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艺术 > 早教内容一般有哪些?如何为孩子安排早教?

早教内容一般有哪些?如何为孩子安排早教?

2020-08-10 16:22阅读(90)

早教内容一般有哪些?如何为孩子安排早教?:感谢邀请:早教就是开始有目的的培养孩子的肢体运动和智力运动能力。孩子是天生的学习“专家”,自孕期孩子开始有意

1

感谢邀请:

早教就是开始有目的的培养孩子的肢体运动和智力运动能力。

孩子是天生的学习“专家”,自孕期孩子开始有意识起他们就开始了从外界接受新信息成长自我的过程,这也就是现代父母从孕期就开始重视对孩子成长教育的原因。现在已经有众多与孕期教育相关的知识内容,还有相应的孕期教育机构,最为普遍的孕期教育就是准母亲在做孕期检查过程中医生嘱托的注意事项。孩子出生之后,普遍认为的早教就正是开始了,在老师【包括但不仅限于家长、学校老师和兄长】的示范引领下孩子逐步从完全没有生活自理能力逐步长成完全独立自主成年人,从法律角度讲就是孩子从“完全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成长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老师在孩子的学习成长历程中起着方向引领的作用,也就是真正落实“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将孩子教导成为与老师一样具有独立适应社会生活能力的个体。那么孩子出生之后的早教都包括哪些基础能力的培养呢?

美好生活从迈步开始

肢体运动能力

俗话说:“生命在于运动”,世界上的生命体有很多,最基础的分类就是动物和植物,动物顾名思义就是能够自主运动的生命体,人是世界上具有文明历史的、最高等级的动物。常言道:“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幸福美好的人类生活同样从运动开始。

1、运动是健康成长的保障

运动能够促进孩子身体机能全面、协调发展,运动的基本动作是跑、跳、爬、滚,这些动作就是成长活动中最基本的运动形式,是保障个体身体健康和获取成长资源的基本生活行为。运动能够在自然的条件下通过孩子自主意识完成各项综合运动,能够促进孩子全身血液循环,锻炼心肺功能,增加身体运动控制能力和动作灵活性,有利于孩子健康成长,所谓:“健康的生命在于运动。”

运动能够增强孩子身体综合素质,促进孩子身心协调发展。现今,学校教育中很多学校为了追求孩子们学习上的高分时常出现“体育老师身体欠佳的现象”,孩子们应有的运动锻炼得不到充足的保障。长时间坐着学习,对孩子们的身体发育并不好,周末带孩子出去玩,打打羽毛球、游泳、爬山等,让孩子去运动一下能够增强孩子的体质,提高免疫力。“身体是革命的本钱”,身体好的孩子学习上更容易集中注意力、学习收益率也会更好;身体不好的孩子上课容易犯困,连熬夜都熬的没有别人好。

运动提升人体对各系统的组织协调能力,提升生活、学习效率。经常运动的人大脑神经组织协调能力更强,能够更好的集中注意力进行学习、提升学习效率,学习效率提高了同样的学习时间,自然能习得更多的知识内容。所以,运动是改善学习环境、提升学习成绩。有老师曾经对高三学生做过运动助学实验,就是将高三年级分为普通、好、优三个层级,普通班级每天增加运动助学一小时以上、好的班级每天增加运动助学半小时至一小时、优等班级按照原有的学习规律学习。一年之后的实验结果是,普通班级的高考成绩最好、中等班级次之,原本的优等班级高考成绩最普通。

2、运动提升人体统合感知功能

运动不仅仅是孩子自己完成动作,而是按照一定的规则与同伴而一起完成动作,动作不达标或者灵活性不够都将影响孩子完成游戏任务的质量,进而影响孩子在同伴心目中的地位。为了获得相对于同伴的游戏优势,很多孩子都会刻意表现的更加优秀,他们会刻意增强自己对外界的感知能力,运动中注意力会更加集中。运动不仅仅需要身体完成规定的动作,同时需要使用大脑统合调度视觉、听觉、触觉、前庭平衡、身体重力、身体动觉和嗅觉等综合生命系统感知外部环境,根据这些综合信息作出最准确有利的行为反应,比如孩子之间的追逐,孩子就需要灵活掌握自己与对方之间的距离、判断最有利的前进路线。所以,运动能够从根本上统合孩子感知系统的平衡发展。

运动能保护孩子的大脑,并且能够强化大脑统合协调身体机能的能力。运动锻炼的好处很多很多,比如能够磨砺人的大脑意志、加强人的认知能力和精力,还有利于保持个人情绪稳定。定期锻炼的人身体是会做出相应反应的,能够给大脑细胞提供更多的血液,让大脑保持活力。当然,任何运动都不是孤立的,它是一群人的集体性活动,能够增强个人与同伴之间的分享协作,有助于开阔眼界,有时候一些个人“苦思冥想”不明白的事情同伴往往能够“一句话点醒梦中人”。

3、运动是最自然的成长技能练习场

运动是最基础、最无等级差别的社交活动,运动中遵守统一的规则、指令,需要良好的信息沟通与理解完美的结合,运动中的每个个体即需要将自己的感受传递给彼此,同时也需要准确理解同伴所表达的游戏信息。这就要求孩子在语言表达与信息接收、分析、理解能力得到足够的发展,这也就是生活中时常能看见孩子更愿意与比自己大一些的同伴儿或者讲话更流畅孩子一起玩儿的根本原因,而那些语言发育相对迟缓的孩子往往只能作为跟班。孩子们在彼此互动性运动中,能够将自己最优势的行为展示给同伴儿,同时从对方学习到最具“同理心”的行为教导,孩子【同龄人】之间的信息沟通更为流畅。

高智力是人类与其他动物最本质的区别

智力运动能力

智力运动能力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大脑综合反应能力,大脑综合反应能力是指人体对各种外界刺激信号【包括但不仅限于声、光、触等】做出应答的能力。动物之所以能够与自然融洽相处,其根本就在于动物拥有对外界刺激先进的感知、反应能力,比如感知外界的声音、光线、触碰感......人体是动物界最高等级、最复杂的生命体,人体由消化、运动、免疫、血液循环等多系统综合组成,在这些系统之上最高等级的指挥中枢就是神经感知系统,是神经感知系统的统筹协调,才使人体的多系统能够为着“维持生命体征平衡”这一共同目标协调一致。然而,不同个人拥有不同的神经感知系统,也就是拥有不同的反应能力。那么,如何提高个体的神经感知系统反应能力呢?

1、语言能力

语言文字是人类区别于其他动物成为世界上最高等级动物的标志,它是人与人之间进行完整、准确信息交流的基础工具,是完成人类生产、生活分工协作的基础工具,是人类适应社会生活文明成果得以跨地域、跨年代传播的基础载体。语言文字的出现,才真正的标志着人类进化历史跨越了野蛮进入到了文明时代,使人们不再只是通过动作比划交流信息完成分工协作,使人类开启了有道德礼教、律法戒尺引领人类社会生活的历史新纪元。

① 语言是促进人类社会大融合最基本的工具

如果有人问:人类发明的最重要的工具是什么?那么,这个答案一定非语言文字莫属。放眼地球之上所有生命体,唯有人类具有抽象化、标准化,统一的语言文字。语言文字的出现让人类正真的脱离的低等动物序列,成为地球之上唯一的高等级生命体。语言文字让人类对生活经历的总结有了记述和传承的媒介,让人类的生活智慧能够在不同代际和地域之间广泛传播。同时,语言文字使得人类开启了对世界系统性的认知,让不同时代与地域的人们能够彼此借鉴生活经验,后代人能够“站在巨人肩上成就巨人”。

发明语言文字使人类能够轻松的将对社会生活复杂的认知用简单的符号记述下来,让不同人群能够通过抽象化的语言文字符号实现信息标准化的传递。语言文字的出现,让人类本能的归纳总结能力能够借助简介的符号系统性的呈现出来,语言文字最基本的功用就是促进人际间的信息交互。语言文字是人际间信息交流最重要的工具,它以语音、符号、寓意的综合形式呈现给大众认知世界整体化解答方案,让人类能够将生活经历能够系统的总汇为文学、哲学、历史、宗教、生物学、地理学、物理学、心理学、教育学、解剖学、医药学......

语言文字是实现人际间信息交流最基本的工具,没有语言文字的动物连认知记录生活的行为都无法发生,就更别提完整的信息交流和生活经验的传承了。语言文字是记述生活经历最基本的工具,这也就是人类可追述的文明史,也只能从有文字记事之日起的基本缘故。语言文字出现之前的人类与其他动物一样,想要完成完整的信息交流都非常困难,就更别谈完整性的记录生活经历与情感经验了。

② 语言是个人适应社会生产生活的必备工具

语言文字是“音、形、意”的完美对应结合体,每个符号都与特定的发音、表述的意义相关联,最后通过符号的组合完成对事物认知的表意。语言文字是人类总结记录生产、生活实践经验的工具,是将自我对自然世界事物认知高度图形符号化和发音的抽象化的发明创造。写作则刚好相反,写作是作者将特定的文字符号组合起来记述一定的自然事物或是生活经验,是将生产、生活经验记述成语言文字符号。因此,一份有参阅价值的写作内容一定源于生活。

俄国著名文学家高尔基说:“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籍承载着人类的智慧与文明。”世界上书籍有千万种,每一种都记录了人们对该领域的认知探索历程,如史书重点记录历史人物与重大历史事件;医学典籍主要记录药物功效、病因、病理以及医治方法;生物学汇集人类对自然生命的认知;物理学与天文学讲述人类观察自然、总结自然规律;心理学、教育学集中阐述人生成长活动与教学活动规律......不同类型的书籍蕴含了人类成长所必须的不同精神营养。写作的终实目的就是记述生活,用自己的社会生活经历为后世铺平成长道路,让他们减少成长摸索的实践时间。写作的素材源于生活,源于对待“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的胸怀。一等的写作者必定拥有“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雄心壮志。

2、观察能力

生活就是与存在我们周围的人和事物打交道,就是与同伴间完成信息传递,就是利用周围的物质资源满足自我成长需求。因此,是生活就离不开观察,观察是适应社会生活的前提,比如观察才能够发现并规避危险、观察才能知道眼前这个事物是不是能够为我所用,观察是人类适应社会生活最重要的基本技能。所以,在陪伴孩子学习成长的过程中一定要引导他们多观察,比如通过观察认知不同的动、植物、矿物,通过观察了解同伴是否对自己友善,通过观察找寻到自身成长所急需的生活资源......

人们常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个人对绝大多数事物的认知都是通过观察完成的,观察事物的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人生成长的根基。不同人对于同样事物拥有不同的理解、形成不同的认知、做出不同的行为,最终产生不同的劳动成果其根源就在于观察。个人观察、认知世界的能力开启了人与人之间生活差异化的第一步,有人看见事物表面华丽的颜色、有人看见物体内部缜密的结构、有人发现物体与周边环境的融洽协调......观察是个人“见识”增长的重要途径,观察让个人感知到外界事物相对位置、物体的形体大小、丰富的色彩、奇特的造型、优美的线条结构......观察能力是个人获取知识信息最重要的途径。

3、感触能力

感触,是指接触外界事物而引起的思想情绪。它是生活中通过观察、聆听感知世界之后的综合、补充,比如人体对温度的感触、对风拂过肌肤的感触、对同伴传递过来交流信息的感触......观察、聆听属于被动接受外界存在的物体信号,而感触则是以自我为中心判别周边事物,是由心而生的认知生活环境的动力。

感触的基础是以自我喜好为中心对周围事物是否符合个人生存需求进行甄别、筛选,比如闻到熟悉、喜欢的味道就会产生愉悦,而闻到厌恶的味道就会急于逃避;看到晴朗的天空就会心情舒畅,而阴雨绵绵时就会思绪万千......感触是人对所接触事物真、善、美、丑进行判别的基础,也是人类心理活动、情绪展现的基础。有了感触人类同伴之间才有亲疏纽带、才有敌友之分,才有了人间的“七情六欲”、“喜怒哀乐”。多感触就是要在生活中,多用心感知生活的世界、多深入大自然感受自然之美。

人们常说:“思维决定行为”,思维是人生行为真正的主宰者。思维是人体一切行为活动的总指挥,几乎没有一个人的行为是在无思维意识状态下完成的,比如饮食是因为身体意识到了饥饿,需要补充营养之后所表现出来的行为;休息是身体的某个系统感觉到疲倦了,之后让其修整、恢复能量的表现......但是思维并不是凭空而生的,它也是建立在多观察、多聆听、多感触基础之上的。

育邻人使命:成为孩子成长路上的陪练和顾问。

育邻人愿景:让天下没有难育的小、没有难养的老。

孩子的成长如同百年大树,需要经历风雨。对于父母来说,需要您有足够的耐心加以陪伴。陪伴孩子需要用心,陪伴不止是看护。在很多人为陪伴孩子而选择回家时,我选择来北京做一项陪伴更多孩子的事业——育邻人:以邻里友善带动社会和谐,推进社会德育教化,促进每个人健康快乐成长。探索一套以邻里互助方式化解“独生子女症+隔代教育”难题的公益、普惠性教育事业,与家长一起“量身定制”孩子的成长计划,为孩子们提供游戏、合作、共享成长空间......即社区邻里教育服务生态圈。

2

早教,它是指孩子从出生到就读小学之前的教育,即早期学习。

在宝宝生命的初始阶段,通过早期教育,可以很好的开发其大脑。在这个过程中挖掘孩子的潜能,让他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那么,该如何更好的对宝宝开展早期教育呢?这无疑是众多宝爸宝妈们最为关心的问题。

不同年龄段的宝宝对早教的需求是不一样的

0~6岁是宝宝开展早期教育的重要阶段。其教育的目的,是为了让宝宝的体能、智力和心理能力得到三维平衡的发展。

但不同年龄段的宝宝的对早教的需求是不一样的。对此,宝爸宝妈们要有所区分才行。这样才能让孩子更好的成长。



  • 0~3岁的宝宝

?? 语言表达能力

0~1岁,是宝宝积极理解语言的最佳时期,建议家长要多与孩子说话;2~3岁,是宝宝学习口头语言的关键时期,要多给孩子表达自己想法的机会。

在学习语言表达的过程中,就是在帮孩子积累和增加词汇量。目的是让孩子能够尽早的开口讲话,与别人正常的交流,不会“贵人语迟”。通过发声思考,也可以促进宝宝大脑思维的发展。

?? 培养一般能力

所谓一般能力的培养,就是指发展宝宝的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想象力和思维力。 其最主要的活动形式,就是幼儿智力游戏。所以,作为家长,在这一阶段要多陪宝宝一起“玩游戏”,进而开发其智力性因素。

除此之外,乐曲、绘本等,也是可以激发和培养孩子的一般能力的。音乐可以促进宝宝听觉器官和传入神经的发展,绘本则能刺激宝宝的视觉感官。平时闲来无事的时候,不妨多给孩子听听音乐、看看绘本,这样可有效的培养宝宝的一般能力。

?? 精细动作培养

“二抬三翻六坐八爬十站一岁走”,大体上在培养宝宝精细动作的时候,都是按照这个规律来进行的。当然,不是所有的宝宝都会完全遵照这个模板。但在时间上也不能偏差太远。

精细动作是身体平衡发展的需要,各种动作和体能训练,是整个早教过程中最重要的内容。也只有这样,才能让宝宝得到一个健康的体魄。



  • 3~6岁的宝宝

?? 个性和心理的培养

幼儿时期的孩子从懂事时开始,就会初步形成自己独立的个性和心理。因此,在家庭教育的过程当中,一定要注意家庭成员对孩子意识的引导。

家长的言行举止会潜移默化的影响到孩子的个性和心理状态。也就是说,如果父母脾气暴躁,孩子自然也就会染上消极的情绪。而要是父母性格温和,孩子也会显得积极一些。

?? 遵守规则的能力

正所谓“无规矩不成方圆”,如果没有从孩子小时候就开始培养他遵守规则的能力和习惯,慢慢的,他就会变得做事无规矩,也很难以自律。

要孩子遵守规则,并不是说让死板的要求他一定要按照规律去做事情。只是必须让他懂得,不管做任何事情,遵守规则是特别重要的,否则很可能会因此害了自己。像近日国家游泳运动员孙杨被禁赛八年一事,就是遵守规则重要性的最好说明。



不过,对孩子的早期教育可不是越早越好的。太过早的对宝宝进行教育,反而是会对他造成伤害。所以,让宝宝接受早期教育的时候,一定要学会这样安排,记住这几“不要”。

早期教育里的“三不要”,这样安排对孩子会更好

在对宝宝进行早期教育时,这“三不要”必须牢记。只有这样子安排,对孩子才是最好的。

  • 切记不要太过着急

不少宝爸宝妈在给孩子做早期教育的时候,总是太过心急,所以喜欢强人所难。孩子如果做得不好,甚至还会表现得很不耐烦。

事实上,孩子在不同的年龄阶段,都会表现出不同的水平能力。每个宝宝的成长节奏都是不一样的家长需要做的就是多一些耐心不要太过着急

喜欢“揠苗助长”的父母期望值太高,急过了头,往往就会忽视了孩子学习的基础。这样对孩子而言,是很不利的。



  • 千万不要挫伤宝宝的积极性

“你怎么学了这么久都不会”?

“你看别人家的宝宝,多棒呀”?

………

在早期教育的时候,宝爸宝妈们千万不要对孩子说这些“丧气话”,这样只会挫伤宝宝的积极性。孩子往后越学,就越提出起劲头。

不要老是把宝宝和别人家的孩子作比较多留意自己小宝贝的进步采取鼓励的策略才行。宝宝在没有产生抵抗情绪的情况下,才能自愿的得到发展。



  • 家长不要忽视自己的重要性

有不少家长崇尚宝宝的早期教育,但是却没有遵循最关键的理念,那就是陪着宝宝开展早教。父母不能把孩子的早期教育推给了相关机构自己完全置身事外忽视了自己的重要性

对幼儿来说,早期教育对兴趣的培养才是最关键的,讲求的是家长与孩子间的互动。而不是一味的向孩子灌输所谓的知识,家庭早教的成效要远比学校来得好。

家长只有切实的融入到孩子的早教过程当中,才能让孩子在相应的年龄阶段得到有效的学习,促进孩子的教育发展。



【贤思妈妈提示】

早教可以让宝宝的脑力变得更加充沛,孩子才能获得高度的智力。早教对宝宝而言,就是智力、体力全面发展的“摇篮”。宝宝的早期教育,要用知识去推动他智力的发展,这样才有意义。


【贤思妈妈有话说】

我是一位新晋宝妈,分享自己的育儿经验和知识。如果大家喜爱,欢迎点赞、收藏、转发和关注。我是贤思妈妈,与大家一同陪伴孩子更好的成长!!

3

不是,这里头就要跟大家来讲这个非常神秘重要的3+3原则,你如果懂得了这个3+3原则,你就知道了什么是早教。

2


早教的3+3原则


  • 关于游戏

这个早教的3+3原则的第一个,关于游戏一定是可重复的,一致性和适龄的,我们一个个来说。

① 可重复的

为什么说孩子的游戏必须是可重复的呢?

我们孩子要学会一样东西,是需要多次重复的,并不是一次就能学会的。

各位家长朋友,你们学会唱一首新歌,需要多久?比如薛之谦的歌,你要学会他一首新歌,你要听几遍才能学会,并不是一遍就能学会吧?

对于我们的孩子来讲,他也要重复很多次,才能学会一样东西,所以孩子玩这个游戏一定是可重复的,而不是只能玩一次。

躲猫猫游戏就是一个重复性的游戏,并且玩躲猫猫还能教会孩子物体不会因为看不见而不存在,可以缓解宝宝的入园焦虑。

母婴话题高赞答主@儿科医生雨滴在知乎也提到了,玩躲猫猫可以帮助宝宝理解物理衡存这个概念。


② 一致性

一致性就是说,在和孩子玩游戏的时候,每一次游戏的过程和结果要是一致的。

举个例子,比如说我们经常跟宝宝玩躲猫猫的游戏。妈妈经常会从门后头钻出来逗孩子,孩子被逗得咯咯笑。

但是你知道吗?你在跟孩子玩躲猫猫游戏的时候,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你每次要从同一个地方躲进去,然后再从同一个地方冒出来。

你千万不要一会从左边,一会从右边,一会从上边,一会从下边,因为这样孩子会不确定你到底是怎么回事。

因为他在做一个“再确认”的过程,他得知道妈妈刚才上哪去了,妈妈消失了吗?妈妈还会出来的,他在等着去确认你会不会出来。

如果你真的又从门后边出来了,孩子会非常的开心。

所以其实孩子你跟孩子玩躲猫猫游戏,孩子开心的笑不是因为你长得好看,而是因为孩子确认了自己的想法。

③ 适龄性

适龄性就是说我们教育孩子跟孩子玩的游戏是给多大的孩子玩的?

比如,0岁到1周岁的宝宝可以做的游戏和听的音乐非常多,不同的月龄段会不一样,小七老师先说两个。

比如说六个月的时候,孩子一定要玩的一种玩具叫手摇铃,一定要玩。

另外,孩子从一开始听音乐建议听轻柔的,然后节奏明快的,节奏感强的让孩子跟随节奏感能产生兴趣,而不是一开始要听那些激烈的摇滚乐。另外对于像古典音乐和外国音乐来讲也是非常适合的。

一岁三个月的宝宝应该做的游戏非常的多,比如说举个例子,音乐的游戏,需要让孩子来听音乐,需要让孩子跟随节拍跟你来做共同的互动。比如听歌,踩节拍丢手绢的游戏。


  • 关于体验

关于体验一定是体验是充满欢乐的。在这个体验当中,我们是鼓励宝宝的和认同宝宝表达的。

① 充满欢乐的

第一个,让体验充满欢乐。没有体验就没有学习,这个体验也一定得是欢乐的,如果是不欢乐的,孩子就不爱参与了嘛。

大家有没有这样的生活经历,比如说孩子看到桌子上放了一杯水,就想伸手拿这杯水要喝。我们不让孩子喝,就说:“宝宝别碰,那杯水好烫!”

我们的孩子会听话吗?他不会,他上去就抓那杯水,结果孩子被烫得“嗷”了一声。孩子从来没有抓过热的东西,他不知道什么叫烫。

那是不是我们教育孩子就得烫孩子呢?

一定不是。那怎么样才能让孩子知道烫呢?

太简单了,我们可以放三杯水。第一杯水是凉水,第二杯水是温水,第三杯水稍微热一点。告诉孩子第一个叫凉,第二个叫热,第三个叫烫。这样逐步来体验,孩子就懂了。

梅婷带着阳阳去早教中心的时候,老师会让家长做些有趣的体验,比如让妈妈模仿特别的声音,当这件事情是有趣的时候,孩子也会爱参与,和你互动。


② 鼓励宝宝

什么叫鼓励宝宝呢?

比如你带着孩子去玩一个游乐场,他非常费力的爬上一个台阶或者一个滑梯的时候,孩子会有什么样的表现呢?

没错,孩子会眼巴巴地看着你,期待你鼓励他和夸他。

不过实际上我们平时习惯说什么?

“你怎么这么笨,半天爬不上来”。

其实孩子是需要你的鼓励的,那到底应该怎么鼓励孩子呢?

并不是说:“宝宝好聪明,宝宝好棒”,除了这两句没了,可实际上真正夸孩子的方法很多。

夸孩子一定要具体,比如:“宝宝,你很努力的爬上了这个台阶,尽了自己最大的努力,妈妈真的为你自豪!”

③ 认同宝宝表达

第三个叫认同宝宝的表达,大家知道宝宝的表达不只是语言,人类的表达也不只是语言。表达有很多形式,那宝宝的表达除了语言,还有什么呢?没错,就是哭声。

他的肢体语言,他用手指,他给你眨眼睛,都是宝宝的表达。

无论孩子在这个过程中表现出什么,是说话还是哭还是眨眼睛,我们都要认同他的表达,不要因为他哭而阻止他,也不要因为他打地板而阻止他,要认同他的表现。


说了这么多,我最后想让大家记住几句话:

1、早教效果现在看不出来,是未来才能看出来的。

2、如果急于求成,会适得其反。

3、早教不是教孩子学知识,而是开发他们的潜力,让他们未来可以比别人做的更好。

4

同伴贝宝提醒您婴幼儿时期是孩子神经系统发育最快、各种潜能开发最为关键的时期,确实是进行教育的好时机。根据敏感期和大脑发育理论,人类对各种信息和各项能力发展的敏感期都集中出现在生命的最初几年,这个时期是人一生中独特和重要的发展阶段,也是孩子发展的机会之窗,就是宝宝获得智慧的最 佳时机。早期教育核心在于提供一个教育营养丰富的环境,对孩子的大脑发育和人格成长进行“激活”,在从而为其日后的发展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

5

别让错误的早教误了孩子,聪明的父母这样做

孩子只有上“烧钱式”的早教才能赢在起跑线上吗?别让铺天盖地的“育儿恐慌”迷惑了你。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意识的提高,现在越来越多年轻的爸爸妈妈对孩子的教育问题越来越重视了,为了不让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很多宝妈在怀孕的时候就开始进行胎教,在孩子出生开始懂事时,就迫不及待地想把孩子送去上早教。

大家都知道揠苗助长的故事,植物的春生、夏长、秋收都有自身的生长规律,孩子也是一样,过早的和不适合的早教对孩子的负面影响是非常大的,有的甚至是终生的,刚懂事的孩子最需要的是安全感和父母的陪伴,如果过早地接受学习任务,容易造成孩子缺乏安全感、产生厌学心理等。

早教是什么?不是非在外面的培训机构上的课程才叫早教,在实际的家庭教育中,父母给孩子读绘本、讲故事、教孩子如何玩,只要孩子参与其中了,其实就是启蒙,就是早教了。早期的教育最重要的是父母的陪伴。

科学研究表明,0-3岁对孩子的一生有着重要的影响,这个阶段奠定了孩子思考、想象、创造、语言、态度等方面的基础,0-3岁时孩子智力发育的最关键时期,3岁的宝宝大脑发展已达到成人大脑的70%,因此,要想充分激发孩子的潜能,最直接的方法就是在玩耍中学习,为孩子选择合适的游戏,并做孩子最好的玩伴。

1-3个月:

这个时间的宝宝只能看见距离为20-30厘米的物品,因此可以通过悬挂色彩鲜艳的物品或者黑、白物品等,陪宝宝玩悬挂视觉游戏,让宝宝逐渐适应用眼睛寻找声音,从而认识周围的世界。

4-6个月:

可以利用手抓球、小摇铃、拨浪鼓等给宝宝抓握、啃咬等,训练宝宝手部力量。

7-9个月:

这时的宝宝能够独立坐,自主爬了,选择一些可以移动的玩具,如各类球和玩具小汽车等,陪宝宝玩追球或者追车的游戏。

10个月-1岁:

此时,宝宝已经会站立已经学走路了,通过跟宝宝一起玩搭积木和抓珠子的游戏可以训练宝宝的手眼协调能力和精细动作。

1-1.5岁:

父母可以给宝宝画板、写字板等玩具,教宝宝画线条或者小圈圈等;也可以给小喷壶宝宝,教他给小树木浇水,或者到户外玩滑梯、秋千等,训练宝宝大动作发育。同时,这个时候家长可以跟宝宝一起学打电话,训练语言能力。

1.5-2岁:

孩子已经走得很稳了,这时候可以培养宝宝的生活自理能力,通过模仿大人喝水、穿衣服、做家务等,养成良好生活习惯;同时也可以给宝宝玩水、玩沙,促进智力发育,培养孩子的触感。

2-3岁:

多陪宝宝参加户外活动,培养孩子乐观的心态,同时培养孩子左右前后的方向感,通过搭积木等游戏,进一步训练宝宝手眼协调能力;跟宝宝讲故事、唱儿歌等,可以培养宝宝的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等。

孩子的成长离不开父母的陪伴和引导,良好的亲子教育就是给孩子最好的早教。



6

同伴贝宝里可以学到的1、初生婴儿认识周围世界,和外界取得联系是通过感知觉来实现的,因此对婴儿的教育应着手于发展感知觉方面的训练。父母应该及时给予婴儿适当的刺激,锻炼他们的各种感觉器官以及相应的神经系统、大脑等有关部分,促进婴儿智力的发展。2、对于5—6个月后的婴儿,一般多挑些色彩鲜艳的玩具让婴儿玩耍,品种要经常调换,以提高其兴趣。此外,还应适当地让婴儿在床上练习翻、滚、 爬、蹬、踢等。动作的发展增加了孩子对外界接触和观察的范围,可提高他们对外界认识的能力。3、1岁以内的婴儿应经常到大自然中,如抱他们去公园或田野,看看绿色的世界,看看五彩缤纷的田园风光,接受自然美的熏陶。4、让婴儿多与成人交往。为了发展婴儿的语言和表达能力,大人应该多跟婴儿接触,经常与孩子“说话”、“提问”,引逗他们发声和发笑。

7

早教课程大致介绍和早教课程建议(早教机构)

课程大致介绍

0-6个月的宝宝:时间是45分钟。课程是综合性的。以0-6个月年龄段的感官训练和0-6个月的养育指导为主。

6个月以上的宝宝:课程时间 45分钟--1小时

1.运动课:通过感统运动教具,让宝宝进行运动方面的练习。早教基础综合课。锻炼宝宝的大动作技能、社交技能以及对前庭的训练等。

2 .音乐课:通过营造适合宝宝的音乐氛围,锻炼宝宝的对音乐的感知。音乐是可以有利于全脑发育的。并且很多音乐活动是可以帮助宝宝良好性格的养成和社交能力的提升。

3.艺术课:通过简单的艺术工具和艺术技法,让宝宝完成简单的艺术作品。提高对色彩的感知,锻炼手部精细动作。可以很好的提高专注力和想象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



以上三类是各大早教的基础课,接下来是一些特色课和附加课。

1.语言课:提高宝宝语言表达能力,和综合语言能力(有的是纯外语课)。让宝宝在游戏中提高语言表达需求从而提高语言表达。

2.厨艺课、科技课、等。这类课程针对的是大年龄段的孩子(至少2岁以上)。丰富孩子的认知,也为幼儿园做准备

3.蒙氏课:根据蒙台梭利教育法提供相应的教学环境,提高孩子的秩序感和自控性。

早教课程安排建议

1.1岁半以下 的孩子不建议连着上课。尽量一周去上课1-2次,每次上一节,尽量不要连着上课,精力可能达不到。可以下课在早教机构里玩一玩。1岁半以上可以连着上两节课,让孩子慢慢去适应并且提高专注力,去适应幼儿园生活节奏。

2.坚持出勤。坚持出勤可能让孩子更好的适应环境和老师。上课效果会更好。

3.注重与老师的沟通。很多家长自己是看不到自己孩子的问题的,与老师多沟通是可以加大早教课的价值的。

4.课程选择尽量丰富。让孩子每种课适应4节课以上,再去观察孩子的状态。有的家长适应了一节课,孩子不适应环境就觉得孩子不喜欢。我们要给孩子适应的时间。

5.建议选择大一点牌子的早教机构,师资培训比较标准并且不轻易跑路。

8

美国儿童教育学者汤姆斯、阿姆斯壮指出,自由玩耍比有计划性的活动,对学龄前的孩子来说更为健康有益。

父母要避免将孩子的时间塞满各种活动。所有的孩子都需要有一些无所事事,随性玩耍的时间。


9

我们是一岁八个月去上的早教班,到哪老师先会教孩子们自我介绍,让每个小宝贝坐在老师那里自我介绍,刚开始孩子们都比较害羞,上几次课以后基本上宝宝们都可以去老师那里跟大家问好并自我介绍,慢慢的老师会再增加一些新的内容,这个环节可以锻炼宝宝的语音表达能力和自信能力。

自我介绍过后是手指谣,边说儿歌边做动作,培养宝宝的手指灵活性,刚开始因为宝宝坐不住,所以手指谣之后会让宝贝们休息一会,接着是音乐律动操老师让小朋友和家长一起跟着老师和音乐一起跳舞,锻炼宝宝的乐感和动作协调性。

休息一会是老师给孩子们示范工作时间,也就是老师会准备一些益智玩具,老师先示范如何来取工作和玩益智玩具、收工作放回原处。然后宝宝去找老师领工作自己开始做。刚开始宝宝可能玩的不是很熟练,家长最好不要干涉让宝宝自己探索,这样可以培养宝宝的专注能力。结束工作后宝贝要自己收工作并送回原处。

最后老师会带宝贝们玩一些孩子们很喜欢的亲子游戏。宝贝上了一年效果很好,从刚开始的不敢开口到后来大胆自信的讲话,上幼儿园时适应能力也很强,因为在早教班时老师经常让和其他小朋友沟通、交流和分享。



10

1、过早参加早教班,易造成宝宝心理缺陷

婴幼儿时期的宝宝最需要的是家人的陪伴,尤其是1岁半到2岁半期间,宝宝对妈妈最为依恋。如果此时强行让宝宝经常离开熟悉的妈妈和家人,宝宝很容易出现没有安全感、焦虑不安、情绪低落、食欲减退等情况。

据统计,从小由父母养育的孩子,要比上早教班、保姆或爷爷奶奶照顾长大的孩子更优秀,在心理、生理和智力等方面表现的都比其他孩子好。

2、过早参加早教班,很容易造成宝宝人际交往能力欠缺

对3岁之前的宝宝来说,他们的主要任务是玩,和自己玩,和家人玩,和其他小朋友玩。如果这时父母强迫他们上早教班,宝宝没有时间和其他小朋友玩耍接触,就会造成宝宝人际交往能力的欠缺,宝宝会变得性格内向、不合群。

3、过早参加早教班,会让宝宝产生厌学心理

育儿教育专家发现,过早参加早教班的孩子,很容易产生厌学心理。而且,这种厌学心理会在孩子上幼儿园、上小学之后更加强烈。父母送孩子上早教班,本意是让孩子更出色,但一旦厌学,对上学产生抵触心理,又怎么能在学习上表现的更出色呢?

4、过早参加早教班,很可能导致宝宝出现精神方面的问题

家长们会觉得这是危言耸听,小婴儿怎么会有精神问题?韩国曾发起过提倡周岁婴儿学英语、学瑜伽甚至学哲学的风潮,可是后来这批婴儿大都出现情绪不安、注意力障碍、认知发达不均衡等精神疾病,引起了人们的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