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世界上有很多事是难以捉摸的,打仗就是其中之一。

在中国历史上,有很多人,此前并没有上过战场打过仗,甚至是连军校,兵法都没有读过看过。但是,他们上了战场,就能指挥百万雄师,就能披荆斩棘,取得一次,两次无数次的胜利。

韩信就是这样人物中的优秀代表。

那么韩信根本没有打仗的经验,他为什么在当了大将军之后,打仗就那么厉害呢?

我觉得任何一个打仗厉害的将领,他首先是一个心理专家。这样的人早已把各式各样的人给分析捉摸透了,无论是自己的敌人,还是自己的手下,早已对他们的想法了如之掌了。

我们就拿韩信打仗的真实事例来举例说明吧。

韩信在跟随刘邦之前,是不得志的。先是跟着项梁混,项梁战死之后,他又跟着项羽混,在跟着项羽的时候,韩信曾给项羽提过好几次意见,但是,并没有被项羽采纳。

韩信知道在跟着项羽,已经不能出人头地了。

所以,他开始投奔了刘邦。

到了刘邦这里,他还是不受重用,是萧何向刘邦推荐了他,刘邦看的萧何的面子,才给了他一个大将军的职位。

韩信要证明自己是个打仗的料,所以,他告诉刘邦,能带着刘邦杀出汉中,和项羽争霸天下。他告诉刘邦,只要刘邦肯用他,打败项羽那是迟早的事情。

韩信当上大将军之后,所打的第一仗,就是历史上极其有名的,明修栈道,暗度陈仓之战。

这一战韩信就是用的心里战术,他故意做表面功夫迷惑敌人。当时把守汉中通向关中唯一的出口的人,是名将章邯。

因为章邯很能打,所以,项羽故意把他放在关中,就是为了防止,刘邦日后打出来。章邯好给刘邦一个措手不及。

韩信知道章邯就在路的尽头等着自己,所以,他命令一些老弱病残,开始修理栈道,摆出一副,把栈道修好之后,就带领士兵打出去的样子。

可是,实际上这仅仅是一个障眼法。

韩信在让那些老弱病残,修理栈道的时候,他早已秘密地带着精锐部队,翻越秦岭去了。要知道翻越秦岭,这可是个大工程。

章邯作为老秦人,他对秦岭一代的地形太熟悉了。

在他印象里,秦岭就是一座翻越不过的鸿沟,所以,他压根就没想过,韩信会通过翻越秦岭到达关中之地的陈仓。

结果当韩信的大军到达陈仓,打了胜仗之后,章邯还在栈道的尽头等韩信出来呢。

韩信拿下关中的陈仓之后,迅速拿下了汉中很多地盘,当章邯听说韩信杀出来之后,在赶去和韩信打仗,已经来不及了。

最后章邯被韩信围困在废丘城,两个人相持了大概一年的时间。章邯眼瞅着城池就要被韩信攻破了,所以就选择了自杀。

这一战韩信利用的就是出其不意,攻其不备。越是敌人想不到的事情,你去做的话,成功的概率就会越大,韩信就很善于把握这种机会的人。

韩信的成名之战,也就是背水之战的胜利也是如此。

他先是利用敌军的贪婪之心,让自己的士兵和敌军对峙的时候,故意丢掉旗帜,战鼓,佯装撤退,让敌人去抢,好让他们的队形出乱,打他们一个措手不及。

因为古代打仗的时候,若是抢了敌军的战鼓或者旗帜,都是可以分到丰厚奖赏的。

其次就是背水列阵,韩信所以这样做,就是为了激发士兵的潜力,让他们意识到自己的处境。也就是说在那种情况下,只有每个人,豁出命去和敌人硬拼,才有可能取得胜利。也只有取得胜利,他们才有可能活下去,否则就是死路一条。

最后韩信又成功了,打败了数十倍于自己的敌人。

你看韩信打仗永远都是用心里战术,让部下或者敌人,产生共鸣,最终取得胜利。

本回答首发于问答,原创不易,看完的亲,随手给个赞吧,谢谢。

最佳贡献者
2

谢邀回答

韩信,汉初三杰之一,被称为战神、兵仙,当初韩信弃项羽投刘邦,刘邦便筑台封将,拜韩信为大将军,可是在这之前韩信从未带过兵打过仗,可刘邦就敢让他做三军统帅,韩信也并未让刘邦失望,在垓下大败项羽。

韩信年轻时,率性而为不拘礼节,但熟读古人的兵书,精通布阵之法。后,秦末天下大乱,群雄逐鹿,韩信先投项梁、项羽的军队,做了个执戟郎中,而自己向项羽献谋献策可并没有得到项羽的认同和采纳,志向远大的韩信便弃楚投汉。

来到汉地后,结识了夏侯婴、萧何等汉朝高层,且常与夏侯婴、萧何谈论天下大势,韩信的军事才能让夏侯婴和萧何等人相当信服。后来韩信被萧何和夏侯婴的极力举荐给刘邦,然后被刘邦重用,拜为大将军,统帅三军。

韩信被拜将有几个原因

1、萧何和夏侯婴作为汉朝高层,经他们举荐,肯定会引起刘邦的信任。(虽然有萧何的月下追韩信)

2、与当时的大环境有关,秦末汉初天下大乱,在我国历史上逢乱必出豪杰,如东汉末年、隋朝末年、元末及清朝末年无不是如此。韩信自从汉中起兵到垓下围困项羽可谓是无一败绩。

3、韩信的个人原因,韩信曾受胯下之辱,被封齐王后却没有报复让他受辱之人,反而以德报怨让他做官。

4、刘邦知人善用,刘邦曾经说过,带兵打仗不如韩信,出谋划策不如子房,治国方略不如萧何,所以说这在一定程度上也让韩信如鱼得水。韩信从汉中起兵采用“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的策略先迷惑三秦,最终兵出陈仓吞并关中地区。后来东经攻打赵国,采用背书之战,将赵地平定。最后兵围项羽与垓下,采用四面楚歌的战略,最终逼迫项羽在乌江自刎,无颜面对江东父老。

正是因为于萧何、夏侯婴的举荐和刘邦的知人善用,才让韩信的统兵之才展现出来,在那个乱世之中大放异彩,最后以极高战绩称为兵仙、战神。

3

闭门造车,出则合辙。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的转化问题。


我们常听人批评某某书生,整天人知道读圣贤书,把自己关在书房里面,闭门造车。


但是,很少有人注意到,闭门造车还有后半句,叫做出则合辙。



意思是,关在小黑屋里面设计,只要合理,出了门就可以直接投入使用,根本无需实践检验。


这就是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的转化问题。直接经验是当一人亲自实践并且验证正确的经验,间接经验是前人已经亲自验证为正确的经验。



比如1加1等于2,这一类的数学推理,是前人已经验证正确的间接经验,我们再使用这些数学公式时,根本不需要再次实践验证,直接使用推理就行了。


而且可以百分之百肯定,推理出来的结果不用实践验证就是百分之百正确的。



包括韩信在内的许多军事将领,在独立带兵打仗之前,连军队是什么样都没有见过,为什么刚刚领兵作战,就能获得巨大的胜利?


原因就在于,这些将领头脑中,已经掌握了前人总结并且验证为正确的军事理论。他们虽然没有直接经验,但是却可以运用前人正确的间接经验打胜仗。

4

刘邦有当皇帝的经验吗?为什么刘邦能当皇帝?

诸葛亮有从政经验吗?为什么诸葛亮治蜀依法治国,井井有条?

不是有经验才能做成事情,经验对于成功有一定的作用,但不是决定性作用。

要知道韩信为什么打仗这么历害,得来看下他的人生经历。

韩信自少家贫,身材高大且不愿劳作,喜爱佩剑且不与人争执,经常得依靠他人吃饱肚子。



韩信成名前的记载有三件事:

1、在下乡南昌亭长家混饭吃,亭长妻子厌恶,不给韩信饭吃,韩信大怒,离开。

2、韩信钓鱼,一漂母见韩信没吃的,于是把饭给韩信吃,一连数月,韩信表示要报答。

3、韩信甘愿受一屠户的胯下之辱。



前两件都是说韩信没饭吃,也没有生活来源。而韩信既不愿劳作,又没本钱经商,那么他想做什么?

只能说韩信有远大志向,不种地又不经商,家里又很穷,推断韩信要么是读书人,要么是武士。从上述三件事至少能看出韩信的三个性格特点:

1、有愤怒的自尊。

2、有报答的善心。

3、有忍耐的毅力。

这难道不是一个优秀人才应俱有的性格吗?



从投奔项梁、项羽不受重用,转而投奔刘邦也不受重用,要用就得拜大将军,可看出韩信有远大志向。

从犯事险被杀头,故意提醒监斩官员注意,从而保命,可看出韩信临危不乱。

从萧何月下追韩信,并极力促请刘邦拜将,可看出韩信的才能,得到萧何的认可。

从明修栈道、暗渡陈仓、还定三秦、背水一战、十面埋伏、四面楚歌,可看出韩信打仗靠的是谋略。

能说韩信不历害吗?

5

韩信的成功完全得益于刘邦给了他几十万的降军秦兵。这些秦军在当时非常能征善战,如果不是秦朝内部发生了问题,刘项在秦兵的战争中胜算的机会不大。

秦军纪律严明,战法先进,武器装备在当时为世界一流水平。韩信除了自身优秀的原因外,这一支秦军是他成功的主要原因。

另外一点,秦军对项羽恨之入骨,项羽在西安以东坑杀二十万秦军的做法,使得以后秦军在对项羽的做战中,表现非常勇敢,宁可战死,也不降项羽深深埋在秦军的心里。这一点也是非常重要的,所以说,刘邦得秦军可得天下。

历史记载总会挂一漏万,相信韩信也是一步步从底层士兵做起,干起来的。这样的军事天才史记往往只说了结果,朝信成长中艰辛过程少有记录。

6

韩信虽然没有带过兵,但是他在落魄之时一直熟读兵书,而且其在项羽帐下做郎中时,也目睹过很多战争场景,他是一个善于思考的人,能够及时将军事理论与实战场景相结合、对比来思考。

而且他投靠刘邦之后的每一战,都有充分的时间来做战争准备和谋划,所以他虽然以前没有经历过实战,但是却每战必胜,这也是原因之一。

另外,韩信确实很有军事天赋,他虽然熟读兵书却不拘泥于兵书,他能够举一反三,根据现实场景和具体情况调整战术,比如垓下一曲吹散江东八千子弟兵,这就是兵书上所没有的神来之笔。

说到这里,我们就不得不提到另外一个熟读兵书的著名人物,那就是兵败常平,成为纸上谈兵的笑料的赵括。实际上赵括完全有可能成为军事天才的,只是赵国的人才培养和用人制度误了他。白起在秦国是一级一级建立军功,通过实战成长起来的战神。而赵括空有理论和天赋,却没有机会在军中历练,终于给他一个机会,就是秦赵两国赌国运的倾国之战。遇到的对手还是百战将军白起,时机上又是朝野急于速决的时候,对于一个年轻的将军第一次挂帅就担起这么大的担子,实在是不堪承受之重。

如果他能够有韩信那样的机会,一仗一仗认真谋划,慢慢的打,很有机会成为一代战神。所以一切自有天意,造化弄人,徒叹奈何,可惜了。







7

韩信被列为汉初三杰之一,他的军事才能在楚汉时期是天下无敌。他是刘邦在长达4年的楚汉争霸中最大的功臣。


韩信刚开始带兵打仗时并有经验,之所以这么厉害,主要有三个原因。

第一,得益于先天的努力。韩信尽管从小就父母双亡,过着衣不遮体、食不果腹的生活,但他并有坠落和自暴自弃。他依然有远大理想,并努力钻研他与生俱来就喜欢的书法。为了实现理想,体现人生价值,甚至至在面对地痞恶霸的骚扰时,他浚没有选择怒剑出鞘,殊死相搏,而是选择了忍辱负重和忍气吞声,为此,不顾外人的嘲笑,从地痞胯下钻过去,只为保全自己,使自己能苟活于世。随后,韩信知耻而后勇,更加勤奋学习,研习兵书,对兵法倒背如流。

总之,生活的磨砺,不懈的努力,极强的韧性,远大的抱负,使得韩信在危险面前不低头,更好地学习和掌握本领,特别是对兵法的掌控和熟悉达到了一个别人天法企及的高境界。

第二,得益于伯乐的帮助。韩信刚开始投靠的是项羽,当时他初生牛犊不怕虎,想施展自己的军事才能,结果遭遇冷水泼面,项羽根本没重用他,而是把他当"士卫"来使用。眼看跟着项羽没有出头之日,韩信跳槽到刘邦麾下。在萧何等人的强力推荐下,特别是萧何上演"月夜追韩信"后,被震惊的刘邦终于拜韩信为大将军。韩信在"伯乐"萧何鼎力支持和帮助下,终于有了一展军事才干的机会。


第三,得益于后天的锤炼。韩信被刘邦拜为大将军后,开始试探性的运用自已所得的驭兵之术和用兵之道。他还在军事集训中便依军法处死了刘邦最喜欢的两位妃子,树立了良好的权威,从此,整个军队作风改善,纪律严明,战争力也水涨船高。刘邦派韩信率军出关时,韩信开始试探性的运用所学兵法,明修栈道、暗渡陈仓取得良好成效给了他极大鼓舞和信心,接着他和章邯的较量中,开始放手远用兵法,结果最终消灭了章邯。

随后,一直掌握军权的韩信经过实战的摸爬滚打和实战演练,他的用兵越来越熟练,最后在垓下之战时,采取"十面埋伏"和"四面楚歌"彻底打败战神项羽,兵法己运用到了炉火纯青之高境界了。

8

韩信打仗确实很厉害,但是,你不能否认韩信的运气。他比中国历史上任何一个将领的运气都要好,为什么这么说呢?

大家看完我以下的分析,肯定就会恍然大悟的。

大家都知道早年的韩信就是一个无业游民,到处蹭饭吃,又是去好哥们亭长家,又是去河边漂母那里。

但是,他总是能找到吃饭的地方,这一点你不得不佩服他。

到了秦末大乱的时候,他跟了项梁,又跟了项羽,你看韩信的眼光确实很精准,他当时跟着的这支队伍,也确实是天下最勇猛的一支。

但是,无论是项梁还是项羽,都看不上他。

所以,他又跑到了刘邦那里,刚开始刘邦也不欣赏他。

夏侯婴和萧何分别向刘邦推荐过韩信。但是,刘邦始终没有给韩信更高的官职。

不得已韩信要离开刘邦了,就是在这个关键时刻,萧何知道了情况,他把韩信给追了回来。然后让刘邦重用韩信,否则,刘邦只能待在汉中,永远都不可能当皇帝。

刘邦相信了萧何把韩信拜为了大将军。

韩信迎来了自己的逆袭之旅。

他首先带领刘邦打响的是,明修栈道暗度陈仓之战,这一战韩信之所以能打赢,是因为他先用障眼法骗过了章邯,然后又偷袭了陈仓。

这些还都不是重点,重点是项羽得到刘邦和韩信杀出汉中的消息之后,他并没有带兵来援助章邯,而是到齐地平叛田横的叛乱去了。

所以,最后韩信击败了章邯,拿下了关中,算是初战告捷。说实话若是项羽带兵来援助章邯,韩信恐怕就会被项羽打回汉中去了。

不得不说,这就是韩信的好运。

大家都知道韩信的成名之战,是背水之战。

背水之战韩信是三万士兵,对阵赵国陈馀的二十万精锐部队。

正是因为韩信的人数少,导致了赵国主将陈馀看不起韩信,他以为只要韩信来了,分分钟就能把韩信给灭了,毕竟他的兵力几乎是韩信的十倍。

在陈馀看来十个打一个,若是在打不赢,他岂不是真的就成了棒槌了。

所以,当陈馀的部下,也就是军事奇才李左车,给陈馀出主意,让他派一支军队,偷袭韩信的后方去的时候,他却这样说,我们的军队是正规军,我们打仗不用旁门左道。

就这样不用奇谋,不出奇计,一样能把韩信打败。

结果骄傲的陈馀被韩信的背水列阵给打败了,你看要不是韩信遇到了陈馀这种书生,他这个仗想打胜真的很难。

还有韩信打齐国的时候,他之所以能那么快拿下齐国七十座城池,是因为刘邦派了郦食其先说服了齐王,让他帮助刘邦打项羽。

齐王同意了,然后解除了对汉军的防备,结果韩信就是趁着人家齐国解除防备的时候,打赢的这个仗。

最后齐王以为自己被郦食其给骗了,就把郦食其用大锅给烹了。

你看韩信每次打大仗,每次打胜仗。都是有好运的成分在里面的。

当然了韩信之所以有好运气,是因为韩信敢这样做,正是因为他的心理有底,他觉得这样打能赢,所以他才敢果断出军的。

所以说韩信打仗之所以这么厉害,好运占了很大的成分,再就是他的指挥才能与胆略了。

9

韩信最早跟着项羽。项羽让他当了一个军事参谋,不过他提的那些建议项羽又都不采纳。接着他投奔刘邦。先是差点被处死,后来经过萧何的多次推荐,刘邦让他当了一个管后勤的官员——这就是韩信在带兵打仗前的所有经历。

(韩信剧照)

从这个经历可以看出,韩信根本就没有带兵的经验。但是他一开始就出手不凡,背水一战打下赵国。接着又连下齐国七十多城,一举荡平齐国。他为什么那么厉害呢?

理由当然可以归纳出几点:

一是韩信小时候在街头四处混的时候,可能读到过一些兵书。虽然历史上并没有过这样的记载,但是从韩信最后和张良一起整理兵书这件事来看,应该说,他对兵书是不陌生的。

二是韩信对打仗有天然的直觉能力。“天才”这个东西,我们不得不相信它是存在的。没有天分的人,要想依靠后天的努力取得大成功,其实是比较难的。“天才”和普通人有什么区别?就是他的直觉能力特别强。他觉得这个东西应该这样来做。按照这个方式去做,一下就对了。普通人就很难有这样的判断力。我认为,韩信就是一个打仗的天才。他在战场上有天生的敏锐的把握能力,这一点是无可否认的。

三是韩信虽然没带过兵,但是他对战场是有观感的。他跟着项羽打了很多仗,因为是参谋,因此对战争做过很仔细的分析。接着又跟着刘邦打了很多仗。而且他为了努力推销自己。也做了很多功课。他做的这些功课,都成为他后来带兵打仗的一种准备。这就相当于我们平常所说的一句俗话:“没吃过猪肉,但看见过猪跑啊。”

(刘邦剧照)

不过,除了这三个理由外,还有一个理由可能大家忽略了。而这个理由,其实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理由。韩信之所以打仗那么厉害,是因为一个人。这个人就是刘邦。

韩信在进行背水一战,以及连下齐国七十余城,最后藐视郦食其,一举攻下齐国的时候。为什么那么能打?为什么将士们那么听他的招呼?关键就在于韩信有威望,能指挥得动。

而韩信之所以有威望,能指挥得动,这都是刘邦给他的。

我们知道,古代将领们在军队中,并不是一开始就具有强大的号召力,必须要在战争中打出来。在战场上打的胜仗多了,士兵们自然觉得你厉害,听你的招呼。或者是你和士兵们呆得久了,对士兵们很关心,把他们当兄弟,士兵们也会很听你的话。比如吴起,他就经常和士兵们同吃饭穿衣,“岂曰无衣,与子同袍”,士兵们心中充满感激,就很听他的话。

(刘邦封将)

如果一个将军,要想一进入军队,就有绝对的权威。那他必须就要有特殊的手段。孙武是因为杀了吴王的两个妃子,而吴王认可他这样做,所以孙武在军队中有绝对的权威。周亚夫是汉文帝去视察军队的时候,他为了强调纪律,对汉文帝不理不睬,所以在军队中具有了威望。

一个指挥官在军队中没有权威,绝对是不能够打胜仗的。诸葛亮派马谡当先锋去北伐的时候,马谡就没有树过威望,结果马谡就把军队指挥不动,战术无法实施,结果就失败了。

韩信虽然没有自己给自己树过权威,但是刘邦给他树了权威。。

萧何让刘邦筑一个大台子,在台上封太将,并把自己的佩剑取下来,交给韩信。这样就把韩信提到了至高无上的地位。无论是周勃,还是曹参、灌婴、樊哙,他们都得听韩信的。同时,刘邦又绝对相信韩信,把军队交给他,让他自个儿到战场上去打。这种绝对的信任,就让韩信具有了极大的权威。

韩信因为有了这样的威望,再加上他自己具有天才的战场直觉能力,所以他虽然没有带过兵,也非常能打了。

(参考资料:《史记》)

10

只要你随便打开一个招聘网站,哪怕是校招,都要求你在求学期间做过一些跟你应聘的岗位有关的工作,至于社招的话,往往都注明,需要××年经验。

但在韩信这里,萧何举荐韩信出任大将军的时候,萧何并没要求韩信有带兵打仗的经验,刘邦拜韩信为大将军的时候,也没要求韩信有带兵打仗的经验。

两厢对比,很多人便会奇怪,为什么自己出去找工作,用人单位要强调工作经验,而刘邦和萧何用韩信的时候,却没要求韩信有工作经验。

我说句不中听的话,之所以会有这么大的差距,主要是因为我们太平庸,而韩信太优秀了。——优秀的人才从来都不需要靠工作经验来证明自己的工作能力。

我在哈尔滨某家广告公司工作的时候,工位边上是一个做设计的同事,她常常好心地教我怎么玩PS。

某次,她跟我聊天的时候说,她去外地找工作,走投无路的时候,到一家公司去应聘设计,面试时,HR看她上学时的专业不是设计相关专业,也没有相关经验,便打趣她,你会PS吗?

她硬着头皮说会,很溜。

溜是东北话,相当于现在网络上流行的「666」。

好在HR也没难为她,跟她说回去等消息,如果公司觉得适合,会通知她复试的。

她回去后一夜没睡,下了PS,学了一宿,第二天复试的时候,虽然功力浅薄,但也蒙混过关了。

我听后很是震惊,自学一晚上就当上了设计师,也真是太传奇了点吧?结果她又补充了一句,她说工作一段时间后,部门主管说复试时就看出她以前从没碰过PS了,但见她作图时审美不错,又很努力的样子,再看看她毕业的院校,便相信她能很快地成为一名不错的设计师。

她是哈工大毕业的,哈工大是全东北最好的大学。

如果当初去应聘设计的人是我,那我十之八九是要落选的,我既没有很好的审美,也一副得过且过的样子,更没有名校身份加持……

一句话,我太平庸了,除了工作经验以外,我拿不出什么可以证明自己实力的东西,所以我需要工作经验来证明自己。而她则太优秀了,从情商到智商,都高出我好大一截,所以她可以在应聘时通过别的东西来证明自己优秀,进而让用人单位相信她的工作能力。

韩信这里也是一样的,韩信身负经天纬地之才,但凡是识货的人,只要跟韩信谈论一番,便知道韩信很有本事。

夏侯婴跟韩信一次简单聊天后,发现韩信很有本事,不但把韩信从死亡边缘拉了回来,还向刘邦举荐韩信出任治粟都尉;

萧何跟韩信多次交流后,发现韩信是世间少有的军事天才,称得上国士无双,因而向刘邦举荐韩信出任大将军;

刘邦登坛拜将后,跟韩信做了一次深入交谈,交谈后,刘邦发现,韩信思考战争问题异常深刻,令人茅塞顿开,所以认为得到韩信的时间太晚了些。

因而,对于韩信这样世所罕见的军事天才,根本不需要用平常人的晋升体系来框住他,不需要让他从一个小兵做起,不需要他像一只蜗牛那样一步步往上爬……

要怪,只能怪韩信太优秀了。

参考资料:《史记·淮阴侯列传》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