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先说我本人家里不算有钱,父母一线城市中产,以前买的几套房子,总资产现在涨到四五千万左右。老公年收入百万以上,我不上班,但有份副业收入,一年三十万,没孩子。父母的是父母的,我们只花自己的收入,还要还房贷,奢侈就不想了,小资的日子过过还可以的。
最大的好处就是不用和不喜欢的人打交道,也没人可以要求我做不想做的事情。我人际交往很简单,没什么目的性,也从来不装样子。不过这可能和性格有关,从小就很随性,没心机的。
补充一下:
这个问题是随手一答,认真点说,最大的好处还是感谢父母给我的教育资源,让我看到不一样的世界。我高中去国外交换,大学和研究生都得以出国留学,学自己喜欢的人文专业,而没有勉强自己学好找工作但没兴趣的学科。这样的结果就是,我虽然快三十岁了,但仍然活得不算功利。当然这也有性格原因。这算不算好处呢,也是见仁见智了。
我不买奢侈品,很少化妆,不爱社交,出门爱骑自行车,从来不发朋友圈(当然,二十三四岁的时候我也经历过浮夸的阶段,但已经过去了)。所谓小资,是我喜欢旅行和美食,在体验和学习上的花费远远超过购物。都是在小家庭能承受范围之内的。我先生也是一样,不想要孩子,消费欲望不高。
我对成功缺乏兴趣,也不想成为所谓精英,只想做个隐居的人,吃吃喝喝,看书写字,追求些自己感兴趣的东西,相对自由。我很懒,不愿意交换自己的时间和精力,去获得更多的财富和社会地位。现在的钱够用就好。
其实消费也是要花时间精力的,是挺累的。管理资产和社会关系也是一样。我见过不少有钱人,也短暂体验过奢侈的生活,说实话,我并不羡慕他们。每个人的性格不同,我更希望自己能静下心来,用好自己浅薄的才能,尽量保留本心吧。
再补充:
这几天看了《后浪》,感触良多。影片里反映的内容,确实是我的一些朋友(包括我自己)所经历过的。小学就各种兴趣爱好班,高中一半以上同学出国,从小在素质教育,精英教育和应试教育中生存。也有不少人,选择了热爱的东西作为专业。大学之后,经常世界各地旅游,跳伞滑雪潜水攀岩,更酷一点的开飞机拍电影。毕业后,这些中产及以上的孩子有的拿着父母的钱创业,有的华尔街/中环做金融,有的在美国做律师医生程序员,也有少部分搞文艺/学术/社政,活得比较非主流一点。
我想说的是,尽管他们可能一路非常优秀,但我却看到“精致的利己主义”在浪费他们的才能。
我们有幸接受最好的教育,接触最好的资源,却对所处的大环境虚作无声,像是被困在金字塔顶端的囚徒。我极少在我们这代人身上看到八十年代那些年轻人所拥有的那种激情和理想主义。那种时代使命感,以社会为己任的责任感,探索的热情,自由开放的思想,敢于批判的骨气,朝气蓬勃的精神气。
这种一腔热血的“青年精神”我只在父亲和某些被污名化的年轻人身上感受到。我羡慕他们。我看到的我们这代人非常实用主义,岁月静好,消费自由,欲望的无限膨胀和混沌。
不要说“五四精神”了,有些精英们连自己的婚姻都无法做主,自己的孩子都需要靠父母养。所谓“选择的权力”,不过是从选“钢琴/芭蕾/绘画/网球” 过渡到 “做金融,律师还是程序员?” “今年去塞班还是毛里求斯度假?” 而已。
然而,为什么会变成这样呢?我不知道是怪资本主义,国内大环境,应试教育,还是我们自己。我每当内心有些什么冲动,打开手机看看,很快就感到无比的虚无。可我们明明应该有资本和才能去改变这个社会,去想象一个不一样的未来呀。
或许,这不仅仅是一个有钱没钱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