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不打仗的时候,士兵们每天也要吃饭,没见缺粮食;一打仗,就总是喊着缺粮食。咋回事?因为打不打仗,区别大了。


首先,一打仗,粮食的损耗率就高的惊人。

粮草被劫被烧的情况先不说,单单是运输环节的损耗,就是一般人想不到的。传说中诸葛亮发明了“木牛流马”,目的就是运输军粮更方便。

古代的运输能力十分有限,靠的就是人力畜力。运送一批十万士兵需要的粮草,需要“运输大队”可能就超过十万人。这十万民夫也是需要吃饭的,路上也要消耗粮食。

因为人力运输速度缓慢,遇到复杂地形更是举步维艰。如果遇到阴雨天气,还有可能导致粮食腐败变质……一系列的问题都会出现。


其次,打仗意味着原本的产粮能力大幅下降。

从汉代开始就实行的屯田制,尤其是军屯制度,其实就是士兵们不打仗的时候种田,解决粮食问题。更重要的是,屯田制最初的想法,就是在边塞种田,可以解决打仗时粮食远距离运输的问题。

到了东汉末年,曹操的屯田制更为广泛、复杂、系统。不过,这一切都是建立在不打仗的基础上,一旦打仗,参与粮食生产的士兵就要离开土地,远赴战场。这样一来,粮食生产就会明显下降。

不仅如此,打仗还会征召大量的青壮年,进一步削弱原本就脆弱的粮食产量。


第三点,一旦战争时间长,就会产生恶性循环。

战争初期还好,军队有储备的粮食,国家也有储备的粮食。但是一旦时间长了,粮食损耗又很严重的话,必然会波及到老百姓。

古代一打仗,老百姓是首先遭殃的,征粮还是次要的,就害怕打到自己家门口,乱兵流寇,杀人屠城。农民不得不离开土地,逃往安全的地方。

所以,每到大战乱之后,总是有大片大片的荒地。

越打仗粮食越少,粮食越少越要想办法征粮抢粮……这种情况下,缺粮太正常了。

最佳贡献者
2

一遇打仗总喊缺粮,一般是指出外征战时出现的普遍现象。据城而守则相较好,因为每座城中都会有军粮储备,只要不是被长期围困或被贪官将军粮贪墨,一般很少发生缺粮的情况。

俗话讲:“在家千日好,出门一日难”。只要一走出家门,交通、吃喝、住宿、上厕所等,那一样不用花钱,其开销绝对是在家时的数倍。当然,一遇打仗,军粮的消耗绝对也是平时的数倍,所以一遇打仗总喊缺粮就很正常了。

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了古代打仗普遍缺粮的现象呢,难道就没有解决的途径和方法了吗?

探解打仗缺粮的根本原因

打仗缺粮的根本原因,大体可分为两大类,即:一是内在因素;二是外在因素。

内因

就是打仗期间,本身的作战规律造成的缺粮,以及内部矛盾引发的缺粮。

  • 常规作战形式引发的缺粮。古代军队行军打仗,一般携带5天的粮草量,最多不会超过10天,可以对500至700公里区域的范围进行远征。如果遇到敌人坚壁清野,城池久攻不克,就需要依赖持续的后勤支援。一旦粮草供给不力,就只剩退兵一途了。例如:诸葛亮北伐中原,大都因为粮草供给不力而退军。

  • 军粮储备不足引发的缺粮。前线军队粮草的供给形式,主要依据国家的军粮储备。根据隋唐时期的文献记载,古代军粮储备的技术是没有问题,小米可保存9年,大米5年。实际上,小米保存的时间更长。例如:隋朝灭亡20年后,留在长安的存粮还可以食用。那么,军粮储备不足,应该是造成打仗缺粮的一大因素。

  • 粮价膨胀问题引发的缺粮。自古商人都明白一个道理,那就是奇货可居。每遇战争,如果是大战、持久战,粮食的消耗量就会非常惊人,那些大族豪强便会趁机“囤积居奇”,造成市场粮价膨胀。因此,这些大族豪强也成为各方势力拉拢的对象。如:刘邦搞了个“约法三章”政策,岳飞制定了“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掳掠”的军规。但是,这些治标不治本的做法,只会更加助长这些地主贵族们的嚣张气焰,最终苦的还是普通老百姓,购买粮食的生存环境也会更加困难。例如:东汉末年、明末等时期,为何会出现大规模的农民起义,不就是因为吃不起粮食,为了活下去,只好铤而走险,去抢去劫去造反。如此以来,也会给朝廷征粮增加负担和困扰,进而造成前线缺粮几率增大。

  • 内部矛盾引发的缺粮。十八路诸侯讨伐董卓之时(正史十一路),都有记载孙坚因袁术未及时拨付粮草而被董卓军打败;李严之所以被诸葛亮贬为废人,也是因为供应粮草出现问题所致。可以说,古代打仗,因内部矛盾造成军队缺粮的现象,也是常有发生。

外因

其实,造成多数打仗缺粮的情况,大都由于运输、消耗、阻截等外部因素引起。

道路、运输、气候等不利条件,造成前线缺粮

中国古代,历朝历代都有专门的粮草运输机构,多称为“漕运”。主要将征收的财物(多指粮食)经水路运至京师或其他指定地点。当水路中断时,则需转为陆运,多以车载为主,如遇山路或狭窄地段,还需人畜驮运。所以,也称“转漕”或“漕辇”。例如:秦始皇攻匈奴时,由山东向蒙古乌加河一带转运粮草;秦朝进攻南越时,则令监禄凿灵渠通过湘江,再经西江水道运粮;萧何将关中粮食转漕前线以供军食。

古代最好的路,应该是“秦直道”,也是历史上的第一条“高速公路”,全长也仅有736公里。唐朝时期,修筑了5万里的驿道,如同现在的“国道”。这些都算是比较好的道路了,而相比全国四通八达的道路来说,也仅占极少的比例。然而,古代的道路基本上都是土路山路,如遇暴雨天气,道路很容易被冲毁阻断。同时,桥梁也多为简易的石拱桥、木材临时架设桥等,同样也容易被洪水冲毁。

但是,双轮牛车和马车、人力独轮车以及人力背运,则是古代最常用的交通运输工具。这样的运输工具+当时的交通道路,一切顺利或许可以按时将军粮运到。一旦路途发生雨雪等天气(如:路断桥毁)或作战地域交通环境恶劣(如:巴蜀地区、百越地区、漠北地区),绝对很难按时将军粮交付前线军中。

运送消耗成本过大,造成前线缺粮

据西汉《九章算术》记载:(牛车)一车25斛,重车日行50里,空车日行70里。

西汉时期,每里约为现在的0.42公里。也就是说,重车21公里/每天;空车29.4公里/每天。

另据《养牛与牛病防治》记载:拉重车为重役,11公斤/每天草料;回程空车为轻役,6.7公斤/每天草料。

按照明清时杂役服役律来计算,每人每天为0.4公斤。

若每车配牛1头、杂役2人(包括车夫),去程则为每车每天11.8公斤;回程为每车每天7.5公斤。

假设运送目的地路程为1000公里,每车载粮食500公斤,则去程共需1000÷21=48天,每车人牛消耗48×11.8=566.4公斤。如此来看,军粮还没有送到目的地,就吃完了。就算每车多为干草,但食量是不变的,依旧还是不够。如果单纯靠人力运送,则消耗更加的巨大;如果再加上押运官兵,则消耗还要猛增。

所以,古代运粮多采取接力转运的形式。如果按照常规每段接力330公里算,则去程为16天,回程为11天,粮草消耗为11.8×16+7.5 ×11=272公斤,送达率为46%。但是,达到1000公里外,还需要2段接力,送达率则为46%÷2=23%。这个结果是比较理想顺利的,如果路遇雨雪天气、役夫及马牛受伤生病、车辆受损修理、接力点人员消耗等,再加上押运官兵消耗,送达率可能还要不断打折。或许,实际送达率有个10%就不错了。

同时,还有史料记载:秦汉时期,从关中运粮到河套以外,前方军队每消耗1石,后方则需要供给30石。

再看看后世的“淮海战役”,出动的临时民工就有543万人,人数达到了参战部队的9倍,其粮食的消耗量绝对也是个难以想象的数字。

《孙子兵法》说:食敌一钟,当吾二十钟。

所以,孙子兵法上讲,夺取敌人一份粮食,就相当于为后方节约了20份粮食。由此可见,打仗就是打钱,就是消耗粮食,对于一个国家如同一场灾难,绝对不可轻启战端。想想汉武帝时期的穷兵黩武,虽然张扬了武功,却将文景之治两代人的积累几乎败了个精光,最后不得已“下罪己诏”以平复天下之怨。

军粮征收困难,造成前线缺粮

打仗期间,如遇水、旱、蝗等自然灾害,百姓田中颗粒无收,闹起了饥荒,生存都成问题,又那来的粮食交赋。再加上地主贵族“囤积居奇”,征收军粮自然也就更加困难。

《后汉书·五行志》记载:小麦青青大麦枯,谁当获者妇与姑,丈人何在西击胡。

意思是说,东汉桓帝时期,男子都去打仗了,在田里忙碌的只剩下一些媳妇和婆母等妇孺。田地失去了男劳动力的情况下,田地的产量绝对会大打折扣。百姓收成不好,征收军粮又岂能顺利。

征粮不顺,军粮供给当然也容易出问题,前线缺粮的风险同样也会增大。

截粮、断粮道等,造成前线缺粮

“官渡之战”时,袁绍的乌巢屯粮重地被曹操一把火烧掉个精光,瞬间造成袁军缺粮,从而引发军心动荡,曹操也因此赢得了官渡之战的胜利。

“长平之战”时,秦昭王亲赴河内,征调15岁以上的青壮年,全力阻截赵国的运粮部队和后续援军。最终,造成40多万赵军内无粮草,外无援军,多数战败投降后被坑杀。

还有一些围(攻)城战,在难以攻克的情况,多以断敌粮道为主。

所以,供给粮道被断、屯粮大寨被烧等,都是直接造成前线缺粮的主要原因。

战争时间过长,造成前线缺粮

战争打的时间越久,国家的负担越重,军粮供给的压力也就越大,前线缺粮的几率自然也就越高。

战区百姓逃散,粮食自给率严重下降,造成前线缺粮

每逢战争,如果军队救护不力,百姓为了活命,便会纷纷逃到安全地带(如:深山之中)。没有百姓从事生产和支持,只能依靠后勤补给的情况下,前线缺粮的现象也极易发生。诸葛亮六次北伐,最想做的一件事,就是想在歧山一带建立蜀国的根据地,以减轻后勤的补给压力。

因缺粮曾引发军队哪些疯狂行为

《孙子》说:取用于国,因粮与敌;掠于饶野,三军足食。

意思是说,每逢战争,最好的是抢敌军的,其次是抢百姓的。如果从敌军和百姓那里都抢不到粮食,也会将敌方的伤兵或百姓杀了,当食物充饥。

例如:袁绍围困东武阳期间,由于城中的老鼠、马鞍都吃光了。无奈之下,守将臧洪将自己的爱妾杀死,煮成肉汤给守城兵将们吃。

前奏苻坚守御长安期间,将斩杀的1800名入城敌军全部做成了军粮。军官们还把这些人肉带回家中,给家人食用。

在古代,这样的事例不胜枚举。可见,由于军中缺粮引发了多少人间惨剧。

探解打仗缺粮的措施

  • 一是战备储粮。只有平时做好“谷满仓,粮满屯”的战备储粮,战时才不会为缺粮而担心。秦朝军队之所以强大,主要还是因为秦朝富有,“积粟如丘山,富天下10倍。”据秦律记载,秦国境内到处都有万石一积的粮仓,甚至咸阳的粮食储备达10万石以上。

  • 二是军粮保质。选取保持期越长的军粮进行储备,则越适合储备与运输。例如:保持期最长的小米,可长达20年之久,也是历朝历代军粮储备的重点。

  • 三是军粮管理。无论是军队运输,还是储备,都应该有科学合理的管理制度,防止军队浪费与人为减损。例如:隋朝规定,盗边粮1升以上,斩首,籍没其家。士兵遗弃米粟者斩首。

  • 四是战略仓库。应当于边患路途多建补给仓库,并保证其仓库的军粮储备。

  • 五是交通运输。平时做好战略路途的维护与建设,并不断提升漕运的承运能力。

  • 六是防截防毁。军粮押运环节、粮营屯守,都是战争中的重中之重,必需高度重视。

  • 七是促进生产。正所谓:“小河淌水大河满”只有百姓有收成,无论是军粮战略储备,还是临时征收,必然也会顺利许多。

  • 八是平稳粮价。朝廷应当有“平价粮仓”,用以抑制商家哄抬粮价,以维护市场粮价的正常运行。

  • 九是以战养战。打到哪里,杀到哪里,抢到哪里,基本上不考虑后勤补给。这是草原民族贯用的作战风格,但是却容易失去民心,不利于治理。

图片来源网络

3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古代军队并不是缺粮食,而是无法解决粮食运输问题。

古代所有军队的驻扎地,都是距离产粮区或者是交通要隘不远。

以北宋为例,为什么不选择西安作为首都,也不选择同在河南的洛阳,而选择开封呢?

这就是因为,运输粮食才是真正的大问题。

如果选择西安作为首都,一定要在西安附近驻扎大军。

但陕西的粮食产量严重不足,而从粮食充足的中原运输粮食到西安,有一个讨厌的三门峡。在古代,大规模的粮食运输必须依赖水运,依靠陆运根本就是不可能的。

而三门峡这里大船过不去,只能将粮食卸下转为陆运。这就需要经过山地纵横的豫西山区,花费了巨大的财力和物力,但运到陕西的粮食仍然不足。

最终,北宋无奈,将首都设在河南。相比地理位置偏僻的洛阳,开封的位置更好,就选择在开封作为首都。

道理就是这样。军队一旦开战,其实各国都会储备大量粮食,关键在于如何运输到前线。

不要说古代,就算是近代。长征期间,国军围剿长城的红军,将其围堵在松潘一线(位于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境内)。然而,为了国军胡宗南的不过12个团,四川用了上万民工挑夫运输粮食。然而一担粮食,从成都平原跳到松潘一线,就被挑夫吃掉了一半。而且,民夫累死在路上的很多。

一线胡宗南的部队极度缺粮,一天只吃一顿饭。高原反应加上饥饿,胡宗南部还没有和红军交手就病死了数百人,野战医院每天都有人死去,士气低落。

在古代,如果作战离开水运县,又原地己方地盘,那么即便本国存放可以维持几年的粮食,如何运到一线就是极大的问题。

即便是淮海战争,为了60万解放军作战,后方根据地动员“支前民工(包括随军民工、二线转运民工和后方临时民工)高达543万人,几乎是10个人维持1个军人。

要知道,解放军也是有汽车的,还有机动动力的船只,尚且如此。


在古代,就更可怕了。长平之战期间,强大的秦军粮食也极为困难。战争后期,秦昭襄王亲自赶到河内郡(黄河以北,太行道以南),上次所有郡民爵一级,命令郡内十五岁以上男丁悉数出征支援长平前线,这才勉强渡过难关。

其实说白了,古代的大规模战争就是后勤战。如果双方实力差距并非很大,一旦陷入持久战就看谁能够保证粮草的供应。

近代出现了铁路以后,才彻底改变了作战模式。以往的作战主要是围绕着水路前进,二战则是围绕着铁路前进。

4

谢谢的邀请

这个问题问得很好,确实啊!士兵在平时也要吃饭,为何古代的军队一到打仗的时候就喊缺粮呢?

这就要首先知道一个情况,平常军队不打仗的时候,各支部队是分散驻扎的。但要了打仗时,军队会集中起来的。

比如明万历年间的抗日援朝,明军从全国范围调集了四万多精锐:辽东铁骑一万;宣府、大同各选精骑八千;蓟镇、保定各选精锐步兵五千;江浙步兵三千。四川副总兵刘铤率川军五千。

那四万大军需要多少粮食呢?根据后来乾隆三十三年的一份奏折估算,四万士兵,十个月就需要粮食两万五千吨,而当时一个省的粮库存粮才两万吨。

很现实的情况,这些士兵本来都是在原驻扎地吃饭,现在都要靠辽东地区供应粮食,而原本养一万军队的辽东地区突然多了三万张吃饭的嘴,能不缺粮吗?

军队集中于一地,自然需要各地往集结地输送粮食。但问题来了,输送粮食的人和牲畜也要消耗粮食啊!比如《宋史》记载,“每人给面斗余,盛之于囊以自随。征马每匹给生谷二斗,作口袋,饲秣日以二升为限。……臣每见国朝发兵,未至屯戍之所,已于两河诸郡调民运粮,远近骚然,烦费十倍。”


而民夫的人数要比战斗部队要多,比如宋代的《梦溪笔谈》记载,“三人饷一卒,极矣,若兴师十万,辎重三之一,止得驻战之卒七万人,已用三十万人运粮,此外难复加矣。”

这个情况,就好像比如一个大型企业,各个分公司都有自己的食堂,然后某一天,所有分公司的人都突然去其中一家分公司的食堂吃饭,那家食堂的饭肯定不够吃啊!后勤部门管食堂的肯定要喊缺粮啊!

总之,军队集结越多,战斗时间越长,粮食消耗就越严重,而且还要考虑敌人对己方粮食的劫掠与焚毁。

你说能不缺粮吗?

5

这个问题大概说的是古代士兵的战争待遇和为开战前的待遇吧。实际上,即便是古代的士兵,他们的日常生活,不管是在和平时期还是在战争进行时。一日三餐都未必就很充足,吃了上顿没下顿的事情其实经常发生。

比如说明清交替之时的萨尔浒大战之前,即便是关外的辽东明军,也就是辽东地方的当地的军队。经常出现拖欠士兵薪水和粮食的情况,就更不用说在当时的大明帝国关内了,明朝中后期的福建地方,就有不少地方出现士兵没有钱粮拿的情况。


抗倭时期,漳州卫所的官军,三个月没有领到粮饷。同样的泉州地方的官兵,十一个月没有拿到自己的工资,甚至有地方二十个月没有领到薪水。

更不用说一旦爆发战事,这些即将成为战场前线地方的后勤情况会有多么糟糕了。而且这种情况是屡见不鲜的,中国各个朝代都会出现过这样案例。一旦王朝进入衰落期或者是当地的行政机构被彻底破坏。那么,就算是这个王朝的军队来到这个地方作战,作战部队一旦没有粮食的话,失败是必然的。

北宋最后的生力军种师中所带领的种家军,最后可以说就是因为没有粮食而导致的惨败。在战场上,种师中和金兵进入相持阶段后,宋军每人能获得的口粮不过是一勺子豆子。就那一勺豆子,给一只鸡塞牙缝都都嫌少,更不用说给人了。

6

这个问题其实很简单。

为什么古代一打仗,国库就会吃紧呢?难道国家的军队平时不吃粮食吗?

其实是这样的,之所以一打仗,国家的粮食和军饷就会成倍、几倍、甚至几十倍的增长,主要是因为一方面军队数量暴涨,二是粮食消耗激增。

先说军队数量暴涨的事。

在中国古代的绝大多数朝代,都没有职业化的军人,国家供养的正规军数量很少。粮食军饷响应也比较少。

一旦爆发战争,国家就要征发农民、商人、囚徒等等,用这些普通人组成军队,军队数量因此暴涨。比如汉武帝时期,每次出征匈奴,都是临时征发大量普通民夫。

军队数量暴涨,消耗的粮食和军饷当然也暴涨了。

再说说战时粮食消耗的问题。

古代打仗,绝大部分粮食不是军队吃掉了,而是被运粮的民夫吃掉了。古代交通不便,运输效率极为低下。大量的民夫押运着粮食送往前线,每天的消耗极为惊人。

古代有一个估算,叫做“千里运粮,十余其一”!意识是说,把粮食运往千里之外,路上就要消耗掉十分之九!

军队平时是在某一个区域固定驻防,其所需要粮草都有驻地周边就近供应,运输距离短,运输消耗当然要少的多。

一旦打起仗来,军队远离大后方作战,往往出现“千里运粮,十余其一”的状况。粮食消耗成倍增长,粮食当然就紧张了。

另外,在战争中,由于敌方攻击、偷袭、破坏而造成的损失,数量也非常惊人。

比如,官渡之战,曹操偷袭乌巢,一把火把袁绍十万大军的粮草烧的干干净净。这要消耗多少粮食呀。

7

不打仗不缺粮,一打仗就缺粮,其实是再正常不过的现象了,关于这个问题,其实弄明白以下三个关键点,所有的疑惑都能迎刃而解!

为什么不打仗不会缺粮?

  • 粮食产量能自给自足

古代人民最怕的莫过于连年战乱,毕竟这是对生产力停滞不前的最大制约因素。古代的粮食生产始终处于动态平衡当中,生产力水平极大的限制了粮食产量的增加,何况再加上当时天灾人祸,按照正常情况下,粮食的生产除了维持正常开销,余粮也几乎都被上缴,这一切都在国家可控范围,但遇上战乱就不一样,战争究竟持续多长时间?没有人会给出明确具体的答案。

  • 没有其他外界因素干扰粮食生产

不发生战争,相当于排除了人为因素的影响,粮食产量也可以得到同步增长,毕竟春种秋收,这是自古以来不变的规律,有些地方能够做到一年两茬都是极限。那也要保证在一年之内没有其他天灾因素影响,如果有,还要打开粮库发放救济粮。

  • 青壮年都在家务农

不打仗最好的一点就是,所有有效的劳动力都可以尽数从事于农业生产,也不会因为战乱而被抓壮丁,没有了战争的压力,人民生活安居乐业,也有利于经济的发展和生产力的恢复,这也是粮食产量增加的大前提。何况在我国古代,为了缓解战乱粮食不足的状况,部队中的官员们会组织士兵在闲暇时间,从事农业生产,这也主要是为了缓解粮食危机。

为什么一打仗就缺粮?

  • 青壮年外出打仗

外出作战,毕竟青壮年更有优势,但这里就会产生矛盾冲突,本来是主要的农业生产力,却被用于处理战事危机,仅靠家中妇女与老人,对于农田的打理显然力不从心,这也会极大的损失一部分粮食产量。

  • 光有损耗,没有及时的补充

都是由于不同的用途,他的代价和成本也不一样,如果都由国家统一调动,自然没问题,但这里要涉及商业化运作,运输的距离越长,相对应的成本代价也就越高,这样耗费人力物力,还需要花费大量时间,毕竟古代的交通工具也没有,现在发达,“兵马未动,粮草先行”也不是空穴来风。

  • 奸商恶意囤积

民以食为天是不假,但粮食作为刚需,如若被人作为投机取巧的商品,很容易就成为敛财的工具,古代衡量一个家族经济实力的强弱,除了价值连城的金银财宝,粮食才是你最重要的财产。直接决定了你能养活多少人,也进一步决定了你整个家族的生产力,在低价时买进粮食,遇上连年战乱,这时的粮食就成了稀缺物资。

相信到这里,大家对于战乱缺粮的问题已经有所了解了吧,何况对于战乱期间,除了对生产力的大打折扣,粮食存量入不敷出。

同时也要面临一个最大的问题,即使你有库存的余粮,但在对方的计谋之中,将这一切毁于一旦也不是不可能,和古代粮食的收获周期远比现在要长,这期间难免不会发生意外,遇上战乱也可能会化为灰烬。更加造成了战乱时粮食短缺的局面。

8

古代打仗的时候,常常会遇到一种情况。仗本来打得还不错。但突然遇到军中粮草没了,不得不撤军。历史上记录过的那些战争,几乎没有一个战争不遇到粮草问题。也因此,古人总结出了一句话: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那么,同样是那些士兵,同样是吃饭。没打仗的时候没听说粮草不够。为什么一遇到打仗,粮草问题就出现了呢?难道是因为打仗的时候,吃得要多一些吗?

(粮草先行,图取取意)

我认为,主要有以下一些原因。

一、运输原因。

古代由于交通不发达,山高水长,道路崎岖。因此,粮草运输很成问题。

虽说古代打仗主要是城市攻防战,但很多时候也要在旷野里打,在山地上打。就算在城里面打,往这个城里运粮食,已经是很困难了。何况在山地里,那就更加困难。

古代运输粮草主要靠驿路和水路。但驿路并不是修得四通八达,水路那也得找有水的地方。如果在中原地区打仗,这种情况或许会稍好一点。一遇到在巴蜀地区、百越地区、漠北地区等等,粮草运输就相当困难。

所以古代这些地方虽然能够建立起政权,但是要靠这些地方形成一个全国性的统一政权,基本上是不太可能的。

除了路途不方便以外,运输工具也是一个问题。靠人力畜力,而不是机械力驱动的运输工具,在古代是一件何其艰辛的事情。历史上虽然有诸葛亮的“木牛流马”这样的记载。但木牛流马只能说它能够在山路上走,并没有解决驱动力很难的麻烦。

除此外,运输粮草的时候,还会遇到另一个大麻烦,就是粮草最容易着火。所以运输的部队,还必须要保证有充足的兵力,来预防敌人烧你的粮草。这样,所投入的人力物力畜力将更多。

有一些强盛的朝代,预先会考虑粮草运输问题,加强交通建设。比如秦朝修建的秦直道,还有罗马帝国修建的那些道路。其目的就是要把军队或者粮草快速地运到前线。但是那毕竟只能在强盛的朝代才能做,而且还不一定能做好。

(军事屯田,图取其意)

二、生产原因。

古代生产力水平低下,粮食产量很低。如果你遇到灾年,就会经常闹饥荒。

不过,如果遇到和平年代,不打仗的时候。则大多数士兵们,除了进行军事训练以外,还会屯田种庄稼。古代无论是府兵制还是募兵制,士兵们都会参与生产劳动。只要参与生产劳动,那么,他们就会生产不少粮食。

就算他们不参与生产劳动,没粮食了,等着粮食运来,那也不着急。但是打仗的时候不一样。正咬紧牙关打仗的时候,遇到没有粮食了,不撤退,那就只有死路一条。

更何况,打仗的时候,大多数青壮,不但不会参与种庄稼,不能够促进粮食的增收。而且还因为打仗,烧毁不少粮食。全国粮食的总量本来就有限,不烧毁都不够吃,再加上烧毁,那不更缺乏了吗?

生产中还有一个问题。我们知道,庄稼是需要经营的,土地是需要耕耘的,一遇到战争年代,忙着打仗,精耕细作那是不可能的。庄稼种上了,需要肥料,怎么把肥料运到山上?需要除草培土,谁来除草培土?需要捉虫除害,谁来捉虫除害?都不可能进行正常的生产,那也就不可能有产量了。

(李自成进京)

三、商贸原因。

我们都知道一个词——囤积居奇。就是说,一旦遇到粮食不够的时候。地主贵族们,往往会把粮食囤积起来,高价卖出,以此聚敛财富。

就算是政府严格要求,但是这些地主贵族们,他要愿意拿出来才能拿出来,不愿意拿出来而藏起来,你也不知道他藏在哪儿。再说了,古代军队为了安抚地方,避免造成民变,还不敢强行抢夺。你要是强行抢夺,这些地主贵族们肯定不会支持你。刘邦搞“约法三章”,岳飞的“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掳掠”,就是为了获得支持,避免民变。

但是你要让那些囤积居奇的地主贵族们,自觉地把粮食拿出来,就算采用了刘邦和岳飞们的办法,也不一定能实现。很多投机的地主贵族们,他们会考虑,你这支军队有没有发展前途?是不是值得投资?总之,要让别人主动拿,那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李自成杀进北京的时候,本来他是很受北京人欢迎的。但是大明王朝太穷了,国库里面没粮没钱。李自成那么多军队要吃,没有办法,只能纵荣部下抢夺地主贵族,结果又因此失去了民心。所以,这实在是一件伤头皮的事。

因为有以上三个方面的原因,所以古代打仗的时候,总是会遇到粮食不够吃的问题。

(参考资料:《中国通史》)

9

我是方圆,文史专栏作者,欢迎关注我;

我们都知道,在古代战争中,两军开战除了具备强大的军事实力之外,也需要具备强大的后勤保障系统。简言之,就是需要很多钱粮物资,如果没有坚实的后勤保障,那么再强大的军队也无法取得成功。

当然了,没有坚实的后勤保障系统,也不可能诞生出强大的军队。

所以才有那句话:“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说的也正是这个道理。

但是你会问了,一个士兵一天不过只吃两顿饭,平时不打仗的时候士兵们都没有叫饿肚子,可为何一遇打仗的时候就叫嚷着缺粮呢?

其实这个问题也并不难解释,只要你大致熟悉古代各个朝代的兵役制度和基本的战争常识你就知道了。

我们首先来说一下“兵役制度”

我们就拿唐朝来举个例子。唐朝前期实行的是“府兵制”,什么叫做府兵制呢?简言之就是“农兵结合”的一种模式,也就是说,平时不打仗的时候,士兵们就是农民,到了打仗的时候,农民也就变成了士兵。

这种模式就是将“武装集团”变成了“生产集团”,所以在平时不打仗的时候,士兵们自然不用担心饿肚子。

但是到了打仗的时候就不一样了,这些士兵作为最有力的生产力,一下子就没有了,那么势必会对农业造成一定的影响,从而国家的生产也就成了问题。

如果战役持续过长的时间,那么国家的农业生产也就难以为继了。

但是这种兵役制度的实施对于战和时期的士兵影响都不是太大,因为本身就有一定的生产水平在那儿,而且府兵制度下的兵士本身数量也不多,所以在粮食问题上也不必太过担心。

但是这样的制度其弊端也很大,那就是不适合于大的战事。

当国家遇到大战事的时候,府兵的数量和正规性已经难以适应当前所面临的战局,想要取得胜利,就必须得培养数量更多且更为正规的正规军。

这也就是后来的“募兵制”。

募兵制的优点就是能培养出正规部队,其战斗力远远大于府兵。其次就是,募兵制下的士兵基本上不用劳作,是真正的职业军人。

但是职业军人也得养家呀,所以朝廷必须对其发放粮饷。这就引起了国家收支的一系列问题。

当然了,这些问题在没有战争的时候也都相安无事,毕竟没有战争的时候,其士兵人数也有一定的限制。

但是到了战争时期,士兵被开赴前线,动不动就死人,为了及时补充兵源,国家就不得不再招募更多的士兵去前线作战,这样一来,其战争成本也就慢慢增加了。

我们还要注意的是,前线作战,粮草是不可能运一次的,是需要运很多次的。但是运粮食也存在一定的问题,这就是我们上面所说的“战争常识”。

什么意思呢?

我们平时看到影视剧里面所说的“运送粮食五千石”,实际上真正运到军营中的还不到一千五百石。为何呢?

原因其实很简单。因为运量人也需要吃饭呀。而且运送粮草乃是大事,所以运量队伍的人数肯定也不少,在运量途中,他们也需要吃饭,并且在回去的时候也需要吃饭。

所以,军营中的粮食怎么能够呢?

其次,再加上战争,自然因素,人为因素等等造成的一些浪费和损失,军营中的粮食也自然不够。

因为,处在作战期间的士兵是无法自给自足的,也无法开展生产活动,只能依靠后勤补给或者抢夺敌军的粮食予以自足,否则根本难以为继。

综上所述便是作者所给答案,欢迎纠正讨论。喜欢就关注我吧!

10

喜欢三国的朋友可能会发现一个问题:诸葛亮历次北伐中,一直受到粮草的困扰。曹操等人也经常因为军粮问题而发愁,最终逼得曹操不得不实行屯田制度。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打仗其实都是打后勤。现在战争消耗最多的是武器弹药,古代战争消耗最多的则是粮草。

不少人可能会好奇:士兵不打仗的时候,也需要吃饭,民夫平时也需要吃饭。为什么平时不见缺乏粮食,战争状态中经常遇到缺粮的情况。

题目中所说的如果出现围城,为什么粮食更容易短缺。古代城池的规模一般都不是特别大,唐朝长安城的规模已经非常大,面积约87.27平方公里,古代城池难以与之媲美。长安城如此巨大,也不能达到自给自足。长安城需要整个关中地区,乃至全国的粮食才能支撑其运行。古代一般城池的规模都不大,更加难以自给自足。古代城池粮食供应基本上来自于农村地区。一旦城池被围,农村地区的粮食供应不上,其他地区的粮食也运不进城池中。被围攻的城池只能坐吃山空,眼看粮食一点点被消耗。

古代城池一旦被围,城内的粮食消耗巨大,整个城市的人口都需要消耗粮食。睢阳之围时,由于长时间被围,睢阳军民最终只能吃抓老鼠和麻雀充饥。睢阳守将张巡甚至杀死自己妻子给将士们吃。如果睢阳城内可以自给自足的话,被围城那么长时间也不用吃老鼠和麻雀。

战争状态和平时所处的情况完全不一样,对于整个社会的消耗也不一样。和平时期,国家处于平稳之中,社会经济平稳有序的运行。战争状态下,整个国家都要为战争服务,尤其是国家精壮劳动力更需要上前线杀敌。战争状态下缺少粮食,也非常容易理解。

宋代以前,老百姓基本上都是一日两餐。老百姓平时也顶多是温饱而已,国家依靠财政收入可以维持运行。一旦发生战争,整个国家都要为战争服务,战争成为国家的主题。战争状态下,士兵们的消耗比平时更大,前线士兵消耗的粮食更多。

和平状态下,政府控制一部分粮食,老百姓控制一部分粮食。战争发生以后,政府原控制粮食需要供养更多的士兵。同样的粮食供养更多的士兵,士兵缺粮也正常。一旦发生战争,政府需要紧急从老百姓手中征召粮食,将粮食集中在一起需要一定时间,也需要一定消耗。政府征到粮食之后,再运到前线又需要一定时间和一定消耗,运到前线的粮食则非常有限。

古代交通条件非常差,道路条件非常差,而且需要人畜力量运往前线。道路条件比较差,使得运输的困难非常大。运送粮食只能依靠人力和畜力,运输的速度非常慢。运输困难大,运输速度慢,导致粮食的消耗非常大。运送粮食的民夫和牲畜也需要消耗,往往将一顿粮食运往前线可能要消耗两到三吨,甚至更多粮食。这些粮食运到前线的时候,士兵能够获得的粮食则相对较少。比如长平之战时,秦国六十万大军在前线,保障后勤的老百姓达到几百万之多。几百万民众消耗的粮食则远远超过长平前线士兵的消耗。

战争爆发以后,大部分精壮年劳动力要么上前线杀敌,要么参与粮食运输。大量精壮年劳动力脱离生产,直接导致劳动力大大减少。精壮男青年脱离生产,只能由老弱病残和妇女、儿童承担生产重任。古代农业生产需要劳动力和畜力,大量的精壮劳动力和畜力用于战争,农业生产就会受到影响。战争状态下,粮食的产量会相应的减少。一方面粮食消耗大增,另一方面粮食的产量则有可能减产。一增一减之间,粮食供应自然出现问题,出现粮食紧缺也非常正常。

古代的粮食产量比现在低很多,富足剩余的粮食相对不是太多。政府的存粮往往难以应对长时间消耗。古代发生战争,短则几个月长则好几年。战争往往需要几年的粮食产量,战争阶段粮食消耗巨大,旧粮食已经吃完,新粮食的产量又受到损害。所以,战争阶段会出现粮食短缺的情况。

城门失火殃及池鱼,尤其是战争前线会遭受巨大消耗。战火所到之处,大片良田被摧残,大量的人口被迫迁走。大批良田遭到破坏,自然会造成粮食减产,也容易造成军粮短缺。

正是由于以上种种原因,所以古代战争阶段经常出现军粮短缺的情况。不少军事将领最终因为粮食短缺而遗憾终生。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