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武打擂,一般是武林高手之间的事。想不到一百多年前,上海滩破天荒地竟发生过一起中西医摆擂、比试医术高低的新鲜事,打擂的双方是名医丁甘仁和一位洋西医约翰,担任裁判的则是上海第一家西医院的洋人院长。杨忠所著《丁甘仁传》中详细记录了此事。“打擂”是由洋西医挑起来的:1907年10月13日,天主教江南教区在金神父路(现瑞金二路)开设的第一家西医广慈医院(今瑞金医院)举行开业典礼,名医丁甘仁先生作为在沪的少数几位名医被邀捧场。应邀而来的除了上海社团和名流外,还有在沪的各国领事、西医馆的洋大夫以及当时的一些主流媒体。开幕仪式热烈而隆重。仪式结束后,丁甘仁等参观了医院设施,又参加了酒会,他与美租界西医馆的洋大夫约翰紧挨着。当有人介绍这是上海名医丁甘仁先生时,约翰不屑一顾,很不礼貌地用夹生的汉语说道:“中医能治病吗?”又卖弄地说:“中医不中意。”丁甘仁不卑不亢地回敬道:“西医是万能的吗?”也反唇相讥:“西医是戏医。”大家不过调侃而已,并未放在心上。不料一阵喧嚷,却引来了许多人,那个洋医生顿时面红耳赤,恼羞成怒地嚷道:“丁先生你代表中医,我代表西医,我们就在广慈医院里摆擂治病,你看如何?”丁甘仁不甘示弱:“悉听尊便!”一直在场的广慈医院洋人院长,对他们欲“摆擂”争高低,不怕事大,他鼓动说:“我愿提供方便做你们的裁判,医院里已住了许多刚住院的病人。”接着又很有风度地说:“为显公平,你们到病床上抽取同一病种的人,具体规则你们自订,不知二位意下如何?”说完看了看丁和约翰。见二人没异议,大家开始迫不及待地等待这场“好戏”,酒会也草草散场。到了住院处,因为约翰是内科大夫,自然抽内科病种。院长征得二位同意,把中西医当时都较为棘手的伤寒病作为“打擂”病种。之所以选伤寒病,他知道虽然西医疗效并不确切,但总比中医治疗先进些,这样中医必败无疑,想借此打压一下中医,从而为他新开张的广慈医院做广告,一举两得。院长取出两份伤寒病历,翻过来背面朝上供二人挑选,丁甘仁与约翰各抽一个病例。依规则,丁甘仁只能用中药,约翰则用西药,治疗期限为20天,治疗标准为病人恢复健康或朝康复的方向发展,理化数据则以检测结果为凭。院长当着中外宾客的面说:“我是个教徒。我以上帝的名义起誓,保证裁判的公正并全程监督。20天后我还是在这里宣布结果,欢迎大家再次光临,谢谢!”他底气十足,认定中医必败。广慈医院开业庆典变成了丁甘仁与约翰中西医的“捆场”,这一新闻出现在上海各家报纸上,一时沸沸扬扬,家喻户晓,大家拭目以待中西医“打擂”的结果。丁甘仁抽取的病人是法租界的洋人史密特,35岁,男性,是法国通商局的一名助理。史密特很乐意接受,听说丁先生是上海滩大名鼎鼎的医生,亦想领教中医的神奇。他不仅主动配合,还给了丁甘仁精神上的支持,对中医治疗充满信心。丁甘仁与史密特作了简单交谈并感谢他的信任:“对我的信任其实就是对中医的信任,我在此对你表示感谢!”同时又语气坚定地说:“我不会让你失望的。”丁甘仁认真细致地对史密特作检查,询问了病史和饮食起居,接着行望闻问切,辨虚实寒热,察阴阳五行,医思慎密,不敢懈怠。他知道这次对擂已不是个人行为,他代表有几千年传统的中医,甚至代表一个国家的尊严,只能取胜,没有退路。经过一番诊察,一套完整的治疗方案已在脑海形成。他胸有成竹地对史密特说:“你要谨遵医嘱,按时服药,中医是忌口的,按我吩咐去做,保证你不出20天痊愈。”“我会的,希望我们成功!”史密特说。凭心而论,当时中西医对伤寒病的治疗均无确切把握。在治疗这类疾病方面,丁甘仁倒是得心应手的。多年的行医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他精心配制了5帖药并亲自煎熬。史密特吃了他开的药,大有起色,热度渐降,面有红晕,胃口微开。丁甘仁根据病情,又对药方作了调整。他认为史密特的病证,属于寒从内生导致气血凝滞,第二步则可以舒通经络,扶脾祛寒,护阳伐阴,又是5帖汤药。10天下来,丁甘仁去广慈医院查房,史密特早已立在门口迎候,拉住他的手面带悦色地说:“我们成功啦!谢谢!”丁甘仁见状,万分欢喜。丁甘仁询问了史密特一些情况,又切脉看了舌,史密特说:“丁大夫,我的病好了,不需要吃药了吧?”“从脉象看,寒气已出,但脾虚阳乏,当以扶正祛邪,最后一役直捣黄龙,否则功亏一篑。”丁甘仁信心十足地说。史密特神秘地对丁甘仁耳语道:“约翰大夫的病人,依旧发热不止,病不见好。”20天过去,当时的报纸早已提前营造了气氛,人们翘首以待。这一天,风和日丽,广慈医院门口早已挤满了人。报界更是抓住这个新闻热点,派出了强大阵容。然而那位“败擂”的约翰大夫托辞未来。广慈医院院长作了简短讲话后,略带沮丧地宣布:“这次中西医擂台结果,伤寒患者史密特经过20天中医治疗,已经基本恢复健康,各项化验指标正常或趋于正常,丁甘仁先生代表的中医获胜!”人们报以热烈的掌声。丁甘仁英雄般地被推到台上,记者的相机“嘭嘭”而闪,像放出的礼花。丁甘仁作了言简意赅的讲话:“中西医的出现都是对人类健康的贡献,我们应该携起手来,取长补短,各自包容并发挥优势,与我们共同的敌人——疾病作斗争!”他看了看各位,用手示意,平息掌声后,又激昂地说:“东西方文化存在差异,认识有别,这不是彼此诋毁的理由。我坚信并以事实证明,中医是有强大生命力的,它永远也不会衰亡!”又是一阵热烈的掌声!这时,史密特挤出人群,出现在丁甘仁身旁,身着洋服满面红光的他,用生硬的汉语对大家说:“我是丁大夫的病人,过去我不相信中医,通过这次治疗我改变了看法,我要告诉在法国的家人和身边的西方人,甚至全世界,是中医治好了我的病,Very good!”说完他拥抱了丁大夫。一番诚挚的肺腑之言,令所有在场华人和记者闻之动容。洋人也纷纷向丁甘仁伸出大拇指:“Very good!”丁甘仁“胜擂”的消息,传遍大街小巷,《申报》第一时间予以隆重报道,标题“国医胜擂 洋医败北”,详尽介绍了中西医对擂经过。时值欧风东浙,中医受到冲击,丁甘仁的胜出无疑给中医增添了信心与活力,他用事实证明并捍卫了中医。
越往后越发展的不好了,原因是掌握现代科技的人越来越多了。落后的东西总是要被淘汰的。中国被淘汰的东西还少吗?
因为清朝以前历代,都是以中国传统文化为主轴。到民国时期中国崇尚新文化,一是对传统文化进批判拼弃。二是孙中山、鲁迅们的言论产生巨大影响。三是崇洋媚外,重西医轻中医甚至打压反对中医。中医就从此没落。
为啥明清时期还有东方不败,而当代都是现代搏击的天下了?
西医的优势就是见效快,但这几十年好像也不行了,什么病也治不了,要么吃一辈子药,想来任何事情发展都有局限性,都有规律可循
国门被打开洋人蜂拥而入,带来了当时的工业革命的新技术,加上中国人留洋归来,呈现在面前的封建落后殖民化的中国,这些年轻有文化的有识之士,忧国忧民急于求成,为了振兴中华砸烂一切封建旧制度,否定了一切崇尚西洋进步,日本的明治维新引进西洋工业,利用资本发展管理成功了,热血青年推翻传统从新建立西洋发展制度,他们找不到中国发展道路,中国革命的方向,提出了很多激进言论也属正常,至少唤醒了沉睡麻木的民众,所以那时的国学被摒弃视为封建残余。中医再次兴旺,是在新中国成立的缺医少药时代,毛主席五零年提出中西结合开创伟大的人民医疗事业
与中国文化密切结合的医疗体系中医,视人为一个整体,是与天、地对应的“小宇宙”;在实施救治的过程中,中医强调“辨证论治”。几千年来,中医一直守护着民族的健康。但在明清之季,随着与西方文化的不断接触、交流,基于现代科学的西医开始传入中国,并逐渐占据主导地位,从而引发了中西医之间强烈的碰撞和冲突。
西方医学传入中国
近代西方医学的传入,医史学界一般将之划分为“两次传入”。第一次是指自1582年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来华开始,延至清初,所传入的西方医学。
这一时期,西方医学主要通过传教士进行传播。但那时众多的传教士中,真正通医者并不多。同时由于天主教耶稣会的保守本性,这一时期的医学传播并未将真正代表西方近代先进科学的知识与方法介绍给中国。一些西医思想(如解剖生理等学说)也被一些中医认识和接受。但在中国医学几千年的积累和注重救治的传统面前,解剖学等西方医学的影响还十分有限。
第二次一般以1805年牛痘术传入为始点。
在这一时期,西方医学取得了巨大的进步和发展。1846年,莫顿在美国表演乙醚麻醉成功,结束了“比速度”的外科手术。1876年,科赫首先证实细菌能够产生疾病。至19世纪末,大多数传染病的病原体几乎都被查明并分离培养成功。
此时来华的传教士大多属于基督教新教派,其中的医生也逐渐增多,意在通过医疗配合宣教和扩大在华利益。更重要的是,列强通过枪炮打开中国大门之后,取得了在华的一系列特权,其中就包括“设立医馆”、建造“医人院”,从而形成了武力、医药、宗教、商业等为一体的殖民策略。
在这种背景下,西方医学不仅凭依其最新的科学成果渐次取得了对中医的比较优势,而且在远超出医学的范围和程度上对中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并在政治层面获得了持久的回音。
1840年后,围绕富国强兵、抵御外侮等国家政治,中国兴起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洋务运动。医学虽不是作为施政大策出现,也多有牵涉。1962年,洋务派在北京创建同文馆,并于1865年增设医科。1881年,李鸿章在天津设立“天津医学馆”,1893年由清政府接办,改称北洋医学堂,为我国海军医学校之始。当中日甲午战争宣告洋务运动失败之时,“西学为用”的医学也迅速转化为“医学救国论”。
1897年,梁启超在上海《时务报》发表医学改良意见:“凡世界文明之极轨,惟有医学……医者,纯乎民事者也,故言保民,必自医学始。英人之初变政也,首讲求摄生之道,治病之法,而讲求全体,而讲化学,而讲植物学,而讲道路,而讲住宅,而讲饮食多寡之率,而讲衣服寒热之法,而讲工作久暂之刻,而讲产孕,而讲育婴,而讲养生,而讲免疫……”
梁启超认为欲强国必先强种,保种之道不外两途:“一曰学以保其心灵,二曰医以保其躯壳。”当时报纸也多有此论。在这些呼吁下,光绪帝决心变法时,对医学也下谕指示:“医学一门关系至重,极应另立医学堂,考求中西医理,归大学堂兼辖,以期医学精进。”后梁启超对此曾有评述:“医者……泰西大学为一科,今特许增之,实为维新之一政也。”
1903年,清政府制订大学堂章程,其中医科大学分医学门和药学门,医学门设29门课,中医课居一;药学门设17门课,中药亦仅居一。中医边缘化地位一目了然。
随着西方医学的陆续进入,从国人最初的好奇与我自岿然不动,到“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选择性学习,再到一边倒的西方倾向,医学逐渐从单纯的技术上升为政治,成为促进变革、挽救国家的一种方略。时代的脉搏,形塑着医学的发展,而医学的进境,也成为透视中国政治的一个可靠视角。
“废止中医案”轰动一时
1929年2月23日,国民政府中央卫生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召开。与会的有委员会延聘的委员,包括各市卫生局长、各省的医院院长、各医学院院长以及各地西医界人士共120人。
在三天的会议期间,通过了由西医余岩等提出的《废止旧医以扫除医药卫生之障碍案》,另拟《请明令废止旧医学校案》呈教育部。这就是轰动一时的“废止中医案”。
此案一出,向无联络的中医界达成空前的团结。3月8日,领风气之先的上海40多个团体一起聚会,宣布成立“上海医药团体联合会”,倡议3月17日召开中医全国代表大会,共商抗争之计。
是日,来自全国15个省市、132个团体的262位代表云集上海总商会大礼堂,召开全国医药团体联合代表大会。会议通过三项决议:定3月17日为国医节;成立全国医药团体联合会;组织赴南京请愿团。3月19日大会闭幕当晚,由医界名流谢利恒、蔡文芳、陈存仁,药界代表随翰英、张梅庵组成的五人请愿团(另张赞臣、岑志良为随团秘书)连夜搭乘沪宁路火车进南京请愿。
在南京期间,请愿团分别向行政院、卫生部、工商部呈文请愿,并得到焦易堂、陈果夫、张静江、孔祥熙、叶楚伧、李石曾、薛笃弼等国民党要人的分别接见。最后,蒋介石也接见了请愿代表,并作出了令代表们放心的表态。
不日,蒋介石下达批谕:兹令行政院分饬各部,将前项布告与命令撤销,并交立法院备案。又准全国医药业联合总会所请,由国民政府宣布,以3月17日为“国医节”。至此,“废止中医”论争似乎以中医的全面胜利而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然而,检视历史我们便可以发现,“废止中医”论争远不是中医厄运与危机的肇始,当时的胜局也不预示着其前程将是一片坦途。事实上,在此之前,废止中医的政府行动早在北洋政府时期就已开了先河,而此后国民政府对中医的抑压也是愈演愈烈。
1912年,北洋政府以中西医“致难兼采”为由,在新颁布的学制及各类学校条例中,只提倡医学专门学校(西医)而没有涉及中医,完全把中医药排除在医学教育系统之外,史称“教育系统漏列中医案”。
1913年,时任教育总长的汪大燮在接见京师医学会代表要求将中医列入医学教育系统时更是公开表示:“余决议今后废去中医,不用中药。所请立案一节,难以照准。”随后,江西当局颁布了取缔中医章程32条,教育部也公布了“大学规程”、“医学专门学校规程”和“药学专门学校规程”,仍摒中医于政府教育体系之外。
对此,全国19个省市的中医界组成中医救亡请愿团,要求中西医平等,中医教育合法化。在这种情形下,北洋政府一面诡词搪塞说废除中医中药政策不会实施,一面仍拒绝将中医列入医学教育计划。教育部更是在有关批示中批评中医“非最新学说”、“非具有完全科学知识”,甚至立案“应毋庸议”。国务院的批示也如出一辙。中医界第一次抗争就此失败。
幸运的是,北洋政府未及进一步废弃中医时即已遭推翻。中医的首次厄运就这样随着北洋政府的倒台而轻松化解。
但在民国“废止中医案”后,中医的处境并未得到根本的改变,相反,在政府的抑压下,中医开始逐步走向更为艰难的境地。就在论争后不久,教育、卫生两部通令中医禁止参用西药及器械;中医学校降格为中医传习所或中医学社,不准用学校的名称;中医医院改为医室。目的仍在于逐渐消灭中医。
在这样的打压下,历时千年的国粹中医,终于陷入岌岌可危的境地:至新中国成立前夕,散居各地的约50万中医,绝大部分已无法继续开业,全国没有一所公立中医院校,中医研究停滞不前,中医书籍出版维艰,中药生产日益萎缩,中医药店也纷纷倒闭。
典型的中西文化的区别。中医与西医之争体现了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的价值观。
西医对中医最大的诟病就是中医的理论体系不符合西医的理论体系。这恰恰是当今科学文化最大的毛病,只要不符合科学逻辑的体系都是伪科学。西方科学文化的前身就是神学,一神教体系里面最重要的一个特征,只要不拜上帝就是异端,是异端就得消灭。所以凡持西医为正统的都想消灭中医。
而中医所代表的中国文化,具有兼容并蓄的特征。只要实践证明你是对的,那中国文化予以承认。中医在承认自己是正确的同时,也没有去否定西医的正确性。
像极今天的中西价值观对立。中国在承认自己的社会理念同时,同时也肯定了西方文化的优越性。而西方文化奉行的是统一标准制,非黑即白,只要不符合我的逻辑就是错的。
中医在数千年的实践过程中证明了自己的正确性,只有西医论的朋友你们要记住,科学解释不了世界不代表世界不存在。。
所谓不怕不识货 就怕货比货,道理就这么简单。不是中医不行了,真不是啊,都是有了西医这个同行的衬托[捂脸]
为什么书信一直发展的很好,到2000年以后就基本停滞了?
为什么马车一直发展的很好,到1900年以后就基本停滞了?
为什么弓箭一直发展的很好,到1800年以后就基本停滞了?
当然是因为优胜劣汰啊,有了效率更高的电子邮件和手机,有了更快更便捷的汽车,有了更强大的枪炮,书信马车弓箭当然停滞了。
同样的道理,有了治疗效果更好更有发展前途的现代医学,传统医学的一员,只能作为替代医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