谥号 ,中国乃至传统东亚地区的古代君主、诸侯、大臣、后妃等权贵死后,依其生平功过与品德修养,另起称号以名寓评,是为谥号。
谥号礼法起源于周朝的周公旦,
谥号通常用于尊称古代帝王、大臣、学者和贵族,并分上(表扬类)、中(同情类)、下(批评类)谥三类,查“顶级”一词意指事物中最高级者,故取上谥,兹分帝王、大臣二类叙述之。谥法规定,最差的谥号大概有以下几个:武、襄、庄、丁、灵、殇、炀、隐、悼、刺、愍、哀、幽、厉、躁、抗。具体涵义如下:
刚强理直曰武,威强澼德曰武,克定祸乱曰武,刑民克服曰武,夸志多穷曰武。
辟地有德曰襄,甲胄有劳曰襄;
兵甲亟作曰庄,澼圉克服曰庄,
胜敌志强曰庄,死于原野曰庄,
屡征杀伐曰庄,武而不遂曰庄;
自汉初至清末2100年间,只有9个皇帝得到恶谥,这九人中,被废的皇帝有四人:曹魏的邵陵厉公曹芳、成汉幽公李期、前秦厉王符生、金海陵炀王完颜亮。亡国之君三人:前燕幽帝慕容暐、陈炀帝陈叔宝、隋炀帝杨广。被刺杀的一人:后凉灵帝李纂。真正为臣僚子侄所加的恶谥只有汉灵帝刘宏一人。
但这只是秦朝以后的情况,在先秦时期恶谥还是很普遍的,先秦时期的恶谥主要有三个字:幽、厉、灵。
稍稍翻检,就会发现有很多这种谥号的天子和国君,比如周幽王、鲁幽公、郑幽公、晋幽公、楚幽王、赵幽缪王、周厉王、齐厉公、宋厉公、晋厉公、秦厉公、郑厉公、陈厉公、周灵王、晋灵公、卫灵公、郑灵公、楚灵王、齐灵公、陈灵公等等。哦,对了,还有个赵武灵王,他虽然武功赫赫,但废长立幼、卒致内乱, 身死为天下笑,也没逃脱一个“灵”字。
为什么先秦时恶谥多,而秦汉之后恶谥少呢?这大概和儒学的兴起有关。先秦时儒学只是百家之一,尚未成为国家学说,因此在议谥时尚能实事求是。但在汉以后,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而儒学是要求“为尊者讳、为亲者讳”的,用刘知几的话讲,就是“虽事乖正直,而理合名教,讳之可也。”因此秦汉以后皇帝的恶谥就少了。
当然,秦汉后,臣子和诸侯王的恶谥还是很多的。以西汉为例,有赵幽王、淮南厉王、广陵厉王、齐厉王、燕灵王、燕剌王、长沙剌王等。这种谥号都是朝廷为臣子所谥,所以不存在“子议父、臣议君”的事情,一般也就放得开一些。
到明清时期,臣子和诸侯王的恶谥也变得极少。整个明朝初国初时的鲁荒王之外,文武大臣和诸王再无恶谥,清朝最平稳,无一恶谥。
一般来说,庙号的选字并不参照谥法,但是也有褒贬之意。
上谥,即表扬类的谥号,如:“文”,表示具有“经纬天地”的才能或“道德博厚”、“勤学好问”的品德;“康”表示“安乐抚民”;“平”表示“布纲治纪”。
下谥,即批评类的谥号,如:“炀”表示“好内远礼”,“厉”表示“暴慢无亲”、“杀戮无辜”,“荒”表示“好乐怠政”、“外内从乱”、“幽”表示“壅遏不通”、“灵”表示“乱而不损”等。
“下谥”之“恶谥”:周厉王是一个贪婪的君,“国人”发动暴动,他逃到彘(今山西霍州市东北)并死在那里,“厉”便是对他予以斥责的“恶谥”。
中谥,多为同情类的谥号如“愍”表示“在国遭忧”,“在国逢难”;“怀”表示“慈仁短折”。
私谥,这是有名望的学者、士大夫死后由其亲戚、门生、故吏为之议定的谥号;“私谥”始于周末,到汉代才盛行起起来。
中国古代有文字记载的帝王,包括地方小政权共有四百多人,(名将名臣那就多了去了,得写一本书,这里就不赘言了),其中恶谥的仅有十几人,中谥和恶评的占了半数。。。
最后插句话,名族英雄岳飞最终的谥号可不是“武穆”而是“忠武”,
一代巨奸秦桧的谥号不是“忠献”,而是“缪丑、缪狠”。。。
帝王的谥号是在其死后才有的如“汉武帝、殷纠王”的称谓在其生前也是不可能出现的。
时下一些影视剧中臣子直呼其君王曰“文王、武帝”,甚至剧中人自称“我北周、我南齐”、“我孝庄”等都是令人荒唐滑稽,贻笑大方滴[我想静静][我想静静][我想静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