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东南互保的实现,很明显的反映出了满清中央政府对地方统治力和威慑力的不足,地方的封疆大吏已经看出中央政府的无能与无力,所以才敢东南互保,这是封建王朝末期,各地军阀割据混战的前兆,中央已经无力再去控制地方,只能放任地方做大,这是满清政府灭亡的前兆,清政府已经无力改变这一状况!!至于和1937的七七事变的关系,我估计正常人都看不出来,这特么隔了接近40年,不说中国的领导人,日本的领导人估计都换了不止一茬了,这特么都能扯一块?日本提出3个月灭亡中国,主要是看出来中国当时的国防实在是太弱了,再有东三省获得的太容易,基本就跟白捡的一样,都像张少帅这样,日本提出三个月已经很保守了!!!

最佳贡献者
2

东南互保的时代背景是义和团运动迅速扩散,自从义和团打出扶清灭洋的口号,清政府就开始对义和团由镇压转变为扶持,并下召各地支持义和团。李鸿章,张之洞,盛怀宣,袁世凯等汉臣清醒的认识到义和团运动说到底是一场反智运动,而且义和团势力的壮大会严重威胁地主买办阶级的地位。虽然义和团朴素的爱国主义思想值得赞赏,但是其实际行为却严重偏离救国图强的初衷,而且其对抗洋人的策略也毫无章法,对国计民生却破坏力极强。列强已开始以保护列国公民为借口,准备大举派兵。这个时候东南诸省签订了东南互保条约,明确反对义和团运动,同时宣布各地有能力保护外国侨民,拒绝外国派兵进驻东南各省。后来八国联军攻破北京,义和团运动宣告失败。东南互保运动宣示清政府已名存实亡,其对地方的控制力大为削弱,汉族地主买办阶级已具备与朝廷分庭抗礼的实力,李鸿章算是清廷最后的愚忠,李鸿章一死袁世凯就把清廷给废了。

3

东南互保,等于不战而降,勾结外敌,谋害本国民族利益。

八国联军于1900年6月17日攻破大沽口炮台,不宣而战,迫使清廷在6月21日宣战来维持朝廷体面,李鸿章等人早就和外敌勾结好,6月23日就宣布东南互保,不参与抵抗各国侵略者,却给侵略者提供给养物质,承担清廷战败后赔款的责任,客观上刺激了侵略者的野心,坚定了侵略者认为可以短时间灭亡中国的信心,可以说李鸿章等东南各省督抚的作为,实际上就是汉奸行为。

1937年,日本之所以喊出"三个月灭亡中国",就是从东南互保这起事件发现中国人自私,散漫,毫无国家概念,认为只要在三个月内打趴南京国民政府领导的中央军,其他中国各方军阀势力肯定会像东南互保的督抚们那样,不战而降,中国就可以被日本迅速灭亡了。

4

张之洞东南互保,保住了清朝最后一点机会。张之洞之才以及对时局的把控,在当时无人能及。晚清两大卫城,天津武汉。武汉的建立影响了整个中国今后的发展。甲午战败时提出用台湾质押给英国99年借款,购买武器,顺便将日英引向战争。仔细研究张之洞会发现,清亡时迟早的事,续命是没有必要的,只是不能亡在外人手里。晚清的汉臣已经将新军独立出来就是在做准备。没有东南互保,清朝就亡了,清朝宣传亡国之后还有什么新军,还有什么二战后的四大国盟军,联合国还会有你什么事哦!就当时的情况来看,工业发展刚刚有点起色,如果硬刚天津,汉阳的工业毁于一旦。东南互保让汉阳的工业基础得以平安。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