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这个问题我来回答。



在汉朝的末期,受朝廷外戚势力和宦官势力的影响,皇帝成了傀儡。

而外戚势力和宦官的专权,导致了朝政的腐败,弄得天下民不聊生,于是就有了黄巾大起义。受这场起义的影响,以袁绍为首的各地具有实力的豪强联合起来,为了保住他们的家产和势力圈,一起对抗起义军。

而袁绍等豪强看清了当前的局势,一面对抗起义军,一面发展自己的势力,逐渐形成割据的军阀。

至于大汉的朝廷,完全对军阀失去任何控制,任由军阀们相互吞并和杀伐。作为其中之一的军阀,利用自己的胆识和谋略,成为掌握大汉朝政的丞相,挟天子以令诸侯。



经过十几年的战乱,大小军阀陆续被吞并,形成了曹操、刘备、孙权三个大军阀鼎立的局面。曹操占据中原地带,地盘最大,势力最雄;刘备占据汉中和湖北等地,势力也不弱;孙权则依仗长江天险,据险而守。三个人你争我夺,互有输赢,谁也奈何不了谁。

公元220年,曹操的儿子曹丕,一看时机成熟,索性抛弃伪装篡汉称帝,国号魏。

一听说曹丕称帝的消息,以“皇叔”自居的刘备,打出了“匡复汉室”的名义,于公元221年,在成都继承汉统自称汉帝。


问题上面说“刘备称帝还能扯,曹丕是合法继承”,这个问题本来就错了。曹丕合什么法?刘备真要“匡复汉室”,那应该是勤王,而不是称帝。

称帝需要理由吗?

其实根本不需要任何理由。

至于打什么旗号,那只是一层遮羞布,仅此而已。实际上靠的就是个人的势力,凭实力说话。



在三个军阀中,孙权的实力是最弱的,故而他一直没有称帝,而是一直只称吴王。在刘备死后,看到诸葛亮一个劲的北伐,魏国和蜀国之间消耗势力,而吴国的势力渐渐发展起来之后,才在公元229年,终于决定称帝。

正因为孙权审时度势,称帝最晚,保存了吴国的势力,因此,在后来的吞并中,吴国最晚灭国。

总结:无论什么人称帝,理由只是一个幌子,真正靠的就是自身的实力。“皇帝轮流做,明年到我家”。

俗话说“浑水好摸鱼”,无论是李渊,还是赵匡胤,无不是在乱世中发展实力,最后称帝立国的。

最佳贡献者
2

导语:

首先,作为一个政权的统治者以及江东军事政治集团的代言人,孙权背后代表了江东世族士大夫的利益,而实现最大利益化,满足江东军事和政治集团大部分人的利益,孙权必须永远在身份和地位中进步,这样江东各统治阶层才可以水涨船高,获得更高的官职和爵位,获得更多的土地。其次,当曹丕,刘备先后称帝后,中国事实上是三足鼎立的状况,孙权不可能以王爵面对魏,蜀的强势而低头。必须在法理上取得与曹,刘两家相同的政治地位,从而凝聚江东人心和士气。所以,孙权有必须称帝的理由和底气。

一,军事强大,先败刘备,再败曹丕。称帝必然。

公元219年,东吴与刘备再争荆州。以吕蒙为统帅,用计杀关羽降傅士仁,糜芳,彻底占领荆州。公元221年,面对称建国气焰滔天一心复仇的刘备六十万大军,孙权以陆逊为帅,夷陵一把火烧得刘备仓皇逃入白帝城,最后一命呜呼。孙权又大获全盛。公元222年,曹丕出兵攻打江东,孙权派吕范出征,以水军再次阻击大败曹魏大军。江东在军事上的成功,为孙权称帝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吞并山越,扩张领土,内部大势所向,孙权称帝必须。

外部击败强敌后,孙权称帝的两大阻力已荡然无存。江东境内只剩山匪武装山越仍然不臣服。以是孙权命令征伐山越。把征服山越人收编为士兵,老弱残兵划归各郡县。彻底消灭江东内部割据武装。彻底一统江东。此时江东共计占领三州32郡地盘,面积145万平方公里,成功上位强国。当曹魏,刘蜀汉建国,江东文武集团当然人往高处走,力推孙权上位称帝,他们也封侯拜相,衣锦还乡。

最后总结:

东汉末年,孙氏父,兄及孙权三代为称帝牺牲和积蓄力量。到孙权上位,凭自己的隐忍和坚持,在群雄争霸之时,巩固和稳定了江东政权,并一步步扩张至江东32郡,先后击败曹魏,刘蜀两大阵营。孙权后来居上最终建国称帝,也是事在人为,水到渠成!