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艺术 > 饥荒的年代到底能有多饿?

饥荒的年代到底能有多饿?

2020-08-09 21:04阅读(215)

饥荒的年代到底能有多饿?:只要体验,就会有感触。三年饥荒年代,只能回忆,不能怀念。我居住城市,吃不到鱼,吃不到肉,吃不到蛋,蔬菜都短缺昂贵。杨树狗:-饥

1

只要体验,就会有感触。

三年饥荒年代,只能回忆,不能怀念。我居住城市,吃不到鱼,吃不到肉,吃不到蛋,蔬菜都短缺昂贵。杨树狗子合面吃,榆树钱熬汤,玉米棒淀粉合面吃等等。老家农村亲属,每天定量三两粮。我居住城市的郊区或周边农村也是三两定量。四川农村才一两定量(看电视节目获知,一个哥哥寻找他的弟弟,他亲手把弟弟抛弃在公交车上,转身离去。几十年前的事情,结果没有找到。一个是他弟弟被好心人领养了,再或者是饿死了。)。

现在年轻人不会体会三年饥荒年代是一种什么生活。

改革开放以后,使得很多人忘本,不珍惜粮食,肆意浪费。有些人发财了就得意忘形。

2

我是从饥荒年代过来的人,那时候整天就是一个“饿”字。我吃过榆树皮、桑叶、麦苗子、豌豆秧、水杂草、水葫芦叶子、茅根、萋萋芽等;同时吃过蛇、老鼠、赖哈蚂、蚂蚱、秃叉子、知了、豆虫、椿树蹦子等,还捡拾过地下的红芋皮充饥……

饥饿极了,便和母亲哭闹,母亲总是哄我们睡觉,并说:“人是一盘磨,睡倒就不饿。”饿得心里发慌,又怎能睡着呢!

饥饿,使人也没有了尊严,我曾与一帮饥肠辘辘的小伙伴们,偷食过别人家的东西……

后来,情况好转了一些,但还是常年“红芋饭,红芋馍,离了红芋不能活。”,常年难见肉食油腥,那时候能吃上“一块玉”的“好面”馍(小麦面),成了我们最大的盼望。

后来总算可以吃上面条了,我记得, 母亲第一次擀面条,是用上级分给的一点豆面,掺上许多红芋面在一起揉合,由于不舍得多掺豆面,总揉合不到一起,下到锅里都成了糊状。第一次吃面条,我一下子竟吃了6大海碗,小肚子给撑得鼓鼓的,几天里都很难受。

造成饥荒的原因,以及由此造成的惨状,就不便赘述了。我这里想说的是:当今,我们的生活条件好了,简直是“一天一个年过。”而且日子也会越来越好。但我们绝不能忘记一个“饿”字,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艰苦创业,保持本色,勤俭持家,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斗,使中华民族永远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我还要说,有些生长在蜜罐里的小青年,看不惯老年人的节俭,不懂得“粒粒皆辛苦,汗滴禾下土”的道理,我便十分气愤。我要告诉你们: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

度过饥荒,挨过饿的人,更应该把勤俭持家的传统美德,作为必修课,来教育后人。

3

饥饿的年代到底有多饿?

真说得上是饥不择食!不管是什么都敢往嘴里塞,有些吃了拉肚子,有些吃了拉不出,有些吃了把命丢,为了忍受饥饿的难受填饱肚子,把命丢!真是不堪回首的饥饿年代!

现在有些人故意颠倒黑白,混淆是非,饥饿年代无比幸福,让他们饿半个月时间,体验体验饥饿是什么嗞味!

那些端起碗吃肉,搁下碗骂娘的人的确罪该万死!

4

1961年春天,是全国人民最难熬的日子,也是中国农民最难熬的日子。饥饿就像一片无际的荒漠,人们在这片无际的荒漠中痛苦地挣扎。

我本家有一位大伯,受患重病。他的两个孩子, 也就是我的堂哥,堂姐,无人照管。话又说回来,在这样的饥饿年代,我大伯就是没病又能怎么样呢?

村里人家少见炊烟,我大伯家根本就没有炊烟。我的堂哥领着我的堂姐,到田野里找东西吃。其实,他们完全是多此一举,早春的田野里依然如冬天一样的荒凉,干净。草根树皮早被饥饿的人们搜寻干净,地里到处都是新翻出隆起很高的松土。

堂哥饿得没有一点力气,小脸蜡黄,喘着粗气,我堂姐也如此。好在田野里有一片绿色,那是生产队唯一的一块麦田。他们两个爬进麦田,连拔麦苗力气都没有了,就像羊一样啃食麦苗。麦苗吃进肚子,他们肚子就不饥饿了,刷啦,刷啦!尽情地啃食,他们吃得很饱。

这一饱差一点儿要了他们的小命,这种东西进入肚子,是要拉肚子,是要死人的。我的堂哥堂姐爬回家,躺在柴草堆里,就开始拉稀屎,绿色的汁液,顺着他们的大腿流。

我的奶奶最早发现,奶奶无奈地回到家里,翻箱倒柜,终于找出了她珍藏的那块银元,连夜进了城。第二天半晌的时候,奶奶风尘仆仆的从城里回来。他的背后多了个包袱,解下,打开,是半块花生饼。花生饼很坚硬,她用刀刻,费了好大的劲,才刻出半碗花生饼粉末。奶奶熬了半锅粥,端了两碗到了我堂伯家,让我的堂哥和堂姐喝。一连喝几天,他们不拉了。奶奶把我的堂哥和堂姐从鬼门关里救了出来。

当时我们家人很多,20多口人,我的奶奶什么都敢卖,他说,只要能把人救出来就行。

箱子里面放了很多年的粗布,被奶奶换成了红薯干,银手镯换成了红高梁,这些东西在当时确实是美味佳肴。但是,奶奶换回来的这些东西毕竟有限,支撑不了多少日子。

以后的日子,奶奶就找一些干净的秸秆,干净的花生外壳。你不要认为,这些东西到处都是,如果遍地都是秸秆,花生壳,那肯定就有粮食和花生,人们就不会挨饿。当时,秸秆和花生壳也很难找,尽管难找,也比粮食好找。

奶奶把这些东西放在碾子碾碎,筛出细粉,就蒸出来糠馒头。这种东西吃进肚子确实抗饿,在在肠道里容易干结,拉屎却异常艰难,每天有大半天时间人们为拉屎而作难。一个人撅起腚子拉,另一个人站在后边用小棍儿往外剜,剜出来,用脚一踩,十分坚硬。

我的堂伯,也吃这种糠馒头,最终因为没有力气拉屎,而被憋死。死后,他的肚子鼓鼓的,肚子上青筋绽放。

我写的这些东西,现在的年轻人读了肯定会说我胡说八道。凡是经历过那个年代的朋友,也许觉得我写的还不够。那个年代,饥饿到底是什么滋味?就是我所写的这种滋味儿。

现在,有的人误认为三年自然灾害是六零年,六一年,六二年,其实不对。三年自然灾害,真正让老百姓吃点苦头的,那是五九年,六零年,六一年这三年。61年夏季,人们幡然醒悟,大种萝卜和红薯。六一年秋冬,人们有了红薯和萝卜吃,就告别了饥饿,后来的日子也就慢慢地好起来了。

5

3800万的代价,严重的时候,我们附近几个村每个村每天10几个人。用玉米轴、棉花壳、红薯蔓、米糠掺发霉的红薯面蒸饼子,又苦又扎嘴,吃到肚里拉不出,肚胀成硬块,饼子黑如橡胶,饭汤清汤寡水,所谓“胶皮饼子玻璃汤”,喜欢的可以体验一下,吃上三天试试……

6

估计提问者吃喝不愁,才想出这么个25O的问题。

想知道梨子的滋味,去尝一下就晓得了。三年饥荒,只要你去试三个月,每天二两米饭一斤萝卜或白菜,无油有盐吃下去,不准夜里偷偷加餐,就能体会什么叫饥饿,保证你肥胖症就好了。身材特别\"苗条\"!

7

上世纪六十年代初,也就是三年大灾荒时期,究竟有多饿用个数字来说明:无论大人小孩每天人均口粮只有2两,但在饿死人的年代能吃够2两吗?当时有\"一天一两,饿不死司务长。一天一钱,饿不死炊事员\"之顺口溜,人们饿急了几乎什么都往嘴里填:草籽丶草根丶各类树叶丶各类树皮丶各类野菜丶各类庄稼下脚料…。

人们饥饿难耐,各显神通,闯关东下山西逃荒要饭者不少,呆在家里饿疯饿病者有之,生产队春天下种,前天种下,不出三天挖光。人人都患浮肿病,两小腿肿得明晃晃。那时不用计划生育,妇女生娃娃极少扱小,小孩子没有一个活蹦乱跳,一般都是背靠墙脚坐在地上,两膝盖上托着一个显露青筋的大肚子。

一个村民在春播花生时溜进仓库狼吞虎咽填饱肚子之后,口渴难忍在村边小水坑里喝了些坑水,时间不长躺在地上捂着肚子翻滚,顷刻间涨破了肠子,要了性命。

那时,本人在县一中学习,学生无心学习,老师无力讲课,都是坐在椅子上随便讲几句。之后,取消早操体育课,再之后又取消了考试,学生每周都要两次下地里采集树叶丶野菜和草籽…。

记得放暑假时,学校改善一下伙食,每生分了约一斤多油条,吃了近一半时,才想到这么好的东西,为什么不让家里人尝尝?当时坐的都是11号汽车,离家近六十里的路程,走一段吃一条,饿了再抽一条,不到一半路吃完了…。现在回想起万分遗憾丶惭愧,眼里每每流出悔恨的泪水。

上学学习也是步履维艰,缴不起仅6元的学杂费,是母亲卖掉一斤粮食才算解.决了问题,没有练习本,又是母亲买了二张草黄纸剪开,用针线缝在一起,我格外珍惜,正面用完之后,舍不得丢弃,反面再用,勉强毕了业。

当下的年轻人,不了解那个年代,更不知那一代人的辛酸,老人也不愿再提心中的痛苦,所以老人与年轻人价值观完全不一样,那时生活虽苦,但也是宝贵的精神财富,使我们认识到苦不可怕,可怕的是丢掉了奋斗的精神及其战胜困难的力量和勇气。

8

树皮草根树叶野莱,你吃上半月就知道了,不要说吃几年几月!那苦难的日子中国六十岁以上的人都有亲身忎受!改革开放后人民的日子才一天天好起来!

9

59年至62年我家饿死三人,大妈,父亲,一小妹,我们生产队一百二十多人,最应只有九十几人。(四川丘陵山区)

10

给你说,你不会信。不想说,想起来心疼受不了,看马上泪就要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