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第二次世界大战,德军席卷北欧,丹麦和挪威都落入德国的口袋,芬兰也算是德国的“半个盟友”。可能你也注意到了,德军在北欧折腾,却始终没有踏进瑞典国土半步。

很多人纳闷,希特勒要征服全世界,为何放着眼前的瑞典不动? 瑞典很强?

面积倒是很大,近45万平方公里。可人口稀少,现在的瑞典人口也刚突破1000万,更不要说七十多年前。

瑞典敢让强大的德国过自己家门而不入,有自己的道理。

在十六世纪(1501--1600年)中叶,瑞典是个军事强国,曾和沙俄掰腕子。1721年,瑞典败给沙俄为首的三国联盟(丹麦、波兰)。这一次惨败,让瑞典意识到中立的重要性。因国势衰弱,瑞典在1815年的维也纳会议上,成了列强的盘中餐。瑞典的大量地盘被割让。

瑞典的国力已不允许再搞扩张,严守中立是他们唯一的出路。

瑞典的地缘环境比较特殊。往东是强大的沙俄,往南是强大的普鲁士,往西南是强大的英国、法国。列强捉对厮杀时,瑞典夹在中间好不难受。有的国家拉拢瑞典站在自己这边,和另一边作对。瑞典很冷静,说你们打你们的,我只围观,哪边都不帮。

两不得罪,这是瑞典的国策。第一次世界大战,瑞典就对沙俄和德国说过:不要再找我,态度不变。

二战爆发前,德国就想拉拢瑞典,说愿意和瑞典签订互不侵犯的协议。这对瑞典这样的中小国家来说是个很大的诱惑,就像美国对委内瑞拉保证不派一兵一卒……

瑞典不敢保证德国将来不会战败。万一德国输了,上“贼船”的瑞典就要给德国陪葬,这种傻事最好别做。同时,瑞典也对英国、法国的拉拢说不,万一德国赢了呢?

不过,瑞典的中立是根据时局的变化而有所调整的。比如邻居芬兰,被苏联盯上了,瑞典就对芬兰说:兄弟,老哥我有的,都给你。

瑞典全力支持芬兰反苏,国内的武器弹药几乎都送给芬兰,还让芬兰在瑞典国内征兵,钱财更是大把的送。瑞典这么玩,把苏联气个半死,说有你这么保持中立的吗?

瑞典也知道苏联的脾气,绝不能踩苏联的红线。芬兰觉得瑞典太够意思了,说不如你派兵过来一起打毛子吧。瑞典当场拒绝,说我已快得罪苏联了,我还要活着吃饭呢。

不但是芬兰,英国想派兵借道瑞典援助芬兰,也被瑞典拒绝。

瑞典这种表现,可不是只给苏联、英国看的,他们还有一个观众,就是波罗的海南岸的德国。

瑞典并不是很怕苏联。两点:一,瑞典和苏联之间在陆地上隔着芬兰,苏联连芬兰都吃不下,怎么吃瑞典?二,苏联跨海进攻瑞典?似乎苏联还没这个能力。

德国就不一样的了,德国拿下丹麦、挪威,德军就直接堵在瑞典的家门口。希特勒的脾气,可能比苏联的那位还难伺候。

瑞典为了生存,在苏、德之间,还是略偏向德国。德国进攻苏联,瑞典立刻送给德国一份大礼——德国的陆军和空军可借道瑞典,只不过德国军舰不能在瑞典海域停留时间过长。

站在德国角度,瑞典的这种相对中立,与苏联、英国都保持距离,帮了自己大忙。德国还担心瑞典反水,多次要求瑞典不要改变目前对德国相对有利的中立政策。

瑞典哪敢激怒德国?拍胸脯说没问题。更重要的是,瑞典还向德国大量出口德军急需的铁矿石。到了瑞典在1944年看到德军日暮穷途时,对德国的铁矿石出口量还高达750万吨。没有瑞典的铁矿石,还怎么打仗?

图-瑞典街头

武力进攻瑞典?牛如希特勒,也不敢保证几天之内能拿下来。如果打成了持久战,对德国来说是非常不利的。

德国占领北欧的挪威,就是要控制挪威的石油,以及通过挪威特殊的地理位置,来保障德国的本土安全。德军向东进攻苏联,向西与英、美开战,两线出击。瑞典正好顶在自己的头上,而这柄达摩克利斯之剑已向德国承诺,绝不威胁德国。瑞典同样具备挪威之于德国所需要的条件,而瑞典既然能主动满足德国的需求,那又何必再吞并瑞典呢。

另外,有意思的是,瑞典帮助芬兰抗苏,苏联还担心瑞典全面向倒德国。苏联在与德国开战前,就警告说绝不允许德国破坏瑞典的中立。

要说瑞典真会做人。瑞典还拒绝过英国,英国和美国和苏联一样,反而低三下四的求瑞典保重中立。看到德国败势明显时,瑞典开始踹掉德国,最终站到了苏美英一边。希特勒虽然恼火,但他此时已无能力再去进攻瑞典了。

最佳贡献者
2

谢邀请。瑞典是德国重要的贸易伙伴,仅是它丰富的铁矿砂就支撑了德国的军工企业及战争的延续,著名的德国八八式高平射火炮的全套生产线和图纸自德国一战战败后运往瑞典委托代管。二战爆发后,应纳粹的要求,瑞典很快归还德国,并将先进的黄色炸药配方一并奉送,可见两国关系堪密,而且瑞典是中立国,它的军工体系在欧洲属上乘,工业制造特别发达,放到今天,瑞典的军火制造仅次于美俄,瑞典的国防体系还是很强大的,兵员素质及军备在当时不低于德国。

如果希特勒先进攻瑞典,瑞典复杂山势地貌,到处是防空沟堑,不利于德国的机械化纵深运动,光靠戈林的空军的轰炸打击和步兵的缓慢推进,闪击战失去了意义。希特勒也不希望将兵力投入到拉锯战,一是消耗过多的战略资源,二是时间节点上容不得给盟军的喘息之际。再者,瑞典早已掌握德国的飞机,火炮,坦克的短板,能在很短的时间内制造针对德国的兵器应对。德国又十依赖瑞典的铁矿砂一旦进攻瑞典,瑞典必将炸毁矿山,德国将失去原料,无疑断了国内军工企业的后路,没有后续的军备补充到前线,战争很难进行下去。所以,德国只能加强同瑞典的友好关系维系亲密的纽带,攻打瑞典,等于自掘坟墓,希特勒不能不想到这一点。

瑞典的铁矿砂运往德国,运输船队的整个航线都在挪威领海之内,春夏秋季天气尚好的情况下运输,在德国军舰及潜艇的护航下倒也不出大的意外,一旦到了冬季,海面结冰,德国的运输通道被堵死,只能将铁矿砂改由铁路运输到挪威的港口,然后装船沿挪威沿海运到德国,整个的运输线都在挪威领海内,这就给盟军的舰船及飞机轰炸创造了机会。

审时度势,为了将战争继续下去,抢在盟军之前先发制人,希特勒反复揣摩研究北欧的战局形势后,放慢了西线进攻的步伐,抽调大量兵力集结,开始实施代号为“威塞练习”,进攻占领挪威,并将此重任交由在北欧作战的福肯霍斯特将军,由他实施对挪威的军事占领,以保证德国铁矿砂运输的畅通。

1940年4月9日凌晨5时20分,德国向挪威递交了“最后通牒“,意在不要同德国发生正面战争,导致无谓人员的伤亡,接受德国的保护。由于挪威当局的屈从和部分将领的怕战情绪直接影响了全民抵抗的决心,虽有少量军队顽强抗击,最终寡不敌众,很快,德国于5月份占领了挪威,挪威彻底论陷。

占领了挪威,德国的运输船队在海空军的护航下,源源不断将铁矿砂运往德国,军工企业有了原料,日夜开动生产线,将大量的飞机,坦克,火炮运往前线。

盟军从战争开始,舰船和轰炸机对德国的运输通道实施轰炸打击,击毁了数量众多的运输船队,直接影响了德国军工的产出。为此希勒特火冒三丈高,手拍桌子响,下令全力保障运输通道的畅通,无奈,东西战线过长,兵力有限,挪威的德军海空军疲于奔命,也难抵挡盟军的潮水般的狂轰滥炸。


3

在德国发动入侵波兰的战役后,英国和法国对德国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正式爆发。英法对德国宣战之后,双方并没有立刻在西线大打出手,一直到了德国实行“曼施坦因”计划,英法和德国才开始在西线正式交手。从德国占领波兰,一直到德国实施“曼施坦因”计划,期间共经历了7个月的时间。在这7个月的时间里面,英法联军一直采取绥靖战略,将战争主动权拱手让给了德军。



在法国战役开始前,德国腾出手来攻打了北欧地区的丹麦和挪威,稳固了德国东部的战略安全。德国攻占挪威的行动有惊无险,虽然挪威的海军和陆军都十分的顽强,但是面对着装备先进,作战思想先进的德国军队,挪威军队和英法联军仅仅坚持了两个月便被德军完全占领,德国攻占挪威仅仅阵亡了一千多人。而且在德国攻占挪威的时候,英法联军已经被德军赶出了欧洲大陆,如果德国乘胜追击进攻瑞典,肯定能够取得出其不意的战果。

然而希特勒却意外的放过了瑞典,一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德国军队都没有直接进攻过瑞典。希特勒之所以放过瑞典,主要有三个原因,第一个原因是瑞典不是一个弱国。虽然瑞典的人口只有数百万,军队数量也比较有限,但是瑞典军人的战斗意志顽强。瑞典人和芬兰人十分的相似,二战时期苏联曾经入侵过芬兰,结果苏联军队被芬兰游击队打的丢盔卸甲,如果不是苏联国力强大,苏芬战争的胜利者肯定是芬兰。

如果希特勒贸然进攻瑞典,很可能会偷鸡不成蚀把米,将数十万德军困在瑞典土地上。第二个原因是瑞典是一个中立国,不会给德国带来威胁。瑞典是一个永久中立国,不管英法两国如何拉拢,瑞典都不同意帮助他们攻打德国。同时不管希特勒怎么拉拢,瑞典也不会出兵攻打英法。如果希特勒把瑞典逼急了,那么瑞典肯定会投靠到英法的麾下,这种情况对德国来说肯定不利。

第三个原因是瑞典一直偏向德国,瑞典向德国大量出口自然资源,实际上已经变相的帮助德国。因为瑞典是中立国,瑞典出口的资源能够安全的送到德国,假如德国攻占了瑞典,不仅需要派兵保护瑞典,还需要防范盟军的进攻。因为瑞典高超的外交手段,在整个二战期间,瑞典都没有被战火侵扰。而且在二战结束之后,瑞典也没有受到任何清算。

4

二战时期,虽然挪威跟瑞典同为中立。但是两者还是有区别的:挪威软柿子一个,好捏;瑞典是一个军事强国,不好打。

瑞典:

瑞典在二战前期就频频向德国示好!虽然是中立国,但是瑞典是略微偏向德国的中立国。德国是机械大国,其装甲部队的组建离不开铁矿。而瑞典是德国铁矿石主要来源地,二战初期德国国内消耗的铁矿砂大部分都来自瑞典,而瑞典向德国敞开式供应。

二战瑞典FFVS22战斗机

瑞典的祖宗是维京人,维京海盗大家都知道吧,很强悍!瑞典在当时是北欧第一强国,不仅士兵素质高而且军工科技发达。二战爆发后瑞典军队就增编到了50万规模,并且拥有坦克装甲部队、潜艇部队以及空军。除此之外瑞典的地形多山,不利于大规模机械化作战,而且瑞典在边境部署重兵,德军要想打瑞典会付出很大的代价,不利于德国“巴巴罗萨计划”的执行。

二战瑞典Strv m42坦克

挪威:

挪威的地理位置就决定了他的战略价值。不仅临近德国的铁矿供应地,而且还能威胁到德国出海口,再加上综合国力弱小,德国不欺负他就没道理了!



二战德国我们都知道,海军弱于英国,前往大西洋的出海口基本上被英法海军堵死。而挪威海域是德国唯一的出海口,占领挪威后,德国的军舰可以在空军的保护下,前往大西洋。众所周知挪威软柿子一个,英法海军可以在挪威海域部署水雷封锁德军大西洋出海口 ;同时英法海军也可以威胁到德军运输来自瑞典铁矿的航线。德军想保护铁矿运输线、打通大西洋出海口就得先占领挪威。



以上就是二战德国为什么打挪威不打瑞典的原因,如有不足欢迎下方评论补充。

我是抽烟的苦咖啡,想了解更多军事知识请关注我!

5

挪威有德国急需的铁矿,而且挪威的军港对控制波罗的海有重大意义。

6

德国在二战中是要统一欧洲的,如果希特勒拿下了苏联,占领了英伦三岛,那希特勒最终会吞下孤零零的瑞典的,那时整个欧洲大陆已经被德国占领,瑞典的存在对德国就没有意义了。

德国为什么进攻挪威,是因为英国军队要进入挪威,意图切断瑞典对德国的铁矿石供应,希特勒必须拿下挪威,解除后患。

而瑞典是中立国,又是德国铁矿石的供应国,没有稳定,大量的铁矿石,希特勒就没有飞机大炮,怎么发动战争?

是瑞典的铁矿石支持了希特勒的战争,助涨了德国的第二次世界大战,瑞典就是德国的二战帮凶,希特勒不是不对帮凶瑞典下手,只是还不是时候。

希特勒需要瑞典的铁矿石,来完成统一欧洲的霸业,来支持德国对苏联和英国的战争,希特勒一旦结束对苏联和英国的战争,那瑞典就是欧洲大陆最后一个钉子户了,瑞典在德国看来就显得突兀,而没有存在的价值了,希特勒在欧洲最后的军事行动,就是占领瑞典,完成欧洲大陆统一。

7

关于这个,我希望大家去看一下地图,挪威和瑞典,其实这两个国家都位于欧洲的北部,其中挪威比较奇怪,它就像一个饺子皮一样,将瑞典这个饺子馅儿包在波罗地海里面,自己完全置身于大西洋的北岸。

一个狭长的国家一直都是希特勒的一个心病。

那我们说的重点不是这个,我们说一下瑞典瑞典这个国家是欧洲著名的铁矿出口大国,德国有鲁尔工业区出产大量优质的煤炭,而瑞典出口铁矿两个国家可以说是一拍即合,而且是重要的战略合作伙伴,所以双方之间的关系特别好,瑞典也喜欢将自己的铁矿出口给德国,德国也愿意去接受瑞典两个国家之间亲的跟一家人似的放置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战败以后,德国将自己一部分的军事技术转交给了reading,所以两个国家穿同一条裤子都减肥,更何况德国想要把瑞典给打下来,这是不可能的事情。

这就是说德国为什么要去进攻挪威?其实这和盟军有关,简单来说,挪威这个地方如果让盟军把它给占领的话,(今日头条漩涡鸣人yy首发于问答)对于德国人来讲这是很致命的事情。第一瑞典将失去保护这个地方山区太多,而且军事实力军事基础很强,如果被盟军给占领的话,将会对德国人造成一次灭顶之灾,德国人可不想再开辟一个北方在线,这太恐怖了。

将挪威给占领以后,首先得国人有了能控制北大西洋的权利,通过这个地方作为一个前进基地记可以休哟挺的军事基地又可以去修机场,总之好处多多,将这个地方作为一个航空母舰完全就可以实现对于整个北大西洋的辐射,那对于盟军来讲,想要在北大西洋活动这是很困难的事。

俾斯麦卖的二号舰提尔皮茨号,最后没处躲了就躲到挪威的北方的一个港口,最后被盟军找到一发高角柜炸弹直接把它给炸沉了。

而且控制了挪威以后,再加上德国人在这之前已经攻占了波兰,整个菠萝地海就是德国人内涵,在这个地方,挪威的铁矿就能更加安全地运输到德国,让德国方面去研制各种武器,德国人也没有那个必要派出自己的U艇部队去替这些挪威的商船护航。

当然攻占挪威还有一个问题,那就是当时的德国面临一个尴尬的情况,英国人派出自己的远洋商船运输着军事物资,通过北大西洋运输到前苏联的港口这条线路德国人知道,可是他想派出自己的部队去拦截,总觉得心有余而力不足,但是拿下挪威之后,这方面的压力也就减少了,比如说提尔皮思浩曾经出现在北大西洋一次以后,当时的一只英国远洋舰队彻底慌了神,然后被U艇部队的袭击了,损失惨重的英国远洋舰队把这次的罪魁祸首直接扔到了提尔皮思浩的身上。

讲道理,提尔皮斯好和优艇部队能够大量地出现在北大西洋这个位置,跟德国人拿下挪威有很大的关系。

8

二战期间,除了水下的U型潜艇,所有德国海军的水面舰艇,只要一出港口,就处于英国皇家海军的严密监视下,毫无隐蔽性和作战的突然性可言。

为防止舰艇被封锁在波罗的海,以免走北海时,水面舰艇全程处于英国皇家海军的追杀当中,而占领挪威,抢占并打开出海口,最起码水舰艇将处于德国空军的有效保护之中。

挪威的诺尔斯克电气化工厂,是世界上生产重水的主要企业,年产重水1万磅以上,而重水是制造原子弹不可缺少的原料,1940年德国进行了核分裂的研究试验,而占领挪威的重水厂能加速德国原子裂变的试验进程。

当年,英美援助苏联的战争物资,都是从美国、加拿大出发,经冰岛、英国再到苏联北部的摩尔曼斯克港,而德国占领挪威以后,部分航线将处于德空军的作战半径内,就能攻击运输船只和军舰,显然要比德国海军派水面舰艇和潜艇拦截要划算得多。

此外,占领挪威以后,英国北方重要的军事港口斯卡帕湾和英国东部的所有海港都处于德国空军远程轰炸机的轰炸半径内。

以上原因,促使德国最高统帅部决定军事占领挪威,于是,1940年4月9日,人类历史上首次陆海空三军联合作战的挪威登陆战役打响,至6月22日,历时2月有余的战役结束,德国实现了对挪威的军事占领。

瑞典,地处斯堪的维纳亚半岛,东边为波罗的海,西邻挪威,东北与芬兰接壤,西南濒临斯卡格拉克海峡以及卡特加特海峡,是北欧最大的国家。

属于国际社会承认的永久性中立国,以盛产铁矿石闻名,历史上就与德国关系较好,其铁矿石最大的外销国就是德国,因此两国有着良好的经贸合作关系,资源缺乏的德国对瑞典的铁矿石非常依赖,有力地保证了30年代开始德国军工工业的发展。

瑞典保持中立,同时保有较为强大的军队,特别是不打瑞典,就能保证瑞典的铁矿石源源不断地输入德国,由于瑞典保持中立,英美也不便干涉,即便战争期间,瑞典的铁矿石也能照常进口。

所以德国在军事上没有必要冒险占领瑞典,最关键的是瑞典非常愿意继续和德国保持铁矿石的交易,每年从瑞典进口的铁矿石占到了鲁尔工业区生产量三分之一强,瑞典的铁矿石对德国至关重要,没有瑞典的铁矿石,也就没有了德国国防军强大的装甲部队。

况且,二战期间,瑞典是偏向德国的,通过外交途径向德国提供英国的动向,帮助德国采购战争所需的其它战略物资,这是德国所迫切需要的,德国绝对不会傻冒到打事实上自己的盟友。


9

北欧挪威、瑞典、芬兰三国在二战中立场、“待遇”大不同,挪威和瑞典均表态中立,挪被占领而后者毫发无损,芬兰则急于从苏联夺回失去的领土、以德国的“共同作战国”地位攻苏,结果失去更多。

挪威在两次世界大战中均宣布中立,但希特勒忌惮其亲英立场与沿海的战略地位,于1940年出兵占领直至1945年,中立被侵犯,使得挪威于战后“愤而”加入北约。

瑞典早早在1814年起实行武装中立政策,自此一直未陷欧洲战争漩涡。在两次世界大战中,瑞典因保持中立幸免于难。纳粹之所以未犯瑞典,一是它有良好的中立历史记录,再有精锐的武装,还有国王及政府貌似不反对德国。

10

在很多人的眼中,德国就如同是疯子一般,居然挑起了二战,让无数国家因这场战乱而饱受痛苦。但是,德国是不是真的疯?这可不见得,因为他们还有理智的选择一些国家来攻打,而不是随意的看心情。就比如说瑞典,这个国家还是他们的邻国,但是却幸免于难,没有被攻打。这是为什么呢?难道仅仅是因为瑞典属于中立国家吗?这当然不是主要原因,因为同样属于中立国家的挪威就是被德国攻打了的。这样看来,不是所有的中立国,德国都能放过一马。既然如此,那是什么原因使得瑞典没有被攻打呢?



原因一:瑞典虽然属于中立国,但还是在帮着德国。这也是瑞典比较聪明的地方,它虽然保持中立的状态,但并不是真的隔岸观火。而是在德国有需要的时候,它伸出了援手。当年德国需要铁矿石,瑞典就向它提供铁矿石。也因此,德国觉得这个国家虽然是处于中立的地位,但是还是心向于他们。故而没有必要自找麻烦,没必要再为自己树立起一个敌人。



原因二:瑞典誓死捍卫国家的决心强大。当年希特勒曾经试探过瑞典的伯爵,想了解如果真的入侵这个国家,他们会如何处理?结果伯爵向他表达出了誓死捍卫瑞典的决心,如若德国真的要入侵,那么所有瑞典人都一定会坚决抵抗,绝对不可能像挪威那样轻易成为战败国。就是因为看到了这样的决心,希特勒觉得想要打败瑞典会比较麻烦,因此才打消这个念头。



原因三:瑞典军事力量强。作为和德国比较相邻的国家,其发展也是相当快速,军事实力也是不弱。虽然和德国相比,差距还是有点大,但因为其地势条件好,外加拥有几十万装备精良的队伍。所以瑞典对于德国来说,也算是一根难啃的骨头,即使一旦开战,德国胜率很高,但也会因此而付出一定的代价。可是这样的代价对于德国来说并不划算,因为瑞典跟他们的关系并不算差,时不时的还会偏帮他们,从这个角度来说,两国也算是朋友。既然这样相安无事,那又何必要付出代价,破坏这样的关系呢?

综上几点理由来看,德国并不需要攻打瑞典,这对德国来说并不是一件有利的事情。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