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关于这个问题,其实汉高祖刘邦庶长房的几个孙子在发动“剿灭诸吕”的政变之时就已经给出答案了,他们剿灭的是“诸吕”,而不是吕后。所谓“诸吕”,大概其就是吕氏子弟之意。换言之,从一开始,刘姓宗室就没有把矛头指向吕后。



吕后是汉高祖原配正妻

虽然在吕后进门之前,汉高祖刘邦已经有了“外妇”曹氏并生下了庶长子、齐悼惠王刘肥。但是,刘邦一直没有把曹氏娶进门,吕后是以原配正妻身份进入老刘家的!在中国古代,妻和妾是有着严格区别的,只有明媒正娶进门的才叫妻!其他女人只能叫妾,而且妾进门不能叫娶,只能叫纳妾而不是娶妾。至于曹氏,连妾都算不上,太史公给了她一个称呼,叫“外妇”。而发动“剿灭诸吕”政变的,恰恰就是“外妇”曹氏的几个亲孙子。



在中国古代,对于妻妾的地位是有法律规定的,以妾为妻是要受到法律惩罚的。法律对帝王家虽然没有那么严格,但是庶长房的孙子喧宾夺主否定嫡祖母的地位,这是彼时的法律和道德伦理系统所不允许的!不仅庶长房不行,后来成为大宗的汉文帝刘恒也不行。这也是刘恒给自己生母薄太后另建南陵的原因所在,因为长陵系统中的后陵只能是吕后的!庶出皇帝的刘恒也不能喧宾夺主。除非刘邦废了吕后,刘邦的后世子孙必须承认吕后的原配正妻身份!否则就是不孝,在以孝道治天下的时代,这是非常严重的问题,皇帝也不能不有所顾忌。



汉惠帝刘盈是名正言顺的皇帝

在刘邦庶长房的几个孙子发动“剿灭诸吕”的政变时,汉惠帝刘盈已经去世多年。正所谓盖棺定论,刘盈的皇帝名分是确定了的!更何况,刘盈是刘邦的嫡长子、皇太子,是名正言顺的天然皇位继承人。吕后作为刘盈的生母、刘邦的原配正妻,是最天然、最“根正苗红”的皇太后!比后来的薄太后要名正言顺得多。



无论是刘邦庶长房的孙子、还是汉文帝刘恒,都无法否定、也不敢否定汉惠帝刘盈的皇帝身份。否则,他们就是“乱臣贼子”!他们能做的就是利用宗法制度作文章,让刘盈绝嗣,从而以庶长房或兄终弟及的身份继承皇位。这就是为什么刘邦庶长房那几个孙子要杀爵绝汉惠帝刘盈庶出之子的原因所在!既然不能否定汉惠帝刘盈,那么吕后的皇太后身份自然也无法否定!一旦否定了吕后的身份,如何定位汉惠帝刘盈便成了一个大问题,会引发一系列连锁反应。彼时吕后和刘盈都已经入土,为两个死人搞得活人鸡犬不宁,得不偿失,倒不如低调处理……



吕后的历史功绩老刘家还是认可的

太史公在编纂《史记》时,将吕后纳入了帝王才能享受的待遇——本纪之中。彼时吕后已经作古多年,掌权的是汉文帝的刘恒的后代。太史公敢把吕后纳入本纪之中,可见彼时的汉王朝官方是认可吕后的历史功绩的!



除此之外,汉惠帝刘盈去世后、吕后独掌朝纲期间,汉高祖刘邦庶出的幼弟楚元王刘交与吕后的关系还是比较融洽的。作为彼时刘氏家族辈分最高的长辈,楚元王刘交的态度代表了大多数刘姓小宗的态度,他们也是认可吕后身份和历史功绩的。



吕后一生没有跳出“刘家人”的圈子

吕后和武则天不同,她虽然专权却始终没有生出改朝换代的野心,在吕后心中,她永远是老刘家的儿媳!这一点毋庸置疑。这一点从汉惠帝去世之后,吕后接连立了两个庶出的亲孙子当皇帝、却从来没有考虑吕家人也能看得出。



对于所谓“诸吕”,吕后也是有所限制的。给他们封王不假,吕后却始终没有像武则天那样纠结应该立刘姓为储还是吕姓。在吕后心中,皇帝只能由刘家人来做,吕家人不行!如果吕后铁了心自己当皇帝或者让吕家人来当皇帝,恐怕汉高祖刘邦庶长房那几个孙子和汉文帝刘恒很难有命活到吕后去世以后,不是吗?对于吕后这一点,汉文帝刘恒、甚至刘邦庶长房那几个孙子也都是认可的。



综上所述,无论从国家法律层面、宗法层面、道德伦理层面,还是私人层面,汉高祖刘邦庶长房的几个孙子、汉文帝刘恒都不敢轻易否定、也不能否定吕后的地位!更何况,吕后是汉高祖刘邦的原配正妻,作为后世子孙,理论上他们根本没有资格废去吕后的尊号!

最佳贡献者
2

尊号,古代政权,皇帝、皇后、太后的称号,这玩意儿何人敢废,只能是刘邦,或者当朝皇帝,问题是刘邦已死,诛吕时皇位空着,诛灭完吕氏,迎立代王刘恒,是为汉文帝,如果真要废,也只能是汉文帝出手。

图为汉高祖刘邦画像。

但这里面问题很复杂,吕后是刘邦的原配正妻,是汉惠帝刘盈的生母,礼法上吕后是刘恒的嫡母,帝王之家讲究血脉相承,吕后已死,废黜自己老妈,还是个死人,历史上一例未有,如果废黜,那刘邦正妻怎么办,是不是把吕后从刘邦合葬墓里面扒出来?

图为吕后故里的吕后庙。

最大的问题是,废了吕后,汉惠帝又算什么,是不是也要把汉惠帝也废掉,但汉惠帝可是名正言顺的太子登位的,也没有祸乱朝纲,废掉恐怕要引发国乱吧,所以这是一系列的问题,牵一发动全身的事儿,这种事当臣子的能提么?

吕后本纪,是《史记》中唯一对女性单独作的传记。

倒是刘秀建立东汉后,觉得吕后没资格受刘氏祭拜,把她的牌位扔出了皇陵,这里要说明一点,刘秀和刘邦一系八竿子打不着,逐吕氏牌位,只是刘秀的个人行为而已,倒是东汉和帝刘肇诛灭窦氏,夺得政权,有朝臣建言废掉窦太后,和帝在这事上还算清醒,怒斥后,是孝为大,严拒。

长陵,刘邦与吕后合葬墓。

历史上好像仅有一桩废太后的例子,是晋惠帝的贾南风把杨太后给废黜了,后来贾南风皇后也被为庶人,这2人都是活着的时候被废的,完全是打击现有的势力,如果人死了估计也没有废黜一事了,谁还会跟一死人较劲呢。再者,吕后虽擅权,但也是有功绩的,其才干留下赫赫名声,周勃陈平剿灭诸吕之乱时,针对的是诸吕,吕氏的后人,并非吕后本人。

3

谢谢邀请,方城阙为你回答这个问题。

这个问题的前半句不够严谨,不是西汉初年诛吕后,而应是西汉初年诛诸吕,即吕氏宗亲。

那为什么满朝文武刘氏子孙无人提议废去吕雉名号尊位?方城阙认为有以下两个主要原因:

一、没有正当理由废去吕雉名号尊位

吕雉作为汉高帝刘邦的元配,汉惠帝刘盈的亲生母亲,生前被封为皇后,皇太后,死后被尊为高皇后,并与高帝刘邦合葬于长陵,并得配食高庙。这是符合周礼的,具有宗族制度的正统性。

虽然吕后在汉惠帝刘盈在位时把持朝政,在惠帝死后又先后扶持两个少帝为皇帝,继续独掌朝政大权,并且迫害刘氏诸王,滥封吕氏诸王,但她始终没有“篡汉为吕”,自己或扶持吕氏当皇帝,这在历史上是有公论的,因此吕后把持朝政的这一时期,史称“吕后专制”。

二、本次“诛吕迎刘”行动从本质上来讲是一场宫廷内斗,而不是一场改朝换代。

本次朝中大臣刘氏子孙发动的宫廷内斗,向天

下诸侯表明的理由是遵照高帝“非刘氏而王者,天下共击之”的政治遗训,“讨伐天下不当为王者。”无论是陈平、周勃、陆贾等朝中大臣,还是齐王刘襄及其两个兄弟刘章、刘兴居,内应外连,发动宫廷政变,都是在这个政治框架里行事,以诛杀吕氏宗亲为最终目的。

所以说也没有人敢“冒天下之大不讳”,挑战吕雉做为皇后的合法性;提议废除吕雉,皇后、高皇后的名号尊位。

这也体现了当时朝中大臣们和刘氏子孙们的政治智慧,也化解了非吕氏后党们的抵触心理,只是表明他们所做的一切只是为了诛灭吕氏,并没有诛连非吕氏后党的意思。如吕后在世时最受恩宠的左丞相审食其,在这次宫斗中并没有受到多大的伤害,只是丢了官罢了。

当然我们也不得不说被朝臣们拥立的汉文帝刘恒,在继位后也表现的聪慧、仁厚,无形中也化解了此次宫斗中留下的众多后疑症,表现了一位优秀皇帝的政治智慧。

虽然此次没有人敢提议废去吕后名号尊位,但吕后迫害刘氏宗亲,滥封吕氏为王的恶行,终遭报应,只不过这已经是二百多年后的事情。

“吕太后贼害三赵,专王吕氏,不宜配食高庙,同祧至尊。”——《后汉书.光武帝纪》

至此吕太后神主之位被搬出高庙,另尊刘邦的小妾薄姬为“高皇后,配食地祗”。正应了那句话“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辰未到。”

4

西汉皇族集团与功臣集团在吕雉死后对吕雉家族进行了血腥的屠杀,不仅是掌握大权的诸吕比如吕雉的妹妹吕媭被杀,连吕媭与樊哙的儿子都被杀。

汉惠帝因为是吕雉的血统,连汉惠帝的几个儿子都全部被杀。即使是取得政权的汉文帝的嫡妻因为是吕雉家族,她与她为汉文帝生的四个儿子都全部被杀。吕雉家族中嫁给西汉皇族的女性及她们的孩子全部被杀。可以说吕雉家族在吕雉死后基本被斩尽杀绝。

那为什么西汉皇族与功臣集团没有废除吕雉的名号呢?主要是因为吕雉是胜利者,吕雉在刘邦死后掌握西汉最高权力多年,加上吕雉心狠手辣,杀害了韩信彭越等开国功臣以及杀害刘如意等刘邦儿子,对西汉皇族与功臣集团形成巨大的心理威慑,即使吕雉已经死亡,但她活着时候掌握生杀大权的威严仍然让人敬畏,因此没有人敢对吕雉秋后算账。

吕雉武则天慈禧等心狠手辣独揽大权的女强人 ,即使在她们死后或者失去权力以后,仍然没有人敢对她们秋后算账,因为人们都敬畏强者,比如题主及回答问题的人仍然为吕雉涂脂抹粉歌功颂德就是证明。

一直到吕雉死后两百多年,她作为心狠手辣的最高统治者的威慑力才完全失去,根据《后汉书刘盆子传》记载,新朝末年天下大乱,吕雉的尸体被盗窃西汉皇陵的赤眉军士兵轮奸并暴尸天下。

吕雉的名号后来也被东汉皇帝废除。“吕太后贼害三赵,专王吕氏,不宜配食高庙,同祧至尊。”——《后汉书.光武帝纪》 ,至此吕雉的神主之位被搬出高庙,另尊刘邦的嫔妃薄姬为“高皇后,配食地祗”。

5

诸吕之乱后,西汉刘氏集团实际上对于吕后极其党羽是就行了前后算账的。

首先是对于吕氏一族的清算,吕后所封的吕王吕台,梁王吕产,赵王吕禄,燕王吕通,沛侯吕种,扶柳侯吕平等一干吕氏王侯被悉数铲除干净,就连开国功臣樊哙的嫡子樊伉,也被一并处死,因为樊伉的生母是吕后的亲妹妹。

这还不算完,在清除诸吕之后,屠刀又再一次挥到了拥有吕氏血脉的刘氏皇族子孙身上。

吕后作为刘邦的正牌皇后,与刘邦育有一子刘盈。而刘盈是刘邦钦定的继承人,也就是后来的汉惠帝。汉惠帝一共有7个儿子,除了刘恭是被吕后处死的外,刘强和刘不疑问是早逝外,其余刘弘、刘朝、刘武、刘太四人,均死于非命,就因为他们身体里有吕后的血脉。

本质上来说,翦出诸吕的行动,发展到后期已经演变成了一次弑君作乱的行为。

汉惠帝刘盈虽然软弱,但不管怎么说,刘盈都是刘邦名正言顺的继承者,刘盈一脉是汉朝法统上的继承人。刘盈死后,他的两个儿子刘恭和刘弘先后担任过皇帝,虽然是吕后的傀儡,但也改变不了他们是刘氏一脉的大宗,是合法的继承人。而在铲除诸吕的过程中,把刘盈的儿子们一网打尽,其中还包括还是皇帝的少帝刘弘。

这样的行为就很有问题了,但是因为刘盈的孩子们体内留着吕后的血脉,也只能这次行动中成为刀下鬼,因为这些大臣们都害怕以后被秋后算账。最后,这些大臣们又借以汉惠帝刘盈没有后代,拥立了刘邦的另外一个儿子刘恒,也就是后来的汉文帝。

那么,这些人既然连法统上的继承人刘盈的儿子们都敢杀,却独独保留了吕后的尊号?

因为这个时候,吕后早就已经死了,吕氏一族也全部清理干净,吕后的尊号保留与否,其实已经没有半点威胁了。

再者,做事不可做绝了。吕后在危难之中跟随刘邦,为西汉的建立和巩固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吕后虽然专权,从从来都没有考虑过以吕代刘。

不管怎么说,吕后是刘邦名正言顺的皇后,刘邦临死前都没有要废除吕后之意,作为后辈的刘氏后入又怎么敢去废除吕后的尊号?废除吕后的尊号,就相当于否定刘邦,这在以孝治国的西汉,这样的行为是绝对不可能出现的。

汉文帝刘恒极其后入虽然保留了吕后的尊号,但依旧还是在别的方面动了手脚 ,那就是将吕后从太庙中移除,将刘恒的母亲薄太后迁入太庙,并配以“高皇后”的尊号(刘邦谥号高皇帝),实际上相当于变相的剥夺了吕后的尊号。

吕太后不宜配食高庙,同祧至尊。薄太后德慈仁,孝文皇帝贤明临国,子孙赖福,延祚至今。其上薄太后尊号曰高皇后,配食地,迁吕太后庙主于园,四时二祭。——(《后汉·光武纪》「中元元年冬十月甲申,使司空告祠高庙」)

6

在中国封建社会,男子掌权天经地义,所以当时的人们对于女性掌权都是给予了很多负面评价的,无论她对于功绩上有哪些贡献,基本上都会进行大量的非议,这和男尊女卑的社会现状有着直接关系,也是女性政治人物无法摆脱的命运。在西汉时期,当时刘氏子孙推翻了吕后的政权,可见当时刘氏子孙已经认识到了吕后的存在对于汉朝产生了巨大的政治威胁。他们希望将政权牢牢掌握在刘氏家族手中,所以推翻吕后是势在必行。可是另一方面,他们在推翻吕后及其家人的同时,却没有废除吕后的尊位,这一点确实有些匪夷所思。



吕后的地位很正统

吕后虽然作为政治女性活跃在当时的朝堂上,但是吕后确实有这样的条件,她有政治思路,而且远见卓识,更加重要的是,刘邦给了她这个掌权的机会。试问,如果吕后不是皇后,她只是一个普通的后宫女子,再有能耐她也没有办法干预朝政。所以这一切还要从吕后的地位来讨论,吕后是刘邦的正妻。正妻在古代家庭中的地位是远远高于妾室的,所以在刘邦的众多女人中,吕后的地位很特殊,也是不容忽视的,无论刘邦在世还是离世,吕后都是他的正妻,需要记录史册也毋庸置疑的。所以刘氏子孙和满朝文武推翻了吕后,可是却不能够动她的尊位,因为她的地位很正统,不存在任何争议。



推翻的是吕后政权,而不是针对其人

当时满朝文武和刘氏子孙对吕后多有不满,主要原因在于吕后对于朝政的干涉,她当时的作为已经严重威胁到刘氏子孙的既得利益,他们也担心这样的情况一旦持续发展,朝堂上都会是吕后的人,以后江山恐怕要姓吕。所以面对这样的态势,吕后势必会遭到沉重的打击,他们借由推翻吕后,也顺便根除了吕氏家族威胁朝政的隐忧。只要这个问题解决了,刘氏子孙就认为没有任何问题,也不需要再为难吕后甚至废除其尊号。



吕后是优秀的政治人物,她的功绩得到广泛认可

吕后确实专权,但是她一直都在为江山考虑,而是是为刘氏江山考虑,如果她想要扶持吕氏后人当皇帝,她当时是完全有这个条件做得到的,之所以她没有那样做,无非是因为在吕后的心目中,刘氏家族的地位是不容撼动的。更加重要的是,吕后对朝廷的贡献众所周知,所以任何人都没有资格废除吕后的尊位。

7

前言吕雉,刘邦的结发之妻,她不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太后,她的狠辣手段可从将戚姬做成“人彘”,得到直观的印象。她又是刘邦驾崩后,西汉朝政运行的摆渡人,可以说在一定程度上她为“文景之治”奠定基础。那么,在吕雉称制期间,为何无人该提议废去吕雉的名号尊位?原来有其原有存在。

刘邦驾崩后吕雉的表现如何?

  • 吕后最怨戚夫人及其子赵王,乃令永巷囚戚夫人,而召赵王。

在刘邦驾崩后,其中刘盈继位为帝,吕雉把要剪除的对象放到了戚姬身上,失去刘邦庇佑的戚姬,被吕雉下令囚禁起来,而戚姬与刘邦的儿子刘如意虽然被封为赵王,彼时的处境也是比较危险的,谁叫戚姬在刘邦在世时,还是过于恃宠生娇了,不仅自己的夫妻情分日渐生疏,就连自己儿子的太子之位都有被易主的危险。刘邦终究还是驾崩而去,作为西汉的太后,吕雉觉得找他娘俩清算的时候到了。虽然孝惠帝刘盈比较宽仁,但是备不住他老妈背地使坏,终于他外出的些许空间里面,顺利地将赵王刘如意毒杀,可见吕雉是睚眦必报的狠角色。

  • .四年,封吕嬃为临光侯,吕他为俞侯,吕更始为赘其侯,吕忿为吕城侯,及诸侯丞相五人。

除掉了昔日的后宫对手,吕雉把西汉的政权也想惠及吕姓众人,这其中包含他的兄长,他兄长的儿子,甚至连她自己的妹妹吕须都给封了侯,要知道吕须的丈夫是樊哙,也是一位侯爷,而且还是军中的实权人物,位列左丞相,这样一来朝中的权力尽在掌握。朝廷上有自己的兄长与妹夫在,后宫自己是太后,实实在在的一号人物,这样的情况下谁能与之抗衡?

刘姓子孙有没有能力与她抗衡?

是时高祖八子:长男肥,孝惠兄也,异母,肥为齐王;馀皆孝惠弟,戚姬子如意为赵王,薄夫人子恆为代王,诸姬子子恢为梁王,子友为淮阳王,子长为淮南王,子建为燕王。高祖弟交为楚王,兄子濞为吴王。

这是刘邦的几个儿子的情况,刘如意被杀,刘盈继位为帝,其余6人或被吕雉打压已经丧失雄心,或无实力与之抗衡。就拿刘邦的长子来说,作为齐王的刘肥虽然是庶子,但是却是刘邦的长子,出于情感上的弥补,刘邦在世时,刘肥的封邑相比较其他诸王是绝对占优的。但是,在吕雉称制后,刘肥摄于吕雉的强势威仪下,居然认自己的妹妹(吕雉与刘邦的女儿鲁元公主)为娘,虽然是名义上的称呼,可见吕雉及背后实力是多么让人忌惮,要不然刘肥会这么卑躬屈膝?

那么其他刘姓藩王不能联合起来吗?能!但是利益面前,谁能保证都是一条心?况且他们即使联合起来也是藩王,如何对抗西汉朝廷的正规军队?无论是军事实力还是名义上,藩王想除掉吕雉,先问问汉惠帝刘盈能不能答应?问问樊哙夫妻俩能不能答应?更要问问诸吕王爷们能不能答应?


为什么要等吕雉去世后,才有功臣勋贵们的发难?

五个字就可以概括:树倒猢狲散!虽然听上去有点糙,但是不可否认的是,诸吕子孙之所以能在吕雉称制时,个个混得风生水起,不是说他们都个个因功受赏,而是很大程度上是裙带关系而成的。现在他们最大的靠山倒了,其集聚力显然已经大打折扣,于是刘邦的那些功臣勋贵们,就选择各个击破。那么是不是诸吕都是酒囊饭袋呢?还真不是!他们并没有像纨绔子弟般的呆如木鸡,静等着挨宰的命运,而是极力为吕姓做最后的一搏。

但是,他们有贼心却少了一些贼胆,外怕齐楚之地的诸侯兵员,内部怕朱虚侯刘章与周勃等军中实权人物,在陈平与周勃等人的计策下,吕氏子孙的兵权被上缴,彼时以无力回天的吕须更是发出:吕氏今无处矣之言!

结语:吕雉在世时,对刘姓子孙是一种打压,对自家的吕姓子孙是大力扶持,之所以她在世时,外戚与功勋集团能相安无事,不是因为真的能和平相处,而是当时的吕雉手中的权力,就是一种最大的砝码,所以才能出现表面上的平衡,这也是为什么她在世时,无人敢向她发难的原因。

8

方圆论坛在线

首先你不得不承认,吕后虽然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临朝称制的女性,并且也是她一手开创了外戚干政的先河。但是吕后并没有篡汉。也就是说吕后虽然“谋朝”,但是她并没“篡位”。既然吕后没有篡位又何谈废除吕后尊号呢。况且吕后临朝时期汉朝的发展也在有条不紊的进行中。之所以会有后来的“文景之治”就是武则天的底子打的好。司马迁在《史记.吕太后本纪》中对她的评价是“政不出房户,天下晏然;刑罚罕用,罪人是希;民务稼穑,衣食滋殖”。可以看出在历史层面上司马迁给予了吕后施政极大的肯定。也就承认了吕后对于汉朝的贡献。

吕后可以算得上是“巾帼不让须眉”了。其政治手段丝毫不逊色于刘邦。在刘邦称帝的八年时间里。吕后协助刘邦镇压叛乱,打击异姓王。对于巩固汉朝统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要知道被刘邦是为心腹大患的韩信就是被吕后一手给除掉的。很多人都奇怪,为什么刘邦没有在临终前除掉吕后,事实上刘邦想要除掉吕后也不那么容易。一方面吕后本身无错,刘邦没有理由除掉吕后,否则一个暴君的帽子是戴定了。其次,吕后自己经营的实力也不弱。刘邦如果真对吕后会引发不必要的动荡。

甚至于刘邦在临终前对吕后都有托付国事的意思。 比如萧何之后的接替者曹参,曹参之后的王陵等人都是刘邦亲口对吕后所言的。刘邦去世后汉惠帝刘盈正常继位。但是刘盈生性懦弱,在面对吕后这么一个强势的老妈的同时就更显不堪了。所以刘盈虽然当上了皇帝。但大汉朝基本上都是吕后说了算。汉惠帝忧郁而死后。吕后立太子刘恭为帝。自己的临朝称制行使皇帝的权利。也就是说刘恭实际上就相当于一个傀儡了。掌权后的吕后大肆分封吕家子弟为王为侯。吕后先后分封吕氏家族十几人为王为侯。吕氏王侯数量一度超越了刘氏子弟的王侯数量。

吕后虽然后半生一直在操控大汉朝,打压刘氏子弟。但她却并没有篡汉。在吕后临死前她也知道自己死后吕氏肯定会被清算。原本吕后想要给吕氏打造一个庞大的关系网。让吕氏子弟和诸侯结亲让后让吕氏女子嫁给皇帝。这样的话吕氏就会成为最大的外戚,之后牵一发而动全身,使得刘氏子弟不敢清算吕氏。但吕后计划还没有完成就去世了。吕后一丝大臣们就开始联合刘氏子弟对吕氏子弟展开了激烈的争夺。天下毕竟还是刘氏的。所以吕氏子弟被大规模清算。所以说吕后和吕氏子弟要分开来看,吕后并没有想造反。而吕后死后吕氏子弟却想要造反篡汉。这根本就属于两个性质。

感谢阅读。喜欢的朋友请关注转发评论支持一下

9

大汉的江山怎么来的,用刘邦的话说,主要靠3个人的功劳。

明白历史奥秘的人会说,在这3个人面前,还有1个人,而且还是个女人。

刘邦曾经说:"我之所以有今天,得力于三个人--张良、萧何、韩信。三位皆人杰,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者也。"

但另外一位最亲密的战友,他没有提起,谁呢?吕雉!

因为古代女人的地位低下,史书列传不会太多描述,也因为是汉高祖的忱边人,也不必大书特书,因为最亲密的人,也就是心腹,作为主帅更多的是暗自珍惜珍重。

还有啊,不要被小说和影视作品影响了,吕雉到底是怎么样一个人?

阿闲觉得,吕雉聪敏中带贤惠,心狠中带凌厉,可谓杀伐决断,是一位具备极高政治智慧的女强人,也是一位天赋极高的驭将女统帅。

第一,贤惠。吕雉初嫁给刘邦时,生活并不富裕,刘邦时常为了公务以及与朋友们周旋,三天两头不见人影。吕雉便亲率子女从事农桑针织,孝顺父母及养育儿女,过着自食其力的生活。早年的刘邦常戴一顶自制的竹帽到处闲逛,骗吃骗喝,一次押解囚犯,因自己酒醉而使囚犯逃跑,自己也只好亡命芒荡山下的沼泽地区。吕雉除独立支撑家庭外,还不时长途跋涉,为丈夫送去衣物及食品。后来,吕雉为刘邦生下一儿一女,即后来的汉惠帝刘盈和鲁元长公主。

第二,政治女强人。高祖刘邦死后,被尊为皇太后(前195年-前180年),是中国历史上有记载的第一位皇后和皇太后。同时吕雉也是秦始皇统一中国,实行皇帝制度之后,第一个临朝称制的女性,被司马迁列入记录皇帝政事的本纪,后来班固作汉书仍然沿用。她开汉代外戚专权的先河。

吕雉统治期间实行黄老之术与民休息的政策,废除挟书律,下令鼓励民间藏书、献书,恢复旧典。为后来的文景之治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第三。薄情心狠。杀韩信、彭越,杀戚妃、如意,无不彰显了心狠手辣的一面,这种斩草除根、防患于未然的泼辣,符合一代女皇的性格。这也是其薄情的一面,当然,没有这些手段,大汉说不定早OVER了。

最后,影视剧作品中演绎吕后的人太多,也不乏所谓的大腕明星,但我个人感觉,《楚汉骄雄》里的吕后(张可颐 饰)比较符合其性格,即便是戏说演绎太夸张。


盖棺定论呢?司马迁在《史记·吕后本纪》中对她的评价是"政不出户,天下晏然;刑罚罕用,罪人是希;民务稼穑,衣食滋殖。"给予吕后施政极大的肯定。

历朝历代,能出吕雉之右者,也只有几百年后的武媚娘一人而已。


言归正传,回到问题。

所以说,吕后不仅仅是一个个体的女人,更是一种象征、符号、和旗帜。对于开国帝后,高祖之原配,汉惠帝刘盈之母亲,其后刘家皇帝的老祖宗,当然被最高规格的供奉。

西汉诛吕后,满朝文武刘氏子孙谁会提议废去吕雉名号尊位?

欺师灭祖的行为,哪个人敢去作死?

10

对于这个问题,我认为要结合时代背景来思考,而不能简单地用后世封建社会帝王权术那一套,来揣测秦汉时期的先人。

一、汉初尚未确立君权至高无上的地位

秦汉时期,中央集权制度刚刚搞起来,君权至高无上的地位,尚未深入人心,即使是一国之君,也未必高高在上,反而有种非常接地气的纯朴。

《史记》当中,关于刘邦随意接见部下、不摆架子的记载,随处可见,而他的老部下,也并不十分把他当回事,彼此的相处,有点类似大财主和他的帮佣们,利益结合体而已,忠诚度非常有限。

直到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人为地将人划为三六九等,为君主确立至高无上的地位,这才让帝王们尝到掌权的甜头,从此一发不可收拾。

而在汉初时期,大臣们没有对刘家人愚忠,无论是刘氏还是吕氏掌权,对他们而言,国家稳定、富贵不变,其他一切事情都是小问题。

基于汉初臣属们底线低、容忍度高,在吕氏失势,实无必要再将矛头指向已经过世的吕后。

毕竟,余威尚在,吕后再多不是,那也是刘家的媳妇,是刘、吕的家事。

二、"妻者齐也"的婚姻观念,吕后地位超脱

西周时期,确立了一夫一妻的婚姻制度,妻者,齐也,也就是能够与丈夫平起平坐的人。

虽然,在后世社会中,这种平起平坐到底能实现几分是件值得商榷的事情,但至少,在秦汉时期,妻子的权利并不逊色于丈夫。

比如,秦始皇的老妈赵姬,作为外姓,也能把持秦国的最高权力,并为她的情夫吕不韦、嫪等谋取政治地位。

吕后作为刘邦的正妻,又是刘邦起家的资本提供者、重要合伙人,比起赵姬的地位,显然更稳固,这种情况下,刘邦的那些干事业的老兄弟们,对她存有敬畏,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何况,吕后实际执政数十年,政治手段娴熟,轻松收拾了韩信等人,刘邦不爱她,但也离不开她,连刘邦都害怕的女人,大臣们跟她又没有深仇大恨,何必跟一死人较劲?

三、继任者平衡各方势力,不宜轻动

继位的汉文帝刘恒,母家势力薄弱,纯粹是被大臣们推上帝位,位置没坐稳之前,他轻易不会流露心里真实想法,对吕后的问题也不会轻易表态。

事实上,刘恒到京城继位之前,心里很是不安,甚至怀疑其中有诈,担心有人要害他,多方打探后才进京。

推动刘恒继位的是丞相陈平、太尉周勃,以及朱虚侯刘章。

如果说陈平等人,代表的是汉初的大臣立场,朱虚侯刘章,代表的就是刘姓宗室的意见。

刘、吕之间的关系,绝非表面看来的一刀切割,依然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刘章能在吕氏当权时不被迫害,还颇受器重,其实靠的正是他吕姓妻子,也就是说,刘章代表的宗室里,仍然渗透有吕家的势力。

汉文帝要做的,是既要诛灭吕家,又不能赶尽杀绝,吕后的尊号、地位等自然不能轻动,这是一个象征符号,代表着旧事一笔勾销。

小结:

正是基于汉初的君权、妻权,以及各方势力平衡问题,吕氏被诛灭后,却未波及到吕后,刘家子孙对这位高祖的正妻、执政数十年的太后,仍然保持了必要的尊重,给予皇室尊长的待遇。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