真、司马懿。曹爽、司马师、司马昭都是有实权的大将军,也是以字一笔带过的。



蜀国的大将军含金量更大,如蒋琬、费祎、姜维,但也是以迁字结尾的。吴国大将军没有什么价值,大将军上面还有一个上大将军。

姜维


西晋的时候为八公之一,可开府置僚属。到了后期更是名誉称号,作为加授给大臣、重要州郡长官的戎号。凡加戎号者,可开军府。唐宋皆是虚职,如骠骑大将军高力士(宦官)。

清朝时期作为军阶。


大将军也在中国封建王朝两千多年来,不断弱化,从原来的斋戒设坛到持印封将,再到迁字代过。

最佳贡献者
2

大将军,古代领兵之最高统帅。始于战国,是将军的最高封号,汉代沿置,职掌统兵征战。事实上多由贵戚担任,掌握政权,职位甚高。

汉之前,最高军事武官称为上将军,如秦之白起,燕之乐毅,秦末之宋义,项羽,为一国之最高军事统帅。陈胜,吴广起义时,赵王武臣任命陈余为大将军。

西汉时,刘邦在汉中拜韩信为大将军,位在诸将上总理军事,韩信被处死后即不常置。仅战时临时受封,战毕即除。如汉景帝三年(前154),吴、楚等七国反叛,刘启任命窦婴为大将军。[1] 而后刘彻,以卫青为大将军,并规定大将军作为将军的最高称谓,位在三公上,卿以下皆拜。后又设大司马,为将军的加官。

因之前丞相的权力过大,自汉武帝起,权力逐步转入中朝。武帝时天子的宾客,大都是挂著侍中头衔与政的。但武帝时的将军都是领兵出征,并不参与朝廷政治。甚至卫青和霍去病并为将军,加大司马,亲信无人可以比拟,但他们也都从来不过问国家的大计[2] 。到霍光才用大司马大将军的名义当政,权力在宰相以上[3] 。从此,大将军实为中朝官领袖,后王凤等皆以大司马、大将军预闻政事。汉成帝后期,改大司马由加官转为本官,设金印紫绶,去将军之号。

东汉时多由贵戚充任。亦有在大将军之上冠以称号者,具体名号有建威大将军、骠骑大将军、中军大将军、镇东大将军、抚军大将军等。

东汉的大将军原位在三公下,到汉和帝时窦宪出任大将军,由于权势太大,朝廷震动,联合奏请以大将军位列三公之上。(《后汉书·窦宪传》)。东汉末年,大将军同样位在三公之上,(曹操为大将军,袁绍为太尉,绍耻班在下,魏武乃固以大将军让绍)。

三国时大都继承了东汉的体制,但曹魏青龙元年司马懿曾由大将军转职为太尉,并非升迁。后来司马师任大将军时由于其叔父司马孚是太尉,曾改大将军在太尉下(《三国志·曹爽传》)。孙吴有上大将军与大将军并设。四征、四镇、四平、四安等将军资深者也在将军前加大字,如征西大将军、安东大将军,但位次不变。三国时,大臣秉政,多加以“大将军”之号,最高军职,三军最高统帅,夏侯惇、姜维、朱然都曾任此职。也有给劳苦功高的功臣追封大将军的,如曹魏车骑将军、都督雍凉州诸军事、雍州刺史郭淮,在关右的雍、凉二州带兵和从政三十余年,为曹魏西部边陲的建设发展和稳定做出了极大贡献,在他去世后,魏朝廷追赠他为大将军。

到东晋十六国以及南北朝时期,大将军除授甚滥,又增置柱国大将军、镇军大将军等号,逐渐失去过去总领军政的性质和意义。

北周时行府兵制,编24军,每军设开府1人以统领、二开府则由一大将军统领。24军共有12大将军,两大将军由一柱国统之。南北朝时侯景自称“宇宙大将军”。

隋代左右武卫、左右武侯等各置大将军,为统率禁军之高级将领。

唐代,大将军为十六卫长官之一,位居上将军下。唐代之府兵12卫,每卫有上大将军1人,大将军1人,将军2人,为职事官,统领军队。随着府兵制日渐破坏,十六卫实际已经没有军队,诸卫大将军成为虚衔。禁军之左右羽林军、左右龙武军等亦设大将军,往往以宦官任之。

宋代之16卫大将军已属空衔,无统兵实权。唐至元,定大将军为武散官之首阶。

明初,明朝初年设置大将军,徐达、冯胜、蓝玉等都担任过大将军。

明清两代于战争时由皇帝特派大将军统兵,或于大将军上再加称号,如清代,肃亲王豪格为靖远大将军,惠亲王绵愉为奉命大将军,皆统兵作战,战后即废。明·孙承宗《答袁节寰(袁可立)登抚》:“然乎,以大将军旗鼓仅三千余,自是难责。”

古代拜大将军的步骤太详细的细节我也不知道!不过大致如下,即----第一择吉,你要选一个黄道吉日;第二斋戒,你要把什么酒、肉、女人先放到一边去,先吃三天素再说;第三筑坛,你要专门建一个拜将坛;第四具礼,大致就是举行仪式时的穿着呀,排场呀,祭祀时的牺牲呀,相应的诏书呀,印玺呀,授带呀等等吧?!



3

古代拜将是非常庄重严肃的。一般情况下是为了隆重推出所拜之将。为了显示君王对将重视,为了将来打战的需要,仪式感是非常重要的。首先要择日。挑一个良辰吉日。其次要进行必要的斋戒,多少天不吃肉。如七天七夜不吃肉。第三,建造拜将台。供观摩。有些地方还有拜将台遗址。如西汉拜将台遗址,位于汉中市汉台区城南门外,已被列为陕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据说此台为刘邦拜韩信为大将时所筑。最后进行一次盛大的授权(或授剑)仪式活动。

4

也就是汉王刘邦为韩信搞了个登台拜将嘛,这还有什么专门的程序和注意事项? 如果非要什么注意事项,那就是史记中萧何先生对刘邦大哥的那段话吧:“何曰:"王素慢无礼,今拜大将如呼小儿耳,此乃信所以去也。王必欲拜之,择良日,斋戒,设坛场,具礼,乃可耳。"”也就是:选个大吉的日子,七天七夜别吃肉,建造一个坛场(这个坛场居说现在在汉中),安排一个盛大的礼仪活动(比如祭天地拜神仙烧纸钱做法事等等),如此而已。 另外,就是对这个韩信拜将在历史上是否真有其事,现在史学家之间意见都不统一,尚存在争论。所以什么拜将不拜将的,我倒认为多半是文学家搞的名堂。


5

清朝大将军仪式

清代大将军是战时军事统帅的称号。自崇德三年八月至成丰三年九月,215年间共有54人,

61 次出任或署理大将军一职,威丰四年后无人受帝担任大将军。本文力求阐述清代大将军制度,梳理清代大 军名录,探计大将军一职在清代历史上的作用。 将 关键词:清代;大将军;官制 中国分类号:D69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7873(2006)01—00“一06 大将军一官始见于战国。西汉时成为武官最 征,凯旋都要举行一定的仪式。即所谓“命将出 高称号。自西汉昭帝起至南北朝时期任此职者, 征仪”、“命将出征凯旋仪”。多为事实上的朝官领

1(命将出征仪礼 袖,掌握大权。如西汉的霍 光、东汉的粱冀、三国时的 司马昭,北魏末年的尔 顺治元年(1644年),清军入关,定都北 京。 朱荣等。隋、唐时成为禁军武官称号。宋、元时成 同年十月,“命英亲王阿济格为靖远大将

军,征流 为虚衔。明、清两朝则成为为战时军事统帅称号。 寇,赐敕印。是日,设大驾卤簿于午门外,设御 座, 张黄幄于皇极门(今太和门)。以所颁敕印陈设 日本幕府首领亦冠有征夷大将军之名。本文力求 阐述清代大将军的委任制度,梳理清代大将军名 檐下东旁黄案上,王以下文武各官咸盛服会集。

候圣驾出,众皆跪。世祖章皇帝升座,诸王各官立 录,进而论述大将军在清代历史上的活动及其影

响。不当之处,尚请专家学者指正。 丹墀,赞鸣鞭,阶下三鸣鞭。鸣赞官赞排班进跪, 大将军率出征官皆进诣拜位跪。内院大臣奉满

洲、蒙古、汉字三体敕书,次第宣毕,奉敕印授大将 一、清代大将军制度 军。鸣赞官赞叩兴,王及出征各官行三跪九叩礼 清代大将军“简王、贝勒、贝子、公或都统、亲 毕,赞退。即起程前行,鸣鞭。世祖章皇帝还宫,

信大臣为之,大征伐则置,毕乃省”。其中有亲王 众皆跪,候圣驾过,皆退” ‘卷。5+3。大将军出 15人、郡王6人。贝勒、贝子9人,世子1人,皇 征仪式庄严而隆重。 室人员占总数的一半以上。 其余多为满州贵族, 顺治十三年(1656年),正式确立大将军出

征 汉人担任大将军的只有5人,蒙古人则无1人出 仪礼。诸王、贝勒、贝子、公、大臣于出师前一 日, 任大将军。即便是因功勋卓著,死后得以配享太 将例赏衣服、马匹、弓刀等物于午门前颁给,

出征 庙的亲王策凌、僧格林沁二人也未能担当此职。 护军校、骁骑校等官以上诣御前,谕以行师方略,

大将军作为军事统帅,位高权重,其受命出 赐宴。及出师日,出征各官成戎服候于午门外。

6

欲拜大将,王先选择黄道吉日,然后斋戒一定的天数,并要设立专门的坛场,就是拜将台之类的吧!然后\"具礼\

7

拜,就是任命的意思。在古代皇帝认为你有能力当大将军就可以封为大将军了。

大将军的称号在战国就有了,在战国时期是将军的最高称号。汉朝沿用了大将军的封号。但是大将军这个职位,一般都是由皇亲国戚来担任,而且也不是一直都有人担任,随着朝代更迭、皇帝的喜好以及战事的需要去设置。

在西汉时期,刘邦拜韩信为大将军,权力在众多将领之上,统筹军事。但是在韩信被处死之后,大将军的职位就不设置了。只有在战时临时册封,打仗一结束就撤销。汉景帝时期的七国之乱,窦婴就被封为大将军,汉武帝时期,刘彻就封卫青为大将军,位列三公之上,后面汉武帝又设大司马,是大将军的加官

8

拜将封侯,官至极品。


在周朝,其实并没有将军这个职务,司马就是最高的军事长官。

按照周礼,天子可以拥有六支军队,而诸侯只能拥有一支军队。

在战国时期,诸侯们为了建立霸业,将一支军队分为上中下三支小军队。

在随后的不断发展中,上中下三支小军队也扩展成正常军队的规模,此时就有了将军,将军的原意是将领一军的意思。

军队再次扩张,也就有了上将军和大将军的称号。



韩信作为历史上第一个大将军,拜将的步骤也是繁琐而隆重的。


据《通典》记载:汉高帝以韩信为大将军。

初拜信,萧何曰∶「王素慢无礼,今拜大将,如儿戏耳。」

乃则良日,斋戒设坛,以礼拜之。


而韩信之后汉朝的大将军,就没有这种筑台拜将的殊遇,也大多是战时临时所设,而战争结束后就被罢免。比如知名的卫青,窦宪和霍光,也都是临危受命,死而后已。


在汉朝之后,由于兵种的丰富和军队数量的增加,一个大将军并不能照应来,所以又多了建威大将军,镇东大将军等这种称号


两晋南北朝时期,战事不断,大将军也更加泛滥,对比之前的可是掺了不少水分。

隋唐时期,上将军和大将军已经成了禁军头领的称呼。

宋朝重文轻武,大将军已经成为空衔。

清朝又回归战时临危受命的状态。


由此见,拜大将的步骤也就三点,择良日,持斋戒,设祭坛。

9

古代将军等级排名:

1、大将军

武将之首,其官职位比三公,有时在三公之上,有时在三公之下。东汉末年,其官职在三公之上,因此当汉天子以曹操为大将军而以袁绍为太尉时,袁绍“耻班在太祖下”。属官有长史、司马。

2、骠骑将军

位在大将军之下,比三公。将军中位比三公的共四级:大将军、骠骑将军、车骑将军、卫将军。

3、车骑将军

位在骠骑将军之下,比三公。

4、卫将军

位在车骑将军之下,比三公。

5、中郎将

汉朝武官的级别分:将军、中郎将、校尉三级。由于将军并不常置,有战事时才冠以统兵者将军之称,所以平时一般武官所能获得的最高官职为中郎将,品秩为“比二千石”,掌管皇家卫队,属光禄勋管辖。到三国时期,有军功者越来越多,大量被封为将军,中郎将反而成为了中下级军官的职位。

6、校尉

校尉是比中郎将略低一级的武官官职,品秩为“比二千石”。在汉代设八校尉分掌中央军队。到三国时期,有军功者越来越多,大量被封为将军,校尉反而成为了低级军官的职位。

7、八校尉

汉武帝起所置京师的屯兵八校尉,分掌中央军队。分别是长水校尉、屯骑校尉、越骑校尉、步兵校尉、射声校尉、中垒校尉、胡骑校尉、虎贲校尉。东汉时,省中垒校尉、胡骑校尉、虎贲校尉。到三国时期,八校尉的职权越来越小,最后沦为低级官员。

8、四军将军

即前将军、左将军、右将军、后将军。周末始有,汉朝时并不常置,汉末群雄迭起,四军将军才以重号将军(即高级军官)的名号屡屡出现。

9、四征将军四征大将军

重号将军名称,即征东将军、征南将军、征西将军、征北将军。汉魏间始置,位次三公,在卫将军之下。

10、四镇将军四镇大将军

重号将军名称,即镇东将军、镇南将军、镇西将军、镇北将军。汉魏间始置,位次三公,在四征将军之下。

11、四安将军

重号将军名称,即安东将军、安南将军、安西将军、安北将军。东汉时有此名号,位次三公,在四镇将军之下。

12、四平将军

重号将军名称,即平东将军、平南将军、平西将军、平北将军。汉魏间始置,位次三公,在四安将军之下。

13、大都督

曹魏置,第一品,不常置,属加官。加此官者,颁与代表天子威权的黄钺以节制持节将军等高级将领。吴同魏制。蜀置中都护,统内外军事。

14、都督

东汉末年始置。因各杂号将军之间并无隶属关系,故设都督一职,督管几路军队,为军事统帅。后以“都督某州军事”,掌管驻扎在

古代的其他官职名称:

1、【丞相】是封建官僚机构中的最高官职,是秉承君主旨意综理全国政务的人。有时称相国,常与宰相通称,简称“相”。如《陈涉世家》:“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广"《廉颇蔺相如列传》“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蜀相》:“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指南录)后序》:“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都督诸路军马。”

2、【太师】指两种官职,其一,古代称太师、太傅、太保为“三公”,后多为大官加衔,表示恩宠而无实职,如宋代赵普、文彦博等曾被加太师衔。其二,古代又称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为“东宫三师”,都是太子的老师,太师是太子太师的简称,后来也逐渐成为虚衔。如《梅花岭记》“颜太师以兵解”,颜真卿曾被加太子太师衔,故称。再如明代张居正曾有八个虚衔,最后加太子太师衔;清代洪承畴也被加封太子太师衔,其实并未给太子讲过课。

3、【太傅】参见“太师”条。古代“三公”之一。又指“东宫三师”之一,如贾谊曾先后任皇子长沙王、梁怀王的老师,故封为太傅。后逐渐成为虚衔,如曾国藩、曾国荃、左宗棠、李鸿章死后都被迫赠太傅。

4、【少保】指两种官职,其一,古代称少师、少傅、少保为“三孤”,后逐渐成为虚衔,如《梅花岭记》“文少保亦以悟大光明法蝉”,文天祥曾任少保官职,故称。其二,古代称太子少师、太子少傅、太子少保为“东宫三少”,后也逐渐成为军衔。

5、【尚书】最初是掌管文书奏章的官员。隋代始没六部,唐代确定六部为吏、户、礼、兵、刑、工各部以尚书、侍郎为正副长官。如《张衡传》:“上书乞骸骨,征拜尚书。”再如大书法家颜真卿曾任吏部尚书,诗人白居易曾任刑部尚书,,史可法曾任兵部尚书。

6、【学士】魏晋时是掌管典礼、编撰诸事的官职。唐以后指翰林学士,成为皇帝的秘书、顾问,参与机要,因而有“内相”之称。明清时承旨、侍读、侍讲、编修、庶吉士等虽亦为翰林学士,但与唐宋时翰林学士的地位和职掌都不同。如《(指南录)后序》“以资政殿学士行”,这是文天祥辞掉丞相后授予的官职;《谭嗣同》“君以学士徐公致靖荐”,徐致靖当时任翰林院侍读学士,这是专给帝王讲学的官职。白居易、欧阳修、苏轼、司马光、沈括、宋濂等都曾是翰林学士。

7、【上卿】周代官制,天子及诸侯皆有卿,分上中下三等,最尊贵者谓“上卿”。如《廉颇蔺相如列传》:“廉颇为赵将……拜为上卿。”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