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读完《资治通鉴》是很艰苦的,那怕是略览。全书共计三百万余字,加上生僻字、典故等,普通读者又不可能一一查询。有的地方只能是半懂不懂的糊弄过去了。

一天读两章较为适宜。顺利的话,估计也得两年阅毕。特别是参加工作的人,很难做到心无旁骛去持续阅读这种文言文大部头。那么耗费的时间就可能更久了,听说毛主席读了十七遍,实在太厉害了。

司马光除了砸缸外,令人印象最为深刻的就是奉旨编撰了这部彪炳史册的巨著。同记传体不一样的是 ,《资治通鉴》就是流水账,多数时候看到后面,因为时间间隔太久前面也忘记得差不多了。用来学习古文找找感觉也许更适合。真要记住这繁芜的历史脉络太难了。

对于普通读者,囫囵吞枣似的啃下的估计也有不少。精读的可能就凤毛麟角了。读的时候在自己喜欢的章节可多作停留,不喜欢的匆匆阅过就好。

《资治通鉴》的可读性应该是好过绝大多数官修历史。较之史记亦无逊色。


最佳贡献者
2

《资治通鉴》是宋朝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司马光编写的一部史学巨著。该书共294卷,记录了16朝、1362年的历史,内容涉及到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方面,既是一部编年体史书,又是一部历代帝王的教科书。

  • 有人说《资治通鉴》是一部阴险及权益的书,又有人讲是一部好书,读后受益非浅。至于现代社会有多少人能坚持读完《资治通鉴》这部书?我认为大致有以下人能读完这部书:一是历史学者、学家,因为他们为了对历史进行研究的需要;二是中高层干部,因为他们读完这部书,能从中吸取教训。以史为鉴,如何当好领导、如何青云直上,等等;三是企业高管,如何将书中的例子变为在实际管理层巧妙应用;四是有一些对史学研究有兴趣的人也能读完这部书。
  • 以上这些人读完这部书,会认为受益非浅,是一部好书。
  • 当然,在当今市场经济时代,有些人认为读这书沒有多大作用,关键是如何去赚钱、如何去获取更多的利润?,这类人相对比较多。
  • 也有一大部分人,认为读《资治通鉴》这部书的人阴险狡诈,不想、不和他们交往。这类人大多是普通老百姓,知识比较浅薄。
  • 总之,在当今日新月异、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的时代内,读点古书、尤其是坚持读完《史记》、《资治通鉴》这些史学巨著,是受益非浅的。一是可以了解中国历史,二是能借古鉴今,三是能将《资治通鉴》的优良典故运用于搞活企业、激活经济、适应市场等实际中去。

最后希望愿有更多的人熟读史书,传承中华优良文化,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做到读书受益、读书修心。

3

《资治通鉴》作为一部编年史,对于了解中国历史,增加文化修养,无疑是一部难得的好书。如果阅读古文太麻烦,可以阅读中华书局出的《白话资治通鉴》。

读书是一个慢动作,人常说,书越读越薄,作为现代人,工作生活节奏快,时间有限,想一下读完,并非简单的事情。可以从自己感兴趣的或是写文章时需要的章节开始,持之以恒,肯定可以读完。至于有多少人读完了?估计很难有统一答案。

那么,有人可能会有疑问,作为现代人究竟有无读《资治通鉴》的必要?就是读了,对我们当代人又能有什么实用价值?其实,这就是读后感受的要点。

首先,长知识是毫无疑问的。通过阅读,我们就能掌握正确的历史知识,不至于被自媒体上的胡说历史所忽悠。况且,司马光主修时,阅读汇编了大量的,我们今天已经见不到历史资料。

再者,通过了解历史,可以汲取前人的智慧。如果你在职场、官场就可活学活用。避免犯前人曾经犯过的低级错误。毕竟《资治通鉴》对于事件和历史人物的描述细节比较好,同时还有作者的评价也比较客观。这其中都有不少的智慧在中,值得我们借鉴。

最后,通过看历史兴衰的变迁,个人因选择的失误而招致灭族之灾,还有无论多么登峰造极,总会有曲终人散的落幕。这一切都会给我们提供一种启示,不要过于追求虚幻的未来,沉迷于昔日的辉煌,重要的是把握当下。

总之,《资治通鉴》作为一部编年史,如果能带着疑问与思考读完,相信会对每个读者的修养有所提高,特别是历史文化上。

感觉很多网友都能明白我的答案,但当看到有人说我“答非所问”,我只好说直白点,否则个别人的脑回路可能真是跟不上。??

4

我个人认为现代社会读过《资治通鉴》的人很多,只要是历史爱好者,此书肯定为必读书目之一。

我用了一年的时间读完了这部巨著,并试着写了294篇读史心得,一年的时间,码了近三十多万字,虽然心得中很多篇目有完任务之嫌,但于我仍不失为一种挑战与锻炼。

坦率的讲,《资治通鉴》读起来比较费劲,特别是有许多生僻字以及许多不能理解的字词,致使刚开始读时费时费力,但坚持过两本之后,就相对轻松许多(我买的是六本的那个版本)。倘若不写笔记与心得,估计有三四个月就可以读完

《资治通鉴》历来被定义为政治家的必读经典,它的时间跨度长达1362年,自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园前403年)至后周世宗显德六年(公元959年),涵盖16个编年史意义上的政权。期间,国号翻来覆去的轮流,皇帝走马灯似的更换,你方唱罢我登场,热闹非凡。

温公编著此书的初衷在于帮助帝王“监前世之兴衰,考当今之得失,嘉善矜恶,取得舍非,足以懋稽古之盛德,跻无前之至治,俾四海群生,咸蒙其福。”就是我们日常所说学习别人优点,改正自己的缺点,用前人之得失校验现世之得失,远恶近善,开创超越前人之盛世。按照巨著名称所示,似乎资政才是重点,但以我平头百姓的眼光来看,它本身承载的东西远远超出了资政的范畴,几乎是一部人生百科。

其中内容涉猎广泛,人物万千,从帝王将相到贩夫走卒,从古圣先贤到流寇强盗,芸芸众生万千相。我们能看到仁政爱民抑或昏庸无道;能看到我命由我不由天的霸气抑或沉沦温柔富贵乡的消极;有攻城掠地也有家长里短;有忠孝仁义也有卑鄙无耻;有土地钱粮也有美人珠玉…从头至尾,无论大国小家,其盛衰兴亡成败得失,背后的“道”一直彰显着:自强不息者逆天命者煜煜生辉,庸庸碌碌者听天由命泯然众人。

于我而言,《资治通鉴》为我打开的是一扇门,走进它,万千世界色彩缤纷,英雄帝王,魑魅魍魉;珠玉美人,流沙庶民;死之无奈,生之艰辛;青山依旧,悲喜众生…通过史书我更多的体悟到,每个时代都是精英们站在金字塔顶端,分享着最优质的社会资源,有的醉生梦死,有的奋发图强;一代又一代的普通百姓,无论盛世乱世都是无比艰辛的维系生存,充当着简单的繁殖工具。人类社会延续了几千年,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作用依旧,人的生物属性中的诸多例如贪财好色好逸恶劳的特质仍旧主导着我们的行为。

通过对《资治通鉴》的拜读,强化了我一个信念:生而为人,男女不是问题,出身不是障碍,美丑亦无所谓,最重要的是不舍不弃的强大自己,纵然功成名就,仍旧不可丧失进取之心。作家冯唐说:“《资治通鉴》三百篇一言以蔽之,狗改不了吃屎。”虽然人性的诸多特质始终是我们的桎楛,但史书的确给我们指明了通往强大的途径,也为我们标注了前进途中的陷阱,使得我们做更好的自己具备了参照基础,面对前人如此情深义重的馈赠,我们怎能轻易辜负?

希望有兴趣的朋友,有时间一定要读一下《资治通鉴》,它强大的内涵肯定不会辜负你所付出的时间和精力!

2020.7.17

5

我觉得,能够读完《资治通鉴》的人一定是凤毛麟角。一是这部著作确实太长,大约300多万字。二是这部著作是文言文,需要有非常深厚的古文功底。三是这部著作需要时间和毅力。在当今时代,人们生活节奏快,压力大,都在挤时间玩手机,看微信习惯“碎片化”阅读。所以,综上所述,能够坚持读完《资治通鉴》的人也就可想而知了。

在这里,我非常崇拜毛主席,竟然能把《资治通鉴》阅读评点17遍,这是何等毅力?!

6

感恩邀请。前些年花了三年多才看完的,文白各一遍,非常有成就感,当时感觉整个人气场都强大了许多。最大感受就是,人性几千年来就没怎么进化过!

古文阅读能力蹭蹭上涨,我看的是柏杨文白对照版,先看文言,再刷柏杨先生的白话翻译,纠正错误,提升文言水平。所以说,文言白话我都通读了一遍。

最大的感受就是,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看个开头,结局都差不多,以史为鉴是真理,人性几千年来就没什么进化,该走的弯路根本就绕不过去!历史也会倒退,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7

半个月前才买的一整套的资治通鉴。整整一大纸箱子。24本装中华书局的。目前正在阅读中。

现在刚读完第一本,不好说读完资治通鉴会有啥脱胎换骨的改变吧,不过我觉得能坚持读完这么一套大部头的经典史籍,对于了解中华文化,培养自己的历史观价值观肯定是大有好处的。不过因为耗时比较长,在这个越来越浮躁的社会,能坚持读完的人估计不会太多。能读完的绝对是值得敬佩的人!希望我也是其中一个吧。加油~

另外我本人挺喜欢中国历史的,自己家里也陆续购置了《史记》《资治通鉴》《二十四史》等国学经典,有爱好历史的朋友吗?咱们可以结伴读书学习,一起进步。欢迎关注我,一个爱好读史明智的ITer

8

愚人、驭人、语人、预人!

9

读过的人有多少我不知道。拿身边的人来说,有读的,但没听说有读完的,更没听说有谁读完中华书局繁体竖排版的。而我读过胡注版两遍,还读过一遍文白对照版,是不是可以自豪一下?

您问有什么感受?因为太多,所以反而说不清楚了,如鱼饮水,冷暖自知。几点吧,第一是熟悉了从战国到宋立前的历史。第二,如果细致阅读胡三省的注释,对历史典章有了初步的知识。第三就是人性,特别要注意那些失败者,从中获得对人性的理解。第四是对封建和儒家道义的了解,反正我从看过通鉴后再不看古装戏了,对封建制度深恶痛绝。别以为我们从1911年就永别了封建,没有!再有100年也未必去掉!不去掉封建制度下的劣根,人永远没有独立的人格。

10

没有读完,读过之后的感受是满满的功名利禄、你争我夺啊!不同与史记的多彩而张扬。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