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在三国时代,荆州的争夺关系到三个国家的命运。曹操企图夺取荆州,进取江南。刘备企图占领荆州,完成《隆中对》的计划。孙权企图占有荆州,完成他全据长江,北向争天下的设想。这样,荆州就成为三方争夺的焦点。

一、东吴和蜀汉围绕荆州的争夺。

在鲁肃执掌东吴军权的时期,他坚持孙刘联盟攻抗曹操的方针,以大局出发,将南郡借给刘备。这样,就形成西线由刘备负责,东线由孙权负责,共抗曹操的局面。当时曹操听到这个消息,吓得把正在写字的笔也掉在了地上。

可是,孙刘联盟是不稳固的。孙权和刘备都各有私心,有着自己的战略要求。于是,在荆州的所有权上,双方有着不可调和的矛盾。最终,双方先是发生了湘水之争,后是发生了孙权败盟,袭夺荆州的事情。

由于荆州被孙权夺取,关羽被孙权所杀,孙权和刘备彻底翻脸。不但孙刘联盟破裂,还造成了双方的夷陵之战。双方打得两败俱伤,使得曹魏坐收渔人之利。随着实力的增减,孙权和刘备都失去了夺取天下的能力。

二、关羽对丢失荆州应负的责任。

荆州的失守,和关羽的失职有着巨大的关系。有一句流传至今的话就是“关羽大意失荆州”,说的就是关羽作为镇守荆州的主将,对荆州的失守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

关羽镇守荆州的时候,由于他个人的性格问题,得罪了不少部下同僚。史书记载他“傲而自矜”,“善待卒伍而骄於士大夫”。因此,关羽和他的部下,尤其是士大夫出身的官员都关系处得不好。

这使得东吴得以利用这个矛盾,对关羽的部下进行拉拢利诱。在东吴偷袭荆州的时候,关羽的部下士仁和麋芳都没有抵抗,献城投降了。这使得关羽陷入了进退两难的境地。

士仁和麋芳都是跟随刘备多年的老人,尤其是麋芳,还是刘备的糜夫人的兄弟,和刘备还有姻亲的关系。这样的人,能够选择自动投降东吴,可见关羽平日里对他们的欺凌有多么严重了。

不但如此,关羽还因为自傲而对东吴看不起。他轻视东吴的战斗力,动辄说东吴将领是江东鼠辈。在孙权为自己的儿子向关羽的女儿求婚时,关羽竟然说什么虎女怎嫁犬子。正是因为骄傲,才使得关羽虽然在北伐时对东吴做了防备,可是却没有认真对待。

在陆逊接替吕蒙之后,给关羽写信。在信中,陆逊对关羽阿谀奉承,使得关羽对东吴更是放松了警惕。在前线吃紧的情况下,关羽将用以防备东吴的军队抽调北上,投入到襄樊战场。这一切造成了荆州防卫空虚,使得东吴有了偷袭的可乘之机。

尤其不可原谅的是,在前线取得一定战果后,关羽对形势发生误判。在无法迅速打开战局,同时没有大的增援,关羽依然在襄樊纠缠不退。甚至曹操把东吴袭击荆州的消息告诉关羽后,关羽依然不退。结果眼睁睁的失去了救援荆州的机会,酿成了大错。

三、魏延镇守汉中的表现。

那么,如果刘备不让关羽镇守荆州,改以魏延来镇守荆州,又会如何呢?我们从历史上看,魏延是刘备军中的一员有勇有谋的将领,曾经被刘备委以重任,以汉中太守的身份镇守汉中。

魏延镇守汉中时,对刘备承诺说,如果是曹操带领全国之兵而来,自己为刘备阻挡他。如果是其他的偏将率领十万人马来,自己就为刘备歼灭他。事实证明,魏延并没有夸口。

在魏延镇守汉中后,他认真的对汉中的防务进行了布置。他依照汉中的地形,采取依托山险,层层设防的方针。从这一点我们可以看到,在魏延的部署下,蜀军已经牢牢控制了汉中北部的山区。这样,魏延进可攻,退可守,不仅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也为北伐打下了牢固的基础。

在魏延死后很长时间里,他的防御体系一直在发挥着作用。在王平时代,曹魏发动对汉中的进攻时,魏延的防御体系经受住了实战的考验。虽然拥有几倍的优势,曹魏也被迫无功而返。

只是到了姜维的时代,姜维好大喜功,擅自改变了魏延的防御方针,修改了魏延的防御体系。结果在曹魏的一次攻击下,蜀汉就灭亡了。从这方面也体现了魏延的价值。

四、如果魏延和关羽对换可能造成的后果。

如果让魏延代替关羽来镇守荆州,情况要会比历史真实情况要好得多。首先,魏延由于自身的资历问题,不会像关羽那样飞扬跋扈。而且,魏延也只是偏重于军事方面的事务,在行政管理方面刘备还要倚重于其他人员。

这样,魏延就不可能象关羽那样专权,会想办法来调和同僚的关系,让荆州的文武之间协调一致。在魏延和文臣的共同努力下,荆州会比关羽镇守时团结。这样一来,象士仁和糜芳那样的事件就不会出现了。

而且依照魏延的性格,魏延会按照荆州的实际情况,把荆州的防务做得滴水不漏,让东吴找不到可乘之机。东吴想要拿下荆州,就只能依靠强攻。如果是这样,刘备和孙权就会如同湘水之争一样,为刘备从西川救援争取时间。

所以说,如果魏延来镇守荆州,东吴是不可能轻易的拿下荆州的。但是,在刘备和诸葛亮的《隆中对》里,荆州不但是刘备发展势力的跳板,还是北伐宛洛的主力的战役出发地。从这一点来说,荆州的部队是准备用以北伐的。

《隆中对》说的,荆州是以一上将率领北伐,这员上将非关羽莫属。如果换成魏延,那么不管从资历上、军事能力上都比不上关羽。所以说,让魏延来镇守荆州,关羽调往汉中只有一个原因,那就是,荆州的北伐任务取消了。蜀汉将所有的兵力集中起来用于秦川。这对于蜀汉倒是一件幸事。

结语:

从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如果关羽调往汉中,魏延镇守荆州,对于蜀汉政权是极为有利的。这样,集中兵力的蜀汉会拿下雍凉,继续向山西、河北发展攻势。而魏延专心镇守荆州,万无一失。即便是东吴败盟,和曹魏一起来攻打荆州,也会全身而退,不会落得个人地两失的下场。

我是历史笑春风,欢迎大家关注我,多提宝贵意见,谢谢。

最佳贡献者
2

历史上的魏延,跟关羽极其相似,都是善养士卒,勇猛过人,而且性格矜高之人。因为这个原因,演义中还特意将魏延也刻画为了面如重枣,只是身材略矮于关羽的形象。这魏延魏文长乍一看,俨然就是一个小号版的关羽关云长。

那么魏延有可能替换关羽镇守荆州,而让关羽去攻打汉中么?

这在历史上肯定是不可能发生的。

按照《三国志》的记载,刘备接受刘璋的邀请,前往益州时,魏延是“以部曲随先主入蜀”。所谓的部曲,就是一个普通的将领,也可以理解为比较亲密的家将、私兵。魏延当时连个杂牌将军的称号都没有。他在刘备阵营中,地位和威望都太低了。刘备根本不可能让魏延作为主将,留守荆州。

刘备军中的元老级将领,有资格作为主将镇守荆州的,也就只有关羽、张飞、赵云,以及诸葛亮。而关羽曾经在刘备袭杀徐州刺史车胄后,受命驻守下邳,行太守事,有过做太守,独挡一方的经验。所以,关羽就成了镇守荆州主将的不二人选。

魏延、关羽有没有换防的可能?

如果非要调换魏延与关羽的位置,那么最好的时机是在刘备取得汉中称王之后,选择重将镇守汉川之时。

魏延跟随刘备入蜀之后,攻刘璋,取汉中,屡立战功,升任牙门将军。此间,刘备对魏延开始刮目相看,魏延也取得了刘备的信任。因此,在选择汉中太守时,大家都认为非张飞莫属,而张飞也自认为肯定是自己。结果,刘备却提拔了魏延督汉中,升镇远将军,领汉中太守。此举一出,“一军尽惊”。

刘备反正要破格提拔,那就不妨直接调关羽镇守汉中,将魏延派去镇守荆州。

如果刘备真这样子做了,对蜀汉而言,也许还真的是幸事一件。

魏延镇守荆州,关羽镇守汉中,也许真能两全其美

首先、历史上的魏延和关羽虽然同样骄矜,但是,两人地位不同,性格也有所区别,行为也会不同,魏延更适合守荆州。

其一、魏延因为地位问题,不会像关羽一样擅自北伐。

即使魏延要从荆州北伐,也会先请示刘备。而刘备也会替魏延做好充分的谋划,派遣得力的谋臣、武将辅佐魏延。

其二、魏延不管北伐,还是不北伐,都不会轻易得罪孙权。

关羽敢看轻孙权,那是因为关羽跟刘备关系更紧密,而且更加骄矜,根本看不起孙权。魏延相比关羽而言,因为地位、资历的问题,即使轻视孙权,也会谨慎对待。

其三、魏延更不会去恐吓刘备的小舅子糜芳,以及部将士仁,是可以更好的跟部将相处的。

关羽因为糜芳、士仁后勤工作没做好,扬言取得襄樊之后,要收拾二人。虽然关羽最终可能不会如何二人,却把糜芳、士仁给吓坏了。这才导致二人未战就投降了东吴。

魏延虽然也“性矜高,当时皆避下之”,但魏延跟关羽还是不同的。

关羽是你横,我更横,你放低姿态,我更轻视你。关羽对待孙权、糜芳、士仁等人就是这个样子。关羽需要第三人来夸他,然后,由第三人放低他轻视之人的姿态,才有可能跟对方和平相处。这就像刘备提拔黄忠时,由诸葛亮、刘备来劝解关羽一样。如果是黄忠自己低三下四的去跟关羽讲和,估计关羽能一脚踹飞黄忠。

但是,魏延的骄矜明显与关羽不同。只要大家让着点魏延,魏延气顺了,他也就不找人麻烦了。也就是杨仪,非要跟魏延对着干,魏延才屡次在宴会上拔刀要杀杨仪。糜芳、士仁不像杨仪那么固执,只要二人继续放低姿态,恭敬一点,魏延不会像关羽一样对二人不依不饶,进行恐吓。

魏延做了荆州主将,关羽丢荆州的最主要的几个因素,立刻就被化于无形之间了。魏延绝对是有优势的。

其次、魏延的谋略要比关羽更成熟,同样更适合守荆州。

魏延和关羽在朝堂政治上,应该是半斤对八两,不相上下,都不善于内斗。个人武勇上,关羽应该强于魏延。但在谋略上,魏延的实际表现要稍胜关羽一筹。

将《三国志》中关羽的事迹梳理,再梳理,甚至连裴松之注解中的事迹都反复查找、分析,都没有发现关羽主动用计谋的情况。唯一可圈可点的似乎只有在周瑜攻打南郡曹仁时,关羽率了两千人在江陵背后游走,截断了曹军援军。但是,这件事的主谋是周瑜,而非关羽。

至于关羽鼎盛时期的水淹七军,看来看去主要是关羽被动得了天时,恰逢天降大雨,把刚到襄樊战场的于禁给淹了。

关羽收降了于禁,擒获了庞德,可关羽对二人的处理,真的还不如张飞义释严颜更机智。刘备、曹操、孙权都非常爱惜人才,关羽呢?两名三国时期的顶尖人才,一个被关进了监狱,一个被斩杀,实在是太可惜了。

关羽对待孙权的方式,更是让人无语至极。不许婚也就罢了,还把孙权给大骂一顿,直接骂孙权是“貉子”,犬科的一种,还不如犬凶猛。受到如此羞辱,孙权会善罢甘休,不打关羽才怪。关羽瞬间多面树敌,前有曹操,后又孙权,家里还有两个“内奸”糜芳和士仁。

关羽作战的谋略明显也很弱。最初,被吕蒙戏弄,调走了防守东吴的军队,让吴军白衣渡江,偷袭荆州成功。接着,正面战场中了徐晃的声东击西之计,在徐晃取了几个营寨之后,关羽无心恋战,撤军而走。撤军途中,又中了吕蒙的瓦解军心之计。原本有实力夺回江陵、公安的数万大军,瞬间作鸟兽散。关二爷最后只落了一个败走麦城,身死临沮的结局。

魏延明显就不同了。

魏延担任汉中太守之后,使用“重门之计”,在汉中的险要关隘,设置大型的防御工事,以强将锐卒,携带强弩防守。同时,整修道路,隘口之下可供轻骑疾行,方便隘口之间的互相策应。这一部署,确保了汉中数十年未被魏军攻破,即使是魏延去世之后,还在发挥作用。

魏延在诸葛亮北伐时,还献过兵出他道,奇袭长安之计。此计虽然未获诸葛亮同意,但是,魏延的计策,非常符合以正合,以奇胜的战略思想。虽然后世对此计多有争议,但是,魏延的这一计策,实际上是蜀汉能够冲出汉中,取得关中、陇右的最可行的办法。

魏延善于防守,还可以避免得罪孙权,跟部下的关系也会比关羽好一点。而进攻上,魏延又敢于冒险,很容易取得较大的战果。即使进攻失败,后方也可确保无虞,不至身死,还丢了荆州。所以,魏延相比关羽而言,更适合驻守荆州。

最后、关羽驻守汉中,可以后顾无忧。

关羽进攻的实力,绝对是三国时期数一数二的顶级存在。但是,根据我们前面所述,关羽的缺点也实在是太多。

如果将关羽调去守汉中,汉中背后有蜀川做后盾,没有被偷袭的后顾之忧。而且,刘备随时可以派人去支援关羽。关羽尽可以放心大胆的去施展进攻的优势。诸葛亮打不出汉中,不善于攻城,但是凭关羽的勇猛,应该要好很多。

关羽如果实在是又战败了,那就跟诸葛亮五次北伐一样,撤回来修整一下,择机再战呗。关羽守汉中,绝对是最好的选择。关二爷可以如鱼得水般的使劲折腾了,反正背后有刘备和诸葛亮做后盾。

综合结论,蜀汉可能要统一天下

通过前面的分析,不难发现,魏延守荆州,关羽守汉中,绝对是比较好的一个选择。而且,两人这么一交换,还有一个隐形的好处,那就是刘备不用打夷陵之战了。随之而来的好处就是,张飞也不会枉死了,数万蜀军将士,以及伐吴时战死的十余员将领同样不用死了。

此时,关羽、张飞、赵云、诸葛亮皆在,刘备也在,蜀汉人才济济。

魏延虚晃一枪,兵出荆州,攻取襄樊。因为天气原因,魏延不用计,也照样会跟关羽一样,水淹七军,降于禁,擒庞德,威震华夏。魏延同样可以吸引曹操派重兵支援襄樊战场,他只要牵制住这些魏兵就好了。

刘备呢?大可以兵分多路,诸葛亮继续去陇右,刘备自带主力出斜谷,还可以再分兵,让关羽或者张飞兵出子午道,袭取长安。当时守长安的,还是怯懦无谋的夏侯楙。曹操正在襄樊战场懵圈呢,哪还有心思顾关中。

这时候刘备就威风了,兵精粮足,士气强盛,一战定三秦是非常有可能的。然后,兵锋东向,直指洛阳,统一天下,兴复汉室,也就指日可待了。

只是可惜,这只是假设。关二爷丢了荆州呀,刘备夷陵战败了呀,诸葛亮被累死了,蜀汉最后还是亡了。

3

荆州,在三国时期可以说是极为重要的地方,一度成为曹操、孙权、刘备三人的争夺对象,也曾几度易主,各方势力为了争夺荆州可以说是打得你死我活。所以刘备在得到荆州以后,为了能专心拿下蜀地与汉中,便将荆州交给自己最信任的兄弟关羽来镇守。

但可惜的是,关羽在襄樊之战时遭遇了东吴与曹魏的双面夹击,不仅败走麦城丢了性命,就连荆州也被东吴给夺走了。

很多人都有这样疑问,如果当时刘备不将关羽留在荆州,而是派他跟随自己去攻打汉中,让魏延驻守荆州,那么荆州会不会不丢失,而且也照样拿下汉中呢?

如果这个假设真的成立的话,那么完全有可能出现两全其美的结局。

首先,关羽之所以会失败,与他的性格有非常直接的关系,然后是战略战术的错误。而魏延虽然不受诸葛亮待见,但是胸有谋略且不似关羽那般狂妄自大,不会犯下不该犯的错误,荆州也不会轻易丢失。

先来说说关羽的性格问题,关羽最大的性格问题就是狂妄自大,盲目自信。诸葛亮千叮咛万嘱咐一定要遵循联吴抗曹的策略,与东吴搞好关系。但是关羽呢?根本没把东吴放在眼里,频频惹怒东吴。

东吴派人前来提亲,想要让孙权的儿子娶关羽的女儿,这原本是巩固联盟的好事,关羽不答应也就罢了,竟然还说出:“虎女焉能嫁犬子”这样羞辱人的话来。之后还抢了东吴军队的粮草,并大骂东吴是鼠辈。如此目中无人,东吴怎么能咽得下这口气?但是孙权忍了下来,坐等机会收拾关羽。

关羽傲慢的性格不仅得罪了东吴,使得东吴趁虚而入,他还将手下的将领们都得罪了。最典型的就是得罪了糜芳与傅士仁这两员大将。大战在即,关羽最应该做的是收买人心,让所有的将士们安心为自己卖命。

但是关羽呢,却大骂糜芳与傅士仁二人能力不足,还说要等自己大战归来之际惩处他们。糜芳与傅士仁也不傻,知道关羽的暴脾气,于是为了自保干脆投降了东吴。若是关羽能礼贤下士,在出战之前团结上下,稳定军心。吕蒙白衣渡江之际,荆州城全程抵抗,或许荆州就不会那么容易落入东吴之手。

也是因为关羽的性格问题,关羽看不起投降而来的孟达,导致自己在襄樊战败之后,孟达与刘封根本不去救援,关羽只能败走麦城。

第二在得罪了东吴之后,关羽犯了一个关键性的错误,他不该在得罪盟友之后发动襄樊之战。想要拿下襄樊之地,需要驻守的曹魏大军作战,那就需要关羽调动荆州几乎所有的兵力去攻打襄樊,这就势必会造成荆州兵力空虚。而之前关羽又得罪了东吴,当他率领大军倾巢而出的时候,东吴趁机背后捅了他一刀,与曹魏联合夹击关羽,最终导致关羽腹背受敌,兵败身亡。作为主帅考虑事情如此不周全,难怪会失败。

如果是魏延驻守荆州,那就不一样了。拿下汉中之后刘备出人意料的让魏延驻守汉中,这说明刘备信任魏延的忠心与能力。事实证明魏延驻守汉中干得非常出色,另外诸葛亮北伐的时候,魏延曾出过子午谷奇谋,足以说明魏延有勇有谋。这样的人驻守荆州,至少不会跟关羽一样犯战略性的错误。另外魏延跟随刘表多年,深知防范东吴的厉害,所以不会轻易让荆州兵力空虚,给东吴可乘之机。

另外,魏延身为降将不会如关羽那般骄傲自大,也不会轻易得罪别人,更不会轻易违拗诸葛亮联吴抗曹的策略。如果魏延驻守荆州,他会更加仔细地防范东吴,也不会轻易发动襄樊之战,更不会得罪糜芳与傅士仁等人。即便是落得跟关羽一样被困守襄樊,没有得罪过孟达与刘封的他,说不定会等来二人的营救,总不至于败走麦城丢了性命。

关羽呢?非常适合冲锋陷阵,攻打城池。如果跟随刘备去攻打汉中,身边有张飞等诸多大将看着,还有刘备坐镇,不会犯太大的错误,即便是犯了错误也有人来解救他,替他收拾烂摊子,拿下汉中也不是什么问题。

然而,两全其美的结局不过是一种想象罢了,魏延始终不如关羽那样受信任,但也正是因为刘备太过信任关羽,而忽视了他的能力与性格上的缺陷,才导致关羽悲惨的结局。所以说,关羽惨死,刘备要负很大的责任。

4

根据诸葛亮的隆中对,刘备军事集团,要进取中原有两条出路,一是出岐山,第二就是占据荆州,从荆州威胁中原。

一开始刘备的战略实施得非常成功,在赤壁之战后,他们逐步占据了荆州半壁江山,进一步入蜀,夺取了整个益州,在汉中之战中又打败了曹操,夺取了汉中作为四川的屏障,而在荆州方向留守的大将关羽也上演了水淹七军,打败了曹操,一时间风头无两,打的曹操准备迁都以避兵锋。

可是偏偏就在这个时候,关羽被孙权偷袭,荆州被孙权占领,关羽兵败身死,整个蜀汉失去了荆州这块跳板,导致诸葛亮六出祁山而无功。那么我们如果换一换,镇守荆州的是魏延,而关羽去夺取汉中情况会不会有所变化呢?

首先关羽为什么会失败?

关羽是一个纯粹的军人,不懂政治,他在荆州这个地方,应该懂得平衡,拉拢孙权对抗曹操,而关羽是怎么做的呢?纯粹在那里拉仇恨,把孙权得罪的死死地,要知道就算没事,孙权还在打荆州的主意,更别说两家的关系非常恶劣呢。

偏偏这个关羽得罪了孙权,却对他不防备,导致了最后的失败。如果换成魏延,则不同。魏延这个人个性也很高傲,但是他大局观比较好。这从他镇守汉中滴水不漏,建立的汉中防线到了整个蜀汉灭亡的时候,依然在发挥作用就能够看出一二。

而且他在荆州的时间很长,对于孙权非常了解,他完全知道东吴政权对于荆州的企图,所以他绝对不会放松对江东政权的戒备。

再说了他在名望上远远不如关羽,所以就算陆逊通过写信的方式把他捧上了天,把他夸成一朵喇叭花,都不会影响魏延的判断力。原因很简单,他也有自知之明,自己的威望名气以及能力都没达到这个份上,陆逊这么露骨的阿谀奉承,肯定有阴谋。

关羽的个性上有问题,他实在太骄傲了,当然他也有骄傲的本钱,但是这种傲气无形中伤害了许多人。比如说在上庸的刘封,在关羽处于最危急的情况下,刘封和孟达依然按兵不动,不愿意去帮助关羽。

如果换成了魏延的话,这两个人很有可能就会有所行动。首先魏延这个人没有在刘备立储这个问题上得罪过人,当然他也没有资格在这个问题上发言,自然也就不会得罪人。所以刘封自然愿意去帮助他,顺便结一个外援。

所以魏延镇守荆州有可能丢不了荆州,如果关羽去汉中,由他统领军队,刘备部队损失将会更小,胜利将更辉煌,所以我觉得这两个人互换的话,历史的走向很有可能发生改变。

5

在笔者看来,魏延守荆州结局会大不同。

魏延本来是刘表治下长沙郡的一名将领,后来投降刘备,逐渐得到刘备的信任和重用。

在刘备入川时,武将除了了黄忠以外,就是魏延。

赵云,关羽和张飞都留守荆州,这也说明了魏延是一个有能力的武将,不然刘备不会带魏延入川。

公元217年,刘备和曹操争夺汉中,魏延跟随刘备出战,并且在斩杀夏侯渊的战役中立下了汗马功劳。

刘备打下汉中后,准备委任一名大将镇守,于是问魏延如何防守。

魏延是这样回答的。

“如果曹操举倾国之力前来,我请求为大王挡住他,如果是一偏将率十万大军前来,我请求为大王吞并了他。”

刘备听后非常满意,于是任命魏延为汉中太守。

直到刘备去世,诸葛亮北伐时,魏延一直尽忠职守地在汉中防御曹魏的夏侯渊。

我们再来看关羽守荆州的做法。

当时刘备入川和刘璋撕破脸,急令诸葛亮率领荆州军支援。

至于谁镇守荆州,当时有三个人选,分别是赵云,关羽和张飞。

张飞因为有徐州的前车之鉴,被排除在外。

赵云虽然勇猛过人,但没有做过一方长官,当时的地位比较低,不能服众。

最适合的就是关羽,他过五关斩六将,斩颜良诛文丑。

不论是曹操和孙权都畏惧他三分,让他镇守荆州是最佳选择。

诸葛亮临行前,问过关羽如何防守。

关羽根本没有多想,他说不论和曹操和孙权哪一方来攻打荆州,他都会带兵消灭来犯之敌。

诸葛亮于是劝说关羽和东吴搞好关系,一起对抗曹操,这样荆州万无一失。

可是,关羽不仅没有听诸葛亮的话,还大骂东吴,甚至羞辱孙权,让孙刘联盟出现裂痕。

刘备打下汉中后,关羽主动挑起襄樊之战,被东吴吕蒙偷袭,兵败身死。

笔者认为,关羽这个人虽然忠勇仁义,但性格太过孤傲,他不善于搞人际关系。

就连荆州内部也对他颇有微词,刘备的大舅哥糜芳,义子刘封和他都有矛盾。

这也是他失败的一个主要原因。

如果换作魏延守荆州,他会采取和关羽不同的策略。

作为降将的魏延,不会和荆州内部的同僚出现矛盾,他会选择忍辱负重,完成刘备交给他的重任。

当然,襄樊之战也会大概率不会发生。

曹操和孙权也就没有机会觊觎荆州,等刘备稳定了益州和汉中的局势后,魏延的任务圆满完成。

刘备两路出兵北伐的这个战略就能成功实施。

只怪刘备用错人,丧失了大好局面。

—End—


原创

作者:冷月钩沉

编辑:冰封记忆

本文首发问答,转载请注明出处!

6

恰恰相反很有可能是两头落空。关羽和魏延虽然相像,但却是截然不同的两位武将,刘备如此安排实际上已经是最优秀的安排了,因为原本守荆州的是诸葛亮+关羽的神仙组合的,奈何庞统入川身死,法正也英年早逝。导致关羽无人制衡,实际上关羽手下还是有非常优秀的人才的,廖立和马良都是诸葛亮、法正等人赞扬有嘉的,其本事不差,但是关羽的脾气就是轻慢士人,因此除了诸葛亮还真没人能管得住关羽。

关羽镇守荆州是刘备集团的最佳人选,没有比关羽更合适,也没有比关羽更让刘备放心的武将了

当时刘备入川是没有带诸葛亮、关羽的,因此镇守荆州的任务是交给关羽和诸葛亮的,诸葛亮凭借在新野的相处,让傲慢的关羽还是比较看得起的。两人的关系应该也是比较融洽的,以至于后来马超归降,关羽写信询问诸葛亮与马超相比如何?诸葛亮回信两头不得罪,却又捧了关羽一下。关羽还高兴的拿出来炫耀,由此可见两人的确是关系不错的。

羽闻马超来降,旧非故人,羽书与诸葛亮,问超人才可谁比类。亮知羽护前,乃答曰:“孟起兼资文武,雄烈过人,一世之杰,黥、彭之徒,当与益德并驱争先,犹未及髯之绝伦逸群。” 羽美须髯,故亮谓之髯。羽省书大悦,以示宾客。

因此最初的设想是非常完美的,诸葛亮管内政,关羽管军事,两相配合,荆州自然固若金汤。但是计划赶不上变化,入川之战比刘备想象的艰难,庞统身死,战争陷入焦灼。刘备不得不又从荆州调兵遣将,赵云、诸葛亮也从此离开荆州,再也没有回到荆州。

平定西川之后,刘备喜得法正,如虎添翼,开始谋划汉中。这时候是离不开诸葛亮、赵云、魏延等人的,将关羽换成魏延,先不论时间上来不来得及,威望上魏延毫无寸功,根本不可能担当这样的重任。

一直到汉中之战打完,魏延立了不少军功,刘备提拔魏延做汉中太守,当时依旧是很多人不服气的,认为应该是张飞来担任。因此就有了魏延和刘备的一番问答,有刘备鼎力支持这才顺利担当汉中太守。

《三国志》:先主为汉中王,迁治成都,当得重将以镇汉川,众论以为必在张飞,飞亦以心自许。先主乃拔延为督汉中镇远将军,领汉中太守,一军尽惊。先主大会群臣,问延曰:“今委卿以重任,卿居之欲云何?”延对曰:“若曹操举天下而来,请为大王拒之;偏将十万之众至,请为大王吞之。”先主称善,众咸壮其言。

由此可见,魏延镇守荆州是不可能的,那么关羽镇守荆州就非常合适,也是没有选择的选择。

当时刘备拿的出手能独当一面的武将,也只有关羽、张飞两人罢了,赵云都还没有太多能拿得出手的战绩。黄忠更是才投降不久,更何况又年老,更加不可能。

马超汉中之战爆发才投降不久,而且马超本身是一方诸侯,是不可能委以重任的。最为重要的是刘备集团之中,只有关羽是有带领水军的经验的。

刘备携民渡江接应的就是刘琦和关羽的江夏水军,一直到赤壁之战打完,刘琦的江夏军队一直是刘备集团的主力,而关羽则是唯一统领过水军的将领。

想要镇守荆州,就离不开玩水军,关羽可以说从忠心、威望和能力上都是不二人选,更何况其实留给关羽的不是没有人才,无论是前文讲过的马良、廖立还是后来投降荆州的潘睿都是一世之杰。

关羽之败,自己有很大的原因,蜀汉朝廷的失误也有很大的原因,更何况荆州之战实际上是三国最为强大的武将、谋士天团合伙群殴关羽,直接间接参与的有“孙权、曹操、司马懿、吕蒙、陆逊、徐晃、蒋济、于禁、庞德、潘璋、虞翻”等等,如此豪华阵容,关羽抵挡不住自然是毫无疑问的,更何况关羽还问罪留守后方的糜芳、博士仁,导致后院起火呢。

7

刘备跟魏延跟熟么?不怕魏延自立么?

《古今刀剑录》中记载了一件事,刘备多夺取荆州后不久,就派人铸造了八把三尺六寸长的宝剑。

这八把宝剑,刘备自佩一把,其余的分别赐给了三个儿子(刘封、刘禅、刘永),关羽、张飞、赵云,诸葛亮各一把。

千万别认为这仅仅是野史,诸葛亮的那把佩剑,在唐朝时被发掘出土,被改名成为“师古剑”,而赵云的佩剑,在野史中的记载,是清末时,被一群讨好慈禧的官员钻山打洞找到了,献给了喜爱看戏的慈禧太后,后随慈禧陪葬,再再后来,孙殿英盗挖慈禧墓时随着再次现世。【据说剑身上一面有着“章武”字样,另外一面有着“子龙”字样】

从这里就能看出来了,谁是刘备的亲信。关张赵诸葛,才是刘备敢于留在荆州的人选

魏延字文长,义阳人也。以部曲随先主入蜀,数有战功,迁牙门将军。

正史中,并没有说魏延什么时候跟的刘备,反正他登场时,是以部曲的身份跟着刘备入川蜀的。从这里也能推断出来,魏延这个时候还没有成为刘备集团的核心,是入川后,是获得了多次战功后,才被刘备提拔起来的。

当然若是以《三国演义》来述说的话,确实是刘备有眼无珠

因为演义中的魏延登场时是比较正面的,为了能让刘备进城,不惜与旧主刘琮翻脸,还与同时文聘打了一架。结果刘备以恐慌了百姓为由,离开了襄阳,理都不去理会魏延(没有接应),就走了。逼得魏延只能逃到长沙投靠韩玄。

后来魏延又以韩玄不得民心,诛杀了韩玄,救下黄忠,开了城门投降了刘备。演义中的魏延是一个有主见的将才,是一个“良鸟择木而栖”的枭雄,所以罗贯中就借诸葛亮之口,说魏延是天生反骨。

同时也为刘备没有留魏延守荆州、和魏延在诸葛亮没死之前,还能控制,诸葛亮一死就造反,埋下了伏笔。

事实上,刘备并非仅仅只留关羽守荆州。留下了诸葛亮、赵云、关羽、张飞四人作为主官固守荆州

1、《三国志·赵云传》:先主自葭萌还攻刘璋,召诸葛亮。亮率云与张飞等俱溯江西上,平定郡县
2、《资治通鉴》更记载:诸葛亮留关羽守荆州,与张飞、赵云将兵溯流克巴东。

刘备入川蜀,并没有带上关羽、张飞、诸葛亮、赵云。

而赵云历来都是负责戍卫系统的,类似于曹操的许诸,应该是刘备留给诸葛亮,保护其周全。

其实从史书中就能看出来,刘备留下的这几人中,诸葛亮才是荆州防备的总司令。因为当刘备在葭萌关受阻时,庞统突然的战死,刘备从荆州调遣人马的命令是直接下给诸葛亮,而非是关羽。

在《资治通鉴》中的记载,则是以诸葛亮“留”关羽,这个“留”字述说了关羽是需要听命于诸葛亮的。

且在《三国志》中,也显示了当时的关羽,并非驻扎在荆州进行统筹规划,而是驻扎在襄阳这个江北地带,防御曹操,仅仅属于荆州防备司中的一员大将,而非是总司令。

先主收江南诸郡,乃封拜元勋,以羽为襄阳太守、荡寇将军,驻江北。

所以,网络上将关羽留在荆州,是刘备的意思是有一定的争议的。

因为没能有刘备召诸葛亮的书信作为背书,使得到底是刘备让诸葛亮留关羽守荆州,还是诸葛亮的意思,就难于辨别了。

但可以确定的是,早期荆州防备司中,刘备留下的人选是相对稳重的,就连襄阳的侧翼南阳,也是派遣老好人,关羽的老同事,国舅爷糜芳为南阳太守。只是刘备和诸葛亮真的没能想到关羽会连这个老好人糜芳都能呛到反水

隆中对,诸葛亮想到了,其他人也能看到

由于《三国演义》的引导,使得许多人都不喜欢吴国孙权,认为就是他们在背后捅刀子,才能关羽陨落,致使蜀汉政权只能偏于一偶,苟延残喘。

在《三国志》中,当诸葛亮与刘备的那场职场面试《隆中对》时,东吴的智者们也看到了占据荆州,西进川蜀,构建成为帝势。

鲁肃在刘表刚死,就向孙权提议占据荆州,“若据而有之,此帝王之资也”。而当曹操被击退之后,“周瑜、甘宁并劝权取蜀”。

“今曹操新折衅,方忧在腹心,未能与将军连兵相事也。乞与奋威(指奋威将军孙瑜)俱进取蜀,得蜀而并张鲁,因奋威固守其地,好与马超结援。瑜还与将军据襄阳以据操,北方可图也。“——周瑜

为什么一定要取荆州、益州呢?

吕蒙曾经这样说的“然地势陆通,骁骑所骋,至尊今日得徐州,操后旬必来争,虽以七八万人守之,锋当怀忧。不如取羽,全据长江,形势益张。

且曹操也是这样想的,先攻下荆州,才能进攻东吴。甚至是后世的蒙古,在攻打川蜀失败之后,也是全力攻击荆州,夺取荆州后,才沿江灭掉南宋。

因此荆州是个必战之地。

刘备哪里敢只留关羽来防御整个荆州,所以才会让诸葛亮作为荆州的防备司令。只是刘备没想到在夺取益州时,碰到个大钉子,且“凤雏”庞统的战死,使得刘备不得不从荆州抽调精锐支援。最后才酿成关羽大意失荆州来。

再则,刘备若是留魏延来守荆州,除了要防备地头蛇魏延会自立之外,还要考虑到当时的魏延是否有能力掌控全局

国舅爷糜芳会鸟魏延吗?刘封会理会这个下层军官么?

所以留谁都不会留魏延

因为当时的魏延还不够格!而魏延的崛起是在刘备碰钉子后,才进入到大将层面的,且在后来固守汉中时,刘备还没有整合益州,且当时的荆州关羽正在全力攻打曹仁,刘备手中的能信任的大将少,才会让这个非汉中人事来固守的。

原创不易,转载请联系

图片均来源网络

8

对于当时的蜀国来说,除了汉中,荆州就是刘备的另一个心腹之地。但是没关羽却大意失荆州。以至于刘备为给关羽报仇也落得一个夷陵惨败。关羽都尚且如此,如果让魏延坐镇荆州,估计魏延会投靠曹操:

一、魏延的身份难以担当此大任

魏延是一个降将。对降将来说,在短时间内很难获得别人的信任,。他需要足够的功劳,才得到别人的信任,不然他的忠诚度很容易引起别人的怀疑。

影视剧《三国演义》说魏延有反骨,证明魏延不够忠诚,很可能会反水。

当时刘备西进益州是,留下关羽镇守荆州,而魏延只不过是一个刚刚投降的统帅罢了,不说寸功未立,但也相差无几。这个时候让他坐镇荆州,估计刘备手下任何一个人都不会同意。

二、魏延的威望和关羽相比不值一提

魏延刚刚投靠刘备时,还只是一个小小的统领,就和当时讨伐董卓时,关羽和张飞还是个马弓手一样,没有任何人会相信他们的实力。在这种情况下,让魏延担当大任?他的实力够不够暂且不说,他能不能服众都是一个问题。

并且当时荆州环境复杂,外有曹魏、东吴虎视眈眈,内部的政权结构也极其复杂。本地贵族体系庞大,各地官员难以调配,这个时候,需要的是一位功成名就的大将对其进行震慑,才能够让荆州安定。

三、魏延的性格不适合镇守荆州

魏延的性格至始至终都是擅守,而坐镇荆州的人,必须是擅功,在《隆中对》记载:“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夺取襄樊,镇压许褚,水淹七军,这些功绩,只有关羽一人有能够做到,魏延难以复制。

一旦战败,关羽的结果历史已经证明,如果连这些都做不到,那么死得更早,蜀汉的寿命也完的更快。

并且魏延和关羽一样,都贪功冒进,甚至魏延要高于关羽。魏延喜欢耍小聪明,在他面前根本难以占到便宜。关羽稳扎稳打都没有尽全功,我们可以想象,如果是魏延镇守荆州,他的计谋肯定会被曹仁识破,最后只会全军覆没。

9

赤壁之战后,刘备在蜀中谋臣张松法正的带领下攻占益州,然后趁曹操北归之际,在定军山斩杀了大将夏侯渊,进而击败前来救援的曹操,彻底占领了汉中,并命魏延为汉中太守,负责北面的防务。此时刘备坐拥荆州益州还有汉中,实力到达了顶峰。

然而关羽虽然镇守荆州多年,但在公元220年还是被东吴孙权杀害,死在了魏吴两国的联合阴谋之下,从此蜀国失去荆州这个战略要地。刘备虽然率军东征,但也没有夺回,反而在夷陵大败,一年后病死于白帝城。

如果让魏延接替关羽镇守荆州,关羽去夺汉中,结局能否两全其美呢?

关羽为五虎将之首,有勇有谋,武艺过人。当初刘备入川时,只带了魏延与黄忠,就是怕关羽、张飞太过强势,而带弱一点的武将可让刘璋放松警惕。刘备入川,文有庞统、法正,武有黄忠、魏延。

而关羽的战力远在魏延之上,所以在攻打西川的时候,想必关羽必定也能一马平川,与诸葛亮等谋臣击败蜀中诸将,帮刘备稳拿成都。对战汉中就是对战曹操的势力,关羽如果也带谋士法正去,想必也能斩杀夏侯渊,平定汉中之地。

此外,关羽如果被命为汉中太守,以关羽的才能也是完全可以胜任的。因为汉中与荆州不同,只要防守曹魏一方而已,不必考虑太多。关羽有勇有谋,可以说威名在此,曹军诸将必定要另眼相看汉中,不敢轻易攻取。否则被关羽反杀,又要让曹操头疼了。所以关羽去夺汉中、镇守汉中是绝对没问题的。

关羽可以完美夺取汉中,那魏延镇守荆州就能完全胜任吗?其实不然,原因有以下几点。

第一,魏延虽然做事稳妥,但仍然是个降将的身份,无法服众。

在赤壁之战后,刘备在谋士诸葛亮,马良等的建议下攻取荆州南方四郡,开始扩大势力。关羽奉命攻取长沙,但遇到了老将黄忠,二人打的不分胜负。黄忠因为感关羽前日不杀之恩,射箭时放了关羽一马,因而被太守韩玄嫉恨,居然命人将黄忠斩首,幸亏魏延相救。

但魏延救了黄忠后,却斩杀了太守韩玄,大开城门投降刘备,迎接关羽入城。就因为这样诸葛亮就十分生气,认为魏延是个不忠不义之人,料定日后必有异心。所以刘备如果命魏延镇守荆州重地,对荆州的将领来说,让一个杀主献降的人来做荆州统帅,岂能服众。更何况当时的“国舅”糜芳等人也在荆州,所以说不定都会内部闹出乱子来。

第二,魏延虽然勇猛过人,却狂妄自大。

魏延在拜为汉中太守时,曾豪言:“如果曹操举倾国之力前来,我请求为大王挡住他,如果是一偏将率十万大军前来,我请求为大王吞并了他。”但荆州的情形与汉中不同,荆州乃交通枢纽,战略要地。既没有山川险地可守,还要同时面对曹操与孙权的威胁。此时的压力估计要比汉中大很多。

如果曹魏命大将如曹仁、于禁、庞德等率军而来,大军压境,在没有险关可守的情况下,魏延估计很难守住荆州。诸葛亮之所以命关羽攻取襄阳、樊城,就是想主动出击粉碎曹操的阴谋,“以攻代守”。魏延虽然骁勇,但如果独自硬刚曹魏名将,估计也不是其所擅长的。

魏延为人也与关羽有的类似,作战勇猛,性格孤傲,所以也很可能会像关羽一样一意孤行,不听手下将领的良言。所以魏延镇守也是存在一定风险的。

第三,荆州与东吴相连,水路四通八达。

如果作战,必定也要有水军的参与。而在刘备诸将中,只有关羽懂水战,魏延未必善于在江面驰骋。在刘备兵败长坂坡,逃亡江夏时,就是关羽率领船队接应,才让刘备免去一难。而魏延不善水战,那就给东吴一个很有利的条件,可以随意进军荆州,毫无顾忌了。

孙权面对日益强大,并且占领益州与荆州,拿下汉中的刘备,是不可能无动于衷的,必定会命人索要,荆州不给的话,东吴方面肯定会武力解决。面对一个不善水战的将军,孙权岂不是高兴得很!

第四,魏延虽然也很英勇,但职位与地位无法与关羽相比。

关羽为刘备的结义兄弟,可以说是除去刘备外蜀国第一人。孙权与曹操就是忌惮关羽所以才阴谋合作,孙权本想联合关羽对抗曹魏才命诸葛瑾过江说亲。虽然被关羽所拒绝,但如果换做魏延镇守,估计孙权都懒得说什么和谈,直接就率军杀过来了。

如果魏延镇守荆州,关羽去夺汉中,结局能否两全其美?答案是否定的,关羽随刘备入川,攻取成都,汉中是没有问题的。然而魏延接替关羽镇守荆州,却是漏洞百出,并不是万全之策,是守不住荆州的。

10

引言:

如果魏延镇守荆州,关羽去夺取汉中,结局肯定是完美的。

在汉中关羽可以随意的攻伐,后方有张飞的人为后援。而魏延在荆州必然是小心翼翼,完全可以守住荆州。

关羽防御汉中

如果汉中之战后刘备派遣关羽镇守汉中,那么诸葛亮的曾制订的统一计划会得到实现。关羽有自己的小班子,攻防都能够得以实施。最主要的一点,即使关羽犯糊涂肆意的攻伐曹魏的地盘,那么刘备、诸葛亮也不会放任汉中无大将及重军把守,必然会派遣一员在益州闲置的大将前往支援。那么汉中就不存在被偷袭的因素,即使关羽败归也不会动摇蜀汉的根基。

按照关羽在荆州的战绩来看,关羽若是在汉中,那么平取陇右五郡完全不是问题。一旦取得了陇右五郡,截断了雍凉和中原之间的联系,再派遣马超去蚕食雍凉之地那么蜀汉势力必将达到巅峰。

魏延驻守荆州

魏延若是驻守荆州那么荆州之地必然不会有失。但是根据刘备当时的情况,魏延没有资格驻守荆州,魏延的势力根本不足以服众。关羽属于蜀汉的第二把交椅没人会不服,刘备必须要考虑这一点不然会发生君臣不合的情况。而且关羽手下有一个小班子,分守几郡毫无压力,所以关羽是当时情况下的第一人选。

魏延若是驻守荆州,也是有好处的。魏延手中没有小班子,一旦驻守荆州刘备必然会给魏延分配些小将辅助魏延。而魏延也会团结荆州范围内的所有武将、谋士,不至于在攻伐曹魏时发生内部叛乱。魏延也是有一定的能力的,但是在势力交错复杂的荆州,魏延必然会小心翼翼。而且魏延不会狂妄到认为自己可以以一敌二,破坏蜀吴联盟。那么结果就是魏延即使不主动攻伐其他势力也不会丢失荆州、葬送全部荆州军。

总结:如果在刘备在益州站稳脚跟后,将关羽及魏延换防一下,那么蜀汉的历史还真的会改写。但是历史就是历史无法更改,多一些假设也让历史多一分趣谈。


感谢大家阅读,希望能和大家一起探讨、学习历史。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