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遇打仗总喊缺粮,一般是指出外征战时出现的普遍现象。据城而守则相较好,因为每座城中都会有军粮储备,只要不是被长期围困或被贪官将军粮贪墨,一般很少发生缺粮的情况。
俗话讲:“在家千日好,出门一日难”。只要一走出家门,交通、吃喝、住宿、上厕所等,那一样不用花钱,其开销绝对是在家时的数倍。当然,一遇打仗,军粮的消耗绝对也是平时的数倍,所以一遇打仗总喊缺粮就很正常了。
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了古代打仗普遍缺粮的现象呢,难道就没有解决的途径和方法了吗?
探解打仗缺粮的根本原因
打仗缺粮的根本原因,大体可分为两大类,即:一是内在因素;二是外在因素。
内因
就是打仗期间,本身的作战规律造成的缺粮,以及内部矛盾引发的缺粮。
常规作战形式引发的缺粮。古代军队行军打仗,一般携带5天的粮草量,最多不会超过10天,可以对500至700公里区域的范围进行远征。如果遇到敌人坚壁清野,城池久攻不克,就需要依赖持续的后勤支援。一旦粮草供给不力,就只剩退兵一途了。例如:诸葛亮北伐中原,大都因为粮草供给不力而退军。
军粮储备不足引发的缺粮。前线军队粮草的供给形式,主要依据国家的军粮储备。根据隋唐时期的文献记载,古代军粮储备的技术是没有问题,小米可保存9年,大米5年。实际上,小米保存的时间更长。例如:隋朝灭亡20年后,留在长安的存粮还可以食用。那么,军粮储备不足,应该是造成打仗缺粮的一大因素。
粮价膨胀问题引发的缺粮。自古商人都明白一个道理,那就是奇货可居。每遇战争,如果是大战、持久战,粮食的消耗量就会非常惊人,那些大族豪强便会趁机“囤积居奇”,造成市场粮价膨胀。因此,这些大族豪强也成为各方势力拉拢的对象。如:刘邦搞了个“约法三章”政策,岳飞制定了“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掳掠”的军规。但是,这些治标不治本的做法,只会更加助长这些地主贵族们的嚣张气焰,最终苦的还是普通老百姓,购买粮食的生存环境也会更加困难。例如:东汉末年、明末等时期,为何会出现大规模的农民起义,不就是因为吃不起粮食,为了活下去,只好铤而走险,去抢去劫去造反。如此以来,也会给朝廷征粮增加负担和困扰,进而造成前线缺粮几率增大。
内部矛盾引发的缺粮。十八路诸侯讨伐董卓之时(正史十一路),都有记载孙坚因袁术未及时拨付粮草而被董卓军打败;李严之所以被诸葛亮贬为废人,也是因为供应粮草出现问题所致。可以说,古代打仗,因内部矛盾造成军队缺粮的现象,也是常有发生。
外因
其实,造成多数打仗缺粮的情况,大都由于运输、消耗、阻截等外部因素引起。
道路、运输、气候等不利条件,造成前线缺粮
中国古代,历朝历代都有专门的粮草运输机构,多称为“漕运”。主要将征收的财物(多指粮食)经水路运至京师或其他指定地点。当水路中断时,则需转为陆运,多以车载为主,如遇山路或狭窄地段,还需人畜驮运。所以,也称“转漕”或“漕辇”。例如:秦始皇攻匈奴时,由山东向蒙古乌加河一带转运粮草;秦朝进攻南越时,则令监禄凿灵渠通过湘江,再经西江水道运粮;萧何将关中粮食转漕前线以供军食。
古代最好的路,应该是“秦直道”,也是历史上的第一条“高速公路”,全长也仅有736公里。唐朝时期,修筑了5万里的驿道,如同现在的“国道”。这些都算是比较好的道路了,而相比全国四通八达的道路来说,也仅占极少的比例。然而,古代的道路基本上都是土路山路,如遇暴雨天气,道路很容易被冲毁阻断。同时,桥梁也多为简易的石拱桥、木材临时架设桥等,同样也容易被洪水冲毁。
但是,双轮牛车和马车、人力独轮车以及人力背运,则是古代最常用的交通运输工具。这样的运输工具+当时的交通道路,一切顺利或许可以按时将军粮运到。一旦路途发生雨雪等天气(如:路断桥毁)或作战地域交通环境恶劣(如:巴蜀地区、百越地区、漠北地区),绝对很难按时将军粮交付前线军中。
运送消耗成本过大,造成前线缺粮
据西汉《九章算术》记载:(牛车)一车25斛,重车日行50里,空车日行70里。
西汉时期,每里约为现在的0.42公里。也就是说,重车21公里/每天;空车29.4公里/每天。
另据《养牛与牛病防治》记载:拉重车为重役,11公斤/每天草料;回程空车为轻役,6.7公斤/每天草料。
按照明清时杂役服役律来计算,每人每天为0.4公斤。
若每车配牛1头、杂役2人(包括车夫),去程则为每车每天11.8公斤;回程为每车每天7.5公斤。
假设运送目的地路程为1000公里,每车载粮食500公斤,则去程共需1000÷21=48天,每车人牛消耗48×11.8=566.4公斤。如此来看,军粮还没有送到目的地,就吃完了。就算每车多为干草,但食量是不变的,依旧还是不够。如果单纯靠人力运送,则消耗更加的巨大;如果再加上押运官兵,则消耗还要猛增。
所以,古代运粮多采取接力转运的形式。如果按照常规每段接力330公里算,则去程为16天,回程为11天,粮草消耗为11.8×16+7.5 ×11=272公斤,送达率为46%。但是,达到1000公里外,还需要2段接力,送达率则为46%÷2=23%。这个结果是比较理想顺利的,如果路遇雨雪天气、役夫及马牛受伤生病、车辆受损修理、接力点人员消耗等,再加上押运官兵消耗,送达率可能还要不断打折。或许,实际送达率有个10%就不错了。
同时,还有史料记载:秦汉时期,从关中运粮到河套以外,前方军队每消耗1石,后方则需要供给30石。
再看看后世的“淮海战役”,出动的临时民工就有543万人,人数达到了参战部队的9倍,其粮食的消耗量绝对也是个难以想象的数字。
《孙子兵法》说:食敌一钟,当吾二十钟。
所以,孙子兵法上讲,夺取敌人一份粮食,就相当于为后方节约了20份粮食。由此可见,打仗就是打钱,就是消耗粮食,对于一个国家如同一场灾难,绝对不可轻启战端。想想汉武帝时期的穷兵黩武,虽然张扬了武功,却将文景之治两代人的积累几乎败了个精光,最后不得已“下罪己诏”以平复天下之怨。
军粮征收困难,造成前线缺粮
打仗期间,如遇水、旱、蝗等自然灾害,百姓田中颗粒无收,闹起了饥荒,生存都成问题,又那来的粮食交赋。再加上地主贵族“囤积居奇”,征收军粮自然也就更加困难。
《后汉书·五行志》记载:小麦青青大麦枯,谁当获者妇与姑,丈人何在西击胡。
意思是说,东汉桓帝时期,男子都去打仗了,在田里忙碌的只剩下一些媳妇和婆母等妇孺。田地失去了男劳动力的情况下,田地的产量绝对会大打折扣。百姓收成不好,征收军粮又岂能顺利。
征粮不顺,军粮供给当然也容易出问题,前线缺粮的风险同样也会增大。
截粮、断粮道等,造成前线缺粮
“官渡之战”时,袁绍的乌巢屯粮重地被曹操一把火烧掉个精光,瞬间造成袁军缺粮,从而引发军心动荡,曹操也因此赢得了官渡之战的胜利。
“长平之战”时,秦昭王亲赴河内,征调15岁以上的青壮年,全力阻截赵国的运粮部队和后续援军。最终,造成40多万赵军内无粮草,外无援军,多数战败投降后被坑杀。
还有一些围(攻)城战,在难以攻克的情况,多以断敌粮道为主。
所以,供给粮道被断、屯粮大寨被烧等,都是直接造成前线缺粮的主要原因。
战争时间过长,造成前线缺粮
战争打的时间越久,国家的负担越重,军粮供给的压力也就越大,前线缺粮的几率自然也就越高。
战区百姓逃散,粮食自给率严重下降,造成前线缺粮
每逢战争,如果军队救护不力,百姓为了活命,便会纷纷逃到安全地带(如:深山之中)。没有百姓从事生产和支持,只能依靠后勤补给的情况下,前线缺粮的现象也极易发生。诸葛亮六次北伐,最想做的一件事,就是想在歧山一带建立蜀国的根据地,以减轻后勤的补给压力。
因缺粮曾引发军队哪些疯狂行为
《孙子》说:取用于国,因粮与敌;掠于饶野,三军足食。
意思是说,每逢战争,最好的是抢敌军的,其次是抢百姓的。如果从敌军和百姓那里都抢不到粮食,也会将敌方的伤兵或百姓杀了,当食物充饥。
例如:袁绍围困东武阳期间,由于城中的老鼠、马鞍都吃光了。无奈之下,守将臧洪将自己的爱妾杀死,煮成肉汤给守城兵将们吃。
前奏苻坚守御长安期间,将斩杀的1800名入城敌军全部做成了军粮。军官们还把这些人肉带回家中,给家人食用。
在古代,这样的事例不胜枚举。可见,由于军中缺粮引发了多少人间惨剧。
探解打仗缺粮的措施
三是军粮管理。无论是军队运输,还是储备,都应该有科学合理的管理制度,防止军队浪费与人为减损。例如:隋朝规定,盗边粮1升以上,斩首,籍没其家。士兵遗弃米粟者斩首。
四是战略仓库。应当于边患路途多建补给仓库,并保证其仓库的军粮储备。
五是交通运输。平时做好战略路途的维护与建设,并不断提升漕运的承运能力。
六是防截防毁。军粮押运环节、粮营屯守,都是战争中的重中之重,必需高度重视。
七是促进生产。正所谓:“小河淌水大河满”只有百姓有收成,无论是军粮战略储备,还是临时征收,必然也会顺利许多。
八是平稳粮价。朝廷应当有“平价粮仓”,用以抑制商家哄抬粮价,以维护市场粮价的正常运行。
九是以战养战。打到哪里,杀到哪里,抢到哪里,基本上不考虑后勤补给。这是草原民族贯用的作战风格,但是却容易失去民心,不利于治理。
图片来源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