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介绍一下朱棣的背景,朱棣生于应天府,为朱元璋的第四个儿子,明朝建立后被封为燕王。在老家凤阳时对民情颇有所知。就藩北平(今北京)之后,多次受命参预北方军事活动,两次率师北征,加强了他在北方军队中的影响。朱元璋晚年,朱棣的三个哥哥先后去世,故朱元璋四子朱棣不仅在军事实力上,而且在家族尊序上都成为诸王之首。建文帝即位后采取削藩政策,不仅监视朱棣,还欲调走他的军队,朱棣发动靖难之役,起兵攻打建文帝,于1402年7月17日登上皇位。
朱棣在北京期间,在众多忠臣猛将的指导下,迅速成长为了一位合格的军事指挥家,并在对元朝的作战中取得了重大的胜利,自己的军事实力得到了加强,在洪武末年已经成为北方最强的一镇诸侯。朱棣即位后,曾先后五次北征蒙古,追击蒙古残部,缓解其对明朝的威胁;南收安南。为保证北京粮食与各项物资的需要,于永乐九年疏浚会通河,十三年凿清江浦,使运河重新畅通,对南北经济文化交流与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
朱棣的另一个壮举就是建造紫禁城,当时北方还不安定,随时都有战争的可能,南京距离较远,指挥不便,因此朱棣下旨建造紫禁城,准备迁都。1416年开始修建阿北京宫殿,1421年正式迁都北京。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定都北京的皇帝,奠定了北京此后500余年的首都地位;朱棣设立了奴儿干都司,以招抚为主要手段管辖东北少数民族;派遣郑和先后六下西洋,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沟通了中国与东南亚及印度河沿岸国家的联系;
朱棣在文治上也颇有建树,《永乐大典》的编纂就足以证明。《永乐大典》是解缙等人组织编修的,被誉为古代类书之冠。与清代的《四库全书〉相比,《永乐大典》更具价值,因为他对古代的书集只是做了收集、整理、分类,并没有大的改动。而满清统治者编的《四库全书》对于反映民族战斗精神的作品尽量抽毁,对于不得不收录的名家名作则大肆篡改。因此《永乐大典》无愧于古代类书之冠的称号。对后世有非常重要的贡献。
朱棣十分注意社会经济的恢复与发展,在他的努力之下,社会经济也发展地非常快,而国家的统治也变得更加牢固,明朝的国力已经达到了顶峰时期,表面上看永乐这两个字代表的是永远安乐,而这也是明成祖的一个美好愿望,每个皇帝都希望在自己的统治中可以做出一番作为让百姓安乐,而明成祖非常注重农业,在政治上又非常地勤奋,对人才十分地尊重和敬重,所以他的愿望也变成了现实,人们的生活果然安乐起来,所以后世的人们总会称呼他为永乐大帝。明成祖是一位十分伟大的人物,他千辛万苦地夺得了王位,之后为明朝的国力和发展做出重大贡献,可以说是一个十分成功的人。
永乐十年以后,为打击北元蒙古残部,缓解其对明朝的威胁,朱棣开始了北征,而且随着年龄的增长,北征的频率越来越快。1424年7月,朱棣在第五次北征时,病逝于榆木川,在位22年,终年65岁,葬于北京昌平天寿山下的长陵。
明成祖朱棣是历史上争议颇大的一位帝王,他立有不世之功,创造了明初盛世,但他好大喜功,多疑好杀,手上沾满了鲜血。总体来说是功大于过。
他不是个好人,逆取皇位,残忍嗜杀,诛十族、瓜蔓抄,阴险狡诈;
他是个好皇帝,迁都北京,北征蒙古,修大典,下西洋,功绩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